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的地呢。”

    “哎哟,哎哟,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刘管家,您拿回去,就跟老爷说我们承受不起这么贵重的镯子,秀儿一个乡野丫头也不是戴这镯子的命呀,我们不能收,坚决不能收,让她爹回来知道了,我和秀儿可不好交代了。”张婶惊恐的连连拒绝。

    这时秀儿端着茶进来了,放下茶盘,把茶端给了忠叔。然后小心的拿起镯子看着,满脸的惊喜。张婶从背后碰她胳膊,暗示她放下,她噘着嘴不肯。张婶只好严厉的说:“秀儿,这只镯子太贵重了,咱可不能收,咱家要是收下了老爷这只镯子,你爹还怎么在庄子里住下去?”

    秀儿听了脸色黯然的放下镯子,低着头站在张婶身后。忠叔拿起镯子走到秀儿身边,拉起秀儿的左手:“秀儿姑娘,这只镯子是老爷给你的,你尽管收下,不说是老爷赔偿的,就当是老爷的一片心意吧。”边说边把镯子套进秀儿的手腕,不大不小正好合适,简直就是为秀儿订做的一般。

    秀儿听忠叔说“就当是老爷的一片心意”时,满心欢喜起来,心想:“人家本来就没当是老爷赔我的,就是老爷送我的嘛。”心里这么想,嘴上乐得说:“多谢老爷和忠叔。”

    张婶已经来不及阻拦了,满脸内疚不知所措的对忠叔说:“刘管家,这,这多不好,这可叫我咋向她爹交代呀?”

    忠叔说:“张老大家的,别往心里去,老爷乐意,你们爽快收下就是,拒绝了反倒不好,扫了老爷的兴致不是?”

    “那好,那请刘管家回府后帮我们向老爷道谢,我和她爹改日一定到府上向老爷致谢。”张婶欣慰的说。

    秀儿爱不释手的把手腕翻来翻去,看了又看,生怕不盯着镯子就会飞了似的,心里咚咚咚的直跳,简直跟做梦一般,突然就拥有了这么一只贵重无比的宝贝,而且这宝贝还是刘老爷送的,她简直要向全庄的人大喊起来,但是秀儿是个聪明的姑娘,她连忙用微笑掩饰住内心的喜悦。

    她压住兴奋,小心翼翼的问:“忠叔,这只镯子是老爷亲自挑的吗?”

    忠叔看着秀儿满眼期待,不忍说破,只得说:“是的。”

    这下秀儿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啦,右手摸着镯子怕被人抢走似的。

    忠叔告辞出来,秀儿抢着送忠叔到门口去,忠叔看着秀儿象是有什么话要说,就问道:“秀儿姑娘可有事?”

    秀儿看心思被看破,紧张得忙说:“没,没事儿。”

    “秀儿姑娘可是喜欢上了老爷?”忠叔单刀直入。

    秀儿惊讶的睁着大眼睛瞪着忠叔,半会儿才红着脸嗫嗫的说:“没,没有,也不敢。”

    “秀儿姑娘若有这心思,回头我回府跟老爷说说?探探老爷的心思可好?”

    “恩恩。”秀儿想都没想,毫不掩饰的回答,说完又羞愧的摇摇头。

    忠叔是多么老谋深算的人,一眼看穿了小丫头的心思,但是无论老爷纳妾不纳妾,夫人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谁也别想过夫人。他刘忠支持怂恿老爷纳妾是为了延续刘家香火,但对夫人的敬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忠叔哈哈笑着上了马车,扭头对站在旁边的秀儿说:“秀儿姑娘,刘府是夫人当家,夫人在老爷心里的位置谁也比不上,秀儿若对老爷有意,得有尊敬夫人的心呐。我也好帮秀儿姑娘在夫人面前说说好话。”这应该算是事先对秀儿的一个忠告吧。

    秀儿一时不懂忠叔这话的含义,但还是使劲的点头称是,目送着忠叔马车远去,她才按捺住内心的高兴回家了。

    回到家坐在院中摆弄着左手上的玉镯看了又看,喜欢得不得了,不光是因为镯子本身贵重,更主要因为是刘勋刘老爷送来的,而且是刘老爷特意挑的最好的镯子。

    张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看着秀儿那痴痴的表情,心里越愁了起来。

第8章 庵中巧遇() 
这天早上忠婶给巧玉梳头的时候,巧玉吩咐翠儿到街上去买些香烛糕点,一会儿到城西山头的清月庵去烧香,已经快半年没去了,往常巧玉会两个月去一次拜佛求子。文学『迷ん..庵里的清月师太剃度前与王家甚熟,两家是远房亲戚。

    忠婶关切的对巧玉说:“夫人,秋凉了,您多带件衣裳,山路崎岖,要不要我也一起去?好多个照应。”

    “不用了忠婶,有翠儿陪我去就行了,你在府里大小事多看着点儿。”巧玉在镜子里微微一笑说。

    忠婶只要作罢:“那行,那夫人何时回来呢?”

    “好久没跟清月师太念佛了,今天可能会晚一点儿,大概过了申时回来吧。”

    “夫人,您这次去再抽支签,看签上怎么说。”忠婶跟忠叔一样,最关心老爷夫人子嗣的事。

    “好的,忠婶就不必担心了。”巧玉回头望着忠婶笑道,这忠婶和忠叔真是前世的缘分这般的般配,都对刘府是一条心,与刘府不仅仅是主子与仆人的关系,更象是一家人,巧玉打心眼儿里喜欢这忠婶。

    忠婶帮巧玉梳好头,转身到柜子里拿出一件比较素色的小翠花衣裙:“夫人您生得美貌,穿什么衣裳都非常好看,今天您去庵里穿这件吧,这件素净一些的适合拜佛穿,这件是铺子里给夫人新做来的,您穿上试试。”

    说着帮巧玉穿上,正合身,铺子里的绣娘们哪个不知夫人的尺寸大小,无需量身,每次做的衣服都特别合身。巧玉对着镜子转了两圈说:“太好看了,这件我喜欢,这花色正合我意。”

    “这花色是老爷给您挑的,前次到新布料,老爷特意挑了好几块面料给您做衣裳,有艳丽华贵的、有素雅别致的,老爷的眼色可真真是一流呢。”忠婶夸耀道,那神情仿佛在夸赞自己的孩子。

    说话间翠儿回来了,进门放下买回来的香烛供品,对着巧玉一声惊叹:“夫人,您这身衣裳正合今日去烧香穿了,真是太美了!就象一位仙子似的。”

    巧玉害羞一笑说:“就你多嘴,马车吩咐套好了吗?”

    “已经吩咐过了,老爷出门时吩咐喂马的亮子跟咱们一起去,他赶马车。”翠儿说道。

    “那好,咱们走吧。忠婶,你忙去吧,老爷回来让他自己吃饭吧,不用等我了,我在庵里用饭。”

    忠婶应着,送巧玉到大门口上车。

    张老大家因前几日刘忠送去镯子的事闹开了,张老大夫妇俩要秀儿把镯子还回去,秀儿死活不肯,以绝食来向父母抗议。素来秀儿的要求张老大没有不答应的,唯独这次这件事张老大不答应了,任由秀儿不吃饭,他狠狠心仍然要她把镯子送还。

    秀儿已经饿了两天了,父女俩谁也不让步,这可急坏了张婶。早上趁张老大出去干活去了,她端着碗面到秀儿房里,秀儿见娘进来扭开头不理。

    张婶把面条放在桌上,走到秀儿面前说:“秀儿,好闺女,你先把面吃了,有啥事儿咱们再慢慢商量,啊?”

    “我不,这事儿没得商量,这是刘老爷赔给我的镯子,我为何不能要?再说了,这么好的镯子咱哪辈子戴过呀?为何不让我戴?”秀儿委屈的说。

    张婶沉思了片刻说:“秀儿,要不这样吧,娘带你去清月庵抽个签,如果菩萨答应了,那镯子你就戴着,如果菩萨都不同意,那你就要送还给刘老爷,成吗?”

    秀儿想了想:“行,那就依娘。”

    “那你把面先吃了,不吃哪有力气上山呀?”

    秀儿终于端起面条哗啦哗啦狼吞虎咽很快就给吃了,张婶心疼的帮她撩开额头的刘海:“你瞧你,饿了两天脸都小了,下巴都尖了。你是爹娘的亲闺女,哪能这么折磨爹娘呢?”

    秀儿俏皮的呵呵呵笑着:“娘,我吃完了,咱快走吧!快去快回,别让我爹知道了。”说完拉着张婶就往外走去。

    从刘府到城西山头是一条通畅的大道,虽然叫着城西山头,实际上是在城外的山上,因为是在县城的西面一座无名山上,所以被本县的老百姓们管这山称为“城西山头”。从山下上清月庵的路蜿蜒崎岖,大约要走半柱香的工夫,马车到了山下就得下车走上山顶去了,清月庵就在上顶。

    下了车驾车的亮子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坪上,把马栓在草坪边的一棵大树上,想陪同夫人上山。巧玉转身对他说:“亮子,你不用上去,你先回府去,我和翠儿上去就行了,申时你到这里来接我。”

    “好的,那夫人我回去了,您小心些走。”亮子迟疑了一下还是只能听从夫人的话,看着夫人和翠儿朝山上走去,他只好驾着车回刘府。

    亮子是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巧玉觉得自己是去烧香求子的,带着他上山不方便,所以先打他回去了。翠儿也明白巧玉的心意,扶着巧玉往上走去。

    这条山路台阶多,台阶较矮,每个台阶都是一整块五尺长的大石条砌成,从下往上看去宛如一条青龙直入云天。台阶两旁是山茶树,眼下是秋天,山茶叶已经泛黄快要凋零,若是春天上来,两边红艳艳的山茶花茂盛的开着,仿佛两道花墙护着这条石阶路,甚是好看。这条道还是刘老太爷生前出的银两捐建的,在半山腰有个凉亭,凉亭边有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刘老爷名讳,和建造这条道的时间日期呢,还有当时修路的工匠们的大名。

    毕竟是大家闺秀,每次来都要停下歇息好几次,走一小段路就累了,俩人坐在路边的树桩上休息。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人在走,翠儿说:“夫人您看前面那俩人是婆媳还是母女?也是来求子的吧?”

    “胡说,你看那位大婶旁边那个明明还是个小丫头嘛,你瞧见人家头饰没?瞧见髻没?估计是母女俩,去求姻缘的吧?”巧玉笑着戳戳翠儿的额头,翠儿看着那姑娘的背影,确实人家梳着俩髻呐,主仆俩笑作一团。

    主仆二人好不容易到了清月庵,进到庵堂里,只见先前见到的那对母女模样的人正在佛前跪拜许愿。翠儿也帮巧玉点着了香,巧玉接过跪在那对母女旁边心里默默的许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信女刘王氏,夫家几世行善,信女也从未做过有违天理之事,成亲至今还未能生下一儿半女,请求菩萨显灵,赐给我一儿半女,信女必来还愿谢恩!”

    “菩萨、菩萨,您行行好,请成全我的好姻缘,让我能嫁给我心里的那个人,我肯定来给您谢大媒”只听得旁边跪着的那个姑娘口中喃喃说道。

    巧玉睁眼转过去瞧,正好那姑娘也转过来看着巧玉,现巧玉在看她,那姑娘脸刷的一下红了,赶忙低头两手合十使劲拜着。巧玉突然心里笑起来,这姑娘倒挺有意思的,看着年纪不大竟这般着急嫁。

    秀儿低着头心里有种震惊的感觉,暗自想:“这是哪家的媳妇儿,真是美貌非凡,犹如天仙似的。我在庄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竟没见过比我秀儿还美之人。”一向自恃貌美的秀儿内心升起一股既羡慕又嫉妒之意来。

    许完愿起身,清月师太听说刘夫人来了,从内堂迎了出来:“夫人您来了?许久不见了,您今日来是求签还是问卦呢?”

    巧玉说道:“刚才已经许过愿了,请师太为我请一签。”

    “夫人想要求什么?”

    因有外人在,巧玉思虑着该如何答话,聪慧的翠儿知道自家夫人的心思,抢先一步笑道:“师太不必问,夫人求何事您是知道的,劳烦师太了。”

    清月师太心领神会的点点头,低声说:“夫人请跟我来吧。”说完领着巧玉到后堂去。

    后堂与前面的佛堂一般大,巧玉和翠儿跪在一尊送子观音前,清月师太拿着签筒对着观音拜了三拜,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念完让巧玉摇,跳起一支竹签掉到地上,翠儿捡起双手递到清月师太面前。清月师太接过签喜悦的说道:“夫人,大喜呀,是上上签,您瞧。”

    说着把签拿到巧玉眼前念道:“婚姻和合得好运,天地分明见子孙。积善之人全无阻,顺风顺水到黄昏。”

    “师太,这是何意?请师太帮我解签。”巧玉连忙施礼。

    “意思就是刘老爷与夫人婚姻美满好运连连,上天定会赐给您子孙。刘府积德行善之家万事无阻,老爷和夫人恩爱到白头。”清月师太喜滋滋的说道。

    翠儿在一旁听了高兴的拍手说:“是是是,我们家老爷和夫人是城里的大善人,好人定有好运,师太说得太好了!”

    巧玉听了难掩心中的欢喜,连连道谢,并暗示翠儿快奉上香油钱。清月师太接过香油钱挽留巧玉主仆到偏室去吃素茶,并吩咐小尼姑静明去准备斋饭,刘夫人要在庵里用午饭。叮嘱完这些又对翠儿道:“劳烦翠儿姑娘先伺候着夫人喝茶,贫尼先到佛堂去见过另外两位施主。”说着就掩门出去了。

    清月师太说的另外两位施主便是张婶与秀儿了,她们与清月师太也是相识,张婶也是信佛之人,每年农闲也会带着女儿前来进香。

第9章 张父训女() 
佛堂前的张婶和秀儿还虔诚的跪在菩萨面前祈祷许愿,清月出来对张婶说道:“施主久等了,刚才帮城里刘老爷的夫人抽签去了。┡『文学迷*.ㄟ.”

    “刘老爷?可是城里大户刘勋刘老爷?”秀儿两眼放光,想都没想就快的问道。

    “正是刘勋刘老爷。”清月师太并未察觉到秀儿的失常,倒是张婶觉了,暗地里捏捏秀儿的左手臂,秀儿装作不知,仍然眼巴巴的要问什么,只听得清月师太继续说:“这位夫人是个美人胚子,又是菩萨心肠,极善良的一个人,知书达理、端庄大方、温良贤淑、持家有方,把个刘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秀儿瞪着大眼认真的听着清月师太数着夫人的各种好,仿佛努力想多知道一些刘府的情况,最好是刘老爷的情况。可是碍于母亲在旁又不好直接问。

    “师太,您看我们娘俩今天来也是想求个签的。”张婶知道秀儿的心思,连忙打断师太的话。

    清月师太说:“二位可是要求什么签呢?”

    “师太,我想求姻缘签”秀儿抢过话。

    “哦,哈哈,秀儿姑娘长大了,是到了该找婆家的时候了。好,二位随我到后堂来,求个姻缘签。”清月师太一边说着,一边把张家母女儿人领入后堂。

    到了后堂秀儿两眼到处看,心里嘀咕:“怎不见刘府夫人呢?刚才她们不是也进后堂来的吗?”张婶看在眼里,知道秀儿想什么,干咳一声,秀儿慌张收起心思,跟着清月师太去求签。心里其实全飞到刘夫人身上去了,张婶和师太说了什么,求的什么签,她完全没有兴趣听,也一个字都没听见,全在想着要不要找个借口接近刘夫人。她可是从见第一眼起就喜欢上这位貌美的夫人了,虽说心里对她的美有些许嫉妒,但是因为她是刘勋的夫人,所以有些爱屋及乌了,自己不是想接近刘勋吗?如果能讨得刘夫人的好感,说不定还能进刘府去瞧瞧呢。

    “秀儿,秀儿,想什么呢?签求好了,师太说是支上签,走了,咱回去吧。”张婶推推正在出神的女儿。

    秀儿回过神来:“什么,就求好了,为何不是上上签?”

    清月师太双掌合十说道:“小施主,姻缘乃天注定,强求不得,该好的一定很好,不好的也强求不来。您这签是上签,甚好。”

    “是的是的,师太说了,咱秀儿的姻缘好着呐,你只要听爹娘的话,一定嫁个好人家。”张婶拉着秀儿起身向清月师太告别。

    “施主何不午饭后再走?斋饭已经快好了,刘府夫人也在庵里用饭。”清月师太挽留道。

    “娘,咱吃了饭再走吧?今天我们应该吃斋不是吗?”秀儿怕娘拒绝,赶紧抢过话说。张婶知道刘夫人在庵里吃饭就更急着要走了,她知道女儿是想接近刘夫人,知道女儿的心思,她怕女儿惹出什么是非来,婉言谢绝师太,拉着秀儿出了山门。

    一路上秀儿不言不语,满脸的埋怨。张婶也不劝她,知道这个时候劝她反倒惹她赌气,母女俩一前一后下山去了。

    这边巧玉用过斋饭之后与清月师太在后堂诵经,一篇经文诵完已经到申时了,巧玉起身跟清月师太告辞,走出山门时山顶的日头都已经偏西了。翠儿搀着巧玉慢慢走下山,到了山下就见自家马车已经在草坪等候,亮子站在车前,看夫人下来忙过去搀扶夫人上车,然后驾着车往城里奔去。

    自从那日清月庵回来后,张秀便整日喜欢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呆。

    张老大奇怪的问张婶:“秀儿整日坐院里在地上划啥呢?”

    张婶说:“不是读过两年私塾吗?兴许练字吧?”

    “不象,喊她都不应,听不见似的,咱虽不识字,但看地上那些也不象是字呀,那乱画的。”

    张婶愁着脸道:“还能有什么?你闺女看上了刘府老爷了呗。”

    “什么?她?她看上了人家刘勋刘老爷?我不信,咱们什么身份?人家刘老爷什么身份?何况人家刘老爷已经有了夫人,怎么可能会看上她?”张老大差异又不耐烦道:“行了行了,你这娘怎么当的?也不好好管管闺女,这传出去象话吗?我张老大还怎么在庄子里做人?还不给人笑话死。”

    张婶委屈道:“闺女这个样子是我教的吗?你当爹的也该管管她了,从小当个小子似的任她在外到处玩耍,性子完全野了,又让她上什么私塾,说什么咱家闺女将来必定与别人不同,好好的姑娘家认什么字,看吧,再这么任她下去我担心她会惹祸的。”

    张婶把张老大往院里推:“你去,好好问问她,问她到底怎么了,这么大年纪了,赶紧许个婆家嫁了,省得惹出是非来。”

    张老大走到秀儿身边,秀儿正聚精会神的想着刘勋,还想着那日在庵上见到的刘夫人,心里既羡慕又生出几份妒意,把手中的树枝恨恨的画得沙沙做响,全然不知父亲已经站在自己身边来了。

    “秀儿,你怎么了?有心事了?”张老大端把椅子放在秀身边坐了下来。

    秀儿不语,全然没听见。张老大推推秀儿的胳膊:“秀儿,秀儿,你到底想什么这么入神?”

    秀儿惊的手中的树枝掉地上,抬起头看见张老大坐在身边来了,嗫嗫的说:“爹,你怎坐过来了?”

    “你爹坐你身边来了你都不知?你在想什么呢?跟爹说说。”张老大看着秀儿。

    “爹,没什么,不就是闲着没事么?我就在地上画着玩儿,怕把小时候跟先生学的字给忘记了。”秀儿掩饰道。

    “好,好,咱闺女好学爹高兴,不过秀儿啊,爹有话要跟你说。”

    “爹,你说,秀儿听着呢。”张秀惊讶今天爹是怎么了,这么一本正经有话要跟自己说。

    张老大顿顿嗓子,说道:“秀儿啊,自古姑娘大了要出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如今你都18岁了,爹娘为你的事儿操心呐,你这个不要、那个不嫁,你瞧瞧咱庄里有哪家姑娘养到18岁还没出嫁的?爹娘的脸不好放啊。你是个懂事的闺女,你能体谅爹娘不?”

    张秀被爹一番话说得心里五味俱陈,其实她也知道,眼看着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们都为人妻、为人母了,可自己这么大了还一直在拒绝媒婆们。可是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反正只要媒婆们一来提亲她就反感,就恨不得把她们赶出去。

    “爹,我就是看不上那些人家,我不甘心象姐妹们那样嫁入庄户人家受一辈子的苦。”秀儿小声道。

    “什么?不嫁庄户人?那你看看自己、看看咱家,咱们不嫁庄户人你还想嫁什么人?”张老大一听就来气,自己就是个庄户人,他喜欢种地,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不种地吃什么?

    张秀一看惹恼了爹,干脆仰着脖子说道:“你女儿要嫁就嫁刘老爷那样的,否则终生不嫁!”说完撇下愣的张老大,一溜烟跑出了院子。

    张老大愤愤的喊道:“你要气死你爹呀你!”

    张婶站在厅堂门口也气得说不出话来,为这闺女的婚事真是愁坏了。

    张老大起身说道:“秀儿她娘,我去躺六姑家,一会儿就回。”说完就出去了。

第10章 秀儿允婚() 
张老大说的六姑就是张庄有名的大媒婆,在娘家排行老六,因此人称六姑。┡』』Δ文学迷%..年轻时嫁到外乡,成亲才知道丈夫是个肺痨鬼,婆家为了传宗接代就花了好多聘礼给儿子娶媳妇儿,结果没多久丈夫死了,丈夫死后婆家观察了一阵看六姑肚子没动静,就把六姑赶了出来。好心的娘家大嫂和二嫂得到消息后,看六姑可怜就把她接回了娘家,她死活不肯住在娘家,于是几个哥哥帮她在庄子里盖了几间房子让她独住。她不愿靠哥嫂的接济生活,自己绣花做针线、给人说媒等挣些糊口钱,日子倒也过得宽松。

    六姑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平时庄子里谁家有大事小事她都愿意去帮忙,庄里的孩子到了成亲的年纪大人也会带礼上门来找六姑帮说媒,凡是六姑去说的媒,没有成不了的。她为人实在、能说会道但不浮夸、凡事替别人着想把人说得心服口服,所以四乡八村的人都知道六姑的大名,都会上门来托六姑帮说媒,六姑一年到头忙得不可开交。

    六姑家院门开着,张老大进门的时候六姑正在院子里筛谷子,看见张老大进来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在围裙上擦擦手,招呼张老大进屋坐。

    “老大今天怎的有空过来?我猜是为我秀儿侄女的事儿吧?”六姑的声音一贯的清脆。

    张老大苦着脸说:“还能有什么事,不就为这事儿愁呗。您老给帮着瞧瞧有没合适的人家,给秀儿找个。”

    “有,正有一个好人家,只怕我那秀儿侄女又看不上,秀儿呀,心气高。”

    张老大眼睛一亮:“六姑您老给说说,是什么人家?哪的人?家中是做什么的?”

    六姑一边给张老大倒茶一边说:“县城的,家中开着粮油铺,富裕着呐,就一个儿子,这位少掌柜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长得好,一表人才,秀儿也识字,这回呀,包准秀儿侄女能看中。”

    “好啊,那人家能看中咱吗?咱一个乡下穷种地的,又是个乡下野丫头。”

    “怎么不能?人家粮油掌柜特地找我去的,托我帮他找个乡下姑娘,说乡下姑娘不娇气,身体好,勤劳能吃苦,人家就是要找个能撑得起家的,将来老掌柜可是要把家业托给儿子儿媳妇的。我觉着咱秀儿合适,秀儿识字,将来说不定还能帮着掌管铺子呢,人家家里就需要这样的老板娘。”六姑一口气说完。

    “行,六姑,这事儿就拜托您老了。”张老大起身:“还有秀儿那边,也请六姑去帮我说说,她前一刻被我说了赌气跑出家门了,估计又去她祖母那里去了,我们这当爹娘的好说歹说都没用,说不定您的话她会听。”

    “没问题,我去试试,成不成可不能埋怨我了。”六姑拍拍胸脯说。

    张老大两手抱拳道:“那就拜托六姑了,秀儿这事要是能成呀,我张老大一定好好给您谢大媒。”

    “老大,你见外了,见外了,你慢走啊,我这就去找找秀儿。”六姑把张老大送到门口。随后也把院门一关,一扭一扭的张老大母亲院子走去。

    到了张老大母亲院门外,只见一老一少正在院里做针线呢。六姑推开院门一边进去一边喊:“大娘,跟秀儿绣什么呢?”

    张大娘抬起头:“哟,是六儿呀?来坐坐坐,什么风把你这大忙人给吹来了?怎地今天有空来我这儿坐?”

    “东南风,想大娘了呗,就不许我来您这儿坐呀?”六姑笑道。

    “许,怎不许呢,随时可以来。”张大娘欠了欠身:“我这身子骨最近不利落,让秀儿给你倒杯茶来。”

    秀儿一听放下针线进屋倒茶去了。

    六姑见秀儿进了屋,压低声对张大娘说:“老大让我来说秀儿的,有个好人家等着秀儿同意呢。”

    张大娘喜出望外,握着六姑的双手问:“是吗?我六儿说好那一定是好,咱秀儿该嫁人了,老这么呆家怎行啊?她爹娘都愁坏了,谁说也不听,你来说说最好不过了。”

    “好,秀儿就是想嫁富贵门,嫁个好婆家,我这回要说的这家正合她意呢。您就等着吧,一会儿我跟她说,看她有何说法。”六姑信心十足的说。

    秀儿端着茶出来,双手递到六姑手上:“六姑,您喝茶。”

    “瞧我侄女儿声音多甜呀,多俊俏的闺女,六姑定要帮你说个好婆家,让咱秀儿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六姑满意的冲着秀儿说。

    “六姑,您就别取笑侄女了,我不嫁,我要陪祖母。”秀儿羞涩的笑着。

    张大娘急了:“那哪行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不嫁奶奶心里怎好受?奶奶只好伤心死了算了。”

    “大娘,您别着急,咱秀儿说笑呢,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六姑安慰张大娘,然后对秀儿说:“秀儿啊,你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六姑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了,六姑就直说了吧。县城粮油铺的老掌柜要给少掌柜寻个好姑娘做媳妇儿,把这事儿交给你六姑我了,这位少掌柜也是个读书人,为人良善可靠,不象一般富贵人家的少爷那般刁蛮无理,人长得可俊了,六姑觉着配你最合适不过了。你看呐?”

    “六姑,好是好,可我就是不想嫁嘛,我要陪着奶奶。”秀儿垂着头低声应道。

    “哎哟,我的傻侄女儿哟,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咱要嫁,而且要嫁得好。六姑跟你说的这位少掌柜呀,是个好人,一定会疼咱秀儿的。你不嫁人多伤你奶奶和爹妈的心呀?将来他们全都要靠你呐。”

    秀儿两手玩弄着绣框,低着头不吭声,张大娘焦急的看着秀儿:“秀儿,我的乖孙女儿,你倒是说说呀,六姑说的人家如何?可中意?奶奶看着成,配咱秀儿挺好,不委屈咱秀儿。”边说着边朝六姑使眼色。

    六姑心领神会,趁热打铁:“秀儿呀,你看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也不好,心里就盼着能看见你成亲,盼着能抱曾孙子,她老人家也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你爹妈,他们年纪也大了,成天看着别人家闺女出嫁,他们心里也不好受。你是个懂事的闺女,你一定会让爹妈安心的对不?”

    秀儿沉思片刻,咬咬下唇,抬起头看着六姑说:“成,六姑,这门亲事我答应了。”说完头扭向一边,谁也没看见她眼里含着的泪。

    六姑和秀儿的奶奶张大娘乐坏了,张大娘高兴的搂住秀儿:“秀儿,我的好孙女,你总算是圆了奶奶的心愿了。”

第11章 公子陈睿() 
城里最大的粮油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