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风流-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少爷有些愣神。他手中拽着的女孩固然是容颜清秀,但是比之那少年身边的女子自然是多有不及,至于那少爷,更似是得到众神的眷顾,星眉朗目,笑颜如画。
而那份宁静与出尘,让立于他身边的人都黯然失色。
相比而下,若那少年是天上浮云,那么王少爷便是深塘淤泥,污浊不堪。
这样的认知让他很是愤怒。于是他狞笑着走进那少年:“你是想管闲事?”他将那女孩拖上前来,凑到少年眼前,“还是你看上她了?”
那女孩看着少年,泪眼婆娑之中,带着乞求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少年只是沉默了一下,就诚实地摇了摇头:“没有。”
仿佛是没有一点心机,那少年的坦率让王少爷的笑有点僵硬。
“小子,”王少爷恶狠狠地大声咆哮道,“你是在耍我么?嗯?”
少年白皙的手指微微向天一指,静然而笑:“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
“神明?神明算个屁!”王少爷啐了一口,狠狠挥拳,向少年击去,“去死吧,多管闲事的笨蛋!”
他的拳头并没有能挥出去--一支长鞭从人群之外急卷进来,缠住了他的手腕。
而那少年身边的明妍女子出手如电,在他脸上狠狠扇了数十个来回,她停下手的时候,王少爷的头仍在不由自主地左右晃动。
等到他终于不在晃动的时候,人群中眼尖的人早已看出此刻他的脸肿如猪头,本来就小的眼睛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你、你、你竟然敢打本少爷!”王少爷一只手被长鞭缠住,另一只手则指着那女子与少年抖个不停。
那女子笑了笑,对身边的少年道:“少爷,你看,这人都不知什么叫回头是岸呢。”
那少年沉静笑道:“大概是因为他手中无刀吧。”他抬眼顺着长鞭看过去,只见一名红衣女子端坐于枣红色的大马上,也正在看他。
许久,那女子收起长鞭,跳下马,轻轻拍了拍王少爷的肩膀,笑得异常亲切,也异常冰冷:“敢动本姑娘的人,你果然好胆。”
王少爷脸色一阵扭曲,随即人们听到了一阵可怕的骨裂声。
红衣女子淡然一笑,走到那少年身前,细细打量了一番,才眯起了眼睛:“谢渊澜?”
“正是在下。”那少年点了点头,“姑娘是?”
“我是崔婉。”红衣女子甩了甩头发,握住谢渊澜的双手,“其实,我还是--你的未婚妻。”
“呃……”谢渊澜睁大了眼睛,一时之间忘了反应。
就连明夷,也怔住了。
崔婉其人,谢渊澜当然是知道的,当阳崔家长房的大小姐,比谢渊澜还要年长三岁。谢家上代宗主谢青辞世的时候,他曾经见过她。
具体情形早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女子十分泼辣,最钟爱的兵器乃是九节霸王鞭,浑身上下没有半点世家小姐的温婉,白白糟蹋了一个婉约柔媚的名字。
当初谢渊澜还是个翠绿的小团子时,没少吃亏。
若是这世上真有人能让谢渊澜没有办法,这个崔家小姐名列三甲。
只是,这婚约之事,怎地没有听长辈提起?谢青辞世时,谢渊澜才不过八岁,再如何早熟,也不会想到这一层。而谢青一贯心疼谢渊澜,自然不愿给他压力,他来不及提起也是正常。
而当阳崔家应该不至于放任长房的大小姐一把年纪了还不论及婚嫁。
莫非是因为当初锦园姐姐嫁入皇宫为后,而他又周旋在冯魏与隆庆帝两派之间?读书人虽然有以身报国的志向,但是对于谄媚取宠的人总是不屑的。
更何况,谢渊澜还是七世家之首的谢氏宗主。
既然有心毁约,那么,此刻崔婉来京又是为了什么?
轩辕逸三人隐于人群之中,看着谢渊澜沉思片刻,便恢复了平日的笑容:“那么,婉姑娘这次来是为了何事?”
“自然是为了成亲。”崔婉笑眯眯将谢渊澜拉近,凑到他的脸颊边,“小谢,你比当年更漂亮了。”
“多谢夸奖,”谢渊澜不动声色地挣脱她的手,静静问道,“崔家想来已经接了谢家的文帖,这次是哪位世兄前来?”
“世兄?小谢,你也太瞧不起你自己了。”崔婉神色也是一敛,“你年纪虽幼,但谢氏宗主亲笔的文帖又岂是儿戏?这次是爹爹亲自前来。”
微风中,她伸手将脸颊边的碎发顺到耳后,吐气如兰,“不止是崔家,七世家当家人恐怕都会亲至。小谢,真是好大的面子。”
“是世叔们错爱。”谢渊澜淡淡应答,“婉姑娘此次前来,是为了退婚吧?”
崔婉悚然一惊:“你怎么知道?”
“崔氏长房的大小姐,一向性烈如火,从来都瞧不起在下呢。没道理这些年没见,反而看得上了。”
“若真的是呢?”崔婉挑眉,看向谢渊澜的眼神中隐然带了一丝挑衅,“小谢,七世家各自联姻,崔谢两家更是领头的两支,便是不愿,也是无用的。”
最后她甩了甩头发,在女孩嫉妒的眼光之中大笑:“所以,我们必须成亲。”
谢渊澜看着她大笑,头大如斗。
鄞州境内的当阳崔家吗?
人群之中,轩辕逸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的重重杀机。
15 缘起(4)
谢渊澜后退了两步,小心翼翼地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婉姑娘既然远道而来,不妨先到谢家住下,待见到崔世叔后再做打算。”
崔婉看着一脸僵硬的少年,淡淡哼了一声:“不必了,崔家在平京也有分支,我会去那里住。”
谢渊澜微微皱了皱眉。七世家之中,只有谢氏是宗主居于京师,其他家族的宗主则固守祖籍,很少离开。这次因为轩辕熙的事情,谢渊澜不得不发下文帖,请七世家分别派人参加,以为见证。
以崔婉的身份,其实已经足以代替当阳崔氏,而她住进崔家在京师的分支,显然是对此事有所保留。
沉默了片刻,谢渊澜静静笑了:“如此,在下便不强求了。冕哥的将军府在谢家对面,婉姑娘若是得空,不妨去看看。”
崔婉虽然性烈如火,但是粗中有细,只这一句,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谢渊澜眼中那一抹黯然。
谢氏上代宗主的葬礼上,她曾随长兄一起到过平京。
即便是那么重大的日子,谢冕都不曾出现。只是,那个冰冷的下雨天,崔婉看到谢渊澜一身孝服站在谢家的朱漆大门之后,一直盯着紧闭的门。
雨帘重重,那少年就那么静默地站着,都不知道要避一下。
满脸的雨水之下,是否有温热的泪水?
整个葬礼平静有序,八岁的少年神色悲哀,却没有一滴眼泪。
比眼泪更伤人的是,伤心至极,却无泪可流。
她小的时候,曾经跟谢氏长房的三人一起过一段时间。谢锦园那时候已经是名动京师的美人,对这个同母所出的幼弟十分照顾。
而谢冕的态度,她却是不怎么明白。没人在旁边的时候,小小的谢渊澜总是被欺负,但是,如果有别人欺负他,那么,谢冕就会直接扑上去拼命。
为了这个,身为长房长子的谢勉与二房长子的谢苏没少掐架。
那会儿谢渊澜就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穿着翠绿的衫子,远看近看都像个小粽子。笑起来的时候,大大的眼睛都弯起来,漂亮的脸上有小小的笑涡。
谢渊澜七岁时中毒的事,她也有所耳闻。谢冕生母王氏平日里性子温婉,嫡夫人郑氏生谢渊澜时难产没了,基本上没有人能威胁到她的地位。王氏基本上没有下毒的动机。
那以后,谢冕就自行脱离谢家了。葬礼那日,她站在雨中,看着谢渊澜一脸的眷恋,却只是静静看着那个人渐行渐远。
鸿雁能传书,鱼能寄尺素,可是谢冕从未有过只言片语。
或许就是那一天,深深地喜欢上这个从小就不怎么看得上的少年。
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只是想在谢锦园也殁去之后,有个人可以像姐姐那般,知他的心,让他不必因至亲疏离而如此黯然。
崔婉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难得柔婉地笑道:“放心,我会陪着你的。”
说完牵着她那匹枣红色的胭脂马潇洒地离开了。
留下谢渊澜惊愕到无言得怔在原地,明夷在一边唤了他几声都没有听见。
最后他狠狠抖了两下,直勾勾瞪着明夷:“明夷,你听到了么?太可怕了。回去要好好喝一杯压压惊。”
明夷见他终于回过神,却仍是一脸心有戚戚焉的表情,不由抿唇一笑:“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吧?”
“嗯。”谢渊澜点了点头,冲人群中皱着眉头的轩辕逸等三人微微拱手,转过身如风一般叹息一句,“果然出门的时候应该看下黄历的。”
秦如晦微微摇了摇头,似是有些叹息。段秉烛则不轻不重地感叹了一声:“原来已有婚约了啊,看来公主殿下一片芳心要无着落了,真是可惜。”
“哼。”轩辕逸意义不明地哼了一声,暗地里却微微替结心可惜了一番。
谢渊澜才走出两步,一团黑影直直扑到脚下,几乎撞上他。
明夷已经近乎于本能得想要出手,被谢渊澜眼明手快地拦了下来。
“公子,你收下我吧。”女孩子的脸上满是眼泪,看着谢渊澜的表情十分可怜,“我愿意为奴为婢来伺候公子。求求你。”
“这位姑娘,”明夷皱了皱眉头,伸手似是无意地拂过女孩的手腕,将她搀了起来,“我们主子身边贴身伺候的人是我呢,你这是做什么?”
女孩睁着模糊的泪眼,惊惶无措:“姑娘,我不是要跟你争,我只是、只是……”
“姑娘,我家公子不需要奴婢,”明夷淡淡打断她的话,暗暗对谢渊澜使了个眼色,从袖中摸出一块银锭塞到她手中,“这些钱你拿着,好生将你父亲葬了,别再跟王家纠缠不清。”
“公子……”女孩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哀求。
谢渊澜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姑娘,明夷说的没错,在下有手有脚,确实不需要奴婢。”
说着他冲明夷摆了摆手:“回去吧,出来这么久,忠叔该担心了。”
明夷应了一声,退回到他身边,两个人慢慢离去,一边走一边似是在小声地说着什么。
那种亲昵的神情,信任的姿态,是旁人无法插足的。
身后,那女孩紧紧握着银锭,贝齿狠狠咬住了下唇。
轩辕逸眯起了眼睛,直觉这个看上去很温文很无害的女孩并不简单。
只是,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原来结心说喜欢谢渊澜的时候,他并没有怎么在意。如今看来,他竟然是早有婚约的,还是要早早提醒结心,不要对谢渊澜投入太多的感情才好。
谢渊澜回到谢家,立刻叫来了忠叔。
谢忠当年是跟着谢青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如果真有什么婚约的话,那么他不可能不知道。
也许是谢渊澜的脸色着实太差了些,忠叔搓了半天的手,才吐出了几个字:“那婚约,确实是有的。”
“咦?”明夷微微一愣,“是指腹为婚么?那为什么是婉姑娘?崔家不是有娉姑娘与婷姑娘?”
“那会儿崔家只有婉姑娘是嫡夫人所出,”忠叔拈着山羊胡须,睁着有些昏花的眼睛,“你们见过婉姑娘了?”
谢渊澜一脸沉痛地点头,连眼前的点心都不能安慰他此时受伤的心。
谢忠沉思半晌才慢慢道:“听闻那婉姑娘对少爷一向不甚欢喜,早两年的时候崔家甚至有退婚的打算,如今这般倒是不怎么合理了。”
“当阳崔氏是在鄞州吧?”谢渊澜沉默半晌,突然冒出一句。
“嗯。”
谢渊澜轻轻合了合眼睛,长长的眼睫在眼睛下面形成了一圈阴影。鄞州占地不大,却是十分的富庶,而且山上尽多铁矿,整个王朝有六成的兵器是在鄞州锻造。
鄞州……是齐王轩辕静的封地。
天下诸侯,以齐王最为势大。
谢渊澜对他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曾在隆庆帝的寿宴上见过他。那时候他只带了十八轻骑到平京,冯太后对他却是十分的忌惮。
平凉王轩辕逸举事以来,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大军途经鄞州,他提供了粮草与兵器。
若他有心天下,那么……身处鄞州境内的当阳崔氏,是何立场?
“少爷,怎样了?”明夷见他脸色不对,轻声问道。
“无事。”谢渊澜摇了摇头,无声地叹息,“希望是我想太多了。”
“少爷,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的顶着呢,你就不用太操心了吧?”
谢渊澜盯着庭院中的一株桃花树,默默笑了笑。
“明夷,今天在路上遇见的那个女孩子没有问题吧?”
“我探了她的脉门,虚弱无力,应是不会武。”明夷皱了皱眉头,“只是,为何会那么巧,竟然会有这么老套的一出呢?”
平京的治安确实算不上很好,但是卖身救父这等事情,并非是时时有的。魏无私掌管刑部之后,对于买卖人口之事,一经发现,必定严惩。因此胆敢以身犯法者实在不多。
谢渊澜仰起头,看着桃树轻轻摆动:“事之所出,必有其因。去查查她的底细。”
谢苏一脚踏进来,正好看到一片桃花因风而起,落在了谢渊澜的肩上。
“阿淼,宫里来人了。我来问问,是扫出去,还是请进来?”
来得真快。看来轩辕逸也应该有所察觉了吧?
看着谢苏满是探究的双眼,谢渊澜挥了挥手:“请进来吧。”
“好。”谢苏似是笑了一下,转身去了,过不多时,带进来一个人。
谢渊澜一见之下,顿时觉得头大--是清河公主轩辕结心。
现在他一听到轩辕这个姓氏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轩辕结心进门先是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展开了手中拿着的圣旨,照本宣科念了一遍。
谢渊澜单膝着地,半晌没有反应,直到轩辕结心将那圣旨递到了他的眼前,才忍不住皱眉道:“公主,是否哪里弄错了?在下并没有答应当吏部尚书。”
“没有啊。”轩辕结心仔细又看了眼圣旨,最后笑道,“谢公子,皇兄说了,他应的那声好,是回答你那句同意担任主考的。他并没有说不让你担任吏部尚书。”
我就说,感觉到像是哪里被骗了。这个轩辕逸,真是混!
“谢公子,你就当帮帮忙吧,”轩辕结心的脸色迅速一变,豪爽大气变成了苦瓜脸,“你不知道,我们现在每天都忙得要死,以前打仗都没有这么累过。”
“就是皇兄,你别看他当着皇帝像是很威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四更天以前睡觉了。”
谢渊澜沉默半晌,才淡淡道:“公主,在下之前并不曾为官。答应当这个主考是因为曾经与前辈一起主持过隆庆十八年的大考。至于吏部尚书一职,在下恐难胜任。”
“谢公子,你该听过,君王一言九鼎,绝难更改。”轩辕结心皱了皱眉,扑到谢渊澜身边,“何况,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谢公子就不要推脱了。”
谢渊澜咬了咬唇,迟疑了片刻,终于伸手将那仿佛有千斤重的圣旨接了过来。
轩辕结心笑眯眯拍了拍手:“这才对嘛。你放心,我皇兄那个人最是赏罚分明,绝不会为难你的。”
才怪!轩辕逸那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小气!谢渊澜在心中腹诽,亲自将轩辕结心送出了大门。
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谢渊澜知道,今后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平静了。
16 紫服
奉天朝中央机构大致沿袭前朝。只是由于新朝初立,人员一时无法配备完全,因此奉天帝特意废三省而改成双相并立。六部之中,左相管理吏、户、礼三部,右相管理兵、刑、工三部。
这种分配方法导致的结果便是左右相由前朝的正二品直接跃升为正一品,且拥有了实权,而六部尚书也跟着越级成为正二品。
不仅如此,在不涉及战争的时候,文武官员分开上朝。
因此明夷担心的自家两位主子见面之后的种种不堪完全是不存在的。
更何况,谢冕如今也是忙得一个头两个大。兵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但是军中之事,还是要谢冕自己多操心。
依照旧例,三品以上服紫。
明夷一大早就将谢渊澜叫了起来,服侍他穿衣洗漱。紫衣在谢家是十分正式的装扮,只有在重大的节庆日与谢家的祭典上,谢渊澜才会穿着紫色的衣服。
朝服是由宫中的尚衣局统一制作的,与前朝并无太大的区别。
谢渊澜睡意阑珊,只是本能地抬手抬脚,让明夷不至于太吃力。穿戴整齐,又用温热的水洗了脸,谢渊澜好歹是清醒了些。
“主子,真的必须这样么?”明夷看着他一脸要睡不睡,却明显极困的脸,有点心酸。
谢渊澜活了这十几年,还从未在五更就起床的。
“啊,没办法,”谢渊澜口齿不清地应了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况,奉天帝虽然是马上皇帝,但是并非不是可造之材。”
明夷垂下了眼睛。
谢渊澜这些年是如何过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他是从未在五更就起床过,可是当年冯太后为乱天下,他一方面担心身在平凉军中的谢冕,一方面又时刻担忧宫中的长姐,多方周旋,方得今日半晌偷欢。
可是,这一切都让奉天帝给破坏了。
“主子,若是早知道有这一日,当初为何不将谢氏迁回曲水老家呢?”
谢渊澜愣了一下,转向明夷,眼神温润:“明夷,冕哥那时候在外面,如果我们迁走了,他回来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还有锦园姐姐。虽然隆庆帝挚爱她,可是,如果没有了谢家的撑持,他们如何能在诡谲的宫中活下去?”
“那么你自己呢?”明夷突然觉得愤怒,抓住他的手,“这些年,你何尝想过你自己?明明是破败的身子,忧心,操劳都会让自己的生机骤减,为什么还要如此逞强?锦园小姐就不说了,便是冕少爷,他只顾着自己的委屈,何曾想过主子?”
“明夷,”谢渊澜笑了一下,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子在多年以后第一次露出了沉痛的表情,也是微微动容,“身为谢氏宗主,这都是我该做的。”
“那么以后呢?”明夷喃喃道,“以后要怎么办?难道你要一辈子困死在谢氏宗主的位子上?你……”
“你逾矩了,明夷。”谢渊澜的声音突然淡漠起来,略略带着稚气的脸上是沉寂的肃穆,“这样的话,在我卸下宗主之位之前,不要再说了。”
明夷愣了愣,看着谢渊澜冷凝如铁的神色,悚然一惊。
不该忘记的,就算身体已经孱弱,眼前的少年仍然是能让七世家俯首的谢氏宗主。
是这个世上,能与任何帝王将相并肩的人。
“是,属下明白了。”明夷低下头去,迅速收起了脸上的悲戚,“属下去传早膳。”
看着贴身侍女急急而去的身影,谢渊澜垂下眼帘,掩去了所有的情绪。
明夷,有些事,我永远不能与你说。眼前这个天下,并不安稳。
谢氏风光已极,无论是谁立于帝位都会忌惮。而奉天帝与冯太后不一样。
冯太后对这个王朝,心中是有怨的,因此我那时袖手,不过是为了能够更加接近她,多少能让她放下些心防,不至于将这个天下破坏殆尽。
而奉天帝立志于天下振兴,绝不会允许任何不安定的因素存在。谢家若再次袖手,恐怕立时便有杀身之祸。
冕哥如今为武将之首,立于谢家之外,对谢家却是有益无害,我并不怪他。
如今我别无所求,只希望能看着熙儿长大,完成锦园姐姐的嘱托。那个时候,再与你一起去看那江南的莲花。
传来早膳,明夷的神色已经恢复正常,取出银针在每样菜中都试了一下,确定没毒才点了点头柔声道:“主子,你多吃一点。等下上朝定然不会那么快就结束。”
谢渊澜点了点头,由着她给自己的碗中夹了满满的菜。
出门时,明夷将他送到门口,替他整了整衣襟:“主子,若是无事,就早些回来。”
“嗯。”谢渊澜捏了捏她的脸,“真是的,只是去上个朝而已,又不是去送死。来,给爷笑一个。”
明夷嘴角微微一抽,抬起眼时,却是波光流转,她笑得温柔。
有一种花开也不及的绚丽。
“这才对嘛。明夷你一笑,足可倾城。”谢渊澜浅笑。
“少爷,你说的是你自己吧?”明夷自小与他闹惯了,对他这种调笑的话语十分熟悉,也知道他是对于早间的事心存愧疚,也就借坡下驴,免得他心里多想。“快走吧,误了朝会是会罚俸的。”
“说得也是,俸禄明明那么少,竟然还要扣。”谢渊澜点点头,深有感慨。
“那我走了。”谢渊澜转过身,挥了挥手,“告诉忠叔,做点好吃的等我回来。”
明夷应了一声,看着他独自一人,在晨间熹微的光亮中,慢慢走向了天下权柄的未知中去。
朝会跟谢渊澜的设想差不多。虽然是兵不血刃就夺了王都,但是内中显然已经被冯太后与魏其侯破坏得差不多了。
平凉王一脉虽然人才不少,但是一时之间,巨大的官员缺口还是让人觉得束手束脚。
听说光是内务府的清理就花了差不多整整一个月,到现在宫中的内侍宫女们还有很多是隆庆帝当年的配置。
而朝堂之上问题更多,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这朝堂每日吵闹其实跟菜市场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谢渊澜并不是一早就在殿中的,他在太和殿的偏殿中等着,陪伴着他的是当年隆庆帝的秉笔太监威宁。
威宁并不多话,只不过,他对谢渊澜也十分熟悉。当年隆庆帝不过是傀儡皇帝,身边的人其实很少,除却皇后,便是谢渊澜走动最勤。
他每次进宫,都会先去冯太后所居的未央宫,因此转回皇帝身边的时候,神色间总是难免有些疲累。
可是,那少年总是能找到一些极有趣的话题来逗皇帝与皇后开心,听说那些偶尔带点荤的段子都是从一个叫做听云楼的地方听来的。
也是难为他了,谢氏宗主出入那种嘈杂的地方,也是无奈吧。
正在回想着,就听到不大不小的一声:“传谢渊澜。”
威宁低下头,看了看静默地用手撑着头的谢渊澜--他正发出十分均匀的呼吸声,显然已经睡着了。
他小心地上前,拉了拉谢渊澜的衣服:“谢公子,皇上传你呢。”
“宁公公,让我再睡一会儿嘛。”少年微微动了动,嘟囔了一声。
一滴冷汗无声滑下,威宁左右为难--当年无论是隆庆帝还是冯太后,都不曾在他睡着的时候传唤过呢。
只是,他在新帝身边时间虽短,却也看出新帝内心对于谢家并无多少好感。咬了咬牙,再次扯了扯他的衣袖:“谢公子,是奉天帝传召。”
“啊?”谢渊澜似是一惊,猛地惊起,神色间还有些委屈,“宁公公,你怎么不早说啊。”
威宁僵着脸笑了一下:“谢小公子,你还是先去看看吧,让皇上等着可不好。”
谢渊澜神色一凛,手忙脚乱地整了整衣冠:“宁公公,多谢你了。改天请你吃莲子糕。”
威宁看着少年有些单薄的身影快速消失在重重帷幕之后,轻轻摇了摇头。
太和殿中的气氛有点僵硬,这是谢渊澜的第一感觉。
偏了偏头,看到左侧段秉烛身后,冯雪卿冲他轻轻一笑。
然后,他撩起了衣摆,很是自然地行了个大礼,口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轩辕逸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号称天下名士之首的谢氏宗主,想起他那日也是如此自然地对着冯太后对了一礼。
那个葬送了隆庆朝的女人,他还为她唱了一首葬歌--天下间谁都知道,除了前任宗主,谢氏的宗主从来不曾为谁做到这个地步。
“平身。”他抬了抬手,看那紫衣的少年缓缓起身,然后抬起头,冲他淡淡笑了笑。
那笑容平静淡漠,让轩辕逸突然觉得有点棘手。
他是惯于厮杀的人,人命甚至是尊严于他而言,都不算什么。
但是眼前这个人,就算是跪着的,就算是低着头,也永远高傲。
他的眼中慢慢燃起了滔天的火焰--谢氏也好,名士也罢,总有一天,朕会让天下俯首。
“众位爱卿,朕决意让谢渊澜出任吏部尚书,各位还有何话要说?”
谢渊澜的眼睛微微眯着,刚刚睡醒,总是很难立刻清醒。
这个问题,在宣召他之前,显然已经进行过讨论,因此这时候,朝堂之上的众臣表现得并不热切。
“臣请皇上三思。”
谢渊澜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了看名震天下的女子--沈素,你似乎有很多的不满呢。
17 机心
沈素说的理由比较老生常谈,无非是谢家曾为前朝重臣,声名鼎盛如何如何的,总之,谢渊澜听在耳中,心中却不免冷笑--这沈素才女之名,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呢。
且不说如今奉天朝新立,百废待兴,连中央权力核心都不曾完全,更遑论亟待整改的各州县了。朝中的权力中心除却平凉王一脉,何尝有旧朝的人?然而士子也罢百姓也罢,也都还是旧朝的人。
沈素号称机心才女,对于局势的认知应该极有远见才是。谢家虽然是天下士子的标杆,但是是否出仕也并非谢家所能掌控。她如今抬出的这些理由,固然不会让谢渊澜觉得如何,却怎能不冷了天下士子的心?
轩辕逸也是微微皱眉,意味深长地看了沈素一眼,转向谢渊澜:“谢卿以为如何?”
“回皇上的话,在下认为沈相的话极有道理,请皇上慎之!”若能打消皇帝的念头,谢渊澜自是求之不得。
轩辕逸冷冷盯着谢渊澜,哼了一声:“如此说来,谢卿并无意出仕?”
“皇上明鉴。”谢渊澜静静一笑,“如今天下方定,万事还是小心为上。谢渊澜在旧朝虽为布衣,却到底也是国舅爷。又是一贯懒散,真要做起事来,恐怕难入皇上法眼。还请皇上三思。”
冯雪卿闻言稍稍扭头,看着谢渊澜脸上熟悉的笑意,无声地叹了口气--这家伙,又在故弄玄虚了。
这样的推辞,当年冯太后乱政之时,他曾经听谢渊澜说过数次,只不过当时他的借口比较多,也比较无理。
什么年岁尚幼啦,什么没有能力啦,最后连身体不好这等理由都拿了出来。后来为了让这个说法更加可信,还真的大病一场。
病愈后对着一众探病的好友长吁短叹,说什么辜负了好春光。
真是见鬼,虽然年轻百无禁忌,但是自己身体不好,好歹也要忌讳一点。
他与谢渊澜相识已久,虽然不是十分交心的好友,对这谢氏宗主却是十分了解的。但凡他露出这样的笑意,通常只能说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