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遮天九秘-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年轻人对望一眼,然后赵子丹回答道:“边境……打起来了。”
“什么?”大元帅先是一愣,然后站起来哈哈大笑,竟什么话也没说,带着赵子丹就离开了院子。
这下,在座所有人都皱起眉头,终于明白这些客人为什么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方节看了眼方远山,表情凝重,因为他从这些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上,隐隐觉得方远山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紧接着,在大丞相的带领下,一群人离席,走出院子,站在了门前。
只见此时的街道上,一匹匹骏马载着穿上铠甲的士兵疾驰而过,马蹄声近处远处密密麻麻。
或者独行或者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跑向同一个方向,但表情都是无比兴奋。有的高声欢呼:“我们要大战了,我们要上前线了!”,有的一边奔跑一边拥抱,哈哈大笑道:“建功立业的时候来了!”
这番景象让众人都有些吃惊,然后纷纷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没想到,战争到来时年轻人如此兴奋,这可不是件好事啊。”大丞相一脸忧心忡忡的说道。
而方节问道:“敢问大丞相,这是为什么?”
大丞相叹了口气,道:“安逸的太久了,现在的国人都忘了战争的惨烈,普遍自大,而年轻人、甚至很多年长的一辈,又都想上进,所以战事一起,这些惦记着军功的人,都会挤破头皮的上前线,军队士兵也是一样,这两部分人构成了前线的军队,而他们既急躁又急功近利,首先认真的态度上就输了,更别提戎族有备而来,晋国第一场战斗,想来是必输无疑啊。”
听到这,在场大家都沉默下来。
而大丞相也知道破坏了气氛,于是故作轻松的一笑,道:“先不管这些,我们继续我们的事吧。”然后朝儿子使了使颜色。
于是他儿子告辞,众人又朝客厅走去。
但就在这时,从背后突然来了个年轻人,一边往这边跑,一边满脸兴奋大叫着:“娘,要打仗了,要打仗了!”
王氏闻言眉头一皱,忙朝大丞相道:“是犬子,让大丞相见笑了。”
“没事,我们先进去了。”大丞相笑了笑道,随即和方远山方府回到了客厅。
留下物女一家与方节,此时转过身来,刚好那个年轻人已经跑到跟前,还没有停止兴奋的说道:“娘,要打仗了,我要上前线!”
“啪!”王氏出手敏捷,直接给了这个年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竟也不避讳方节在场,大怒训斥道:“你知道方节今天要登门拜访,居然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反而跑出去厮混,你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了?”
被打的年轻人捂着脸,愣了一阵,然后梗着脖子指着方节道:“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凭什么让我们家这么兴师动众,不就是闯出了些虚名吗?只要给我机会让我上前线,我也能建功立业,不必他差一丁点!”
物女闻言顿时眉头一皱,道:“重镇,你闭嘴!”
而重镇却吼道:“你才应该给我闭嘴!”
“啪!”王氏忍不住又一个耳光过去,气的嘴唇发颤,指着重镇道:“你个小王八蛋,你这是要造反吗?!”
又挨了一记耳光的重华见亲娘这幅摸样,赶紧过来搀着王氏道:“娘你别生气,我不说了还不行嘛,千万别生气。”
王氏冷静下来,一个深呼吸然后道:“赶紧跟我进去招呼客人,等事情完了之后我再收拾你。”
“不行。”重镇退开两步,道:“娘,请恕孩儿不孝,我今天必须要去参军,然后上前线建功立业。”说罢就转身而去。
王氏怒极,指着重华道:“你给我站住!”
重华不理。
物女有些忍不住,准备上去强行留下这个哥哥。
但这时方节却拦住了他,然后目光一闪,便有一根藤蔓从重镇脚底下钻出,眨眼之间将重镇捆了个解释,然后放倒在地。
而重华大惊,浑身罡气护体乱窜,却耐这藤蔓不得,顿时大怒吼道:“姓方的,你放开我!”
方节却淡淡道:“连这藤子你都弄不断,还谈什么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先好好呆着冷静冷静吧。”
于是藤蔓的一头竖起来,直接绕在附近一颗大树吱呀上,竟将不断破口大骂的重镇给吊了起来。
见他如此给自己丢人,王氏又是生气又是失望,什么话也没说便回了客厅。
而物女和方节也转身跟上。物女表情有些复杂的道:“方节,谢谢。”
方节一笑,没说什么。
物女叹了口气又道:“哥哥平时不是这样的,可能昨天我回来的时候,他一听说你我的事迹,再一看爹娘慎重对待的态度,作为同龄人难免受了刺激,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你别介意,他人品还是很好的。”
“这我知道,他起码挺孝顺你娘的。”方节道,然后悄悄握了握物女的手:“我没什么,你别太着急就是,等他冷静下来,他会想通的。”
物女于是点了点头。
就在众人重新回到饭桌的时候,整个王城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无数兴奋欢呼的年轻人,陆陆续续的涌向城中央的“点将台”广场。
但其实整个足以容纳三万人的点将台广场,此时已经是水泄不通——台下密密麻麻一片的年轻人,都是满脸兴奋的表情,高举着手臂,像浪一样一进一退,争相朝着点将台之上高呼。
在那里,一个穿着戎装的中年人叉着腰,露出满意的笑容,朝身边另一个将领道:“能收下多少人?”
那将领随即道:“回将军,各地军队的编制都已经满员。”
中年人随即一挥手,道:“皇城年轻一代如此热情高涨,如果加入军队,将有利于军队的整体士气,哪有拒绝的道理啊?”
“是。”那将领忙道。
“给你五千个名额,受实力最强的。”中年人一脸容光焕发的道,随即一甩披风,走下了点将台。
于是留下的那个将领上前几步,朗声道:“有参军意向者,现在开始报名!”
顿时,场下几万人更加疯狂的欢呼。

第134章 回来与离去

与此同时,整个中原神州与蛮荒四部接壤的地区都因受到攻击,而狼烟四起,百姓奔走相告。
在这同一天内,总共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征兵与粮草囤积,迅速为这场战争做好准备。
大陆的局势,在这几天内变得风起云涌。
五天后,晋国皇城内参军男儿们,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离开皇城,奔扑前线。
而边境各国也已经有十几场战役,正式打响。
同一天内,威震海带着外出拉练的二十杀手回来,听说方节正在家中,于是总共二十一人没有休息一刻,稍后便站在了方节的面前。
这一天天空晴朗,阳光已经有了早春的温度。
方节懒洋洋的坐在台阶上,目光从这二十人身上看过,在连威震海都无法察觉的瞬间复曈一闪即逝,其实已经将这二十个杀手的情况尽收眼底。
他暗暗道:“全部达到了罡气级实力,八个兵命格,五个斗命格,三个五行命格,两个空间法师,一个谋士……好标准的军团配置。”
随即他开口朝大家道:“这段时间大家都没少辛苦修行吧?”
闻言,其中一个个子较高的杀手走出一步,朝方节道:“回少主,我们都达到了罡气级实力。”
方节仔细一看此人,留意到她有双特别的栗色眼睛,于是知道了这是血姬,便点了点头,满意道:“很好。”
而血姬眼睛瞟了瞟方节,紧接着又道:“少主曾说过我们全部达到罡气级实力的时候,会带我们大杀四方,不知道现在还算话吗?”
“血姬!”威震海眉头一皱,像是在训斥,但随即他也和这些杀手们一样,将目光落在方节身上。
而方节一笑,支着膝盖站起来,朝大家道:“当然算话。”
随即,二十个杀手的眼睛都笑了起来。
但方节紧接着又道:“不过因为战乱的关系,我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留在家中,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血姬闻言忙道:“不不不,只要少主能允许我们跟在您身后暗处就行,更何况,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方家。”
其他杀手也是纷纷点头赞同。
于是方节看了眼笑眯眯的威震海,扭头朝众人道:“既然如此,那从今天开始,你们就留在我身边吧。”
等这句话已经半年多的二十杀手顿时齐齐半跪,惊喜而又有力的喊道:“是!少主!”
威震海的表情慢慢变得复杂起来,又是高兴又是失落的朝方节笑道:“他们……已经毕业,我也可以跟你交工了。”
方节当然知道威震海有些舍不得这些学员,于是发自内心的道:“多谢。”
“我只希望他们能有用武之地,别枉费了我半年来的训练就好。”威震海的笑容逐渐消失,顿了顿道:“方节,如果真要谢,我希望你以后有什么大事,能让他们走在前头,为方家真正出力。”
方节点了点头,道:“会的。”
但说完这话,他忽然之间表情一闪。
几乎同一时间,站在台阶上的两人身前,空气一阵波纹荡漾,紧接着竟然走出来活生生一个人。
威震海直到此时才发现状况,顿时目光一闪。
但方节却阻止了他,低声道:“是熟人。”
“熟人?”威震海看着眼前这个气质逼人的中年人,十分震惊方节怎么会遇上这样明显是高手中的高手,也显然身份不一般的人。
来人正是影子杀手军团在晋国的龙头舵主——也是告诉方节凤凰图腾印秘密的那个中年人。此时波纹慢慢消失,而他就只是站在那里看着方节,并没有开口说话。
威震海向方节投来一个“真的没事?”的眼神询问,而方节回以一个笑容,于是威震海看了眼中年人,又朝方节道:“我还有事,先下去了。”随即主动绕过了中年人,朝院子外走去。
“请。”方节指了指院子里一个小亭。
中年人点了点头。
随即两人一起走过去,坐下。
中年人道:“如果我的消息没错的话,凤凰图腾印,你已经拿到了,对吗?”
方节点了点头,心中有些警惕起来。
而中年人看了他一眼,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道:“放心吧,主子都不跟你争了,我这个当奴才的,何必吃力不讨好的得罪你这个受皇道保护,未来势必崛起为一代强者的双命格武者?”
方节于是一笑,为中年人倒了杯茶,而后问道:“敢问,影子杀手军团的主子,是楚还君的吗?”
“六皇子?”中年人摇了摇头:“六皇子是主子,但只是个小主子。”
方节闻言一愣,而后恍然大悟,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那应该就是宁王了吧?”
“恩。”中年人点了点头。
于是方节细细一想,便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在心中感叹道:“看来我仍然低估了宁王在暗中对楚还君的帮助。他煞费苦心,为楚还君铺路,可惜楚还君却根本不在乎影子杀手军团,或者什么不死战士,居然为了见董夫人一次,将得到凤凰图腾印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我……”,说完忍不住叹了口气。
而这时的中年人道:“方节,我有一个……请求。”
于是方节抬起头,道:“前辈请说。”
“我想看看凤凰图腾印。”中年人道,极力掩饰了心中的期望和忐忑,没有暴露一丝一毫情绪在脸上。
然而即便如此,方节却也感觉到了他的迫切,想了想道:“实不相瞒,凤凰图腾印只是个工具,前辈不见也罢,但我可以让前辈见识见识不死神通。”
中年人听完前半句话有些失望,可听到后半句有燃起希望,表面不动神色的道:“这样也行。”
于是方节点了点头,随即身前光芒一闪,便有一只金甲虫飞出,拍打着翅膀停在了两人之间的半空。
中年人随即做出了一个请示的表情。
而方节点了点头。
于是,不见中年人有任何动作,金甲虫的身旁突然出现一丝波纹,紧接着“嗤”的一声,一根透明的细针刺穿了金甲虫。
而金甲虫当即毙命,掉在了桌子上。
但马上,在中年人眼睛眨也不眨的关注下,金甲虫浑身忽然蹿出火焰,紧接着金甲虫从火中蹿出,几口便吞噬了扎在身上的细针,并且在随后气势汹汹的朝着中年人而去,只一瞬便到了跟前。
方节阻止了愤怒的小家伙接下来的行动,将它收回了储物袋。
而中年人稍稍一愣,随后表面波澜不惊的说道:“好一个浴火重生,好一个吞噬神通。此虫足以媲美一个气场级武者,要是达到一定的数量……”说罢不动声色的看向方节,像是等待方节接话。
可惜方节知道此人在试探他手中有多少金甲虫,又怎么可能暴露自己的家底?于是他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并没有回答,就只是淡淡一笑。
中年人见状当然不可能继续下去,只能咳嗽两声,然后道:“既然不死神通已经见过,那,我也该跟你说声告辞了。”
“前辈要离开?”方节问。他当然知道中年人口中的告辞,并不仅仅只是从方府离开而已。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整个中原神州很快就要陷入战火之中,作为杀手,比起在乱世中做生意,宁王更希望我们能回通天帝国为国家出力。所以从今天起,大陆各处的影子杀手军团,都将被召回,作为晋国分部的当家人,我不久之后,也要带着我的人手,全部回王城去。”
“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祝前辈平安,他日能有再见的时候。”方节闻言起身,抱拳行了个礼。
令人意外的是,中年人也随即起身抱了抱拳,道:“你也要小心,晋国毕竟是边境地区,战争开始将首当其冲。”
方节点了点头。
中年人随即一笑,周身出现波纹,而后消失不见。
“看来我要做些准备了。”方节自言自语道,随即走进房间,正式开始了《精通伪术》的修行。

第135章 请战

七天后,一条来自前线的小道消息显示,晋国军队与西戎部联军在边境瓮城第一场战役,仅仅打了几个时辰,就以西戎联军获胜,而晋国军队战败,失去边境瓮城,以退守三十里告终。
此消息进入皇城,百姓奔走相告,听到的都是大吃一惊。
国人们怎么也没想到,畏惧晋国两百多年不敢进犯的蛮荒戎人,居然战胜了威武的晋国军队,也更加没有想到,开赴前线的军队中那五千皇城子弟,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第一站便使瓮城沦陷。
所以皇城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之后,几乎九成人接下来的反应,都是职责此消息不实。
然而这天早朝,晋国皇帝手捧着一张战报奏折,却是白纸黑字,更加详细的证实了坊间的“风言风语”。
晋国军队,的确是败了。
而且他们不仅丢了一座边境重镇,还退出三十里。这也就是说,不仅丢了一座城,还三十多里的领土被西戎控制。
晋国皇帝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个个文字,意识到自己是晋国开国两百多年来第一个失去国土的皇帝,只感觉受了奇耻大辱,气的浑身发抖,好半天之后噌的一下站起身,将这奏折摔在了百官面前,破口大骂:“武安侯是干什么吃的!第一仗就如此惨败,简直就是国耻!朕要诛他九族!”
文武百官见皇帝大发雷霆,此刻要么一脸惶恐,要么一脸痛心,总归是没有一个人肯说话。
而皇帝一连摔了好几个茶杯,足足过去了十分钟,才终于撒完气冷静下来,阴沉着脸问:“现在怎么办?”
一早收到消息,破天荒来上朝的大丞相,在百官的注视下走出来,朝皇帝道:“皇上,两百年来我晋国第一次与西戎交战,前线战士和皇城子弟们,输在安乐太久,与对战争的不熟悉上,而这一点我们已经无力挽回,但首战告败,我们切不可让士气低沉。因此老臣建议,为今之计,是立即派遣一位有身份的将领赶赴前线,鼓励试士兵,然后尽快打一场胜仗,重振士气。”
闻言,皇帝和百官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于是同样专程上朝的五官前列大元帅走出一步,郑重道:“老臣请战!”
大元帅在军中有威信,又是难得一见的天人三境高手,这时候他若赶赴前线,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皇帝听到这话,却是想了想摇头:“元帅年事已高,理应在家安享晚年,让元帅一路奔波赶赴前线,朕实在于心不忍。”
闻言,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变得奇怪,而大丞相也是一愣,大元帅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起来。
但就在这时,当朝太子踏出一步,跪下来道:“孩儿请战,愿替父王亲征!”
而皇帝闻言,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道:“孝心可嘉,勇气可嘉,准了。”
于是太子起身,道:“谢父王!”
文武百官这才明白,原来皇帝是自己想出风头,才不愿意让老元帅出马,反而准许太子替父御驾亲征。
不过说起来,太子有储君的身份在,相比起老元帅虽然差了一些,但却是代替着皇帝,倒也能使前线士气大振,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所以听到这里,不少文武百官都是暗自点头。
甚至从国家角度出发的大丞相洪武,与镇国元帅赵田,表情也随即缓和下来。
“我儿既然要替父亲征,那就抽出朕的亲卫一百名随行,而增援前线的人手,我儿可以自行在国内挑选,只要没有护国任务的任何武力,我儿都有权利调遣,如朕旨意。”皇帝笑呵呵的说道。
太子自然大喜,当即跪倒:“拜谢父王!”
“平身吧。”皇帝道:“今日早朝你可以先行退下,这就去安排吧。”
“孩儿告退。”太子道。
随即,他后退十步,到殿门口才转身行走,等百官和皇帝已经看不到时,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
“这差事如果能办成,既让父王开心,我也能在军中建立威信,甚至还有救国之名,太子位置自然不可撼动,未来父王的宝座,也没人争得过我……嘿嘿,还好我眼明手快,看到了父王的眼色。”太子心中道,有些得意。
就这样他走出了宫门,进了马车,并将随行的一位谋士叫进来同乘,道:“我将替父王亲征赶赴前线,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这位谋士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道:“想必不用我多说,太子也已经清楚了办成这差事的好处吧?”
太子满面春风的点了点头。
而谋士继续道:“但前提是,太子真的能办好了差事。”
太子一脸疑惑的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据我所知,瓮城一战,敌众我寡,武安侯没料到西戎联军人数达到八万,而且还有一批实力高强的武者,所以他输了,而且输掉了性命。”谋士看着脸色一变的太子道:“所以,太子需要带去增援的士兵,让人数超过西戎联军,而且还要带够保护自己的武者高手,同样要超过西戎的武者高手。”
太子表情凝重起来:“士兵倒好办,皇城我少抽些,途中多收地方军,西戎部有八万,我就弄十八万人,反正有父王的旨意,我可以随意抽调军队,只要能赢一场,十个打一个都行,但武者方面就有些难办了,毕竟一个两个好找,可我怎么才能找到一批呢?”
“这个并不难办。”谋士一笑,道:“据我所知,皇城中达官显贵家中,明里暗里都有些高手保护,既然皇上给太子了可以抽调任何武力的全力,太子何不下令,让皇城中的达官显贵,各出一位高手?”
闻言,太子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这样一来,就起码有上百的高手保护我,而且每家只出一位的话,并不影响达官显贵家中的护卫力量,相信国难当头,他们也一定愿意。先生果然是好主意啊。”
“太子过奖了。”这谋士道。
太子顿时恢复了满面春风之色,十分豪气的大手一挥,道:“这样的话,军队和武者我都能压倒那帮蛮荒杂碎,等到时候上了前线,不出三天我就能打一场大胜仗,然后就可以班师回朝领功了,哈哈哈。”
听到这话,谋士有些担心太子太过于自大可能会误事,但见太子正在兴头上,也并没有触这霉头。
所以这天夜里,一批人来往皇城之间,不断向达官显贵出示征调的手令,然后带走实力不俗的一个个高手,并集中在太子府待命。

第136章 方节和物女的担心

第二天一早,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先三拜九叩祭天,祈求上苍保佑晋国军队旗开得胜,然后集合皇室成员上香祭祖,祈求先人保佑皇室子孙平安归来,最后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东门。
身着戎装的太子带领一众穿上铠甲的武者高手,和从皇城抽调的两万精兵在城外,接受皇帝的践行鼓励。
而皇城一小半百姓也到场送行。
直到中午,太子一行人上路,浩浩荡荡的往边境方向而去。
皇帝随即回宫,坐等捷报。
而皇城百姓却是久久不愿离去,沉默中人人带着盼望的眼神,目送太子所带领的军队,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终于散去。
实际上,不管皇帝或者朝中如何信心十足,至少百姓们已经从太子增援前线这件事,证实了瓮城的确已经失守,这让他们最早的热情和信心大受打击,对西戎联军没有了任何轻视,而是对先前参军,奔赴前线的皇城子弟隐隐担心,只希望太子能打场胜仗,将他们的儿孙、兄弟、丈夫带回来。
同一时间,刚刚从修行中暂停的方节,听到了一个消息,不由得眉头一挑:“威震海叔叔被征走了?”
面前的血姬点了点头:“太子有皇帝手令,可以征调国内的任何武力,所以要求皇城中每个大户出一个人员随行奔赴前线,到方家时,威震海教头主动要求留下了可以照顾家人的夏先生,自己去了。”
方节也是在刚刚才听说瓮城失手,紧接着又是太子增援,不由有些担心,吩咐:“去叫物女来。”
血姬应了一声,随即消失。
方节沉思一阵,然后洗漱一番,等了约莫十分钟后,一身居家打扮小碎花裙的物女,便开门走了进来。
“你哥哥怎么样了?”方节问。
物女坐下来道:“听说前线战败,他反倒还要跟着太子奔赴前线,现在被我捆在家里呢。”
于是方节点了点头,坐到物女跟前,沉默了一阵,问道:“据你掌握的消息,瓮城一战,晋国损失了多少人?”
“死了八千,伤了两万。”物女叹了口气道。
方节闻言不由眉头一皱。
而物女继续道:“说实话,这样的伤亡已经算晋国军队走运了。因为瓮城一战,武安侯错估了对方的力量,又因为军中热情高涨,所以仓促出战,结果西戎联军一下多出了好几万军队,总共九万的人数完全压倒了晋国,还好有几个空间法师提前发现,而武安侯当机立断下令撤退,否则以对方的来势汹汹,和皇城子弟不守军规,晋国第一战全军覆没都很有可能。”
方节想了想道:“但武安侯在前线的人手有四五万,而晋国正规军才总共三十万左右,战争爆发,拿出四分之一来打第一仗,并不算轻视对方,只能说西戎联军人数,实在太多了点。”
物女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说起来武安侯为国战死,却还留下了败将的骂名,着实是冤枉了些。”
“但问题是,西戎部要应付的战线很长,不仅仅只是攻打晋国边境而已,而晋国又是个小国,西戎部一次出了八九万人,似乎有些反常。”方节道。
“不。”物女摇了摇头道:“西戎联军并没有重点对付晋国,事实上他们对付每个边境国家的军队人数,都要比晋国多。”
方节闻言一愣,然后下意识的问道:“那你可知道他们总共有多少军队?”
“三百万。”物女道。
方节不由吃了一惊:“西戎人口总共才八百万人,都比不上一个晋国,怎么可能拿得出三百万的军队,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物女道:“并非我分析,而是经过情报统计出来的数字,且绝对准确。”
方节有些难以置信的低下头,仔细想了一想,道:“这么说来的话,西戎部所有人中,平均三个人里,就有一个参军,几乎可以说是所有能拿得起刀枪的青壮年,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没错。”物女点了点头,又道:“并且还不是临时拼凑,事实上那三百万的军队,每个士兵都训练有素,至少都有五年的军龄。”
方节闻言更纳闷了:“这也就是说,三百万人都是正规军,常备军队。但这三百万人已经是西戎部人口的三分之一,除开这些人以外几乎都是老弱妇孺,那他们的国家是怎么维持的?工业靠谁?经济靠谁?还有……对了!”说到这他突然看向物女:“他们的武者上哪里去了?”
“我也刚刚想到这个问题。”物女道:“在中原神州,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男男女女不分阶层,至少有十分之三的人都在走武者这一条路,剩下还有十分五六的人维持国家,最后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是军队。而西戎部却有十分之四的人参与军队,如果剩下十分之五六维持国家,那么武者就不到十分之一了。”说到这,物女忽然想起什么,转而震惊的看向方节。
而方节也是明白了一件事,目瞪口呆道:“这就是说,物资贫乏的西戎部,将有限的资源给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培养出最强的武者,然后剩余或许在中原神州天资算是不错的,却不给资源,大部分组成军队,小部分维持国家的供给?”
物女沉重的点了点头,深吸口气道:“两千年前的全面战争,蛮荒四部的全部力量集中在大规模的军队上,以此入侵中原,最终失败。而两百年前全力培养武者,被皇道击退,再次失败。或许之后他们痛定思痛,进行了改革,整顿资源,天资不好的族人绝对不许习武,全部参军,所以军队的力量强大了,而参军的人省下的资源又给了天资最好的族人,所以他们的武者力量也强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军队,目前人多势众已经杀来,而另一部分全部是精英的武者,却还没出现。”
随即,两人对望一眼,都深深的认识到了大陆局势的不稳,而久久沉默。
许久,物女叹了口气道:“希望这次太子带去的武者和军队,只对付西戎部的军队就好,还没出现的高强武者,可千万别在对经过的战争中出现。”
“恐怕那些高强的武者不出现,太子所要面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方节也是叹了口气道。
物女没有否决,又沉默下来。
因为两人都想到了同一个问题——瓮城中四万晋国军队是先遣部队,太子增援还会带去至少十万人,但假设打下瓮城的也只是西戎两军对付晋国的先遣队,此时也正派来更多的主力呢?
这个问题并非不切实际。
因为西戎部两军,在西线的部队,赫然有总共三百万人!
所以方节和物女这肩负着晋国安危的太子一行,以及威震海,已经开始有了很好不好的预感和担心。
两人沉默许久。
但忽然间,两人齐齐抬头,看向门外。
下一刻,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从屋外走进来一个少女,仔细一看,原来是方节的老相识,但这个老相识出现在这里却有些不对劲,所以方节大大的吃了一惊道:“师姐,你怎么来这了?”

第137章 第二战场

物女见这少女面容姣好、仪态端庄,颇有几分对男人的吸引力,而且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方节的女性朋友,于是她忘了进一步打量,便将带着询问的目光,望向方节,意思是问:“这是谁?”
而方节眼疾手快,看到这个眼色后忙道:“是齐天宗的同门,跟你说过的,叫李沐的那个师姐。”
物女这才重新扭过头,很快发现这少女的实力在气场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