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汪嘀咕了句:“司马懿在她心里就没不好的地方。”

    张汪停住了脚步,心里头存了件事,他决定去探探司马懿的口风,以确定心中的猜想。

    却说荀彧派来的使者进了曹操司空府后不久,曹操痛哭一场,连夜招来郭嘉,君臣追忆往昔,聊至半夜,同榻而眠,次日醒来曹操眼眶红红,郭嘉憔悴虚弱。

    郭嘉一夜未眠,回到府中倒头就睡,使者私底下前去拜访,又将他从梦中惊醒。

    顶着浓浓的黑眼圈,郭嘉见了荀彧特地派来寻他的使者。

    “大人,这是荀大人交托属下私下带给您的东西,另外附有荀大人亲笔信,还请大人小心保管。”

    使者态度慎重,郭嘉心知其中必有要事,他小心接过使者递来的包裹,正色道:“我知道了。”

    使者离去后,郭嘉打开了包裹,其中被妥善放起来的骨灰盒陈列其中,还有一块牌位,其上竟是戏忠的名字!

    郭嘉惊愕,他乍一见那盒子的模样,虽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却也知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时下人们讲究入土为安,他哪里会想到戏志才会诈尸而起强烈要求让荀彧将他火化?

    荀彧惊魂未定,心知这是戏忠执念太深,他特别郑重,生怕做得不好害友人死不瞑目。

    在按照戏忠的要求将其尸身火化成灰,收入盒中后,荀彧左思右想,这事太过匪夷所思,不可通过主公转交。以主公的性格,必定会心存疑惑,想尽法子打破砂锅问到底。

    荀彧也在想,志才与卫将军张华有何关系?

    卫将军是河内人,志才是颍川人,他们此前该是从无交集才是。

    荀彧想不通,又将这件事在脑海中权衡多次,最终决定避开主公,由奉孝代劳转交骨灰盒与牌位。

    荀彧想着,或许通过奉孝能问清志才与张华的关系。

    郭嘉看过荀彧的信件,沉默良久,他将包裹包好,匆匆登上马车出门,踏着黄昏来到卫将军府。

    张春华正在府中挖坑,她在卫将军府中树下埋了不少烈酒,都是曹操此前赏赐的,还有她自己采购的果酒,现在家里来了新鬼魂,大家准备聚一聚,狂欢一场。

    张春华挖出酒坛,掀开其中的盖子,其中米酒清香四溢,还有淡淡的青梅味。

    “你在酒中放了梅子?”戏忠眼睛一亮,口中唾液已是开始分泌而出。

    张春华笑道:“这还是主公的爱好,子桓教我的,在米酒中加入青梅再酿,更加酸甜清爽,味道绝佳。”

    她单独来到专为鬼将们开辟的小院子,屋中供着一块块牌位,她方天画戟一插,将酒坛供奉到吕布的牌位前,吕布鬼魂身边果真出现了可以供他们喝的酒。

    几只鬼眼巴巴看着,等着吕布来分好东西。

    没有办法,在场的鬼将们,拥有媒介的唯有吕布,其他人可没那么好的待遇。

    吕布也是大方,收到了东西,包括佳肴美酒都一一发给鬼将们。

    “这太不方便了,”戏忠嘀咕着:“还好我早有准备。”

    他拿着酒杯,笑得牙不见眼,一口喝着甜美的酒水,戏忠说道:“北地盛产粟米,酿造的酒曲大同小异,酿出的粟米就味甘却不够烈,唯有蒸煮后味道才会浓。”

    讨论对喝酒的讲究,戏忠属头一份了,吕布原先还在大口灌酒,此刻听他一说,顿时觉得口中酒水味道寡淡。

    “确实,粟米酒终究还是淡了一些,”典韦赞同说道。

    张春华沾了一滴酒咂咂嘴,她点头说道:“好像是没我在许昌时喝得酒辣,志才知道该怎么煮酒吗?”

    “你去取来些许小的酒樽,再生些火堆,架个架子,”戏忠回答道,三言两语指导起来。

    张春华左右没事,埋首捣鼓起来,她去厨房与杂物房拿来相应的东西,自己在这方小院中搭了个简易的煮酒架,搬来椅子坐在酒架边。

    “注意火候,不能过盛,盖子要时不时冷却换盖,里头酒才不会流失过多。”

    郭嘉上门来,有仆从来叫张春华,张春华将酒樽放入牌位前,锁上了那间屋子,匆匆往前厅而去。

    吕布收到了浓烈的煮酒,三两下就喝完了,完了咂嘴评论道:“好喝!就是太少了,原先一坛酒煮过后只剩下三樽,不过瘾!”

    戏忠呆了一下,没想到吕布根本不客气,将好不容易煮出来的好酒几口就焖了,都不给他留点。

    陈宫黑了脸:“我们连瘾都没能过上,将军还好意思说不过瘾?”

    吕布挠挠头,哈哈干笑:“这不是太好喝了吗,都怪这酒太少了,下次一定给你们留点儿。”

    张春华到达前厅,见郭嘉拿着包裹怔怔出神,她叫道:“先生怎会登门而来?”

    郭嘉回过神来,他鼻子耸耸,疑惑说道:“哪里飘来的香气?”

    “香气,没有啊?”张春华一头雾水,她嗅嗅自己一身酒味,这可一点都不香。

    郭嘉一个栗子就敲在她额头,他挑眉说道:“瞎说,你一身酒香都飘到十里外了,还说没香气。”

    他不再纠结这事,转而对张春华说道:“我有疑问一直困惑于心,不知秋实可否给我答案?”

    张春华坐下,好奇问道:“这世上还有难题会难倒先生的吗?”

    郭嘉将手中的包裹放在桌上,推到张春华面前,不动声色问道:“秋实与吾友志才此前可认识?”

    张春华正待否认,戏忠鬼魂忙说道:“认识认识,说认识!”

    张春华瞥了他一眼,她犹豫了一下,心虚点头:“确实……认识。”

    郭嘉目光审视,他瞥想让张春华条件反射看向的地方,他顺着望去,却什么都没看见。

    郭嘉不解道:“志才是颍川学子,从未去过河内,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我年少时曾游历各地,在遇上主公前去过冀州,”戏忠说道,他目光盯着那包裹,隐隐期待。

    “我小时候在冀州待过,戏先生他教会了我煮酒,”张春华随口胡诌,她没明白郭嘉怎么会问她这个,志才又为什么要让她这般回答呢?

    张春华满心疑惑地拿过那包裹打开一看,其中竟有戏忠的牌位!

    她拿起那古朴的牌位打量,惊讶望向戏忠,却听戏忠急道:“别朝我看,奉孝心思细腻,你小动作多了会被他发现的。”

    张春华惊得忙转过头去看郭嘉,见他眯着眼睛在打量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先……先生做什么这么看我?”

    “没什么,”郭嘉意味深长说道,他的视线在空若无人的地方扫过,张春华紧张得拽紧了牌位。

    手心勾玉一闪一闪,源源不断地阴气涌向戏忠,戏忠腿一软,险些舒服地叫出声来。

    “你放松点,别紧张啊!你一紧张,奉孝一见你这样就知道其中定有鬼,虽然我现在确实成了鬼,”戏忠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晕,他有些受不住阴气的冲刷,忙安抚张春华道。

    郭嘉顿了顿,拿着茶杯的手骤然一紧。

    “你别露出马脚了,活人见着鬼终究不好,奉孝不信鬼神,你可千万别将这事说给奉孝听。”戏忠说道。

    吕布说道:“这个你放心,春华会保护好自己的,她不会将这种事情说给活人听。便是张汪夫妻,对她见鬼的能力也是一知半解。”

    “原来还真没活人知道将军能见鬼?”戏忠惊讶道:“也是,这到底是怪力乱神的东西,世人总是不信这些,与其因此惹来灾祸,不如保护自身为上。”

    典韦无奈说道:“春华还是不够小心,也总是因为我们这些鬼而疏远人群。”

    戏忠想了想,对他们说道:“观察入微的人能从各种细节上发现端侃,正如奉孝的眼光,远离人群能保护自身,是好事,却不是长久之计。将军若想改善这些,我倒是可以教你些法子,让你不至于在人群中露出马脚。”

    陈宫笑道:“那是好事,有戏大人教导,将军会进步的。”

    戏忠轻笑一声:“我却是另有所求了,今日这些煮出来的青梅酒都让吕将军喝了,若将军能再煮一些供奉到我的牌位前就好了,就将它们当作拜师礼如何?”

    张春华不动声色听着,她眨眨眼,算是答应了戏忠的要求。

    戏忠笑容满面,跃跃欲试,谁都没注意到郭嘉握着茶杯的手指已经泛了白。

    郭嘉垂下眉眼,细碎的发丝落在脸颊边,他不动声色问道:“之前秋实是在煮青梅酒吗?”

    张春华说道:“是啊,先生鼻子真灵,这都能闻出来。”

    “也不知秋实煮出了多少,不知我可有幸能尝尝?”郭嘉扯开一抹笑容,目不斜视。

    张春华犹豫了一下,戏忠死了,她本想安慰先生的,现在还是别拒绝了。

    她说道:“先生等我一下,我去拿一樽来。”

    她将戏忠的牌位放好,又去往院中,将供奉在吕布牌位前的酒樽拿了一壶到前厅。

    郭嘉浊酒轻抿其味,闻着倒是香甜,没想到吃进嘴里却寡淡如水。

    这真是青梅酒?

    却听戏忠惊讶道:“这酒刚才被鬼喝过了,活人还能喝吗?”

    郭嘉表情一僵,低着看看手中的酒杯,一时无语。

    张春华听了,好奇问郭嘉道:“先生,这酒味道怎么样?”

    郭嘉抽抽嘴角,口是心非地说道:“味道挺好的。”

    张春华笑道:“那先生可要多喝一些,我煮了一坛酒才得那么点,实在是耗费太巨大了。”

    郭嘉点头,手指磨着酒杯,视线瞥过空无一人的屋子,他抿了抿唇,眼眸深邃平静,意味深长说道:“志才去冀州时少说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张春华闻言一愣,郭嘉突然轻笑起来,眉眼间因知己故去而生起的郁气消散无踪,他突然说道:“袁尚袁熙兄弟逃往乌桓,得蹋顿收留,日后必将会入侵我们,主公现在开始为征战乌桓而做准备了。”

    张春华说道:“乌桓啊,离得有点远,那边是游牧部落的地方,他们草原人没个定性,逃到哪里是哪里的,再不济他们还会逃去塞外,可不好抓。”

    “秋实认为,打更北面乌桓好还是打南边的刘表好?”郭嘉放下酒杯再没碰过,随口又问了起来。

    陈宫思索了片刻说道:“刘表暂且成不了气候,他怕是不敢来攻许昌的。”

    戏忠说道:“主公攻下河北四州,原先的袁氏在此经营太久,有不少人忠于袁氏,若是转而攻南方刘表,怕是舍近求远,放弃了到手的北方四州,这里也会兴起叛乱,还不如再往北打,力图攻灭袁氏两兄弟,稳固北方。”

    他说着,郭嘉勾起了一抹会心的笑容。

    一旁发呆的袁绍听了,竟低低抽泣起来。

    袁谭手忙脚乱哄道:“父亲莫哭,我们已经成鬼了,活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了。”

    袁绍哭得伤心,戏忠摸摸鼻子:“我只是说实话罢了,时事如此,这其中的关窍,我能想到,奉孝必定也能想到,他会给主公合理的建议。袁氏已是彊弩之末了,早在官渡之战失败后就注定了败亡的结局。哎,你别哭了。”

    袁绍哭道:“还不是曹阿瞒的错!”

    “父亲,我们走吧,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他们都是曹营的人,与我们处不到一起。”袁谭无奈道。

    袁绍倔强摇头,他看看张春华,扁扁嘴:“我要娘!”

    张春华额头跳跳,气得捏紧了拳头。

    与张春华聊过后,郭嘉心满意足地走了,走前还顺走了张春华的酒樽。

    送走郭嘉后,张春华松了口气,她去掏戏忠的牌位,打算将它也放入院子中的牌位堆里。

    “咦,这牌位怎么在发光?”戏忠惊奇地说道:“也不知文若拿什么材质做的牌位。”

    张春华想想觉得不对劲,那光芒颜色与她手心勾玉一样一样的,总觉得有种不妙的预感。

    她想起了什么,忙冲入屋内去拿供奉的酒樽,倒了一杯尝了一尝。

    “怎么了?”陈宫见她呆愣,忙关心问道。

    张春华抿抿唇,脸色怪异地说道:“这酒淡若清水,为什么先生会说味道还不错?”

    所有鬼魂齐刷刷沉默了。

    戏忠想了想刚才郭嘉与张春华的一问一答,还有他回答后郭嘉的反应,迟疑说道:“你说会不会,他听见我说话了?”

    “不会吧?”张春华惊了:“先生若听见你说话,怎么没半点反应?”

    “奉孝心思细腻,极会掩饰,你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他想做什么,”戏忠说道:“咦?你刚才的酒樽呢,三个酒樽少了一个。”

    张春华又回到客厅去找,结果什么都没找到。

    次日,张春华去寻了郭嘉,郭嘉正关在书房写信,在她进去后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先生。”

    张春华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不知该如何开口。

    郭嘉抬了抬眉眼:“嗯?”

    “您,昨天有听见什么特别的声音吗?”张春华忐忑不安,小心翼翼问道。

    郭嘉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他横了张春华一眼,轻哼一声:“特别的声音,志才的声音吗?”

    张春华石化了,心想:完蛋,真让先生给听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郭嘉是怎么死的?

    浪死的

    为什么他能那么浪

    因为他知道死了会变鬼。

    戏志才死亡大礼包*1(打开即可额外获得郭奉孝的脑子*1)

    ps:谢谢请叫我书书的地雷~

第64章 岳父在上() 
张春华表情明显慌乱; 郭嘉心里头的猜测越发清晰; 他轻呵了一声:“你若还当我是你先生; 就该好好与我说说你究竟隐瞒了什么。”

    鬼将们团团围上来,七嘴八舌说开了。

    吕布:“不会吧; 真让郭奉孝给听见了?是因为戏志才牌位的缘故吗?”

    陈宫深思道:“暂且不知是不是牌位; 现在问题是该怎么应付郭奉孝。”

    典韦道:“戏先生既然说郭奉孝不信鬼神……”

    “他亲耳听见了; 自然就会信了; ”曹昂道:“春华不会应付聪明人; 我们还没教会她怎么与聪明人打交道; 会暴露也是没办法的事。”

    孙策:“既然如此; 索性实话实说得了,我看郭奉孝与春华关系不错的样子; 他会保密的吧?”

    戏忠轻叹道:“是我没有料到; 牌位竟还能将鬼的话传达给活人,既然都让他听见了; 那便实话实说吧!”

    曹昂不放心道:“这种事可千万不能告诉父亲,以父亲的性子; 恐怕。。。。。。”

    戏忠道:“奉孝知道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文若也是; 他既然托奉孝将骨灰转交给将军; 也定是想到了这一层。”

    张春华娜娜嘴,左右看看,这书房门窗都已经关上了; 外头也没人声。

    她小声说道:“既然先生都听见志才说话了,那我就不瞒着你了,我确实能见鬼,志才他,现在也在这里。”

    郭嘉听到了张春华的承认,蹭一下站起来,失手弄翻了砚台,墨汁洒在青色的衣袖与衣摆上,他也顾不得那么多,追问道:“志才在哪里?”

    张春华看向了边上,戏忠耸肩:“他现在可看不见我。”

    郭嘉顺着她视线看去,书柜边上空空荡荡,他心里已是有了主意,对那空无一人的地方说道:“此前志才所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可曾后悔?”

    戏忠说道:“志才二十岁那年,名医曾断言我注定活不到而立之年,生老病死,聚散浮云,何必放在心上?贤才择主而侍,我之志向,永不忘却。辅佐主公拿下这乱世天下,志才之心从未变过。”

    张春华转述这段话,说着说着,见郭嘉已是泪流满面,张春华怔怔的,轻声说道:“先生,你哭了。”

    郭嘉拭去眼泪,缓缓说道:“病体困不住世之奇略,志才未完成之事,由我承续。”

    郭奉孝当谋天下,行于乱世,助主公成就千秋伟业。

    戏忠魂体透明,与郭嘉视线相交,两位奇谋鬼才对视于此,阴与阳,隔绝了两个世界。

    书房中一片寂静无声,戏忠眨眨眼,突然说道:“其实奉孝没听见我声音吧?”

    张春华惊讶:“什么?”

    郭嘉侧目,见张春华视线又一次落在了书房上,她呆了呆,突然惊地跳了起来,质问郭嘉道:“先生刚才是在诈我?!”

    郭嘉挑挑眉,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果然还是瞒不过志才,是他告诉你的吧?”

    “不是,您既然没听见声音,您怎么猜到我能见着志才的鬼魂?”张春华惊奇道:“他说您不信鬼神!”

    郭嘉耸肩,满面灿烂笑容:“可我看见了志才的牌位在你手中发光。”

    所以心存试探,多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没想到一诈一个准。

    张春华惊呆了,指着他悲愤道:“是先生你老谋深算诈我在先,你可千万别把这些告诉别人。”

    郭嘉说道:“不告诉别人也行,你是我教导的弟子,我还会害你不成?”

    张春华警惕起来,总觉得还有后续的坑等着她。

    郭嘉说道:“这世上死去的活人千千万万,为何志才会找到你呢?我想,你身边恐怕不止志才一个鬼魂吧?”

    张春华紧紧闭着嘴,再不上他当了。

    郭嘉无奈道:“既然你不愿说,那我只能将这事告诉主公了,由主公亲自来问你如何?”

    张春华急了:“别啊,别告诉主公!”

    郭嘉静静看她,视线带着期许,等她老实交代。

    张春华去看其他鬼将,孙策无所谓道:“都这样了,当然是坦白交代清楚才好商量。”

    典韦无奈道:“郭奉孝之谋略你防不胜防,既然被戳穿了,春华顺势而为即可。”

    戏忠说道:“没事,说吧说吧,你放心,主公是君我们是臣,君臣有别,之间有一条鸿沟,臣子之间也能有自己的小秘密嘛,奉孝承认你是他弟子了,是不会将这事说给主公听的。”

    说是这样说,可是张春华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这么倒霉,分明是被戏忠给坑了。

    要不是他诈尸要求荀大人将他牌位和骨灰给自己,也不会被先生发现她的秘密了。

    张春华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说道:“我身边还有典叔叔,还有子修哥哥。”

    郭嘉惊讶道:“可是主公原先最信任的护卫,古之恶来典君?子修这字我听主公说过,莫非是主公之长子曹昂?他们可死了很久了!”

    张春华点点头:“我自小就是典叔叔看顾大的,小时候我老招鬼魂惦记,是典叔叔保护了我。”

    郭嘉问道:“你之体质特殊,这事可还有其他人知晓?”

    张春华摇头:“只有鬼将们知道。”她留了个心眼,聪明的不去提父母,因为在世人眼中,张华是无父无母只剩下舅舅一家的孤家寡人。

    郭嘉若有所思,他点了点头说道:“还有呢?”

    “还有什么?”张春华问道。

    “还有那些鬼将,”郭嘉说道:“怕是不止他们两人吧?”

    “先生觉得会有多少人?”张春华小心问道。

    郭嘉摸摸下巴:“以你反应来看,我们面前至少有五只鬼,不会超过十只。你能看见他们,自然不会与他们站在同一个地方。”

    张春华拢下了脑袋,低声说道:“还有陈宫,高顺。”

    “嗯,”郭嘉淡淡道:“怕是还有吕奉先吧?”

    张春华惊了,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郭嘉问道:“卫将军张华骑赤兔,舞方天画戟,战场之上所向披靡,难道不是吕奉先教导的你?”

    张春华笑笑,无奈说道:“先生都猜到了,还吓唬我做什么呢?”

    “我若不拆穿,你还想瞒着我吗?”郭嘉问道。

    张春华忙摇头:“不瞒了,不瞒了!我定实话实说。”

    “还有谁呢?”郭嘉抬了抬眼皮,又问张春华。

    张春华这下老实了,小声回答道:“还有孙伯符,还有袁绍和袁谭。”

    郭嘉惊讶道:“孙伯符死于江东怎会出现在此?”

    张春华说道:“这事就说来话长了,他得罪了一个妖道,被于吉用方天画戟之上的煞气咒死的。这里头的道道我也说不清楚。”

    郭嘉不再追问,他微微皱眉:“妖道?”

    “妖道已死,这些事情我不知道,先生便是再问下去,我也是一知半解。”

    郭嘉点头问道:“好,我不问妖道事了。那么袁绍父子呢?他们刚死没多久,又是主公的敌人,他们不会对你不利吗?还有若我没记错陈宫、高顺、吕布全是为主公所杀。”

    吕布鬼魂不高兴道:“这郭奉孝一肚子坏水还带挑拨离间的,杀我的是曹操,关春华什么事?”

    张春华可不能像吕布这么说,她只能无奈说道:“鬼魂是死去之人,阴阳相隔,活人世界的是非都与他们无关。”

    郭嘉想了想对张春华说道:“你这见鬼的能力太过匪夷所思了,我可以不告诉别人,也可以帮你隐瞒。但是!你不能瞒着我其中的道理,做鬼的道理。”

    张春华一时没明白郭嘉想要问什么,她说道:“先生,该说的我都已经告诉你了。”

    郭嘉不解道:“那么为什么他们聚集在此却没有对你不利呢?你也说过你自小就被鬼魂纠缠,是典君保护了你。”

    张春华于是将自己能签鬼将的事一一说了,她一身阴气没处发泄,倒是适合滋养鬼魂。

    “原来鬼魂是会自动消散的,”郭嘉恍然大悟:“怪不得,不然我很想呢,前几年的那些张角、董卓之流若还存在于世上,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事啊!主公那些被他打败的敌人们,如今若还以鬼的形式存在,这待主公百年后,那岂不是麻烦大了!”

    张春华说道:“若是不与我签下,没有阴气供应,一般不出三月,鬼魂就会变成失去意识的幽魂,不超过半年就会消散。若是有杀戮之气的武将或许能坚持得更久一些,可一旦接触了阳气或是接触了阳光。阴气会急速流失,加速他们消亡的速度。”

    郭嘉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对张春华说道:“我与志才现在阴阳相隔,以后可能还需要秋实来做为我们交谈的桥梁。”

    郭嘉原本是不信鬼神的,但是此刻他却不得不信了,一方面张华并没有必要骗他,另一方面,他所转述说出口的话语确实是志才会说的。张华脑子简单,哪里说的出戏志才的妙语珠玑呢?

    举头三尺有神明,原本不信这些的郭嘉心中渐渐升起敬畏之心。

    他并非沉迷其中的人,也问过张春华,张春华告诉他自己从未遇到过任何仙神,于是郭嘉对此采取不能迷信,但也应当敬畏的态度。

    他也告戒张春华:“除我以外,不要将见鬼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此后,郭嘉兑现了自己诺言,与戏志才一起对张春华容易暴露的小细节进行训练与修正,教导她如何才能在人群之中掩饰自己能够见到鬼魂的事实。

    “先生为什么要帮我呢?”张春华问道,在她看来,郭嘉是一切以主公利益为先的人,除了主公与天下大业以外,郭嘉并没有多费心思在别的事情上。

    郭嘉淡淡说道:“或许是因为,你向我指明了一条退路吧?”

    一条退路什么意思?

    张春华懵懵懂懂,不慎明白。

    郭嘉浅笑不语,敲了敲她脑袋:“不明白就别想那么多。”

    成功平定这大乱天下,杀业过重,恐有天谴。郭嘉不信天不信命。只是他心里清楚,无论何种血债怨念,他都愿意为主公承担。

    因为主公就是那个能让他施展抱负才华,让他心甘情愿臣之辅之,平定这乱世的明主啊!

    曹操曾说“使孤成大业者,必奉孝也。”

    那么郭嘉也打心里认为“有明公真吾主也。”

    志才英年早逝的心愿,主公谋求的大业,郭嘉心中已有定数。

    他不畏惧死亡,如今知道死后能变鬼,他就更加不怕死亡。能够无所顾忌的做更多事情,比如说此次征伐三郡乌桓,郭嘉打算请示曹操,亲自随军前往,并且,尝试发挥张华能见鬼的力量,以事半功倍,祝主公平定辽东!

    “乌桓处于最北面,地理位置实在特殊。那边气候恶劣,是马背上部落的天堂,但也是我们这些中原地区汉人难以适应的地方。要征服乌桓,不仅需要人事上的准备,军事物资的运输也是个大难题。”

    戏忠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些,才对张春华说道:“运输粮食,需要固定的路线,但是从中原地区到达三郡乌桓,需要经过大片山脉,非常不适合运输。”

    郭嘉听了转述,对戏忠说道:“主公帐下有常年居于北地的谋士,更有董昭曾游历北地,他在袁绍帐下待过,知晓辽东一块。”

    戏忠问道:“他可是建议走水路?”

    张春华道:“他可是建议走水路?”

    郭嘉道:“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几条河流,呼伦河与泜水,河口与潞河之间相隔平原而一旦将这四条河连接而上以通海外,则可顺流运粮北上。事半功倍。”

    “运输走水路比较方便吗?”张春华问道。

    郭嘉道:“走水路反而安全。”

    “这是必然的,北地与江东不同,三群乌桓靠在内陆,并无水师,马背上的敌人更不会水战,走水路反而安全。”戏志才说道。

    主公此时应该已是在做这些准备了,以主公如今帐下谋士数量,必定有人会提出几条建议。在战略准备上,戏志才相信现在曹操帐下谋士们的素质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久,张汪找到了司马懿,他现在是掌管曹操粮食的重要官员之一,而司马懿则是曹操的文学掾,算是干着秘书之类的活计,两人在公务上有所交集,接触起来方便。

    司马懿对于别的同僚谦和而有礼,有礼中又带着疏远,不参与任何小团体,也不与人交恶,但是在张汪面前,司马懿用上十二万分的郑重态度。

    他对张汪非常敬重,其实心里就是想要讨好这位未来的老丈人。

    张汪说起公务井井有条,他虽不像这些年轻人天纵奇才,却脚踏实地做事,都说熟能生巧,他做惯了这些活计,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在公务上从未出错过。

    司马懿与张汪侃侃而谈,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建议,少年人才思敏捷可见一斑。

    待正事说完,张汪突然转变了口风,对司马懿说道:“司马小友认为,我的女儿怎么样?”

    他说话极轻极淡,四周无人之下,场面寂静落针可听,司马懿心头颤了颤,他渐渐紧张起来,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