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7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我必须向您多多学习!”

列宁的表情有些怪异,表面上看他很沉默,但偏偏在这份沉默中似乎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导师大人给人一种马上就要爆发的感觉。

又是一段沉默之后,列宁似乎是强自按下了这团烈焰,他缓缓地说道:“我年纪大了,思维能力也不如以前了。现在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当家,有些问题不必事事征求我的意见,我也只是一个普通革命者,大家集思广益总是比我强的。”

斯维尔德洛夫最终也没能“撬开”列宁的嘴,他带着一丝不安和一头雾水离开了列宁的住所。只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走了之后列宁是大发脾气。

“他都公开散发给了******,还拿来给我看做什么?这又有什么用!幼稚!愚蠢!”

这番破口大骂让克鲁普斯卡娅都看不下去了,毕竟斯维尔德洛夫是列宁的重要助手,也是接班人之一,之前小斯也一直很尊重导师大人,此时这么骂人家不合适吧?

列宁暴跳如雷的跳了起来,咆哮道:“我这是骂他吗?我这是恨铁不成钢!”说着他将桌面上的那份报告撕得粉碎:“这是什么鬼东西?有什么用处!他是打着尊重的旗号到我这里求表扬来了。但是这份东西我怎么表扬他,****!”

列宁是真的生气了,因为斯维尔德洛夫的做法让他相当的难过。在他看来,如果斯维尔德洛夫真的尊重他这个导师大人的意见,就不应该将报告散发给******之后,才腆着脸来他这里征求意见。很显然,斯维尔德洛夫根本就没把他这个退下来的导师大人真的当一回事。如果真的尊重他,诚心的向他请教,那就应该首先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再散发报告。

而斯维尔德洛夫的流程是反过来的,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列宁的意见当一回事,退一步尽最大的善意理解,也仅仅是把列宁放在了其他******成员同等的地位上。

当然,这并不是列宁真正生气的原因,从退下来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淡化影响的觉悟。如果斯维尔德洛夫的报告真的做得不错,他也不会那么恼火。让列宁暴跳如雷的根本原因是:斯维尔德洛夫做了一份很****的报告,还喜滋滋的拿出来让他这个导师大人一起陪着****,你说着恶心不恶心。

很显然嘛,斯维尔德洛夫的做法就是让列宁帮着给他的报告摇旗呐喊的,这在列宁看来不就是拉着他陪着一起****么?列宁奋斗了大半辈子才获得现在的成功和威望,年纪大了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也算是吃了一辈子的斋怎么肯用一碗狗肉送终?

所以之前他才要着重问小斯这份报告有没有下发,如果没有下发,他自然是要狂批小斯彻底的灭掉这份报告重起炉灶的。而很不幸的是这份报告已经“广为流传”了,这让列宁就没办法将这份糟糕的东西消灭在襁褓之中。而斯维尔德洛夫的意思又是来请列宁摇旗呐喊的,你说说这让列宁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算列宁将斯维尔德洛夫大骂一顿,让他收回报告也没有用了。因为恶劣的影响已经散布出去了,等于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而且让外界知道他列宁痛批了斯维尔德洛夫一顿,******和**********将会怎么看,斯维尔德洛夫岂不是更加没有面子和威望了。

斯维尔德洛夫毕竟是下一届的领导核心,虽然他这个核心威望不够,但列宁还是得维护斯维尔德洛夫一二的。自然的就不能说什么了。既不能批评又不能表扬,列宁自然只能憋着了,你说他恼火不恼火?

只能说斯维尔德洛夫这是走臭棋,或者说他对自己的想法太自以为是了,以为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是不可置疑的,是天然正确的,然后就想当然的这么执行了。

那么咱们回过头来看看,先欧洲后亚洲究竟错在哪里呢?从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来看,此时的欧洲确实还是世界的中心,这里经济水平更高,无产阶级的力量更加强大,确实符合马列经典理论中革命策源地的描述。

但是,经典理论始终只是理论,如果经典的理论那么无敌,创造这些理论的马克思不至于致死都没有搞成过工人革命。而后面学习这些经典理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们每一次试图照搬理论都会遇到问题。

所以理论永远只是理论,跟实际不一定是完全沾边的。比如按照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就不应该首先在俄国爆发,英国和法国的工人阶级更强大,怎么看他们那里的条件才更好。

但事实就偏偏打了经典理论一嘴巴,无产阶级革命还就是首先在俄国取得了成功,让无数挖苦和嘲笑布尔什维克的人只能自打耳光。原因何在呢?

有的人说是布尔什维克和列宁这帮人太狡猾太狠辣,是他们用卑鄙的手段窃取了政权。还有人干脆说这就是意外,是偶然因素在作怪。

但这是事实吗?在列宁看来俄国革命的胜利尤其必然性,帝国主义的战争极大的削弱了俄国的反动力量,诚然俄国的无产阶级是不够强大,但只要比虚弱的反动力量强大就完全可以赢得胜利嘛!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华夏,华夏的工人阶级力量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压根就没有什么工业哪里谈得上什么工人阶级?但是工人阶级只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当看似落后的农民阶级对革命(或者说对土地)爆发出足够的热情时,谁能阻挡数以亿计的暴起的农民?蒋某人倒是试图螳臂拦车,结果呢?愣是被一群土鳖的泥腿子掀翻了。

然后回过头去看华夏的反动势力,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吗?跟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大流氓比起来他们够看吗?强弱都是相对的,你用欧洲的标准衡量华夏的工人阶级当然是不够看的,但是你不能只用欧洲的标准去衡量华夏的工人阶级,也用欧洲的标准去衡量一下华夏的反动阶级,他们恐怕差得更远吧?

斯维尔德洛夫就犯了类似的错误,看T共的时候采用高标准,衡量T共的敌人的时候又用低标准,只看不利的一面不想想有利的因素。最后得出的结果怎么可能客观?

而回到了欧洲之后,他又反过来了,看自己人的时候陶醉于欧洲工人阶级虚幻的强大,而忘记了敌对势力更加强大。这种选择性的看问题的方式怎么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而列宁不同,通过十月革命他就搞清楚了一点,越是不发达越是压迫和剥削厉害的地方,革命的理论就更加有市场,而且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那些人们完全不缺乏玩命的冲动。俄国革命不就是如此,当老百姓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厌恶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暴起。

再看看欧洲,诚然工人阶级在数量上是强大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的工人斗争,通过罢工等合法手段他们的生活状态已经有了起色,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够得到满足。能吃饱肚子还略有结余,这种状态下谁肯玩命?很显然的动力就不足嘛!

再说,现在的欧洲是个什么样子?用百废待兴来形容是合适的,对于已经受够了战争的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迫切需要的是安定,而国家的执政党又统一左转的前提下,谁去革命?

反倒是如果苏联喋喋不休的宣传革命恐怕还会起到反效果,会被认为是破坏和平扩大势力范围的新帝国主义行为,那不是自绝于人民么!

列宁认为欧洲的革命高潮不是战后的第一两年,必须等到欧洲各国的问题集中爆发之后,当执政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迫切的需求之后,那时候才能谈革命。总要让不满慢慢发酵,让无产阶级愤怒起来,这才有革命的动力嘛!

当前,甚至于今后的一两年内,列宁认为时机是不成熟的。战争刚刚结束,人们对未来的生活还抱有美好的幻想,都想着怎么过上没羞没臊的好日子,哪里有心情去革命嘛!

列宁还认为,欧洲的革命是会来临的,他研究了欧洲的经济形势之后,断定原本英法的那一套帝国主义经济政策是玩不下去了,这个体系面临洗牌,美国是不会容许英法继续大口大口的吃殖民地的老本,作为新贵必然要吃最好的那一份。而要做到这一点肯定会着手打压英法,让那个就体系崩溃,这样美国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打造一个新体系。

所以在战后的最初五年之内,欧洲的日子会比较艰难,当这种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真正适合去搞革命。而现在斯维尔德洛夫实在是太着急了,很有点欲速则不达的意思。

相反,亚洲看似不发达,看似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看似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但实际上革命形势更好。经过一百多年的压迫,伴随着民族解放思潮的泛滥,亚洲各国的老百姓都有了反殖民反帝的迫切愿望,他们痛恨充当帝国主义代言人的本土利益集团,迫切的想要将他们掀翻在地,迫切的想要开启新生活。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传统的老牌帝国主义比如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之类的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对殖民地的掌控能力大不如前。而且随着自由平等愈发深入人心,这种从殖民地吸血的赤果果的压迫方式已经不能被世人所容忍,在道义上他们都不占优势了。

这两个因素相加的结果就是,如果他们还想像以前那样通过武力搞定殖民地的反抗,恐怕是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在本来就有革命基础的华夏这种无力就更加明显。

列宁认为哪怕是没有苏联的支援华夏的革命都能够取得成功,而如果有了苏联的支援,华夏的革命将会更快的取得成功。而华夏革命的成功将打开连锁反应,那些和华夏类似的地方,不管是殖民地还是半殖民,有了华夏成功的榜样自然能够坚定信心,他们将会更勇敢和更踊跃的投入革命。

也许再斯维尔德洛夫看来这不算什么,在他看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就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但是列宁却认为恰恰相反,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够保持近两百年的强大,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从殖民地吸血呗!

如果打断了帝国主义吸血补充自身的这个链条,帝国主义的那一切繁荣就将被终结,当这一切崩塌之后,帝国主义还能够存在吗?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斯维尔德洛夫的想法是直接朝着上层建筑发起攻击,去撞破它打烂它,这是硬碰硬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列宁认为这个方法并不可取,与其硬碰硬不如挖墙脚,给帝国主义的基础挖得七七八八,他站不稳脚跟自然会倒掉嘛!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就是挖墙脚,打断了帝国主义耐以生存的产业链条,帝国主义自然也就完了。

而现在,斯维尔德洛夫不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还试图否定这一点,这不是短视?这不是愚蠢?这能让列宁不生气?

也就是列宁还给他留了面子,否则这一趟斯维尔德洛夫就不是灰头土脸而是狗血喷头了。

只不过斯维尔德洛夫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他搞不清楚列宁为什么不欣赏他的报告,甚至有一种列宁背弃了世界大革命理想安于现状的可笑想法。

当然,列宁也对斯维尔德洛夫非常失望,导师大人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会如此的短视,而斗争手法又如此的幼稚。甚至连带着导师大人开始担心列宁派的未来了,连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够给力不够可靠,那后面的小年轻们真的靠得住吗?

反正在那几天,列宁一度是又神经衰弱了,吃多少安眠药都不管用。直到下一次******例会结束之后,向他们这些老同志通报会议精神时,列宁才算是松了口气。

在这次******例会上,斯维尔德洛夫的主张被李晓峰和托洛茨基联手驳斥了个底朝天,真心是被吊打了一番。最后******不光否定了斯维尔德洛夫的报告,还做出了壮大亚洲革命,支援以T共为首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革命斗争的决议。在这份决议中,******认为T共对未来的亚洲革命具有最紧要也是最关键的地位,要首先推动华夏的革命……(未完待续。)

518B29事件

李尔文最近一段时间真心算得上是焦头烂额,伊朗那个烂摊子实在牵扯了她太多的精力,好容易稍微稳定一点伊朗的形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得到了马修。德鲁姆的报告,得知德国从东欧掠夺的那一批黄金中的相当部分已经进入了苏联的口袋。

对这个消息她并不吃惊,如果换做英国遇上了同样的好事,她也不会客气,既然黄金已经被苏联吃进去了,再想要回来恐怕是千难万难,当年日本人黑了沙俄用于购买军火的黄金,又有什么交代?

而且相对于黄金问题,她更感兴趣的是马修。德鲁姆报告的那列军列上装载的其他贵重物资。

“你是说,火车上还有其他贵重资源?”李尔文饶有兴趣的问道。

“是的,女士。我们亲眼目睹了德国人用铅箱装运了一批不知名的物质运上火车。而且据我们的观察,装运铅箱的车厢安保等级比黄金车厢还要高。”

“哦?”李尔文越来越有兴趣,她问道:“你们搞清楚了那里面装了什么吗?”

马修。德鲁姆羞愧的低下头,小声道:“抱歉,我们没能接近车厢。俄国人看管得异常严密,我们只知道最后军列被KGB接管了。”

李尔文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喃喃道:“KGB?有意思!”

打发走了马修。德鲁姆之后,李尔文陷入了沉思,她对那节神秘的车厢更加感兴趣了,说不得就布置力量详加侦察。几个星期之后,她带着结论去面见丘吉尔。

“首相阁下,我不得不通知您一个坏消息。”李尔文很严肃的说道。

丘吉尔掐灭了雪茄,他知道当李尔文露出这副表情的时候,一般问题将会十分严重,甚至是棘手。而他有些疑惑的是,最近没听说有什么棘手的坏消息啊?至少政治层面上时没有的。

李尔文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呈现给了丘吉尔,并介绍道:“根据我的调查,纳粹在过去一年多内利用捷克的重工业浓缩了一批铀矿石。”

丘吉尔当然知道铀矿石是什么,之前为了打击纳粹的核工业,盟军是千方百计的进行轰炸和破坏,就是不想让纳粹掌握那种能够毁灭世界的力量。他皱了皱眉头问道:“这批铀矿石数量有多少?”

很显然丘吉尔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以为这批矿石还在纳粹的手里,而李尔文给出的答案将让他大吃一惊:“首相阁下,我很遗憾的告诉您,这批矿石,应该说它们已经不仅仅只是矿石了。纳粹已经将其初步提纯,根据情报显示,这是一批二氧化铀,浓度大约在50%,数量至少有一吨!”

丘吉尔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吨浓度为50%的二氧化铀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马上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召见空军去想办法摧毁这批二氧化铀,不过没等他拿起电话机,李尔文又给了他沉重一击:“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这批二氧化铀已经落入了俄国手中!”

“什么!”丘吉尔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个结果比他所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恶劣。这批二氧化铀就是落在德国人手里也比落在苏联手里强啊!在德国人手里,盟军至少还能正大光明的去予以摧毁,而落在了苏联手里,他们真心是只能干看着了。

“该死的!该死的!该死的!”

丘吉尔一连说了三声该死的,可见此时他的心情有多差。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嘴里不住的嘟囔着什么,仅仅一会儿的功夫就将那只雪茄给揉碎了。

“说说吧,你有什么建议?”

丘吉尔坐回了座位上,此时的他已经冷静了下来,他觉得李尔文来见他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报这个糟糕的消息。以他对女间谍的了解,她一定是有了什么想法准备实施,而这种想法关系又非常重大,需要他这个首相去批准。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这批二氧化铀的去向,说不定通过追查其去向能顺带着摸清楚苏联核工业的真实情况。”

丘吉尔点点头,不过他不明白的是,如果仅仅是这种程度的要求,李尔文完全没有必要这么郑重的向他说明。这本来就是军情六处职责,某人大可以放手去做。

李尔文也看出了丘吉尔的疑惑,赶紧解释道:“但是以我们当前的能力想要做到这一切实在太难了。我们需要美国人的配合。”

丘吉尔点点头,立刻表示:“我会就此事立刻联系罗斯福总统,相信他一定也会对此感兴趣的。”

美国人何止是感兴趣,此时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时刻了,按照美国人的预计,在1945年上半年就能够制造出原子弹。所以在这方面美国人是很得意的,所以乍一听说苏联获得了一大批高浓度的二氧化铀,美国人也坐不住了。

很快两家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美国战略服务局(OSS,也就是CIA的前身)和英国军情六处联手开始了对苏联渗透侦察。你还别说当两家联手之后,效率是高了不少,很快就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

根据这两家的侦察,认为苏联的核工业决不仅仅是他们之前认为的起步阶段,而是实实在在有了较大的进展,比如李尔文在给丘吉尔的报告中就说:“苏联至少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全面的核工业体系,从采集矿石到浓缩已经初具规模。我们认为苏联人对原子弹的理论已经是十分了解,现在很可能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份报告让丘吉尔的心情十分沉重,很显然,在原子弹项目上苏联是百分之百的跑到了英国的前面,所谓的最后准备工作,很可能就是同美国一样正在准备进行实弹测试。

丘吉尔很重视这个报告,但是他认为这个报告太宽泛了,有太多的猜测,这样一份东西很难说服上下两院加大对核工业的投入,毕竟当前英国的财政形势也是不容乐观,光是这场战争就能要了大英帝国的老命,再加一个核工业吞金兽,大英帝国不说当掉裤子,至少也要挡掉那一身绅士三件套啊!

“加强侦察,我需要更具体的结果!”

实际上不用丘吉尔吩咐,李尔文也准备加强进一步的侦察。不过对于怎么进行侦察,她和美国人就有了不同意见,按照李尔文的意思,还是派人进入苏联实地考察,虽然这种办法风险性高,但是侦察更加有针对性也更仔细,能够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但是美国人却不喜欢这种高风险的方案,在美国人看来,一旦情报员被苏联抓住,那后果将是十分恶劣的,将极大的影响同苏联的关系。虽然他们对苏联核设施确实感兴趣,但也不准备为此同苏联撕破脸。毕竟美国人在原子弹上的进展也不错,很有自信能够抢在苏联前面获得这种毁灭性的武器,因此也就没必要冒太大的风险。所以美国人更倾向于空中侦察,甚至美国人已经想到了好办法。

因为在具体侦察手段上有分歧,英美两国自然是分道扬镳了,李尔文派出了她最好的间谍,动用了一切能够在苏联动用的力量掩护这次行动。而美国人则从格陵兰岛起飞了一架B29,目标对准了新地岛。

根据美国人所掌握的蛛丝马迹,苏联似乎在新地岛正在构建一个大型的基地,虽然不知道这个基地究竟是做什么的,但是在极圈内修建基地本来就是一件惹人怀疑的事儿,所以美国人一上来就对准了那里。

美国人的盘算是这样的,这架B29从格陵兰岛起飞之后,先以超低空姿态躲避苏联的北方防空雷达群,飞抵到新地岛上空之后再拉起侦察。如果被苏联发现了,就以迷航为借口作为掩饰。

这一招还真算不错,因为在北方航路上确实有大量的美国空军战机在活动,主要是用于搜索德国潜艇。B29作为轰炸机哪怕不能用来搜索潜艇也可以用来布雷嘛,到时候就以布雷迷失航向作为掩饰呗!

美国人的小算盘打得非常好,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苏联的北方防空网络比他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尤其是在新地岛附近,那个防控等级根本就不是开玩笑的。

这架B29很快就被发现了,然后至少就有四架彼2远程战斗机围了上来。美国人倒是试图拿出想好了的借口进行搪塞,但是红军的飞行员根本就不吃这一套,根本就不听美国飞行员的解释,反而是强硬的命令他们立刻乖乖的飞往摩尔曼斯克降落接受检查,否则就断然予以击落。

这时候美国人才有些慌了神,他们试图用电台联络格陵兰岛的指挥部,但是当苏联飞行员发现了这架B29正在发报时,立刻就开火警告,要求美机立刻关掉无线电,否则将断然开火。

美国人傻眼了,完全没有想到俄国人不按套路出牌,这里明明不在苏联领空,你丫凭什么这么霸道?

反正美国人是准备断然拒绝的,当时飞行员麦克斯就准备蹬舵加速开溜,并命令无线电员赶紧联系基地通报他们遇到的麻烦。在麦克斯看来,现在美苏毕竟还是同盟关系,而且苏联人大把的拿着美国援助,应该不会那么丧心病狂吧?

反正美国人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以为俄国人不敢拿他们怎么样。但是苏联飞行员接下来的举动让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就在麦克斯准备转向开溜的时候,一直尾随在他后面的彼2有了动作,只见飞行员伊万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用一次手术刀级别的点射在B29右翼的一台发动机上开了几个窟窿。

“这是最后的警告!否则我们将采取最后的措施!”伊万通过无线电最后一次发出了警告。

B29的发动机瞬间就开始冒烟,火苗子噌的就蹿了起来,机舱里的几个美国人是吓得脸色苍白,差一点他们的机枪手就准备开火还击。幸亏在这时机长麦克斯赶紧喊道:“保持克制,伙计!千万不要乱来!他们人多,我们绝不是对手,告诉他们,我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做!”

副驾驶员麦克格雷有些犹豫,问道:“那我们的任务?”

麦克斯破口大骂道:“别管那该死的任务了,现在我们只能按照他们意思做,我必须为伙计们的生命负责!另外将照相设备摧毁,快!”

在四架彼2护卫下,一架冒着黑烟的B29“迫降”在了摩尔曼斯克机场。这起事件几乎在第一时间就通报给了******,而稍后美国大使也专门前往质询,讯问苏联红军为什么扣押正在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的美国轰炸机。

一场外交暗战就此来开了序幕。先让我们看看苏联方面的反应,一开始事件发生的时候,******只知道空军拦截了一架试图偷偷飞离新地岛的美军新式轰炸机。

对于美国新式轰炸机究竟想要做什么,******是心知肚明的,新地岛作为苏联最重要的核试验场所,隐藏了苏联的核秘密,美国人对那里感兴趣实在是太正常了。

反正******是不相信美国人所谓反潜巡逻的解释的,B29反哪门子的潜?这种超远距离轰炸机更擅长的应该是空中侦察照相。无疑美国人是想看看新地岛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而已。

“我认为******当前应该关注的不是新地岛也不是美国轰炸机,我们应该搞清楚美国人究竟知道了多少,是不是我们的核秘密已经泄露了呢?”

斯维尔德洛夫一遍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边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晓峰这一眼。谁都知道他这一眼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指责KGB对苏联的核秘密保卫不利,变相的想要追究某仙人的责任而已。

对此,李晓峰倒是很平静,他早就知道之前驳了斯维尔德洛夫的面子,让他在远东问题上下不来台,一定会招致他的报复。唯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斯维尔德洛夫竟然打着这个幌子进行报复。这无非是相当可笑的。

KGB对苏联的核秘密保护得还不够周到吗?如果美国人真的有发现,何至于去打新地岛的主意?是的,新地岛是核试验场,问题是苏联最近一次核试验都是几个月以前的事儿了,此时的新地岛有什么可看的?更何况美国人还没有完全抵达新地岛就被红军拦截了,这更是充分说明KGB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反正不管是李晓峰还是其他围观的******委员都知道斯维尔德洛夫这个切入点选得有点离谱,说不好听点是故意找茬。只不过这一类胡搅蛮缠一般都造不成太大的政治伤害,实际上也是如此,因为就连捷尔任斯基都帮着某人说好话,你说斯维尔德洛夫能怎么样。

等斯维尔德洛夫坐下去了,李晓峰才说道:“我跟斯维尔德洛夫同志的意见不太一致,我认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新地岛,也不是我们的核秘密,而是这件事情怎么处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这个事件将会极大的影响美苏关系。”

“你的意见是?”托洛茨基问道。

李晓峰回答道:“我认为既不能太过于将美国得罪狠了,但也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我主张有利有礼有节的同他们周旋!”

斯维尔德洛夫立刻又表示反对:“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人欺负上门了,不是我们去找他们的麻烦,而是他们上门找我们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主动的挫败美国人的阴谋,而不是装小媳妇!”

很显然,斯维尔德洛夫的意思是强硬的回应,让美国看看厉害。他为什么主张强硬呢?主要还是他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之前说过小斯一直主张苏联未来革命的中心在欧洲,为了在欧洲打开局面,他认为就必须要有效的吓阻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干涉,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强硬,必须让美国人知道苏联不怕他们。说实话,如果不是暂时原子弹还无法投入实战,斯维尔德洛夫都想赶紧的往德国种蘑菇了,他相信一旦让美国人知道苏联有原子弹,那恐怕会十分忌惮。那时候苏联在欧洲说什么还不就是什么。

比如这一次B29事件,斯维尔德洛夫就觉得可惜,如果让美国人去新地岛看看,让他们瞧一瞧核爆炸的威力该多好。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啊!

可惜是美国人不给力,不过斯维尔德洛夫认为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让美国人知道苏联有原子弹的。比如接下来表示强硬,或者说表示出不一般的强硬,恐怕美国人就得好好咂摸其中的滋味,得考虑考虑苏联为什么会这么强硬了。

理由嘛,很自然的就是核武器撒!

你还别说,斯维尔德洛夫的想法很符合当前大部分******委员的心思,大部分******委员觉得核武器应该拿出来亮一亮,只有让帝国主义知道苏联有了这种武器,才能够有效的形成威慑嘛!

当然绝大部分******委员这种想法的出发点跟斯维尔德洛夫还是有质的区别,斯维尔德洛夫是准备咄咄逼人的进攻,而包括托洛茨基在内的赞同强硬应对的******委员则是想通过有效的威慑抵制英美的狼子野心,也就是防御。

但不管是哪一种出发点,总归是都希望强硬,自然地李晓峰的意见就没有市场了。而这也是李晓峰最担心的。

他就是害怕因为有了原子弹而让******头脑发昏,确实在核武器项目上苏联领先了美国,抢先一步搞出了原子弹,但是也必须承认这种领先是很微小的。美国的经济能力、工业能力和科技能力是强于苏联的,一旦让美国知道苏联处于领先地位,那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