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粱三国-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还跗婵刺锍氲牟拍埽⒉痪醯盟不嵴庋耄灾皇蔷簿驳目醋盘锍耄人慕馐汀
。feiku发布 “如今已是十月,以往这个时候,乌桓等族也会南下劫掠。公孙将军治幽州时,虽然多次击败胡军,但追击行动进行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也没做过!”
。feiku发布 “哦!这是为何?”旁边的沮授问道。
。feiku发布 他知道公孙瓒的武勇,想不通他为什么在追了一次后就停止追击。
。feiku发布 “只因为那次公孙将军率三千骑兵追击,结果除了刚开始还能见到人烟,后来竟然连续一个多月没遇到人影,待到粮草耗尽,准备回来时,却遇到了三万胡人!是三万胡人,不是胡军!那一战,公孙将军仅以十二骑还!”田畴沉声道。
。feiku发布 他特别指出是三万胡人,不是胡军。
。feiku发布 旁边的田豫也点了点头,表示知道此事。
。feiku发布 “这,这又是为何?”沮授有点搞不清楚了。
。feiku发布 阴谋诡计他还能弄清楚,这样有牧民组织的事情,他还真搞不明白。
。feiku发布 “主要是公孙将军的部队一在大草原出现,就被牧民们奔走相告,瞬间传遍各部,草原之人,只要看天上的鹰和地上的草,就能分辨出部队行军方向。而这些牧民平时放牧,一旦汉军入侵,则立刻上马作战!公孙将军被围,就是牧民们相互告知的结果。不过经历了这么一次大败,估计他们能上马作战的青壮应该不多了!呵呵!”田畴说道。
。feiku发布 看到众人紧张的脸色,还故意笑了笑舒缓一下气氛。
。feiku发布 众人却没有反应,他们都被田畴描述的有关牧民们的行动所惊吓了。
。feiku发布 只是沮授说了一句话,却让大家再受了一惊。
。feiku发布 “主公上次曾要将高过马腿的胡人男子全都斩杀,我现在终于理解了!”沮授喃喃的道。
。feiku发布 听了沮授的话后,怎能不对王奇的心狠手辣感到惊心。
。feiku发布 但对于他所说的政策,众人也不由心中一动。在座除了田畴和田豫,全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就是前面二人,也因为胡人屡次寇略幽州,对他们充满了仇恨。
。feiku发布 “主公!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胡人就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平定的!我们不如按照原来的议定,前面以大军为先导,后面汉人牧民跟上,士兵消耗可以从牧民那儿补充,牧民则从士兵那儿寻求保护!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吞并草原!”
。feiku发布 “恩!不错!”王奇点了点头。
。feiku发布 不过目光却是看向了在座的诸将,张辽心神领会,立刻站起来抱拳道:
。feiku发布 “主公!张辽熟知胡人战事,就让张辽来负责此事吧!只要主公留下两万骑兵,一万步卒,张辽保证在三年之内收复辽西、扫平乌桓各部!”
。feiku发布
第二百零一章 新进国公
北方的战事,在王奇安排了张辽留下后,就基本算是结束了。
为了表彰张辽等人的功劳,封张辽为征北大将军(原来为镇北将军!),平辽候,将辽西一地整个封给张辽作采邑。当然了,现在辽西还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想要得到封地,还得张辽自己去争取。
另外还将举城投降的田豫公孙度等人都封为列候,还任命田豫为位高权轻的幽州刺史,掌管幽州。田畴为度辽使,作为配合张辽的文官。召公孙度入京为前将军,其他公孙家族成员也基本被要求到洛阳任职。至于各郡太守和地方县令,还是按照王奇的安排,由中央朝廷任命。
对张辽的具体安排也很简单,考虑到接下来优先对付的是江南几大诸侯,王奇很干脆的将三万骑兵和连同这次缴获的一共四万多匹战马,全都留下来给了张辽,自己只带走几千匹劣马和伤马。
由于张辽手下合格的骑兵只有三万,王奇又特许张辽在幽州招募四万人,建立一支新的骑兵。
至于步兵,考虑到已经将全部的战马给了张辽,而且幽州本地还有几万人的地方守备部队,王奇就一个步卒也没留下,全都随军带走。就这样,王奇出征时是十几万万部队,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有过三十万的人马了。
王奇本来担心带关羽一起走的话,会在面对曹操时发生意外,就以征战异族,才是保卫汉室的第一重任为由,想让关羽留下帮助张辽。无奈关羽似乎对赵云等人建立的武勋很羡慕,竟然以在这里没多少敌将可以杀为借口,强烈要求随王奇南下征战。想想自己的陆战武将中,关羽是少有的几位能上船作战的,王奇最后还是同意了关羽的要求。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来自北方高原的寒风一吹,天气变凉了不少,士卒中不少人都患了伤风或寒症,幸好王奇有黄月英提供的秘方,经过及时的治疗,没有一个士兵因此病死,当然也没形成更大规模的流行病了。
在留下大量的防冻药和治疗寒症的药物后,王奇带着各种缴获物资和三族俘虏,启程返回京师洛阳。而主力大军,则是由关羽率领,冒着冬季行军的危险,立即南下。
因为此时,南方和西凉同时发生了小小的意外。
***********************************************
西方的意外还比较正常,甚至可以说完全在王奇等人的预料之中。
建安二年九月底,西凉的韩遂和马腾,联合汉中的张鲁,共出动二十万兵马,突然进攻长安。
京兆尹张绣面对如此众多的敌军,不战而降。但是潼关以西的地段,青壮子民早在之前就迁到了关内,田中粮食,更是一进入九月就进行了抢收,韩遂攻下长安后,发现真正的缴获还不如攻克一个小城来得多。
他当即以张绣的五万降军为先锋,让他们率先进攻通往洛阳的潼关。压阵的则是韩遂的亲信成宜、马玩二将,和三万精锐骑兵。
攻关根本用不上骑兵,三万骑兵分明是来督战的。
根据张绣和韩遂自己搜集的情报,潼关仅有守军八千,但防守武器不少。凭着天险,八万人马(实际能上前攻城的仅有不到四万)也需要攻上三五天才行。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攻关轻轻松松的只进行了半天就成功破关了。自我感觉良好的成宜、马玩二将,并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没有等待后面韩遂的大军,便急不可待的率军进入关中,准备顺势杀到洛阳去。
结果大部队刚从这边的关门出来,就遇到一员黑脸大将率领的部队袭击。关中的张绣军也立刻反水,各种机关齐动,兵马四出。里应外合的围攻之下,不到一个时辰,三万骑兵就被消灭的精精光光。两员大将成宜和马玩,也被那黑脸大将击毙。
等到韩遂率领大军赶到潼关时,城中的善后工作已经连四马的马皮都割下了。
潼关上现在有长安撤来的五万部队,和从洛阳赶来的三万铁甲军,加上原来的八千守军,已经有了超过八万的人马。人数虽少,却绝对都是精锐。关下的韩遂军,本来的二十万人马,死了三万,留下一万守长安,只剩下十六万人马。人数虽多,但基本上是乌合之众,向前的时候勇,败退的时候也跑得快。真要开打的话,胜负还很难说。
但这次守关的贾诩却并不准备死守,他在韩遂率军前来挑战时,竟然还派出了张飞等将出城应战。张飞也没辜负贾诩的希望 ,连挑韩遂军的李堪、张横二将,直到遇上马腾的大将庞德,才战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双方鸣金收兵后,贾诩竟然叫胡车儿偷偷的前去韩遂军做了手脚。在第二天再次挑战的时候,庞德和张飞二次激战,才战了不到十合,庞德便因为战马受惊,被张飞一矛挑去肩甲,大败而归。随后马超上前,也是不到十合,因为战马不受控制,差点被张飞挑落马下,只得倒托长枪,回身而跑。张飞立刻尾随追击,后面掠阵的张绣也下令骑兵冲锋,在张飞和张绣的带领下,八千骑兵将韩遂军击退数里,杀敌上千。让守军士气大涨,韩遂军却是士气大降。
庞德马超败回后检查马匹,才发现马鞍下被放置了不少细小的小石子,刚开始战马觉察不出来,当战斗的时间长了,将马背上的皮磨破,自然就让马痛的不受控制了。庞德和马超大怒,从此严密看守各地,防止再有外人进入马厩。只是第二天再去挑战,贾诩却紧闭城门,不再应战。
随后的几天韩遂军死命攻击,贾诩却只出阴招偷袭,今天烧你几堆粮草,明天用疲兵之计闹的你不得安宁,后天又用个连弩杀杀你的威风。十几天下来,潼关安然无恙,攻关的一方到是快吃不消了。
其实在武将身上用这样的阴谋诡计,也幸好是张飞。换一个其他比较正直的武将,平时用用诡计还能理解,武将单挑的时候也使诈,定然会让人生气。张飞虽然生气,却因为被贾诩吃得牢牢的,根本不敢提什么意见,反而屁颠屁颠的配合着贾诩行事,只期望他不要暗地里整自己。
潼关的战事基本和原来的计划一样,只要等待收割胜利的果实就行,但江南这边的战局却是有点让王奇和朝臣们意外。
***********************************************
王奇的使臣祢衡是在九月中旬出发的,等他到达南阳时,吕布军已经开始对汝南军设在淮河上的水寨发动攻击。早就得到情报的徐庶,亲自带了黄忠等将前来驻守,结果当然是轻易击退吕布的开头几次攻击。
与此同时,广陵的曹操,也主动出兵威胁下邳城,但由于北上的舰队,在进攻东海郡朐县时,遭到王奇军岸防投石车的猛烈攻击,不得不原路撤退,得知此消息的曹操遂按兵不动,准备看吕布那边的形势。待吕布撤退,曹操的军队也在徐晃进攻前撤退了。
按照原计划,当吕布和曹操同时对王奇南部防线发动攻击的时候,王奇军埋在孙坚军中的张纮,应该会出来游说孙坚趁机出兵攻占吕布的地盘。但问题是曹操和吕布并没有大规模的进攻,而孙坚也没有任何行动。就连差点让暂时留在军中的太史慈给跑了,孙坚也没有丝毫犹豫。
预料中轰轰烈烈的战事没有到来,让徐庶和陈登都觉得很奇怪,但两人并没有因此松懈,一面飞鸽传书,将此地的变化告诉还在幽州的王奇,一面各自安排防务。
徐庶是继续亲自带兵驻扎在淮河水寨,同时知会刚到襄阳的祢衡,希望 他们说动刘表和自己一起对吕布有所行动。陈登则是立刻让刚刚返回的白龙舰队,南下封锁广陵的出海口。由于对夷州的海域并不熟悉,陈登放弃了让舰队封锁夷州的计划。
暂时的安宁,在接到张纮传来的一条消息后有了改变。
顾家虽然得到了孙坚的招揽,但很显然孙坚并不是信任顾雍这个蔡邕的亲传弟子,在一次没有顾雍参加的秘密高层会议上,孙坚向众人诉说了一个计划。
在几个名人的号召下,江南的孙坚,刘表,曹操,吕布,已经悄悄的联合在一块儿了。他们准备在明年开春王奇军南下的时候,刘表在暗,其他三家在明,双方联合起来消灭南下的王奇军主力。随后再北上攻击王奇的老巢,瓜分他的地盘。这几个不世出的名人,正是神卜管辂(前文说过,让他们都提前出场了)和江东天一教主于吉。其中张纮还特别提到,孙坚军中并不是所有人赞同这个计划。
刘表原来本着同盟之谊,不愿意加盟三方联盟。三方联盟觉得当时不是行动的最佳时机,才没有提早进攻。等到袁绍被灭,担心自身安危的刘表主动加盟,四家才开始部署联合行动。只是现在王奇已经平定了袁绍,手中可用之兵,已经远远超过了五十万,南方四家加起来也不是对手。所以就算联合在了一起,他们还是决定用偷袭的手段。
从一定程度上说,王奇在北方的行动,正是让南方联合起来的最大功臣。
**********************************************
当这个最新消息传到王奇手中时,已经是王奇快回到洛阳的时候。
强忍着心头的怒火,王奇还得摆出一副笑脸来面对迎接自己的朝臣。
在刚出幽州的时候,王奇就接到了天子加封他为祁公的诏书。
这个称号有点讲究,正规的称呼,应该是祁郡公,逾礼一点也可以称呼为祁国公。就像当初袁绍的正规称呼是魏郡公,而手下却已经称呼他为魏国公一样。但魏郡公那是以魏郡作封地的,祁郡公却并没有祁郡这个地方,祁县属于太原郡,称太原公显然是不合适。
当时有不少朝臣,根据太原是西周时是唐国的开国之所,要求将太原郡改为唐郡,封王奇为唐公,还有人认为太原春秋时已经变成了中原大国晋国,应该将太原郡改为晋郡,封王奇为晋公。那些人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最后考虑到这样改名的程序太繁琐,这次加封却是为了能够激励前方的士气,所以贾诩戏志才力排众议,以丞相的老家在祁县,不能忘本为由,直接用了祁公这个称号。(其实是因为读者选择祁的人最多!)
虽然各个大臣脸上的笑容很真诚,欢迎的场面也很盛大,但王奇的情绪却并不是很高。不过现在正是拉拢人心的时候,王奇不想让朝臣认为自己稍微得势就不理他们,所以尽管心中充满烦恼,还是稍稍的和迎接的大臣聊了几句,才亲自到皇宫拜见刘协。
在忠于汉室的大臣心中,这次王奇平定河北,算是大势已成,等到明年开春,大军就可以挟着扫平北方的余威,再定江南。到时西取凉州,南剿益州,安定天下,指日可待。朝臣们对于王奇这位中兴大臣,可以算是寄予了绝高厚望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天子太无能,太昏庸。
当王奇抵达汉宫时,还是遇到了自己推荐的三公卢植,朱隽等人。这些忠于汉室的大臣全都老了,他们的下一代,全都受过王奇的恩惠,对于王奇的忠心,都快比对自己的老父还要高,等老一辈一退,朝堂的上上下下自然完全掌握在王奇一个人手中。
拜见完天子,和三公商谈一下最近的情况,王奇就带着手下回府。由于这次缴获了大量的胡人俘虏、军旗金鼓,还带来了乌桓王蹋顿的脑袋,所以明天还得到太庙献牢。今天这样见一下面就算了。
随同王奇进府的,除了跟随他一起回京的众官外,戏志才等留守人员也得到消息,一起来到府中。
“这是怎么回事!”戏志才看到这个消息,不由惊讶的提高了声音。
“南方各诸侯虽然面对主公的压力,但绝对不会在我们进攻前联合在一块呀!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尽可能的在我们进攻前互相吞并,扩大地盘。管辂和于吉怎么敢出面组织此事,他们不怕主公平定南方后拿他们治罪吗?”程昱等人更觉得惊讶。
王奇皱了皱眉,沉声说道:
“这可能和当初在濮阳的一次会面有关!”
当下就把那时管辂提出要借看无字天书,被自己拒绝一事说出。最后还说出,无字天书根本不存在,那些东西确实是自己想出来的,当初只是被大家追问的没办法了,才托言无字天书的。
群臣和王奇接触时间比较长,当然能从王奇的一些反应上看出来,很多新奇的主意,其实都是王奇临时想出来的。刚开始是觉得一个人不可能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才另愿选择相信无字天书这么一回事。后来仔细的观察下来,早就对王奇说的天书是否存在产生怀疑。他现在这样一说,反而大都是理解的点点头。
“唉!想不到管辂这样的一代奇人,竟然这么落俗!为了一本书,就推动这次战事,难道不知干戈一起,受害的是天下百姓吗!”荀彧长叹道。
为了不让北方因为战乱而南下的流民进入南方,成为南方诸侯的兵力来源,他一直在负责收拢流民。从各地的回报中,荀彧知道那些流民的生活有多困顿。也幸好王奇心地善良,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各种粮食,衣物,甚至房屋,都准备的十分充分。因为北伐产生的十几万流民,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看到王奇对这些流民的所做的努力,荀彧已经有点心动。最近刘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胡作非为了。为了天下的苍生,荀彧觉得,也许有王奇来治理这个天下,百姓会过得更好。这件事情他已经与自己的堂弟和侄儿商议过了。一直在青州救援百姓的荀攸很自然的认同了他的看法,但一直在京中为官的荀谌却不识民间疾苦,虽然对天子也有点不满,却并不认为王奇可以取汉室而代之,最多只能赞成王奇仿效霍光,废刘协,另择宗室子弟为帝。
荀彧已经看出王奇的野心,知道这样的条件根本不可能满足王奇。为了天下的苍生,荀彧觉得,如果有必要,只得牺牲自己的这个堂弟了。
“哼!既然计划已经被我们知晓,下面的事情就得看我们得了!刘表既然敢背叛盟约,就得付出血的代价!”郭嘉冷笑道。
大家都知道自己早晚会对刘表动手,但对方在自己之前有背叛的打算,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蜀头楚腰吴尾,三者缺一,江南不固!直击楚腰,取襄樊,顺江直取江夏,江南可定!而守江必守淮,没有两淮屏障,江东始终不稳!如今淮河正在我军控制之下,只要妥加利用顺淮河进入洪泽湖,在进逼高邮,定广陵,江东可平!”王奇站起来冷声道。
第二百零二章 司马初现
打仗的事情,嘴上说说简单,真正的做起来就有点难了。
为了明年的战事,王奇先要对得胜归来的大军进行一定的调整。关羽统帅的大军刚还在渡黄河,所以就乘机在白马等地进行了整编。
这次王奇从冀幽两州带回来的士兵大概有三十万。这三十万人当然不能立刻派上战场,其中很多人都是袁绍临时征集的青壮,没经过任何作战训练。王奇将其中的老弱伤残解甲归田,再从并州、青州、兖州、司隶等地的驻军中抽调出大量精锐人马加入其中,仍然凑足了三十万人,号称羽林禁军。大都督由王奇亲自担任,副都督则是由关羽、赵云、和周瑜三人担任,每人统帅一个十万人军团。
其实按照王奇本意,是想让周瑜来担任大都督的,只是他现在毕竟年轻,才能还不为人所识,这次让他担任副都督,还有不少人心中不服。
相对应羽林禁军,还有地方守备部队和边防部队。地方守备,没什么可说,一般都是半农半军,一边屯田,一边当兵。当兵也是实行番卫制度,就是轮班去当兵戌守。所以虽然基数庞大,至少有近百万人,但真正在职的却不过十几万。
边防部队的概念稍微有点模糊,其中最强的边防军,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边防军,就是由张辽统帅的七万骑兵了。除了张绣手下的万余骑兵和还驻扎京师的一万禁军铁骑,那里可以说是集中了王奇所有骑兵。王奇将其命名为骁骑军。加上半军士性质的几万牧民,张辽军的统帅额度也是十万人。算上他东起大海,西至并州西部的防线,这点部队还不算多。(关于骑兵的数量多问题,我会专门写一篇作答!)
还有四支边防军,就是现在驻守在潼关的张绣军和驻扎南方的徐庶军,徐晃军,武安**。他们人数不多,但全都是正面对抗着敌人,一旦敌人退却,大部分士兵随时可以转为地方守备军。
这么零零总总的算下来,王奇的常备军有七十多万,后备军一百来万。相对与当初曹操统一北方时是少了许多,但对比治下人口来说的,还是嫌有点多了。
王奇治下八州一郡,司隶只算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平阳五郡,这五郡的人口在桓帝时超过两百七十万,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人口流失了很多,即便王奇从其他州郡调集了大量移民过来,总人口也只剩下两百万了。
京兆、扶风、冯翊三郡,因为多年战乱,人口稀少,现在又不再王奇控制中,略过不计。
豫州作为王家的发源地,基本没经过什么战乱,最高时的人口数量一度超过桓帝时,达到六百多万,成为中原第一大州。虽然这几年因为王奇的移民政策,迁了大量人口到青州徐州等地,但还是有五百多万人口。
青徐两州,经过杀人魔王曹操的几次战事,人口曾经从最高时的六百多万下降到六十多万。幸好王奇收留了大部分流民,在迅速平定曹操后,将他们遣返回了原籍,再有豫州等地的一部分人口迁入,两州加起来又有差不多有两百万人了。
损失人口数最多的,却是冀州,冀幽两州虽然富庶,但历来战乱不断,战死的人比饿死的人要多得多。单是一个冀州,这几年下来,就损失了近四百万的人口。虽然有一部分被临近州郡吃下了,但他还是从一个六百万人口的中原第一大州,变成了仅有二百万人的普通州。这还是王奇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平定袁绍的缘故,不然人口降得更厉害。
其余如兖州,幽州,人口本来不多,损失也都超过了百万,唯一有较大变化的就是并州。并州在王奇接管前仅有六七十万的人口,持续的移民戍边政策,却让他的总人口超过了一百万。而作为王奇封地的太原郡,人口已经超过三十万,随着王奇不断的重视自己的家乡建设,并州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这些,再加上南阳的一百多万人口,现在王奇地盘上的总人口大概为一千七百万左右。江东孙曹吕三大诸侯,加起来的总人口也就是他的零头。
数字上看起来人还挺多的,但由于战死的大多是青壮,所以实际能生产的,也就是所谓的劳力,要少得多。
“唉!想不到我竭尽心力安置流民,战斗时尽量减少伤亡,还是让中原人口损失过半呀!”王奇听了荀彧对敌我情况的分析,不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主公!昔日桓帝时,大汉人口也没过六千万,如今战乱多年,人口还得四成,已经是前无古人之创举了!”荀彧真心的对着王奇做了一揖。
只有他这个经常负责救济流民的大臣知道,王奇为了这些流民,花费了多少的心血。本来从长安,潼关等地夺回来的各种稀世珍宝,除了一小部分送给了刘协,其他的大部分,都进了各地商人的口袋。他们换来的,是一袋袋的粮食,一件件的衣物。而其他的,诸如引进新作物,种植新粮,亲自过问粮食生产,水利工程等等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以王奇军的现在生产力水平,战备时间只需要其他诸侯的一半,但王奇每次总是到最后关头才开战,为得就是多准备一些百姓的安置工作。战争的背后,是看不见的其他动员。
“恩!以后作战一定尽量注意不危及百姓,上次文和做出放弃长安的决定就很好!”王奇开心的笑了。
想想也是,三国时魏蜀吴加起来也没自己现在的人口多,随着中原平定,大家战后余生,必然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只要保持对北方异族的人口优势,想要乱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主公!如今文和守潼关已经有几十天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将西凉军击退,主公是不是亲自走一趟,以你的名望,定然能招募那些羌人投降!”程昱建议道。
羌人尊王奇为圣人的事情,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不是考虑到王奇还在远征幽州,韩遂这次也不会让几万羌兵参加。只是他没想到王奇这么快就解决了袁绍和异族,弄得他在刚得知王奇即将回京时,都狠狠的打了探子一个耳光,斥责他胡说动摇军心。
“不错!风霜将至,到时候天寒地冻,就算文和不反攻,他们也要撤退了!我还是趁机走一趟吧!”王奇笑道。
羌人的武勇他早就听说过,上马能驰骋,下马能步战的战士,当然是最好的兵源。而且对于王奇来说,羌人和其他异族不同,北方诸胡寇略汉人,对汉室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这个羌人,王奇翻翻史书,发现反而是汉人奴役他们的时间比较多。而且羌人和汉人联姻现象比较频繁,用不了多久,就会完全被汉化。只要王奇能得到这支部队的效忠,就能促进他们的汉化进程。为了天下,王奇当然要全力以赴的去招揽。
*********************************************
长安新开的一家茶馆里。
一个十七八岁,腰悬短剑的青年文士。充满犹豫的对他身边的人道:
“二哥!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
身旁那个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笑着的拍了拍他的肩。虽然年纪差不多,但他腰悬长剑,身材修长,平白比刚才那个青年老成了不少。
“三弟放心,这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长剑青年双眼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不远处车水马龙的长安府衙,一脸不屑的道:
“那韩遂无能,自以为长安空虚,只要程银一将留守即可,岂不知朝中能人无数,对他的进攻早有准备,估计用不了多久,大军就会反攻了!”
“既然朝廷马上会反攻,那我们也没这个必要去冒险,还是好好待在家里算了!反正父亲也没同意我们出仕,立了功也是白立!”短剑青年闻言立刻退缩了。
“哎呀!三弟,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王丞相这次平定河北以后,手下精锐士卒不下五十万,钱粮更是占据了天下十之七八,扫平天下之势已成,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立点功劳,将来军功簿上可就会没有我们的名字了!”长剑青年正色道。
“我们是读书人,要这军功何用?”短剑青年喃喃的道。
但显然知道不大可能说服长剑青年,说的非常的低声。
长剑青年当作没听见,自顾自的继续给短剑青年分析道:
“我虽不知道朝廷的策略,但想来也不过预作地道,暗置奸细这两种方法,只是西凉贼子寇掠成性,一旦前方兵败,回来时定然要劫掠百姓,此时朝廷的大军还没到来,无辜的长安百姓根本没法和西凉军对抗!为了满城的百姓,我们也该出手相助呀!”
听到长剑青年的这番话,那短剑青年才神色一动,问道:
“那二哥你有什么好的计策吗?”
“嘿嘿!好计没有,毒计到有一条!”
“计将安出?”
“只需……”
两兄弟的话句越来越轻,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两人已经从茶馆出来,茶博士热情的将两兄弟送出门来。
“两位司马少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
王奇抵达潼关时,看到的是正高兴的在烤牛羊的一大群士兵。
虽然全军铠甲具备的列队迎接他,但他还是对那些在烤制食物的士兵更感兴趣。
“这是为何?”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