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道:“爸,我看那个陈京应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我刚才统计了一下你的电话。
  有好多电话都是省领导打过来的,像省委政研室杨主任,发改委伍主任,他们可都对这个陈京赞赏有嘉,让你要小心应付呢!
  李克波皱皱眉头道:“什么小心应付,他们这是涨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我最烦心的就是这些人,口口声声对苏北有信心,实际上一点信心没有。一提到岭南,他们下意识的就紧张。
  平常又什么都拿来和人家比较,比较来比较去,是江湖越跑越老,胆子越混越小了!”
  李靓叹一口气道:“爸,我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那个陈京年纪轻轻,人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的名气这么大,现在这么一弄,他跟着你出名,人家胜败都不论,反正炒作是成功了!”
  李克波皱眉不说话,良久,他忽然道:
  “靓靓,那你说怎么办?现在让我退缩?让我把说出去的收回来吗?我是这样的性格?真是便宜了这小子了!”
  “咚,咚!”
  李克波喊了一声:“进来!”
  推门进来的不是酒店服务员,而是一年轻小伙。
  他气喘吁吁的道:“书记,刚刚得到了明天将要印发的黄海日报的一个版,你看这篇文章!”
  他将一张报纸递给李克波。
  李克波先看报纸署名,上面铅字印刷很清晰:“陈京!”
  报纸的标题很大——《关于县域经济大区县建设的核心观念》。
  “看什么看,我不看!要看你看!”李克波窝火的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搞得屋子里其他两人面面相觑。
  李克波不耐烦的道:“你们干杵着干什么?该干啥干啥去,靓靓把餐盘给我收走!晚上再不要过来了,晚上我要写点东西,不要打扰我!”
  两人面面相觑的出面,李克波站起身来过去将门反锁,回来坐在沙发上又闷头抽烟。
  他读书不多,哪里写得出什么文章来?
  他的所有讲话稿,和所谓的理论研究成果云云,都是人家代笔的。
  他现在能够看懂报告,看懂文件,都还是当领导以后才学的呢!
  “写文章啊!嘿!”李克波冷哼一声,他骨子里面是个不服输的人。
  陈京昨天公开迎战,今天又开始写文章搞提前埋伏了。
  陈京有些文章的手段,笔杆子硬,李克波也想写,可是却没那本事,他就觉得自己比人家差了!
  对什么都喜欢争强好胜的他来说,他就感觉很窝火!
  他坐在书桌前面,铺开一张纸,也拿起笔,可是不知道从哪里入笔。
  他烦躁的在房间踱步,最后又坐在了沙发上。
  生了一会儿闷气,他眼睛不自然的就瞟向了垃圾桶。
  良久他从垃圾桶里面把揉成一团的报纸拿起来,犹豫了一下又扔了进去。
  一连尝试了好几次,最后他终于还是把报纸展平了!
  文章还在,李克波看得懂,实际上这篇文章很通俗易懂,不仅没有生僻字,而且阐述的观点也口语化,没有多少官话套话。
  李克波掏出老花镜戴上,仔细的读着。
  渐渐的他眉头拧了起来,站起身来到书桌上把笔拿过来用笔指着一行一行的读。
  陈京写文章以严谨著称,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一些看上去很深奥的理论,在他的笔下总能很巧妙的将其通俗化,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同时有感觉很有说服力。
  不知不觉,李克波看得越来越仔细,渐渐的将心沉了下去……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七章 惊动大人物
  黄海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开幕式由黄海市委秘书长周涛江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黄海市市委书记满为军出席开幕式致开幕词,并且宣布论坛开幕。
  黄海县域经济论坛,由拘于一隅,到现在全国各省有代表参加,这说明论坛的组织、推广很成功,论坛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现在一年一度的县域经济论坛,已经成为了黄海市的一次盛会。
  每年秋冬之交,黄海外滩县域经济发展高峰酒会,必然受到全国的关注,这是很了不起的。
  今年论坛的主旨议题是县域经济的活力挖掘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岭南、黄海、苏北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县域经济高速发展,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另一方面,县域经济活力的继续挖掘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也成了每个区县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届论坛,旨在大家共同研讨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为经济再攀高峰,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由于在论坛开始之前,陈京提出了大区建设的理论,本届论坛也把大区建设的讨论,纳入了主要的交流议题。
  陈京已经收到了黄海电视台的邀请,他将作为这个议题的嘉宾参加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届时所有论坛参与者都将就这个问题大家共同研究,当然,陈京需要面对所有人的提问,这是必然的。
  黄海县域经济论坛的影响之所以大,一方面是因为论坛的议题备受人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海卫视的大力投入。
  整个论坛的全过程,电视台将做专题节目在卫视播出。
  关心宏观经济,关心国家发展的观众群是相当庞大的,这档节目很好的迎合了这批观众的需求。
  ……苏北,江南的深秋秋高气爽,景色美到了极致。
  苏北省会江宁市郊外红枫岭的成片红枫,枫叶和晚霞融为一体,分外的别致。
  枫叶岭别墅是省委常委的办公别墅。
  别墅的一号楼,现在是沙书记使用,白天工作办公,晚上出来散步看枫林晚景,是沙明德的生活习惯。
  经历了一天的劳累,终于就机会出来走走,看看晚霞红枫,一天劳累被榨干的脑细胞,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大自然的气息,慢慢的放松,膨胀,然后恢复。
  晚上散步的时候,左帅都会跟在沙书记身边。
  左帅是沙明德在苏北优秀干部中千挑万选选出来的年轻精英。
  沙明德在苏北抓干部工作由其厉害,对秘书的挑剔让省委一众领导非常头疼。
  他的第一任秘书上任只有两个月就被沙明德换掉,左帅是从江宁日报调上来担任书记秘书的。
  这对左帅来说,算是一个莫大的机缘。
  他擅写文章,理论功力扎实,当年在江宁日报,他是头号笔杆子。
  苏北省委也是没办法,找遍了全省年轻一代的干部,沙明德就没有一个中意的。
  最后左帅他勉强中意,于是便破格提拔让他一步登天进省委,担任省委第一秘。
  作为媒体出身的干部,左帅对江宁日报感情是很深的。
  江宁日报在他离开后,苦于没有笔杆子,后来王平才被调过来。
  所以他以前和王平并不算熟悉。
  不过王平做记者功力最是老到,他上任后牢牢的把握住左帅这条线,现在两人的关系倒是越处越融洽了。
  “书记,今天黄海的县域经济论坛开幕了!”左帅淡淡的道。
  沙明德点点头,忽然问:“小左,怎么忽然提到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新闻?”
  左帅笑了笑,道:“新闻还不小,武周县的李书记惹事儿了,和岭南省海山市的陈书记两人掐起来了。他约了陈京大论战呢,最近这个消息被炒得很热!”
  “哦?是吗?”沙明德饶有兴致,“你说说他们怎么一个论战法,我看看李克波有几分胜算!”
  左帅连忙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沙明德汇报了一遍。
  沙明德半晌没有做声,过了很久,他才皱皱眉头道:“李克波还是那个性子啊。他直来直去,不考虑后果,完全是率性而为。可惜啊,这样的论战他的胜率很低。
  陈京呐,是个怪才,会写会说,实践经验也丰富。这要真战起来,李克波悬乎得很!”
  左帅抿了抿嘴唇没做声。
  今天他接到王平的电话,王平在电话中的观念和沙明德如出一辙。
  这让左帅感到有些古怪。
  陈京他认识,两人接触了几次,而且还多次通电话。
  他很清楚,陈京是沙书记非常器重的人。
  不止一次,沙明德提到陈京,说陈京文章写得好,写得严谨,而且功力扎实。
  左帅听沙书记这么说,心里隐隐就有些不服气。
  同样是年轻干部,左帅的争胜之心是很强的。
  上次从岭南回来后,他专门搜罗了陈京写的一些文章,他拜读过后,也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写文章对左帅来说是本行。
  他从进入媒体系统以来,大材料小材料他写得不计其数。
  当年江宁日报几乎所有的大社论,评论都由他包揽,在这方面,他自信不比陈京差。
  可是在沙书记的心目中,左帅能够感觉得出来,陈京的地位要比他高得多。
  沙明德在岭南用五个最宝贵的名额中,陈京竟然居其一。
  沙明德俨然是把陈京当成了岭南最顶尖的人才了,能被沙书记如此看重,左帅自忖自己还没那个分量。
  他陪着沙明德走了一会儿,道:
  “书记,江宁日报的王平记者和您有同样的担心,他希望这件事最好能够阻止……”
  “阻止?为什么要阻止?论坛论坛,就需要争论嘛!没有争论,哪里会有灵感的火花?李克波平常最为自负,这一次也可以让他澎湃钉子,有了这次教训,凭他不服输的个性,回来肯定会加紧读书写文章,这对他来说是好事!”沙明德道。
  他顿了顿,嘿嘿一笑,道:“再说了,无论是李克波还是陈京,性格在那里,都是牛犟的人,两头牛要打架,人是拉不住的,只能让他们来一次交锋!”
  “可是……书记,这样的论战容易激化咱们和岭南之间的矛盾,本来……”
  沙明德摆摆手道:“你那是庸人自扰,我们和岭南没有矛盾,只有竞争和合作。我经常强调,我们要攀比,但是攀比并不意味着我们输不起。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有对大局有利,任何的失败和暂时的挫折,我们都接受。”
  他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山峰道:“这一次李克波和陈京对掐,陈京就是那座山峰,李克波翻不过那座山没关系。翻过去了,是自我的升华,翻不过去,以后就有了标杆!
  陈京做标杆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苏北如果多一些陈京这样的干部,对苏北来说,是大好事!
  知耻而后勇,最近我们有些干部尾巴翘得厉害,在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人当头棒喝一下,也不错!”
  左帅闭口不再说话。
  他就不明白沙书记是哪里来的信心,他对陈京就这么有信心?
  陈京就一定能够吃定了李克波吗?
  左帅嘴角弯起一个弧度,他越来越感觉,这是个好的机会。
  他想借这个机会看看,陈京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真就那么厉害!
  左帅昨晚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矛头直指陈京的大区建设的理论,他直接对陈京提出了十多条质疑。
  这篇文章他一气哈成,然后立刻发给了王平,让王平和李克波紧急沟通。
  他就真不信,集整个苏北的力量,真就无法战胜陈京这个年轻人。
  “大区建设理论!”沙明德喃喃自语,“这个提法我好像听过,陈京好像提了好多次这个想法!”
  他猛然回头对左帅道:“你对这一次论坛要保持密切的关注,有什么新东西立马给我汇报!陈京提的这个大区建设的理论有点意思,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是!书记!”左帅认真的道。
  他就希望书记能够关注这事。
  书记越关注,他的表现欲望就会越强。
  反正论坛召开三天,他还有时间再去研究陈京的撰文的漏洞。
  沙明德让把陈京当标杆,在左帅内心他却把陈京当靶子。
  左帅用笔做枪,他就不相信中不了陈京这张靶!
  “小左,回头你搜集一些关于陈京大区建设理论的材料,我认真看一看。”沙明德认真的道,旋即,他又笑道:”这个陈京,就会在关键时候找一些独辟蹊径的思路。
  如果这个大区建设理论正可行,我们在苏北要鼓励和推广。
  现在的形势很明朗,县域经济的问题越发达地区,越到了瓶颈阶段。
  我们必须要突破以前的思维。“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接着道:“中|央号召我们,让我们的改革继续深入。这个大区理论颠覆我们对传统县域经济的认知,如果实行,这将是一种全新深入的改革,我们必须关注!”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八章 终于开始了!
  县域经济论坛第三个议题,这个议题本来一直以来都属于附属议题。
  根据论坛规则,论坛正式议题讨论一天,其中在电视台演播室剪辑九十分钟的节目,通过这样的录播剪辑,旨在向全国观众奉献出精彩的县域经济讨论。
  整个讨论有主持人参与,黄海卫视当家女花旦乔青莲当仁不让的担任论坛的主持。
  每一期的论坛正式议题两个,附属议题若干。
  附属议题的讨论一般最多半天,不要求全部人参与,关于附属议题讨论的播出,一般是多项议题剪辑在一起,一共制成九十分钟的精彩节目。
  今年的县域经济论坛的第三个议题就是陈京提出的关于大区建设的议题。
  破天荒,电视台对整个议题讨论现场全程录播,并最终会剪辑一期节目,实际上陈京所提的议题,已经和正式议题对等待遇了。
  很奇怪,今年的论坛大家关注的恰恰是第三个议题。
  在讨论开始之前的晚上,论坛新闻中心接到的要求现场采访的媒体直线飙升,一共多达八十多家媒体希望能够安排到采访席位。
  这可以说是创造了黄海县域经济论坛的历史。
  好事的媒体在几天前就在通过各自的手段来渲染这一次大讨论。
  甚至有大胆的媒体把陈京和李克波的照片刊登在头版,并标以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对阵最有资历的县委书记的称号,两人的对垒被渲染得如果大战即将来临一般。
  再此之前的两个正式议题的讨论,无论是陈京还是李克波,两人都非常低调。
  陈京几乎没有什么发言。
  而李克波年年参加经济论坛都有亮点的发言,而这一次却是三缄其口,即使有发言也是言简意赅,没有任何的长篇大论,一反其固有的风格。
  而两人的刻意低调,也被媒体解读为双方各自在蓄积力量,将在第三个议题的时候彻底爆发。
  而第三个议题也终于到来了。
  这一天一直晴朗的天气忽然之间变得灰蒙蒙的,阴云密布。
  陈京早上起来换了一件亮色的西装,系了一条蓝色的领带,认真的检查了自己的仪表。
  参加电视节目担任嘉宾,他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以前他接受采访多,上电视也多。
  但是这一次却是大不同,在一档最后剪辑还有九十分钟的节目中扮演主角,他很小心谨慎。
  就像周国华给他打电话叮嘱的一样。
  陈京现在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海山,甚至是岭南的形象,绝对不能有差错。
  他还向陈京透露,虽然节目是剪辑播出,不是直播。
  但是海山市委已经要求,在晚上节目播出的时候,市委要集体观看这一期节目。
  海山的父老乡亲在千里之外要检阅陈京。
  陈京打的去电视台。
  在电视台楼下,已经聚集了大批媒体等待入场。
  陈京从电视台后面进门。
  一进大门,便看见有记者架着摄像机在拍外景。
  他旁边的主持人哥们正在对着摄像机讲话:“这次县域经济论坛备受瞩目的第三场讨论,半个小时以后就会在我身后的黄海电视台三号演播厅举行。无疑,今天的讨论最热点就是咱们这一次参加论坛的最年轻的县委书记陈京书记将会和共和国最资深、最出名的县委书记李克波书记来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对垒。
  究竟是姜是老的辣,还是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拭目以待!”
  临了他还不忘记把今天的天气渲染一番。
  似乎今天的阴云密布更加能够凸显今天讨论气氛的紧张。
  陈京不敢多逗留,立刻快步直奔电视台大厅。
  此时记者还没入场,现在进去能少很多麻烦。
  他一步踏进一楼大厅,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敏锐的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他猛然抬头,一下愣住了!
  看向自己的人年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剪得很短很短,根根竖立,看上去相当的有精神。
  对方的眼神锐利,如狼顾鹰视一般,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
  他的嘴唇有些厚,模样看上去有些憨实,不过脸却严肃得吓人,真就是阴云密布。
  陈京微微的皱眉。
  真是应了那句冤家路窄的话。
  这不就是武周县李克波吗?
  两人对视足足有四五秒钟,陈京率先冲对方点头,微笑道:“李书记好!”
  他主动伸出手去,李克波却还盯着他。
  陈京有些尴尬,正准备把手收回来,李克波才伸过手来,两人轻轻的握了握,李克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年轻人不要太自信!你的大区理论根本不适合我武周,你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够!”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李书记,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您说是吗?武周县是我们共和国最发达的县之一,武周有武周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像我们穷地方,穷则思变,我们总需要想一些办法,找一条路子不是?”
  李克波嘴角微微翘了翘,有些矜持,更多的却是骄傲!
  他嘿嘿一笑,道:“走吧,小伙儿!要不然待会儿那些拿长枪长跑的家伙进来,把我们突突了,今天的论坛估计就不用开了!”
  他用手指了指外面的媒体。
  由于演播厅是玻璃幕墙。
  外面的媒体摄像机看得很清楚。
  而有眼尖的媒体也在这一刹那发现了两人,旋即便是一股狂潮。
  宛若银色的闪电从天而降,一道道白光划过,两人的眼睛都花了。
  两人几乎没有任何商量,极有默契的逃之夭夭奔向电梯。
  今天的主持人乔青莲穿着一套白色的职业套装,头发高高的挽起来。
  她脸上化了淡妆,穿着黑色的高跟皮鞋,手上拿着一个蓝色的小本,气质优雅高贵,那种知性的魅力让人心折。
  在讨论开始之前,陈京需要和她单独交流十分钟。
  乔青莲要叮嘱陈京一些关于节目的注意事项。
  陈京是嘉宾,需要和乔青莲有很好的互动,这样作为一台电视节目来说,才会录制得很精彩。
  乔青莲满含微笑的上下打量陈京,道:“陈书记,您今天穿得真精神,和前两天大为不一样啊!”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乔主持,今天上电视我当然需要刻意的注意形象,也是配合你的工作嘛!”
  “谢谢,谢谢!”乔青莲真诚的道,他话锋一转,道:
  “对了,陈书记,我刚才好像看到你和李书记一同过来的,怎么?你们刚才有交流?”
  陈京道:“凑巧在电梯碰见而已,时间很短,没有交流!”
  乔青莲眨眨眼睛,不好再问,因为陈京的话把她想问的问题全封死了。
  她终于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和自己同岁的老根不是等闲之辈,人家是县委书记,见过大场面。
  应付媒体的经验很丰富,在聚光灯下的经验也很丰富,她这样一想,才猛然发现自己要叮嘱的那些话,也许一切都是多余的。
  一念及此,她微微笑笑道:“陈书记,喝一杯咖啡吧!稍后的讨论也许会很激烈,您先定定神!”
  乔青莲亲自给陈京冲了一杯咖啡,陈京点头称谢,端起来喝了一口。
  他忽然问:“乔主持,今天的讨论受关注多吧?作为媒体来说,你们这一次是大有噱头了!”
  乔青莲优雅的一笑,道:“我期待今天的讨论会很精彩!这样不枉费我们的心思和努力!”
  陈京用手敲了敲桌子,抬手看了看腕表。
  还有二十分钟时间讨论开始,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参加一场秀。
  不就是一场秀吗?在电视台讨论,然后有主持人渲染,媒体的鼓动,最后会剪辑成节目播放出去。
  这就是秀场啊!
  陈京摘掉眼镜擦了擦,作为长期担任一把手的领导。
  陈京自然对宣传工作不陌生。
  在宣传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制造影响,需要把政府的决策想法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表达出去,让广大老百姓知道,甚至让他们参与。
  宣传工作不止是曲高和寡的呐喊,更多的还需要互动,需要形势多样、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手段。
  现在的政治不再是严肃政治。
  因为政治需要服务的目标是老百姓,老百姓需要的是贴近他们生活,让他们敢兴趣的东西。
  所以,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适应目前的社会环境,适应这个时代。
  黄海的这个论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陈京想想不是因为讨论的问题多么高不可攀,而是因为黄海电视台的参与,这样的论坛就是将政治平民化,将政治公开化,将政治通俗化。
  在这一刻,陈京甚至认为是在娱乐化。
  不管手段如果,有人关注,社会上大家都乐意为这一档论坛捧场。
  这就说明论坛组织很成功。
  陈京一直认为,改革深化,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解放的深化,党员干部当权派思想不改过来,怎么能够有深化的改革?
  陈京忽然意识到,这一方面黄海也许走在了前面,作为共和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黄海是很值得去琢磨研究的!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九章 激烈交锋!
  黄海电视台三号演播厅可以容纳超过五百人。
  今天的演播厅座无虚席。
  演播厅第一排坐着这次论坛的所有参与者,他们一人前面都有一个话筒。
  今年四十个区县委书记到齐,并且论坛的专家学者等等全都到了现场。
  从今天演播厅的气势来看,比前两天人还要多得多,有些媒体和听众没有位置坐,就站在走廊上。
  陈京坐在嘉宾席。
  嘉宾席和主持人相对而坐,两张沙发中间是一个很是时尚的玻璃茶几。
  今天与会的大部分人对陈京都不陌生,但是他们有许多人都只通过电视媒体或者平面媒体认识了陈京。
  今天现场见面,陈京的年轻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如果不是陈京举手投足的那份气度在,单从面容看,他还真就像是个孩子。
  和之前所有人预料的一样,今天的讨论很激烈。
  在陈京简短阐述了大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后,接下来的讨论问题便是存出不穷。
  前一个小时,大家期盼已久的陈京和李克波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出现。
  因为所有的人提问都很踊跃。
  有要求陈京释疑的,有对陈京提出质疑的。
  基本上一个发言过后,立马就有人按发言按钮要求发言。
  而陈京一个人面对接憧而来的问题,场面异常的热烈。
  甚至有好几次主持人乔青莲想插话都插不进去。
  参加论坛的四十位书记,他们大多数可不管外面的八卦。
  他们这次参加论坛都是带着使命和责任而来,目的很明确,如何搞好本地区经济建设,如果为本地区的发展走出一条路子,这是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陈京提出的大区建设的思路,恰好契合了创新思维这一点,所以很多人都感兴趣。
  大家都想问清楚陈京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陈京实践早于理论。
  他主政邻角的时候,最早的规划都是暗合了大区建设的思路。
  他的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包括整个家具链条整个产业链的打造等等,陈京脑子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副邻角未来发展的蓝图出来。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邻角必须依托本身的优势来搞发展。
  邻角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邻角要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人居环境,要足够繁华,要对高素质的人、高端的企业有吸引力。
  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什么竞争?
  一是人才竞争,二是资本竞争。
  现在很多城市都把吸引人才和吸纳资本入驻当成了头等工作来抓。
  那为什么邻角就不能有城市的意识?邻角处于岭南三角的核心地带,毗邻南港特区和澳门,而且邻角还有美丽的白石山,文化底蕴很足。
  邻角完全也可以比照一个市的规划来发展,这便是陈京据此提出大区建设理论的依据。
  因为感兴趣的人多,场面极其活跃,陈京也是有问必答,很坦诚坦率的给大家交流。
  主持人乔青莲甚至觉得陈京有做主持人的天赋。
  陈京的回答很到位,很真诚,有些问题他没办法回答,他便坦诚的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有些问题他执政的邻角还处理得不太好,他也如实的回答,说工作没有做好,目前没有这方面实际经验可以交流。
  陈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次强调,邻角目前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的,大量的工作要做。
  但是邻角是大区建设的践行者,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如果有兄弟区县原因去邻角走走看看,他代表邻角表示欢迎。
  不得不说,陈京很到位的谈话让大家对其好感大增。
  他的诚恳和坦率,不时的让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今天可能是电视台的刻意安排。
  武周县县委书记李克波坐的位置比较显眼。
  他正对着陈京的方向,坐在所有人的中心位置。
  由于现场气氛很热烈,他也没有搀和按提问器,他一直在冷眼旁观。
  这几天由于自由行动受到了限制,他窝在酒店没事就琢磨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理论。
  他仔细自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还是觉得陈京的一些想法很不错,颇有道理。
  但是,他提出质疑在前,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的个性中就没有退缩认输的因子。
  所以他卯足了劲儿在找陈京的弱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苏北有不少人在为他支招。
  甚至苏北省委第一秘左帅都专门写了一篇理论水平极高的文章来驳斥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的理论。
  李克波今天是有备而来,信心十足。
  终于,场面先前的热潮渐渐的退却了,李克波觉得时机已到,伸手第一次按下了要求发言的按钮。
  乔青莲很快看到了他的动作,忙抬手指向李克波,盈盈的道:
  “李书记有话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