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很忙-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我直接带你去找我们学校电子信息系的系主任或者这方面的电子信息方面专家教授就可以了。”
“哦,原来是这样呀!”王浩晖恍然大悟地点了点,思考了一下道:“具体多少经费我暂时也说不清楚,但我准备的第一笔研究经费是500万,当然,这个500万不可能一下子就投入进去,具体投入多少,要看具体的研究人员了。但如果这个技术研究能够在今年内,也就是阳历的12月份之前,能够研究出来,那我肯定还会继续追加研究资金,整个研究经费超过千万也是没问题的。”
“第一笔500万?你没说错?”张华涛豁然抬头,激动地追问道。
“当然,我说了,如果能将我需要的技术研究出来,继续追加千万研究经费都是没问题。”王浩晖肯定地点点头道:“而且,这个技术实际上在我看来是很简单的,只是我空有方案,却不太清楚交换机方向的研究技术,也不认识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只能来找你们学校机构合作了。”
一顿后,王浩晖又故意激将道:“当然,如果你们江浙大学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人才的话,那我也只好再另想办法,看看其他大学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机构了。”
“王浩晖,你要不要故意激我,虽然我们江浙大学没有专业的电子信息附属院校,但我们学校内的电子信息专业却并不比一般的专业院校要差,而且,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学校,最近已经在凑呗成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信息学校,这个学校其中的一个专业就是电子信息专业。”张华涛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透着一股子的骄傲。
事实上,张华涛的话并没有说错,如今的江浙大学还没有专门成立江浙大学计算机学校,有关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方面的学科,还只是以专业学科的方式合平在江浙大学内。
而从明年3月,江浙大学敢于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工业设计系三个系独立而出,成立附属的专业计算机大学,就知道江浙大学在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技术,并不其他专业的院校差,甚至还有略微的超出。当然,与一些国家级的专业理工大学,如国防科技大学相比,肯定又要差一截的。
在确定了王浩晖的具体意图后,张华涛知道这是一笔大买卖,这个王浩晖也是个大财主,这件事已经不是他一个外联主任可以做主的了。所以,张华涛当着王浩晖的就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江浙大学的现任校长潘运鹤。
潘运鹤,江浙省杭洲市人,同样也是,江浙大学的现任校长。毕业于江浙大学的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同是,他还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专家,华夏的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正因为潘运鹤校长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教授,张华涛才会选择直接打电话给他。其实,像王浩晖这类合作项目,如果经费不大的话,张华涛完全可以不用麻烦校长出面,只要联系下面的副校长,就可以拍板决定了。要知道,江浙大学的校长可也是副部级干部了,那里需要为了一个什么随随便便地合作项目就要亲自出面呀。
不过,王浩晖的合作项目并不小,放在国内算是民营合作的一个大项目了,正好又是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合作项目,而全校的领导中,也只有潘运鹤校长一个是计算机方面专家,张华涛又岂会放过这个借机亲近潘运鹤校长的机会呢?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在电话里,张华涛很是详细地将王浩晖所说的合作项目的细节,以及王浩晖个人身份信息的资料,完完整整地给潘运鹤介绍了一番。说实话,王浩晖在一盘都听得膛目结舌,丫的,真是难为他记得那么详细了,既然连王浩晖故意激将他的话,张华涛都不忘了在电话中跟潘运鹤说了一遍。
可见,张华涛能够爬到如今这个位置,真不是什么偶然,而是有着实实在在能力的。
放下电话,张华涛一脸和善地对王浩晖道:“王浩晖,潘校长想要亲自见见你,你看方便吗?”
面对张华涛的明知故问,王浩晖只能在心中翻了白眼,嘴上却反问道:“现在吗?”
“恩,就是现在,潘校长现在正好在办公室内!”张华涛笑着点点头道。
“那走吧,来多来了,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呢?”说着,王浩晖便率先站了起来。
等到张华涛也站起来,并在前面带路,王浩晖才带着石力军跟了上去。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少年强大,则国强!(第三更)
求月票,求红票!
……
几分钟后。
校长办公室内。
在张华涛一番介绍后,潘运鹤校长一脸微笑地打量了王浩晖一番后,才笑着夸赞道:“果然是一表人才,难得的是年纪轻轻,看问题很有自己的主见,你在新华社专访中所说的有关于应试教育比西方教育更适合我国国情的观点,我本人是很认同的。”
一顿后,潘运鹤感慨地道:“事实上,西方的开放教育,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在经历了几次悲痛的大事件之后,整体的教育和师资都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断层,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想想13亿的人口,会有多少亟待受教的学生?又需要多少的师资力量来教育他们?这些都是最现实,又是最需要时间来慢慢转变的问题。而在这个断层问题没有彻底消除之前,一个个空谈什么开放教育,学习西方教育,那都是好高骛远之言。
难道我们国家这么多的精英领导,就真的不懂开放教育要比应试教育更好吗?实际上,我们的领导不是不懂,而是知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很重要谁都懂,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不可能将百年教育一蹴而就,走完别国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教育之路。当然,我们,以及我们的先辈们都一直都在为此而努力!”
“啪啪啪……”王浩晖由衷地为潘运鹤校长的一番感慨而鼓掌,张华涛和石力军,一时间也肃然起敬,跟着响应地鼓起了掌。
“潘校长您的是老成谋国之言,我个人虽然也认为暂时的应试教育是必然符合我国国情的看法,也赞同潘校长您的有关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的观点,但除了这些,有一些方面我个人却也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王浩晖先是赞了一句,才又接着道:“我国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事实上,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本身就存在着拔苗助长,而官员介入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教育机构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和官僚事件。有一些基层教师本身微薄的工资,更是被一些官僚给直接挪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基层老师,从基层岗位上脱离,社会的嫌贫爱富,更是直接将只有微薄收入的基层老师,打入贫农阶段,而不被人重视。
长此以往下去,基础学校为了寻找足够的基层老师,肯定会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基层老师,而放宽招人的界限,最后的结果就是,基层老师良莠不齐,导致基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如果再望坏处想,良莠不齐的老师中,出现几个萝莉控的败类,那什么‘老师性侵小学生’的事件,搞不好就会到处多是。”
“不可能吧?”张华涛一听王浩晖说什么‘老师性侵小学生’的事情,他是一点都不相信的。
“不可能?哼哼,如今这个越来越向钱开,越来越开放的时代,你认为不可能?”王浩晖冷笑一声不再多说。
或许在场只有王浩晖清楚,在重生前的前世,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不说之前那些年代久远无从查起的案件了,单就被集中在2012年之后爆出来的“性侵小学生案件”就有三、四起,别看这三、四起,看着好像不多,可这只是被网络爆出来了,那些没有被爆出的呢?这就跟犯罪事件,被网络媒体爆出的基本都是一些典型案件,实际上现实中真实的案件,比之这个数量绝对要多得多。反过来,好人事件也是同样,什么最美的士,最美医生,不过都是一些故意宣传的典型人物,现实中比之更加最美的同样更多。当然,我们无需在这个数量上纠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基层的中、小学教育不受社会的重视,中、小学老师不受社会的尊重,中、小学老师的人才选拨界限太宽,都是导致出现此类“性侵小学生案件”的主要因素。不要说这完全是国家的责任,实际上,社会上的民众嫌贫爱富,看不起中、小学老师的社会现象,同样是一个主要因素。批评国家的同时,也需要反省自己是否尊重过中、小学弱势的老师群体。
“虽然,我不太清楚小王你为什么就认定基层老师会出现你所说的那些污垢事件,但不得不说,你说得也有一些道理,最近几年国家确实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我们这些高等院校倾斜,因而造成了一些基层教师队伍不受重视,酿成了一些拖欠工资的事件。不过,我们也有我们的苦衷呀。”
既然谈起了教育,潘运鹤也不介意多说几句:“最近几年,因为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太差,导致在国际上的排名很低,这让很多选择去名校留学的学生,尤其是我国一些精英学生,都放弃了留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机会,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并甚至因此留在了国外,让我国丧失了很大一批精英人才,对此,我们是既痛心也无奈,痛心的是失去了这些精英,无奈地是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确实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没有任何挽留他们的理由。”
说到这,潘运鹤苦笑着看向王浩晖道:“小王,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抓紧时间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力量吗?”
听了潘运鹤的一番解释,王浩晖才算理解了一些高层领导的苦心。或许,有一些人会说,这些留学国外就不回来的人,本身就是一些不爱国的人,让他们留下来干嘛?可我们得清楚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向钱老那样为了我国的两弹一星,为了让我国不被列强凌辱而奉献一生的。我们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这么做的理由,因为我们自己也做不到。
爱国不是口号,爱国也不是呆着国内就是爱国,真正的爱国那是看行动,看言行,看实际的所作所为。有一些人,既是在几万里之远的国外,他们依然为了这个国家奉献一切,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一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用他们无私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和平发展带来重要的力量。这种人,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外号——007,虽然这是西方的代号,但明白之人总会明白。
“您是对的,潘校长!”王浩晖诚恳地点头致意道。
一顿后,王浩晖又很是认真地道:“虽然,我如今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这一切,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有这个机会为我国的基层教育奉献一份心力。少年强则国强,我认为粱启超先生一生最正确的,或许就是写下了这么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
潘运鹤自然不会将王浩晖这位才年近16岁,准一未成年人的这一番话当真,但见王浩晖说得诚恳,也点点头赞许道:“你有这份心,已经足以!”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买卖人口,人才贵!(继续万更)
求月票,求红票!
……
讨论理念相近的话题总是会让彼此觉得愉悦和亲近,一番对教育畅谈,让潘运鹤看王浩晖的目光更加欣赏。
“好了,我们还是谈谈合作项目的事情。”潘运鹤笑着说了一句,才看向王浩晖道:“小王你既然提了三个合作方案,那你个人比较中意哪一个呢?”
张华涛之前已经在电话中详细地给潘运鹤介绍过了这三个合作方案的具体内容,想来此刻潘运鹤也已经有了决定,如今再问无非也是最终商量一下罢了。
王浩晖也不隐瞒,直接说道:“我个人希望的是第一个。”
“原因呢?”潘运鹤饶有兴趣地追问道。
王浩晖笑着解释道:“因为第一个的利益结构简单,再说我本身就已经有了研究的方向,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研究人员就可以开展研究,研究出来的专利自然也属于我公司所有,我不需要与谁有利益方面的纠葛。坦白说,我不太喜欢跟你们官员过分亲近的打交道,既是你们只是一个学术机构的领导,也一样。”
“你很坦诚!”潘运鹤并没有因为王浩晖的直白还生气,实际上到了潘运鹤的年纪,再看王浩晖,那都是爷爷看孙子的目光了,或许这又是未成年身份的好处吧。
“小张,你等下将计算机系跟网络信息系这两个系的几位专家教授的联系电话给一下小王,或者你亲自帮小王联系一下,至于最后有谁愿意参与研究,那就由他们自己决定好了。”潘运鹤思考了一下后,便朝着一旁的张华涛吩咐道。
“好的,校长!”张华涛先是恭敬地应承了下来,接着又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这方案是选择哪一个呢?”
“三个方案的都不选!”潘运鹤笑着摇了摇头,接着才在王浩晖和张华涛即将问出口之前,抢先解释道:“总得来说,还是第一个方案,但第一个方案得改一改。”
“怎么改?”王浩晖讶然反问道。
“我可听说小王现在可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吧?”潘运鹤先是来了这么一句废话,才最后笑眯眯地,想是买卖人口一样地报出一个价格道:“一个本科10万,一个研究生20万,一个博士50万,一个专家100万,一个院士500万,男女不论,只讲学历。最后,你能挖走几个,算几个,只要将这钱给出了就行了。”
实际上,挖个专家还是有个可能,但这院士,说实在的,既是王浩晖愿意出钱,人家也不愿意走呀,院士跟专家的区别,那可真的是天与地的区别。当然,这指得更多是身份上的。
说着,潘运鹤看向一旁目瞪口呆地张华涛道:“小张,你要给我盯紧了,这钱一分都不能少,最后记得统计一下,全部都算作小王赞助我们学校建设的费用了。”
“潘校长,你这是公然买卖人口呀!”王浩晖笑着打趣道:“而且还是公然抢…劫呀。”
“抢…劫你这种富豪,那不叫抢…劫,这叫赞助!”潘运鹤老顽童似的笑着反击道。
“能还价吗?真的,新闻上的那什么亿万富翁,说得真不是我,我冤枉呀!”王浩晖哭穷道。
“得了吧,即是新闻上有点夸张,但你那个什么向前冲的节目,最少也能赚到五千多万,至于你那个买来的电视剧,听说在台湾的反响也很热烈,你还怕赚不到钱不成?”新华社的报纸,一般的国内领导,甚至国家领导,都会看上一看,潘运鹤自然也不能幸免。
事实上,要让王浩晖知道,他就通过这么一次专访,就让华夏国的诸多领导,甚至首长,注意到了,不知道他该有都惊讶。可这就是新华社在华夏国内领导、以及普通公务员心目中的堪比每天半个小时央视新闻的影响力。甚至犹有过之!毕竟,报纸是可以反复看的,而新闻看过一遍也就过去了。
王浩晖最后还是认栽了!
其实,王浩晖的还价也不过是个玩笑而已。虽然他真的想还价,但对于潘运鹤这种领导,竟然话都出口了,又那位轻易改变呢?对此,王浩晖很清楚,或许,这就是树大招风,钱多招强盗的结果吧。
可惜,有时候,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抱歉,我现在已经有一个项目在研究了,你还是找别人吧!”这是在职的专家说的。
“不好意思,我暂时没有离职的想法,但我可以介绍我的学生给你认识。”这是在职的教授说的。
“谢谢您的欣赏,可我希望能够继续攻读研究生,您找别人吧!”这是在校的本科生说的。
“哦,抱歉,您来迟了一步,我已经有预定的单位了!”这是即将出校的研究生说的。
“您的公司是新开的呀?那非常遗憾,我喜欢在已经成熟的企业工作。”这是已经出了校门的博士生说的。
……
当然,忙碌了一天,虽说遇到的拒绝要比接受多,但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最终,忙碌到晚上八点,王浩晖收获到了6个本科生、2个研究生、总共8个人的研究队伍。至于博士生,在我国2001年左右,基本都属于稀缺物种,有的更是都有在职的工作,想要一下子挖到并不容易。
“叮铃铃……”
正待回宾馆休息,准备明天继续拜访的王浩晖,却突然接到了张华涛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听张华涛在电话中说道:“是王浩晖吗?我是张华涛呀!”
“恩,张主任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王浩晖纳闷的反问道。
“是这样的,之前我们没有联系上的张潮阳,我刚刚又尝试着联系了一下,现在已经联系上。您看要不要见他一面?”张华涛在电话中解释道。
没错,确实是张潮阳,与前世搜狐CEO张潮阳同名同姓,一开始,王浩晖听张华涛介绍这个名字的时候,同样也吓了一跳,后来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既然是两个同名同姓的人。
这在江浙大学的张潮阳,经过张华涛的介绍,王浩晖了解到,他是毕业于1994年的江浙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获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三年前于同系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至今留校任教已经三年。
事实上,在前世王浩晖不为所知的历史中,这位与搜狐CEO张潮阳同名同姓的张潮阳,虽然名声不显,但在国内电子信息界却是个名人,2004年获评江浙大学首批副博导,2005年晋升教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王浩晖重生前,更是就职江浙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对于这么一位人才,即是王浩晖不知道他后世的经历,就凭他如今已经是博生学位的身份,就已经足够吸引王浩晖的目光。
一天的忙碌下来,此刻张华涛为王浩晖准备的人才名单,已经只剩不到八位,而这八位中,最高的也就是三个研究生学历,其他五个全部是本科学历。这时,王浩晖听得张华涛又联系上了这位仅剩最后一位的博士生,王浩晖想着怎么也要将他拉入到研究团队里来才行。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同名同姓,张朝阳!(第二更)
求月票,求红票!
……
十多分钟后。
王浩晖终于带着石力军,在张华涛的陪同下,来到了这位张潮阳的家中。
开门的是一位年约三十,带着眼睛,很知性的一位女性,想来是张潮阳的妻子了。虽然张潮阳的妻子对王浩晖三人的深夜拜访很疑惑,但张华涛主任她还是认识的,而且看到张华涛亲自来,她立马意识到,这肯定不是什么小事,连忙客气地将三人请进了房间。
“阿阳,张主任找你,快点出来!”得知王浩晖三人的来意后,张潮阳的妻子朝着书房喊了一声,了解丈夫的他,知道这样的喊声,或许还叫不醒他,又紧走几步,打开了书房的门,又喊了几声,才终于将正在做设计的张潮阳跟喊了出来。
要说比相貌,确实还是搜狐的张潮阳要略胜一筹,但要比技术,王浩晖知道,绝对是面前这位张潮阳更加的厉害。说起来,面前这位张潮阳的相貌也不差,只是厚厚的眼镜框,加上不修边幅的服饰,让他看起来有点仪容不整,这外形自然就减分了。
“张主任?你这么晚来,有事吗?”张潮阳算是正儿八经的江浙大学的人,跟张华涛自然是非常相熟的。
“来,小张,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朱雀娱乐公司的老总王浩晖,他这次来我们学校是为了招揽人才研究一个项目,而这个事情,潘校长也同意了,所以,我就想到了你,将你推荐给了王浩晖。当然,除了你之外,还有你们系的其他人,只是,你今天刚好不在家,所以,我们才一直等到这么晚了,才来找你。”张华涛笑着解释了一下。
“王浩晖?朱雀娱乐?这名字我怎么听得有点耳熟呢?”身为技术人员的张潮阳记性自然是不差的,新华社的报纸自然他也看,但更加注重技术的他,对于这种无聊的新闻,虽然会偶尔看一看消遣一下,但要让他真正的记住,还真的有点难度。
倒是他的妻子,端着茶水,走到近前的时候,听到丈夫的疑惑,帮着解释道:“朱雀娱乐就是制作出《奥运向前冲》节目,并据说一个节目赚了几个亿的娱乐公司,而这个公司的老总,正是年仅只有16岁的天才少年王浩晖。”说着,一指搁在茶几下的报纸道:“喏,那份新华社的报纸上就是这么写的。”
“哦,我想起来了!”张潮阳恍然大悟地看向王浩晖道:“可娱乐公司找我一个通信信息专业的人做什么呢?好像两者并没有什么过多关联的地方吧?”
王浩晖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张华涛道:“张主任,谢谢你百忙之中,这么晚了还为我带路,多余的感谢话就不说了,什么时候有空,我请您吃饭。不过,如今这么晚了,你就不用再陪着了,我也不想耽搁你休息,让张大嫂暗地里骂我。”
“呵呵,好吧,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们慢慢谈吧。”张华涛其实也想早点回去了,这时一听王浩晖如此善解人意的话,当即便点点表示感谢,临出门前,还不忘了对张潮阳交代道:“小张,你那个牛脾气可要收一收了,别以为小王年纪小,你就看不起他,要说你1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那里玩泥巴呢。”
“放心吧,张主任,我晓得的,就小王现在的能力,我那敢看不起他呀,你多想了。”张潮阳赶紧摇手否定了一句,才又补充道:“那个我是16岁的时候,早就不玩泥巴了,张主任!”
听得张潮阳最后补充的那句话,张华涛不由朝着张潮阳翻了个白眼,直接无视而去。丫的,老子不过就是一句玩笑话,这都要较真,书呆子就是书呆子!
等张华涛走后,王浩晖才言归正传,为张潮阳解释了之前的疑惑:“可能张博士您不清楚,我旗下除了有一个朱雀娱乐公司之外,还有一个第五空间的计算机安全公司。所以,这次找您谈的合作项目,与朱雀娱乐公司没有一点关系。”
“呃?那难道是计算机安全方面的项目吗?”张潮阳恍然地点了点头,又疑惑地道:“可我学得是通信与信息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无线通信,无线网络和宽带接入等,你应该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吧?”
“恩,我在来之前有看过这方面的书,所以,我很清楚。”王浩晖解释了一句,才又道:“不过,这一次我们要合作的项目与计算机安全也没有关系,实际上,这是我准备开的第三个公司,涉及到生产交换机方面的ICT企业。”注①
“第三个公司?ICT企业?”张潮阳有点难以理解地道:“我很好奇你为什么在有了两个公司之后,还要涉足ICT企业呢?要知道ICT企业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开的,而且投资的成本也很大,虽然,你最近确实赚了一些钱,起步的资金也应该够了,但后期的持续投资,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最最主要的是,ICT企业在我国已经有了华为、大唐,在国外还有思科那样的巨无霸,此刻你再加入,似乎有点太迟了吧?”
“张博士,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王浩晖诚恳地点点头道:“实际上,我暂时没有直接介入ICT生产的想法,这是以后企业第二步的发展战略,而我们暂时的发展战略,则是研究出我们的拳头专利,只要有了这个专利,不管是思科这样的巨无霸,还是我国的华为、大唐,我们都可以用这份专利去敲开他们的大门,或合作,或以专利换专利,我们都将掌握主要的主动权。这也是我有信心成立ICT企业的原因。”
“专利?什么样的专利能有这样的能量?”张潮阳很是好奇地问道。
王浩晖并没有理解回答,而是很认真地看着张潮阳道:“张博士,你应该知道,这个专利发明,实际上就是一层窗户纸,像张博士你,肯定有着研究出这个专利的能力,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想到而已,所以,在我说出具体的专利发明之前,我希望张博士你能让我看到你的诚意,或者说,你怎么让我放心地将这个专利发明的研究方向说出来给你听,而你又不会泄露出去呢?”
一顿后,王浩晖又很诚恳地道:“或许这只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俗话也说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张博士,你能理解!”
“恩,你放心,我理解你的想法。”张潮阳理解地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道:“你这个专利应该还没有研究出来吧?那你怎么知道这个专利就一定能够研究得出来呢?”
“没错,这个专利确实还没有研究出来,这也是我这次来贵校寻找研究人才,并找到张博士你的原因。实际上,在来你家之前,我已经用了一天的时间,邀请到了贵校2个研究生和6个本科生加入到我即将组建的研究队伍。”王浩晖笑着解释了一句,才又坦诚地道:“说实话,在来见张博士你之前,我其实对这次江浙之行蛮失望的,虽然我招揽了8个精英人才,但却没有一个博士后或专家教授,换句话说,我没有找到能够带领这个研究队伍的领导人才。”
说到这,王浩晖很认真地看向张潮阳道:“而你张博士,即是我最后一个希望,也是我最看重的一个人才,如果你愿意加入到我的公司,那你就是这支研究队伍的总领导,以后如果专利研究成功,同时,公司成立之后,如果你愿意,那公司的CTO,甚至CEO,都可以由你来担任。当然,以你的技术来说,胜任CTO是没有问题的,而能否最终胜任CEO,那你就要拿出足够让我信服的能力了。”
王浩晖的坦诚相待,让有一点技术宅的张潮阳很有好感,不过,此时此刻,他明显更加关心技术的问题:“加不加入你的公司,我们暂时先不谈,我倒是更加好奇你为什么就认定这个专利一定能够研究得出来,还能赚大钱呢?”
难道哥要告诉你,哥是重生者吗?王浩晖在心里诽谤了一句,才想了想道:“我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和自信,实际上,我本身就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而最近又仔细看了很多有关ICT方面的书籍,虽然,我没有研究这个专利技术的能力,但通过我的研究,却发现想要实现我需要的专利要求,并不困难,或者说,只要有足够的技术人才,研究我所需要的这个专利,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困难。因为,如今的交换机本身就具备着处理数据交换的能力,而我需要研究的这个专利,实际上就是一种依托交换机的数据交换能力的再开发,只是这项专利更加注重我所需要的特定数据交换能力,仅此而已。”
一顿后,王浩晖又笑着补充道:“至于能不能赚大钱,其他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我知道有这个技术的话,我一定会买来使用,而且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甚至有钱都需要的一项的技术。张博士你认为大多数都需要的技术,难道还不能赚钱吗?”
“如果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