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舌娘子,温柔点-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城一边把张掌柜请进家中,奉茶款待一番,一边让下人和长工把仓库里的稻米搬出来。

    张掌柜喝了两口茶,便亲自到仓库验收,一袋袋看下去,果真是极好的。

    验收好,张掌柜立刻拿出算盘拨动起来:“一共是六十五万斤稻子,今年丰收,稻米不似去年那般值钱,每斤六文来算,六十五万就是三百九十万文,也就是三千九百两。”

    说着,张掌柜就三张一千两的银票和九张一百两的银票给江城。

    种一次田收获将近四千两,看着利润极高,可是具体分摊到两千多亩地,也就每亩一两六,还不算请长工的花费。

    江城收了银票,又把张掌柜和随行的几个请到家里,好生招待了一番,这才客客气气将人送走。

    张掌柜离开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数起了卖粮食的银票,个个都笑了起来,这可是他们第一次通过种地赚来的钱。

    甄氏笑得嘴都合不拢:“看着这些银票,我才第一次感觉到种地这么赚钱,将近四千两呢,种地就跟种银子似的。”

    江城道:“比起咱们这么多地,这些银子根本不算多,平摊下来,一亩地才一两六的利润,还要把请长工的钱算在里面。除此之外,还因为咱家成了皇家特供,可免税,不然被朝廷剥削一层,一亩地最多只有一两银罢了。”

第619章 中秋佳节() 
甄氏笑道:“这样已经很好了,咱们这边的稻子可以种两季,早稻产量高点,晚稻产量差点,估摸着也有两千多两的收入,总得加起来一年收入六千两,真真儿不得了呢,难怪大地主这么有钱。”

    在古代,世人常用‘家财万贯’来形容有钱人,一贯就是一千文,也就是一两银子,家里有一万两银子就是有钱人,他们早就达到了层次。

    而现在,他们家要做到家财万贯,也只要两年时间。还不算倾城坊的收入,要是算计去,一年就可以做得。

    可以说,他们是真正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了。

    秋收过去,一转眼就是中秋佳节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中秋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收时节,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在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除了赏月吃月饼,金秋丹桂飘香,中秋节也要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江城和薛青儿所在的南方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中秋烧瓦塔的游戏。

    平安城风俗志就这样记载着:“在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塔。”

    烧瓦塔,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第620章 冰皮月饼() 
而具体到薛青儿身上,一到中秋佳节,她想到不是那些喝桂花赏月这些文人雅趣,而是月饼,不过这月饼也不是普通的月饼,而是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不同于传统月饼的制作方式,因所有传统月饼都是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

    而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成的月饼外观呈白色的,无需烘烤,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口感酥软滑爽,略有弹性,色彩洁白如雪。

    中秋到来之前,薛青儿已经让人用枣木打了四只模具了,一为嫦娥奔月,二为花开富贵,三为吉祥如意,四为福寿双全,每一只都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冰皮月饼虽然相较于传统月饼制作简单,但是有一点不好,就是不耐保存,放久了皮要裂开,因此要放在冰箱冷藏,要吃时再拿出来。

    可这个时间,既没有冰箱,也没有任何制冷设备,因此冰皮月饼必须现做现吃。

    四只模具,薛青儿准备了相对应的四种口味,莲蓉、红豆、绿茶和咸蛋黄。

    甄氏提议,要用传统做法,在冰皮月饼中包入五仁,做成五仁月饼。

    薛青儿立刻就给拒绝了,做什么馅儿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五仁月饼,因为这种月饼,简直是月饼中的一股泥石流。

    五仁月饼乃是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做成的一种月饼,是月饼中馅料最丰富、口味最有层次的一种。

    然而,正因为五仁月饼使用了太多种原料做馅儿,里头又有猪油,再配红红绿绿的丝,各种味道交融,不咸不的,味道难吃的要死,也不知是谁想出这么逆天的组合?

    天下口味各异,豆腐脑都有甜咸之争,唯独五仁这方面,却是众人同仇敌忾的像在黑处女座一样,不仅要五仁滚出月饼界,还把它归入黑暗料理之列,与板蓝根泡面、胡萝卜炒白萝卜、西瓜炒芹菜齐名。

    前世薛青儿也是五仁月饼的铁杆黑粉,每到中秋就和网上的一群黑粉一起声讨,要让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

    纵然黑粉磨刀霍霍,五仁月饼年年挨刀,人人喊打,但它还是一直稳坐月饼节的头把交椅,至今屹立不倒,可能是内在比较强大吧,毕竟肚子里的馅料这么多,配比惊人。

    作为五仁月饼的铁杆黑粉,要让薛青儿做这种月饼,她只能用甄嬛传皇后的经典台词回答——臣妾做不到啊!

    (枕头君:偶也不喜欢吃五仁月饼,太tm难吃了,这里吐槽一下!)

    呃扯远了,还是说做冰皮月饼吧。

    冰皮月饼的卖相极佳,但是制作过程也颇为复杂。

    第一步,就是先将莲蓉、红豆、绿茶、咸蛋黄四种馅料准备好,搓成一个个小圆球。

    第二步,做冰皮,将糯米粉、粘米粉、澄面按照比例混合,然后搅拌均匀,然后打入鸡蛋、黄油,搅拌成均匀、浓稠的面糊,而后将做好的面糊两次过筛,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蒸熟后端出,然后筷子搅拌至顺滑。

第621章 生包子啦(1)() 
接下来就是要把面糊放凉了,冰皮月饼嘛,饼皮是冰冰凉凉的,要先冷却一下,才能制作。

    在现代,冰皮的面糊都是先放到冰箱里冷却,可这里没有冰箱没有电,就不能用绳子挂在井底,效果也是差不多。

    第三步就是准备糕粉,糕粉是用来防粘的,因为冰皮非常黏,将适量的糯米粉放在锅里炒熟,炒至略微发黄、尝起来没有生粉的味道即可。

    最后一步,就是制作了,先做莲蓉馅儿的,先将炒好的糕粉撒一部分在案板上防粘,另外手上也要沾满,尤其是指尖,取适量的冰皮和莲蓉馅,将冰皮压扁,放入莲蓉馅,然后用虎口夹住冰皮,慢慢地将莲蓉馅包起来,包好后,再用手搓成一个小球。

    然后,在月饼模具里撒一些糕粉防粘,然后把做好的月饼圆球放入模具里,用手心压实,把模具倒过来放在砧板上、用手压下去,再将模具提起来,给月饼压出花纹,这样一个冰皮莲蓉月饼就做好了。

    其他三种月饼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做好后不需烘烤,马上就可以吃。

    甄氏看着那一个个的月饼,薄薄的,微微有点透明,却十分的漂亮,也是觉得稀罕得很,就问:“青儿,你这做法是哪学来的,我怎么没见过呢?这么好看,我都舍不得吃了。”

    薛青儿笑道:“有啥舍不得吃的,人生苦短,拢共就这么几十年,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说说笑笑的。

    薛青儿吃了半个咸蛋黄月饼,突然感觉到肚子有点疼。

    江城吃了一惊,忙问:“怎么啦?怎么啦?”

    薛青儿拧着眉头:“肚子疼!”

    甄氏忙道:“别是要生了吧,快,快,去找稳婆!”

    江城慌了神,忙吩咐秋菊去找稳婆来接生。

    甄氏见他第一次当爹,难免有些慌,说道:“阿城,别急,这孩子要生出来还要好一通折腾呢,头一胎都是这样,有的人要生两三天啊!”

    江城和薛青儿同时‘啊’的一声叫出来:“两三天?”

    甄氏道:“可不是嘛,我去把东西准备好,你扶青儿回去躺着”

    江城扶着薛青儿进入早已准备好的产房,又吩咐春兰和夏荷:“春兰,你去准备些吃的,夏荷,你去把我房里的人参切成片,熬成参汤。”

    头一胎不好生,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薛青儿刚进产房没多久,春兰就端来一碗珍珠燕窝粥,这燕窝粥里的燕窝是顶级的血燕,补充妇女的气血最好了。

    吃好了燕窝粥,薛青儿又啃了两个月饼,肚子一阵抽搐,那小东西还是闹腾开,顿时疼得她直不起腰来:“快,快,我要生了!”

    这时候,秋菊已经把村里最有经验的稳婆给叫来了。

    江城是现代人的灵魂,想跟着进去陪产,稳婆却道:“产房乃是血腥污秽之地,男子不得入内,快出去,快出去。”

    江城道:“我媳妇儿在生产,我想陪着她。”

第622章 生包子啦(2)() 
稳婆脸一板眼一瞪:“陪什么陪?谁家没有生过孩子啊,哪有像你这么矫情的,出去,出去,别妨碍我接生!”

    说着,一阵推推搡搡,就把江城撵出去了。

    江城一出去,稳婆就把产房给关上了,然后薛青儿就被推上战场了。

    对,是推上战场,古代生孩子可是个高风险的伙计,没有剖腹产加持,那危险程度不亚于上战场,稍有不慎就狗带了。

    产道撕裂的剧痛,实在难熬,稳婆拿了块厚毛巾给薛青儿咬着,可她还是疼的忍不住叫了出来。

    薛青儿听甄氏说,头一胎不好生最麻烦了,一定要保存体力,但是这疼痛,实在是难忍得很,医学上把疼痛分为十二级,第十二级就是产妇分娩时的痛,超越了人体的极限。

    丫鬟冬梅在一旁伺候着,她端着参汤,给薛青儿喂了几口,一边喂着,一边安慰道:“少奶奶,你放心吧,一切都准备的妥妥的,你就放宽心,慢慢生就是了。

    慢慢生,那要生到什么时候?

    薛青儿疼得只想骂娘,却疼得骂不出口,只听‘啊’的一声大叫起来。

    江城在外边,听得心一颤一颤的:“咋回事,叫成这样?”

    甄氏忙劝道:“女子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头一胎更是艰难。”

    话虽说这么说着,但是痛在儿身,疼在娘心,她心里是个痛得很。

    江城急得直跺脚,在产房外头来回踱步。

    这时,产房里传来薛青儿尖声大叫:“妈呀,痛死了,小王八蛋,再不出来,老娘就不生了。”

    外头守候的人听到这话,脸皮都是抽了抽,哪有说不生就不生的,也是够彪悍的。

    产房里头,冬梅又给薛青儿换了一个毛巾,喂了好几口参汤,鼓气道:“少奶奶,用力,用力了啊!”

    稳婆也惊喜的叫道:“用力,用力,产道已经打开了,看到孩子了,还用力啊!

    薛青儿疼得要死,没好气的骂道:“用力,用力,你们说得容易,你以为这是拉屎啊,随便用力就能拉出来啊!”

    稳婆听了这话,瞬间风中凌乱了,她早知道薛青儿是个彪悍的,没想到在生孩子这当口,说出来的话这么惊世骇俗!

    产道打开的速度很快,但是里头的孩子就是憋着不出来。

    薛青儿嘶声叫道:“尼玛的,快给老娘出来啊——”

    做女人真tm命苦,不仅每个月还应付烦人的大姨妈,还要在生孩子上遭罪,真是太悲催了。

    更坑爹的是,古代没有剖腹产,生孩子就像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

    稳婆急忙劝道:“江城娘子,你别叫得那么厉害,要保存体力,孩子还没出来呢。”

    薛青儿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疼死老娘,不叫成吗?这个倒霉孩子,还没出来就知道折腾老娘,简直是个讨债鬼,啊——”

    稳婆惊喜地大叫:“出来,出来了,孩子出来了。”

    旋即,她脸色一变,忍不住惊呼:“天哪,是脚出来了,胎位不正啊!

    此话一出,产房内外的人都是脸色大变,胎位不正,就意味着难产。

第623章 生包子啦(3)() 
此话一出,产房内外的人都是脸色大变,胎位不正,就意味着难产。

    要是放在现代社会,还可以用剖腹产来解决,在古代简直是要人命啊!

    江城顿时急了,忍不住要冲进去,却被甄氏拦住了。

    女子生产,乃是古人严重极其污秽之地,要是男人进去,阳气与阴气对冲,便会影响产妇生产,如今碰上胎位不正,更是不能进去。

    江城隔着门窗大喊:“不是说生产顺利吗?怎么现在会胎位不正?”

    稳婆回道:“本来是很顺利的,可不知怎么的,这孩子偏偏把位置给弄反了,头变成脚,脚又给变成头。”

    薛青儿急得大骂:“你给小王八羔子,净会折腾老娘,快给老娘出来!”

    稳婆道:“别叫了,别叫了,你叫得越厉害,越不利用顺产,放松身心啊,现在还是还早着,完全有足够时间正一正胎位再来生。”

    薛青儿道:“你还不赶紧的,帮我把这个倒霉孩子正过来啊。”

    稳婆应了一声,忙帮着薛青儿揉搓肚子。

    花了好长一段时间,胎位才正了过来。

    可薛青儿刚才大喊大叫的,耗费了太多的力气,整个人疲软得厉害,却是很难生产。

    稳婆不禁急了:“江城娘子,我都跟你说了,不要喊,不要叫,你看现在!”

    薛青儿有些虚脱,咬着牙道:“我就不信了,啊——”

    双手紧紧抓着床单,几乎要把床单给撕烂了:“妈的,你给老娘出来啊,给老娘死出来啊!”

    稳婆急得额头上的汗都渗出来了:“别叫了,别叫了,越叫越没力气。”

    产房外,甄氏急得直叫:“现在该怎么办,青儿没力气了,参汤也用光了!”

    三房和四房听到薛青儿生产的消息,也急忙跑过来。

    李氏忽然出声道:“五弟妹的身子一向强健,骂人更是厉害,若是有什么可以刺激她一下,她一定可以恢复力气的。”

    所谓是关心则乱,李氏这么一提醒,江城脑海中陡然大显亮光,就对甄氏道:“娘,薛青儿对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最为痛恨,咱们现在就来演一场戏,刺激一下她。”

    甄氏一愣:“刺激她?怎个刺激法?”

    江城心念一动,说道:“娘,你还记得吗?青儿是代替薛兰儿嫁过来的,薛兰儿本应该是江家的媳妇。咱们这样,找一个假扮薛兰儿,说一些话刺激一下她。”

    说着,他转头对夏荷道:“你的声音和薛兰儿比较像,你就来打扮他,与我对话调情。”

    薛青儿迷迷糊糊中,忽然间听到了薛兰儿的声音,她说自己被陈海给休了,要来找江城,还说自己和江家本来有婚约,是薛青儿鸠占鹊巢,自己才是正主儿,如今她既然来了,薛青儿就给把正妻的位置让给她。

    其中,又夹在着甄氏的呼喊声:“青儿,你快振作起来,把孩子生下来,不然孩子他爹就跟人跑了!”

    薛青儿听得,那叫一个气呀,差点没把冲下床去。

    谁知又传来了江城和薛兰儿耳鬓厮磨的声音,卿卿我我,欢爱之声不断,登时全身血气涌动,怒血冲上了脑门,两片嘴皮子一张,开始骂了起来——

第624章 毒舌与生包子齐飞() 
“不要脸的贱人,没脸没皮的骚货,老天有眼,怎么不劈死你这个贱货?”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都已经嫁人还不知检点,居然敢来勾引我老公,你这个死贱人”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你这贱人的脸皮是水泥做的,所以无坚不摧”

    “无底万人坑”

    “松弛大隧道”

    “黑带九段的老骚鸡”

    “贱到发霉的黑木耳”

    “骚出汁的千年老鲍鱼”

    怀孕之后,薛青儿为了所谓该死的‘胎教’,不想自己肚里的孩子将来变成泼夫或者泼妇,就一直忍着没骂人,除了那一次刺客登门,她被逼无奈和刁氏对骂了一次。

    将近十个月的隐忍功夫,在这一瞬之间全破了功,孩子他爹都快被贱人勾引了去,她还忍着干嘛?

    越是忍耐,爆发力越是强悍,薛青儿忍了这么久,骤然间爆发起来,毒舌功力简直惊世骇俗。

    稳婆一听到她骂人,瞬间就给石化了。

    她早就知道薛青儿骂人厉害,堪称是杨柳村第一泼妇,谁曾想这么会骂,这张嘴是吃砒霜长大的吧?

    产房外的人听到薛青儿中气十足的骂声,脸上也是抽抽得厉害,好久没听到薛青儿骂人了,这一骂起来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仅没有半点生疏,反而是更加毒辣了。

    江城叫道:“娘,你继续,我和夏荷刺激她,你去鼓励她!”

    三人相互配合,连翻刺激着薛青儿、鼓励着薛青儿。

    薛青儿这一生,最最痛恨的就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了,何况现在‘薛兰儿’抢的是她的老公,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此时此刻,薛青儿就想冲出去,掐死薛兰儿这个贱货。

    对付小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是战斗力十足,经过这么一番刺激,身体强大的潜力就爆发了。

    薛青儿双手青筋暴起,一扯床单:“小王八蛋,你爹都快跟贱人跑了,你还有心思折腾老娘。敢赖着不出来是吗?行啊,老娘今天就跟你杠上了,就算你是一坨最顽固的大便,老娘拉也要拉出来,啊——”

    稳婆惊喜大叫:“太好了,孩子的头出来了,用力啊,快用力啊!”

    薛青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狠狠一咬牙,狠狠一用力:“啊——”

    话音未落,只觉得一团肉呼呼的东西呲溜从自己身下冲了出来。

    继而,一阵‘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响了起来,划破了寂静的夜。

    薛青儿听到这一声响亮的啼哭声,还没问是男是女,便已虚空耗尽,陷入了沉睡。

    稳婆这边迅速剪断脐带,放在温水里洗干净,然后接过冬梅递过来的小红棉袄,把这个新生的小家伙裹了起来,飞快给跑出了产房。

    这一出来,稳婆就笑着道:“恭喜地主老爷,贺喜地主老爷,夫人给您添了一个千金。”

    江城可不管生的是男是女,反正他骨子里是现代人男女平等的思想,脱口就问:“我娘子如何了?”

第625章 抱孙不抱子() 
稳婆笑着道:“别担心,母女平安!”

    江城听到‘母女平安’这四个字,激动得身子一晃,险些没倒下去,幸好旁边江波给扶住了。

    甄氏听到薛青儿生了个闺女,心里不禁有些失落,怎么不是个儿子呢?

    她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她婚姻的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儿子。

    对她们这些传统妇女而言,生多少闺女都是白搭,生儿子才是硬道理,只有生了儿子,你才会被认为是个能生养的。

    江城要进去看薛青儿,甄氏忙道:“等等,产房的污秽之气还没清,你还不能进去,我去清一清,你先看看孩子。”

    说着,甄氏便叫了春兰等人,一起跟着进去清理。

    江城一心念着孩子她妈,这会子才想到自己还有个闺女呢,忙道:“孩子呢,快给我看看。”

    稳婆立刻抱着孩子凑到他面前,笑着道:“地主老爷,这就是您的千金,您看看,长得多好啊,日后一定是个美人坯子!”

    江城看着小红棉袄里那玉雪可爱的小娃娃,只有小小的一团,皮肤白里透红,粉扑扑的,那叫一个可爱。

    江城哈哈笑道:“说得好,说得好,王大娘,这次辛苦你了,这一次的喜钱不会少你的,另外,我再减免你家五年的佃租。”

    这个王大娘的稳婆听了,不禁大喜过望:“多谢地主老爷,多谢地主老爷!”

    去年那一场旱灾,使得王家败了,他们家不得不租佃江城家的三十亩地来耕种,这一次减免五年的佃租,那可以节省多少钱啊。

    王大娘简直快高兴坏了。

    江波等人听到生的是女儿,不免有些失望,毕竟是在这个时代,生闺女都是赔钱货,生儿子才是顶顶要紧的。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纷纷向江城道喜。

    李氏笑着道:“五弟,这孩子皮肤好白啊,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江波也笑道:“是哪,这孩子长得挺好的,眉毛鼻子像五弟,眼睛像五弟妹,活溜溜的!”

    其他几个也夸了起来。

    江城听着这么多夸他闺女,也是高兴得很。

    这时候,江城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顿时惊呆了众人。

    只见江城伸出手来,竟将王大娘怀里的孩子抱了过去,一边抱着,一边逗弄着这个新生的小家伙,笑得眉毛都弯了。

    古代男女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抱孩子这种事都是女人来做的,又有‘抱孙不抱子’一说。

    在这种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之下,有些男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抱过自己的儿子,更不说被视为赔钱货的闺女了。

    可如今,江城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抱起了刚出生的女儿,这怎么不叫人惊讶?

    江波出声提醒道:“五弟,抱孙不抱子,你这样怕是不好吧。”

    江城不以为意地笑道:“什么抱孙不抱子的,这是我的宝贝女儿,我想抱就抱,谁也管不着。三哥,四哥,你们来看看,青儿给我生的,多可爱啊!”

第626章 醒来() 
江城初为人处的纯真笑容,深深刺痛了孙氏、李氏等人的眼睛。

    身为女人,出嫁之后,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任,一旦怀孕,最怕自己生的是闺女,因为婆家人会埋怨自己的不争气。

    尤其是孙氏,她嫁进来这么多年,一连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都没有,最怕这一胎又是女儿,那可就糟了。

    此刻,孙氏和李氏真的忍不住嫉妒薛青儿命好,嫁给江城这么好的男人,连生女儿都可以这么开心,反观他们的丈夫,虽然老实本分,可碍于孝道、碍于传统观念,却不能这样对待她们。

    很快,甄氏就把产房收拾好了,出来一看,看到江城抱着孩子笑得那么开心,也是吃了一惊。

    继而又松了一口气,喜欢闺女就好,喜欢闺女就好,她原本还担心生女儿会影响夫妻感情呢,看来她是多虑了,江城真真儿是个好女婿、好丈夫!

    江城看到产房清理好了,立刻抱着孩子走了进来,看着薛青儿惨白、憔悴的面容,心疼得不得了。

    薛青儿一睡就睡到第二天下午,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冲下床暴打江城。

    幸好甄氏在一旁劝说,江城这才躲过了一场家暴,心里那叫一委屈啊,要不是为了让老婆平安生产,他至于想出这一招吗?

    薛青儿哼了哼,旋即又问:“孩子呢?我的孩子呢?”

    江城立刻抱了过来,凑到她面前给她瞧,笑道:“青儿,你看,咱们这闺女长得多好啊,多漂亮啊!”

    薛青儿凝神细看,只见那红色襁褓中的可人儿,正在酣睡,皮肤红红的,脸蛋粉粉的,小小的一团,朦胧睡中还张着嘴,吐着奶泡泡,那是怎么看怎么可爱,一瞬间被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淹没了。

    不过,薛青儿还在气恼江城诓她,哼了哼道:“还行吧,就是皮肤有点红,跟着红皮鸡蛋似的。”

    江城看她一脸幸福的笑意,就知道她又在口是心非了,笑呵呵道:“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过段时间张开了,皮肤就白了。”

    甄氏笑道:“可不是,都是这样的,而且出生之时皮肤越红,长大后皮肤越白。”

    江城眉开眼笑道:“这孩子是在中秋节出生的,这可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必定是个有福之人!”

    薛青儿想了想,说道:“既然她的生日在中秋节,中秋又要吃月饼,那她的小名就叫小月饼吧。”

    江城眼睛一亮:“小月饼?这个不错啊,中秋人月两月,月饼也是圆的,可谓是圆圆满满的,希望她以后的人生也是这样圆满幸福。”

    就这样,这只刚出炉的小包子,便有了自己的小名——小月饼!

    这时,夏荷端来一碗热热的人参鸡汤:“少奶奶,喝点汤吧。”

    薛青儿生孩子力气耗尽,又昏睡了一整晚,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当即便喝了起来。

    谁知,薛青儿喝了一口,差点没给吐出来:“天哪,这是鸡汤吗,怎么一点咸味都没有?”

第627章 下奶汤() 
曾有一位美食大师说过,这世上最难吃的食物,就是没有放盐的食物,因为盐可以激发食物的本味,要是没有放盐,哪怕你食物再好,照样很难吃。

    江城为难道:“娘说的,这段时间你的饮食要清淡。”

    薛青儿抱怨道:“再清淡,也不能一点盐都不放吧,这叫我怎么喝啊?”

    江城道:“好歹将就一下,过两天就好了。”

    说着,接过夏荷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