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尔虞我嫁-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移步湘霁堂?”
夏侯老夫人当然乐得脱身,虽然奇怪这位王妃为什么会帮自己,但还是立刻站了起来,一面跟上赵姑姑,一面说道:“老身的明老妹妹也是一块儿被王爷‘请’过来的……”
赵姑姑微微一笑:“夏侯老夫人请放心,明老夫人方才已经被移往湘霁堂了,您去了那边,正好亲自瞧瞧,也好放心。”
“那可真是太好了!”夏侯老夫人欣然点头,也有点好奇,见出了正堂,高密王听不到看不到这边了,就问,“这位姑姑,不知道王妃娘娘为何打算亲自接待老身跟明老妹妹?老身虽然上了年纪,鲜少出门走动,却也听说过,就是王妃娘娘这两年都在卧榻休养,几乎不见外客的?”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再次的选择
“其实也没其他缘故。”这个疑问,赵姑姑但笑不语,片刻后到了湘霁堂,见礼毕,丫鬟们奉了茶水,双方寒暄了几句,高密王妃就体贴的让赵姑姑引夏侯老夫人去厢房看了明老夫人。
明老夫人这会儿昏昏沉沉的躺在帐子里,屋中有一股子浅淡的药香,赵姑姑解释说是刚刚让人服侍明老夫人喝了安定心神的汤药,留下来的一点儿气味没散尽。
帐子外头守着两个明眸皓齿的小丫鬟,看着很是干净乖巧,见赵姑姑带着夏侯老夫人过来,低声问好,不必吩咐就搬绣凳、沏茶水的伺候着,很会看眼色的样子。
夏侯老夫人见了,心中越发啧啧称奇,暗道:“这位王妃早年倒是人见人夸,同乔儿、采葵这一辈的静淑县主一样,是出了名的八面玲珑!然而自从密贞失踪后,卧病多年,性情俨然就来了个彻底的转变,乃是出了名的矜持冷漠了!”
“就算乔儿是她儿媳妇,但且不说她素来就不喜欢乔儿,往常对盛家对我们老徐家,年节礼物固然没什么可挑剔的,却也不怎么来往的。”
“这会儿怎么忽然又是伸出援手,又是体贴周到?”
她满腹疑虑,见明老夫人暂时不必操心,也就同赵姑姑回到堂上,与高密王妃开门见山的问起缘故。
高密王妃闻言,淡然一笑,说道:“虽然这两年大家没什么来往,然而两家对鹤儿的恩情,我早说过不会忘记的!”
“只是我同容菁隔阂已久,夫妻之情也就那么回事,此番他要对两家发难,我也阻拦不得!”
“但三位老太爷也还罢了,两家的女眷、晚辈,我却是绝对不许他动的!”
“原来如此!”夏侯老夫人意外道,“老身就想着,王妃娘娘鲜少外出走动,大家也不是很熟悉,今儿个何以为我们两个老婆子,使得王爷不喜?”
虽然高密王妃当初在宁威侯府又是下跪又是许诺的,不过当时大家都被容睡鹤的身世所震惊,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何况不管是徐家还是盛家,都不是挟恩图报的人。
是故此刻高密王妃主动提起,夏侯老夫人才恍然,心道这王妃若不是借这幌子打什么主意,比如说委婉套话什么的……那倒真是个信人了。
她沉吟了下,就试探道,“只是……王爷毕竟是娘娘夫婿,娘娘为了我们两家这么做,方才王爷固然让了一步,日后再行追究,岂非坏了娘娘与王爷之间的和睦?”
“老夫人放心,这点儿主我还是做得了的。”高密王妃闻言笑了笑,说道,“何况他不相信老夫人的话,我却是相信老夫人对他想知道的人一无所知……也不想想那姓桓的诈死十几年杳无音讯,可见瞒起消息来何等滴水不漏!”
“这种人又怎么可能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踪迹,泄露给盛家徐家知道?”
“容菁对那人忌惮万分,以至于有些惊弓之鸟,我却是不怕那人的!是以,容菁想不明白的,我想的很清楚。”
“因此老夫人不必怕我会转着弯问你什么……相比问您话,我倒是更愿意听您说说鹤儿以前的事情?”
夏侯老夫人之前跟着徐老侯爷在北疆的时候,有帮丈夫参谋正事的习惯,此刻闻言就暗想:“谁知道你是不是想通过密贞从前的事情,推测那姓桓的?”
所以就说:“老身也很愿意跟娘娘说一说密贞郡王!只是不瞒娘娘,老身之前在桑梓的时候,与郡王只是邻郡,后来虽然有随老夫前往盛府拜访,然而也就小住了几日,郡王也就同乔儿还有老身那个不争气的孙子一块北上赴考了。”
“而且因为老身是女眷的缘故,与郡王见的不多,却也没多少了解。”
高密王妃听了这话,有些失望,但还是笑道:“也罢,那咱们随便聊聊好了。”
她们这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时,前堂,气氛却似剑拔弩张!
因为知道盛老太爷、徐老侯爷都是半生戎马,什么血腥场面都见过,就算是在南风郡过了大半辈子的冯老太爷,作为一方势家之主,想来也非庸碌之辈。
高密王倒没用之前对付两位老夫人的方式来恐吓他们,而是在三人落座后,直截了当一句:“孟伯勤火烧大营、毒杀战马,引心腹家眷北去,入茹茹新任可汗那伏真麾下,因其献刺杀前任可汗登辰利予之罪魁祸首、嫡子孟家乾首级,得那伏真赦免,且封为俟力发,位同我大穆重臣!”
盛老太爷跟冯老太爷听了这话,脸色顿变,同时想到了还在北疆的盛惟乔!
冯老太爷尤甚,额头几乎是瞬间密布冷汗!
“那北疆现在怎么样了?”倒是徐老侯爷还稳得住,脱口问道。
高密王淡淡说道:“孟伯勤对北疆有多了解,下手就有多狠,三位以为呢?”
他说的这么含糊,越发让三人心生恐惧。
冯老太爷有点哆嗦的攥紧了袖子,颤声问:“未知王爷可知草民的外孙女,就是王爷的幼媳……算算日子,应该刚刚为王爷生下孙儿的……她……可有消息?!”
闻言,盛老太爷跟徐老侯爷呼吸同时一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唯恐听到噩耗。
“……康昭啊?”高密王微微一怔,这些日子千头万绪的,他都把这不怎么喜欢的小儿媳妇忘记到脑后了,至于说盛惟乔所出的孙辈……世子膝下的四女三子,个个聪慧懂事,高密王对于容睡鹤的子嗣,老实讲也没什么期待的,自然也谈不上重视。
此刻被冯老太爷问到,眯了会儿眼,方道,“孤已经派人在抓紧打听下落了。”
实际上高密王刚刚接到的禀告,只提到了孟伯勤大闹冀州之后,叛逃茹茹的事情,其他都没说。
毕竟这封禀告是北疆探子用速度最快的鹰隼送回来的,鹰隼固然负重比鸽子强些,却也有限,不可能长篇累牍。
何况盛惟乔在北疆安胎跟生产的事情,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但她所在别院却没多少人知道了,至于说早产什么的,那就更是被严严的保密起来!
北疆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孟伯勤与赵适互有胜负,从前赵适还在高密王麾下的时候,他的人就是高密王的人,他得到的消息高密王也会知道。后来赵适转投容睡鹤,他的人就是容睡鹤的人,他得到的消息当然也只告诉容睡鹤了。
就算因为戚见珣膝下子嗣有在北疆军中任职的缘故,高密王在北疆不至于一下子两眼一抹黑,却也束手束脚,不复从前的消息灵通。
能够及时送回孟伯勤的消息就不错了,遑论是弄清楚盛惟乔的情况。
但这些高密王当然不会告诉冯老太爷等人,却将话说的模棱两可,叫三位老爷子猜了个面如土色心惊胆战,几乎连茶碗都不太端得住了!
尤其是高密王跟着又说:“茹茹新任可汗那伏真是刚刚驾崩的登辰利予可汗同父异母的弟弟,早年深得老可汗钟爱,却因年少无知,为登辰利予设计夺位,更逼死其生母!这番往事,想必亲家老太爷跟徐老侯爷,比孤还要了解?”
“登辰利予自有子嗣,却将汗位传给那伏真……虽然是他驾崩前当着众人的面亲自传的,那伏真的登基,到底还是受到了登辰利予诸子,尤其是那些子嗣的母族、妻族的反对与质疑!”
“所以那伏真践祚以来,据说一直在想方设法的笼络人心,好稳固帝位。”
“但此番孟伯勤的归顺,以及主动献上孟家乾之首级,令那伏真完成了为登辰利予报仇的承诺,声望大涨,登辰利予的诸子嗣,几乎已经不是他对手了!”
“此人对我大穆虎视眈眈已久……去年亲自为急先锋,冒犯西疆失败,狼狈逃回草原,此番岂能不趁我中原群龙无首之际,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冯老太爷跟徐老侯爷听到这里,脸色都变了,眼角不受控制的看向盛老太爷。
盛老太爷脸色铁青,喃喃说道:“我就知道……就知道……北疆或者西疆,一准儿是出事了……原来……那伏真……我当年怎么就没索性杀了他?!果然茹茹这些狼崽子,个个都该死!就该见一个杀一个,从襁褓里便送他们下去,才不会有后来人的悲剧!”
“亲家老太爷,您素来胸怀大义!”高密王端起茶水呷了口,看着盛老太爷,缓缓道,“该知道孤今日请三位前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私怨,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了!”
“茹茹的残暴,其他人不了解,亲家老太爷,您在北疆戍卫多年,最清楚没有!”
“之前,长安朝堂稳定,北疆军枕戈待旦,茹茹尚且杀北疆接连大败,城池都丢了好几座!”
“转道西疆之后,所到之处,何尝不是一片焦土,连西疆首府益州城都被付之一炬!”
“这两处的损失虽然惨重,因为到底只是边境,对我大穆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
“然而……”
“如今北疆为孟伯勤摧毁,几乎是满目疮痍!”
“西疆虽然有密贞坐镇,可西疆军的底子搁那儿,早先能够大败塞厉,全靠陷阱。但陷阱这种东西,可一不可再!”
“若果长安还是目前这种局面,若果这天下还是已经驾崩的宣景那样的人主来主持……亲家老太爷,您觉得,结果会如何?!”
高密王这番话说的不疾不徐,但对于盛老太爷来说,却仿佛每个字,都是一把双刃刀,刺进他心口,逼着他做出选择!
第三百五十章 说服
“王爷,这么大的事情,如今长安还没听到风声。”冯老太爷额头见汗,不是被高密王说的局势吓到的,而是生怕盛老太爷再次大义凛然的牺牲自己人,急忙开口,“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毕竟孟伯勤乃是我大穆的骠骑大将军,北疆军统帅,郑侯世子,太后娘娘最疼爱的嫡亲侄子!”
“这么多尊贵的身份尽加一人,何等荣宠!”
“他怎么可能叛逃茹茹呢?!”
“其他不说,就说郑侯等人尸骨未寒,身为嗣子,难道都不回来给一家子收殓,使他们入土为安的吗?!”
“何况孟氏如今人丁凋敝,但太后娘娘尚在,孟伯勤若是做出这样丢尽祖宗颜面的事情,却是置太后娘娘于何地?!”
急切之下,甚至将孟家乾的事情说了出来,“去岁茹茹转道西疆,曾与高家家主高且仪勾结,打算里应外合,谋害草民的外孙女密贞郡王妃!”
“然而危急时刻,发现高且仪阴谋的孟家乾,即孟伯勤之子,不顾一切的找到其时护送密贞郡王妃的吕时雨部报信!”
“其子如此高义,何况做父亲的?!”
冯老太爷这么说的时候,徐老侯爷在旁拼命点头:“孟伯勤在北疆多年,与怀化将军算是老对手了!怀化将军是王爷的妻舅,出身世代簪缨的赵家,他的才干,王爷想必是知道的。否则当初也不会派他去主持北疆大局了!”
“只是怀化将军在北疆却始终只能屈居孟伯勤之下!”
“可见孟伯勤虽然占了个好出身的优势,却也非纨绔子弟,是有真本事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得知郑侯等人悉数身死后,一声不吭的叛逃茹茹呢?”
“且不说他是否有意借茹茹之手报父仇,就说他此举不啻是将孟氏的名声践到了淤泥里,连太后娘娘都要受其牵累,颜面无光!”
“这等不智之举,寻常人都未必会为之,何况是孟伯勤?!”
老侯爷就质疑,“是不是王爷得到的消息被人做了手脚?又或者孟伯勤其实是虚晃一枪,别有所图?”
至于说孟伯勤虚晃一枪别有所图的是什么,老侯爷现成拿了之前茹茹的例子,“早先茹茹就是在北疆肆虐了些日子之后,走小路秘密转道西疆,若非密贞郡王警醒,差点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说不准孟伯勤因为郑侯等人死于王爷之手的缘故,迁怒密贞郡王,打算依葫芦画瓢,也转道西疆,试图攻打益州呢?”
高密王淡笑着看着他们努力反驳,半晌,才慢吞吞的说道:“两位老爷子,孤身为大穆藩王,又何尝想看到孟伯勤这样身居高位的要员,投靠敌国?!为此,这消息传来之后,孤是再三确认,确定是孤在北疆的探子亲手传回,这才派人去请三位前来的!”
他说这话时,嘴角微弯,笑意略浓,显得心情很好。
实际上他心情也确实很好:起早才被罗府出的事情弄了个手忙脚乱,跟脚就接到孟伯勤一家子带着心腹叛逃茹茹的消息!
而且孟伯勤还在叛逃之前,摆了北疆一道!
高密王怀着激动的心情,确认这事儿属实后,差点没当场笑出声!
从北疆西疆这些边疆,尤其是它们如今的主事人,容睡鹤跟赵适来看,孟伯勤此举不啻是晴天霹雳,眼下的焦头烂额还是小事,关键就是他投靠茹茹之后,那边新登基的可汗那伏真,同样野心勃勃,岂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犯中原?!
到那时候,西疆跟北疆首当其冲,心腹大患容睡鹤的心血,说不得就要完了;背叛者赵适,军略才干本来就不怎么样,北疆还被孟伯勤走之前坑的不轻,八成会战死沙场,两成会被生俘,除非即刻扔下北疆走人否则根本没有侥幸的可能!
而对于高密王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之前他极力宣布宣景帝已经驾崩,如今是替身在迷惑众人后,为了标榜自己只是单纯的要为兄长、为皇室、为容家讨个公道,所以虽然占了长安,又一直想方设法的攻打上林苑,却既未住进皇宫里去,也没提过皇位的问题。
这会儿好了,孟伯勤这个级别的叛逃,还有他走之前对于北疆的摧毁,一旦传开,说是举国震动毫不为过!
再加上茹茹那边老朽又后继无人以至于无心侵略的可汗登辰利予恰好悲剧掉,新上任的可汗尽管年纪也不轻了,却兀自野心勃勃……
这情况就算高密王自己不提出来,也肯定有人会帮他提出来,就是这么严峻的局势,必须速度解决内乱,以应对茹茹以及叛贼孟伯勤联手之下的大举进犯!
然后就是,即使有人怀疑,上林苑中的宣景帝,乃是真身,并非他人假冒。
但谁叫这位天子是出了名的只拿好处不办事?!
大敌当前,这种除了吃喝玩乐宠妃子的皇帝,要了有什么用?!
绝大部分人,心里肯定都会认为,不管现在这个宣景帝是真是假,左右真正的宣景帝那么坑,还不如就换个干实事的上台,比如说,现成的人选高密王!
而高密王自忖自己只要成功的坐上了那个位子,父子名份、君臣之别,还收拾不了一个根基浅薄的逆子容睡鹤?!
尤其那会儿的容睡鹤,说不得已经被茹茹给打残了!
不定还哭着喊着求自己念在父子情分上救命呢?
真是想想就觉得神清气爽!
嗯……如此美好的将来,唯一的问题就是:桓观澜,到底死没死?
如果死了,他是否留下了什么针对自己的手段?
如果没死……他至今不肯露面,藏身暗处,又在打什么主意?
永义伯府一家子的人去楼空,到底是因缘巧合的凑巧,还是自己自以为雷厉风行应变及时的这些行动,其实是一步步走入桓观澜的设计而不自知?!
若是那样的话……
高密王不知道,那位名满天下的帝师,打算把自己怎么办?
反正,肯定不会是助他登基?
因为桓观澜如果要站在他这边的话,根本没必要过这许多年才出来,更没必要隐藏身份。
虽然当初是这位帝师极力反对才让高密王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的,但高密王绝对不会小气到因此就对他耿耿于怀,怨愤难消!
相反的是,如果桓观澜愿意辅佐他,他绝对扫榻相迎,执弟子礼都没问题!
“倘若帝师还是当年的帝师,就算他本来对孤不怀好意,这会儿孤也不担心他会害了孤了。”高密王心中暗忖,当年的桓观澜,真的是一心扑在国事上,相当的顾大局,绝对不会做出为了私人恩怨,罔顾社稷民生的事情,遑论是两国交战这样的大事了。
问题是,失踪了十几年之后才有隐约踪影可觅的帝师,谁知道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又是否还保持着一腔正气为国为民的初心?
万一他遭遇巨变之后心性大变,一心一意就想着报仇雪恨,甚至巴不得看到中原生灵涂炭流血漂橹呢?
高密王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前途,去赌桓观澜的一念之间。
所以,他这会儿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位帝师从影影幢幢之中揪出来!!!
何况这也是个现成的机会,就是盛老太爷这个顾大局识大体的老爷子,之前为了坑茹茹一把狠的,不惜将嫡亲孙女跟前途无量的孙女婿当诱饵当弃子,那还只是为了坑茹茹,这会儿,摆在他面前的,俨然是大穆国运!
高密王太有信心说服他了!
此刻面对冯老太爷跟徐老侯爷的联袂反驳,他不疾不徐的说道,“两位若是不相信的话,这样,孤这就派人去城外喊话,告知上林苑!孟伯勤的堂弟孟归羽,如今正在上林苑中身居要职,这点想必你们也晓得。”
“孟氏早先人丁兴旺,如今凋敝非常。”
“他同孟伯勤之间,必有密切联系。”
“此番孟伯勤叛逃茹茹之前,很是坑了北疆一把,足见蓄谋已久!”
“既然如此,他说不得会提前知会孟归羽……若果孟伯勤没有叛逃茹茹,孟归羽肯定会出面怒斥孤污蔑造谣!”
“但他要是以孟氏家主的身份宣布清理门户,将孟伯勤一家子逐出家族,一刀两断的话……两位老爷子,应该不至于硬说孤是跟他串通了来骗你们的吧?”
冯老太爷跟徐老侯爷闻言,心头一沉,面面相觑,半晌作声不得!
见这情形,盛老太爷哪里看不出来,高密王八成没有骗自己?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哑着嗓子道:“兹事体大,还请王爷派遣使者,以观崇信侯之应对!”
高密王爽快应下,末了看着盛老太爷:“亲家老太爷该看出来了,孤绝对没有撒谎!那么,亲家老太爷,等会儿证明了孤所言句句属实之后……不知老太爷可愿意助孤一臂之力,也是给我大穆上下千万无辜黎庶,一个免除兵燹之苦的机会?”
冯老太爷惨笑一声,插话道:“亲家,你方才还说,希望将来到地下之后,能够对得起已故的艾嫂子?却不知道,这话现在还作数么?兰辞夫妇,膝下可只有乔儿同元儿两个孩子。元儿出世未久,实际上迄今在父母心目中,地位还不如乔儿……乔儿要是有个好歹,兰辞夫妇,能活得下去?!”
“盛家如今全赖兰辞撑着,他有个闪失,不是我看不起亲家你其他子弟,可你觉得可能撑得起盛家如今的家业?!”
“你少时父母双亡,不曾有多少尽孝双亲膝前的日子;青年与艾嫂子长年离别,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可谓辜负结发之妻!如今老了老了……连子孙后嗣,都也不管了吗?!”
“那么亲家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
“当初却又何必要迎娶艾嫂子,生下兰辞,害他们这辈子都过不好?!!”
第三百五十一章 斡旋
因为怕高密王阻止,这番话冯老太爷说的非常快,却字字诛心,几乎全部敲打在盛老太爷的心坎上!
看着盛老太爷顷刻之间满头大汗,因着天人交战,整个都在短短片刻仿佛老了十几岁,高密王挑眉:“冯老爷子说的什么话?仿佛孤要你们谋害孤的儿子媳妇似的!孤只是……对桓公仰慕已久而已!”
闻言,室中有片刻的安静,旋即三位老人异口同声的问:“当真?!”
高密王淡淡说道:“三位,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们觉得,眼下这情况,孤就算觉得密贞不孝,还用得着自己为难他么?若果长安这边迅速宁靖,孤还得设法接应他,免得他当真有什么三长两短才是……怎么着也是孤的嫡亲骨血不是?”
对于他说会接应容睡鹤这点,冯老太爷跟徐老侯爷是不太相信的。
但如果孟伯勤叛逃茹茹,西疆跟北疆接下来都没安稳日子过,高密王倒确实不必急着对付容睡鹤。毕竟就算他这会儿就打下来上林苑,以兄终弟及承位,总也有许多善后的事情要处置,既然容睡鹤已经有茹茹帮怼了,他坐山观虎斗,等着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
所以,这位王爷,此番“请”他们过来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对付桓观澜?
三人彼此交换着眼色,都有些惊疑不定。
“桓观澜早就死了,这点是密贞亲口说的,当时停灵岛上时,兰辞因为钦佩他的才学,还秘密去致奠过。”盛老太爷心下暗忖,“这事儿当时他没告诉我,事后密贞的身世曝露,却是全部交代了的。”
“后来密贞跟乔儿几个孩子北上,经过碧水郡时特别停留,就是密贞秘密送桓观澜的灵柩归返故里,由桓家的那位静淑县主接应。”
“现在高密王却想方设法的要打听他,忌惮之色,溢于言表,显然桓观澜八成留下了什么手段在针对这位王爷……桓观澜是密贞的老师,且将密贞当成了衣钵传人,如吉山盗之类的暗手都留给了密贞,既要针对高密王,八成是希望将天下留给密贞的……”
盛老太爷也认为,容睡鹤比高密王更适合登临大宝,一来容睡鹤年轻,高密王却已经垂老,面对隔壁恶邻才换了一个对中土虎视眈眈的可汗这种情况,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容睡鹤,比衰老的高密王看着都要可靠不少;
二来高密王选择的继承人容清酌,实在让人不放心。
毕竟皇帝虽然口口声声是“天下万民之表率”,实际上对于能力的要求比道德高多了。
容清酌这种道德远远高于能力的人,做闲王、做臣子都成,做皇帝,哪怕是无忧无虑的守成之君,也很容易给后世留下隐患。
特别是他还有个很能干很厉害的岳父戚见珣。
谁知道是不是孟氏第二?
问题是,这会儿容睡鹤人根本不在长安,短时间里也是无力谋取长安。
但孟伯勤的叛逃,北疆的烂摊子,茹茹的野心勃勃……说不得草原上就已经在厉兵秣马的准备开战了,中原朝廷却还内斗的乱七八糟,这会儿高密王出面主持大局,显然比容睡鹤继承皇位更便捷、消耗更少……前提是容睡鹤愿意做出这个让步。然而锐气十足、正冉冉上升的容睡鹤怎么可能同意做出这个让步?
再说高密王口口声声“密贞怎么也是孤的嫡亲骨血”,实际上容睡鹤如果落到他手里,会是什么下场真不好说。
容睡鹤如此,夫妻一体,密贞郡王妃盛惟乔,还有他们的孩子,难道还能有好结果?
盛老太爷心里乱七八糟的,早先他已经出卖过孙女孙女婿一次了,已经觉得没法跟艾氏交代了,难道那件事情过去不几日,又要来一回吗?
可是如果不答应的话,自己会被高密王怎么样他倒是无所谓,他担心的是,大穆会怎么样?
大穆要怎么办?
“如果王爷答应,平定长安之后,立刻派人前往北疆接应草民的外孙女还有甥孙的话。”盛老太爷正天人交战,忽听冯老太爷沉声说道,“王爷但有所问,草民但有所知,绝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草民还会立刻传信南风郡,支援王爷一批粮草!不敢说太多,十万石上下,总还是有的!”
国朝承袭前朝的度量衡,一石约为两百斤,大穆因为连年风调雨顺,米价低廉,就算去岁茹茹先后进攻北疆、西疆,导致物价略有上涨,然而南方距离远,受到的影响不大。
这会儿一两银子,大概仍旧可以买到两石大米。
十万石大米,也就是五万两银子。
此刻夏天将近,正逢秋收,说不定大肆采购价格还能再压低点。
哪怕从南方运过来的损耗以及运输费用加起来,对于豪富的冯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对于高密王来说,送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他虽然不怎么喜欢盛惟乔,可这儿媳妇左右威胁不了什么,关键还是容睡鹤。若是容睡鹤此番一败涂地,看在王妃还有世子的面子上,对容睡鹤夫妇好一点也没什么;若是容睡鹤居然还是撑了下来,那么将他的妻儿掌握在手里就更有必要了。
是以高密王略作思忖,便颔首:“不必等长安平定,孤等会儿就派人前往北疆,寻找康昭母子!”
冯老太爷就说:“桓观澜其实早就死了!”
这话说了出来,盛老太爷心情复杂,徐老侯爷则是拼命给他使眼色,示意他慎言,免得高密王知道桓观澜已死,没了畏惧,对付起容睡鹤来更加不遗余力……而且容睡鹤许多狐假虎威的地方,说不得也要被揭露。
最要命的是,老师去世,做弟子的却不曾张罗后事,反而秘不发丧,即使有着种种缘故,难免为人所诟病。
“……这消息老爷子从何得知?”高密王虽然早先也有这样的猜测,但见冯老太爷这么干脆的承认,也有点吃惊,定了定神,问。
冯老太爷没理会两个同伴的脸色,自顾自的说道:“是密贞亲口说的,而且草民也反复盘问过草民的女婿,就是王爷的亲家。王爷曾经为了确认密贞的身世,派人前往南风郡秘密调查过盛家,想必应该知道,草民那女婿与玳瑁岛公孙氏关系不坏,很早以前就在岛上见过桓观澜。不过草民那女婿虽然曾经入过翰林院,到底入仕不久就归乡了,对于帝师的容貌并不熟悉!”
“而且在玳瑁岛上的帝师,与叱咤朝堂时候的模样也大不相同。所以草民那女婿压根就没想到……还是后来将密贞认作子嗣带回盛府后,才渐渐知道的。那会儿草民的女婿其实有点后悔,因为王爷也知道,草民那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