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却是笑道:“马腾从不从贼那是他自己丢自己先祖的脸,与我们无关。不过与马腾交战,我们二人齐上即可拿下他。”
孙坚听得,有些犹豫道:“这未免有点胜之不武吧。”
张绣笑道:“战场之上哪有这些,只不过斗将之时我们不围攻他就好了,战阵之上自然就不讲这些了。”
孙坚听得,亦笑道:“说得也是,不过谁先去战马腾呢?”
见到孙坚跃跃欲试的申请,张绣说道:“何需自降身价,着胡车儿去就是了,先挫一下马腾威风。”
孙坚听得,哈哈大笑道:“却是有理。”
……
不一日,张绣和孙坚就来到池阳,大军驻扎好之后在此静候韩遂和马腾大军。
三日后,韩遂、马腾叛军开到,两军列阵对峙,胡车儿在张绣示意下手执狼牙大棒当先出阵喝道:“汉将胡车儿在此,叛敌谁敢一战?”
西凉叛军之中,韩遂麾下将士不少就见识过胡车儿武勇,只有马腾和王国部下不太知晓,不过单看胡车儿手中那恐怖的武器,还有他那鼓起的肌肉,丑陋的面目,乍一看去还以为是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
一众西凉叛军见得,纷纷不敢向前。韩遂和马腾看得一阵皱眉,胡车儿的勇武他们自然知晓,遍寻军中恐怕只有马腾才可将他拿下。不过汉军之中仅出一员将领,马腾身为一部首领自然不可能自降身份出去接战。
正在两人踌躇间,只见王国阵中飞出一将,手执一柄大斧,同样三大五粗、面目丑陋,若和胡车儿站在一起,恐怕会被其余人看成兄弟。
胡车儿见到有将飞出,立即策马前冲,那将刚准备说道:“吾乃……”还没有通报姓名,胡车儿马快就已经杀到,狼牙大棒抡起,那将直接被抽飞,在空中倒飞的时候众人已经看到此将躯干被胡车儿狼牙大棒抡中的部位已经变得血肉模糊,隐隐还见到血肉中有一些内脏在蠕动,也不知道是心肝脾肺肾哪一个了。
同样面目丑陋,三大五粗之人,只一个交错就折在胡车儿手下,而且还是死状恐怖的那一种,西凉叛军众将士看得一阵心惊。
汉军将士见得胡车儿威武,自然一阵欢呼。孙坚却是笑着跟张绣说道:“伯渊却是好算计,如此下去叛军士气自然大降,恐怕就是马腾再勇,亦难以挽回士气。”
张绣却是笑了笑,回道:“文台兄过奖了,论武艺文台兄自然胜过胡车儿,不过文台兄相貌过于英俊,却是震慑不了叛军,还是胡车儿出阵好一点。”
孙坚听得笑骂道:“好你一个张伯渊,关中之地论少年英俊的将军,汝可是排在首位。”
张绣听得,呵呵地笑了一下,两人又再次望回场中。
胡车儿杀了一将之后,又大喝道:“汉将胡车儿在此,叛军谁敢一战。”
此时西凉叛军早被吓破了胆,马腾正在犹豫出不出手好,就见得王国一挥手,十员战将涌出,马腾、孙坚、张绣见得同时暗骂一声:“卑鄙。”三人虽然归属两个阵营,不过这一句骂声却是与阵营无关,完全是出于武者的尊严而骂的。
张绣早就经历过被十将包围,自然知道其中凶险,立即让身后的胡轸出阵接应。孙坚反应亦不慢,一挥手,帐下程普、黄盖、韩当同时出阵,只余下祖茂守在孙坚身后。
四将齐出,一人接住两将,加上胡车儿汉军这边每将都是以一敌二,十五骑在场中厮杀,场面很是热闹。
首先建功的还是胡车儿,他那狼牙大棒朝着一将猛砸,那将只接了三下,武器就从中折断,然后被胡车儿一棒当头砸下,整个头颅好像爆西瓜一样炸开,里面什么头骨、脑浆、血液一齐飞溅而出。
胡车儿这恐怖的一击当即就将围攻他的另外一将吓得愣在原地。胡车儿自然不会含糊,狼牙大棒在此砸出,当那将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头颅如他的同伴一样被爆开,那些脑浆和血液还有碎肉,有些沾在狼牙大棒上,有些则溅在胡车儿的衣甲上,再配上胡车儿那丑陋的面目,当真有如地狱恶鬼一般。
战场上的变故自然也影响到西凉叛军之中其余八将,第二个建功的自然是在场五人中武艺排在第二的程普,围攻程普两员叛将受到胡车儿那边战场的影响,一个不留神,直接就被程普两矛刺于马下,同时两声惨叫响起。
惨叫声加速了西凉叛将的败亡,黄盖和韩当两将跟着建功,黄盖手中铁鞭将一人手臂打得血肉模糊,然后趁那将还未反应过来一鞭抽在他的背上,将他打于马下,从口中不停吐出碎肉可知,此将命不久矣。另外一将惊慌之下被黄盖铁鞭打在头上,整个头颅被打成两半,效果虽然没有胡车儿来得恐怖,不过亦是不凡。韩当则是简单直接得多,大刀连砍,将围攻他的两将先后斩开两半,里面的内脏和肠子从中流出,看上去比胡车儿制造出来的效果亦不遑多让。
最后建功的是胡轸,其武艺在五将之中排在最末,不过自从认识了张绣之后日夜勤于练功,亦有不少的进步,围攻他的两将被接连不断的惨叫声吓的心胆俱裂,胡轸抓住机会,手中长枪先后在两将面门捅了一个大洞,如此结束了这场不公平的斗将。
第六十章 战事再起,张绣当先锋(三)
五将在场中耀武扬威,汉军阵中孙坚却是皱眉低声对张绣说道:“伯渊,你让他们将场面弄得这般恐怖,好像不太好吧。连义公这般儒雅之人都来了个一刀两断。”
张绣嘿嘿一笑,说道:“文台兄且看,那些西凉叛军如今却是吓得面如土色,恐怕我军要胜之,轻而易举。”
孙坚撇了撇嘴,说道:“你且看看我军,虽然士气高涨,但脸色亦不是太好吧,伯渊此计可算是拼了个两败俱伤。”
张绣哼哼了两声,说道:“都上过几次战场了还如此胆小,我也是为他们好。”
孙坚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所部只有数千人经历过上次大战,你所部大部分都只是当年跟随皇甫大人紧守营寨,算不得大战,我所部许多还是新募士卒,如今表现亦算不错矣。”
张绣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算了,且看韩遂和马腾如何作为。”
另外一边,王国见到自己麾下十员大将接连被杀,且死状恐怖,早已吓得脸如土色,不知所措,只得频频向韩遂和马腾示意。
韩遂见到王国望来,亦是无奈,他手下第一大将阎行当日被张绣一合斩之,如今麾下将领却是都如王国手下一般的货色,不堪大用,韩遂不敢将他们放于场中,战死事少,若是令到士气更跌这仗就没办法打了,于是韩遂亦只得将目光望向马腾。
王国和韩遂两道目光望来,马腾亦知道他们所想,又左顾右盼了一下,发现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将,叹了口气,一夹马腹亲自出阵。
马腾到得阵前,脸容已经变得严肃无比,大声喝道:“败军之将张绣,马腾在此,速来受死。”
此言一出,汉军顿时鼓噪。阵前的胡车儿更是大怒,就当胡车儿准备拨马杀向马腾的时候,张绣却于阵中叫道:“胡车儿且回来。”胡车儿听得,只得狠狠地瞪了马腾一眼,然后悻悻地拨转马头,回归阵中。胡轸见得与程普几人对视一眼,亦策马回归阵中。
张绣见得几将回来,却是小声对孙坚说道:“文台兄,不好意思了,马腾寻的是我,文台兄还是下次再去吧。”
孙坚笑骂道:“别贫嘴,速去,莫要丢了我军威风。”
张绣一策飒露,边走边笑道:“文台兄且放心好了。”
张绣出得阵前,虎头金枪一指马腾,说道:“马腾,汝军中无将,吾亦不愿以众凌寡,且莫逞口舌之利,吾等一决高下。”
马腾怒哼一声,道:“正合吾意。”
两人同时一夹马腹,胯下战马飞奔,张绣边举枪边大喝道:“且让某看一下汝有当年伏波将军几分火候。”
马腾亦不甘示弱,回道:“且让某看一下汝枪术有何厉害,敢称枪王。”
“当”刀枪交击,第一下力量与力量的碰撞之后张绣却是感到右臂麻了一下,知道力量上自己与马腾相仿。
两人掉转马头,就听到马腾笑道:“枪王亦不外如是。”
张绣说道:“莫要逞口舌之利。”
两马撞在了一齐,上马坐着的张绣和马腾正在胶着厮杀。张绣虽然知道力量上与马腾相仿,但现在身处战场,为了保险起见,便决定专注防守,任由马腾来攻,他只稳守不失。
只见马腾手中大刀打横扫劈而来,张绣手中虎头金枪从下抵住马腾的一刀,然后向旁边一转,轻巧地化解了马腾的进攻。马腾自然不甘,大刀借势向张绣撩来,张绣虎头金枪压住大刀,然后又是往旁边一转一圈,将马腾的攻击化解。马腾不忿,大刀收回后面,然后当头自上而下劈向张绣。张绣手中虎头金枪前端亦挡,然后顺着马腾大刀劈势回收,马腾大刀继续劈下,张绣左手一推,虎头金枪枪尾突至将马腾下劈的大刀架住,正当马腾旧力刚尽,新力未生之时。张绣左手抓住虎头金枪枪身,然后右手一推虎头金枪前端,突如其来的回刺击向马腾咽喉,张绣细腻的枪法再现。
马腾也没有料到久守的张绣会来了一下突如其来的反击,幸好张绣刺出之时马腾旧力已去,连忙提起一点力气,左臂抓住大刀一抽,然后右手手指托了大刀的刀柄一下,使得整柄大刀提起了数分,刀面恰好挡下了张绣回刺而来的一击。
张绣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令到马腾原本有些轻视的心完全收去,他现在却是知道张绣不以力量见长,但枪法犀利,绝对胜过还未尽得家传刀法真传的自己。马腾凝神再战,不过这一击之后张绣却又重新紧守要害,没有再进攻,任由马腾如何进攻,已经将太极要义融入枪法之中的张绣将太极的防守发挥到极致,任马腾出尽浑身解数亦伤不了张绣分毫。
两人枪来刀往斗了近八十个回合也还没有分出胜败,不过这八十个回合之中,马腾虽然一直抢攻,但在两军将士眼中马腾和张绣却是一直缠斗不休,而张绣有几次突如其来的反击却是令到马腾手忙脚乱,最后却是以小伤换来不失,而在两军将士看来却是张绣占了上风。
汉军将士自然大喜,由张绣所部带头大叫:“枪王……枪王……”最后连孙坚所部的一万人亦跟着大叫,士气高涨不已。
再看西凉叛军那边,大部分士卒都是脸如死灰,却是还未开打就已经遭了败仗一般,而高级将领则是一脸焦躁。
首先忍耐不住的还是王国,趁着兵多将广,一挥手,又是十员将领涌出。
汉军这边胡车儿见得,大喝一声:“贼子卑鄙。”然后当先冲出,后面胡轸、程普、韩当、黄盖自然不甘示弱,五骑哗啦一下先后冲出。王国见得知道十人不是他们的对手,一挥手,又是十将涌出。
这次孙坚也怒了,大喝道:“众将士,贼军卑鄙,以众欺寡,且随某杀。”孙坚一声令下,后面帅旗一扬,孙坚当先一骑冲出,后面大军紧随,他身边的祖茂自然不甘落后,紧紧跟着孙坚,却是怕他有失。
汉军这边大将尽出,还好剩下一个较为稳重的张济,在后面指挥着大军作战,要不然的话汉军大将尽出,后面的士卒就是士气再高若无人指挥亦只会乱成一团。
第六十一章 战事再起,张绣当先锋(四)
王国见得汉军冲锋,自然不甘示弱,令旗一挥,他麾下的西凉大军直接冲出,马腾所部见得,又看到马腾处于阵前,随时会被汉将包围,自然亦一齐冲出,韩遂见得,无奈地苦笑一下,亦令大军冲出,如此之下原本的斗将就变成了大混战。
张绣与马腾原本正在场中缠斗,怎知道被王国就后面胡乱指挥一通之后,原本堂堂正正的斗将就变成了两军的大混战,西凉叛军一边兵多,而汉军一边却是将勇,双方却是各有长短。
只见西凉叛军一方,马腾、韩遂两部均是骑兵,且久经战阵,列好阵型才冲锋,只不过韩遂所部由于有韩遂在指挥,还看得出一个大军的影子,而马腾所部由于没人指挥,虽然刚开始时还见到阵型,只不过一冲锋之后阵型就散乱了,后来则成了乱军。而王国所部,却是步骑混杂,王国本来就只是一个高举黄巾旗帜作乱的贼寇,他也不信太平道,更没有见过张角,完全是属于扯大旗作乱的人。其部下人马自然是步骑混杂,战力参差,如今一阵混战却是方便其施展。
再看汉军一方,与西凉大军乱哄哄相比,却俨然是一支铁军,虽然人马只有西凉叛军的三分之一,但是军阵整齐,进退有据,战力明显要比西凉叛军要强。
汉军除了兵精,将亦勇。只见程普、黄盖、韩当和胡轸这四个最先冲出的将领各带三千骑兵,以己为箭头在西凉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将原本乱哄哄的西凉大军绞杀得更加混乱。
而孙坚和胡车儿则各带五千骑兵不知何时已经绕到西凉叛军左右两翼,然后从那里杀入,孙坚和胡车儿之勇更胜在敌阵内冲杀的四将,以他们两人为箭头,简直势不可挡,两人所率部队好像钳子一样将西凉叛军的中军绞杀得乱成一团,这一战术却是如同当日美阳之战中张绣和华雄两队人马交错绞杀一般,此番再用威力亦无减弱。
至于张绣,则死死地缠着马腾,不让他离开。西凉叛军之中,战场交战恐怕亦只有一个马腾会令汉军有所顾忌,所以这一次张绣便不领大军冲杀,只死死缠着马腾。而马腾数次想在自家兵马相助之下脱困,但马腾有帮手,张绣又岂会无呢,汉军的精锐士卒早就上前来帮助张绣,两人就在乱军之中领着小股兵马在缠斗。
而剩下指挥张绣所部两万五千步卒和孙坚所部三千步卒的则是张济,张济从军可以说是汉军诸将之中最久的一人,数次随董卓平羌,指挥大军作战经验丰富。虽然其指挥汉军所部均是步卒,但由于张绣和孙坚私交甚好的关系,两军经常一同操练,所以张济一人指挥亦无问题。而张绣亦对以步卒对阵骑兵早有演练,只见汉军步卒所持的兵器是一些比普通制式长矛还要长上三尺的长矛,很容易对上冲杀而来的西凉骑兵形成致命的一击。不过这特制长矛亦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要比一般长矛要来得重,所以汉军步卒不利久战。
现在如果从高空俯瞰,可以见到,西凉叛军进攻的正前方,汉军步卒在张济的指挥下死死地抵挡着西凉叛军的前进步伐,不让西凉叛军穿透汉军步卒的阵型,只要步卒阵型不乱,汉军的中军亦就无恙。
而西凉叛军内部,程普、韩当、黄盖、胡轸四将率三千骑兵在不停地驰骋冲杀;孙坚和胡车儿在从左右两翼分别杀入,穿透西凉大军中军阵型之后又掉头再杀,这六队骑兵的冲杀已经完全将西凉叛军的中军绞杀得瘫痪了,令到西凉叛军的前军和后军亦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后军指挥的韩遂望了望一旁还在不停命部下冲锋的王国,皱眉摇了摇头。韩遂又向前面不停张望,想寻找一下马腾的身影,可惜都没能寻到。战斗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西凉叛军颓势越来越明显,如果不是还占着人数的优势,恐怕已经溃败了。
韩遂又再一次寻找马腾的身影,但都不见其人,只得沉声对旁边的传令官道:“鸣金收兵。”
“当、当、当”西凉叛军的后方传来鸣金的声音,王国有些错愕地望了望韩遂,想了一下之后亦命人鸣金收兵。西凉叛军的前军与中军早就无有战心,现在鸣金声响起,立即往后面就跑,张济立即下令追击,只不过张济所部均是步卒,而西凉大军多数有马,故此汉军步卒只能上前杀一些王国所部的步卒。
只不过孙坚等六将则不然,听到西凉叛军鸣金,六将立即全部转向,一致朝西凉叛军后军杀去。
孙坚等人虽然反应不慢,不过韩遂又岂是省油的灯,就在孙坚几人率军撞入西凉叛军的后阵之时,几人见到一队队大盾兵挡在前面,后面则是近万弓箭手在不断射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箭雨,孙坚几将仗着武艺高强硬生生地凭手中武器挡下一轮箭雨,不过他们身后的汉军士卒就没有这么高强的武艺了,箭雨来袭之下却是有不少汉军士卒身中数箭跌落马下。
孙坚见得,当机立断大喝道:“停止追击,撤。”
韩遂见到汉军退去,松了口气,亦没有让人追击退去的汉军,只是下令后退十里之后再安营扎寨。
再说回马腾,当韩遂下令鸣金之时,他身后的很多西凉叛军都撒腿就跑,也顾不上他这个首领,还好马腾旁边的一些西凉叛军知道马腾武艺高强,跟着他比在乱军之中胡乱逃跑要安全得多,所以都紧随着马腾。
张绣听得韩遂鸣金,却是对马腾大笑道:“马寿成,韩遂和王国已经鸣金了,汝还不速退?”
马腾听得,冷哼一声。
只见张绣手持虎头金枪策马直冲马腾,马腾举刀接着,两骑纠缠的时候,张绣却是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马腾,今日我们是敌人,不过我有预感,有朝一日我们会是朋友,你速走吧。”
马腾有些惊讶地望了张绣一眼,然后亦小声回道:“多谢了。”
两人交流完之后,只见马腾露了个破绽,张绣一枪刺去,却是被马腾躲开,然后马腾掉转马头,对张绣喝道:“张绣,来日某定将汝生擒。”
张绣却是大笑着回道:“某汉军大营恭候伏波将军后人光临。”
第六十二章 再战西凉叛军(一)
这一日大战过后,两军收兵回营,之后几日都在对峙之间,再无战事。
五日后,董卓率大军到来,大帐之中,张绣却是向董卓汇报战绩,只听见张绣说道:“主公,五日前一战我军小胜西凉叛军。敌军伤亡约一万二千人,我军伤亡约二千人。只不过观衣着旗号,敌军伤亡大部乃属王国所部,韩遂和马腾之精锐士卒伤亡却是不多。”
董卓听得,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伯渊和文台大胜,此功本将记下了,且待战后再赏。”
张绣和孙坚齐声应道:“谢主公(董大人)。”
顿了一下,董卓问李儒道:“军师有何妙策?”
李儒沉思了一下,却是先向董卓作了一揖,但没有立即回答董卓的问题,而是问道:“文台将军当年亲历黄巾战事,儒想知道王国所部比之关东黄巾如何?”
孙坚心中仔细比较了一下,才出列答道:“由于西凉民风彪悍,王国所部比之关东黄巾士卒战力要强,不过王国所部亦如关东黄巾一般,混乱不堪,若是胜时勇不可挡,若是败时则一溃千里。”孙坚答完之后站了回去。
李儒听完孙坚所述,却是说道:“如此,儒已有破敌之策。”
董卓听得,笑着问道:“军师有何妙策?”
李儒施施然地答道:“破敌之策就在王国身上。”
诸将听得,同时奇道:“王国?”
李儒点了点头,道:“没错。韩遂所部五万人,马腾所部三万人,两方相加却还是少于王国所部人马。而我军经过一年整训,比之此两部人马战力亦是要强,如今主公率十万大军前来,加上伯渊和文台所部约有十五万,我军倾力一战,只打王国所部,将其军击败,并要将之击成溃败,只要王国所部溃败,如此多的人马溃败,敌军士气必然跌至谷底,到时军心浮动且被王国所部一带,就算马腾和韩遂所部再精锐亦稳不住阵脚,到时敌军必然大溃败。如此情况,就算韩遂和马腾再有能力,亦不能力挽狂澜,况且马腾和韩遂亦不一定齐心。”
帐中众人同时点了点头,毕竟关中之地乃是平原,骑兵于平原野战,根本没有什么计策可言,唯一战胜敌人的方法就是正面击溃,而王国所部可以说是西凉叛军的软肋,李儒所言将王国所部击溃,敌军亦根本溃败亦在常理之中。
董卓听完亦点了点头,不过董卓却是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听见董卓问道:“军师,王国所部虽然战力不强,但若要之溃败亦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不知军师有何策?”
李儒点了点头,说道:“主公且放心,只需一队人马领大军绕到敌军背后,于两军决战之时杀出,自然可以令到王国所部溃败。”
徐荣听得,立即问道:“军师,此地乃是平原,大军调动却是会被敌军所知,更遑论绕到敌军背后了。”
李儒微微一笑,说道:“徐将军莫要心急,且听儒细细道来。徐将军熟读兵书,熟悉战阵,只不过兵书所言于两军交战时于背后杀出,多是埋伏于山中或是将敌军引入埋伏圈中,是也不是?”
徐荣听得点了点头,李儒接着说道:“与其尽信书不如无书。昔日武帝伐匈奴,北方大草原哪有高山让我汉军埋伏,然我汉军为何能数次将匈奴大军包围并歼之……”
李儒还没有说完,张绣便立即反应过来,想也不想就张口说道:“迂回。”
此言一出,帐中众将士顿时恍然,李儒含笑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迂回。当日美阳大战击破北宫伯玉,俘获良马数万匹,致使我军所部多属骑兵,如此我军只需用十日时间走三原绕到池阳背后,到时我军已经与西凉叛军战况胶着,到时只需迂回大军杀到,王国所部必然溃败。
诸将听完同时点头,只不过张绣却是说道:“军师之计虽妙,但恐迂回大军出发之后通信甚难,若不能在约定时间到达,岂不是功败垂成。而到时若迂回大军被敌军发现,聚而歼之我军岂非损失惨重。”
李儒听完,点了点头,说道:“伯渊所言亦是有理,不过吾已将时间算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张绣听得,立即说道:“军师,我们一言,关乎万千将士生死,切勿草率行事。”
李儒听得,犹豫了一下,最后却是向董卓作了一揖,说道:“此事请主公定夺,儒之策已全盘道出,不过张绣将军所提之事亦有理。”
董卓点了点头,然后低头沉思起来,董卓沉思,下面众将自然不敢多言,纷纷闭嘴不语。良久,约有一刻钟时间,董卓才清了清嗓子,发话道:“前人能做之事我董卓又岂会做不了,既然当日我大汉军队对上匈奴数行此招,我董卓当不落人后。李傕。”
“末将在。”李傕出列大声应道。
董卓下令道:“命汝率三万飞熊军,两日后迂回至敌军背后,午时务必杀入敌军背后,若不能到达,当斩。”
“诺。”
董卓下令完之后,问李傕道:“稚然可需猛将辅之?”
李傕答道:“不用,仅末将及麾下李蒙、王方二将即可。”
董卓听得大笑道:“好,若能破敌军,当记汝首功。”
李傕领命之后就立即退出帐外准备去了。李傕走后,董卓又问道:“军师,那明天,我大军当如何?”
李儒说道:“明天主公当率军邀战,以挫敌军士气,继而多杀韩遂和马腾所部将士,少杀王国所部将士,让后日之决战王国所部溃败能更急速。而此前张将军和孙将军已经重挫了一次敌军锐气,主公正好乘此机行事。”
董卓听完,问道:“如何行事?”
李儒笑道:“斗将、斗阵均可。”
董卓听得大笑道:“好,今日吾大军远来,疲惫不堪,且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亲率大军邀战。”
“诺……”
第六十三章 再战西凉叛军(二)
当天晚上天一黑,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飞熊军在李傕的率领下偷偷离开了军营。飞熊军是董卓麾下最精锐的士卒关西地区可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飞熊军统领李傕的名字关西地区之民亦有耳闻。不过李傕不以勇武见长,就算闻其名亦因为飞熊军之缘故,而李傕作为董卓心腹,常年跟随董卓左右,没有在沙场上露面,所以见过李傕的人确实不算多。
张绣回到自己营中,请来贾诩,将事情的始末跟贾诩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先生,此战你看如何?”其实也不是张绣小看李儒,李儒提出的战略其实很高明,不过张绣自问自己手下的部队完成不了这迂回作战的战略,所以才有些担心而已。
不过贾诩反而没有张绣的担心,而是缓缓说道:“张大人放心好了,此战必胜。”
张绣听得奇道:“先生为何有如此信心,飞熊军虽然是精锐,但我部士卒亦久经训练,以我部士卒之精锐尚不能完成迂回战略,恐怕飞熊军也……”
贾诩听完,微笑道:“张大人太小看董公麾下飞熊军了,大人所部虽然亦是精兵,但与飞熊军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张绣听得,惊道:“什么?以我部精锐与飞熊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贾诩听得点了点头,说道:“飞熊军所选将士乃随董公百战之老兵,又经过严格训练,其坐下战马每匹都属良品,盔甲武器均由上等精铁打造,可以说飞熊军是董公重金打造而成的,大人所部虽然训练严格,但成军时日尚短,且所选之兵源亦不甚出众,与飞熊军相比,自然有所差距了。”
张绣本以为自己所部在大汉称得上精锐,毕竟他见识过号称大汉最精锐的北军,但现在看来恐怕并非如此。飞熊军乃是上年整训之后从董卓老巢河东调来,张绣亦没有见过其作战。不过贾诩身为李儒好友,又久在董卓麾下,自然知道飞熊军,对于贾诩的话张绣自然相信了。虽然惊讶于飞熊军与自己所部的差距,但引起张绣脑中滔天巨浪的却是张绣想到飞熊军虽然是董卓精锐,但汉末群雄之中每人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精兵,好像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袁绍的先登死士、刘备的白耳精兵、东吴的解烦军。当然还有威名最是显赫,曹操的虎豹骑和吕布麾下大将高顺训练出的陷阵营。
这些精锐部队比之董卓的飞熊军有的可能是不相伯仲,有的可能是犹要胜之,现在张绣才知道自己所部士卒在汉末群豪所部的士卒中只能算是普通士卒而已,远称不上精锐。沉思了一下,张绣问贾诩道:“先生,不知我所部士卒与飞熊军正面交锋,伤亡比例如何?”
贾诩想了想,答道:“若大人所部全军覆没,三万飞熊军当损失两万。不过此间却是飞熊军中无大将,而大人所部有大人和胡车儿两人。”
张绣皱了皱眉,又问道:“那若是飞熊军中有可敌住吾和胡车儿的大将,伤亡几何?”
贾诩答道:“飞熊军当损一万五千。”
听完贾诩的说话,张绣沉默不语。贾诩好像看穿了张绣心中所想一般,轻轻地说道:“飞熊军乃是徐荣一手所练。”
此话一出,张绣大喜,暗道:“徐荣,本来就在我招揽的名单中,想不到还有如此本事。”
又与贾诩闲聊了一下之后,张绣才将贾诩送出营帐外。
……
一夜无话,第二日全军用过早膳之后,即出营列阵。西凉叛军那边,自然也知道董卓大军到来,亦全军出营列阵,二十多万大军就于池阳外的平原处列阵对峙。
两军列好阵之后,董卓、韩遂、马腾和王国四人却是走到阵前准备答话,只听见董卓当先喝问道:“韩遂,去年汝已递降表,为何今年又叛?”
韩遂哼了一声,说道:“朝廷无道,凉州刺史耿鄙无端伐我,被我大军大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