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遮天九秘-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方节眼疾手快,看到这个眼色后忙道:“是齐天宗的同门,跟你说过的,叫李沐的那个师姐。”
物女这才重新扭过头,很快发现这少女的实力在气场级,有着少见的空间命格,而除此之外,她也那份端庄的仪态似乎有些不那么自然,但最终她还是站起来一笑,落落大方道:“李沐是吗?你好,方节时常提起你。”
闻言,李沐依旧那副四平八稳的样子,看过来时点了点头,道:“那你,应该就是物女了?”
物女并不知道方节和这个师姐提起过她,不由有些纳闷,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是的。”
而方节此时也站起身,朝李沐道:“师姐,你怎么来这了?是不是门中出什么事了?快坐下说。”
“齐天宗倒是没事。”李沐道,坐了下来。
物女见状看了看两人,主动道:“既然你们有话说,那我还是回避一下把。”说完便准备离开。
然而李沐却道:“不用,事实上我这次来,不仅仅只是找方节,还包括你,碰巧你们两人都在,我就一起说吧。”
“我?”物女有些纳闷的看了方节一眼,见方节也一脸不知情,于是重新坐下,问道:“是什么事?”
“皇道下令,让我带你二人,去蓬莱国的方丈山。”李沐道。
无论方节,还是从未与之打过交道的物女,都没想到皇道会对他们下命令,闻言都是吃惊道:“为什么?”
李沐回答道:“皇道列了一份名单,包括中原神州年轻一代的所有精英,你们两人、我、还有通天帝国七派中的双子星、呢喃、金蝉子都在这份名单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上百个国家总共一千个人,这几天起名单之内的所有人,都会陆陆续续收到召集,将赶往蓬莱国的方丈山。”
物女不由更加纳闷:“那让我们去方丈山究竟为了什么?”
“集训,由皇道成员亲自教导的集训。”李沐的眼中一闪而逝一丝火热,道:“之后,我们都会被送往第二战场。”
“集训?第二战场?”方节不解。
李沐点了点头道:“其实战争开始以后,除了中原边境各处狼烟四起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战场。目前这两个战场都已经开始了战争。大陆上是中原与蛮荒军队的对抗,而另一处战场则是中原武者与蛮荒武者的对抗。”
闻言,方节与物女对望一眼,都意识到之前两人的猜测没错。
于是物女问道:“这也就是说,蛮荒四部的武者不会加入到军队的战斗中,而是都在另一个地方?”
李沐点了点头:“那就是第二战场。皇道目前都在那里奋战,对付那些蛮荒四部的武者。而且情况似乎很不乐观,所以才列出了一千人的名单,并在大陆各处召集,完成半年的集训之后,我们都将作为中原神州武者的后备力量,被送入第二战场,加入到属于武者的战争中去。”
听到这,方节与物女再次对望一眼,不由有些忧心。
如果皇道在对付那些并没有出现在第一战场上的蛮荒四部武者,那也就是说,这个作为中原神州领袖一般存在的组织,目前正在第二战场正自顾不暇,甚至还要培养后备力量,并没有时间来干预军队与军队之间的第一战场,大陆众国面对入侵就只能靠自己人数不敌对方的军队!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方节与物女都已经意识到,这次战争,中原神州正处于绝对的劣势状态,于是纷纷皱起了眉头。
而李沐见这两人如此表情,以为是因为召集训练的事,于是语气放缓一些,道:“第二战场虽然比第一战场更加激烈,但同时也是个可以历练自己、得到各种好宝物的机会,甚至根据我掌握的消息,第二战场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极佳的修行场所,在里面呆上一个月,即便不动,也能增加一阶的实力!”
听到这番话,方节和物女都是怦然心动,问道:“此话当真?”
“当真。”李沐点了点头。
而方节与李沐对望一眼,热情又逐渐冷却,由物女问出了两人心中最为关键的问题:“那我们去方丈山集训,包括以后上第二战场,皇道要如何安排我们的家人?”
“会安置在通天帝国。”李沐道。
方节与物女都是眉头一皱,显然对这点并不满意。
试想,这次战争有两个战场,皇道在第二战场情况并不乐观,自然无法顾及第一战场,这样一来,通天帝国就绝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更别说两人去方丈山和第二战场之后,也根本无法照料家人。
所以方节经过了深思熟虑,还是觉得呆在家人身边,哪怕身处中原边境的晋国,也比较安心。
而他看了眼物女,发现物女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两人眼神交流片刻,便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我们暂时还要呆在晋国。”方节看着李沐道。
李沐顿时皱了皱眉头。
而方节紧接着又道:“不过皇道既然已经下令,我和物女作为武者,当然也会以武者的身份为保卫中原神州出力,但前提是我们要先保证家人的安全,才能放心的参与第二战场的战斗,所以半年的集训我们就不参与了,等半年之后大陆年轻一代奔赴战场,我们会按时赶到。”
物女也点了点头。
李沐见状不由叹了口气:“这可让我怎么交代啊……”
方节苦笑:“难道皇道的命令是强制性的?”
“强制?”李沐闻言扭过头来,瞪了眼方节:“即便是强制性的命令,我又打不过你,怎么强行带你走?”
方节一笑,没说什么。
而李沐紧接着又道:“我的意思是说,师傅,还有皇道的几位前辈,对你们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希望,想让你们尽快去方丈山接受集训,然后作为主力送入第二战场,如今要知道你们要放弃由皇道亲自教导的集训,半年之后才会去,一定会很失望的。”
方节闻言沉默一阵,而后道:“那还麻烦师姐替我们,给那几位皇道的前辈,尤其是师傅带句话,就说我们这半年之内一定会努力,解决好身边的事情后,会准时去见他们,请他们见谅。”
李沐叹了口气,道:“我会的”,随即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
“这么着急?”方节与物女也站起身。
而李沐道:“我的任务里还有十几个人,接下来还需要连续的奔赴好几个国家去通知,时间很紧。”
方节闻言这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留你了”,说罢一抱拳,道:“一路顺风。”
李沐点了点头,看了看两人,道:“你们两人也小心些。”
物女与方节点了点头。
“那我们半年后,第二战场见,希望二位不要失约,告辞。”李沐道,随即走出门外,放出飞行宝物离开。
方节与物女重新坐下来,相视沉默一阵,方节终于首先开口:“现在的情况比我们想的要更坏。皇道已经无暇分身顾及第一战场,也就是说,中原边境线上的各国,再如何处于劣势,也只能靠自己的军队了。”
物女点了点头,道:“我们既然留下来,就已经晋国绑在了一起,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必须要开始为国出力,起码要让这皇城固若金汤,使西戎联军进犯不得,我们才能放心的离去。”
方节站起身道:“我会抓紧时间修行。”
物女也站起身道:“我会去找大丞相,做他老人家的左膀右臂,为晋国分忧。”
两人对望一眼,道:“努力吧。”
随即,物女离开方府,而方节开始了闭关,继续修行《精通伪术》。

第138章 坏消息

很快十天过去。
这天清晨,端坐在床上的方节突然睁开双目,整个眼眶之中竟熊熊燃烧,有一簇火焰律动。
几乎同时,被他注视的一根屋顶横梁,与屋顶瓦片瞬间被洞穿,于是两簇指头粗细的阳光透了出来。
这便是《精通伪术》中的火系伪术“火眼术”,可以将温度凝聚在一起,并迅速传递出去,专烧人眼,令人防不胜防。
而紧接着,方节又跳下床,飞奔几步,背后两肋突然蹿出两只合起来足有八米的翅膀,而后轻轻煽动,方节的双脚边立即离开地面,漂浮在半空之中,只剩双翅缓缓扑打,整个人却动也不动。
这便是《精通伪术》中的风系伪术“风翅术”,用风凝聚出假的翅膀,不仅可以飞行,还能使本身速度提升十分之一。
“二十天时间,学习了两种伪术,也算不错了吧。”方节的火眼消失,双目回归清明,看了看自己的翅膀,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即,翅膀也消失不见,他整个人落在了地上,暗道:“如今继续进行下去,相信不久就能学会第三种,也就是木系的‘不动术’。这样一来的话,三种伪术加三大命格,气场级内我将无敌了。”
想到这,方节点了点头,随即准备回到床上继续。
但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到有人在靠近房间,于是复曈出现,仔细一看,发现是血姬的气息,而且还一副慌乱的样子。
“难道出了什么事?”方节眉头微微一皱,然后走过去几步,将门打开。
此时,屋外正下着春雨,看上去如同烟雾一样朦朦胧胧。
血姬从远处跑来,黑衣外沾着白色的雨珠,到了门前红着眼睛道:“少主,威震海教头出事了。”
方节闻言脸色一变,连忙问道:“他怎么了?”
“太子在前线中了圈套,带去的人几乎全军覆没,带回来的几乎全是尸体,现在在点将广场……”血姬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
方节顿时如五雷轰顶,愣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然后咬着牙、冒着雨,很快就跑出了方府。
可等他站在街道上时,却有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妇女和啼哭的孩子不断跑过,场面混乱不堪。
方节心中一沉,更加着急,但也怕撞到了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于是他一跃到了房顶,同时血姬等二十名杀手也在四周出现。这总共二十一人一声不吭,甚至连踩瓦片的声音都没有发出,却是速度极快的起落,在春雨如烟雾蒙蒙之中,朝着点将广场飞奔而去。
这一路上,他们看到下面的街道,无数百姓朝着相同的方向而去,每张脸的表情也都是既担心又慌张。
而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从那里传来的哭声也从隐隐约约变为密集。
等方节一行人站在了点将广场东面最近的一栋建筑上往下看时,一条条排列整齐的白布触目惊心的出现在眼中,摆满了足以容纳万人的地方。
最先赶到的几百名皇城百姓早已哭喊成一片。
几百名士兵一边极力隔开死者与生者,一边大声斥责,其中还夹杂着几个拿着名单的官员,他们每喊出一个名字,人群中便会多出几道撕心裂肺的痛哭。众人的情绪越来越失控,场面也越来越混乱。
而在烟雾蒙蒙的远处,四面八方正有无数人从一条条街道朝这里涌来,焦急的相见他们的亲人。
方节有些不忍看下去。
而血姬一去一回,带来一张长长的名单。
于是方节心情沉重的打开来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接近七成都被划了红线,便更加焦急的寻找威震海的名字,但直到来回看了三遍,这名单上也并没有出现他期盼已久的那三个字。
身旁的血姬焦急的问:“没有威震海教头的名字,少主,这代表什么?”
方节慢慢抬起头,看了看左右围在一起的二十个杀手,道:“代表失踪。”
“失踪?!”二十杀手一惊。
方节点了点头,强迫自己露出笑容,保持乐观,说道:“也就是说,威震海叔叔还可能活着。”
但二十杀手都知道,他们少主只说了一个可能,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存在,那就是威震海已死,只是没留下全尸,所以他们有的已经红了眼睛,而有的则垂下头,肩膀轻微的颤动。
此刻,方节心中同样难受,却也不得不安慰大家:“我们要相信威震海叔叔,他会回来的。”
二十杀手沉默。
方节想起了方远山的预言、大丞相与物女的分析、李沐带来的大陆形势,忽然有些自责,没能阻止威震海被太子征走。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用,他现在只能在心里默默希望着,威震海能活着。
回头看向广场,方节的表情阴沉下来。
这天立春。
本该是万物复苏、给人希望的日子,但却成为晋国皇城中,百姓心里最灰暗阴霾,也是永远也无法忘怀的一天。
昔日,皇城子弟斗志昂扬、众志成城、争先恐后的参军景象,就仿佛就发生的昨天。
而在同一个地方,今日,他们成了白布下一具具再也喊不出口号的尸体,默默的躺在那里,等待悲痛欲绝的家人来认尸。
死者四千余人,几乎就是当日参军的九成九。
他们来自皇城几千个家庭,是数万人的儿子、丈夫、兄弟。
曾经他们为建功立业奔赴前线,现在他们一命呜呼,留给所有关心他们的人,撕心裂肺的痛。
此刻,整个皇城哭成一片,声音回荡在天空,传遍了皇城每一个角落。

第139章 请援

同一时间,仿佛被四面八方传来的哭声包围的朝堂内,皇帝瘫在椅子上,满脸失魂落魄,文武百官中,被哭声感染或者家中有子嗣战死的低头落泪,而想起国家形式的满脸忧心,整个朝堂一片沉默。
过去了很久,一个跪在地上的武将抬起头来,满脸泪水、鲜血与悲愤的说道:“皇上,这一仗只怪微臣错误判断,中了对方圈套,以十万军队被对方三十万大军和四个天人三境高手围困,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微臣有罪。”
听到这番话,皇上似乎回过神来,将本来毫无焦距的目光,移向这个败将,表情极为阴沉。
而在场文武百官却清楚的知道,这个只是作为副将的将领,其实只是为了替他拼死掩护才狼狈逃回来的太子承担责任,恐怕真正的错误并不出在他身上,因而大多露出同情和历劫的表情。
但镇国元帅赵田,却固执的认为输了就是败将,早看此人不顺眼,闻言更是大怒道:“一仗下来就死了接近十万军队,和皇城四千子弟,你当然难辞其咎,何不死在战场,还回来干什么?!”
“末将之所以活到现在,是为了给皇上和元帅一个交代。”那跪在地上的武将抬起头来,十分有气节的说完这番话,然后起身,道:“请恕末将再无法为我大晋尽忠!”,随即“铮”的一声抽出佩剑,在脖子上一抹。
顿时,滚烫的热血溅出五步,一颗半闭着眼睛的头颅滚下来,无头尸体也随之倒在血泊之中。
皇帝和文武百官都大吃一惊,少数吓的后退几步,更有甚至“哇啦”呕吐。
而明明有能力出手去阻止的大元帅,却是表情一丝没变,看也不看那尸体,只是将隐隐痛心和无奈藏在心里。
大丞相当然能理解赵田此刻的心情,所以他深深叹了口气,然后代替愣住的皇帝,命人处理了现场。
许久,皇帝恢复过来,问道:“现在我们还剩多少军队?”却绝口不提他那个狼狈逃回来的太子。
大丞相回答道:“还剩十万左右。”
“而西戎联军对付我晋国就有二十万?”皇帝听到这个数字脸色一变道,然后有些惊慌的问:“整个西线战事,其他国家怎么样了?”
“一样。”大丞相表情凝重的道:“都是节节败退。”
皇帝脸一白,更加焦急的问道:“那情况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时刻,皇道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
提起皇道,很多同样心凉的官员顿时燃起希望,纷纷看向大丞相。
而大丞相沉默了一阵,道:“据我今天刚刚掌握到的一个消息显示,这场战争除了中原边境地区以外,还有另一个战场,皇道正是在那个战场抵御蛮荒四部的高级武者,并且情况也十分不妙,现在正在召集大陆年轻一代武者去蓬莱国集训作为后备力量补充,显然还要打上一阵子,所以现在并没有精力来帮助边境各国,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只能靠我们的军队了。”
“什么?”皇帝闻言大吃一惊,而后豁然起身,吼道:“靠军队,我们十万,别人二十万,岂不是死路一条?”
其他文武百官也顿时脸色煞白。
而大丞相却四平八稳的回答道:“短时间内,的确会失去很多城池,但我们也并非只能坐以待毙。”
皇帝闻言急忙坐下,问道:“大丞相有何妙计?”
“妙计倒算不上,办法倒有一个,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而已。”大丞相说完顿了一顿,又道:“目前我们只能靠军队来抵御西戎部的军队,但两战之后,我们的军队不仅死伤惨重,而且士气低迷,不可再战,但我们邦交友好的几个国家,却并没有处于边境地区,目前还没有受到战乱,更没有陷入战争之中。”最后,大丞相一拱手,道:“所以,老臣请命,即刻启程去游说宋、郑、唐、楚、赵、齐、蔡等七国国君,请求他们能出兵,来助我大宋。”
皇帝闻言,连忙点头:“是个办法,老丞相抓紧时间启程吧,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谢皇上。”老丞相道,随即大步走出朝堂。
而大元帅一看老丞相都出马了,忍不住蠢蠢欲动,站出来道:“老臣请战,赴前线抵挡西戎两军,为七国援军争取时间。”
皇帝闻言连连摇头:“老元帅稍安勿躁,大丞相也说了,现在兵力不足,士气涣散,不宜再战。”而后朝众文武官员道:“依朕之见,现在当务之急,是紧闭各城城门,只守不攻,只等丞相带来七国联军,在座安排,众位意下如何?”
闻言,除了大元帅以及少数几个武将之外,其余文武官员都是的点头,十分赞同这一做法。
于是皇帝再也不愿意多说,便逃也似的宣布退朝,而文武百官也纷纷退下。
留下大元帅在几个武将后生的恭维下,气的脸色铁青,大骂几句之后,最终还是愤愤然离去。
与此同时,皇城中的街道上还不断有人慌张的跑向点将广场,而方节已经无视了这一切,一路沉默的回到了方府。
但在门口,他遇见了夏朝臣。
这让他忽然想起,比其他这个主子,和那些朝夕相处训练的二十杀手,同为方家出力十几年的夏朝臣,显然与威震海更具有感情,而现在威震海失踪,最悲痛的一个,也肯定是夏朝臣。
于是方节拦下行色匆匆出去的夏朝臣,却不知道怎么告诉他这个消息,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而夏朝臣却道:“我都知道了。”
方节闻言一愣,然后叹了口气,道:“希望夏叔叔不要过分担心,毕竟威叔叔只是失踪而已,可能还活着。”
“放心吧,这道理我明白。”夏朝臣道,反而安慰起方节:“你也别着急。”
“恩。”方节点了点头。
而夏朝臣又道:“东营还有好几万从前线回来的伤员,现在都等着治疗,有官员下发的召集的通告,要求皇城内所有药师都要过去参与为伤员疗伤,我这就准备过去,顺便也可以打听打听你威叔叔的消息。”
“原来如此,那夏叔叔快去吧。”方节闻言,赶紧让开。
夏朝臣点了点头,快步朝东营而去。
于是方节进了门,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却不料忽然有个玉筒飞来,于是他伸手接住,见是出自物女之手,于是赶紧打开,仔细一看,却是愣住:“去游说七国出兵……我也要做好准备?”

第140章 兵临城下

与此同时,皇城东面,大丞相洪武带着长子洪承与物女二人,反方向穿过哭喊着、潮水般涌向点将广场的人流。
洪承和物女见到这番景象,心中难免受到触动,表情都有些复杂,只顾闷头走着而沉默不语。
而大丞相却显然有更重要的事在心头,而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此时步伐明显加快,一边还吩咐道:“洪承,物女,我们要去的七国之中有大部分都没有传送阵,而为了多争取一个国家的援助,我们必须每个国家都要去到,但目前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分头行动,现在记住我的话。”
洪承和物女顿时将注意力转移过来,认真听着。
“物女,你去宋国和赵国,洪承,你去郑国和楚国,剩下的都交给我。”老丞相道:“有一点千万别忘记,那就是我们现在有亡国的危险,所以如果你们所见到的国君跟你们讨价还价,提条件要好处,哪怕是要城池,你们也要毫不犹豫的答应。总之,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请来援军,保住晋国根本!”
“是!”物女郑重道。
而洪承犹豫了番问道:“父亲,按你的估计,晋国还能撑多久?”
老丞相叹了口气道:“恐怕不出五天,西戎就将打到皇城脚下……”
物女和洪承都是脸色一变。
“所以我们最多只有五天时间请到援军,而援军赶到需要九天,皇城的护城大阵也刚好能撑八天,所以越早请到援军就免除了一分王国的危险。抓紧吧。”老丞相道,随即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
物女和洪承对望一眼,急忙跟上。
为了尽快找到援军,这三人第一站都分别选择了有传送阵的楚国、赵国、和唐国,并在当天马不停蹄的去面见三国国君,但只可惜这三个国君也不知是故意不见还是真的有事,竟都巧合的没在国内。
三人都知道时间紧迫,无法再等待下去,于是在当天便马不停蹄上路,靠灵兽奔赴下一个没有传送阵的国家。
时间一天天过去,三人总共到了没有受到战乱影响的五个国家,但结果却都是没有以见到国君而无从游说告终,直到第四天也仍然没有请到一兵一卒,这下连大丞相也开始着急担心,更别说两个小辈,早已是在异国急的团团转。
而在千里之外的国内,这几天的情形却要比她们所遭遇的一切,更加严峻的多。
自太子几乎全军覆没那一战之后,西戎联军士气高涨,一刻不停的开拔,继续往晋国深处入侵。
纵然皇帝下达了各城池城门紧闭、避而不战坐等援军的决定,但可惜大部分城池都没有阵法师的大型护城阵法,而西戎两军却是带着攻城利器,因此即便城门紧闭,却也根本挡不住西戎联军的铁骑。
四天以来,西戎联军打下涵玉关、打马镇、河东等八个军事重地,之后一路势如破竹,闪电般连下二十城。
到了第五天,西戎联军已经深入晋国腹地万里,打到了皇城脚下,在百里之外的河边扎营,虎视眈眈。
皇城中早已大乱。
沦陷的各城难民在这几日如同蝗虫一样涌入,首先使城内物资紧张到极点,紧着客栈爆满,到最后街道上随处可见衣着破烂的老人、孩子。
皇城中懂得仁义一些的百姓,多半会帮助一些沦为乞丐的难民,然后安静的留在家中,与国家共渡患难,而被战争吓坏的百姓,则早在几天之前,就能逃的逃能走的走,剩下一栋栋难民挤满的房子。
城中仅存的军队不断的接到调遣,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皇城中跑来跑去,弄得全城百姓都时刻精神紧张。
而在高高的城楼之上,几个武将瞭望者百里外迎风招展的一片密密麻麻的西戎两军军旗,早已是阵脚自乱,对于即将开始的战争毫无头绪,只能团团转的下达一些没有意义的命令,全无对策。
与此捅死,朝堂之上。皇帝坐得笔直,表情强作镇定,但双手双脚已经开始发抖,曾听着下面大臣的汇报,此刻终于是忍不住打断,问道:“西戎联军如果明天开始攻城,我们的护城大阵能撑的了多久?”
“如果那四个天人高手不参与,能撑八天,如果他们参与,六天。”一个作为阵法师的大臣回答道。
皇帝更加着急的问道:“去求援的大丞相可有消息?”
另一个谋士站出来道:“昨天传回来的消息显示,大丞相还没有获得一兵一卒的援助,或许,今天会有所突破。”
皇帝脸一白,紧接着问出一个关键问题:“那如果请到了,最近的一个国家军队赶来,要多久?”
那谋士大臣沉默一阵,在众多大臣和皇帝眼巴巴的目光中,许久报出一个数字:“九天!”
闻言,群臣震恐,而皇帝更是脸色瞬间没有了血色,喉咙发干的问道:“那就是说,无论如何已经来不及,皇城始终都要被攻破?”
那谋士沉重的点了点头。
于是皇帝整个人瘫软下去,失魂落魄许久,才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各位都准备以下,随朕转移吧。”
“转移?”群臣闻言顿时哗然。
因为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个转移说难听点就是出逃,皇帝丢下皇城出逃,这就相当于丢了国家,即便后来援军赶到,即便击退西戎联军,即便夺回都城,这也是国耻,跟随晋国直到永远的耻辱!
没人想做亡国奴,因为这一段注定写入史册的事件中,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将出现在上面,背负着罪名遗臭万年。
但同时,大部分人跟不想死。
所以震惊之后,除了少数人站出来极力阻止之外,大部分人都沉默不语。
皇帝见乱糟糟一片,颇为烦躁道:“朕意以决,愿意跟朕走的,尽快回家收拾,想留下的,那便留下吧。”
闻言,一直没有表示的大元帅出列,“咚”的一声半跪在地,抱拳道:“老臣请战!”
皇帝直接一挥手:“不准!”
大元帅抬起头,表情铁青,盯着皇帝道:“如今皇城巍巍可及,皇上为保皇室血脉转移,老臣赞同,并愿意留下来多抵挡西戎联军几日,为保皇上在后方平安,这已经是老臣第三次请战,皇上三次不准,敢问皇上,这一次不准,又是为什么?”
皇帝深吸口气,闭上眼睛,声音很轻,但无比沉重道:“大丞相走了,你若要留下来,那谁还能保护我?”
大元帅闻言一愣。
皇帝紧接着睁开眼睛,盯着大元帅,又道:“对方有二十多万军队,和四个天人三境高手,老元帅心里清楚,皇城早晚要破,即便大元帅留下也改变不了什么。而大元帅之所以请战,是因为大元帅宁愿战死在皇城之中,也不愿意耻辱的出逃。但若元帅死了,联军继续推进,皇室不久就将覆灭,朕想问问大元帅,您为了不留骂名而自私的舍弃皇室,对得起先皇的栽培、对得起晋国对你的厚恩吗?!”
这番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老元帅表情复杂,盯着同样望向他的皇帝许久,最终默默的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瞬间苍老了许多。
朝堂之上再度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阵,皇上慢慢站起身,有气无力的说道:“就这样了,想跟着朕的各位,回去准备吧,但切记不可走漏风声。我们现在还要靠城中的守军,甚至那十几万的难民,在城池沦陷之后还能抵挡个几天,为大丞相的援军尽可能的争取时间。所以现在不能让人心大乱,否则我们即便转移,也不会安全多久。”
群臣闻言顿时行动起来。
而有个一心想留下来的大臣忽然道:“敢问皇上走了之后,这皇城要交给谁?”
于是群臣都停下脚步,纷纷看向皇帝。
而皇帝并没有将此当做一回事,仍然站着,随口道:“各位的意思呢?”
群臣闻言没有开口。因为想走的当然不愿意留下,而留下的只是想随皇城沦陷而庄严而安静的死,却都不想作为领头人,作为亡国时的将领被载入史册,而被后世唾沫。所以他们既不想推荐任何人,也不想毛遂自荐背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黑锅,一时间都是沉默下来,没有人开口。
唯有之前那位谋士犹豫了一番,站出一步道:“老丞相走之前曾告诉微臣,如果有这种情况,他推荐一人。”
“谁?”皇帝问。
那谋士又犹豫了阵,而后道:“方节。”
“方节?”皇帝一愣:“就是那个晋国的荣耀,双命格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