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作不合-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源源不断加入其中的迹象。
一个民生秩序混乱的松原郡,每个看似寻常的百姓都有可能突然对官员、官军举起刀枪的松原郡,怎能不叫昭宁帝头疼。
毕竟是自家国土与国民,她再怎么的,也不能丧心病狂到下令“屠城清洗”吧?
想到松原的棘手现状,昭宁帝身为一国之君也忍不住咬牙切齿地小声骂脏话了:“这松原人到底在想什么?去他先人的棺……嗯?!”
旁侧的帝君苏放眼疾手快,一把捂住她的嘴,笑眼余光往身后示意。
“陛下慎言。为君者言行皆是天下表率,即便今日无史官在侧记录,陛下也该按《皇律》自行约束言行举止。”
跟在后头半步远的绣衣御史徐静书小声纠正完后,见昭宁帝抬起了手臂,倏地就往赵澈身后躲去。
赵澈回头对自家妻子安抚笑笑,温声道:“都御史府绣衣御史本就有权纠正二位陛下言行,你是尽忠职守,怕她做什么?”
他家徐御史执法不阿,只是小时遭遇些不好的事,多年后依然有些挥之不去的阴影,总怕挨打。
昭宁帝挥开帝君那只胆大包天的手,自己拍拍胸顺气:“徐静书,郑重其事最后告知你一次,没有哪个皇帝陛下会亲自动手殴打朝臣!”
皇帝陛下不要面子的吗?要打人有的是帮手好不好!瞧不起谁呢。
“哦哦,是,”徐静书清了清嗓子,尴尬笑,“你们继续,继续。哦,对了,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昭宁帝没好气地笑哼一声:“讲。”
“眼下要解决松原困境,说到底还是得先明白松原人在想什么,”徐静书小心地看了她一眼,“之前阿荞与贺大人亲自到过松原,之后贺大人又在松原待了将近三个月,与当地人的接触总能比京中的人多,或许可以先听听他俩在松原的所见所闻,或许能从中寻出好对策。”
这倒也不是什么聪明绝顶的建议,只是昭宁帝与赵澈当局者迷,加上要平日里要操心的又不止松原这一桩,所以最简单的事反而最容易想不起而已。
昭宁帝如梦初醒:“也对。待会儿宴后让贺渊与阿荞单独来见。哦,到时阿澈别在场,自个儿玩去。你今日对着贺渊那脸色,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不像话。”
赵澈还没来得及吭声,墙头草苏放又来了:“就是,欺负人年纪小,又碍着他是阿荞的兄长,不好意思驳他脸面。真的很不像话。”
赵澈再也忍不住,发自内心地送给他一对鄙视的白眼:“墙头草,待会儿马球场上见。今日不将你打得哭着回寝殿,我都不配姓赵!”
*****
按事先安排,宴后在离承露殿不远的马球场安排了马球玩乐。
帝君苏放本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性子,国政上的事能不管就不管的,再加上宴前赵澈撂下狠话,他自是到了马球场就拖赵澈去换马球服了。
昭宁帝对这双私底下凑到一块儿就宛如活宝的师兄弟早已麻木,任他俩去马球场上互相伤害不说,还撺掇徐静书带着赵淙到场边去助阵煽风点火。
而她自己则上了专属的高台锦棚,命人将赵荞与贺渊唤了来。
二人随着内城侍者进了锦棚,规规矩矩向昭宁帝见礼。
昭宁帝招招手:“过来坐。”
侍者拿了两个雕花圆凳放在昭宁帝下手座,又在小桌上摆好消暑茶果。
“想问你俩几句关于松原的事。”
昭宁帝此言一出,做贼心虚的赵荞立刻脊背一凛,两手放在了膝上。
她不担朝职,虽手底下的“归音堂”号称江湖百事通,可毕竟只是在江湖与市井间打转,所以对一些关乎朝局的重大消息掌握得没那么及时。
她此刻并不知千里之外的松原是何情形,还以为昭宁帝指的是在雪中搜寻遇难的戍边军前哨营将士遗体之事,能不心虚么?
岁行舟只告诉过她那些人并不在雪崩原处,但一直没告诉她具体在何处,她疑心是不是沐霁昀那头找到了什么蛛丝马迹,怕多说多错,恨不得立刻将自己舌头咬断以免后患。
“难得见你坐姿这般乖巧,”昭宁帝好笑地打量她半晌,“这是天要下红雨啦?”
贺渊接过侍者递来的那盏“山楂茯苓羹”,转手就递给赵荞,缓声解围:“陛下这几年与阿荞单独见得少,或许不太了解她私下的模样。她本就乖巧的。”
他这睁眼说瞎话地胡说八道,赵荞自己听着都脸红。
再是这几年见得少,这也是她的血亲堂姐不是?从小看到大,闭着眼睛都知她是个什么鬼德行。
“真看不懂你俩如今在搞什么名堂,”昭宁帝果然笑出了声,摆摆手,“说正事说正事。”
她简单与二人说了松原如今的局面。
“之前你俩在松原,定然接触过不少当地人。你们说说,他们为何对邱黄两家盲从至此?”
昭宁帝的这个问题让赵荞松了口气:“若要这个,根源得追溯到前朝时了,那真真是说来话长。”
见贺渊也颔首认同,昭宁帝也端起“山楂茯苓羹”:“嗯,你们细细说来。”
“松原人自古笃信神明,前朝时崔巍山中那个真正的‘希夷神巫族’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与支柱。从前松原原州之间无官道,仅与邻近的临川稍有通途。加之前朝末期朝廷式微,顾不上偏远处的小小松原郡,所以他们活得越发闭塞,神权影响极大,对他们来说神明的力量远远高于俗世皇权。”
这种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观念影响深远,不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就能彻底斧正过来的。
贺渊稍顿片刻,才又冷静徐缓地接着说:“吐谷契入侵时屠了希夷神巫族,松原人从精神上彻底被打垮,这才放弃了抵抗异族入侵。之后举国唾弃,说因为是他们放弃抵抗,导致北境门户大开,最终亡国。”
其实这骂名背得多少有些冤枉。
彼时前朝已是强弩之末,中原各地豪强世家裂土混战已近三十年,镐京朝廷形同虚设,政令都出不了京畿道。
那种情形下,即便松原人一个不剩全死在抵抗吐谷契入侵的战斗中,北境门户照样保不住。
赵荞抿了一匙冰冰凉的茯苓羹,同情叹息:“武德元年大周立国后,松原与原州之间水路、陆路官道皆通,他们开始能更多接触外间人,初时也试过出外谋生,与外间融合。可出去一说是松原人就被骂‘卖国贼’,这谁受得了?他们不懂如何向天下人辩解交代,很快就减少了与外间各州的来往。背负着那样沉重的骂名,被举国孤立、鄙夷,他们只能缩在自家地盘上抱团取暖。”
所以邱黄两家在松原人心里那种不可撼动的地位,说穿了也是时势造就的。
邱黄两家虽不像希夷神巫族那样有“神仆”光环加持,可在松原人低着头卑微蜷缩在北境一隅,茫然麻木不知该以如何姿态立于世间,更不知子孙后代该何去何从时,是邱黄两家站出来给松原人指了一条路,所以松原人就跟着这两家走了。
昭宁帝若有所思地频频点头。
“有点明白了。”
*****
松原的事不是吃完一盅“山楂茯苓羹”就能想出万全对策的,昭宁帝倒也没急于求成。
放下瓷盅后,她笑着接过近侍递来的巾子在唇上按了按:“阿荞,你方才将贺渊从帝君跟前‘抢’了去,是谈了个什么大事啊?”
赵荞险些被最后一口茯苓羹噎死在御前。
她咳了半晌,憋红了脸:“不是您想的那样。”
见昭宁帝兴味的目光在赵荞与自己之间来回逡巡,贺渊随手替她拍拍背,若无其事道:“陛下若有疑问,以阿荞的说法为准。”
赵荞恼得一把挥开他,怒目相向。
这是什么鬼话?!更说不清楚了好吗!
昭宁帝像是看明白了,拍腿大笑:“贺渊,你可真惨啊。”
“甘之如饴。”贺渊唇角微弯。
饴你个死人头!赵荞简直想抱头鼠窜了。
“那也是,还不都你自己惯成这样的,”昭宁帝递给贺渊一个虽同情但不会帮忙的笑容,看热闹不嫌事大,“阿荞啊,你之前出京两个月查‘希夷神巫门’的差事办得很好。君无戏言,出京前说好的大宴,咱们过几日就给你办起来。不过你得先想好,是愿被封郡主呢,还是公主?郡主就能挑两个,公主挑三个。当然,你若挑了公主的荣封,那旁的赏赐自就没那么厚了。好生想想。”
赵荞有些发窘,只摆摆手:“多谢陛下,不……”
推辞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贺渊幽幽发问:“请教陛下,‘两个’、‘三个’是指什么?”
昭宁帝对上他那隐隐翻滚起醋味黑雾的星眸,笑得与帝君苏放闲极无聊招猫逗狗时一模一样。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第56章
面对昭宁帝那有心给人添堵的神情,贺渊报以冷漠脸:“回陛下; 臣什么都没想。”
昭宁帝笑得愈发开怀:“你想没想; 那没用;这事得看阿荞想没想。”
不待贺渊开口; 昭宁帝挥挥手让他先行退出锦棚,只留了赵荞单独说话。
简直是故意要将人怄出心病来。
飞快扭头瞥了瞥贺渊闷闷离去的背影,赵荞于心不忍地轻咬下唇; 无声轻叹。
“心疼了?”昭宁帝开口唤回她的注意; 语带调笑。
赵荞敛睫遮住眼底烦乱; 唇角轻轻扯出点笑弧:“陛下言重了。”
昭宁帝顿觉无趣地轻哼一声,稍稍打量她几眼后,疑惑道:“阿荞,你今日当真很古怪。简直乖巧过头了。”
“以往不乖巧要被嫌弃,今日乖巧了也要惹得圣心疑惑,”赵荞抬起脸做无辜状; “陛下,做人好难啊。”
昭宁帝没好气地笑道:“劝你还是做个痛快的小泼皮得好,这副低眉顺目、弱声弱气的样子可真不像你。”
“行; 那就痛快些。陛下留我,是想说大宴的事,对吧?”赵荞弯了眉眼笑出声,“当真不用的。至于封赏,当时您就说过,那不算皇帝陛下的承诺,只是我的堂姐赵絮在同我吹牛; 不作数的。”
赵荞顿了顿,正色缓声:“说起来,不管是‘希夷神巫门’还是松原邱黄两家的事,都算不上我多大功劳。不是吗?”
昭宁帝派她去查这事之前,大理寺已派出了司直白韶蓉会同皇城司骁骑尉李同熙在淮南咬住了“希夷神巫门”的尾巴,又从淮南程家人口中揪出了松原黄维界与邱敏贞意图裂土自立的反心。
随后赵澈与贺征赶到,控制了淮南程家与庆州方家;沐霁昀奔赴原州准备发兵围松原;贺征调临川军接手国境防务;贺渊提前带人对松原兵力分布摸了底,又与沐霁昀里应外合筹谋好战局,带内卫暗桩做策应保障了以快打快、用最小损失拿下松原四城。
“……这些人做的每一桩都比我有用得多,我没有那么大脸居功受赏。”
赵荞自小在外纵心任性,名声毁誉参半,但赵家有分量的人物对她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源就在于虽她脾气、行径时常叫人头疼,在大局上却是懂分寸、明事理的。
昭宁帝欣慰又心疼地笑觑她,摇了摇头。
“这么说吧,此前你出京去查希夷神巫门,功劳远比你自己想的要大。虽说各方早就有所动作,可若非你一路循线查到松原去,贺渊不会恰好在那时出现在松原,那贺征与沐霁昀就不可能那么快打下松原,更不可能让松原的损失那么小。况且,你之前查到的许多事,让他们之后的行动少走很多弯路。”
“再者说,你年底就十八了,无爵无封总归不是个事。这赏你是非受不可,议婚也风光些不是?”
虽说昭宁帝从前与这位堂妹不算亲近,可毕竟是自家族亲妹子,哪有半点不为她打算的道理。
“陛下,我……”赵荞不知该作何应对了。
不是她假清高,若昭宁帝前脚宣布赏她封爵,后脚岁行舟自首,那才真叫个收不住场。
活生生打了皇帝陛下的脸,任她是皇帝陛下的血亲堂妹,也绝不可能有好果子吃,这点数她还是有的。
昭宁帝摇摇食指,堵住她的欲言又止,自顾自道:“但这事不好给你大肆张扬。如今邱黄两家尚有漏网顽抗的余党,且你大哥一直怀疑京中还有他们的眼线。若被这些人知晓松原之战的起因里也有你的份,到时你会很危险。”
毕竟像贺征、沐霁昀,甚至贺渊与金云内卫那些人都是武官武将,若当真突遭三五刺客偷袭,完全有能力在自保之余再行反杀,个人安全方面是不大需要担心的。
若有邱黄两家的余党爪牙要找人寻仇,最合适的待宰对象当人是赵荞了。
她再怎么样也只是个不习武的王府姑娘,平素又爱在外走动,就算有暗卫、武侍随行,难保没个落单疏忽的时候。
“你大哥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日子接连封赏对松原之战有功的人,却独独不提你,不是觉你功劳小,是经多方考量,大家都想着要将你从这件事里摘出来,以策万全。懂吗?”
昭宁帝认真地看着她。
赵荞点头:“懂的。多谢陛下关怀爱护,这样是最好的。不过我自在惯了,成日里没形没状,不管是公主还是郡主,到我身上那都叫个德不配位,白白落人话柄,对我来说也不算太好的事。”
她顿了顿,歪头卖乖地眨眨眼,笑得狐狸似地:“您若非要赏,那不若赏我个实在。譬如,三两枚特赦金令什么的?”
虽说对帝王的赏赐“推辞再三”在宗室子弟来说算是应有的礼数,可没见过谁像她这般,直杠杠将封爵推开,却只讨“特赦金令”这种可有可无之物的。
昭宁帝微微眯起眼,好气又好笑:“你这小泼皮,怕不是惹了什么事吧?”
“只是以防万一嘛。”
赵荞撑住脸上的笑,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儿了。
“我这性子冲动又胡来,疯起来自己都怕。您瞧,先前我不就没留神,干出当众扫帝君颜面的忤逆之事啦?问您讨个特赦金令,若将来当真冲动捅了什么娄子,至少还能求您留条小命不是?当然,这辈子都用不上是最好的,那我就留着传给子孙后代,嘿嘿。”
昭宁帝被她半真半假的胡说八道逗笑。
“你个刁滑的小泼皮!这会儿连个亲事都没定,就想到子孙后代去了?成,这可是你自个儿求的,那就赏特赦金令。不过三两枚你就别想了,只能给一个。”
赵荞心中巨石轰然落地,欢天喜地站起来执礼:“谢陛下!”
“但大宴还是得给你办。”
昭宁帝这句话像兜头一盆冷水将赵荞的满心欢喜浇得凉飕飕。
“陛下,真不用的!”
在岁行舟的事尘埃落定之前,她真的不能再节外生枝了。
昭宁帝挑眉,笑得很有几分故意:“是你已有属意的人选了?若你说有,那这大宴就取消。”
赵荞急了。她当然知道昭宁帝想听的是什么,可若这时她说出“贺渊”,那之后贺渊可要跟着她倒霉的。
见她急眼却不吭声,昭宁帝做无奈叹息状:“也不是谁要逼你什么。若你要怪,就去怪苏放那大嘴巴。早早就将消息放了出去,京中各家都知会给你办个相看人选的大宴。若你不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事可怎么收场?”
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总不能将皇帝陛下与帝君架在半空下不来台。
赵荞鼓着腮蹙紧眉头想半晌:“那,您对外就说,我突然告诉您已有属意对象,若办这大宴就浪费了各家的美意。”
好像也没别的法子了。
“属意的对象是谁?”昭宁帝说完,又立刻正色严肃道,“这可不是皇帝陛下多嘴多舌好打听啊!只是若人家问起,总得说个清楚明白不是?”
民谚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位皇帝陛在人后真是越来越像帝君陛下了。
真叫人头疼。
事情其实很简单的,只需昭宁帝一句“大宴取消”,不必再解释是什么原因的。
毕竟又不是国政朝务,哪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追着皇帝陛下“要个说法”?
根本就是皇帝陛下在问赵荞“要个说法”。
敢怒不敢言的赵荞在心中偷偷腹诽:别找补了,越描越黑!你分明就是多嘴多舌好打听。
赵荞扁扁嘴,轻声道:“若当真有人胆大包天追着您细问,那您对外就说,是鸿胪寺宾赞岁行舟。”
大感意外的昭宁帝撑在座椅扶手上的左肘一滑,险些没坐稳。
“谁?你再说一遍?”
昭宁帝从前对赵荞与贺渊的事虽没当众发表过什么见解,私心里却是乐见其成的。
之前贺渊因为邻水刺客案自责太深忘了事,对赵荞有些推拒回避,虽当时说的是“议亲暂缓”,其实也就是不了了之。
对这样的结果,昭宁帝虽劝过赵荞“莫与贺渊为难,若实在不行就别再执着于他”,却也难免会觉得遗憾。
如今贺渊虽还没想起,但对赵荞的态度明显亲近讨好,昭宁帝自是架秧子起哄,想听赵荞亲口坐实与贺渊重新走到一处的事。
哪知却半路杀出个岁行舟!
“朕……我……”堂堂皇帝陛下都舌头打结了,“真看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在搞什么名堂。还是你三弟说得对,情情爱爱,没意思。”
罢了,她这个一国之君还是更适合处理国政事务。
小孩子们情情爱爱、恩怨痴缠,就自个儿折腾去吧,皇帝陛下不管了!
*****
这日宫宴到近申时才散。
众人执辞礼后陆续离开内城,昭宁帝唤住贺渊,与帝君苏放一道往勤政殿去,又细细琢磨起松原的事来。
贺渊一心二用,问什么答什么,脑子里却总有个笑成弯弯狐狸眼的赵荞,得意洋洋单手叉腰,比出三根手指冲他示威挑衅。
难受。懊恼。不安。酸。
这种滋味犹如百爪挠心,虽不致命,却叫人不得安宁。
他甚至想立刻向二位陛下告罪离去,追出内城将赵荞抢回去藏起来算了。
哦,不行的。那姑娘脾气大,吃软不吃硬的。得哄着求着。
贺渊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惊蛰盛会时赵荞在松原买的那个面具。
天可怜见,若松原的神明当真有灵,那……
“……照你这说法,松原的危机还无解了?就任烂摊子在那儿摆着?!”
昭宁帝与帝君在意见上出现了分歧,语调略略上扬。
贺渊定了定纷乱的心神,暂且抛开脑中那些古怪又没出息的想法。
帝君苏放满脸无辜地解释道:“没说无解啊。我的意思是,没法子一蹴而就。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两三代人的功夫,才能彻底扭转松原人的那种想法。而当前若想消弭松原人对朝廷的敌意,使他们不再帮着邱黄两家余党对抗朝廷,最立竿见影又省时省力的法子,或许是……”
他的这番停顿让昭宁帝疑惑:“想了什么鬼主意?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
苏放机智地在关键处闭嘴,抬肘捅了捅贺渊。
贺渊瞥向他,见他眨了眨眼,立刻心领神会,却不想帮他背这口黑锅。
于是薄唇微抿,将脸淡淡撇开。
见他不肯伸出援手,苏放失望地哼了一声,硬着头皮对昭宁帝僵笑:“我的想法是,让‘希夷神巫族’的人出面,先帮着朝廷从邱黄两家手中夺过民心信赖,稳住松原局面。之后再从长计议,缓缓而治。”
“说得倒轻巧!‘希夷神巫族’被吐谷契灭族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昭宁帝没好气地白了苏放一眼,“就算他们那族真有幸存后裔,这么多年一直不曾有现身的传闻,那不也等于没了?茫茫人海,难道一个个去追着问?若是朝廷发布消息说要找希夷神巫族的人,信不信三天能蹦出八百个假货?松原人又不是傻的,你当随便找几个人来说是神仆,他们就会认?”
说了跟没说一样,真是个糟心又敷衍的烂主意。
帝君苏放叹气,将茶盏递给她:“松原这事只能剑走偏锋,不来点‘歪门邪道’稳不下局面的。只是你一国之君,台面上太多条条框框,所以我才说这事需从长计议,也需周全布局啊。正如你所言,咱们不可能随意找个人去就说是‘希夷神巫族’后裔,总得给松原人见到点‘神迹’才行。”
昭宁帝眉心蹙紧:“什么神迹?”
“还没想到,”苏放摸摸鼻子,“也就这么一说。具体什么神迹,由什么人来执行才最合适,这还需再集思广益,推敲到毫无漏洞才行。”
“作假吗?这真的很糟心了,”昭宁帝踌躇叹气,转而看向贺渊,“贺渊,你有什么想法?毕竟你之前亲自在松原数月,许多事你比我们看得通透。”
贺渊以舌尖抵了抵腮内:“二位陛下入主内城数年,可曾进过龙图阁?”
“龙图阁”原是前朝学士治学之所,也是皇家藏书楼。里头有许多秘而不宣的官史、帝王起居注、孤本典籍等。
两位陛下入主内城数年,一个忙于政务、焦头烂额;一个游手好闲、自得其乐,都快忘了内城里还有这么个地方。
而金云内卫负责内城卫戍,对内城里所有角落自是了如指掌。
龙图阁这样的地方很容易被忽略,也就很容易被歹人钻空子,所以贺渊以往也常进龙图阁巡查。
“不管世间还有无真正的‘希夷神巫族’幸存后裔,暂且也不必管是‘作真’还是‘作假’,朝廷要想借这族名号平定松原乱象,总得先知道这族究竟是怎么回事。”贺渊冷静地拨开迷雾。
说难听些,就算要找人冒充,总得先知道这族姓什么吧?
昭宁帝眼前倏地一亮,与苏放对视一眼,意味深长。
苏放不高不兴地轻嚷:“贺渊,你别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给我找麻烦。你怎么知道龙图阁里有关于‘希夷神巫族’的记载?”
“据松原人的说法,‘希夷神巫族’在前朝开国之前的诸侯争霸时代,曾与多个诸侯国有姻亲关系,”贺渊余光瞥着微恼的苏放,冷眼里藏着点幸灾乐祸,“据传前朝开国的李姓皇族首位帝王,其生母就是这族人。所以,若往前朝上古典籍中去查找,总归会有些蛛丝马迹的。”
苏放一脸绝望地跌坐在椅中,期期艾艾看向昭宁帝:“陛下不会舍得让我如此辛劳,对吧?”
昭宁帝笑出声,说出的话却很冷酷:“舍得的。”
当年前朝亡国时,吐谷契攻破镐京,前朝最后一位丞相贺楚护哀帝出逃,京中许多有名有望的大儒名士齐齐拦在吐谷契追兵的马头前。
其中就有昭襄帝君苏放之父苏淳、京南罗氏大学士罗凤溪、庆州方氏方仲怀……
都是文弱之人,下场可想而知。
前朝末期这些学贯百家的渊博大儒,就以这样惨烈而壮丽的方式,殉了文人心中最高尚的“道”。
可随着这些人的凋零,有一门学问就几近断代——
前朝上古时期那种古朴、奇怪又混乱的“古体字”,当世已没几人认得了。
就连信王赵澈的开蒙恩师、举国有名的大学士段庚壬,都只勉强认得小部分。
且段老如今已年近八旬,谁能那么丧心病狂地叫一位耄耋老人在龙图阁那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去翻找几句不知存不存在的蛛丝马迹?
而不幸的是,苏放的先父苏淳,毕生心血都花在钻研“古体字”上。
虽苏淳早早殉国,可他给儿子苏放留下了厚重而宝贵的治学手稿。所以,举国上下找不出第二个比苏放更精通“古体字”的人了。
可要让身娇体贵、贪懒躲闲的帝君陛下在龙图阁待上三五日,他得疯!
贺渊冷冷勾起唇角。叫你们扎心!哼哼。
“你这是要我累死!”
苏放委屈怒指贺渊,转头向昭宁帝告状:“上午阿澈挤兑他,我还护着。你瞧瞧这白眼狼!”
昭宁帝幸灾乐祸地闷笑:“事情么还是得你去做,不过咱们好歹是夫妇,我总该为你报这‘一箭之仇’。”
苏放还没来得及问“怎么报”,就听昭宁帝对贺渊道:“阿荞说,大宴可免,她有属意的人选了。”
贺渊愣怔瞬时,唇角慢慢扬起。
“可惜啊,是岁行舟!”昭宁帝掷地有声,笑得凶残。
苏放浑身通泰了,笑到东倒西歪,连连拍桌。
贺渊此刻的心情,正合这五月的天气,先才晴空万里,瞬间又……
晴天霹雳。
第57章
酉时近尾,贺渊从内城出来后; 神色冷峻; 策马直奔外城东面的岁行舟宅邸。
夏日的白昼总是长些; 此刻夕阳还未落山,天气比正午前后更加闷燥,灼得人呼吸都是烫的。
可贺渊那凛冽冰寒的眼神却叫人霎时从三伏转三九; 凉到透心。
阮结香照旧奉赵荞之命留守在岁行舟近旁。
对于贺渊突如其来的孤身造访; 神情又严厉得宛如大军压境; 阮结香心中咯噔一下,硬着头皮挡住贺渊去路。
“贺大人留步。若您是来寻我家二姑娘,她并不在此。”
贺渊冷冷抬眸:“信王府中人言你奉命代你家二姑娘前往溯回城盘账,为何却在此地?”
从前阮结香不是没见过贺渊在自家二姑娘面前那和软黏人的模样,但她从不敢以为贺渊是个亲切的人,甚至一直都有些怵他。
毕竟她这信王府一等武侍向来只跟在赵荞身旁; 这些年经历过最硬阵仗也不过就是护住赵荞,与街头混混们打架斗殴而已,与贺渊这种沾血腥如同家常便饭的内卫武官相比; 气势上很难抗衡。
她很清楚,贺大人和软黏人哼哼唧唧那种模样,只会出现在自家二姑娘面前,对旁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于是她也没斗胆在贺渊面前抖什么机灵,按照赵荞早前拟定的口径答复:“回贺大人,我是昨日回京的。恰逢岁大人抱恙,家中无人照料。二姑娘顾念朋友义气; 命我与府中医者与侍者在此照应一二。”
贺渊直视她片刻才冷漠颔首,右手一扬亮出掌心金云令。
“不是来寻你家二姑娘的。找岁行舟,公务。”
贺渊的金云令可不仅仅只是官职身份的象征。
因金云内卫负责陛下与帝君安危,同时担当内城防务,但凡他判断“有危及内城及陛下帝君之隐患”时,可凭金云令出入任何场合查探,并可凭此令传讯除陛下与帝君之外的任何人。
连信王殿下见这令都只能咬牙退开,何况小小阮结香。
更心酸的是,她连咬牙的资格都没有,还得带路。
*****
今夜与阮结香一道留在此地,还有信王府府医鲜于蔻。
原本早上鲜于蔻随赵荞来时,得到的命令是替岁行舟诊脉开方后就可自行回信王府去,旁的事无须过问。
可到了午时岁行舟的情形就越发糟糕起来,比早上赵荞来见他时更叫人不安。
汤药喂不下去,脉象微弱至极,脸色苍白得都快看不出人气儿。
鲜于蔻医者之心,见此情形便主动留了下来,改以针灸火疗为岁行舟诊治。
贺渊进到岁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