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粱三国-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奇抵达潼关时,看到的是正高兴的在烤牛羊的一大群士兵。
    虽然全军铠甲具备的列队迎接他,但他还是对那些在烤制食物的士兵更感兴趣。
    “这是为何?”王奇笑着问贾诩。
    他当然知道贾诩可不能是为了欢迎自己,才下令士兵们烤制牛羊的。
    “主公明断!我猜那韩遂军中粮草已经不多,正让士兵烤牛羊来吸引他们的投降呢!”贾诩会意的笑道。
    “这,这又怎么可能,汉中富庶之地,西凉近几年也收获颇丰,怎么可能军粮不足!难道是……”随即摇了摇头,问道:“文和如何得知?”
    他刚才本来想说难道是胡氏兄弟烧了军粮,但后来一想又觉得不可能。韩遂大战略上没什么才能,但毕竟是一员老将,对粮草的防备应该很严密。被烧个一两堆粮草还有可能,想将大部分军粮烧毁,胡氏兄弟应该没这个本事。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韩遂军中缺粮,却是千真万确的!探子用望远镜察看西凉军粮道,发现已经连续三四天没有粮食运到!而观察西凉军营寨,也改成熬粥糊口!很有可能是西凉军的后方出现了问题!这样的事情错过一次就没下一回,为了不让西凉军腾出手来解决后方。就算主公不来,臣下也准备在今天进攻!”贾诩奏道。
    “恩!”王奇点了点头,觉得是不该错过这个机会。
    但随即问道:
    “那如今敌我对比如何,就算是十几万饿卒,战斗力也不一般呀!”
    “呵呵!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攻守战,我军伤亡不过一千,却俘虏两万。西凉军减员已逾五万!”贾诩淡笑道。
    他说的不在意,王奇听了却是暗暗赞叹。早知道当初守白马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让他来指挥!
    贾诩看到王奇的脸色,却是无奈的解释道:
    “主公有所不知,西凉兵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别说冲杀时了,就算是两军对阵,他们也没战法!后来据几个俘虏说,他们不少人原来都是牧民或农民,听说军队管饭,才来当兵的,心中打的主意是,一和敌人交战,就立即投降!这样的人大概不下五六万,如此乌合之众,怎能真正打仗!我还后悔浪费了不少弩箭呢!”
    “就是!那帮子小兵真没意思!”旁边的张飞也不满的开口应道。
    眼睛却不时瞟向那边烧烤的皮焦肉脆、满场飘香的几只肥羊。
    王奇这才理解过来,估计这五万人就是后来熟称的炮灰兵,先花费守军一定的精力,在进行正规军的强攻。可以说,那些平民自以为得计,其实还是被人利用了。
    “呵呵!那后来韩遂可曾派出过主力?”王奇问道。
    “攻过一次!不过我看那帮人虽然铠甲具备,武器精良,但战斗力还不如那帮乌合之众,连弩的一次齐射,就取了五六千人的性命,其中一半是自己摔死或被友军踩踏死的!估计应该就是汉中的张鲁军!也正是那次攻击后,韩遂开始减少进攻的次数,听说最近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旁边的张绣插嘴道。
    在名义上,他还是防守军的统帅,贾诩只是军师而已。
    看看那边的烧烤牛羊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王奇欣然道:
    “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攻吧!”
    **************************************
    王奇军的进攻很成功,此时韩遂军不但因为几顿没有饱食,战力大降,刚刚接到的长安被人攻克的消息,更是让全军士气大跌。
    在张飞典韦两员大将的带领下,一万骑兵配合五万步兵,如猛虎般杀入西凉军寨中。
    韩遂手下现在的十一万西凉军,除了少部分张鲁军士卒外,剩下的要么是彪悍的羌兵,要么是真正的西凉精锐。无奈此时他们士气大降,力气也大降,当张飞典韦他们一阵冲杀,后面的王奇军再推着大量香喷喷的牛羊前来勾引时,他们怎么还能兴得起抵抗的精神。
    除了马腾手下的两万骑兵和韩遂的一千精骑、几千精锐跑走外,余下的八万多西凉军,全都被王奇歼灭。其中光是俘虏就高达五万。
    由王奇出面,以羌人心目中圣人的身份向他们保证,只要投效朝廷,将来朝廷可以在西凉划一片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给羌人。而且将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管理内部事务,不用纳赋税,只要每年出多少青壮从军就行。
    听到这消息的羌人欢欣鼓舞,当即有三万多羌人宣誓效忠王奇,并且表示愿意派遣使者前去西凉说服羌人头领,前来投效王奇。
    王奇知道他们的忠心,但他可不认为马家父子会这么简单的任由一直听从他们的羌人就此脱离管辖,毕竟人心难测,王奇干脆以即将派大军征讨西凉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给他们派发兵器,让他们和一万骑兵作先锋,准备攻击已经没多少实力的凉州。
    到也不是想利用他们当炮灰,主要是羌人熟知西凉地理,由他们带路,可以方便不少。
    收降了羌人的王奇自然是回洛阳了,追击的贾诩张绣他们,却是一路追击直到长安城下。本来张绣还准备派一队士兵通过早年挖的地道进城,来到城头才发现城上竟然是大汉的旗色。正在疑惑间,城门大开,城中涌出大批的长安百姓,欢迎城守张绣归来。
    贾诩忙问这些人缘故,却只知道是长安大族司马家的一位公子组织大家行事,没经过什么拚杀,就轻易占领了长安,还把几千准备重新夺回城池的守军挡在城门外达三四天。

第二百零三章 司马兄弟
    “哼!什么司马孚,我看应该是司马懿才是!”王奇冷哼一声,将加急飞鸽传书递还给旁边的郭嘉。
    “不管是那个司马,此等人才,主公都应该将他纳入麾下才是!”郭嘉微笑着随手接住书信。
    这封飞鸽传书是贾诩关于长安城的汇报,信中自然向王奇叙述了这次破城的经过。只不过内容是司马家某位公子如何机智百出,成功夺城的事迹。但信中提到的这个司马公子,却不是司马懿,而是王奇几乎没怎么听过的司马孚。仔细看那封信,王奇只是知道贾诩也对这个司马公子有所怀疑。
    “这不过是一个虚张声势,诱敌外出的计策罢了,并没什么特别的!司马孚文采不错,才能平庸,这次的表现,也许只是少年人的冲劲罢了!”老成的钟繇和司马家关系还不错,并不认为那个司马孚有这个才能。
    “哦!元常不怀疑是别的人吗?司马懿此人才能如何?”王奇有点奇怪,他知道钟繇和司马家关系不错,应该比较了解他们家族的情况。
    “昔日杨俊以识人著称,他以为司马懿将来决非寻常之辈。不过我看其年纪幼小,经书不通,现在绝对是庸碌之辈!”钟繇笑道。
    王奇笑了笑,不置可否。
    司马懿才能卓著,年青时确实没表现的机会。因为他的家族虽大,却是文官世家。而等他长大成人,天下的好地盘都已经被人占尽了。在王奇看来,他年青时韬光养晦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一般的霸主,都是不会允许身边留下一个潜在敌人的。如今自己权势滔天,他就更应该隐藏自己了。现在之所以不被人轻易识破,估计就是因为隐藏功夫好,即便是钟繇这样的才能之士也被瞒过了。
    “元常兄!如果真如你所说,恐怕你还真的被他骗了!”郭嘉对钟繇的第一句话不以为然,听了他第二句话,却立刻说出了相反的看法。
    “哦!他为何要骗我?”钟繇知道郭嘉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说了,就肯定有他的原由。所以直接追问骗的动机。
    “他为何要将次功劳赠与他的兄弟,也就是他为何要骗元常兄的原因!”郭嘉并没有直接作答,不过说的这句话,却真的让大家对司马懿起了疑心。
    众人前后一想,还觉得有点不对劲。如果这样两次都是有目的欺骗的话,那此人的动机就很值得怀疑。仅仅是不愿领功,还可以为理解为不愿出仕,但平常也装作一个庸碌之人,那就绝对有问题。
    “好了!此事不必多议,我准备稍后召司马兄弟同时进京来见我,到时见了面,自有分晓!呵呵!告诉使者,如果司马家称司马懿得了风痹,不能行动,就让他们连床搬来!”王奇不以为意的说道。
    群臣虽然听出王奇说的不以为意,但从他的字里行间,怎么都觉得王奇是已经有所把握了。
    当下不再说及此事,由荀彧转移话题道:
    “主公!羽林禁军三大军团的副将,及下属将领的名单,已经送到兵部,让兵部编列名册,以便按职给薪。是否批复,还请主公示下!”
    说着从袖口取出一本名册,双手拿着逞送给王奇。
    王奇的军队负责机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主管军务和军情的枢密院,想当于老美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一个就主管拨款和后勤的兵部,相当于老美的国防部。
    “哦!这么快!”王奇伸手接过。
    即将过年,这个名单可关系到接下来新年的年俸,兵部当然得在过年前排出来。
    王奇并没有具体的看小校的名单,只是看了一下副军团长的人选。第一军团关羽选的副手,一个是预料之中的张飞,另一个是徐荣。
    王奇随手拿过毛笔,在张飞的名字上花了一个大大的叉。说道:
    “我已准备让翼德当西征军统帅,让云长另觅副军团长人选吧!”
    下面是第二军团的赵云。赵云本人武艺超强,选择的是统帅能力很不错的陈到和张燕。王奇看了微微一笑,陈到的才能不差,张燕也是文武双全的人选,当赵云的副手正合适。
    那张燕是和张郃一起,经由沮授和田丰共同出面说服,才投降的。只是张郃虽然不再记恨赵云杀了高览,却还是不愿意在他的手下任职。
    当时为了让周瑜顺利当上第三军团的军团长,王奇特意把第三军团定位了自己的亲卫军团。这次的副军团长人选也有两个,一个是高顺,另一个则是张郃。周瑜的统帅和谋略绝对值得信任,有了这两员有勇有谋的武将,绝对是一大臂助。
    王奇再看了看,把赵风夏侯兰等人划为直属将领,就把名册还给了荀彧。
    “告诉云长,王才王兴波沙场老将,镇守虎牢关多年,功勋卓著,可任命他副将。如果愿意的话,就在年前报上来!”王奇淡淡的道。
    关羽目前是没有反心,但还是在他旁边安插一个自己的人好。王才虽然无能,但作为自己的家奴,忠心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而且这几年多次提拔,品级不低,当个军团长都足够了。反正关羽自视甚高,手下的武将估计也没多少出手的机会,只要让王才盯住关羽即可。
    荀彧应诺。
    旁边的程昱此时不由上来奏道:
    “主公可是准备明年西征?”
    “不错!经历潼关之败,西凉军实力尽失,我军当趁胜追击,夺取西凉!若非朔风挡到,现在也可进军!”
    “可是主公为何让翼德将军为帅!张翼德武力高强,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上将,只是为将则可,为帅的话,似乎……”
    程昱没有接着说,但群臣大都和他一样,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呵呵!诸公切莫小看了翼德,他为人粗鲁,但做事粗重有细,让他为帅,定然能收拢三万羌兵的军心!另外我还会让文和当军师,凡事必须先经文和同意才可执行,如此就没什么问题了!”王奇笑道。
    “若有文和在,则可保大军无恙!”群臣这下才放心来。
    **************************************************
    时间在转眼间又跨过了一年。
    虽然南北双方都进入了公开的战备阶段,纷纷的造战舰,筑城寨,准备来年大战。但在新年这个时节,也都没有主动动手的意思。
    稍稍让王奇觉得奇怪的是,祢衡在出使荆州两三个月后,竟然来信表示,被水镜先生挽留,已经决定留在水镜教书了。至于相关文书,则由副手带回。
    王奇搞不懂刘表为什么慧不杀祢衡,但如今自己和他已经是明合暗分,就算想强行召祢衡回来,也不大可能实现。反正最坏的打算莫过于祢衡已经投效刘表,以祢衡的臭脾气,肯定会让刘表上下关系搞的一团糟,到时说不定还对自己有利。所以也不准备再追究。
    新年过后,通过向王奇求情,才得以在过完新年才来的司马两兄弟,终于来到了京师洛阳。
    听到两人求见的消息,王奇放弃了继续陪世子王仁读书的打算,立刻下令召集群臣一起来品鉴品鉴这司马两兄弟。
    “司马懿,司马孚拜见丞相!”
    “恩!起来答话吧!”王奇笑着挥了挥手。
    两兄弟容貌相似,但风度炯异。年长一点的青袍文士,行礼动作虽然有几分生涩,但一直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头上的峨冠,显示他是一位有功名的士族子弟。
    年青一点的虽然一片儒雅,行礼十分得体,但眼睛经常看向旁边的年长者,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
    “仲达不是患了风痹吗?怎么这么快就好了!”王奇微笑着盯着那个年长的青年。
    虽然他面上带笑,但听在这个青年的耳中,却是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惶恐道:
    “丞相恕罪!草民无知,欺瞒上询,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哈哈哈!仲达说笑了!快快起来!”王奇笑着扶起司马懿。
    吓吓他就够了,自己还真能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杀了他不成。不过心中也对司马懿愈加顾忌起来。这样能曲能伸的人,绝对是胸怀大志的人呀。
    “仲达大才,我府中尚缺一主簿,可愿前来担任!”王奇手握司马懿的手腕道。
    扑扑扑,王奇明显觉察到司马懿在听了自己的这句话后脉搏稍稍有点加快(实际反应应该没这么快)。
    刚才王奇刚抓住他的手腕时,就觉察到他当时的脉搏和正常状态的没什么区别,这才料到刚才那副惊恐的样子完全是装出来的。不过丞相府主簿这个位置,可是一个位低权重的职位,像司马懿这样极有野心的人,听到这样的位置怎么可能不心动。
    “不可!主公!此事万万不可!主公!丞相府主簿掌管相府往来文书,署理内务,以前由主公的家臣李先生担任,现在怎可轻易委于外人!”最先出来反对的是荀彧。
    “主公……”其他人也纷纷向发言劝谏。
    “好了!”王奇挥手阻止群臣的劝谏,“李先生已经官拜侍中,再出任我府中主簿并不合适!现在既然有了仲达这样年青的才俊,怎能错过!”
    又转头对司马懿道:
    “仲达!你意下如何?”
    “司马懿年青识浅,只怕辜负了丞相的重托!”司马懿抱拳道。
    “哈哈哈!仲达何必谦虚!以你之才,决非一州一郡所能容纳!不过眼下你年纪尚青,直接担负大任,恐众人不服。你先在我府中历练历练,待你立了功劳,我再保举你掌管州郡,他日执掌朝堂,也是大可期待呀!”王奇笑道。
    司马懿这回是真的动心了。王奇现在执掌朝政,这样的话句,已经是他能说的最高的承诺了。虽然还不至于因为王奇的这番话就对王奇誓死效忠,但忠心无疑还是提升了不少。
    “拜见主公!”司马懿跪服在地。
    王奇能从他的动作中感受到他的真心。如果他连现在这个动作都是作假,那王奇也只得承认自己这几年白活了,没识人的本事。
    “恭喜主公!得此大贤呀!”旁边刚才就没出生劝谏的郭嘉上前来道贺道。
    又转头恭喜司马懿:
    “恭喜仲达出任丞相府主簿!今后我们还得多亲近亲近才是!”
    “见过郭院长!后学末进,还请郭院长今后多多提点!”司马懿谦恭的行礼道。
    “互相切磋即可!”郭嘉笑道,“来!我来给你引荐几位你的同僚!这是你的顶头上司长史戏志才戏大人!这是……”
    郭嘉亲热的提携着司马懿走向群臣。
    王奇看了微微一笑,司马懿就算有野心,在自己有准备的时候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又看到身前还跪坐了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遂笑着对其道:
    “我和令兄司马伯达兄弟相称,就托大称你一声孚弟可好!”
    “丞相抬爱!司马孚愧不敢当!”司马孚拘束的行礼道。
    看到自己的二哥被人拉走,他明显有点窘迫。
    “呵呵!无妨!你可愿意向你二哥一样为我效力呀!”
    王奇存心多拉拢司马懿的几个兄弟。和司马懿的儿子不同,他的几个兄弟号好像都比较忠诚,而且才能也不差,王奇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些人才。
    “能为丞相效命,正是司马孚所愿之事!”司马孚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嗯!听说你文采极高,让你担任我的文学掾可愿意!”
    文学掾是文备官员,算是王奇的文事秘书,也是近臣。刚一见面就邀请他担任文学掾,足见王奇的信任。
    “司马孚拜见主公!”司马孚欣喜的拜见道。
    本来以为仅仅能当个郎官就不错了,想不到王奇一开口就是邀请他做属臣,这样的待遇,可是比郎官要好多了,他怎么能不欣喜。

第二百零四章 好戏开锣
    建安三年三月(本书公元199年)。
    一直风平浪静的南北双方,在春耕即将结束时,终于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形势。
    曹操和孙坚都知道境内百姓安于现状,不愿主动开战,所以即便眼看王奇军就要南下,除了悄悄征兵,也没有主动攻击的打算。王奇正在调集屯田完毕的军队,准备工作还没完全做好,当然不会这么早攻击。
    但还是有不甘寂寞的家伙莽撞的作出了反应,这个人就是没多少战略目光的吕布。
    虽然吕布名义上还是天下第一猛将,但徐庶可是一点都不怕他,在枢密院给天下各个诸侯的评价中,吕布的实力是和汉中张鲁一个级别的。而且因为他没有铁秆的盟友,甚至比张鲁还要容易攻克。
    但是考虑到南方诸侯都有唇亡齿寒的关系,虽然不一定会出兵相救,但趁火打劫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少。一旦作战,必然会变成全面大战,这和王奇军的利益不符。所以吕布几次挑畔,淮河水寨的徐庶军都没有反应。
    当这次吕布再次以八千人来犯时,结局还是和以前几次一样。
    汝南徐庶部原来有近五万人马,这几年战斗下来,仅剩四万人马。因为王奇下令汝南军采取守势,所以这么长时间也一直没有招新兵,仅仅是把原来的四万兵马训练成了十足的精锐。大军驻扎的淮河水寨,就是一万五千步兵和五千水卒。
    听到吕布来犯,徐庶并没有像原来那样占据南岸水寨严守,而是主动放弃城寨,将军队撤退到北面水寨。吕布率军抵达后,轻松占领了水寨,看到水寨中斧凿具备,立刻让自己的部队赶制船只,准备用自己的水军前去挑寨。几天后,大量的简易船只造就,吕布立刻让手下张英、于糜率三千水军前去挑战。只是船到寨前,号声一响,不但从淮河上下游各杀出一支水军,南岸水寨后方也杀出一队人马,领头的正是吕布的老对手黄忠,高呼一声“吕布中计矣!”,就带着八千人马朝吕布军杀来。此时岸上的吕布军仅有五千新兵,怎么可能是精锐汝南军的对手,在和黄忠硬拚了几招不分胜负后,吕布只得先带着亲信逃跑。四面被围的三千吕布水军,看到主将逃脱,也只得弃械投降。
    这一战,虽然仅杀敌数百,俘虏三千余人,但对于即将开战的南北双方来说,却无疑是敲响了全面开战的第一声锣。
    四月初,王奇的三十万羽林禁军终于抵达了南方战线。
    关羽率领第一军团到汝南,随军军师是沮授;赵云则是率领第二军团到了下邳,随军军师是郭嘉和田丰;周瑜的第三军团开进南阳郡的育阳要塞,军师是程昱。程昱的光禄勋一职已经有华歆接任,他现在完全属于枢密院。
    考虑到陈登父子的才能毕竟没法和徐庶周瑜相比,所以给赵云的那路多派了一员军师。王奇自己则因为河北的一件突发事件,不得不留在了京师,并没有亲自出马。只是让徐庶和沮授居中协调。
    由于这次面对的敌人比较多,形势比较复杂,所以制定的作战计划也只是一个大概。面对南方大量不知名的才能之士,枢密院的群臣也不可能像玩弄袁绍那样将他们玩弄在手中。
    大致的纲领就是,根据敌军的防守重点是在汝南对面的九江庐江,决定让东路军先破曹操,再攻孙坚,最后才是消灭吕布。而南路军的周瑜部,只是佯与刘表商谈联合攻吕布的事宜,看刘表的态度随机应变。
    王奇的三十万大军压境,江南的士族豪门一下子就慌了。要经历兵灾是一回事,王奇进来后会采取的措施才是他们最关心的。由于不知道南方四家诸侯联合的消息,东部三家诸侯境内的大户豪门自认必败,所以纷纷准备派人先去王奇军营探寻消息了。
    尤其是吕布境内的几家传统豪门,因为饱受吕布欺凌,虽然已经听说过王奇在自己境内打压豪门的事迹,但也听说过王奇对于冀州积极投效的甄家非常宽厚,所以报了早投效早受益的心思,在王奇军还没准备行动前,就纷纷将九江、庐江一带的信息传到王奇军中。如果不是吕布封锁交通要道,恐怕连犒军物资都送过去了。
    相比较最安稳的就是孙坚的地盘了,一则是孙坚目前还不用直面王奇军,再则也是孙坚多次宣传王奇重视寒门,歧视豪门的事迹,让境内的豪门势力对王奇军报有极大的恶感。不但没有几家准备投降的,反而纷纷出粮出人,准备帮助孙坚抵抗王奇。加上新征的人马,让孙坚的常备军在短期内翻了一翻。
    正当九江的豪门和百姓翘首以待王奇军的时候,汝南的一支部队却已经瞒着众人,乘坐淮河水寨的船只,顺河而下,直冲下邳重镇盱眙去了。
    盱眙紧邻洪泽湖,是一个战略重镇,曹操就是依据了这儿,才挡住了当初徐晃两万弓骑兵的追击,甚至一次小小的回马一击,还差点将徐晃逼进了洪泽湖。
    盱眙目前的守将正是曹操的兄弟大将曹仁,副将是李典,军师是满宠。盱眙虽然重要,却并不是曹操防守的重点,考虑到王奇的水军不多,所以虽然留了大将镇守,守城的兵力却只有八千。
    曹操防守北方的第一重镇,是淮河下游的淮阴。因为徐晃的主力是弓骑,所以即使有洪泽湖的水军,也基本不是以他当主力,以前的几次小规模攻守战,都是发生在淮阴附近。城中一直聚集了曹操的主力两万人,主将也一直是曹操自己。现在面对赵云的十万大军,曹操已经悄悄新征了一些士兵。
    除了大部分武将如于禁,乐进,曹纯外,城中甚至还有一支三百人的骑兵,人数不多,却是曹军的精锐,由曹操两个年青的族子曹真和曹休统帅。他们除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还要专门负责劫掠粮草。虽然规模和徐晃的近两万弓骑比起来算不上什么,但仗着兵少灵活,几次和徐晃的交战都有杰出表现,战马的数量也从刚开始的两百多升到了三百。
    关羽在抵达汝南后,就按照既定策略,一面虚张声势准备进攻九江,一面却是叫人收拢这半年来徐庶新造的运输船,将原来寨中的五千水军和新近俘虏的三千吕布水军打乱编制,再把军中熟悉水性的七千士兵临时编入水军,凑成一万五千水军部队。
    在大家都期待关羽会率大军直扑寿春或者阴陵的时候,他却放弃大军,亲自率领着这一万五千人直扑盱眙。顺河而下,自然速度极快。盱眙的守将曹仁连告急信件都没来得及送出,这一万多水军就在徐晃的五千洪泽湖水军配合下,顺利出现在盱眙城水寨。
    仗着战舰的先进性,轻轻松松的一战,让水军点烽火向后方告急的机会都没有,关羽军便攻入了没有防备的水寨。杀敌数十,俘获船只无数。到是正在巡视的李典见机的早,看到关羽大军登陆,烽火台被远程武器破坏,立刻把剩下的水军都撤进了盱眙城。
    盱眙虽然是一座战略重镇,但也是一座非常小的城池。受淮河的影响,洪泽湖经常闹水患,百姓大都不太愿意住在近邻湖边的盱眙,反正邻近江南,好地方多得是。所以这座城池的总人口也不过两三万人,加上八千守军,远不是两万王奇军精锐的对手。
    曹操也不放心只留这么点人马,大量的烽火台从这儿一路建到广陵和淮阴,只是关羽军出现的太突然,让守军传递消息的机会都没有。
    “关羽在此,城上何人敢出来一战!”
    伸手把美须一捋,关羽大声的对城上喝道。
    由于船只的原因,他的副将徐荣王才并没有追随,身边没有其他武将。
    城上的曹仁虽然已经心存守势,但他知道如果能出城胜一战的话,不但有可能派人往曹操那儿求援,还能挫敌锐气,让守城更简单一些。看到关羽仅有一将,就动了出城败他一阵的心思。反正当初关羽和曹操极有交情,想来不会太过凶狠。
    刚好旁边的李典也这样想,两人不顾军师满宠的劝告,执意出城迎敌。
    “云长别来无恙否?”曹仁出城对关羽报拳道。
    他知道自己和李典两人论单个的话,肯定没人是关羽的对手,联手的话,还有有胜利的希望   。而且凭以往关羽的交往,知道他极重感情,出于对昔日感情的顾及,他可能不全力出手。所以先准备谈谈当日的情分,来软化一下关羽。
    “闲话休说,赢了关某手中的刀,关某立刻带兵退去,若是不能,休怪关某不顾昔日情分!”关羽心里明白着呢。
    他当然知道对方是想用人情说退自己,但自己既然接受了命令,就的遵守。
    当初选择进攻路线时,关羽第一个选择了正面吕布的汝南,就是因为不想面对昔日的老朋友曹操,也不想主动进攻汉室之胄刘表。只是当王奇公布作战计划后却发现,自己还是进攻曹操的先锋。虽然心中奇怪王奇为什么这样安排,但反正战略上可行,也就硬着头皮上阵,心中还暗自安慰,至少不用直接面对曹操。因为觉得有几分愧疚,所以在面对曹仁时,忍不住轻率的定下只要击败他,就愿意退兵的许诺。
    “忘恩小贼,看某史奈来除你!”
    正当曹仁准备再讨讨人情的时候,他的阵后却冲出一员将领。小校史奈忍不住这样磨嘴皮,不尊号令的纵马前去争斗。
    “放肆!快回来!”曹仁大怒。
    看到关羽刚才那样答话,分明就是心存旧交,不忍直接争斗。现在自己主动挑战的话,他就不会再有任何估计。
    但那边的关羽又岂愿意错过这个机会,看到对方挑战,立刻一夹跨下大宛马,直冲过去喝道:
    “无名小卒!看某取你人头!”
    两马相交,众人只听噗的一声,一颗人头便咕噜噜的滚到了地上。关羽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