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很忙-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呀,他就是王浩晖,你今天不是还问过我的吗?怎么,忘记了?”席省长笑着对女儿小紫道。说完,席省长看向王浩晖骄傲地介绍道:“这是我女儿席幕紫,今年10岁了,怎么样,漂亮吧?”
哥敢说不漂亮吗?不管是王浩晖和石力军都在心中无语地诽谤了一句。
而小紫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王浩晖,将王浩晖都看得莫名其妙了,才见她开口问道:“你真是王浩晖吗?可我怎么觉得你不像只有16岁呢?”
王浩晖被问得哭笑不得,但还是解释道:“可能我长得比较早熟吧。”
“你真的绝对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要比西方国家的教育更好吗?”小紫突然问出了一个大人才会问的问题,这让王浩晖不由愕然了一下。
席省长似乎看出了王浩晖的诧异,别笑着解释道:“你在新华社的专访,我昨天看到了,就跟小紫讨论了一下,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但小紫这段时间有点厌学,所以,她觉得你说得不对,还说你现在都没好好学习,不知道她们读书的痛苦。正好,你本人今天亲自来了,那就帮我劝劝她,我最近正为她的厌学而头疼呢。”
“我哪里能够劝得动呀!”王浩晖坦然地摇摇头道:“再说我也没说我国们的应试教育要比西方国家的教育更好,只是说比较适合我们国家的整个国情而已。”
说到这,王浩晖看向席省长道:“而这个国情,却不包括席省长你们家。”
“这还分人或者地位的吗?”席省长笑着反问道。
“当然!”王浩晖无奈地点点头道:“一般家庭的孩子父母基本都忙着工作,拮据的生活条件自然让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不了太多的精力,实际上我们国家转嫁到家庭上的教育负担一直就很重,单单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更别说其他了。”
2001年这个时候,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将九年义务教的学费彻底免除,实际上,既是后世真正免除了,一年也得交百来元什么工本费之类的学杂费,有的学校还很离谱的假借名义弄出很多的不知所谓的费用,就像后世爆出来的那个什么“华夏梦”的费用,更是又是搞笑又是无奈。当然,这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不能说国家对教育就不重视。
事实上,不管是禁播《流星花园》还是禁播一些带有诱惑性的影视剧等,都是为了保护青少年,但说实话,这种保护有点太过于想当然。在盗版不绝,家家基本都有影碟机的现在,鬼知道那几个小鬼会偷偷躲起来看色…情片呀?当年,王浩晖就这样干过,但这就算毒害青少年了吗?
其实,不管是色…情片,还是其他玩意,孩子的教育重在引导,而不是遏制。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网络上信息越来越广泛的如今,遏制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就像当年大禹治水一样,如果只是治理小股的洪水,其父鲧的“堵”,是完全正确的。但面对汹涌来袭的“超大洪水”,绝对不是只依靠几个堤坝就能够完全堵住的,不然也可能留下“堵不如疏”的成语!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三更)
求月票,求红票!

……

“正是因为负担重,所以普通家庭一般都没有多少的精力去过问孩子的事情,再说,我国的教育因为出现断层,很多的父母都是文盲,如果让这些没有知识的孩子去教育孩子,结果就是除了打还是打,在这种环境下,您觉得还有施行开放教育的可能吗?”王浩晖叹气地道:“西方国家的开放教育,一般从家里就形成了,因为他们的家长基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国家,却恰恰相反。而教育,并不是只在学校。要我说,一个孩子的成长,除非封闭似地关在某一个地方,不然,家庭教育就要占3分的比重,社会教育也要占上2成,最后的5成才是属于学校。”

“可这跟我们适合不适合国情有关系吗?”席省长倒没想到王浩晖地国内教育理解的这么深刻,怎么感觉这不是孩子,还是一个专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呢?

王浩晖要是知道席省长的想法,肯定要在心理吐槽一句:P的学者呀,哥就是宅家闲得无聊,瞎琢磨的而已。事实上,后世很多有关教育的文章,王浩晖看得也不少,瞎咧咧吹一吹,还是不费劲的。

“当然有关系呀!”王浩晖肯定点点头道:“我之前都说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大多数的家庭不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西方国家的普通家庭却恰好具备。而您席省长家,不管是从受教育程度,还是整体的环境,都已经超过了我们国家的一般家庭,在我看来,这样家庭的孩子,本身接触的东西就比较广泛,兴趣也会更多,而应试教育,基本上却是显得接触面太狭窄,知识面也过于笼统,自然会让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会有点不喜,甚至像小紫那样厌学。事实上,小紫应该不算是厌学,而是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只是她的主见可能在省长您看来有点不可理解。”

一顿后,王浩晖拿自己做例子道:“就像我自己一样,我虽然没有厌学,也请了专职的家教老师教导我自己,但说实在的,我现在却只学我认为对我有用的知识,一些让我觉得暂时没用的,我就不会去学,就像物理、化学等。而我这样的学习态度,放到我父母上,肯定也是不能理解的。您说是吧?”

一听王浩晖的这话,席省长不由苦恼地道:“我还想让你帮我劝说小紫呢,你这么一说,小紫指不定得拿你当借口了,哎呀,失策了,失策了!”

“嘻嘻,爸爸你也有失策的时候呀?”席幕紫见爸爸失策,显得更高兴了。

其实,王浩晖这么说,无非就是变相的拒绝,让他劝说小女孩不要厌学,还不如劝说大人好好教育孩子呢,省长的女儿,谁敢乱劝?既是王浩晖有着席省长的许可,可以去劝说席幕紫,可这种许可有什么作用嘛?要是没劝说好。最后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实际上,王浩晖之前那么说也没有错误,但更多的还是不想接受劝说席幕紫的任务。

这时,达成了目的,王浩晖也就准备适可而止转移话题了,再说,今天来,可不是谈论席幕紫学习问题的。

可不等王浩晖开口,这时房间的门却是被人从外向内推了开门,进来的赫然是前世那位第一夫人彭姿姗。

沙发上的席幕紫一见到彭姿姗,便从沙发跳起,一边跑,一边喊道:“妈妈,你回来啦?”

“恩,来,小紫,帮妈妈将东西提一下,让妈妈换一下鞋。”彭姿姗看了一眼沙发上的几人,见丈夫正在会客,便没有出声打扰,而是喊着席幕紫来帮忙。

彭姿姗的出现,也让王浩晖找到了不再谈论席幕紫教育问题的机会。王浩晖正待起身去帮忙席幕紫提公司,皆与彭姿姗打招呼,却不想一旁的席天铭却是抢先一步挥手阻止道:“不用管她们,我们继续聊我们的!”

一顿后,席天铭看向王浩晖问道:“邱老过得还好吧?”

王浩晖见席天铭问起了邱老,便只好继续坐着,旋即问道:“很好,谢谢省长关心,爷爷也让我带他向您问好。”

对于王浩晖称呼邱老为爷爷的事情,席天铭并不意外,早在一个月前,席天铭就在与邱老的通话中了解了。

“恩,你也帮我给邱老带声好。”席天铭点点了头,转开了话题道:“最近你整出来的动静可不小呀,一个节目竟然引得我们一些省里的同志,都抽出时间去特别关注过。不过,这位同志即将要内退了,倒是让你的节目少了很多的关心。”

关心?别是反义词吧?仔细一回味席天铭的话,王浩晖就明白了,肯定是前不久盯着《奥运向前冲》节目的那位省委大员,因为一些原因被内退了,说是内退,或许还有可能牵扯道曹金坤的案子,而导致提前退休了吧。

“是吗?那倒很是可惜。”王浩晖笑着回应道:“其实,我只要有席省长您的关心就可以了,恩,只是关心。”说到最后,王浩晖还特别在关心两字加重了语气。

“呵呵,只要你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你作为江浙的企业主,我这个省长当然会关心你的。”席天铭笑着说了一句,才又道:“对了,你可不要干偷税漏税的事情哦,我这个省长可是等着你们纳税,好发展全省经济的。没有钱,我可什么都干不了,你也别来指责我,说我什么打黑不力哦?”

王浩晖自然知道席天铭这不过是将要求隐藏在了风趣的话语里面,再说,王浩晖自始至终就没有偷税漏税的想法。在王浩晖看来,想要不被贪官污吏剥削,除了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之外,还需要自身过硬,当然,这个过硬不是说就没有小毛病了。

有一些小毛病,根本就没法避免的,就像王浩晖自己不希望偷税漏税,但指不定手下人就会瞒着他赶出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而这些就是一个企业的小毛小病,不过,只要王浩晖自身要求过硬,发生这些问题能够及时而公正的处理掉,那自然不会被这些小毛小病给伤害到自身。其实,很多的企业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理,很多的就是因为包庇、隐藏一些小毛小病,才让自己变得的积重难返,最后只好铤而走险。

想及此,王浩晖自信而坚定地点点头道:“放心吧,省长,不管是偷税漏税,还是其他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我们是都不会干的。其实,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也没那个必要。”

“希望你说到做到,不然,以后可别怪我不念旧情哦。”席天铭脸色一正道。

对于这位席省长,王浩晖前世今生都不太熟悉,但从前世外界的信息可以看出,不管席天铭心中的具体想法如何,起码他对于贪官污吏的惩戒,还是敢于下手,敢于动手的。而且,前世的席天铭,还曾经告诫像今天告诫王浩晖一样公开告诫过与他相熟的亲戚,让他们不要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乱来,遇到这种打着他旗号办事的,也要求不要给他们办事。虽然,这种告诫的效果不一定有什么作用,但起码席省长是第一个如此公开告诫的领导,就这一点,前世的王浩晖就非常的佩服。

王浩晖坦然地与席天铭对视道:“多余的话,我多说,只请省长你看我日后的表现就行了。”

“恩!”席天铭和颜悦色地道:“你现在这么小就有了如此的成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千万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行差踏错,那可真的一点都不值得的!知道吗?”

“我知道的!省长!”王浩晖认真的点点头道。

席天铭笑着点头道:“恩,知道就好。”

一顿后,席天铭笑着邀请道:“晚上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

王浩晖也不矫情,爽快地答应道:“好的,能跟省长一起吃饭,我可从没想过,现在有这个机会,怎么能够放过呢?”

席天铭笑骂道:“你还真不客气!”

“嘿嘿!”

王浩晖厚着脸皮嘿嘿偷笑。

话说,这就是未成年人的好处呀,既是偶尔言语冒犯,也会当做童言无忌,一笑而过!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浙大学,一学长?(继续万更)
求月票,求红票!
……
(特注:为方便阅读,地域名,以后州和泽一律改为洲。前文不作修改了!)
(特注:为方便阅读,学校名称,一律以江浙看齐,以后,所有学校名称,一律前后互换。如北京=京北;清华=华清;复旦=旦复。前文不作修改。同时,地域名没有州、国字的,同样按照这样的规则。前文改得乱七八糟,反而会影响阅读。本文脱离现实,但也基于现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4月27日。
星期五,天气阳光明媚。
上午,九点钟左右。
王浩晖带着石力军,一大早游览了一下杭洲西湖之后,便来到了临近杭洲西湖的江浙大学。
江浙大学,简称“浙大”,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学院”,同时,她还是华夏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从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1914至1927年间还曾停办过;直到1927年才在原校址,由江浙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江浙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并成立了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才最终定名为国立江浙大学。华R抗战期间,江浙举校西迁,在贵洲义遵、潭湄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才最终迁回杭洲。
江浙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华夏名牌大学,同时,还是华夏首批“211工程”、“985工程”、“珠峰计划”、“111计划”实施的高等院校,也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在王浩晖穿越前的2013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江浙大学更是直接超越京北大学四个排名,排在了第54位,同时,国内排名第一。这也是王浩晖在穿越前唯一看过的一份新闻报道,毕竟江浙这突然超越原本在国内一直是第一、第二的京北大学和华清大学,成为第一,自然非常的轰动。至于2014的排名和2015的,王浩晖自然没那个精力去关注了。(直到偶为啥将穿越时间延后到2015年?嘿嘿。)
走近江浙大学,一路浏览参观着江浙大学,一路与身旁的石力军聊着天,就这么闲庭信步的逛了起来。路上倒是遇到好几拨来来去去的江浙大学的学生,有的似乎看着也不像是学生,似乎有点像王浩晖这样的参观者,对此,王浩晖也没太关注。
其实,王浩晖今天之所以来逛江浙大学,除了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消磨时间,等待韩凤颖明天归来,直接在杭泽谈合约或者公司的事情之外,还有一部的原因却是想着能不能将脑中的一个想法给实现了。
实际上,这个想法在浩晖前几天见了刘元龙之后,就一直在脑子中转悠,但却因为涉及到的技术问题,王浩晖前世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对于能不能将这个技术开发出来,王浩晖的心中没有的一点信心。
当然,这几天,王浩晖也没有闲着。前世,网上有百度百科等各种百科,网络资源也发达,遇到不懂,自然可以直接网上搜索,但这一世,网上却是没了百度,王浩晖自然是只能去逛图书馆查资料了。事实上,对于“百度百科”这玩意,王浩晖还真有想法,提前弄出来,只是他如今手下的人手不够,也只能暂时憋着。
对于百科,自然要追溯到国外的维基百科,前世的百度百科也不过是抄袭维基百科而已,对此,王浩晖这个前世的网虫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其实,如今有点小黑客技术的王浩晖早就“翻…墙”到国外的网站浏览过维基百科了。没错,维基百科已经成立了,就在今年的年初1月15日与前世的时间没有任何偏差,毕竟,王浩晖的重生如今还影响不到M国。
当然,百科暂时只是题外话,也不是王浩晖来江浙大学的目的。
“嘿,这位学长,你好,能问个问题吗?”与石力军逛了几十分钟后,王浩晖便喊住了一位短发、瘦弱,却带着一副厚厚眼镜框,迎面向他们走来的年轻人。
跟着一旁的石力军,自然也看到了这位年轻人,不过,下一刻听到王浩晖的话,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学长?”这位年轻人用手反指自己道:“你喊我吗?”
“是呀!”王浩晖肯定地点点头道:“难道你不是江浙大学的学生吗?”
“我当然是江浙大学的学生!”这位年轻认真的一点头,可接着却说了一句让王浩晖泪奔的话:“可我不是学长,你应该叫我学姐,什么眼神呀?是男是女都分不清吗?”
我去,你丫留个短发,又穿得这么中性,胸脯又那么的平,连喉结都被圆领羊毛衫给遮住了,哥能不当你是学长吗?王浩晖在心中诽谤不已。四月的天气,杭泽还是蛮冷的,所以,一般的人都会穿一些围住脖子的圆领羊毛衫等保暖的衣服。
虽然心中诽谤,但王浩晖嘴上还是装怂道:“是,是,是!怪我眼拙,没看出学姐当面。”说着,直接岔开话题问道:“那学姐,能问个问题吗?”
“你问吧!”学姐虽然觉得有点郁闷,但还是好心地答应为王浩晖解答问题。同时,这位学姐侧目看了看安静地站在一旁的石力军,眼中露出一抹好奇之色。
虽然石力军没有身穿一般电视剧中那种黑衣、黑装,带着墨镜的保镖打扮,但不苟言笑的表情,以及一身强健的体格,还是让人忍不住产生联想。当然一时半刻,这位学姐也想不道石力军是保镖。
“我想请教一下江浙大学的行政办公楼在那个位置?”王浩晖笑着问道。
“行政办公楼呀,你们走反了,从这里望前走,转个弯就到了。”学姐抬手指了指王浩晖的身后,接着又道:“跟我来吧,我正好要经过那里。”
“好的,麻烦学姐了!”王浩晖微笑着点点头,带着石力军跟了上去。
路上。
这位学姐好奇地问道:“你喊我学姐,又问我行政办公楼,难道你是来办入学手续的吗?”
“入学手续?”王浩晖讶然地反问道:“学姐,现在好像才只是4月份吧?有这么早来办入学手续的吗?”
“你这么说,那就是说不是了吗?”学姐笑着问了一句,才又解释道:“当然有,有一些保送的,不用参加高考的学生,自然就会提前来办入学手续,这很正常。”
“哦,原来还有这样的呀。”王浩晖恍然大悟,但接着却是摇摇头道:“那我不是,我只是想要去行政办公楼找你们学校的负责人,有点事情要谈。”
“好吧,虽然不知道你具体有什么事情,但先提前预祝你一切顺利。”学姐说着话的时间,突然站住,一指侧面的一幢大楼道:“那就是行政办公楼了,你们自己去吧,我有事就先走了。”说着话的时间,学姐挥挥手,率先而去。
“好的,非常谢谢学姐你的帮助!”王浩晖客气地道谢一声后,也带着石力军朝着行政楼而去。
偶尔一次的互帮互助,稀松平常的让人从不在意,其实,这难道不是人性之美吗?
远去的学姐,却在王浩晖转身离去后,又转头看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嘴上更是自言自语地道:“这学弟,似乎很眼熟的样子,我是在那里看过呢?”
……
求月票,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浙大学,谈合作!(第二更)
求月票,求红票!

……

……

江浙大学行政大楼。

一番询问之后,王浩晖终于被一位自称是外联办主任的张华涛给接见了。

“你说你叫王浩晖?”张华涛一听得王浩晖的自我介绍,不由讶然反问道:“这名字我似乎在那里看到过,你等等,我好像记得是在那份报纸上看到的。”

一听得张华涛的话,王浩晖不由苦笑一下,看来这新华社的报纸,影响力真不小呀。想及此,王浩晖便好笑地提醒到:“应该是在新华社的报纸上吧。”

“新华社?”张华涛很意外地重复了一句,抬头看了一眼王浩晖后,眼珠一动,似乎已经猜到了王浩晖这个人到底是谁了。不过,谨慎起见,张华涛还是接着继续快速地低下头,找出了王浩晖口中的新华社报纸,浏览了一下,果然,在头版第一页,就找到了王浩晖的名字。

“你真是这上面的王浩晖?不是重名?”张华涛犹自不信地反问道。

说实话,之前看到有关王浩晖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张华涛作为江浙大学的外联办,就动过心思看看能不能将王浩晖特招到江浙大学来。这也是张华涛对“王浩晖”这个名字那么有印象的原因。

事实上,2001年这个时候的国内大学,尤其是有名一点的大学,抢起好的老师、学生,那是一点都不会客气的。尤其是京北和华清,更是连一些已经在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拉去京北和华清,重新回炉再造一番,弄一份学历,就说这是他们学校出来的学生了,恩,这种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京北和华清,即是江浙大学、旦复大学,一样如是。

“如果您指的是新华社上的报道的话,那确实我。”王浩晖笑着回答道。

“啊哟,这是想曹操曹操就到,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去邀请王浩晖你来江浙大学读书呢,你竟然就出现在我面前了。缘分呀,缘分!”张华涛夸张地感慨了一句,才又问道:“王浩晖你这次来是,为了加入江浙大学的吗?”

“呵呵,我也想呀,可我现在高一都还没读完,怎么可能就加入到江浙大学呢?我听说,江浙大学收人是很严格的吧?”王浩晖笑着婉拒道。

“当然,我们这样的大学校收人自然得严格一点。”张华涛肯定地一点后,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对于像王浩晖你这样的优秀学生,我们自然可以为你破例一次,只要你想来,我立马带你去办理入学手续,不用下个学期,你现在就可以来江浙大学上学了。”

“呃?”王浩晖愕然了一下,才疑惑地道:“这样都行呀?就算我现在真的来江浙大学,我又学什么呢?我高中课程都还没念完呢。”

王浩晖这话倒也没乱说,虽然有着洛桔梗的私人辅导,但因为辅导的时间不长,后来又因为各种外出而在外面跑来跑去,这学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很多,即是王浩晖学得很认真那也只是勉强没有落下高一的课程而已。

“王浩晖,你现在不是已经请了私人老师学习吗?如果你来江浙大学,到时候你也可以请江浙大学的老师或者你的学长、学姐们,帮你补习呀,要说这个私人老师的质量,我想在这整个江浙,还没有那个地方能够超过江浙大学的吧?”张华涛看来对王浩晖的了解还真不少,既然将报纸上有关王浩晖请私人老师的事情都给记住了。

一顿后,张华涛又接着道:“至于你学什么,那当然是你想什么就学什么呀。对于,你这样优秀的学生,我们当然不会限制你的发展,再说,你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来大学也不过是深造进修一下,你说我说得可对?”

“呵呵,张主任你谬赞了,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优秀。”王浩晖谦虚了一下,才转开话题,直入主题道:“我这次来,是希望能跟你们江浙大学合作,成立一个有关于交换机研究的项目。至于,这个入学的事情,张主任,我们能不能改日再谈?”

对于入学江浙大学,王浩晖倒是还真有点心动,不过,既然之前已经答应过陈君雨一起上大学,再加上这几年事业刚刚起步,王浩晖也知道他的心思根本很难集中到学习上,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按部就班的上大学好了。反正,他也不怕没地方上大学。

“交换机的研究项目?”张华涛眼睛亮了亮,又听到王浩晖似乎有婉拒入学的意思,便道:“好吧,入学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但王浩晖你可要记住了呀,如果有上大学的想法,可要联系我,江浙大学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说道这,张华涛很主动地拿出一张名片递给王浩晖道:“喏,这是我的名片,到时候,你直接打我的电话就好了。”

“好的,我记住了!谢谢,张主任你的看重!”王浩晖笑着接过,客气了一句,才又摊摊手道:“抱歉,我没有准备名片,只能借张主任你的纸、笔,写一下了。”

“没事,没事!”张华涛笑着摇摇头,给王浩晖递过纸笔道:“你写在这里就好了。”

互相留完了联系方式,张华涛一边收起纸笔,一边笑着问道:“王浩晖,你刚才说要跟我们学校合作的那个交换机项目,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合作项目呢?能不能先给我稍微透露一点?我也好方便给你联系相关的领导。”

“恩,是一个有关于手机、电话这一类终端信息处理的交换机研究,至于具体归类到那个学科,应该算是电子信息类的吧。”王浩晖将从图书馆上看来的资料大致解释了一下,才又道:“至于合作的具体方案,我希望是由我公司全权出资,研究的方向由我来提供,而你们江浙大学只要提供有关的人才,参与研究就行了。恩,这个研究出来的技术专利,因为是我们提供的方案和研究资金,所以,必须全部属于我们公司所有。而参与研究的人员,也必须签订正规的商业保密合约。当然,我们也会对研究出专利的人员,施行一定的奖励。最终的奖励多少,以专利的实际价值再来决定。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那具体的研究经费,大概是多少呢?”张华涛眼睛越来越亮了。

“研究经费的问题,那就要看你们江浙大学准备怎么合作了。”王浩晖将心中早就想过的方案和盘托出道:“如果你们只是提供人员,甚至这些人才直接加入到我们的公司帮我研究,或者直接成为我公司的工作人员,那就不涉及什么研究经费的问题,这些内部的研究经费,我们也没必要公布给你们。当然,我们会另外向贵校提供一笔合作资金,用来对这个项目的在校研究,资金总额最低50万元。”

“才50万元呀?”张华涛有点不满足的舔了舔嘴唇,问道:“那我们如果除了提供人员,还参与研究呢?”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王浩晖对于张华涛嫌弃50万元太少,不以为意。实际上,这个50万说是合作资金,不如说是一笔感谢费。50万元的感谢还嫌少,那只能说张华涛的被王浩晖身少几千、几亿的光环给撑得贪心不足了。实际上,这50万元在2001年这个时候,作为一笔研究经费,已经是一笔大数目了。

“如果参与研究,那就有两个方案,第一,我们干脆直接成立一个研究所,研究所的资金由我全权提供,项目目标也由我提供,而你们提供人才,整个研究所研究出的专利,我们以实际投入分配研究所的股份。”王浩晖笑着介绍了第一个,又接着接续介绍道:“至于第二,那则由我直接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所要研究的项目由我指定,你们帮助我研究,同时,我还会给出研究的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没有研究出来,那我就只能另寻办法,而研究出来的专利归我,多余的研究经费则归你们。如果你们因此研究出新的专利技术,我可以另外出钱购买。”

这三个方案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实际上,第一个方案最简单,也就是帮助王浩晖介绍人才而已,这样就可以得到最低50万的介绍;第二个方案则是有点类似于合作开公司的性质,但既然是开公司研究经费自然是独立的,除了获得后期专利的收益之外,前期肯定是没有收益的;而最后一个则算是一个限时任务,完成了有钱赚,完不成则有可能丢了名声,还拿不到钱。当然,具体能不能研究出来,张华涛也不太清楚,毕竟他不是专业的而技术人才。

琢磨了一会后,张华涛笑着站起道:“具体该选择那个方案合作,我做不了主,我也不太清楚你所要研究的项目,能不能研究出来。我之所以询问你愿意出多少经费,只是希望评估一下,这个合作的项目的价值大不大,如果太大的话,我肯定会帮你联系我们学校的主要领导,由他们拍板决定是否合作。如果只是几十万的合作项目,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