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的旁边是夏朝南的座位,他和夏朝南的关系自不用说,一直都非常好。
  而夏朝南今天也是给足了陈京的面子,在节目播放到精彩处,他竟然带头鼓掌,搞得陈京很是尴尬。
  在节目结束之后,李清香讲话对陈京大力的褒奖,并且要求各区县要认真学习陈京讲话的内容,每个区县一把手要通过学习写心得体会,并且要上交到她那里,她要亲自审查。
  她激情洋溢的道:
  “各位,我相信我们作为海山干部,这一刻是感到骄傲的。因为我们海山培养的区委书记,在这一次县域经济论坛上面大放异彩!这个荣誉属于我们整个海山!”
  她顿了顿,道:“相信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邻角这几年的发展形势有多么的势如破竹。以前在我们班子中,在其他区县的同志中,大家对邻角以及陈京书记个人持质疑态度。
  而陈京书记用实际成绩让所有的质疑变成了泡沫,邻角成为了我们海山最有实力的区之一。
  今天我要强调的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放下以前的那些不正确的,错误的观念,要真正开始端正思想向邻角取经学习。
  我们这一次考察团来临港是来虚心学习的。
  回去以后,我们在内部也要开展一场彼此学习的高潮,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远的真理,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这个传统的美德……”
  李清香讲了很多,最后她又安排陈京讲话。
  而恰在这时,他的电话响了。
  他脸色变了变。
  李清香的风格硬朗,作风强悍,尤其是会议作风尤其严格。
  在她主持的会议上,交头接耳,不认真听报告,或者是手机不关机,那是要遭受严厉批评的。
  不过今天,她微微的笑笑道:“你先出去接电话,接了电话我们再交流!”
  陈京出去足足五分钟才回来,进到会场的时候,他的脸色变得非常的严肃。
  电话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史正新打过来的。
  史正新在电话中口吻极其严厉,严肃批评陈京擅自改变行程。
  他要求陈京立刻从临港奔赴粤州,否则纪律处分。
  陈京是组织部出来的干部,他当然知道组织部权利有多大。
  面对史正新的严厉措辞,他根本没有辩驳的余地。
  如果是在内地,陈京以前当处长遇到这样的情况,那肯定也是相当恼火的。
  说不定那个阳奉阴违的官员,一生的仕途都会葬送,毕竟作为党内来说,组织部的要求是非常严肃的,代表的组织的意思,执行不容有任何打折扣。
  陈京重新回到会场,他凑到李清香身边把刚才电话的情况向她汇报。
  李清香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去。
  过了一会儿,她摆摆手道:
  “这件事我去处理,你先和大家继续交流!”
  她拿起自己的公文包,站起身来出门,砰一声把门关上,气势相当的惊人!
  ……布艺的沙发非常的考究。
  左帅坐在沙发上,将头枕着后面的靠背上,手上扶着一个抱枕,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一动不动。
  房间就他一个人。
  他面前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着让人烦心的电视购物广告,电视音量不小,整个客厅都被吵得不得安宁。
  可是左帅却似乎没有任何的感觉,任由电视里面那个激情的男声在竭斯底里的呐喊。
  刚刚,就在几分钟之前,他将黄海卫视最新一期的县域经济的专题节目看完了。
  李克波和陈京的激辩之精彩,两人谈的问题之深入,可以说是让他大涨见识了。
  他平常是个非常自负的人。
  多年在媒体工作的经验,他的见识和才华得到了很好的锤炼,陈京号称楚江才子。
  苏北属于江南,江南才子之乡,才子如云。
  可是真要评苏北才子,他左帅绝对榜上有名。
  苏北省委为书记挑选秘书,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他,而且从报社将其破格提拔,这在苏北政坛已经是佳话了。
  感受到自己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得到的别人的尊重,左帅常常觉得很骄傲,内心的自信也更足了。
  从他第一次见陈京开始,后来屡次听沙书记提到陈京。
  那个时候,他就心里滋生了一个想法,他很想和陈京比一比,看看谁更有才华,更有本事。
  这一次陈李之争,左帅毫不犹豫的为李克波支招,彻夜不眠的为李克波撰文。
  可是……这一刻,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李克波固然让他吃惊,让更让他吃惊的是陈京。
  陈京的每一次讲话,可以说都是即兴而来。
  可是即兴而来的讲话,竟然如同手上有深思熟虑过的演讲稿一般,所有的问题他都回答得严谨,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而且这些所有的回答,没有任何敷衍,都是直接面对问题,而且问题经过他的解答过后,让人很信服,甚至是豁然开朗。
  左帅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强的功底才能到达这样的水准。
  在这一刻,左帅把自己和陈京换位考虑,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在那个位置上表现这么好。
  陈京表现堪称完美,左帅心中除了敬服,再没有任何脾气……
  (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向问题!
  邻角红了,从一个不知名的边缘小地方,现在至少整个岭南都知道海山有个邻角区,邻角区的特色是家具,号称共和国家具之都。
  不夸张的说,邻角因为陈京而红。
  陈京现在是岭南省最年轻区县委书记,同时也是最有作为的区县委书记。
  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经济指标看,邻角已经直逼蓝河,看这架势有取蓝河而代之的意思。
  可以预判,按照邻角这样的发展势头,明年邻角必将成为海山第一,这也没有什么悬念。
  执政两年,把一个相对落后的区,搞成了全市最发达的区,陈京领导邻角班子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发展。
  而因为他这一次参加黄海县域经济论坛,他也一跃成为了岭南的名人。
  为岭南争光了,狠狠的打击了苏北的嚣张气焰,号称以县域经济为自己独立特色的苏北,这一次在这方面亮点不及岭南,让岭南社会各界大感鼓舞。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悄无声息的人才争夺战也正式打响。
  南港班子重组,省委已经找南港市委书记姚军辉谈了话。
  新的南港班子还是由姚军辉来当班长,至于班子人员构成,省里充分尊重他的意见。
  姚军辉现在心中基本框架已经有了,但是现在海山邻角经济搞得火爆,而且在区域合作方面,海山也一步迈在了前面。
  姚军辉看得眼红,一门心思的就只想把陈京调海山来任职,在省里有秘书长贺军照顾着,他的工作也是进展有序,有条不紊。
  但是对海山来说,海山班子的调整目前还没有眉目。
  海山班子究竟是打散了重组,还是在现有基础上微调,省里几个主要领导都还没表态。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海山黄宏远和李清香两人是铁了心的要把陈京留在海山。
  无论是黄宏远还是李清香,现在两人在外面都是异口同声的强调,陈京是海山培养的干部。
  言下之意就是海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干部出来,没有可能让其他的市摘桃子。
  姚军辉最大的依仗是贺军。
  而李清香最要针对的也就是贺军。
  贺军盘算要把海山打散,她偏偏不让他遂心愿。
  贺军盘算着要把陈京调走,她便和黄宏远联手,两人一起到省里做公关,坚决不放人。
  姚军辉一次次的往省城跑,黄宏远和李清香两人也是频繁的进省城,现在省委组织部都不知道该怎么考量陈京,最后陈京一个处干的问题,还硬是要惊动秦云松部长。
  秦云松站出来,也说不了什么公道话。
  一方是秘书长他不敢轻易得罪,而另一方黄宏远和李清香两人现在携手合作,两人在省里也是根基相当牢固的,他也不好直接倾向贺军那边。
  最后他只能表态,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处理,最后还得由书记定夺。
  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史正新平常在岭南是赫赫威凛的存在,虽然是处长,但是他主管干部区域协调,干部要跨区域配置协调,基本都需要他点头。
  有些干部挖空心思想从边远地区进核心区,不通过他,事情根本就没戏。
  可是这几天,他的气势下去了。
  陈京没按要求来组织部谈话,他刚刚打电话批评,很快就接到李清香市长的电话。
  李市长泼辣出名,电话打通他不分青红,就给了史正新一通狠狠的批评。
  一将不能奉二命,陈京从黄海飞临港是她李清香的意思,怎么?他李清香不能够安排自己手下工作吗?
  史正新不事先了解情况就胡乱批评干部,这是什么行为?
  史正新被一女流之辈批评一通,他感到特窝火。
  可是好男不跟女斗,而且李市长是领导,面对领导的批评,身为组织干部都不虚心,那不是抹黑组织干部的形象吗?
  可是让他窝火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些。
  这边陈京有领导给他安排的忙不完的事儿,那边秘书长电话催得急,贺军哪是他能得罪的?
  部长都很尊重贺军,何况他一个小处长?
  史正新顶不住压力,只能向上汇报,从分管副部长然后是常务副部长,最后大家都拿这事没办法,他只能把事情捅到秦部长那边去。
  秦部长先就狠狠的批评了他一番。
  组织谈话可以主动出击嘛!为什么偏偏让人家干部自己过来?
  有些干部身处特殊岗位,工作不能够放松,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部的考察员哪里能够还坐在家里等?这是官僚习气!
  史正新得了一顶官僚习气的大帽子,这才组织人赴海山进行考察。
  考察员在海山待了三天,受到市里隆重欢迎。
  海山市委书记黄宏远和李清香都和考察员谈了话。
  这次负责陈京考察的是一处的副处考察员周军,他在组织部干了八个年头了,从来就没经历过这样的考察。
  从基层到同仁到领导,人人都说好,人人都把陈京夸得像一朵花似的。
  如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从上到下在谈话时都强调,陈京是海山的干部,海山干部群众需要他,他一定要留在海山。
  周军汇报把材料拿来向史正新汇报,史正新将考察材料原封不动的往上送。
  他本以为这样做,他总算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给甩掉了。
  可是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几方人都追问他是以什么岗位为基准来考察陈京的。
  作为组织考察来说,总得有个岗位依据吧?
  平白无故的考察什么?没有岗位为准绳,这样的考察有什么意义?
  这史正新哪里能够回答出来?
  回答不出来,别人就对他的工作进行质疑,他是一肚子气没地方撒。
  外面闹得凶,陈京回邻角以后,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工作。
  对自己去想的问题他不是没考虑,他很清楚,自己到哪里去,现在关心的人很多。
  这么多人关系,偏偏他作为当事人却说不上话,他也懒得去关心。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一切都由关心的人去闹吧!
  陈京办公室,李国伟笑眯眯的进来,从身后拿出一罐茶叶。
  “书记,你今年茶可备得不足啊,我前两天看到你茶几下面大红袍告罄了,喝茶要喝大红袍,我这里恰好有一罐,今天就贡献出来了!”
  陈京拿起茶盒仔细端详,笑笑道:“不能说是贡献,只能说是补偿!”
  李国伟哈哈一笑,道:“说补偿也行,反正咱们是天天过来喝,今年我在你这里喝的茶,怕就差不多这么一罐儿了!”
  陈京指了指沙发道:“我们去那边,干脆来一泡,今天我知道你日程不忙,你要去家具城那边的日程是下午,上午放松放松!”
  李国伟和陈京坐在沙发上,陈京冲茶,很快房间里就云雾缭绕。
  李国伟道:“书记啊,有个事我跟你汇报一下,我们敲定的那几个项目,那一边松动了!做昨天去那边和他们聊过呢,出人意料的顺利,涂书记表态一路绿灯,咱们今年合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啊!”
  他顿了顿,嘿嘿一笑,道:“唯一一点有些不愉快的就是涂书记的脸色有些难看,我们一下搞这么多项目,不亚于扯他一页肝喽!”
  陈京笑道:“老李,你就满足吧,哪有你占人家便宜,还让人家笑脸相迎的道理?咱们搞发展搞合作不讲这个,面子是个啥?只要能成事,只要我们的工作能够有实效,做牛做马又怎么样?”
  李国伟道:“还是书记您心态好。说句实在话,现在凭咱们邻角的名气,他邻弯不跟我们合作,我们丝毫不担心发展问题。我们前几天几个副区长碰头了一下。
  我叮嘱他们在接下来几个月,我们邻角的招商引资等各个方面会掀起一个小高潮,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好好的把工作做好,争取今年年底,我们能有个更好看的成绩单!”
  陈京肯定的点头道:“这很好,应该这样做。只是老李你工作可不要太卖命,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不能把身子累垮了。”
  李国伟摆手道:“我算什么?我那点工作还抵不上您工作量的一半。您从黄海转战临港,然后一回来马上又投入工作,你可不要仗着年轻就透支身体啊,那可是后患无穷!”
  李国伟现在心气高起来了。
  邻角现在发展高歌猛进,陈京又对其充分放权。
  政府的大小事务,一律由他操刀,通过自己的决策,眼看着邻角一天一天的变化,这种成就感是莫可名状的。
  以前李国伟在邻角工作,在市里开会总是低调再低调,跟其他区比总觉得抬不起头来。
  现在在市里开会,他最为活跃,其他区县的一把手都羡慕他。
  就在不久前,陈京去黄海参加经济论坛去了,李国伟去市里开会,当时覃石宣就向李国伟发难,说邻角在新建的大邻角环城高速收费搞双重标准,专门针对他蓝田区高收费。
  李国伟当即潇洒的表态,以后大环城高速收费站对“5”字开头的蓝田车一律免收高速费,享受和邻角车一样的待遇。
  那个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李国伟表态也是能算数的,说什么邻角是陈京的一言堂,那是无稽之谈!
  (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四章 要交权了?
  李国伟心情有些复杂。
  他此时心中有难以压抑的高兴,但却偏偏不能表现出来。而在高兴之中,却还藏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微微有点惆怅。
  他手上拿着一份名单,这是陈京刚刚给他的。
  名单主要是邻角区各单位各乡镇干部的空缺纪录,还有需要调整、调动、提拔干部的名单。
  区委管人事,而陈京一向把人事权卡得很牢。
  在邻角陈书记用人特点鲜明是出了名的,陈京用人的习惯是用听话的人,用有能力的人,用踏实能干实事的人。
  有人说陈京用人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听话。
  不听招呼,阳奉阴违,不和区委保持一致的干部,陈京对其是零容忍。
  当初他刚来邻角,免了很多人的职务,大都是这种情况,那个时候引起的争议很多,告他状的人也很多。
  但是陈京我行我素,依旧不改这个习惯。
  事实证明,陈京当时的做法是比较可取的。
  现在邻角上下团结的局面,不能不说和陈京善于用人是有极大关系的。
  可是今天,陈京把今年年内和明年年初需要调整到位的所有人事资料都给了李国伟,让李国伟全权负责此事,李国伟岂能不激动?
  他拿着名单久久不说话,过了很久,他道:“书记,我担心工作做不好……”
  陈京眯着眼睛瞅着李国伟。
  他初识李国伟的时候,觉得这人特难相处,特别桀骜不驯。
  可是现在李国伟却像小学生一样忐忑不安,他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
  他摆摆手道:“老李啊,我的情况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我可能就要走了!说句实在话,在邻角干了几年,刚刚干出成绩来,在这个时候提走的话,实在是心情很复杂。”
  他喝了一口茶,微微叹道:“可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现在的情况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不走,终究一天还是要走。好在现在离开,我已经没有多少遗憾了!
  老李啊,你我一起共事时间不短了,我是真心希望邻角能够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能够一如既往按照现在的路子走下去。我走了,目前谁来接这个担子还不一定,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你能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李国伟愣了一下,道:“书记,感谢您的信任!如果组织给我机会,我一定把邻角在几年之内发展得更好,完成您当初的展望和规划!”
  陈京淡淡的笑笑,指了指李国伟手上的材料道:“所以啊,从今天开始,现在到年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把区委的担子放手交给你负责了!我希望你工作能够大胆一些,你怎么想就怎么做。
  班子的交接我们提前开始!”
  李国伟脸色一变,道:“书记,这……”
  “没什么这这那那的,就按我说的办吧!你别以为我是故作姿态,我也不是在卸包袱。而是我深切的感受到,你目前掌控局面可能还需要努力。与其等我走了,你在努力,还不如现在就开始!
  有我帮你盯着,有些事情的处理你胆子还大一些!”陈京道。
  他皱皱眉头道:“最近我观察咱们班子异动不少,马上要调整班子了,有个别同志就坐不住了。这股风气要想办法刹住。现在跑官要官还没到时候呢!
  我的意见是让跑官的没官做,邻角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踏实肯干的干部!”
  李国伟心一凛,隐隐明白了陈京的意思。
  陈京是希望李国伟能够先立威,陈京在后面给他做后盾,创造条件。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感激,道:“书记,你走了,邻角社会各界、老百姓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如果你还能在邻角待三年,咱们必将闯出一番大事业来!
  我也不矫情了,如果我能接替您的工作,我定然尊重您的规划办事,我们邻角发展势头缓不了,我们的目标在那里,就不会放弃!”
  陈京潇洒的挥手道:“那里就放手去干吧!我在旁边给你掠阵!”
  似乎受陈京气势的感染,李国伟一时有些心潮澎湃。
  他觊觎书记这个位子太久了,时至今日,他才看到一线机会,陈京充分放权给他,让他大胆干。
  他老大不小一个人,竟然感到心里酸酸楚楚的,有兴奋更有责任。
  陈京不管调到什么岗位上,邻角肯定是他关注的地区。
  而且接陈京的担子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陈京把邻角搞得这么好,如果在李国伟手上没搞好,他如何有颜面面对邻角百万乡亲?
  茶喝完,宾主二人的谈话也结束了,李国伟拿着一大叠沉甸甸的资料出去了。
  陈京看着他意气风发的背影,心中的感觉复杂极了。
  早一步把权交出去,这是陈京在黄海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
  人终究不能生活在感性的世界中,现在省组织部对自己的考察已经完成,调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既然这样,自己还有必要把这手上的权利干什么?
  早点让李国伟去熟悉工作,这是对邻角未来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这么做?
  陈京就这样做了!
  可是事情做完以后,他的担忧一点都没减轻,反而是愈来愈重了。
  不夸张的说,邻角就像陈京的孩子一样。
  陈京最早培养他,给他做出规划,现在刚刚出一点成绩就要走,把孩子交给别人去负责,他哪里能够完全放心?
  而且,陈京希望李国伟能够接替自己的位子,但是上面是怎么考虑的?
  陈京很清楚,邻角现在是一块肥肉,眼红的人多,盯的人更多。
  陈京走了挪出一个位子,不知有多少人在抢呢。
  说不定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人已经在省里市里开始活动了!
  这年头,真正做实事的人不多,但是那种一看别人有了成绩,就像下山摘桃子的人却是大有人在。
  相比这些人,李国伟能力可能不欠缺人家很多,关键就是站队的问题和后面的关系问题。
  李国伟一直和冯仁国走得比较近。
  冯仁国在海山的势力比较单薄,更重要的是冯仁国这个人能力有限。
  他现在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继续往上走的问题,以他这个年龄,如果这一次换届还没有上行空间,他以后可能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可是省委对地市班子党政一把手的考量是慎之又慎的,冯仁国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单单有点资历,他能不能上?
  对这一点陈京是持悲观态度的。
  冯仁国上不了,李国伟倒是颇有成绩,但是不能够排除市委将其调别的区县当一把手的可能性。
  如果邻角党政一把手全换掉,陈京就真有些担心了!
  在同质化竞争极度严酷的当今,陈京为邻角探出一条路来不容易。
  陈京这两年人瘦了十几斤,家庭方面也是一团糟。
  一年上头和老婆聚不了几次,爸妈也是姐姐和妹妹也是一年多没见了,有时候工作忙起来,电话都忘记大。
  为了邻角的发展,陈京是付出了极多的心血的。
  他不希望自己的付出最后半途而废!
  “咚,咚!”
  “进来!”
  陈京眼睛看着门口,推门进来的是副书记姜伟。
  陈京向他招手道:“老姜,你干什么去了?一副风尘扑扑的样子?”
  姜伟嘿嘿笑了笑,道:“书记,我这不是负责联系黄公庙镇的工作吗?今天过去我跟他们班子开了一会,遇到了一些问题,就专程过来跟您汇报了!”
  他顿了顿,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小道消息,现在下面在风传说您要调动!这不,这个风声一出,下面的工作就遇到困难了!原来很多投资商过来邻角都是冲着您的名气来的。
  现在这个谣言一起,他们都开始观望了!
  有几个投资商已经和政府签了合同,现在都要变卦观望,您说这……下面的人焦头烂额啊!”
  陈京眯眼瞅着姜伟,微微一笑道:“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邻角以后说不定就只能拜托你们了!”
  “啊……”姜伟愣了一下,张大嘴巴。
  陈京嘴角微微的翘了翘,眼神继续盯着他。
  姜伟的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其实陈京要调动的消息,下面有些人不知内情,他姜伟作为副书记,各路人脉宽得很,他又岂能不知道?
  他今天故意过来,是别有目的的。
  陈京走了,新班子怎么构成,几乎每个人都在考量。
  姜伟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再进一步,今天他是过来探口风来了。
  陈京目光如炬,姜伟心中的这点小九九,自然瞒不到他。
  他嘿嘿笑笑道:“老姜啊,我刚才和老李聊过了,从今天开始,班子就要适应没有我的状态!我希望目前班子内部,大家都能配合国伟工作。我还是一句话,班子要团结。
  而我们邻角需要的是踏实做事,埋头苦干的干部。
  有时候遇到一些困难,团结就是最大的力量,我们邻角班子是个集体,我们这个集体要肩负更多的责任!”
  (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五章 回京了!
  陈京现在完全是当甩手掌柜,放手让李国伟去工作决策,他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不过李国伟威望毕竟还不够,有很多工作做起来困难很大,下面人不服,班子内部其他人掣肘,每到这种情况,事情就会捅到陈京这里来。
  陈京在常委会上笑称自己现在成了调停代表了,什么事情处理不了都往他这边捅,以后他离开邻角了,这些工作该怎么处理?
  不过大部分的担子他总算是卸下来了,工作也不像往常那样拼命卖力了,每天朝九晚五,作息极其规律。
  在家里,殷婷婷的上班规律性也相当强,兴许是收了陈京的保姆费,一个月有没多少事儿干,陈京很多时候都不在家吃饭,她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最近陈京下班时间一规律,殷婷婷是变着法儿给陈京做饭,殷婷婷烹调风味都是纯真楚江味儿。
  菜式要加辣椒,腊货干货比较多,烹饪手法主要是炒和炖,殷婷婷烹饪手艺的确不俗,而且她现在买菜也是敢于出手,陈京倒是大有口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不知不觉,就这样悠闲了一个月。
  季节已经入冬,一年最后的冲刺月马上就要到来。
  一年的努力,一年的工作,一个多月以后就要盖棺定论。
  由于岭南省各市以及各区县的考核,都是一年一考,各种排名,各种奖惩都在年终。
  所以随着年终的临近,从省到市到各区县都忙碌紧张了起来。
  市里各个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区,最近一段时间是频频下来视察,鼓励全市各条战线最后努力,争取年底之前再冲刺一把,为一年的工作画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整个海山市的区县一把手中,恐怕也只有陈京一个人最悠闲。
  邻角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现在李国伟刚刚被授权,工作积极性很高。
  由他来抓工作,抓得比陈京更认真、更细,陈京也乐得放松!
  他在邻角悠闲了一个月,李国伟各项工作都开始稳住阵脚了,他干脆回一趟京城。
  陈京整整一年没进京,对方家来说,是姑爷到丈母娘家,方家上下都很重视。
  方路坚和徐莲两口子竟然都去机场接陈京,倒让陈京大跌眼镜。
  方婉琦挽着他的手,大家一起上车,陈京颇为不好意思的道:“爸,妈,你们就不用来了嘛!我回京一趟,劳烦你们亲自来接,我实在是过意不去!”
  方路坚道:“你现在进京是贵客啊,一年才回来第一次。如果你经常回来,我们会搞这么隆重?”
  陈京讪讪的笑了笑,徐莲一拍方路坚的手臂道:“老头子你别胡说八道,京子是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你没听三叔说京子在岭南工作干得很有成绩吗?他现在在岭南名气可不小呢!”
  徐莲是丈母娘看女婿,对陈京是越看越顺眼。
  以前方婉琦闹着不和廖哲瑜结婚,徐莲是最恼火的。
  因为这事,她在方家的妯娌中有些抬不起头来。
  俗语说三个好女,要个好娘。方婉琦性格如此好强,甚至是乖张,徐莲没有责任?
  可是现在,方婉琦选择了陈京,陈京出身普通,但是能力很强,最近在岭南据说干出了大名堂。
  方家的高层包括方路平都已经非常关注陈京了。
  这让徐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