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组团游三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侧目,听孙乾的分析。
孙乾继续道:“我等未来荆襄之前,荆州上下就曾议论纷纷,蒯异度等人曾力主联曹抗袁,对皇叔极为排斥,此等建议虽最终未被景升大人采纳,但应和之人甚众,景升大人心中难免多有顾虑,荆州百姓间对我等亦是毁誉参半。皇叔进驻新野两月来,严肃军律,体恤民情,方才逐步赢得新野民心。”
众人纷纷点头。
孙乾道:“而今,曹孟德整军备战,目标直指荆州,我等扼守荆襄门户,若不经一战而退守樊城,势必为荆州异己之徒留下口舌,而新野民心也必随之散乱,我等在荆州恐难再立足。”
“对!”蔡鹏双掌猛地一击,“即使打不过曹军,也要向荆州百姓、向天下百姓证明我们自己!”
众人立刻响应,无论如何不能不战而退。
刘备点点头,扫视众人,坚定地道:“此仗势必要打,只是,我军兵马不过数千,而曹军以十万计,新野无险可守,如何应对?”
简雍道:“公祐先生方才所言极是,主公决策亦是顺应民心天意,只是如何筹划,还应慎重。襄阳蔡瑁碌碌之辈,难以为援,我等只能凭一己之力而阻曹军。然而敌众我寡,留下后路方为明智之举。”
刘备点点头道:“景升大人已将樊城防务托付,樊城可为退守之处。”刘备转头对糜竺道:“子仲先生与子方贤弟(糜芳)可统一部兵马,立刻接管樊城,并将家眷转移过去。”
糜竺拱手接令。
刘备又嘱咐糜竺,将作战打仗用不上的锅碗瓢盆等家当也都转移到樊城。没办法,穷啊,所以在刘备军中,一块劈柴、一根麻绳都舍不得丢弃。
后路安排好了,下面该重点研究如何在新野抵挡曹军了。
统兵打仗,刘备自然要征求关羽和蔡鹏的意见。两人一致认为,以少对多,以寡敌众,自然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如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刘备追问道。
蔡鹏瞪着眼睛,关羽眯着眼睛,两人都回答不上来了。
蔡鹏不忍直视刘备期待的眼神,低下头小声应道:“冲锋陷阵,俺不怕,出谋划策,俺就没这本事了……”
“唉……”刘备叹了一口气。
屋里气氛再度沉闷了。
还是简雍打破了尴尬局面:“主公,我们的确缺少运筹帷幄、决策千里之才,而荆州正是藏龙卧虎之地,能人异士颇多,主公何不在此探访英才,以为己用。”
简雍的话点醒了刘备,刘备眼睛一亮,猛地拍了一下脑门,叫了一声:“若非宪和提醒,几乎忘却了……”
众人大喜,期盼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刘备。
只见刘备缓缓伸手入怀,慢慢掏出一个绢帛包裹,小心地打开,亮出必杀秘籍——宝贝书……(参见0119章《救援北海》)
刘备仔细地翻阅着……
众人伸长脖子,期待着刘备发出一声惊呼……
终于,刘备的嘴张开了……
众人的嘴也随着刘备张开了……
“唉……”刘备哭丧着脸叹了一口气。
“唉……”众人失望了。
刘备摇摇头:“荆襄虽多才俊,却都已在景升大人幕下供事矣……”
众人绝望了,总不能去挖盟友刘表的墙角啊。
简雍又道:“主公可曾听过城内的童谣?”
“哦?”
简雍唱歌般道:“淯水流、野薪长,新野有个卧龙庄;卧龙庄里论天下,贤良出仕安汉邦。某已派人打探,人言新野西南隆中卧龙岗,有高人隐居。”
“何人?”
“诸葛孔明。”简雍答道。
“诸葛孔明?”刘备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号。
“诸葛孔明确是个人才!”蔡鹏脱口而出,将王队的嘱咐彻底忘了。
“哦?伯飞亦知孔明?”大家都没料到,众人均不知晓人,蔡鹏却有所了解。
蔡鹏道:“诸葛亮字孔明,与庞统庞士元并称‘卧龙凤雏’,确是高人,”说到者,蔡鹏猛然想起王队的嘱咐,赶紧补充道,“只是,这诸葛孔明不过二十岁年纪,恐怕……”
“哦?”刘备很是诧异,“弱冠之年竟有如此名气,难得啊,宪和伯飞可否派人请来新野一见?”
“诺!”简雍应道。
“这个……”蔡鹏吞吞吐吐。
“怎么?”刘备问道。
蔡鹏只好说出自己的顾虑:“主公,诸葛孔明虽然年少,但若真是能人异士,派人去传唤,怕不够恭敬吧?”
刘备点点头:“伯飞之言有理,某还是亲自走一趟吧……”
第0281章 五木 打更小孩
五木冲进房间的时候,诸葛亮正在读书。
“孔明!”五木大喊
“咦?”诸葛亮并没作出太大的反应,只是扭头看着五木,面露疑问。
“刘皇叔来找你了!”五木兴奋地道。
“哦?”一抹惊喜在诸葛亮脸上一闪,随即便消失了,“邓兄,你定是在戏弄我。”
“嘿嘿。”五木嘻笑两声,“不错不错,你现在逐渐有点大腕范儿了。”
“范儿?哦,就是邓兄所说的气质吧?”诸葛亮的理解能力就是强,相处这一段时间,已经基本可以领会五木嘴里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词汇了。
五木点点头,坐了下来,喝了口水,问道:“应考之事筹备怎样了?”
“邓兄请放宽心,绝不会出差错。”诸葛亮成竹在胸。
“好。”五木点点头,上下打量诸葛亮一番,又问道:孔明为何没穿新衣?”
“待刘皇叔来时再穿不迟,免得弄污。”
“不行,要穿上。新衣服,人刚穿在身上,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大适应,人会因不适而显得呆板。如果刘皇叔来了你才穿新衣,也容易让人家有这样一种感觉:你孔明是为了迎接刘皇叔,而特意打扮一番。”
“了然。”诸葛亮答道,起身进内室更换上新衣,拿着羽扇踱了出来。
“嗯,你平时就这样穿着,到时就会显得自然、大方,这身行头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
“然也!”诸葛亮很有范儿地点了点羽扇。
“这样就好多了。”
诸葛亮在地上溜达着,五木歪着头想了一会,问道:“孔明,还有一事,假若是刘皇叔现在就在门外,你该如何?”
“呃……”诸葛亮略一沉吟,“不能见……”
“对头!”五木站起来,“不能这么轻易就见。”
“然则,刘皇叔毕竟是朝廷重臣、当世英杰,亮不过一介布衣书生,如此,岂不是太过失礼?”
诸葛亮的担心的确有道理,五木想了想,道:“是啊,闭门不见未免太狂妄了……”
诸葛亮眼睛一脸,轻摇羽扇道:“不是闭门不见,而是避而不见。令其寻不到在下,便无伤礼仪了。”
“对!你先躲出去,让他们找不到你,让他们一而再地来拜望,方能探明其是否有诚意。”
诸葛亮寻思一下:“亮去友人家中小住几日,劳烦邓兄留守于此,待得皇叔来访,便告知某外出访友,可否?”
五木赶紧摇头:“不成不成,我也不能见他们。”五木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自己曾被刘备所俘,若是现在就见刘备,难免被人家轻视,说不好,还会影响诸葛亮出仕一事。
五木下决心,一定要带着一件大功劳去投奔刘备,为自己今后的道路开启一扇大门。
五木对诸葛亮解释道:“我与孔明一样,也想投奔刘皇叔,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友人家里躲躲,还是找别人在此恭候刘皇叔吧。”
“何人堪当此事?某弟均儿不在,家中在无亲眷。”
“没有家人,邻居也行啊,哦,对了,最好找个年纪小些、机灵一点的孩子才好。”
“有了!”诸葛亮轻拍羽扇,“东邻有一孩儿,十一二岁年纪,甚是机灵,因其家中困窘,亮常资助些银钱,某这便去找他过来。”
“如此最好。”
诸葛亮出去了,功夫不大,引着一个孩童回来了。
小孩子个子很小,精瘦,一双大眼睛显得很机灵的样子。
“小子给先生行礼了。”童声甚是清脆。
“哦,小孩子怪会说话的,叫什么名字啊?”
“王小……二……”小孩子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许是嫌自己的名字太土气,声音有些发怯。
五木呵呵笑笑:“农家孩子,都是这样的名字,不用不好意思,不过,到诸葛先生家里,再叫这个名字确实不大妥当,就叫……‘王小’吧。”
“嗯,谢谢先生。”
“知道不知道叫你来诸葛先生家做什么啊?”
“知道,先生叫我来看家,有人来访,应门待客。”
五木满意地冲王小点点头:“不错,好孩子。那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你该说什么?”
王小的大眼睛转了转,脆声道:“我就让客人稍等,我进屋里喊诸葛先生。”
“不不不。”五木拉过王小:“先生教你该怎么说,好不好?”
“嗯!”王小使劲点了点头。
“这些天啊,诸葛先生和我要出去访友,如果有客人来,该怎么说?”
王小脆生生答道:“我就说诸葛先生和、和……”王小看着五木,“先生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啊。”
五木笑道:“先生姓邓,但你不用和客人说邓先生,只说诸葛先生就好。”
“哦,那我就说诸葛先生外出访友了。”
“对!那如果客人问诸葛先生啥时候回来呢?”
王小不知道该说多长时间,扭头向诸葛亮投去询问的目光。
五木继续教王小:“诸葛先生并不出远门,就住在这附近。有客人来访,你要告诉客人,诸葛先生要十天半月才能回来,记住没有?”
王小使劲地点点头。
“那之后你该做什么?”
王小小声问道:“邓先生,来的人是坏人吗?”
“不是坏人啊。”
王小眨巴下眼睛,问道:“不是坏人诸葛先生为啥要躲着不见客人呢?”
五木笑了,摸摸王小的小脑袋瓜:“不是坏人也不能随便见,现在见客人的时机不对,懂了没?”
见王小使劲点着头,五木又问道:“那你说说之后该怎么做?”
王小脆声答道:“我要问问客人的名字。”
“对的,好聪明的孩子!”五木使劲揉揉王小的小脑袋瓜。“那客人走了呢?”
王小漆黑的小眼珠一转,神神秘秘地答道:“然后我就跑去告诉诸葛先生。”
“哈哈,真是个机灵鬼!”五木退后一步,上下打量王小一番,“这身行头可不行,在诸葛先生家的童儿起码要穿得整齐利索。”
“我去拿家弟的衣服。”诸葛亮进里屋找出弟弟的衣裳,虽非新衣,但也干净整洁。
换上整洁衣服的王小有些书童的模样了。
五木又打量了一会,皱着眉头走过去,仔细看着王小的小脑袋瓜“咦?难怪小家伙的头发这么乱?原来长着三个旋啊!”
三个发旋互相纠结着,浓密的发丝都快盘绕成“鸟巢”了。
“这样可不行,看着不像书童啊,孔明先生,有头巾没有。”
诸葛亮又翻出一条小巾帕,五木给王小戴上。
戴上头巾的王小显得更加机灵了。
“咦?噗……”五木口水差点喷出来,心里暗道:王小戴上头巾怎么像顶着一个小内内啊?还好,这个时代没有小内内,别人自然也不会似自己一样邪恶地联想。
“倒是很有特色,容易吸引眼球,挺好,就这样吧……”
(至于王小……二的形象,各位童鞋可以参照书评区“爱妮的心”同学的头像)
第0282章 教授 准备去江东
教授的身体终于恢复如初了,王队也从新野回来了。
王队告诉教授,寻找蔡鹏很顺利,蔡鹏也答应和大家一起回家,教授十分高兴。之前教授最担心的就是蔡鹏像上次一样,不愿意回去。
蔡鹏这边的问题解决,下面就要研究如何去江东寻找耿浩了。
教授坚决不同意王队一个人去江东,而两个人同去,又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恰巧这段时间耿浩得到华佗带回去的消息,来襄阳找二人怎么办?
“只能找蒯越帮忙了,如果耗子来了,让他在襄阳等咱们回来。”王队道。
教授寻思一下:“也好,咱们还要求蒯越帮忙找船,你去新野这几天,传来不少风声,说荆州和东吴关系日渐紧张了。我也打听了一下,现在很少有船往江东贸易,咱们要去江东,还是要找蒯越帮忙才行。”
两人不敢耽误时间,赶紧去找蒯越。
进得蒯越府一落座,教授马上说明来意,希望蒯越能帮忙联系船只,载二人去江东。
“去江东?”蒯越面露疑难神色。
蒯越是荆州要员,按说帮忙联系一艘船,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蒯家生意遍布江南,家中就有数量庞大的船队。
蒯越吩咐家奴们退下,掩上房门,坐下来,叹口气。
教授心里一惊,蒯越如此谨慎,怕是荆州形势十分严峻了。
果然,蒯越告诉二人,已有确切消息传回,曹操即将兴兵南犯荆州。
官渡之战,荆州最终选择支持袁绍,声讨曹操。如今曹操赢得官渡之战,转过头来找荆州的麻烦是必然的,荆州方面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凭借襄江、长江天险,阻曹军于襄江之东、长江以北。
然而,令荆州始料不及的是,此番曹操并非孤军南进,而是联合了江东孙氏。曹操为了拉拢孙权,以皇帝名义,赐孙权承袭吴侯爵位、敕封征西将军,命孙权从江东起兵,配合曹军征讨荆州。据探报,曹操许诺,平定荆州后,加封孙权为荆州牧,节度荆州扬州交州三州军事。
“啊?江东要同曹孟德联合发兵?”教授听闻,不免为荆州前途担忧。
荆州境内,大小河流湖泊密布,荆州水军历来强大,而曹操的军队久在北方,将士均不善水战。刘表之所以敢于公然对抗曹操,就是欺负曹军不习水性。
但江东孙氏与曹军截然不同。江东一带,也是多河流湖泊,江东将士无不深谙水性。
如果曹操联合了孙权,孙权的江东水军沿长江逆流而上,配合陆地上强大的曹军,则荆州断无获胜可能。
“这便如何是好?”教授对荆州的感情还是深些。
还有一件事,蒯越没有说,但教授和王队都知道,孙权和刘表有着杀父之仇,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在进攻襄阳时,中箭身亡。近年来,江东与荆州间虽无战事,但江东上下都憋着一股劲,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向荆州讨还这笔血债。而如今,江东的机会来了。
蒯越告诉两人,由于吴楚双方已成剑拔弩张之势,因此荆州与江东的贸易往来已然断绝,再无货船往来。
王队又探问能否从陆路赶赴柴桑,蒯越也表示不可,陆路盘查更加严格,即便讨得荆州的通关“路传”(通行证),若是没有东吴的路传,仍是无法进入柴桑。
教授和王队听了蒯越的话,不禁面面相觑。
蒯越见二人焦虑的样子,便开口询问二人赴柴桑有何要事。
两人早就商量过了,和蒯越不能完全说实话。教授不擅长撒谎,这项任务自然由王队来承担。
王队托称上次华佗来襄阳,带来了自家长辈的消息,如今长辈病重,急于去江东尽孝。
尽孝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托词。
蒯越寻思良久,开口道:“王先生恪守孝道,蒯某自当尽力相助。这样吧,蒯某不日将赴江陵,两位若无其它事情,不如随蒯某同往江陵,但了江陵,再做打算,如何?”
教授有些犹豫,蒯越没给出明确答复,若是跟着他跑到江陵,却依然没有办法,岂不是白跑冤枉路?
王队却一口应承下来,并不断向蒯越致谢。
教授见王队如此,也只得施礼感谢。
蒯越告诉二人,近两天就出发去江陵,嘱咐两人赶紧回去准备,如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家奴们就是了。
两人都是孑然一身,没什么好准备的,只是希望蒯越能嘱咐襄阳的家奴,如果有江东的朋友来襄阳找寻,一定将其留住。
……
离开蒯越府,教授连忙问王队:“咱们就这样跟着他去江陵?如果到了江陵还想不出办法,那不是白跑一趟吗?”
王队笑了:“教授啊,你不懂这种为官之人的处事方式。蒯越是什么人?蒯越不仅是荆州高官,更是名满荆襄,甚至算是国内名人。这种名人,尤其是官员,说话办事和你的那些洋鬼子同事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教授点点头:“是啊,我习惯了直来直去的办事方式,在国外办事感觉适应一些,最怕和国内机构,尤其是政府机关打交道了。”
王队笑道:“蒯越就算是政府官僚吧,这类人说话办事都会给自己留个余地。他们这种人,不会轻易许诺,但像今天这样,蒯越既然让咱们跟他去江陵,他就一定会想办法促成咱们赴江东之事,你就放心吧。”
教授笑着“啧”了两声:“也只能如此了,蒯越如果都帮不了忙,那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
蒯越去江陵显然有重要的事情。很快,蒯越便命人来通知二人,准备清晨出发。
蒯越只带了一个从人,担着小小的行礼包,三人从襄阳登上南下的快船,顺襄江而下,直奔江陵。
到了江陵,蒯越将二人安顿好,嘱咐二人随时等候出发的消息,便匆匆赶去拜见刘表。
教授二人吃罢晚饭,一直等到深夜,仍不见蒯越归来,只好先歇息了。
后半夜,教授被仆人唤醒,被告之异度先生回来了,请二人赶快过去。
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穿上衣服,提起随身行囊,赶去蒯越的房间。
蒯越在屋内踱着步,想来已经等得着急了。二人一到,蒯越立刻招呼两人赶快出门,边走边说。
门外已有车架等候,上了车子,蒯越才告诉两人,自己已向景升大人请令,要急速赶往柴桑。
“啊?异度大人要去柴桑?”教授十分惊讶,两边正呈剑拔弩张之势,蒯越身为荆州高官,在这个时候跑去江东干什么?
蒯越淡淡一笑:“蒯某希望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吴侯罢兵休战,以免祸及吴楚百姓。”
王队赞道:“异度先生因政见不同,受人排挤,如此危难之时,还甘愿身赴险境,真荆州柱石也!”
蒯越苦笑:“身为楚人,自当为楚地百姓谋福,吴楚战火一开,则整个江南必大乱,江南若乱,则天下尚有安稳之所在吗?”
教授王队连连点头。
车到江边,早有快船等候,弃车登船,向江东而去……
第0283章 耿浩 鲁肃来了
自那次为孙策针灸拔毒已过去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来,华佗又数次为孙策针灸,而每次针灸,孙策都会有明显的反应。
华佗告诉耿浩,第一次成功后,以后的诊疗过程就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了。虽然华佗如此说,但每次诊疗,耿浩仍是提心吊胆,生怕再出什么差错。
孙策的反应越来越明显,开始时眼珠可以追随着光亮而动,后来,脸上的肌肉也开始有了反应。
华佗嘱咐,没事时多和孙策说说话,能加速他的康复进程。耿浩在营内没有其它事情,没事就坐在孙策榻前,磨叨以前两人相处时的那些事。
耿浩一边磨叨,一边给孙策按摩指尖。有一次,耿浩磨叨着当年孙策如何对自己凶,如何吓唬自己,手上不自觉地使劲掐了下孙策的手,没想到,孙策的手指微微一动,竟然回掐了耿浩一下。
“啊?!”耿浩万分惊喜,大声喊来华佗。
“他、他、他方才掐我了!”耿浩激动地向华佗比划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啊?!”华佗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孙策的病情好转,本在华佗预料之中。孙策掐耿浩这种反应,不论是自主意识行为,还是下意识行为,都是好的迹象。华佗也没有想到,这么短时间,孙策对外界感知的刺激就有了如此明显的反应。
耿浩哆哆嗦嗦地将孙策的手递给华佗,华佗伸出小指甲,在孙策的指尖上用力刮划了一下,孙策的指尖微微一抖。
瞬间,华佗热泪纵横。
华佗紧紧攥住耿浩的双手,使劲摇动着:“这、这都是耿小友、耿小友你的功劳啊……”
耿浩听华佗如此说,反倒不好意思了:“哪是我的功劳啊,还是华老爷你妙手回春啊……”
“不不不!”华佗颤抖着双手,“老朽只能救得了吴侯之命,吴侯恢复如此之快,全赖耿小友你护理之功啊。”
“哪里哪里……”平日嬉皮笑脸,甚至常常恬不知耻的耿浩竟然被华佗弄得说不出话来。
华佗诚恳地道:“耿小友有所不知,似吴侯之症,久卧病榻,延气保命易,康复痊愈难。若非耿小友日夜守候,勤加推拿,老朽即便保住吴侯性命,也不敢妄想能康复痊愈。而今,施治不过月余,吴侯知觉已然复苏,神奇之极也!”
“天意、天意……”耿浩嘴上谦虚着,心里却也充满了成就感。
“校尉……”一名侍女怯生生在门口叫道。
“哦?什么事?”
“营门守卫来报,鲁子敬大人来了。”
“啊?”耿浩心里突然莫名紧张起来,鲁肃来干嘛?
耿浩和华佗对望一眼,两人都不知道是否该把孙策恢复知觉的好消息告诉鲁肃。
“呃……”耿浩沉吟一下,指指病榻上的孙策,“华老爷,劳烦你把这里收拾一下吧。”两人对孙策的病情有着默契,不需要多说,华佗自然明白要对鲁肃隐瞒孙策的恢复知觉的消息,起码暂时不能透露。
……
营门外,鲁肃正背着手欣赏风景。
“子敬大人何时来的?”耿浩施礼问道。
鲁肃答非所问道:“这里确是休养的好地方啊。”
营寨依山傍水,不过耿浩来到这里后,一直没有心思观山望景,听鲁肃评价山水,耿浩才四下看看,周围群山连绵,披着五彩草木,脚下湖水烟波浩渺,当真是如幻如画。
“怎么?不欢迎在下吗?”鲁肃见耿浩有些走神,笑着问道。
“岂敢岂敢,快请进去说话。”
鲁肃边往营里走,边问道:“孙将军可好啊?”
“孙将军?哦,你是问吴侯吧,啊……还是老样子……”
“咦?”鲁肃停住脚步,诧异地盯着耿浩。
“怎、怎么了……”耿浩没说实话,心里有些发虚。
“你难道不知吗?”
“什么啊?”耿浩真被鲁肃搞懵了。
“你不知朝廷赐少尊爵位一事?”
耿浩愣愣地摇摇头,这一段时间,他整天窝在营寨内,啥消息也得不到。
鲁肃低声道:“少尊已承袭了吴侯爵位,你以后可莫要乱叫了。”
“啊……啊?!”耿浩盯着鲁肃,“那、那、那吴……孙将军怎么办?”耿浩有些气恼,孙权这个做弟弟的也太不地道了吧?接替哥哥执掌江东就行了呗,怎么连哥哥的爵位都抢了去了?
鲁肃沉下脸,声音虽低,却异常严厉地说道:“此事与耿校尉有何干系?”
是啊,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耿浩听了鲁肃的话,点了点头。
“走吧,看看孙将军去。”鲁肃抬腿就往孙策房中走。被耿浩一把拦住:“子敬大人,孙将军房中药气熏人,咱们还是去我房里说话吧。”
“嘿嘿”鲁肃冷笑两声,“你还真把鲁肃当小孩子了?”鲁肃眼睛微眯,仿佛能透视耿浩的内心。
耿浩知道对鲁肃无法隐瞒了,低声嘟囔道:“我也是没办法啊。”
“你呀,多虑喽……”鲁肃拍拍耿浩的臂膀,“今非昔比,少尊已承袭吴侯之位,又受封征西将军,统掌扬州交州军事,你还有何顾虑?”说完,鲁肃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也不待耿浩移步,自顾自向孙策房中走去。
耿浩愣在原地,琢磨着鲁肃话里的意思。
哦!耿浩恍然大悟,这么说,孙权执掌江东已不再是个“代理”职务,而成为真正的江东主宰了。而其兄孙策不仅久卧病榻,如今连爵位都被摘了去。这样一来,孙策再也不会对孙权的地位构成任何威胁,那么,孙策即便有所好转,也不必像以前一样刻意隐瞒了。
想通了这一层,耿浩顿时觉得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
长出一口气,耿浩快步追赶鲁肃去了……
……
耿浩一进屋,就拽着鲁肃的手来到孙策榻前:“子敬大人,孙将军有知觉了,不信你掐掐他的手指尖。”
一旁的华佗被耿浩的话吓坏了,又不便出声阻拦,只能挤眉弄眼地提醒耿浩。
“没事了,”耿浩大咧咧地对华佗道,“子敬大人是自己人。”
“什么自己人?”鲁肃觉得耿浩的话实在没有水平,却也没再做计较。也没去掐孙策的手指尖,这让耿浩很是失望。
鲁肃转头向华佗询问孙策恢复的情况,华佗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回答鲁肃,不住地用眼神请示耿浩。
“实话实说,都告诉子敬大人吧。”
“哦。”有了耿校尉的指示,华佗一五一十地将孙策的病情说了一遍。
耿浩站在边上,伸长脖子,十分期待华佗当着鲁肃的面,再说一遍自己在孙策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惜,华佗对鲁肃说的多是专业术语,并没再提到耿浩的作用,这让耿浩非常没有存在感。
鲁肃一边听华佗的介绍,一边不住地点着头。
华佗介绍完了,耿浩终于有机会插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护送孙将军回曲阿休养了?”
“啊,你若不提此事,我还差点忘记。”鲁肃掏出一封信,递给耿浩。
这是耿浩的家书。想必是女人口述,别人帮忙书写的,信很简短,里面主要说耿浩离开这一段,少尊孙权如何特别关照家里,家里一切都好,让耿浩不必挂念,只要一心为少尊办事就好。
信的最后,才提到“挂念”二字。
耿浩明白,别人代写书信,女人一定不好意思表达太多思念之情,但耿浩能感觉得到。
耿浩鼻子有些发酸……
第0284章 耿浩 谁帮谁的忙
耿浩煽了会儿情,才想起询问鲁肃为何来到柴桑。
鲁肃说,自己是来会晤荆州使者的。
耿浩有些诧异:“会晤荆州使者?吴楚一向不和,子敬大人你跑这里来私会荆州使者,可不大地道啊。”
“胡说!”鲁肃大喝一声,“噌”地站起,双目暴瞪,盯着耿浩。
耿浩吓得一哆嗦,他知道鲁肃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只不过是想开个玩笑“打开下尴尬局面”。见鲁肃急了,耿浩赶紧陪不是:“哎呀,子敬大人别急,我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种言词岂能轻易出口?放肆!”鲁肃的职务高于耿浩,在江东的地位更是无法相比,不过鲁肃如此官腔和耿浩说话,还是头一次。
耿浩自知这个玩笑开得太不合时宜,赶紧点头哈腰,鞠躬道歉。
“某此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