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之我助女皇夺天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个刺客已死六个,剩下四人见事不妙意欲逃走,武珝“嗖嗖嗖”来了个连环杀,冰焰所到之处全部变成死物。

    远处的御林军听见宫中好像有动静,朝着这边赶来。

    两把剑已架在最后一个刺客的脖子上。

    华浓问道:“说,到底是谁派你们来的。”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小人真的不知道主人是谁。”

    华浓又问:“宫庭森严,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前几日雇主给了银两说是让我们去杀宫中的一位娘娘,进宫和逃走的路线都已安排好。”

    “说具体点。”华浓的剑在他脖子上紧紧,压出一条血痕。

    那人正欲张口,门外响起说话声:“大人,墙上好多的脚印,一定有刺客入内。”

    “撞门”

    御林军统领下令。

    华浓当机立断,一剑结果了最后一个刺客的性命。

    “姐姐,为什么要杀他?”

    “现在还不是暴露我们底细的时候。”

    御林军冲进室内,听见女人失声痛哭:“玉甜,玉甜”

    昏暗的灯光下,两个女人正抱着一具女尸,周围橫七竖八倒着一批黑衣男子,有的血肉模糊,有的脸色发紫。

    统领挨个查看,脸色发紫的明显死于毒发,可是只见伤口,却未见凶器,而死于刀伤或者剑伤之人,大多刀口极其整齐,应为罕见的利器所致,那些被齐齐砍断的长剑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什么样的兵器会如此厉害。

    “娘娘,是谁杀了这些刺客?”

    武珝听问,装成一无所知的样子:“难道不是你们吗?”

    随后她肯定道:“御林军护驾有功,我定会向圣上禀明,让圣上给你们论功行赏。”

    说着,她低下头,继续抱住玉甜:“还有我的侍女,是她替我挡了一剑才保全了我的性命。”

    统领一听自己白捡了一件大功,向左右示意不再追问,便向武珝告退。

    一群人笑嘻嘻的出门编故事去了,免得一会儿皇上问起,众口不一露了马脚。

    商量完,统领跑去昭德宫禀报。

    “姐姐我与他们无怨无仇,这些人为何要杀我。”武珝仍沉浸在失去玉甜的悲痛之中。

    华浓叹口气回道:“非我族人心必异之,这就是权力角逐的残酷性。”

    心里却想着为什么不想办法找到一条共盈的路呢?

第96章 偶遇故人() 
李世民得报,吓得惊慌失措,提上外套跟御林军统领一起跑往九成宫。

    “武才人有没有事?”

    统领边跑边答:“回陛下,武才人没事,她身边的侍女替她挡了一剑。”

    “那个侍女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去请御医?”

    “她已经气绝身亡。”

    “是个忠心之人,朕一定要好好安葬她,抚恤她的家人。”

    在李世民到来之前,华浓已经回到自己的房间将伤口包扎好,并换了件干净的衣裳像没事人一样守在武珝身边。

    看见满地的尸体,李世民心道:武媚一个弱女子,如此血腥的场面定是吓得不轻。

    走到她身边,将自己的龙袍取下,把她裹住,抱进怀里。

    武珝这时反而真的后怕起来,手脚冰凉,脸色铁青,紧紧贴着他温暖的怀抱,浑身战栗。

    李世民既心疼又气恼:“左将军,查清楚没有,是何人所为?”

    统领跪下道:“陛下,臣已查验过,这些刺客并非宫庭中人,我已命令下去,全力追查此事。”

    “查,好好的查,皇宫如此森严,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把那幕后黑手给朕揪出来。”

    武珝果不食言,她虚软的跪到地上肯求:“陛下,这次多亏御林军及时赶到武媚才得以保全性命,还请陛下能重赏他们。”

    统领听后大喜,立马俯首谢恩:“臣多谢娘娘!”

    李世民挥手,不小心碰到武珝额上的小口,她轻轻嘘了一声。

    李世民心一痛忙道:“快去传太医。”

    将她的脸转过来好好查看,除了额上有几个带血的小印,并无其它伤口,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陛下,玉甜因救我而死,臣妾想求陛下将她风光大葬。”武珝望着地上的玉甜,眼泪不停的流。

    “准奏,还有什么愿望都一并说出来。”

    武珝又想到惨死的春香,继续求他:“臣妾以前的一个婢女名叫春香,为臣妾打水时不幸摔死,当时无能,只将她埋于宫外的乱坟岗,想请陛下将她的荒冢迁出与玉甜葬到一起,也让她们做个伴。”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李世民见她回忆往事难过的样子,显得很自责:“是朕忽略了你,朕准奏便是,她们的家人都会受到嘉奖。”

    听到这话,武珝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一些。

    御医赶来,是个年轻后生。

    李世民见他面孔陌生,便问:“黄太医呢?”

    新御医说道:“回陛下,我师傅病重,今天由我代他当值。”

    武珝仍在低泣,隐约觉得耳旁传来的声音好熟习。

    皇上见他生得一表人才,到也满意,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沈蓝冰。”

    听见沈蓝冰三字,武珝猛的抬起头来,那张再熟习的面孔已由青涩变得成熟,更添几分男人的魅力。

    四目相对,仿佛都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好在李世民并没查觉他们的异样,只是吩咐他:“快来给武才人看看。”

    沈蓝冰心跳得比兔子还快,他不知如何是好,竟有些颤抖。

    经过这一大劫,武珝深知宫中凶险,贸然相认反而容易给他带来灾难,便假装不识,一副安慰他的样子:“沈太医不用惊慌,武媚并无大碍。”

    她以皇上赐名自称也是为了提醒他不要揭穿两人的关系。

    沈蓝冰虽有些笨拙,好在黄太医怕他在宫中说错话,常常嘱咐他。

    没想到在宫中看的第一个病人居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他激动得有些语无论次:“娘娘娘,请伸伸出手来。”

    李世民摇头,这大好的人才却是个结巴,着实有些可惜。

    武珝配合,沈蓝冰搭块丝巾给她诊脉,虽是隔着一层细纱,当轻轻碰到她那白嫩的肌肤时,心还是像触电一样,激动不已。

    他的神情显得很凝重,又查看了一下她额上的伤口,不像是刀剑所伤,反而像是被虫子叮咬所至。

    “怎么样,武才人有什么不妥吗?”李世民关切。

    “娘娘身体很虚,需要长期调养,另外她额上的伤口也需要一些消毒的药物治疗。”

    话刚完,武珝想笑,只能抿嘴忍住。他居然敢忽悠圣上,也不担心肩膀上的脑袋。

    没办法,只好配合他,装得更加虚弱。

    其实沈蓝冰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撒谎,或许是那苦苦的思恋驱使着他这样去做。

    李世民见他年纪轻轻一下就能找到问题所在很是满意,命令他:“好,以后武才人的身体就交给你来调理。”

    沈蓝冰开心笑道:“臣尊命。”

    华浓在一旁站着,是笑非笑的看他二人表演。

    九成宫里的血腥味久久不能散去,李世民命人连夜收拾家当,直接将武珝和华浓带进了自己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甘露殿。

    到得甘露殿中,他合衣将心爱的女人抱在怀里,静静的守护着她,直到安适的呼吸声响起,才将嘴唇贴着她的耳鬓闭上了双眼。

    直至早朝临近,李世民轻轻放平武珝,自己穿戴整齐后去往朝堂。

    一路上,他低着走得很快,一言不发,福公公也不敢多问。

    怎么办才好,天天让她待在身边不合规制,别人不说,就那魏征天天在耳边聒噪就够让人心烦的;不待在自己身边,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一不留神就会失去她,朕必须得找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时刻保护她,又不至落下什么话柄。

    李世民还未想出个头绪,人已至龙椅处,两个侍女忙站到他身后。

    他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主意。

    朝堂上的大臣们正议论纷纷,这些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居然这么快。

    李世民入座,全臣跪下,高呼万岁。

    皇上的脸色极难看,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众爱卿是否已知昨夜之事?”

    李勣上前,显得义愤填膺:“陛下,太平盛世居然有人敢入宫行刺,臣请陛下一定严查凶手,将那些乱臣贼子全部揪出。”

    后面的人跟着高喊:“臣等请严查”

    长孙无忌一脸的疑惑:自己的人还未动手,究竟是谁抢在了前头?不对,九成宫如今是皇上每日必去的地方,那帮凶徒应该不是冲着那武媚而去,目标定是皇上。

    想到这些日子自己安插在汉中的探子密报的情况,心里到有了些眉目。

    等到退朝之后,他独自留了下来,走上前对李世民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兄长请讲。“

    “近日探子来报,说是汉王李元昌这几月一直在招兵买马。”

    李世民大惊问道:“有这等事?”

    长孙无忌肯定回答:“千真万确!”

    难不成当年助自己上位的弟弟会造反?李世民疑惑不解,命令长孙无忌:“兄长务必替朕查清此事,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长孙无忌说道:“臣遵旨!”

第97章 常伴君侧() 
武珝醒来发现皇上早没了踪影,昨晚受了惊吓又拼得太累,着实睡得太沉,他怎么悄悄就走了,还有姐姐也是为什么不来叫醒我。

    一想到死去的玉甜,心就阵阵绞痛。

    两名宫女匆匆跑来,一人说道:“武才人醒了,让奴婢为你梳洗更衣。”

    说话那位她认得,平日里皇上去自己的九成宫时,总有她跟着。

    武珝坐到梳妆台前,镜中的自己双眼红肿,显得很是憔悴。

    门外一个公公吼道:“晋王李治求见。”

    声音好熟,像是小安子,大清早的李治来干什么?

    另一个宫女跑到外面,对李治说道:“奴婢见过九殿下,回殿下,皇上现在不在,去朝堂了。”

    “我不相信,你让我进去看看,说完就要入内。”

    宫女忙拦住:“殿下里面是武才人。”

    李治才不管,撇开她钻了进去。

    “姐姐”他看见梳妆台前的武珝叫了一声。

    立马觉得不妥,改口道:“李治见过武才人。”

    武珝听言,起身走过来向他问安。

    “九殿下是来找陛下的吗?”

    听见她的问话,李治避开宫女悄悄对她说道:“我是来看你的。”

    武珝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先不多说,你梳洗好,一会儿再告诉你。”

    说完,自个走到门外。

    华浓被安排与李世民的侍女住在一起,一早起床洗涮完毕,吃过早餐赶了过来。

    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身穿黄袍的小帅哥走过去问他:“你是谁?”

    李治一看,又是个漂亮姐姐,只是说话的声音粗旷了些,眼神也很老成,让人摸不透她的心思。

    李治反问她:“你是谁?”

    “我乃是武才人的贴身侍女喻华浓。”

    李治围着她转了一圈:“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本是司衣局的女史,后来才做了武才人的侍女。”

    “哦,怪不得不曾见过,我乃是皇上的第三个嫡子晋王李治。”

    “李治?”华浓惊得叫出声,原来他就是那个后人口中懦弱无能的妻控。

    这时武珝已经梳洗完走出来。

    “姐姐,你也来啦?”

    李治好诧异:“你叫她姐姐?”

    华浓也觉得不妥,忙说:“奴婢不敢当。”

    小安子见是熟人,提着个风筝跑过来跟华浓打招呼。

    武珝告诉她:“姐姐别担心,九殿下不是外人。”然后又问李治:“殿下怎么知道我们在此?”

    李治回道:“我去过你的九成宫,问了外面的御林军才知道你们昨晚遇刺的事,有没有伤到哪里?”

    他抓起武珝的手臂,东瞧西看。

    见她没事,提议道:“姐姐,这甘露殿后面有一片草地,咱们去那里放纸鸢。”

    本来还想带武珝去藏书阁,想到昨夜受了这么大的惊吓,放松一下也好。

    华浓看着他们,点点头。

    美女帅哥到了草地,伴着蓝天白云,一个劲疯跑。

    李世民处理完朝政让福公公拿来纸墨,亲书了一道圣旨,并且让他去甘露殿宣旨。

    福公公打开看了看,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悲,一会儿喜。

    去时武珝还未归来,他静静的等在门口,直到中午才听见哈哈的笑声。

    福公公迎过去,对着武珝喊:“圣旨到,武才人接旨。”

    华浓猜想,皇上这个时候会下什么圣旨,难道要升她做皇妃?

    福公公念道:“才人武媚自入宫以来多次触犯龙颜,从即日起降为侍女,钦此!”

    什么?他要将小珝贬为侍女?华浓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做,都说当帝王的人反复无常,看来真是一点不假。

    武珝的心一下坠进冰窟里,问他:“福公公,你可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

    福公公忍住笑:“意思就是从今往后你就是皇上的贴身丫鬟,时时刻刻都要陪着他。”

    “是不管去哪里都要陪着吗?”

    “是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来到甘露殿外,正躲在柱子后面偷看她的表情。

    他真希望这个女人陪在他身边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他这个人。

    可是,他失望了,武珝显得很失落。

    从才人降成侍女,武珝想接母亲进宫,想给姐姐、妹妹带来好生活,想让天下的女人都能与男人平起平坐的理想就成了泡影。

    李世民黑着脸从柱子后面走过来,屏退其他人问道:“对朕的旨意你有什么不满吗?”

    武珝用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望着他:“臣妾很开心能够陪伴在陛下的左右。”

    “既然开心,为何神情阴郁?难道口是心非?”

    “不,陛下,臣妾若无出头之日,也就没有能力照顾好我的家人,觉得有愧于她们的期望。”

    “为了你的家人,你宁愿选择名分?难道你忘了自己在洛阳许下的誓言?”

    “当然没有。”武珝斩钉截铁:“君不弃,妾不离,数日都足,何况现在能够日日长伴。但是我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家人,父母之恩大于天,陛下之情深于海,难道武媚不能两全齐美?”

    李世民总算明白她的想法,乌云散开,一下乐了。

    “我这也是权宜之计,等你将来为朕诞下龙子,何愁不能两全?”

    “那我现在就想回家看望母亲。”

    武珝躲进他怀里撒娇。

    李世民马上否定:“不行,刺客的事还没查清,朕不会让你离开我半步。”

    这天以后,武珝红罗变成白纱裙,不施粉黛,不佩珠钗。

    上朝时站在皇上身侧;批阅奏章时就在一旁端茶倒水,磨墨递纸;午休时分便做回那个乖巧的小女人,听话的躺在他身边;只有皇上去别的妃嫔那里不会带她,怕她吃醋难受,但会让她待在甘露殿中,派众兵把守。

    这样一来,别说是大活人,就算是小蚊子也休想靠近她伤害她。

    长孙无忌听说皇上降了她的官阶,又夜夜留宿其他宫殿,以为她大势已去,也就不再将她放在心上,转而全心全意去对付那意欲谋反的汉王。

    数月过去,有沈蓝冰借治病的理由陪着、有李治时不时用想父皇的借口看望,更能同李世民夫唱妇随终日相伴,同华浓姐妹情深二十四小时相守,武珝也算是享受到了低调的奢华。

    可是不知为什么,被彩飞飞啄伤的额头虽已痊愈,却留下弧形的疤痕,像极了它的尾羽,而且痕迹越久越深。

    武珝显得很难过,彩飞飞看见后也很自责,成天耷拉着鸟头。

    华浓看她们伤心,一直寻思着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她想起小时候上台表演之前老师总会在自己的额上点上小红点,感觉特别漂亮。

    噫,对了就这么办。

    她跑进室内拿来唇纸和笔,让武珝坐下,将颜料轻轻涂抹到额前将疤痕遮住。

    一朵娇俏的丹色鸟羽花出现在众人面前,映着霞光灼灼生辉,看见之人无不称奇。

    李世民见后,对她更是宠爱。

    宫里的女人们竞相模仿,这朵鸟羽花竟成了一种时尚。

第98章 自创飞白() 
日子虽美,却犹如虚度。

    皇上不在御林军就在,这样的保护对热爱自然,喜欢跑步、练剑、到处游玩的武珝来说反而成了一种束缚。

    她不得不收起奔放的心、缩紧蹦跶的身体像其她女子一样照着宫规莲步微行,缚手而立,弄得大多时间跟个木头人似的,好不痛快。

    最烦的莫过于陪着陛下上朝,望着那满朝的文武百官一个个虚情假意、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假借百姓的名义斗来斗去,自己看着都头痛,还得假装不知陪他们一起演戏的李世民可就更累了。

    唉!百姓难当,皇上也不好做啊!

    不过那种满朝皆拜我膝下,尽呼万岁荡乾坤的气势到是让人听着心神荡漾,非常舒服,算是唯一的补偿吧。

    自己现在的身份只是一名小小的奴婢,虽不像其他人必须天天干些粗活,但也不能像娘娘一样弹琴吟曲,悠然自在,武剑玩镖的事更是想都别想。现在唯一偷闲能做的事就是看看书、写写字。

    每当李世民处理公务时,武珝都会为他做好准备,然后坐在旁边要么看书,要么练习书法。

    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她所钟爱,每次练笔总要先行临摹,然后才按着自己的喜好挥毫。

    长此以往,无论是大气磅礴的狂草还是闭月羞花似的小柳抑或是方正规矩的楷书都能下笔有神,一挥而就。

    所谓书法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独创的字体,武珝也想成为书法界的泰斗。

    她是女孩儿,想要的东西除了男人的豪迈,更要有女子的秀美和奇丽。

    不知为何,只要一提笔,想独创一格时,她的恩鸟彩飞飞那灵动可爱的样子就会在眼前浮现。

    自己何不照着它的模样发明一种鸟飞体。

    鸟儿周身圆润,唯有首尾尖尖,下笔时前后轻点,中间用力。出来的效果虽不厚重,斑白漏空之间反而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趣味。

    武珝看后仍不满意,叫过李世民来指教。

    本以为他会指出不足,没想到却把他惊成了木偶。

    这个女人到底还会些什么,平时见她涂涂画画,全当作好玩,没想到一手好字写得至少超过自己十倍。

    他看看边上的福公公,让他退下,亲自关上房门。

    “你会不会模仿别人的笔迹?”

    “嗯?”武珝没想到他会提这么个问题。

    大声笑问:“陛下要臣妾模仿谁的?”

    “嘘”李世民示意她不要让别人听见。

    两个人鬼鬼祟祟。

    “去,就模仿我的。”不知从何时起,李世民在她面前居然不再称“朕”。

    “臣妾不敢。”

    “怕什么,魏征他们又不在,只有我们两人知道,神不知鬼不觉。”

    唐皇调起皮来,居然跟个小孩儿没区别,武珝捂嘴偷笑。

    听话地拿起笔坐到他的龙椅上,在一张白纸上照着他的书写手法,有模有样写下一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世民伴驾有功封为朕的皇后,钦此谢恩!

    落款:女皇武媚。

    李世民站在下面看着她专注的神情,像一条白色的巨龙盘于桌前,脊背窜升起一股凉气。

    他不吱声,偷偷走到她身后,又见字迹几乎与自己的一模一样,再看所写的内容,更是吓出一身冷汗。

    武珝不知他已至身后,写完自个开心,在龙椅上翻来覆去大笑不止。

    “大胆!”

    二字一出,吓得她从龙椅上跳起来,慌乱跪下:“陛下臣妾错啦!”

    “你错哪儿啦?”

    “臣妾不该冒犯陛下。”

    武珝稳定情绪后一想,不对呀,不是他让自己模仿的吗,我又没欺骗他,何罪之有,没有命令,自己站了起来。

    “武媚,你不怕朕吗?”李世民的语气轻了一些。

    武珝并不知道他心里的担心,只是就事论事:“臣妾是按陛下的吩咐办事,为何要怕?”

    成天想着要好好保护她,直到这时李世民才发觉这个女人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甚至怀疑有一天她会谋朝篡位,不得不对她有所堤防。

    一个在琢磨自己的皇位,一个却在琢磨自己的书法。

    武珝仍照着彩飞飞的模样练习,发现运笔时刻意留出一些空白,字体反而显得更加饱满,而且充满立体感。

    “陛下你看”她将纸提着呈到李世民面前。

    字体在阳光的透射下仿佛长了翅膀的小鸟,一个个快乐的飞起来。

    “妙!妙!”李世民赞叹,看见她天真的笑着,那样子明明就是个无邪的小女子,又如何能够抢了自己的龙椅,反而耻笑自己小题大做。

    “陛下,您说给这种字体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李世民再三打量:“就叫龙飞舞怎么样?”

    怎么又跟龙扯上关系了,说完他就后悔了。

    武珝也不买账:“不好听,太俗气。”

    这女子也太不知好歹了吧,龙是能随便用的吗,朕都大大方赐给她了,居然还敢说俗气。

    他假装发怒。

    “换一个吗?”武珝软磨硬泡。

    “那就叫凤在天?”

    “陛下,你怎么总想这么俗气的名字,还是臣妾自己来吧。”

    武珝闭上双眼再三琢磨,突然灵光一闪,有了。

    “就叫飞白体吧。”

    飞白,的确清雅不俗,让人浮想联翩,李世民不得不被她的才华折服,大声说道:“好,就叫飞白,朕明日上朝就让史官记录在册。”

    武珝知道自己的地位,不想再出意外,忙阻止:“陛下不可。”

    这时福公公在门外大吼:“长孙大人有事求见陛下。”

    李世民将他请进来。

    长孙无忌入内后警惕的望了一眼武珝,她立马自觉的退进内室。

    “兄长神色慌张,是何事如此着急?”

    “回陛下,刺客的事有眉目了。”

    “主谋是谁?”

    长孙无忌唯恐隔墙有耳,贴近他耳边用手挡住声音,轻声道:“此事多半与赵德妃有关。”

    “怎么会是她?”李世民仿佛是在做梦。

    “陛下有所不知,那赵德妃在你登基之前已与汉王熟识,听闻两人早已有了私情,不过究竟情况如何,还等微臣查明,但是陛下务必要堤防此女。”

    “好,有劳兄长,朕自会小心谨慎!”

    长孙无忌这边的事儿还未了,门外福公公又开始喊话:“徐充容求见陛下。”

第99章 假手上疏() 
听见徐惠到来,长孙无忌走到门口相迎,搭白两句后便借故离开。

    武珝听报,来人既是徐姐姐,也不刻意掩饰,从内室钻出来后,直接站到李世民身旁。

    进来的除了徐惠,还有徐姝。

    这时,不知哪儿来的一道飓风刮过,武珝临摹的诏书被吹落在地。

    慢动作徐惠并没反应过来,反是徐姝手快替李世民捡起,好奇的偷窥上面的内容。

    见她一个小孩儿,李世民并未放在心上,只是笑道:“这是朕写着玩的,把它烧掉便是。”

    徐姝照做,真从门口的宫女那里要来火盆,点燃之前却暗自背下里面的内容。

    姐妹俩行过礼,李世民见徐惠神色慌张,问她道:“爱妃急于见朕不知所谓何事?”

    徐惠双膝跪下,匍匐在地向他请求:“臣妾听说陛下欲新建一座行宫,不知是否是真?”

    本想给她一个惊喜,没想到不知谁口快居然将这事儿告诉了她,李世民笑问:“你都知道啦?”

    徐惠一听属实,更加担心:“战乱平息未久,百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陛下且不可大兴土木,那样只会大量耗损人力、财力,掏空国库。”

    没想到徐姐姐虽是一介女流,却也能忧国忧民,武珝用崇拜的眼神仰望着她。

    这个女人一向温顺,从不妄议国家大事,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

    李世民走下龙椅,将她小心扶起:“你可知道那座宫殿为谁而建?”

    “不管为谁,都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轻拍她的肩膀:“爱妃呀,朕只是希望年老之后能与你同武媚找个僻静的地方颐养天年。”

    三个女人听完他的话皆大吃一惊。

    徐惠显得又喜又为难:“陛下对臣妾的情意,臣妾难以报答,正因为如此,更不能让陛下为我而背上劳命伤财的骂名,还请陛下将此事就此打住。”

    她的果断让李世民始料不及,但毕竟已经开始筹备,事情总不能说停止就停止,只好闪烁其词的回她:“爱妃所言极是,朕一定会妥善处理。”

    徐惠又爬下给他行礼。

    武珝早就想一展宏愿,有好多事,好多想法要向皇上禀报,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今天看到徐惠私论国事并没有招致皇上的反感,就想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方法,借徐惠的手来达成自己的心愿。

    武珝记得华浓曾告诉她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好事就应该放手去做,只要不争名夺利,这个站在台前的人是谁都一样。

    她打定主意,找个李世民没在身边的空当,拿出纸笔写下三条策略并注解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息兵。边疆虽多被外族骚扰,但却不应以暴治暴,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文化渗透,让他们与大唐慢慢融合成一家,自然危机就能解除。以暴治暴除了加深相互的仇恨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二、劝农桑。衣食住无忧才能换来天下长治久安。士兵们不应再继续拼战沙场,而应回乡务农,利用农闲参加军队训练。这样一来,遇战事可调往战场,太平时期又能进行农事。

    而且武珝发现老百姓们喜欢将颗粒饱满的粮食吃掉,剩下蔫瘪瘦小的用来作为来年的种子,这样只会让粮食的产量不断下降。并且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跟着别人的方法来种植,这样就不能因地制宜,种出高产作物。

    所以在这条的最末写上:请陛下向各州派出能专司农事的人才,帮助百姓提高生产能力。

    三、广纳人才。人才并非仅是将相,善商、善农、善医、善文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以纳入朝堂,因才而用。

    本来她还想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