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神话]求寿终正寝-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嬷嬷端上早就预备好的陈皮酸梅消食茶,贾敏接过来慢慢地喝着。因为怀孕的缘故,贾敏白皙的肌肤上开始出现浮斑,她不肯为了美丽,用胭脂水粉来遮盖脸上的斑点,直接素颜朝天示人。因此可以清晰的看出贾敏的肤色不同于怀着黛玉时的暗哑枯黄,皮肤细腻光滑中透着红润,十足的好气色。
贾敏喝完了茶,将盖碗放在一边,问道:“妈妈,你看前两天请来的这两位嬷嬷怎么样?”因为觉得黛玉的奶娘不得力,贾敏起意请个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来教导黛玉,从而取代王嬷嬷,陪伴黛玉成长。前几天家里请来两位一姓丁一姓古的嬷嬷,贾敏将她们交到了钱嬷嬷的手上,让她帮着掌掌眼。
“两个都是好的。”钱嬷嬷想了想说:“只是这两位从幼时入宫一起被分到先皇宠妃那里,后来陪着大长公主出嫁,依旧在一块。前年长公主去世之后,她们被放出来,因为两位家里都无人可投,就结为异性姊妹,一起生活,相互扶持至今。太太不管选中她们之中的哪一位都是好的,只是她们不愿意分开。若是她们肯分开,也就不会这么久没找到愿意供养她们的人家了。”
“哦?这倒不是问题,家里多养一口人还是养得起的。”贾敏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说:“不过两人要在一起,不分开是有些为难,可是我不相信这世上会没有人家能够同时供养她们?她们怎么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该不会她们有什么问题吧?
钱嬷嬷叹了一声,说:“答应供奉她们的人家,家里的姑娘年纪都不小,该出嫁了。请她们除了教导一些礼仪规范之外,更多的是想着用她们多年争斗下来谋算的经验,以便姑娘出嫁后在婆媳、妯娌和姬妾的争斗中保持不败。只是她们这么些年跟在贵人身边,见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不想一辈子都在勾心斗角,你防我,我防你中度过,现在只想着过点平静的日子。所以都婉拒了。若不是听说我们去请的人说大姑娘年纪幼小,算算等大姑娘长大成人出嫁,她们早已经老了,也算计不动了。否则还不会来呢。”
贾敏笑道:“她们倒是厉害的,这才来了几天,就把我们家的事情知道了个七七八八。这么一番说辞不过是表明若是我想用她们对付老爷的那几房姨娘,她们独善其身,是绝不会趟这摊浑水的。”
“府里的情形也无不可对人言的。请她们去的人少不了要简单介绍一下府里的情况,以她们的阅历听一闻二,从大概齐的情况就能把府里什么状况猜出个不离十。”钱嬷嬷还是信得过府里下人的嘴的,忍不住分辩道。
贾敏道:“好了,我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就算我们不说,她们也是有眼睛看,有耳朵听的,只要在府里住上几天,该知道的也就知道了。不过还请妈妈将人带过来给我看看,若是真像妈妈说人不错,那么就留下吧。”
钱嬷嬷答应着,出去招呼门口的小丫头把丁、古两位嬷嬷带到上房来。门帘一响,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位四十岁左右的妈妈。两位身上收拾的干净整洁,头发也抿的一根发丝都不乱。往上面看去,前面的这位生的富态,圆脸宽额头,一双眼睛不笑而弯,似月牙,见之可亲。后面的这位身材高挑瘦削,长脸,两条深深的法令纹,嘴角下垂,一张脸严肃的很,看着似乎是个刻板严厉的。
两位向贾敏请安问礼,动作一丝不苟。贾敏一一问过,前面的这位姓丁,后面的姓古。想了想,贾敏吩咐醉墨,让王嬷嬷把黛玉抱过来。
等黛玉抱来,贾敏介绍大家彼此认识,说道。“我听钱妈妈说两位妈妈肯留在府上帮我教导玉儿,这里我先谢过了。只要两位妈妈肯用心做事,我定不负前言,府里一定奉养两位到老。只是目前我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请丁妈妈要先留在我身边些时日才行。”
看见丁妈妈嘴唇翕动,似乎有话要说,贾敏又道:“钱妈妈和我说过你们的心思,我也明白你们的想法。放心,我不会强迫你们作你们不愿意的事情。我留下丁妈妈在身边,是暂时的。一是因为玉儿那里只要一个教养妈妈就足矣,二是等我肚子里这个,十月份出生,少不得还要丁妈妈跟着操心。”
两人面对贾敏的安排,并无异议,应下了。贾敏看到黛玉如今已经吐字清晰,只是走路还不大稳当。皱了皱眉头,对王嬷嬷说:“今后让大姑娘多多下来走路,不要怕她摔跤,总是抱着她。”小孩子就是要摔打一些才结实。
王嬷嬷看到贾敏给黛玉请来宫廷供奉,心中已不是滋味。又被贾敏当着新人的面训斥,心有不忿,不过嘴上还是乖乖称是。
贾敏看出王嬷嬷的心思,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你服侍着玉儿,若是玉儿因为走路摔倒而哭,届时我听了会心疼,而且说不定还会怪罪于你,觉得你没有照看好玉儿。可是小孩子哪个不是这么走过来的,难道就为了怕摔跤而不走路了不成。”
看见王嬷嬷沉默不语,贾敏知道她说到了事情的关键点。王嬷嬷的担心不无道理,不管她再怎么体面,都是个奴才,是服侍黛玉的,若是黛玉有个什么不好,她自然是第一责任人。
贾敏看王嬷嬷的样子,叹道:“算了,回头把我这边做书房的西间收拾出来,地上铺上厚厚的毡毯,让玉儿搬到那去住,拘着她点,就在屋里学走路,摔在地上也不疼。在我眼前,我也更放心些。”顺便她也要看看新来的古嬷嬷。
王嬷嬷答应着,和醉音带着古嬷嬷下去收拾东西,整理房间。贾敏往后一靠,歪在大靠枕上,神色带着几分疲累。丁妈妈消无声息的走到贾敏身后,伸出手来按摩上了她的太阳穴。
“太太,去京里的人回来了,而且一起回来的还有太太娘家来人。”临波从外面进来回道。
在丁妈妈的按摩下舒服的闭上眼睛的贾敏闻言有些意外,还带人回来了?睁开双眼,在钱嬷嬷的帮助下小心翼翼的坐起。说:“把人请进来。”
在临波的带领下,赖嬷嬷带着林之孝家的从外面进来。临江搬来两把红木圆凳让她们坐下,醉墨端上两杯茶来。赖嬷嬷和林之孝家的给贾敏请过安,这才落座端起茶碗。
贾敏向两人道过旅途劳累,又按照以往的经验问候了贾母及贾府众人安好。赖嬷嬷一一作答之后,从身上抽出一封信来,递了过来,说:“这是出发之前,老太太交给我的,吩咐我务必交到姑太太手上,还请姑太太亲览。”
接过信,贾敏看见信件被火漆封的严严实实,有些纳闷,将封口小心翼翼的揭开,抽出信来一读,信中内容在她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贾敏压下心中的震惊,将信件叠好,重新收起,问道:“这件事是老太太一个人的意思还是商量之后的结果?”
“这事老太太和二太太提起过,二太太也没反对。”赖嬷嬷斟酌了一下,谨慎的说。
贾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赖嬷嬷的话不置可否。“嬷嬷一路舟车劳顿,一定疲累不堪,如今已然到达,还是到客房洗漱一番,歇歇才是。有什么事尽可以回头再说。”说完也不等赖嬷嬷说什么,直接叫临波将人带了下去。
钱嬷嬷看见赖嬷嬷她们退下之后,凑到贾敏身边说:“太太,老太太信上”
“妈妈,我累了,我要睡一会儿。”贾敏毫不客气的打断钱嬷嬷,将身子歪倒在榻上,直接拽过杏花薄绫被盖在身上,闭上了眼睛,摆明不想谈这件事。
钱嬷嬷看到贾敏的态度,也知趣的不再问,转身到西间帮着整理黛玉的房间。贾敏倒在榻上,心潮起伏,难以自抑。贾母来信上的那个建议在贾敏脑海中不断回放,她根本平静不下来。
不能让妾室产下子嗣,免得威胁到她作为当家主母的地位。这些话在贾敏和娘家来信中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只是贾敏怎么也没想到,贾母会提出这么一条建议:若是她一直无子,那么也不要让林海的其它姬妾生育,也不要想着替别人养孩子,待到黛玉成人,将她许给宝玉为妻,将来他们夫妻生下的孩子,挑一个承继林家宗祧。
贾母的主意可谓狠绝老辣。首先贾敏若是像怀黛玉时那么忧心忡忡,为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而担忧的话,那么贾母的这个主意可谓是一颗定心丸,有了这个后路,至少贾敏不会为自己一直无子而沮丧。而且,贾敏无子,其他妾室也一直未育,等到林海年纪大了,在房事上有心无力,按照贾母的安排,林家就等于落在贾敏生的黛玉手中。肉烂在一个锅里,贾敏就算没生儿子也没什么可怕的。
其次,蒸蒸日上的林家是日落西山的贾家最大的臂助,将黛玉许给宝玉,无形中再次加深了贾林两家的关系。有黛玉这么个无形的人质在贾家,还有后继香灯的承诺,林家对贾家的臂助怎么可能不用心。贾府的利益和贾母的拳拳爱女之心全都兼顾到了,真可谓两全其美。
如此一来,当初看书时,贾敏心中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全都得到了解释。
难怪贾家在贾敏病逝后就急切的将黛玉接了过去,而且不避嫌疑的和宝玉在一起吃住。若是刚开始到贾家那段时间,还可以解释成两个孩子还小,暂可以不考虑男女大防的问题。但是他们长大之后,依旧如同幼时一般行事,难免让人猜疑。贾敏不相信贾家的人全都是眼瞎耳聋了不成,怎么会不考虑这些事,原来问题在这。
难怪林海在贾敏死后不曾续弦,年将半百的他除了黛玉再无其他的孩子,自然会怀疑他本身子女缘薄。娶继室,不过是为了生子承继林家香火,教养黛玉。如今贾家已经把教养之责接了过去,林海又认为他“命中无子”,这样一来,这继室娶了又有何意?何况若是个跋扈刁蛮刻薄的,错待了黛玉岂不糟糕!何况将来黛玉生子归宗林家,林家香火,坟茔打扫、宗祠祭祀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林海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那么这个继室不娶也罢。
不曾过继嗣子,首先是因为和林氏宗族那边早已分宗,而且彼此关系生硬,况且血缘也远了些。林家这一支又没其他房族,实在是不好过继。何况一旦过继成功,也就意味着林家不在属于黛玉,而是嗣子的,若是将来嗣子对黛玉好也就罢了,若是不好,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说过继的嗣子,终究不是自己的血脉,哪比得上黛玉生出的孩子,终究流着林家人的血。
若是贾敏还是原来的那个贾敏,一定非常感激母亲对她的爱护之情,觉得贾母想的很周到,甚至会严格执行贾母为她做的筹谋行事。可惜,此贾敏早非彼贾敏,她早就知晓了未来黛玉在贾家的遭遇。因此面对贾母的这个计划的时候,震惊之余,忍不住笑贾母的天真。
计划倒称的上是好计划。若是真的能够实施起来,虽说,贾敏一样从中得利,可是得益最大的虽是贾家。更何况,这个计划只完成贾敏这边的一半,到了贾母那里,卡住了,实施不下去了。贾母实在是高估了她对贾家和王夫人的掌控力,现在能够把他们握在手心里,不代表事情会一直都在她的掌控中。
何况,贾母虽然是贾敏的母亲,但是她首先是贾家的老祖宗,因此行事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贾家的利益,当其他利益和贾家利益相冲突时,不可避免的要给贾家利益让道,感情包括在内。你看她给贾敏出的主意中就把贾家放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将来贾敏和林海相继亡故,纵然黛玉家世、容貌才情甚至嫁资都是上上之选,可是终究是孤女一枚。一旦出现比黛玉在利益上带给贾府更大的收益的人选,那么牺牲黛玉,背弃盟约又何尝不可。
贾敏叹了一口,林家上下包括男女主人,最该记住的一条就是:这个世上最易变的就是人心,最难相信的亦是人心,包括至亲至近的人在内。
第一一柒章()
在宽慰胡喜媚,说到“二十一年是二十几年,二十九年也是二十几年”的时候,王筀鵀心中一动,想到了不仅仅是女娲,似乎所有的大能在谈及殷商的国祚时,都是以笼统的二十几年概括过去了,当中的这个“几”并没有具体到哪一个数字。
原本,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王筀鵀不懂,而原来的玉石琵琶精在这方面更是一个“小白”,不过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关于修行界知识的恶补,她明白了,关于这方面不是这些大能们不肯说得更具体,而是不能,就算是他们当中再精通先天易数的,也无法具体到最后那个数字。
天数之下,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不过这个可改是局限在在一定的范围里的,因为一旦可改的小势累积起来,量变引起质变,影响到了大势,那么天道就会插手,然后不管小势如何发生变化,大势都会重新被导回既定的轨迹中去。而这些大能们也只能算到大势,具体到小势上,大多都算不算出来了。
不过对几位圣人来说,如果拼着精血、修为和寿元等众多损耗,倒是说不定能算出来,可是对他们来说,知道大势就行了,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算小势,实在不值得。毕竟就算算出来了,本身就带着变数的小势虽然很可能会和他们算的一样,但是也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最后,在耗费那么大的代价情况下,还有可能落得一个不准的结果,犯不上。
正是因为小势可改,所以王筀鵀在穿越过来之后,只要她的所作所为,不影响到周代商和封神这两件天定的大事,都无所谓
。别看,轩辕坟三妖和女娲对阵之事,不仅对三妖来说是大事,若是被三界得知,也是震动三界的大事,但是和真正的大势比起来,这件事不过是小势了,所以是处于可改的范围之内。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王筀鵀还是应该感谢一下坠入魔道的苏妲己,因为如果没有她入了魔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就凭王筀鵀穿越过来这段时间的死命折腾,被王筀鵀改过的小势影响到大势的可能性真的非常高。如果真要影响到了大势,那么天道就会出手,而她这位引起小势和大势变化的存在,就算不会被抹杀,也不会落得一个什么好结果,她哪里还有可能像现在这么活蹦乱跳的,还能死命蹦跶。
此刻王筀鵀想到,既然连这些大能对纣王的这个二十几年中的几拿不准,心思不免活泛了起来,想着是不是把这成汤天下帝辛在位二十几年中的“几”往“九”上努力一把。就算不能达到九,但是哪怕只是延长一年的时间,也是好的呀。可是她仔细思忖了一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主意。
因为西岐反商这件事,不管是西伯侯姬昌死,还是姬发继位举起反旗,又或者是西岐出兵攻打殷商,这其中都没有她可以操作空间。前两件事不用说了,对于凡人来说,不管你是不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了,“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所以西伯侯姬昌的死,哪怕她想着让他能再活几年,可惜说得不算。至于姬昌继承西伯侯之位,举起反商的大旗,这也是造就注定的事。西岐上下,早就有造反的心思了,只是西伯侯已经步入暮年,没多少活头了,所以,明面上没能举起反旗,但是实际上,西岐早已经将一个叛臣贼子该做的都做了,和朝廷只不过没有捅破最后那一层窗户纸罢了。等西伯侯姬昌死去,年轻气盛的姬发才不会肯屈膝侍商,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奉元始天尊的命令,主持封神榜事务,完成杀劫的姜子牙呢。
至于后一件,西岐攻打殷商,如果这场战争王筀鵀她穿越之前的那个末法时代,说不定她还能想想法子。但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并不是凡间的普通人,而是有修为和法术在身的凡人。尽管王筀鵀的修为不算高,只是真仙,但是比起那些虽然有修为,会法术,但是依然是凡人,并在殷商担任官职各个关口的官员们来说,要强不少。可是她是不可能站到前台上面和姬发以及姜子牙率领的大军战斗去的,至于找人帮忙,想到被申公豹找来帮忙的截教弟子的下场,她还是不要推人去送死了,造这个孽了。
胡喜媚看着王筀鵀和她说着说着话,突然站在那里出起神来,一会儿好像想到什么似的使劲摇头,伸手轻轻推了她一下,好奇的问道:“三妹,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你摇什么头呀,可是有什么事不对劲?”
王筀鵀回过神来,忙说道:“没什么。”目光落到苏妲己身上,问道,“对了,大姐,你回来了,龟老是不是也跟你一起回来了?他给你炼制的遮掩身份的法宝是什么样子的,介不介意给我们看一看呀?”
苏妲己一面从身上拿出一件类似王筀鵀在穿越之前,人死之后办丧事所用的招魂幡一样的东西,一面说道:“龟老还没有回来。因为他的法宝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炼成,所以留在了邙山那。因为我的法宝炼好了,所以他就让我先回来了。这是我的法宝‘*幡’,不仅能够有遮掩我身份的作用,并且还是一件可以御敌的法宝,而且威力很大。不过很可惜,这里是皇宫,无法把这东西展开给你们看。”
从苏妲己的话音里,王筀鵀听出了她对这件法宝非常满意。这个满意,似乎不仅仅是能够掩盖她魔修的身份,而是对它御敌时的威力。不过她对这个和她所来德玛末法世界里死人出殡用到的东西很相似的法宝,心中不免觉得有些膈应,因此闻言,她只是对苏妲己笑了笑,没说话。
胡喜媚从苏妲己爱手中,将法宝*幡拿到手里,上下左右,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还了过去,赞道:“虽然不能展开,但是从其灵光来看,威力绝对错不了
。”
她是知道的,别看苏妲己是三妖中的大姐,并且后面转修了魔,可是手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之前,胡喜媚将王筀鵀送她的六方宫灯法宝带回来的时候,苏妲己知道了后,可是眼红得要死,只是因为那法宝是王筀鵀专门为她量身定做的,并且她俩的姊妹关系虽然自从苏妲己修魔之后比不上以前了,但是并没有像王筀鵀和苏妲己那样,翻脸闹崩,因此苏妲己按捺住了自己的贪欲和嫉妒,没有对她出手。不过因此让苏妲己对王筀鵀更添了一层嫉恨,那是另外的话了。
这件法宝既然不仅能够遮掩苏妲己魔修的身份,并且还能用来御敌,而且威力还不小的样子。胡喜媚眨了眨眼睛,带着点明知故问的意思,问道:“大姐,你是不是打算我们和女娲娘娘对阵的时候,就使用这件法宝?”
苏妲己听懂了胡喜媚的潜台词,脸色有些发黑,不过还是诚实的答道:“是的。二妹,你也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很穷,手里没什么好东西。虽然在我修魔之后,斩杀了一些人类修士,得到了一些法宝,但是威力大都比不上这个。就算有那么一两件威力与之不相上下的,可是和我的属性不合,比不得这个*幡法宝更合我的心意。”
用一种仿佛看着自己爱侣一般,非常炙热的眼神看着手中的*幡,苏妲己笑道:“况且它与我的功法很是匹配,这是龟老专门根据我的修炼功法而炼制的,很有针对性,不需要担心,使用一段时间后,法宝遭受魔气的侵蚀而损坏,从而威力不如前。相反,只要我不停的用魔力温养它,使用起来不仅更称心如意,而且威力也会随着我的修为不断增加。”目光落在王筀鵀身上,“据龟老说,这个灵感还是来自于三妹妹手中的一件法宝呢。”
听了这话,王筀鵀目光有些古怪的落在了苏妲己手中的*幡上,合着这东西还成了苏妲己的本命法宝呀。这样的话,岂不是苏妲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它了?这东西,若是地府里的修士用,比如牛头马面那种长相奇特的,倒还勉强,可是修魔的苏妲己,而且还是这么一个美女,想象着苏妲己手里无时无刻拿着这*幡的画面,她只觉得那画面太美,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苏妲己对王筀鵀施了一个大礼,说道:“在这里,我谢谢三妹妹了。若不是三妹妹出面邀请龟老出山,恐怕我这遮掩身份的法宝,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炼制出来。所以三妹妹这份情,我承了。”不等王筀鵀说话,她又说道,“看在三妹妹为我这么费心的份上,之前我们发生过的不愉快,就让它过去吧,我就不再和三妹妹计较了。至此之后,我和三妹妹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就保持这样的关系相处下去好了。我不想彼此弄得再不愉快,但是如果真要有什么,反正我也不会客气就是了。”
闻言,王筀鵀用一种匪夷所思的目光看着苏妲己,只觉得自己快要气炸了。她就不明白了,苏妲己到底是多厚的脸皮,是怎么一个脑回路。她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和苏妲己越行越远,并不是两人之间真的出了什么伤感情的事,而是因为彼此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造成的。但是让苏妲己这么一说,好像是王筀鵀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似的。可是,王筀鵀搜肠刮肚,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到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苏妲己的事。相反,她虽然不能说对苏妲己掏心掏肺,对得起她们之间的这份姊妹之情,但是她至少从来没对她们做过什么亏心事,完全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因此,听了这话,王筀鵀很是不满。就在她开口想要和苏妲己辩一辩的时候,胡喜媚在苏妲己把话一说出口,她不用看王筀鵀的脸色,就知道要糟。刚才,她借着*幡这件法宝,提醒苏妲己,若不是王筀鵀,她哪里会有这个机缘得到它,因此想着借此缓和一下她俩之间僵硬的关系。没想到苏妲己听是听懂了她的话,但是却没有按照她所想的那样做。尽管苏妲己对王筀鵀表示了感谢,并表示领她的情,可是那话说得硬邦邦的,让人听了就很不舒服,再加上,苏妲己后面所说的那些话,王筀鵀没有当即翻脸已经算是好的了
。
可是不管怎么样,胡喜媚都不能让这两人真的打起来。毕竟,之前,苏妲己和王筀鵀两人虽然闹崩,并且偶有动手,但是那也不过是一招半式的事,而且那些招式,威胁恐吓方面居多,并不算是真正交手。可是一旦真的动手就不行了,若是她们真要打出真火来,都金到了生死相搏地步的话,届时,哪怕就算有女娲这个大敌在上面压着,再谈携手对敌,则是一件非常别扭的事,而其中的信任度也会下降不少。
只是胡喜媚本就不是什么聪明伶俐的主,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上前一把拉住王筀鵀的手,对她笑了一下,然后转头,对着苏妲己,干巴巴的,没话找话说道:“对了,大姐,你这件*幡法宝尽管不能展开,不过,不是还可以把功用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你和我们好好说一说呗。”
不管是苏妲己,还是王筀鵀都知道胡喜媚她做这些小动作的意义所在。王筀鵀看着被胡喜媚紧握在手里的手,心中不由得暗笑:这是怕自己和苏妲己动手?胡喜媚这么做,未免小瞧她了,或许应该说,她并不了解她。想她自穿越过来之后,就几乎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辛辛苦苦奔波到现在。为胡喜媚张罗功法和法宝;不计较和苏妲己之间的芥蒂,为她寻找遮掩身份的办法,并请动龟老为她炼制法宝;万里长征几乎就要走到最后一步了,她就算再无脑,也不会让自己的努力付诸流水,功亏一篑而倒在这里。所以,她只是想和苏妲己在口舌上辩一辩,并没有想着动手。至于苏妲己虽然说话不中听,但是从她的话音也可以听出来,她并没有和她动手的意思。胡喜媚完全是想多了,白操心一场。
苏妲己明知道胡喜媚不过是随便找了那么一个说辞,不过她这话却正好挠到了她的痒处。自从这*幡炼制成功,她试用了几次之后,心里很是满意。这份得到好东西想和人分享的喜悦之情,一直从邙山持续到现在还没有散去。
不是苏妲己的这份情绪维持的太久,而是实在是无人可和她分享这份喜悦。在邙山的时候,这*幡是北冥玄龟炼制出来的,而且这东西就算不错,但是在这样的大能看来,也就是一个还过得去的法宝了,是体会不了苏妲己那种穷人乍富,一下子得到一件好宝贝喜悦之情的。回来的路上,苏妲己因为不想被人发现,都是昼休夜行,一路潜行,偶尔碰到一些人或者练气士,都是陌生人,她不拿他们祭她的法宝已经很不错,又怎可能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心情呢。
至于朋友,轩辕坟三妖住在轩辕坟的时候,她在外虽然结交了几个朋友,但是这些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何不知道三妖的处境,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和她们扯上关系。所以在轩辕坟三妖入朝歌,进皇宫之后,就和以前的朋友断了联系。至于她入宫之后结交的朋友,朝歌就是这场杀劫中的大漩涡所在,谁也不愿意沾惹上她,免得被卷进去,因此根本没有人肯凑上来和她结交,而苏妲己大多数的时间又都困守在皇宫中,所以根本不可能交到朋友,也因此苏妲己并没有朋友可以和她分享这份心情。
这样一来,剩下的只有胡喜媚和王筀鵀两个了。王筀鵀和她不和,而且在苏妲己拿出法宝之后,反应冷淡,能捧场的就只有胡喜媚了。因此哪怕苏妲己明知道胡喜媚这话并不是真心要询问这个,而是为了将她和王筀鵀之间的事给岔过去罢了,但是她还是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这法宝既然叫*幡,顾名思义,对神魂有着很大的作用。这里面是由从北俱芦洲收集到的死气、血气、怨气和煞气组成的*杀阵。”
第一一捌章()
因为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出现什么纰漏,所以在苏妲己去邙山的这段时日,王筀鵀变化成苏妲己模样,替代她呆在皇宫。王筀鵀变化的苏妲己,和苏妲己本人站在一起,如果不开口的话,就连胡喜媚都分辨不出,更不要说皇城中和朝堂上的这些凡俗之人了。只是让王筀鵀感到尴尬和不适应的是,苏妲己是纣王的皇后,两人是夫妻关系,因此相处时,自然少不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动作。
所以王筀鵀在替代苏妲己的这些时日,除了这事,其他一切都好。偏偏和纣王相处这事却是她无论如何也跳不过去的,因此她一面勉力应付纣王,一面迫切的盼着苏妲己回来。等真把人盼回来了,依着王筀鵀原本的打算,她是想在皇城里停留一两天,好把苏妲己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详细向她交代一下。但是因为苏妲己说话不中听,尽管因为胡喜媚的打岔,王筀鵀没和她争吵起来。
不过因此,王筀鵀更改了计划,丢下一句“大姐,你不在的这段时日朝堂上发生了一些事,具体的你问二姐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