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来算去,孙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资历最浅的吕蒙身上。
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孙权本是打算培养他,将来用以取代周瑜和鲁肃的位置,但是现在,孙权只能提前让他挑起这大任。
说实话,他虽然很欣赏吕蒙,但对其能否击败周瑜,却并无十足的把握。
孙权别无选择。
“吕子明,我孙氏的兴衰,全都在你的手上了,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孙权极力的维持着平静,但在心中,却在忐忑不安的祈祷着。
日升日落,雨起雨歇。
这一天,孙权经受了度日如年般的折磨。
傍晚之时,他终于看到了一叶走舸由北而来。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天才与凡人
不知何时,大雨停歇了。。
混沌般的天空,悄然澄清。
片片撕裂的云层间,几缕金黄色的夕阳射向了大雨洗礼过的大地。
湖水重新回归平静,但却是清澈不在,一层鲜红的血纱,自南向北,罩盖了方圆十余里的湖面。
一眼望去,整个巢湖犹豫血池一般可怖。
到处是漂浮的尸骸和战舰的碎片,死一般的静寂中,侮尔会听到几声凄惨的号叫声。
那一面破裂的“吕”字大旗,在血腥的水面上时卷时浮,很快,一艘巨舰经过,便将之辗压于船底。
“周”字的大旗,尽管被洞穿了数个箭孔,此刻,却依然在迎风飘扬。
那旗帜之下,周瑜以剑撑地,如一棵青松一般,顽强的扎根在船头。
西沉的阳光映着那张苍白的脸,俊朗的面容间,终于浮现出一抹笑意。
释然,却又无奈的笑。
“放开我!放开我!”
在一阵愤怒的吼叫声中,浑身是血,已断一臂的吕蒙被凌统拖至周瑜跟前。
周瑜微微抬手,示意将这个手下败将放开。凌统哼了一声,方才松开铁钳般的手掌。
“子明,今日一战,你可输得心服口服?”
尽管周瑜以胜者自居,但言语却平淡之极,毫无那种胜者的得意,俨然这一场战斗,只是一盘无关痛痒的棋局而已。
捂着断臂,晃晃悠悠的立在那里吕蒙,此时此刻,他的脸上流露着的,是一种万念俱灰的痛苦。
那种痛苦,就像是平凡的人,梦想着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超越所谓的天才。
但到最后,他却绝望的发现,天才终究是天才,无论你付出十倍或是百倍的努力,都永远无法改变失败的事实。
那种痛苦,比死还难受。
“哈哈一~哈哈~~”
突然之间,吕蒙仰天大笑起来,悲凉的笑声中,更有几分嘲讽之意。
周瑜眼眸微微一动,问了一句:“有何可笑?”
笑声骤止,布满血丝的眼球中,充满了讽意,他死死的盯向周瑜,冷冷道:“你看看周围吧,就因为你的野心,无数的东吴将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原本强大的东吴,就这样衰落下去,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这一场水上血战,双方死伤总数达三万之多,即使是作为胜利一方的周瑜军,也是损失惨重。
东吴的精锐,在这战中遭受重创。
周瑜环看了一眼遍湖的尸骸,神色间闪过几分不忍。
旋即,他却冷笑一声:“我的野心?那我倒要问一句,你吕蒙的野心又是什么?”
这一句反问,令吕蒙神色一怔,顿时语塞无言。
迎着那一缕绚烂的晚霞之光,周瑜淡淡笑道:“我周瑜,宁可像这晚霞一样,绚烂之后即逝,也不愿一生苟活在孙权那种人的羽翼下,这就是我的野心,吕子明,你能明白吗…”
如晚霞一般,短暂的绚烂…在这一刻,吕蒙的心中陡然产生了某种深深的震撼,忽然之间,他似乎开始懂了。
而在这时,当他再次抬头去看那俊美之人时,却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离他仍然那么远。
“原来如此,嘿嘿,周瑜,你赢了。”
许久之后,吕蒙长吐了一口气,那一声叹息中,仿佛隐含着某种释然。
周瑜微微点了点头,问道:“子明,既然已经服输,可愿做我左膀右臂,你我重建东吴的辉煌。”
吕蒙哈哈一笑,慨然道:“周郎,你是那耀眼的晚霞,我吕蒙也不是黑夜中的萤虫。忠臣不事二主,我这颗人头,你拿去吧。“听闻此言,左右凌统等辈,原是对吕蒙怀有恨意,这时也不禁为他的慷慨赴死而动容。
周瑜再次审视着眼前这断臂的对手,眉宇中流露出几分可惜之色。
沉默许久后,周瑜转过身来,微微摆手道:“把他带下去,成全了他吧。”
“多谢。”
吕蒙亦不用别人拖拉,自己捂着断臂,摇摇晃晃,步履蹒跚的走下了甲板。
片刻之后,只听一声”咔嚓”的脆响。
周瑜长长的吐了口气。
突然之间,他只觉胸中气血骤然翻涌,一时难以忍住,张口便喷出一蓬血箭。
#####撑####”巢湖战事如何?”坞壁上,孙权面怀期待的问道。
那名斥候,却是神色黯然,低头不语。
见得斥候这般表情,孙权的心头咯噔一下,一股凉意透心而起。
他猛上前一步,狠狠的将那斥候抓住,厉声问道:“说啊,到底是谁胜谁负?”
左右文武将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冻结了一般。
“我们败了。”
不知过了多久,那斥候默默道出了这结果。
这噩报,如惊雷一般,将所有人的心顷刻间轰为粉碎。
这一刻,孙权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的灰暗。
他的心,犹如被利刃千刀万剐,那种痛苦,简直是痛不欲生。
“D嗣~~”
孙权突然一声大叫,接着便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
##########赤壁,长江。
大江之上,无数的战船在熊熊燃烧,火船之上,不时的有着火的士卒嚎叫跳入江中。
一艘艘荆州军团的战舰,无情的从那些落水的吴卒身上辗过,庞大的舰队,迅速的穿过这片曾经让吴人创造辉煌的战场,向着陆口汹汹杀去。
关键时刻,甘宁的归降,一举改变了整个江夏之战的进程。
当初孙瑜在甘宁叛逃,粮草被烧之后,仍然以一万水军强行出战。
江东诸将个个都是水战的好手,尽管孙瑜的水战能力差甘宁一截,但比起荆州军诸将来说,还要是高出一筹。
正是仗着这点优势,孙瑜仍然坚持率一万水军,前往赤壁迎击荆州军。
只是,令孙瑜没有料到的是,刘封竟然会如此信任甘宁,委任一名降将做开路先锋。
当孙瑜发现,他所面对的敌人是甘宁之时,他就知道自己败了。
身为东吴的名将,甘宁对东吴那套水战打法可谓滚瓜烂熟。
半个时辰之内,战斗旋即以吴军战败收场。
吴军被歼之敌达三千之多,甘宁更是身先士卒,以艨冲登上敌舰,亲手斩杀了吴将吕岱。
孙瑜在兵败之下,只得率领残部,向着陆口方向仓皇逃去。
一战得胜,荆州军士气大振,刘封率领全军急进,尾追吴军杀奔陆口。
黄昏时分,甘宁、张任、严颜、文聘等将,率领四万多荆州军,在陆口三面登陆,对逃至陆口的吴军形成了合囤之势。
陆口一地,原本只是一座镇,丁口不足千余。
当年赤壁之战后,周瑜便在陆口筑起城池,后经鲁肃多年经营,建立起一座以为陆口城为核心,周围分布着诸多水陆营寨的要塞。
孙瑜带着不足三千的溃军逃还陆口,因是兵微将寡,只得弃却四围水陆备寨,将兵力退入陆口城,企图据城死守。
####≠≠#群撑#围城三日,陆口城摇摇欲坠。
因是吴人的战略方针是据敌于长江之北,所以在吴人看来,长江是最坚固的一道铜墙铁壁。
因为这般原因,所以吴人一直都在疯狂的建设水军,对于城池的建设反而不那么重视。
正是因此,陆口城并非那么坚固。
三天以来,刘封以四万大军,十倍于敌的兵力对陆口城展开狂攻烂炸。
第四天的午后,陆口南门城破。
城头之上,甘宁身先士卒,率三百死士最先登上城头,为后续的兵马打开了登城的通道。
越来越多的荆州军,奋不顾身的冒着箭矢爬上城头,士气低沉的吴卒,一个个被砍翻在地。
随着一声巨响,甘宁亲手斩断了吊桥,诺大的桥板轰然而落,无数的荆州军如潮水一般穿过吊桥,只用了片刻间就将城门撞破。
此时的孙瑜,依然在城头上垂死挣扎。
手中的枪不知折断了几支,死在他脚下的敌人数不胜数。他的身上背着数枝箭矢,鲜血在如注般流淌,但他却浑然不知。
乱军之中,孙瑜如同一只不肯服输的野狗,左冲右突,似乎想挽回这败局。
而吊桥轰落的那一声巨响,却如重锤一般,击碎了他最后的希望。
耳边尽是嚎叫与厮杀之声,鲜血糊涂的眼睛,穿过那涌动的人头,孙瑜寻找到了那个赤着上身,大发神威的叛将。
“甘宁狗贼,拿命来~一”
一声咆哮,孙瑜枪舞如风,辟开一条血路,向着那切齿的仇人斩杀而去。
此时此刻,甘宁也看到了孙瑜,一腔的怨气如岩浆般涌喷而出,手中大7'舞成一团铁幕,挟着力敌千钧之势,向着那可恶的故主辗去。
两个人都杀红了眼,他们的视野之中,只有对方。
阻拦着他们的去路者,无论是敌是友,统统都被他们无情的斩杀。
城头上,两条血路飞速的迫近,撞击的那瞬间,两人齐声暴喝出一声闷雷般的咆哮。
锵~.空气中,发出一声剧烈的金属交呜声。
然后,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两个锚身而过的人,动作都定格在出招的那一刻。
几秒钟后,甘宁长吐了一口气。
当他转过身时,孙瑜的人头,已然滚落到脚下。
那一张狰狞的面容,至死都保持着切齿的恨意。
甘宁冷哼了一声,一脚将那血淋淋的人头,如皮球一般踢下城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狼狈的大舅哥
孙瑜和吕岱相继被杀,入夜时分,陆口吴军彻底放弃抵抗,荆州军完全控制了这座军事要塞。;
夺战陆口次日,刘封即命张任与严颜,率一万步骑精锐,沿陆水小道,绕过江夏直取柴桑。
刘封本人,则率七万大军,继续沿江而进,以迅雷之势进抵夏口城南。
赤壁一战,东吴在荆州的主力损失殆尽,仅存有鲁肃昕率的五千夏口军。
陆口之战发生时,鲁肃正率部在夏口以北的汉津一线,抵御着庞统部的汉水偏师。在听闻陆口失陷的消息后,鲁肃急急忙忙的率军撤回夏口。
此时,刘封的大军已截断长江,把鲁肃所部堵绝于江北。而庞统所部,在鲁肃南撤后也顺利南下,几天之后,十万大军对夏口完威了合围。
一座孤城,五千人心惶惶的兵马,重围之中的鲁肃,已是走到穷途末路。
刘封原本可为下令大军攻城,以二十倍于敌的兵力,将夏口城踏为平地,但刘封却没有这么做。
鉴于鲁肃在东吴军中的影响力,刘封觉得有必要招降此人,鲁肃一降,对于孙权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夏口城,军府中。
愁眉苦脸的鲁肃枯坐在堂内,手捧着刘封的那一纸修书,此时的他,心情是何等的复杂。
当年,就是他为了迎合吴侯,扳倒功高震主的孙权,所以才力主借刘封来制衡刘备。
当年也是他,再三的阻止孙权伐楚,致命刘封这条困龙出渊,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现在,正是他一直以来力保的那个人,摧垮了他苦心经营的江夏防线,也就整个东吴逼上了穷途末路。
神思之间,鲁肃笑了。
那是苦涩的笑。
再一次审视刘封这封劝降信,鲁肃脸上的复杂表情似乎少了很多,那闪烁不定的眼神中,渐渐的吐露着某种决意。
凭心而论,刘封的这封信相当的客气,并无半分胜利者的颐指气使。
刘封在信中不仅盛赞了鲁肃,而且还表达了强烈的仰幕,希望鲁肃能够做自己的“萧何、张良”。
思索良久之后,鲁肃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站起身来,望着堂外阴沉的天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两天之后,东吴西线大都督鲁肃开城归降。
########饕#鲁肃的投降,对东吴的打击是巨大的,消息传出,整个东吴西部诸郡人心瓦解。
收降鲁肃之后的刘封,当即率大军顺流而下,沿将东吴守军无不望风而降,刘封的大军几乎不血刃的就夺取了重镇柴桑。
夺取柴桑,进军建业的大门顿开。
在柴桑休整三夭之后,刘封分兵三路,展开了对东吴的全面进攻。
北路,以张任、马忠率军两万,攻夺江北庐江等郡。
南路,以文聘、张嶷率军两万,南入鄱湖湖,攻取鄱阳、豫章等江南诸郡。
刘封本人,则率徐庶、严颜,连同新降的鲁肃,六万大军,顺江东进,直取建业。
当刘封的中路军进抵皖口时,收到了周瑜在巢湖大败吕蒙的消息。
吕蒙虽然有两把刷子,但相比周瑜还是嫩了一点,这场巢湖之战的结果,本就是刘封的意料之中。
令刘封感到意外的是,周瑜刚刚“造反”
不久,就主动的南下寻求和孙权的决战,似乎这位美周郎想要尽快的夺取江东,以避被他刘封“蚕食”过多。
也许周瑜同样没有料到,江夏的吴军会败得这么快,他刘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是轻易的深入了江东腹地。
为了赶在周瑜之前夺取建业,刘封遂下令舰队星夜兼程东进,试图抢先一步夺取濡须口,断绝周瑜水军入江的通道,把周瑜阻绝在江北,使其无法与自己瓜分胜利的果实。
刘封只是这么想而已,巢湖距濡须口不过数十里,理论上,周瑜本可以轻松的抢在他前头夺取此地。
但事实却是,巢湖水战得胜后的周瑜,并没有趁胜追击,南入长江,而是逗留在巢湖呈现出一种观望的势态,坐看着刘封后来居上,夺取了濡须口。
周瑜的举动不由令刘封大为困惑,甚至让他一度认为,周瑜并不打算夺取江东,仅仅只是想割据两淮而已。
但是刘封很快就打消了这种念头,他很了解这位江东美周郎,其人心比天高,志在一统天下,放着这般大好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
在暂时无法猜透周瑜的意图之下,刘封只能分兵两万,据守濡须口,以警戒周瑜军的动向。
同时,他本人则率四万兵马,继续向着建业开进。
####徉#####丹阳郡。
孙权狠狠抽击了一下胯下战马,这气喘吁吁的畜生,载着已然发福的孙权,拼命的向前奔驰。
左右足艮随着的,不过百余骑亲军卫队而已。
巢湖一战,韩当、陈武等尽旨战死,吕蒙被俘,最后的几万家底全部赔了进去。
身在濡须口的孙权,得知巢湖兵败的消息后,“当机立断”,立刻放弃了濡须,星夜不停的向着建业逃去。
因为害怕周瑜的兵马从水上追来,在离开濡须后不久,孙权就弃舟登岸,丢下几千步军,独自在西余骑军的护送下,走陆路向建业退却。
尽管主力精锐尽丧,但江东诸郡还在他的手里,孙权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活着逃回建业,迅速征调吴中丁壮,再做最后一搏。
举目远望,石头城虎踞龙蹯的巍然轮廓已在不远之前。
孙权提心吊胆的心,渐渐的放松下来。
此时此刻,他痛恨周瑜之余,又有些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
幸亏他没有自大到不把周瑜放在眼里,那一战,如果是他亲自统帅吴军,此时此刻,恐怕自己已经在巢湖里喂王八了。
正自庆幸之际,忽然之间,孙权的眼睛陡然一睁。
碧色的眼珠之中,道道烽烟映入了他的眼帘。
烽烟乱起的方向,分明就是建业所在。
孙权吃了一惊,急是催马疾行。越来越多的慌乱的人群出现在大道上,孙权一问之下,不禁心神大骇。
原本,就在数天之前,中郎将陆逊秘密的联合了几名掌军权的江东藉将领,在听闻巢湖兵败之后,便借着建业人心惶惶之际,突然发动兵变。
建业之中,仍不乏诸葛瑾这等忠于孙权的将领,在兵变之初,仍然据兵顽强的抵抗。
但是,因为事变的突然性,叛军抢先据住了武库等要害,诸葛瑾等抵挡不住,只得退出建业城外。
此时此刻,以陆逊为首的叛军,已然完全控制了建业。
孙权正自骇然无措时,忽见大道之上尘埃大起,一军正向这边杀到。
孙权还以为是叛军杀来,正欲退避时,斥候却探知,来者乃是诸葛瑾所率的千余败军。
孙权这才松了口气,驱兵前去与诸葛瑾会合。
君臣相见,诸葛瑾带伤上前,伏地愧然道:“陆逊等叛贼作乱,瑾未能守住建业,还请主公恕罪。”
听得诸葛瑾此言,孙权才彻彻底底的相信,陆逊是真的叛变了自己。
陆家乃江东大族,当年孙策平定江东时,曾经杀害了陆逊的叔父陆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陆家与孙氏有着血海深仇。
孙权当初继位之时,为了拉拢江东世族,便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
他以为,通过这一桩婚姻,可以化解彼此间的仇恨,但陆逊和其代表的陆家会不计前嫌,效忠于自己。
但孙权却没想到,人家陆逊只是将仇恨深埋在心底,一直部在隐忍不发,等的就是今天这个绝佳的机会。
“陆伯言,陆伯言,你这忘恩负义之徒,你不得好死!”
想到此节,孙权是愤懑填胸,不禁破口大骂。
左右士卒,尽竭黯然低头不语,一个个神魂落魄,惶然无措。
直骂了大半晌,孙权累得气虚力竭,方才住口。
诸葛瑾这时方才劝道:“主公,眼下建业已失,此地不宜久留。我以为,不如先退往丹阳县,然后向东绕道前往会稽,收吴郡和会稽之兵夺还建业。”
建业发动兵变的,明显都是吴中大族,此时的吴郡和会稽二郡,是否还忠于自己尚未可知。
诸葛瑾之计,显然有点冒险的嫌疑。
虽是如此,但事到如今,孙权已无路可走,只能听从了诸葛瑾之计。
##########历阳。
此地乃是建业上游最后一座军镇,刘封的大军在清晨时分攻陷此地,兵锋距离建业已不足两百里。
就在刘封打算马不停蹄,继续向建业挺进时,一名来自于建业的使者,却让刘封惊喜不已。
来者,正是虞翻。
这位来自于会稽郡,余姚县的士族名士,带来的是江东世家大族,恭迎刘封接掌江东诸郡的盛情。
刘封是真心没有想到,陆逊这等江东大族会在这个时候背叛孙权。
不过想想也对,孙氏对江南大族们屠戮不少,这份仇人家私底下可是都记着的。
当你孙氏可以保全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可以忠于你,而当你孙权现下兵败如山倒时,人家群起叛你也是正常。
欣喜之下的刘封,当即厚待虞翻,命大军继续向建业挺进。
而在听闻孙权已退往丹阳县时,刘封当机立断,亲率三千骑兵,走陆路星夜前往追击他的这位狼狈的大舅哥。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好大的落差
天阴沉沉的,看不到一线曙光。、
起伏的丘陵道上,孙权和他的数百残众在匆匆而行。
离开丹阳县已经过了三天,先前之时,孙权的亲军,加上诸葛瑾所率的一千多败军,再加上临时收拢起的一些散兵游勇,孙权还勉强的能拼凑起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但是现在,人心离散,士卒偷逃,时至如今,身边的兵马已不足五百。
此地距会稽郡最近的县尚有四五百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士卒们饥饿疲惫,人心惶然。
而在他的身后,那支汹涌的骑兵却在不断逼近。
到了这般地步,孙权不知道自己为何还要逃,就算他能活着逃到会稽,他也很清楚,大势已去,他根本再无复起的机会。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到一个月时间,自己就从雄据三州的一方霸主,沦落到这般众叛亲离,无家可归的境地。
兴起,何其之难。衰败,却如此之快。
这般天到地的巨大落差,直到如今,孙权也无法接受。
他不敢去想,一想到此,他的心就如刀绞般痛苦。
“主公,大家急行军大半天,都累得不行了,不如暂时休息一下吧。”诸葛瑾喘着气请求道。
“哦。”
孙权只是无精打采的应了一声,旋即勒住了胯下战马。
五百气喘吁吁的残众,默不作声的坐在路边休息。
没有人说话,气氛死一般的沉寂。
“主公,喝口水吧。”
诸葛瑾抹着额头上的汗珠,将水囊双手奉上。
孙权无精打采的接过来,胡乱的灌了一口,发了片刻的呆,忽然问道:“子瑜,你说我们还有回天的机会吗?”
“这……”
诸葛瑾愣怔了一会,轻叹一声:“主公就不要多想了,先到了会稽再见机行事吧。”
诸葛瑾的话虽在宽慰于他,但实际上,那黯淡的语气,却是在委婉的默认了大势已去。
话音刚落,只见西面大道上,沙暴般的尘土飞扬而起。
紧跟着,地面开始隐隐颤抖,那是大队骑兵正在快速迫至的征兆。
诸葛瑾吃了一惊,急是大步流星的爬上一处高地,喘着粗气极目远望,只见大道的尽头,果然有黑压压的骑兵阵铺天盖地而来。
历经三天三夜,敌人终于追到了。
诸葛瑾神色大变,跌跌撞撞的从丘坡上奔下来,大叫道:“主公,敌人追至,我们快撤吧。”
孙权尚未有反应,士卒们却已如电击一般,个个一跃而起,慌慌张张的就准备拔腿而逃。
这个时候,坐在树荫下的孙权却一动不动。
他神情呆滞,目光无神,仿佛三魂…魄丢了一半,整个人只是麻木的枯坐在那里,对即将逼近的危情毫不理会。
“主公,敌人的骑兵马上就到,再不走就走不了啦。”
诸葛瑾急得什么似的,就差没有撸袖子亲自上手把孙权从地上拖起来了。
迟疑了片刻,孙权缓缓的站了起来,呆滞的神情褪却,取而代之的,似乎是某种决然。
他看了一眼这些仍不离不弃的将士,仰天一声长叹,摆手道:“敌人要到了,尔等都各自散去逃生吧。”
众人一怔,一时没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
诸葛瑾立时惊觉,他知道,孙权这是打算放弃抵抗,束手就擒了。
想到此节,诸葛瑾咬着牙,哽咽道:“主公,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你大可不必如此。”
孙权苦笑一声:”大势已去,我也不想再自欺欺人,做那无谓的挣扎。不用再多说,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再管我,散了吧。”
话说到这份上,士卒们面面相觑,很快有人恐惧之下,拔腿先退。
一有人带头,其余犹豫不决之辈跟着便走,几百人的队伍轰然而散,转眼间走得一个不剩,只余下诸葛瑾一人仍陪在他跟前。
孙权见诸葛瑾不动,便道:“子瑜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你那弟弟是刘备课主,刘封必然深恨之,你留在这里,只怕刘封会迁怒于你。”
诸葛瑾无奈一笑,叹道:“刘封半壁江山到手,我还能躲到哪里去昵?是生是死,我与主公一起面对便是。”
众叛亲离,时值穷途末路之时,身边却只余下一个诸葛瑾。
此时的孙权,凄凉之余,心中多少也得到了几分安慰。
就这样,他主臣二人如石像一般驻立在道旁的树下,静静的注视着那铁骑的洪流奔腾而近。
##########纵马在江东的土地上奔驰,刘封此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爽”字来形容。
当年他第一次踏足江东,是为了保命,低声下气的前来求孙权。
这一次,他却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肆意的驰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他的这一支骑兵所用的战马,皆是从曹操那里缴获的北地好马。这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虽不及虎豹骑那般精锐,但纵横江南已是无人能匹敌。
惟一令他稍感恼火的是,他的那位大舅哥,似乎是当年跟刘备接触太多,为其所染,逃跑的功夫丝毫不逊于那位有名的长跑健壮,刘封的铁骑狂追三天,竟然仍没能追到孙权。
孙权虽然大势已去,但孙氏经营江东多年,余威仍在,倘若给他逃往南方诸郡去,征讨起来还要费些功夫。
刘封此时的目光已转向北方,他并不想在剿灭孙权这只丧家犬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正自神恩之际,忽然,他的眼眸为之一亮。
大道的正前方,那两个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其中一人看起来是相当的面熟。
很快,视野中的影像越来越明显,陡然间,刘封准确无误的认出了那人。
孙权,道旁站立的那人,正是那碧眼紫髯的家伙。
在认出孙权的那一刻,刘封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整个江东真正属于自己了。
纵马而上,转眼即至。
几千奔腾的骑兵围着树下那二人环奔不休,践起的飞尘直呛得孙权不得不掩起口鼻。
刘封银枪一招,他的骑士们很快勒住战马。
尘埃渐落,大地重归静寂。四千双狰狞的眼睛,如寒锋一般,冷冷的注视着围阵中的那二人。
环阵开出一道口子,刘封驱使着他的的卢马,缓缓的走上前来。
他的大舅哥就在眼前,这是他们生平第二次的会面,但是场合和彼此的心情,却已天壤有别。
这时的刘封,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血液之中,有一种叫作”痛快”东西在流淌。
此时的他,浑身上下,皆是无法言表的畅快。
“仲谋兄,别来无恙啊。”
高踞马上的刘封,以一种居高临下,藐视的姿态正对着孙权。
孙权的脸上涌动着复杂的表情,难堪、羞愧、愤慨、失落……诸般种种的情绪,如根根利针刺在他的心头。
嘴角勉强挤出一抹冷笑,孙权故作泰然道:“托你这妹夫的福,我还有一口气在。”
那一声“妹夫”,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刘封故作惊讶道:“我差点忘了,我原来是仲谋兄的妹夫呀。不过,当初仲谋兄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杀至荆州,差一点就逼得我要投降葺操,那个时候,仲谋兄怎么就没有想起我是你的妹夫呢?”
“你一一”
1日事重提,立时把孙权呛得无言以应,整张脸都憋得通红。
这时,旁边的诸葛瑾忙道:“刘将军,事已至此,我家主公已决定将这江东拱手相让,刘将军何妨宽容大度一些,那些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你是何人?”刘封目光向旁一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