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国华作为和谈代表,1951年5月12日从康藏前线赶赴北京。
  5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协议》签订情况 后,把目光转向张国华,按他平常的习愤,和一个不熟悉的人交 谈时总要先问问籍贯、经历,当得知张国华是江西人,曾在袁文 才、王佐的部队工作过,眼神格外明亮起来。因为那曾是两支充 满神秘色彩的绿林军,是毛泽东本人在秋收起义后与他们结缘并 把他们改造成新军的。“袁文才、王佐都是对革命有贡献的同 志。”毛泽东没有时间去回忆那段历史,他需要更多地面对现实。 “进藏部队的情况怎样?”
  张国华概括地讲了几句:“大部分同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每个战士负重七八十斤,有的党员和班长负重90斤,连续10多 天以每日10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断粮了就忍着饥饿坚持……当 然也有少数同志嫌进藏苦,把进藏看成是‘进葬’……有些话他 不好学,诸如“张军长执行上级指示太坚决,我们跟着倒霉”、 “毛主席真小气,要个穷山恶水的破西藏干什么”……毛泽东也 能感觉得到在全国胜利之时奔赴艰难之地容易出现的思想问题, 深深地吸了口烟,用夹着烟头的手指朝张国华点了点:“你告诉 他们,进藏对个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但你是共产党员,党 要你去,你去不去?!”
  毛泽东看着将军们,见他们记下了自己说的几点,表情由严 肃慢慢转为微笑,请他们谈谈困难。张国华强调筑路的重要。毛 泽东点点头:“要筑路与生产并重。”毛泽东要求部队很快进军拉 萨,为全部实行《十七条协议》而努力。
  当毛泽东说完“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 和宗教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健”时,将军们知道该是 接见结束了,纷纷站了起来。
  第二天下午4时,毛泽东又接见全体西藏代表,情绪盎然: “我们共产党为了帮助你们发展西藏的文化经济事业,不是为了 当官,不是去办坏事,如果汉族干部欺负你们,”毛泽东拍了拍 自己宽厚的胸膛:“你们来找我毛泽东好了!”
  众人笑了起来。毛泽东意犹未尽:“好哇,今天办了一件大 事。这是一个胜利,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实现协议的第十七 条具体内容,还要靠我们共同努力呀!”
  ●4。张国华拜会达赖喇嘛
  1951年10月,张国华带着军直及一五四团到达拉萨时,依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到处都是谣言,说“解放军来了,大 喇嘛杀死,小喇嘛丟到河里淹死。”“布达拉宫铜佛流泪了。”站在高 楼台上的反动分子朝欢迎人群和入城队伍投石子、吐口水,咒骂开 道的腰鼓队是“魔鬼”。噶夏(西藏地方政府)把张国华的部队全部 安排在拉萨河北岸沙滩上,张国华、谭冠三等军领导住在宇妥院内。 藏军在张国华部队周围三面安设军营,暗暗地将十八军主力置于他 们的控制之下。张国华对此哂笑一下,只是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抓紧时间休息。他自己去找噶夏的实际执政者藏王鲁康娃、洛桑扎 西,要他们卖粮食给解放军。鲁康娃鼻子一哼,扭过身去说:“过去 满清有个人藏大臣也姓张(指张荫堂〕,只在拉萨设了一个衙门,没 有带什么兵,你何必带这么多军队!”
  张国华淡淡一笑:“天下姓张的人多,可姓张跟姓张的不一 样。我们是来执行十七条的,希望你能配合,首先解决粮食问题。”
  鲁康娃捻动着佛珠,讥笑道:“打败仗虽然难受,饿肚子比 打败仗更难受吧?!”
  张国华和谭冠三交换了一下目光,问:“你看到和平解放西 藏办法协议没有?”
  鲁康娃耸耸肩环顾左右的贵族官员,眼里的凶光一闪,不作声。
  “协议是双方代表签了字的,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你们应 该协助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可你们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张国华说着,要随行人员把十七条协议藏文本摆到鲁康娃面前。
  鲁康娃要拿又没拿,像盯着一团火,嘴里嘀嘀咕咕:“阿沛 (阿旺晋美)去北京,并未授权谈军事,十七条协议很突然…… 老百姓也不满意,应该修改……”当他的目光掠过张的随行人 员,便有了话头,指着张国华突然狂叫起来:“姓张的,你好大 胆,把军队带进来啦!”
  按张国华的脾气早该发作了,可他只好忍着,耐心讲党的民 族宗教政策,末尾还是强调了一点:反对祖国统一的结果,将会 和军事较量一样,在政治上再遭失败。希望噶夏合作,西藏地方 政府也要悬挂国旗……
  鲁康娃不肯让步,面色阴沉:“西藏是一个独立的佛国,不 必悬挂中国国旗,挂上了,再拿下来也不好看!”
  回到营地的张国华,气得心口咚咚直跳。本来他已经学会了 抓糌粑,喝酥油茶,啃生牛肉,可饭端上来的时候,他难以下 咽。一则顿顿是羊肉,膻味极大,总吃当然腻。二则有的连队连 一天两顿稀饭都喝不上。“不行,看来我得去见达赖喇嘛!”
  张国华和中央代表张经武商量,决定10月30日以代表西南 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给达赖送礼为名,正式拜会达赖喇嘛,首 先解决粮食问题。
  噶夏政府却想借此杀杀张国华的威风。当张国华派出的代表 徐淡庐和平旺前去商谈拜会细节时,噶夏政府提出,张国华拜会 达赖时,必须按照传统礼节,行磕头礼,即所谓朝拜。徐淡庐和 平旺当然不同意,说双方的风俗习惯都要照顾,互相尊重,解放 军是不兴叩头这一套的,但一定会尊重达赖。噶夏政府想到张国 华那一路拦不住的精兵强将,对拜会仪式只好作了让步。
  他们两人回来一说,张国华思索了一会儿,作了布置,于第 二天上午9时半,带着庞大的送礼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大昭寺前 面。张国华率领徐淡庐、陈竞波、乐于泓和平措旺阶,抬着送给 达赖的13件礼物的队伍走在前面,十八军的军乐队鼓号齐奏; 文工团员扭着秧歌敲着腰鼓,寺前如过节一般热闹。为了不失礼 节,张国华带领队伍按藏族人转经的方向绕大昭寺走了一圈,然 后朝罗布林卡走去。
  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张国华把礼物送给站在宝座前 的达赖,然后开始宗教仪式。达赖重新登上宝座,张国华将噶夏事先准备好的宝塔、佛经、哈达等五件东西一一献上,徐淡庐等 人也将哈达献给达赖。张国华目光转向平措旺阶。平措旺阶虽然 参加了政府工作,张国华还是让他穿上藏族服装,并且给他做了 工作,要他仍给达赖磕头。在这之前,邓小平曾有过细致的交 待,到拉萨之后,会见达赖喇嘛时,如果他提出摸顶,可以不受 我们军队纪律的约束,让他摸顶。当平措旺阶上前磕完头,达赖 又伸出手来给他摸顶。年轻的达赖受礼之后,显得非常激动,向 司仪人员轻声说了一句藏语。司仪马上用汉语大声传达达赖的问 候:“汉官一路上辛苦了!”
  这个仪式结束后,藏方献上饭、酥油茶、面卷之类,品尝之 后。其他人退下,只留张国华和平措旺阶,跟达赖进人他的卧 室,稍坐片刻,又随达赖走上观戏阁。阁前装着玻璃,有一层薄 纱遮住,十八军的文工团便在台前开始演出。张国华用余光看了 一眼达赖,只见他手持望远镜,急急地调着焦距。看来,达赖被 这新奇的演出吸引住了。
  回到住处,张经武问起今天的拜会,张国华把帽子往桌上一掼,喜不自胜:“文工团算是带对了,达赖喇嘛虽然是垂帘看戏, 看得是目不转睛。嘿!原来他这么年轻,看来也有为呀!”
  张经武点点头:“我看也是。他是个纯朴的青年。你看粮食的事有问题吗?”
  张国华扬起巴掌在张经武手心击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第二天,阿沛高兴地告诉大家,达赖已下令要13个宗(县) 各筹粮1万斗,另外布达拉宫仓库还能拿出5000斗……
  ●5。两活佛走进中南海,达赖突然要见毛泽东
  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达赖和班 掸,作为西藏选区的代表,联袂来京,共商国是。在历史上,五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六世班禅、九世班禅曾先后来过北京。但达赖和班禅一道进京还是头一次。
  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发了文件,让有关部门做好细致的安排。
  所以两活佛一到北京,包括随行人员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达赖住御河桥,班禅住畅观楼。这都是当时北京最好的宾馆。
  9月1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热情会见两活佛。班禅; 毛泽东已经见过;达赖,却是第一次见到,同时见到他们两人,毛泽东十分高兴。
  按照藏族宗教界人士的说法,毛泽东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达 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则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三位至尊至 圣的菩萨在人世间的化身,能够相会在一起,不仅信教者视为奇 事,就是普通中国人也觉是件喜事,于是雪域高原沸腾起来,相 祝吉祥圆满,北京的宗教界也是奔走相告,一派喜庆的气氛。
  9月15日下午3时,人大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达赖和 班禅都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会议开始前,在休息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亲切会见他们。毛泽东问:“生活习惯吗? 这几天参观了什么地方?有什么活动?看了什么节目?”
  达赖和班禅一一回答,并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致谢。
  毛泽东点点头:“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并用夹着纸烟的手 指了一下周恩来说:“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安排不周的地方, 都可以找他。他是我们大家庭的管家,是个大管家,好管家。我 们大家的事情都归他管。你们有事尽管找他,他会帮助你们。”
  达赖和班禅都穿着橘黄色的缎子袍,在代表中年龄又最轻, 所以所到之处,备受关注。会议结束时,达赖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那一年他才19岁。在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班禅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16岁。这期间,毛泽东多次勉励 他们:“你们是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你 们两位都很年轻,前途远大,要好好团结,努力学习,大胆工 作。我们要共同努力,把西藏的事情办好。这样,西藏人民就会 感到高兴,全国各族人民也会感到高兴。”
  人大、政协会议结束后,达赖、班禅分别到全国各地视察, 于次年2月下旬回到北京,恰逢藏历木羊年。2月23日,是藏历 除夕,当天下午和晚上,毛泽东在自己的寓所丰泽园分别会见达 赖和班禅。达赖、班禅向毛泽东汇报在各地参观视察的体会。他 们说:解放才几年,祖国各地发展很快,我们感到很高兴。
  毛泽东说:“在我们的国家里,许多地方还很落后,西藏也 是落后的,这是应该承认的。我们承认落后是有好处的,我们可 以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向苏联学习。这样,我们向先进的国家和 民族学习,在我们内部各民族间互相学习,亲密团结,共同建 设,那么我们各民族都有希望,全国都有希望。”
  24日下午,达赖和班禅在中南海举行盛大宴会,邀请毛泽 东和其他领导人共度新年。他们早早来到中南海,在休息室门口 迎候客人。休息室的长沙发前,茶几上摆满了各种油炸果子和吉 祥物,完全照藏族传统习惯布置。
  毛泽东对达赖、班禅说:“等一下我讲几句话,向你们表示 节日祝贺,可以吗?”
  达赖、班禅异口同声:“欢迎,欢迎!毛主席有什么教导,我们非常愿意聆听。”
  毛泽东纠正道:“不是教导,是祝贺。”说着,从宽大的衣兜 里摸出一张折好的稿纸,递给刘少奇,“你看看,行不行。”
  刘少奇很快扫了一眼,递给周恩来,周恩来看后,双手还给 毛泽东,说:“很好,很好。”
  坐在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达赖,顺手接过稿纸,转交给毛 泽东,学着总理的口气,用汉语说:“很好,很好!”他自己先笑 了起来,周围的人包括毛泽东也都笑了。
  宴会进行得很顺利。3月上旬,两位活佛准备返回西藏。藏 历年过后,他们分别到中南海向毛泽东辞行。3月8日,毛泽东 亲自到御河桥达赖住处为其送行,并作了长时间交谈。第二天, 毛泽东又到畅观楼去看望班禅。毛泽东一开始就说:“昨天我去 看望了达赖,今天特意来看你,为你送行。”
  班禅很感动,一再表示感谢。
  毛泽东点燃一支中华烟,猛吸一口,又轻轻吐出,沉思片 刻,说:“昨天我给达赖讲了,我这个人薪水不多,开支不小。 一要抽烟,二要喝茶,三还要买点书看。这样一来所剩无几。你 们要走了,我也没什么礼物可送,就送你们八个字吧:团结、进 步,更加发展。作为临别赠言。”
  班禅说:“毛主席的教导非常重要,我一定牢记在心,认真 贯彻。”
  毛泽东又说:“前年我对(西藏)国庆观礼团的朋友们就讲 了这个意思,现在旧话重提,无非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进一步 搞好团结,争取进步和发展。”
  毛泽东问班禅堪布会议厅负责人计晋美:“你赞成不赞成团结?”
  计晋美说:“赞成。”
  毛泽东又问:“你愿不愿意进步?”
  计晋美回答:“愿意。”
  毛泽东放下只抽了一半的烟蒂,平伸双手,在大家面前停了 一会儿,然后慢慢合拢,用温和的目光看看班禅,说:“那好, 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团结了,进步了,也就会发展。……现在 我们还很穷,很落后,西藏要发展,内地要发展,全中国都要发展”
  3月10日,由周恩来出面,举行盛大宴会,为达赖、班禅送行。
  达赖与班掸,在性格上很不同。班禅外向,喜怒哀乐,全在 脸上,性情也有些急躁,容易冲动。达赖比较内向,情感不易外 露,脸上总是一副微笑,性情温和,遇事比较沉稳,说话有分 寸。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西藏,也第一次看见了外面的世界, 与毛泽东的相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即将离京之际,他突然冒 出个想法:再见见毛主席。
  走的前一天,达赖自己的日程已经安排得满满的,可他取消 了几个重要活动,对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委副主任刘格平 说:“刘主任,今天我想去见见毛主席,请您给中央汇报,安排 一下。”
  刘格子一愣,前几天不是刚见过吗?而且今天就要离京,他 犹豫了一下,问:“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没有。”
  “那……”刘格平为难起来,又问:“那干什么去?”
  “去辞行。”达赖喇嘛沉吟片刻,说:“我想再见一次毛主席。”
  刘格平犯起愁来。自他陪同达赖一起转了大半个中国,达赖 从不轻易提出什么要求,给人添麻烦。他提出要见毛主席,肯定 是经过慎重考虑,怎么能轻易回绝?可毛主席不是说见就能见到 的,需要中央安排,不能随便请求,这是党的纪律。
  但现在提出要求的不是普通人,回绝也是不利的。于是刘格 平下了决心:“好,请您等一等,我马上去请示。”他决定直接向 中央办公厅请示,一切后果由他自己承担。
  中午饭吃过了,他回中办,中办说没有回话。很快到了晚饭 时间,还是没有回音。到了晚上11点多,依然没有消息。达赖 有些失望。刘格平更不安,觉得自己此事处理不当。
  达赖倒能替别人考虑,说:“刘主任,毛主席太忙,今天我 看不会接见了。您不用等,明天一早就走,您早点回去休息吧。” 他又自我安慰,“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以后请您代我向主席致意。”
  刘格平安慰了达赖几句,就告辞了。
  送走刘格平,达赖照例焚香祝祷,静坐诵经一一这是他多年 养成的习惯,也是活佛应遵守的规矩。这时,达赖的卧室里,除 他而外,只剩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寝官”,是位僧人,专门负 责他的起居,藏话叫“森本”;另一个是西藏工委派去的保卫科 长,也是个藏族人。按规定,达赖上床休息,关了灯,才能离 开。
  突然门卫风风火火跑进来,说:“毛主席来了!”
  “什么?”达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门卫也顾不了平时的礼节,着急地说:“毛主席来了!”
  达赖赶紧起身相迎。真是毛泽东来了。他已经走进客厅,身 后跟着两个工作人员。毛泽东拉着达赖的手,一起坐在沙发上。 翻译不在场,只好临时叫保卫科长翻译。这时楼上楼下灯火通 明,整个大院沸腾了。达赖着急了,吩咐着:“快请翻译!请刘主任。”
  等人们安静下来,毛泽东对达赖说:“实在对不起,让副委 员长久等了。我刚才接到报告,说你要来看我。我说,那怎么 行?你明天就走,理当我来为你送行。这么晚了,没有影响你诵经,影响你休息吧?”
  达赖反而不安起来:“毛主席,真对不起,太打扰您了。”这时,达赖才注意到,毛泽东身上还穿着长长的睡衣。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达赖:“主席已经休息了,正躺在床上看报,接到报告,马上就来了。”
  年轻的达赖被感染了,眼角湿润起来。
  这件事使达赖深受感动。到了成都后,达赖通过刘格平,正式向党中央表达了要求入党的意愿。回拉萨后,他又怀着崇敬的 心情写了组诗《毛泽东颂》。
  然而事情后来起了变化。
  ●6。西藏局势恶变,毛泽东坐镇武汉
  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正式成立,达赖任主任,班禅任第一副主任,张国华司令员任第二副主任。中央派了以陈毅为团长的代表团,在西藏,尤其在上层做了大量工作,西藏工 作出现了新局面。后来,张经武调回中央工作,张国华在北京治病,工委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急躁冒进情绪,大量宣传改革,摊 子铺得过大,以至引起西藏上层的恐慌和反对,群众也有疑虑,西藏形势又逐步严峻起来。
  已经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刚刚搬进中南海的邓小平,召见张国华。轿车在怀仁堂一侧的夹道停下,这里坐落着四个小院,分 别住着李富春、谭震林、邓小平、陈毅和他们的家人。邓小平招 呼张国华就座,很快谈到西藏自治区的问题,邓小平已经有了具 体的考虑,对张国华说两藏自治区的组织形式要力求简便,机关 要精干;下层工作方式应多用口头,少用公文;西藏各级机关要 吸收藏族干部参加工作;派去的汉族干部要精,每县至多派五六名去培养藏族干部,了解情况,做好团结工作。
  张国华报告,西藏工委一方面从一些苦大仇深的农奴之中物 色干部苗子就地锻炼培养,一方面在陕西的咸阳成立了西藏公 学,另方面保送优秀藏族青年到成都、北京民族学院学习……
  邓小平把一份报告丢到茶几上,使劲地抽着烟,表情严肃: “主持工作的同志大量地发展党员,甚至不惜降低标准,这样必 然剌激上层,昌都一线已经有叛乱发生。中央已令其马上停止, 张经武仍回西藏主持工作,达赖对他有些意见,毛主席已经给达 赖写了信,你回去后要继续做上层的工作。”
  张国华皱了皱眉头:“对做上层的统战工作有些同志有不同 意见,说统战统战,送礼吃饭,下层不见,上层乱转;说我们的 阶级立场有问题。”
  “拿过去战场打仗的一套来对待民族问题,自然不清。我已 经对经武同志说过,西藏今后六年不改是肯定的,西藏的人员、机构、事业、财政要大下马,下马越快越好。”邓小平停顿了一 下,又接上一支烟,喷着很长的烟雾,继续说道,“过些时候工 委要整风,把所有的问题统统摆开,大胆地放,硬着头皮听两个 礼拜,自己要引火烧身,都搞自我批评。”
  辞别时,邓小平再次强调:“做上层工作就是要忍辱负重, 达赖班禅来京时,我和习仲勛同志都是亲自检查他们的住处,我跟陪同的徐淡庐说,两处如果有一个苍蝇飞进来,拿你是问,不 是因为我是十八军的老上级才这样说,不管你过去是哪一方的和 尚都要念统战这本经。”
  与此同时,在印度访问的周恩来总理,对参加释迦牟尼2500周年而滞留印度的达赖正苦口婆心地劝其回国:“毛主席要我告诉你,肯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根本不谈改革。六年之后, 如果可以的话,仍然由你达赖喇嘛根据那时的条件决定。……你是西藏政教合一的领袖,离开了西藏,你怎么率领西藏建设幸福家园?你应该回去,你的事业、前途都在西藏。”周恩来还对达 赖的随从人员说:“达赖可以留在印度,但西藏不可能搬来印度。 把达赖留在印度的想法,是害达赖也是害西藏,如果把达赖留下 来,西藏的工作也不会因此而停止……祖国的大门是开着的,达 赖什么时候回西藏,什么时候都欢迎。达赖一旦留居噶伦堡,就 只不过是一个难民。没有了政治地位,也不能进行政治活动,这 样达赖就处在一个极端困难的境地。尼赫鲁已表示印度不能支持搞独立,美国相距太远,要支持搞独立也搞不成。”
  在周恩来的耐心劝说下,达赖还是回到了西藏。
  回到西藏的张国华公开承认部队发生的问题,主要责任在军 区。他号召大家在即将开始的整风中,积极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 和要求,军区有决心通过整风纠正错误,改进工作。“六年不改” 的方针实施了,机构、人员和财政下马了,多数上层人士对政策 的疑虑消除了。可是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却利用收缩之机,继续进 行破坏活动,想用扩大叛乱的方式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永远 维持其封建农奴统治。
  1957年5月20日,拉萨的伪人民会议,一变而成为反革命 武装组织“曲细岗珠”即“四水六岗”,公然喊出“永远不改” 的口号。1958年4月20日,“四水六岗”把邻近省区和昌都窜来 的叛乱分子5000余人统一组织起来,与藏军、三大寺秘密签订 了同盟书。6月15日,叛乱分子在山南哲古宗建立了武装叛乱 根据地。毛泽东密切注意着事态的发展,在6月24日的一件报 告中批示:“西藏要准备对付那里的可能的全面叛乱,……只要 西藏反动派敢于发动全面叛乱,那里的劳动人民就可以早日获得 解放,毫无疑问。”
  进入7月,“四水六岗”又组织了 “卫教军”,发出“反对共 产党,保卫宗教,西藏独立〃等口号。而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又从 粮草、枪炮和人员上支持,使得西藏形势如箭搭在弓上,一触即发。
  7月14日,中央指示西藏工委,应对噶伦们表明严正立场, 告诉他们:噶夏对西藏地区的叛乱分子和从(金沙〉江东逃入西 藏地区的叛乱分子采取纵容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反动分子一 定要武装叛乱,中央就一定要实行武装平息叛乱。邓小平分析着 事态的另一面,指出:“西藏当局万变不离其宗。现在不要发动 群众,只搞整顿队伍,交朋友和学习。在社会上也不要大搞社会 主义教育,西康叛乱武装来西藏,除噶夏自己外,我们不派人去 打。”张国华指挥部队尽量收缩到交通线和点上,有的调回内地。 但由于外国反动势力的支持,噶夏的谋划,西藏境内的叛乱不断 升级。7月18日,张经武、张国华会见达赖,说明中央的立场。 达赖没有更多的表示,张经武有些着急,但说得很诚恳:“你对 我个人可以不喜欢,但中央不管派谁来,武装叛乱都会带来严重 后果!”
  张国华回北京汇报。8月9日,邓小平把张国华叫到中南 海,再次说明中央的政策和策略。张国华询问最重要的原则: “总书记,你看打与不打的界限……”
  邓小平似早有考虑:“叛匪威胁党政机关和主要交通就打, 有把握就打,没有把握就不打。”
  “您是说打则必胜,军事上采取守势,政治上采取攻势?”
  “对,双管齐下,先把交通要道保住。”
  “我们是否仍提‘六年不改’?”
  邓小平颔首,补充了一句:“六年不改,但出了乱子由他们负责!”
  10天之后,邓小平再次召见要返回西藏的张国华和军区副司令员邓少东,邓小平审视着两位年盛的老红军战士,询问过回 藏后的军事部署,交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巩固自己的阵 地,维护交通,如威胁交通有把握就打。解放军不要轻易上阵,不要轻易把部队拿上去。”邓小平掐灭了烟,朝前面空空的地方 看着,继续说,“还有四年时间,长得很。收缩对了,现在主动。 小据点加强一点,提螅瑁卑亚狗诺脚员摺!
  张国华说:“有些同志对收的政策还有误解,认为就是我们 一收再收,一忍再忍才让叛匪得寸进尺,气焰嚣张。”
  “收是对头的。六年不改,收缩方针没有变化。”
  “西藏上层可能会有些变化。”
  “他的统治者要变是另一回事,与我无关。他们要变,我们 就发动群众。总之,和平改革的方针是不会变的,但完全用和平 的方法是不会的,我们要做准备。”
  张国华和邓少东理解这个政策:“革命的两手,我们加紧准备。”
  藏历3月初,是西藏人民传统的驱鬼节。这一天,布达拉宫 按惯例举行了盛大的跳神活动。应达赖喇嘛的邀请,西藏工委和 军区的领导前往布达拉宫,观看跳神表演。告别时,邓副司令向 达赖提出回请:“军区文工团回来了,还新排了一些节日,请达 赖喇嘛抽空来军区礼堂看节目吧。”
  “好,”达赖接受了邀请,“等我参加完传召大会以后,就来 军区礼堂看节目。”
  可是这个正常往来,成了噶夏煽动群众情绪全面武装叛乱的 借口。达赖回去不久,大街小巷立刻传遍谣言:“达赖喇嘛要进 军区,这是解放军设下的圈套要抓他……” “解放军借请达赖喇 嘛看演出,要武装绑架他,人民快起来保卫他”。一时间,整个 拉萨陷人了空前的混乱之中,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走上街头,要求 保护神王,局势顿时呈现出险恶紧张的气氛。去迎接达赖的西藏 军区副司令员才旺仁增被打成重伤;筹委会爱国人士索郎降措被 残忍地杀害,拖尸示众……1959年3月19日,拉萨叛乱分子巳 聚集7000人,在罗布林卡成立了叛乱指挥部,并在拉萨占领有利地形,形成对部队、机关的分割包围态势,发誓:“同中央决裂!为西藏独立而大干一场!”
  张国华正在北京。虽在治病,却与西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情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