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宿敌成亲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碑后又几丈远的地方,耸着一座孤零零的坟冢。姜颜随着苻离向前行去,站在墓前时才辨认出墓碑上的字:亡妻苻苏氏之墓。
清风拂过,带走了姜颜冗杂的思绪。她静默了一会儿,才怔怔道:“这是……”
“我的母亲。遇见你之前,她是这世上待我最好的女子。”说着,苻离单膝跪地,细细地拂去冰凉石碑上的尘灰和落叶,神情认真神圣,垂下眼低沉道,“我暂时无法带你回苻家面见父亲,又不想委屈了你,便先带你来母亲这里。”
霎时间,姜颜心中无数情绪交叠涌现,有感动,有心疼,还有一丝酸涩……
望着他单膝跪拜的孤独身形,姜颜才恍然间明白:原来,看似刀枪不入的苻离并非真的无所不能。他也有伤口和软肋,只是隐藏的很深很深,不经意间展露,才更令人心疼。
见姜颜不语,苻离抬起眼来,轻声道:“你别怕。擅自做主带你来此,勿要介意。”
他显然是误会了她的沉默。姜颜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撩起下裳跪拜,朝着苻苏氏的墓碑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树梢一只飞鸟掠过长空,朝着应天府巍峨的宫殿群飞去。
午时,文华殿的争执已到了尾声。
临时被请来裁决的苻首辅端详着手中糊了名的答卷,沉吟许久,才合上纸张道:“依臣拙见,裁撤除名确实过重了些,不如由第一降为第三,落个有名无实的探花郎,既不用担心本朝阴盛阳衰之势,又可了了陛下心结,也算对得起此人才学了。”
第69章
深林之中; 松柏青青,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而苻苏氏的坟冢却无一棵杂草,应是有人定期来清理扫墓。
观望墓碑上所刻生平; 苻离母亲染病去世时还不到三十岁,正是一个女子最青春力盛的年纪; 终究没敌过‘红颜薄命’的诅咒。
下山的路上; 气氛略微沉静。姜颜站在苻离身侧,望了望他英气完美的侧颜; 忽然问道:“令堂一定很美罢?”
未料她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苻离似乎怔了一怔,而后才轻声道:“确实很美。不过,我已记不太清她的容貌; 偶尔瞧见画像才能忆起几分。”
“人生苦短,生死有命; 你也不必伤怀。”姜颜安慰般拍了拍他的肩; 又问; “怎么想起这个时候带我来见你娘?你瞧; 匆匆忙忙的,害得我连见面礼都未曾准备。”
“等你过了门,便是给她最好的礼物。”苻离面色轻松了不少,不似先前隐忍着悲伤,缓缓道,“见了我娘; 就姑且算与我定亲了,以后你若敢悔婚,当心我娘来找你。”
说这话时,他嘴角勾着笑。随着步履前进,交叠浓密的枝叶渐渐在两人头顶散开,阳光洒下,给他的面容镀上一层暖意。
“少吓我。”姜颜负着手,乜眼看他道,“你娘那是脱离了**凡胎、羽化登仙去了,即便真来找我,也该是个仙子般的人物!”
苻离嗤笑了声:“你倒是嘴甜。”
走出浓密的树荫,蜿蜒的小道上两匹马儿正在垂首吃草,野花幽芳,远处应天府城池的轮廓在晴空下清晰可见。姜颜眼眸一转,忽然凑过来在苻离耳边道:“我嘴甜不甜,你不是早就尝过了么?”
清风徐来,这句话轻得像是一片羽毛划过心间,趁着苻离怔愣的瞬间,始作俑者已经飞速离开,笑着跑远了。
回应天府的食肆用过膳,正好碰着街上人流最多的时辰。城中非公差不能策马,两人只好牵着马步行。
路过酒楼时,刚巧见四五个身穿武袍的男子从楼中出来,一个个喝得满面通红,醉醺醺的,正盘算着接下来去哪个温柔乡消遣。不知是提到了哪个青楼,他们一番哄笑,踉跄着上了街,谁知一抬头便撞见了迎面走来的苻离和姜颜。
一见苻离,那几人的酒立刻醒了,顿时大气不敢出,东倒西歪地站好,齐刷刷抱拳道:“百户大人!”
苻离本在和姜颜拌嘴,闻言立刻敛了笑,换上一张严肃的冰霜脸,下意识按着佩刀站直,‘嗯’了一声问道:“在做什么?”
“喝……不,属下们正准备去校场操练!”方才还在嚷嚷着要‘醉卧温柔乡’的男子诚恳道。
“甚好。”苻离望着几人醉醺醺的嘴脸,冷冷吩咐,“那便速回户所操练,让章游为你们监守计时,没练满两个时辰,不许你们出户所半步。”
“是!”众人老老实实地应了,又立在道旁,躬身抱拳送苻离远去。
空气中漂浮着酥饼的香味,姜颜朝身后使了使眼色,问道:“哎,那是你的下属?”
路上人多拥挤,姜颜牵着马走得磕磕绊绊,苻离便顺手接过她掌心的缰绳,一人牵着两匹‘嗯’了声。
“看不出来嘛,他们还挺怕你的。”说着,姜颜又自顾自笑了起来,“你知道么苻离,方才你倏地拉下脸的严肃样儿,与岑司业越发相像了。”
苻离脸上的寒冰笑容,目视前方来往的人群,放缓语气道:“我尚且年轻,若无威信,他们便不服管教,办起事来只会步履维艰。”
他说得风轻云淡,可不知为何,姜颜却品出了几分饱经风霜的沉重。她不由放慢了脚步,挠着鬓角问道:“刚入锦衣卫时,你一定吃了不少苦罢?”
她语气中有显而易见的担忧,那般柔软的爱意足以抚平一切伤痛。苻离看了她一眼,平静道:“都过去了。”
姜颜便也笑了笑,自顾自颔首道:“嗯,都过去了。以后若同朝为官,在下还要多仰仗仰仗小苻大人!”
“那你可要小心了。”苻离道,“若是听话,我便罩你;若是不听话,我便将你抓进锦衣卫私刑拷问。”
闻言,姜颜哈哈大笑,一日无忧。
第二日清晨,苻离便启程离开了应天府,前往滁州。
姜颜闲在应天府的小院中,只觉无聊至极。从前忙着科举时,便是一个月不见苻离也不觉得多难受,如今闲下来后,反倒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再过几日便放榜了,姜颜也不敢出远门游玩,只好将自己闷在家中写信。给父母写完又给临洮府的陆老写,给陆老写完又给邬眠雪写,写到最后无人可写了,便一个人坐在秋千上喝酒作诗。
暮春芳菲将尽,上等的杏花酒封坛,姜颜执笔写下一句“独埋杏花酒,静候一归人”,而后将写了诗的酒坛藏在床下,打算等到放榜那天再和苻离一起秉烛夜谈,饮个痛快。
三月十三,姜颜去国子监领了进士巾袍,只待放榜那日传胪宴时穿上,等待命运的裁决。
原以为苻离还能赶上传胪放榜,谁知一直等到三月十五传胪日入宫,长安街对面的大门也依旧紧闭,不见他归来。
兴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姜颜如此想着,于国子监同程温、季悬等贡生集合完毕,在祭酒和司业的带领下一同进宫面圣,等待传闻中声势浩荡、激动人心的传胪放榜。
深蓝的进士袍,配展翅乌纱帽,墨色腰带将姜颜的腰身束得盈盈一握,混在一群老少不同的男子中,显得娇小而不起眼。
不多时,太监先行唱喏,命殿内外肃静,继而鞭炮礼乐齐鸣,皇帝和太子入奉天殿就座,礼部便着手开始传胪。
百余名贡生们分列殿外两侧,礼部阮尚书在殿门口站定,命执事官徐徐展开写有进士名录的黄榜。天高云淡,风过无声,一时间,姜颜能看到前边那位仁兄脖子后紧张出来的热汗,瞄到旁边这位兄台袖子中不住发抖的手掌……
姜颜反倒不那么紧张了,经历了漫长的孤军奋战和潮起潮落,记忆混着血汗在心中根植,结果无非‘成败’二字,她担当得起。如此一想,心中出奇的平静。
殿中有人高唱:“跪——”
于是贡生皆撩袍跪拜,大殿内外肃然得可闻落针。
执事官展开黄榜,定了定神,用高昂清晰的语调徐徐道:“弘昌十七年春三月十五,奉天子令策试贡生毕,选贤举能,泽被九州,获一甲者赐进士及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三甲者赐同进士出身!”
远处号角苍茫雄浑,编钟声响,余音久久萦绕上空,众官及士子山呼万岁。待乐停,执事官继而用更大的嗓音一字一句宣读道:“弘昌十七年,一甲进士三人,状元乃应天府——”
状元郎是应天府人?
霎时,所有应天府的贡生皆是捏出了一手心的汗,而外地贡生则是多有失望,悄然叹息。
正寂静着,万众瞩目的执事官徐徐报出一个人名:“——国子监监生出身,程温。”
“程温?谁?”
“听说是个寒门,乡试十四、会试第三那个。”
“没想到是他!当真是一匹黑马啊……”
周遭切切杂音不断,姜颜跪在殿外,心中说不出是轻松还是意料之中的失落。
殿试之上的时务策,她自认为并无纰漏,如今这般结果,如若不是程温的文章更胜一筹,便只有可能是读卷时出了意外。
不是状元郎,便失了金牌令,看来她注定要走一条更为曲折坎坷的道路了。
蓝天下,殿宇前,程温出列,众人随着百官跪拜。再起身时,姜颜不经意间看到程温的背影,年轻,挺直,全然不似曾经在国子监时的瑟缩和内敛……
思绪复杂,执事官又念道:“一甲第二名,榜眼乃顺天府监生,张之敬。”
榜眼虽气度儒雅,却已不复年轻,约莫四十岁上下,起身出列,于是众人再拜。
执事官清了清嗓子,继而道:“一甲第三名,探花乃应天府监生——”
嗯?又是国子监内学生?
姜颜心想:多半是季悬罢。
“——姜颜!”执事官高唱,声音如破浪疾风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一声念完,尘埃落定!
阳光忽的有些刺眼,原本笃定自己落榜的姜颜脑中一片空白,怔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对方念的是自己的名字。
她几乎是凭借本能做出反应,顶着众人各异的目光出列。见身侧之人齐齐跪下,跪拜如山倒,她一时心绪复杂,恍然如在梦间。
……探花郎?为何偏偏是这个位置?
探花探花,名称虽然好听,但无论才学还是仕途都比不上状元和榜眼,能熬出头的少之又少,即便领了官衔也是文书编修、史官一类,升不上,走不了,一生默默无闻修纂国史书录……当真是应了年关阿爹那句‘刀笔吏’的预言。
二甲第一和三甲第一的传胪是谁,姜颜已经无心在听,四拜过后,礼乐齐鸣,执事官将黄榜张贴公布于宫门之外,一言未发的天子退场,贡生们出宫观看榜单,而一甲三名便在礼部官员的寒暄陪同下出宫归第。
各大朝官寒暄状元榜眼探花郎,多半是有意挑选良婿结亲,而榜眼已经娶妻,便不在行列;姜颜身份特殊,自然也无法结亲,倒是年轻未婚的状元郎程温成了香饽饽,拜谒祝贺的朝官一波接着一波涌来。
姜颜无暇顾及程温,提前出宫,回了自己的小院子。
门前冷落,除了国子监派来祝贺的同窗和阮尚书府上的贺礼,再无其他宾客。不过这样也好,姜颜此刻最想见的人、最想要的祝贺,皆属于苻离。
可抱着酒坛从日落等到天黑,苻离依旧不曾归来。
月上中天,星子默然,空气中已带了潮湿的凉意,看来今夜苻离也不会回来了。
月光如轻纱笼罩,落在院中石桌上的一只杏花酒坛上,镀亮了坛身上的一行小字:独埋杏花酒,静候一归人。
归人不复,唯有长夜漫漫,熨烫满腔心事。
三更天,姜颜披着单薄的春衫,倚在月华如洗的窗边梳头,正望着西斜的明月出神,忽闻瓦楞上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还未辨别出那声响从何发出,忽见一条黑影从檐上坠下,落在她的院中。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那黑影显然是受了伤,起身时一个踉跄,后腰撞在石桌上,杏花酒哐当一声坠落,坛身四分五裂,酒水哗啦啦溅了一地!
歹人?!
姜颜倏地起身,下意识去关窗户,刚张嘴喊了句:“来人——”那黑影便已欺身上来,紧紧捂住了嘴。
鼻尖的血腥味更浓了,混合着酒香,构成一股子奇怪的味道。蒙面黑影的眸子寒冷如冰,喘息着哑声道:“是我,别出声!”
熟悉的眼睛,熟悉的嗓音,令人心惊的血腥味……姜颜瞳仁微缩,僵在窗边,唯有心脏尖锐刺痛,砰砰撞击着胸腔。
作者有话要说: 薛睿:就很慌!
(注:文章中传胪部分的规矩流程部分是参照史料,部分是作者杜撰,莫要当真~)
第70章
见姜颜安静下来; 那蒙面的黑衣人这才松了手,脱力般倚在窗边喘息,有殷红的血迹顺着他的手臂淌下指尖,三三两两地滴在地上。
姜颜撑在窗台上; 伸手扯下他的蒙面三角巾,果然露出了苻离俊美的面容。夜色微凉; 她怔了怔; 视线下滑,落在他被鲜血浸透的右臂伤处; 喃喃道:“苻离; 你这是……怎么了?”
被扯下面巾的那一刻,苻离并未反抗,只是微微皱了皱眉; 伸手紧紧捂住右臂的伤处,咬牙道:“阶下有血迹; 需立刻清理掉……”
“都什么时候了; 你还在乎这一点血迹!”姜颜伸手拉住他; 平时悬腕练字时四平八稳的手此时不可抑制地颤抖; “你快进来!”
“慢着!”苻离反攥住她的手腕,目光忽的变得警觉。他示意姜颜噤声,如狼般的目光望向后院的街道,侧耳倾听了一番,方道,“有人追杀; 我不能留在这,你……万事小心。”
街上有凌乱的脚步声靠近,似是朝着小院的方向来了。姜颜心中一紧,实在放心不下他的处境,颤声道:“等等!这个时候你要去哪儿?”
“他们的目标是我,我呆在这会连累你,听话。”苻离轻而坚定的地松开她的手,压低声音道,“待我将机密卷宗送去北镇抚司,一切结束后,最迟明日便可来找你。”
姜颜摇头:“听脚步声,外边的人不少,你如何以一敌众?”
话音刚落,却听闻前门传来一阵猛烈的敲打声,火光从门缝中透进来,有人粗鲁呼喊道:“巡城御史奉命缉拿逆贼!速速开门受查!速速开门受查!”
来不及多说,姜颜深吸一口气,竭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当机立断道:“你藏起来,这里我来应付。”
苻离张了张唇,并不同意她卷入其中。姜颜却是懒得废话,一把将他拉入房内,低声道:“藏好别动。”说罢,她从椅背上随手抓了件外袍披上,随手用发带将半干的头发束于头顶,回身看了目光沉沉的苻离一眼,这才深吸一口气,大步朝前门走去。
路过石桌旁碎裂的酒坛时,她眉头一蹙,蹲下身抓了块碎片攥在手心。
哐当哐当的拍门声还在继续,巡城卒吏的喊声已由急促变得不耐烦,高声道:“开门开门!否则以包藏罪犯论处!”
吱呀一声,门被从里打开。姜颜裹着外袍,险些被门外亮堂的火把晃了眼,她揉着惺忪的醉眼打了个哈欠,踉跄一番,懒洋洋道:“大人,我这并无逆贼,只是方才醉酒跌倒,打翻了酒坛子才弄出些许动静,会否使您误会成刺客来袭了?”
“方才那人就是朝你这方向逃了!有无刺客,不是你说了算!”一名穿着武将袍的中年男子拨开带刀的士卒,趾高气昂地站在姜颜面前,虚着眼打量着她。
此人眼熟,还真是冤家路窄。
姜颜暗自冷笑:这人不正是当初冤枉她谋害阮玉的孙御史么?当初阮玉之案移交大理寺后,他应是得了不少好处,与大理寺、薛家狼狈为奸,临时翻供毁了不少重要证据,致使薛睿逍遥法外、阮玉蒙冤至今!
孙御史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眯了眯眼,‘嘶’了一声道:“面熟,你是……?”
“在下不才,乃原国子监学生、今殿试新进探花,姜颜。”说罢,姜颜拱手一揖。
孙御史长长地‘哦’了一声。他转动眼珠,忽而道:“既是‘熟人’,本官更得好好查一查了!”说罢,他一挥手示意道,“进去搜!”
“慢着!”姜颜笼着袖子站立,虽身量娇小,气势却丝毫不落下风,不疾不徐道,“搜房可以,不知大人是否有搜查及逮捕的文书?若无,则是私闯民宅。当然,大人执法京师多年,护一方平安,这点小规矩定是懂的。”
“你一介女流,若非圣上开恩为你破了先例,就凭你也敢妄称探花与本官这般说话?”孙御史冷冷一笑,“非常情况当非常处置,捉拿贼人要紧!若是除了什么差池,本官唯你是问!搜!”
孙御史软硬不吃,手下的士卒更是狐假虎威,蜂拥而进。
姜颜被他们挤至一旁,目光凉了凉,不自觉将握着酒坛碎片的手藏至身后,用力一划。
“大人!这里有血迹!”
随着一名士卒的惊呼,孙御史朝姜颜一瞥,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冷嗤道:“姜探花如何解释?”
姜颜面色不动,将藏在身后的手伸出来,摊开手掌,露出掌心一道新鲜的伤口。失去了手指的按压,掌心霎时血流不止,血珠顺着指缝一颗一颗坠在地上。
“方才不是同大人说了么?在下喝酒喝多了,不慎跌倒,酒坛摔碎,碎片就扎进了在下的掌心,故而血流不止,滴在了阶前。”
孙御史狐疑,按着刀跑到院中一看,地上果然有只跌碎的酒坛,锋利的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他一时无言,按着刀在院内踱了一圈,仿佛要找回些许面子似的,朝姜颜的寝房望了一眼,刚要下令,姜颜便用袖子按着伤处缓缓笑道:“御史大人夜闯闺房,传出去怕是有损清誉罢?我倒是不在意什么名声,可大人就不一样了,须知流言猛于虎呢。再有,即便是反贼藏在我屋中,您动静这般大,他还会傻傻地在房中束手就擒?依我拙见,大人还是速去别处看看,兴许还能查到刺客行踪!”
她说得有理有据,孙御史自是理亏,迟疑片刻,终是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如此,便打扰姜探花了。”说罢,他一挥手,喝道,“走!去西街看看!”
众人撤出,火光远去,确定屋外无人了,姜颜才关了门,靠着门栓深吸一口气,朝屋内跑去。
推开寝房的门扉,烛台光晕昏黄,屋内影影绰绰、静谧非常,而门后早没了苻离的身影,唯有星星点点的几颗血珠落在地上,像是悄然绽放的红梅。
姜颜在屋内搜寻了一番,甚至连床下都看了个遍,也并未发现苻离。
四周悄静,她扶着案几缓缓坐下,连掌心的疼痛也无暇顾及,茫然地想:他这是走了?
怎么就这么倔!受了那么重的伤也不愿停留片刻,若是再撞上孙御史那般闻风而动的食腐豺狼,又该如何脱身?
不过此事说来也蹊跷,苻离是去滁州查案,又怎会遭人追杀?若是触动了某些权贵的利益招来杀身之祸,倒也不无可能,只是为何孙御史也参与了其中?
心中迷雾重重,又加之挂念苻离的安危,姜颜没了睡意,在案几旁听更漏声声,独坐到天色微明才伏在案几上睡去。
她睡得不甚安稳,脑中全是光怪陆离的梦境,又因清晨寒冷而寒气入肺,止不住咳了几声。正半梦半醒间,似乎听到门扉处传来细微的声响,接着,一张柔软的薄毯轻轻落在了自己的肩头。
姜颜瞬间就惊醒了,下意识喊道:“苻离!”
视线模糊,面前隐隐站着个人,正维持着躬身给她披毯子的姿势。似乎没料到她会突然醒来,那人顿了顿,才轻声道:“为何不去榻上睡?”
熟悉的嗓音,姜颜涣散的视线渐渐清明,缓缓伸出一手试探般拉住他的衣袖,哑声问道:“昨夜……为何不辞而别?”
她嗓音嘶哑,明显是着了凉。苻离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束袖武袍,全然不似昨夜狼狈,旋身坐在她身侧道:“孙御史在你的门外留了眼线,一旦我留下,势必会事发而连累于你。”说罢,他拉起姜颜的手,望着她掌心皮肉翻卷的伤痕,拧眉道,“以后不必为我伤了自己,也不必为我出头,凡事以保全你自己的性命为重……”
“我的命是命,你的命就不是命了么?难道你这般冒险受伤,我就不会心疼?”
会试、殿试、探花、苻离查案遭受一路追杀……
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太过曲折心惊,姜颜一夜的担心忧虑如洪水决堤,望着苻离道:“不是说锦衣卫镇守京师位高权重,是最安全、最令人艳羡的职位么?为何你却会频频遇险?”
她眼里有血丝,却无往常惯有的笑意。苻离心中一疼,垂下眼睑道:“我给你包扎伤口。”
他还是这样,一遇到不愿回答的问题便岔开话题。姜颜缩回手,憋了半晌才叹道,“我的伤无碍,倒是你……”
“我已上药包扎,已经不大疼了。”见姜颜投来狐疑的目光,他认真道,“真的。”
寻来了药箱,苻离先是用烫过的棉布给姜颜清理伤口,继而涂药消炎,撒上药粉,再细心地缠好绷带。中途姜颜受疼,几番想要收回手,苻离便低声安抚道:“忍忍,过会儿就好了。”
他一向清高倨傲,极少有这般低声下气服侍人的模样,姜颜心中的担忧和气闷消散了些许,望着掌心包扎齐整的绷带道:“在滁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有人追杀你?”
“近来滁州一带私盐买卖泛滥,我奉命前去查探。”晨光破晓,点亮了一室昏暗,苻离面色清冷,平淡地道出一个惊天秘密,“期间截获滁州知州与大理寺卿的密信,才知私盐一案与大理寺卿有勾结。”
大理寺卿是薛家的党羽,当初薛睿犯事,便是由大理寺卿改判压下去的。
一个小小的滁州背后站的是哪家后台,已是不言而喻,也难怪他们狗急跳墙拼了命也要取苻离性命。
“伤人、私盐,滁州知府、巡城御史、大理寺、刑部……还有什么是薛家触及不到的?”原来,暴露在姜颜面前的只是薛家黑暗的冰山一角,而冰层之下,是无尽的罪恶深渊。
“与其盼着你快些升官为千户,着飞鱼服、配绣春刀,我更希望你能平安活着。”姜颜已经不知道是第几番叹气了,侧首贴着苻离轮廓分明的脸颊,闷闷道,“别看我平日玩世不恭,可一见你流血,我这心就像是刀扎一样疼,半分笑都挤不出来。”
红日初升,冲破黑暗的桎梏,柔和的浅金色阳光从窗边洒入,姜颜低低道:“所以,小苻大人要好好保重。我喜欢笑,不喜欢你受伤。”
“……好。”不顾身上伤重,苻离紧紧地回拥住她,恨不得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中,再不分离。
两人静静相拥,各自思绪难平。
“阿颜……”苻离忽然打破沉静。
“……”
姜颜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来道:“你方才……唤我什么?”
苻离却是不愿重复了,只道:“过两日新科进士簪花游街,不许你接别人递来的花和帕子。”
姜颜还沉浸在苻离那一声亲昵的称呼中,一时没反应过来,笑着问:“为何?”
作者有话要说: 苻离:都叫‘阿颜’了,四舍五入就是叫她‘娘子’了呀!
第71章
弘昌十七年四月初; 礼部在宫中主持琼林御宴; 宴请一甲三名及诸位进士。
暮春夏初交接之际; 残红还未褪尽,绿意已经渐浓,藕池中的荷叶崭露头角,渐渐舒展开了柔嫩的叶尖。琼林御宴说是宴会; 倒更像是士子初入仕途的第一场社交; 其中达官显贵物色有潜力的后生——或拉拢阵营; 亦或是有意结亲。
宴席的最西端远远的摆了七八张小案几,入座的是两名年少的公主及朝中未婚的贵女,俱是穿着鲜妍的衣裳、描着最精巧的妆容,以团扇遮面,凑在一块笑盈盈地观望着年轻英俊的文武状元及进士。
碍眼的,里头居然有花孔雀似的薛晚晴。
姜颜穿着深蓝圆领的大袖袍; 头戴垂翼乌纱帽; 帽檐有太子赏赐下来的银叶绒花; 深青腰带,皂靴; 干净利落; 乍一看还真分不清是位英气的女子还是过于娇俏的少年。薛晚晴旁边,有位容貌温婉的浅黄衫少女一直用眼睛瞄姜颜,想必是某位不知内情的官家小姐将她当做俏郎君了,正暗送秋波呢!
可惜自己终究不是男儿身,为了避免对方一腔芳心错许; 姜颜只好起身离席,准备去找程温谈谈。
阮玉曾经周济过程家,若程温念及旧情,肯用御赐金牌为阮玉翻案,那事情就会好办许多……不过,这只是姜颜的一点期望而已,毕竟如此一来,程温势必会与薛家树敌而影响仕途升迁,她没有理由要求程温必须帮这个忙。
如此想着,她穿过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人群,在文华殿门外的海棠树下见到了周转在朝中众臣之间的簪花状元——程温。
他真的很不一样了,仿佛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从前在国子监,程温因穿着寒酸着实算不上英俊,最多只能说是‘相貌温和’,可当他穿着这身鲜妍的状元袍,挺直背脊游刃有余地周旋在有意求亲的众臣之间时,姜颜才忽的发现他的气质有些许陌生……
仿佛更沉稳,也更耀眼,只是嘴角得体谦逊的笑容不曾到达眼底,陌生到叫人猜不透他内心中的想法。
他耐心地同每一位朝官寒暄,没有看见久久伫立在道旁宫墙下的姜颜。
那么多人围着程温,姜颜也没法同他商议,站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去。谁知一回头,便见由两名内侍护送而来的太子朱文礼。
姜颜忙退至一旁行礼。
朱文礼也瞧见了她,肃然的面上有了些许笑意,单手虚扶,示意她起身道:“你穿上这身衣裳,倒也像模像样。”
姜颜直起身,笑道:“臣就当殿下是在夸臣了。”
朱文礼摇了摇头,似是无奈道:“琼林御宴,别人都是忙着结交权贵,你怎的独自跑这儿来了?”
“散心。”阳光和煦,姜颜眯了眯眼,“殿下呢?”
“散心。”朱文礼也道。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远处的程温已经离场,姜颜忽然道:“说起来,臣应该谢谢殿下。”
朱文礼浓黑的眉一挑,疑惑般‘哦’了声。
“若没有殿下的暗中支持,我走不到今天这个位置。”姜颜朝他拢袖一躬,“多谢。”
“你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是你自己,与我无关。我若真能帮你,阮玉那案早该了结了。”朱文礼轻笑一声,用十分诚恳的语气道,“其实,我很佩服你,因为你明知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回报,却仍会不计得失一往直前,而我……而我光是看到父皇漠视的眼神,便已心灰意冷了一万次。”
说罢,他望着文楼檐下悬挂的风铃,若有所思道:“若不是有母后极力斡旋,我怕是连东宫的位置都坐不稳。”
不知为何,姜颜总觉得朱文礼今日有些惆怅。
记得国子监考课初见朱文礼之时,姜颜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