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手里,一旦朝廷派出了援助指挥大将,这样一支军队的控制权很快就会被朝廷掌握,有了这两万人,皇太极注定要在汉城城下栽一个大跟头,虽然它并没有影响大局。

    赴朝鲜指挥作战,选将可不能马虎,万历朝鲜之战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李成梁父子早已作古,李家后人虽然许多还活跃在军中,但大都没有能耐担当,入朝地将领一定要熟悉朝鲜,只能从辽东军中挑选了,主将,朱影龙一眼就挑中了祖大寿,祖大寿的祖父祖承训参加过那次朝鲜之战,祖氏一家都在辽东,熟悉那片土地,在袁崇焕这个守城名将的熏陶下,虽说不能青出于蓝,有样学样总能学到点的,加上祖大寿在辽东也是赫赫有名地老将,身份能力都不低,派这样的将领过去,至少也能给李倧点镇定和勇气。

    朱影龙更明白一点,朝鲜打的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是有利,要不然他也不会犹豫要不要出兵了,其实在朝鲜战场之上拖住皇太极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关键是朝鲜太弱了,要是察哈尔蒙古听自己地,那朝廷先灭了后金,再南下都没有问题,现在最主要地是用最巧妙有限地办法,化被动为主动,一旦朝鲜迅速落入皇太极之手,除非自己跳起战端,否则为了**烂的国内,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太极一步步吞下蒙古,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那自己可就后悔莫及了,尽管在这个时空它不会称之为内战,可从朱影龙这个从三百年后过来的灵魂无论怎么催眠自己,他的脑海里始终认为这就是‘内战’。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六章:半岛危机(三)

    去后,朱影龙一个端坐在在龙椅之上愣神了许久,一 揉着惺忪的眼睛提醒他四更天到了时候,这才回过神来。/ 

    “有吃的吗?”朱影龙回过神来第一句话就问道。

    “有,有,奴才这就给您拿去!”徐应元一个激灵,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忙应答道。

    “宫里面的糕点朕都吃腻了。”朱影龙摇头道。

    “那皇上您想吃点什么,奴才让人给您做就是。”

    “不必了,你出宫给朕买几根油条和一碗豆浆就行了,朕看这天差不多要亮了,就凑合着睡一会儿,等你回来就是。”朱影龙嘴里说着,身子不由的躺了下去,这龙椅是又长又宽,就跟后世那真皮沙发差不 多,躺在上面睡觉是绝对没有问题,再盖上一件暖和的皮裘,也不怕睡着了着凉。

    徐应元应了一声,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关上书房的大门,换来两个当值的太监守在门口,吩咐了几句,摇头叹息一声,出宫而去。

    朱影龙慢慢的闭上了双眼,他根本睡不着,治理一个国家实在太难了,创业来,守成更难,他现在是一边要创,一边还要守。两头还要兼顾,国内局面才有了一点打开,外部又出现状况,根本就不给你喘息的机会,治国,一个字,难!难怪那么多皇帝喜欢做昏君而不喜欢做明 君,皇帝正不是普通人干的,穿越的那也是普通人。

    没办法,路是自己选的,及时少活三十年也得走下去,至少也得撑到十六年后,大不了带着一家人隐姓埋名出海到南洋去。就当历史走了一个岔道又回归正途好了。

    不过这个想法一浮现出来,顿时吓的朱影龙出了一身的冷汗,还有十六年呢,难道自己什么都不干,就当一个享乐地昏君吗?如果真这么做了,恐怕明朝灭亡的更快,历史还是无可避免的会改变,是自己对自己失去的信心,还是对这个时代失去的信心,费尽心机才夺得帝位。就这么自暴自弃吗?百年的屈辱就这么抛却脑后吗?

    想到这些,朱影龙根本就没有了睡意,血管里的血液飞速的流淌 着,拳头也紧紧的攥了起来,眼睛暴睁仰视,如果自己放弃了,恐怕许多人会离自己而去,知己、长辈还有女人,还有比生命还宝贵情感,这样活着。恐怕比死还难受,就算历史不可改变,起码能够再轰轰烈烈十六年!

    最起码朱影龙还明白一个道理,野心也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信心也可以,不管野心也好,信心也好,最重要地是要一颗冷静的心。

    夜不能寐的不止朱影龙一个人。还有一个人脑袋里面的那根弦也是绷的紧紧的,这个人就是皇太极,对于有一个现在还很强大的对手。他做下这么大的一个决定还是非常的顾虑的。

    虽然他只是让长子豪格为先锋领兵二万进入朝鲜。这已经是他能隐藏能力地极限了。其实出兵朝鲜还并不是朱影龙情报上的腊月二十八,确切的说是腊月二十三。真实的情况提前了五天,利用后金在义州等地驻军地机会,秘密进入的,发起进攻的日子才是腊月二十八,因为打起来,就没有办法再隐藏了。

    开战一天之内,朝鲜就丢失了与后金接壤的大片土地,三天之内朝鲜北部八道州县就已经落入后金之手,三京之一地平壤被后金大军包 围,预计三五天之内便告城破,平壤一旦攻陷,朝鲜北部就全部落入后金之手了,初战告捷,让还有些对这个计划有些担心的皇太极吃了一个定心丸,先是派人嘉奖了自己的儿子,后有派出了多尔衮兄弟率一万大军增援豪格。

    朝鲜好打,关键是明朝地态度,这是皇太极最捉摸不透地,万历朝鲜之战,爱新觉罗家族才刚刚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那一场战争如果不是明廷出兵朝鲜,说不定朝鲜早就亡国了,那一场战争可是打了好几 年,战败一方地结果就是德川家康取代了发动战争的丰臣秀吉,如果明廷出兵朝鲜,自己也会不会像丰臣秀吉一样被人取代呢?有地时候他真羡慕朱由检(也就是朱影龙),虽然有资格跟他争夺皇位的人也大有人在,可具备能力跟他争夺皇位的人却没有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和阉人不算。他即使做错了,皇帝也还是照做,最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能动摇他的地位,而自己却不行,有一个能干的父亲,虽然他已经成为过去,确生下了不少能力超凡的兄弟,驾驭这些兄弟却是一个相当费力的事情。

    淅淅梭梭一阵声音传来,皇太极这次想起自己身边还躺着一个女 人,自己的大福晋哲哲。

    “

    来干什么,当心着凉。”皇太极大病一场,哲哲每 服侍,虽然这位大福晋不是所有福晋中最漂亮的,但那份敢情却是最浓厚的,因此没有心神不宁或者有心事的时候,他都喜欢来哲哲这里,因为哲哲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问他为什么烦恼,只是默默的关心着 他,以最大的温柔和体贴给他,蒙古各部进献给他的美女多不胜数,宠幸过的,得他喜欢的也不在少数,但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取代哲哲的位 置。

    哲哲披上一件外衣,从背后抱住自己的男人,小声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天下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因为你是我的男人。”

    “哲哲!”皇太极在黑暗之中凝视着这样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神,深情的唤了一声,他发现自己听了这句话之后,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冲天的豪气,所有的疑虑和顾忌都在这一句“因为你是我的男人”中烟消云散了。

    “大汗。”哲哲深爱这样的男人,草原上没有哪一个男人能比得上他。

    “大汗,日前我哥哥跟我提起一件事。”

    “什么事?”皇太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哲哲可是从来不干涉军 政。

    “我哥哥还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姐姐,名字叫海兰珠,如今我这布木布泰侄女已经失踪快三年了,哥哥的意思是,想把海兰珠送进宫里来伺候大汗,你看……”哲哲虽然姿色在皇太极后宫女人之中不是好的,而且年纪也越来越大,自然没有没有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吸引男人,尤其是皇太极这样占有欲相当强的男人,他恨不得把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收进他的后宫,当初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除了这是一种政治联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天生丽质的布木布泰虽然年纪小,但长个几年必然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而到那个时候哲哲正好过了女人的黄金时期,为了自己,也为了博尔济吉特家族,固住皇太极的宠爱是必须的,而且当时没有选已经出落的如花似玉的海兰珠,而选择了布木布泰,也有哲哲的一点私心,海兰珠不仅是一个漂亮的估量,才能还非常的出众,那个时候海兰珠要是嫁过来,恐怕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所以她选择了小了许多的布木布泰,自以为她能控制自己的侄女,可惜她失踪了,而现在时局又不同,皇太极后宫中美女如云,各族都有,而家族就只有一个人,虽然是大福晋的名分,但那也是说废就废的事情,如果把海兰珠引了进来,以她的智慧和美貌,一定能得到皇太极的万分宠 爱,到时候,难道侄女还能跟姑姑抢大福晋的位置吗?

    说不动心哪是骗人的,海兰珠的智慧和美貌皇太极可是早有耳闻,虽然科尔沁蒙古奉他为主,他也不能强迫人家入宫,毕竟海兰珠还是他的晚辈,不过有布木布泰例子在前,姑侄共侍一夫在女真人的眼里根本不是什么障碍,后金、蒙古王公贝勒当中对海兰珠有心男人不在少数,如果海兰珠入宫的话,就等于暗示科尔沁蒙古会全力支持自己,这样的好事皇太极岂能不知道,只不过在哲哲面前,不能表现的过于欣喜, 道:“你是大福晋,你怎么看?”

    “我?”哲哲诧异道,她显然不会说出自己的意见,虽然哥哥是有这个打算,可并没有真正下这个决定,后金政局有些微妙,表面上是以皇太极为首,实际上山头还不少,海兰珠待字闺中,是寨桑贝勒手中的一把利器,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又怎么会轻易使出来呢,其实这里面到有哲哲自己三分的一厢情愿。

    幸亏没有点灯,否则皇太极一定能从哲哲的眼神中看出点什么,现在也只当她有些惊讶,娶妻纳妾,那是男人的事情,只要不坏了礼法纲常,就是正妻也是无法干涉的。

    “那这样,如果你哥哥确实有这个心,那本汗就择日迎娶海兰珠入宫。”美女对皇太极来说当然是多多益善好了,如果这个美女还能给自己带来更大臂助,那就更好了。

    哲哲在黑暗中呆了呆,她有把握自己的男人会动心,但至少不会一下子就下决定,但现在出乎她的意料,皇太极不但动心了,而且决定要娶海兰珠,这可让她乱了手脚,如何能说服哥哥把海兰珠嫁入宫中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夫妻二人一下子都沉默了,这个旧年最后一天晚 上,各怀心思的两个人就这么拥抱着坐在暖暖的炕上,居然也一宿没能睡着。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七章:平壤之战(一)

    的规矩就是多,普通百姓家尚且如此,皇家就更不用 复杂的规矩更多,好在有过这么一次经验,这才恍恍惚惚的对付过去。///

    不过这后宫倒是接连传出喜讯,叶涟漪和田淑英接连给朱影龙诞下一男一女,这样一来,朱影龙就有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一样是喜 悦,只不过没有那种初为人父特殊感觉而已。

    废除了‘票拟’这种制度之后,朱影龙大幅度给内阁放权,凡是一百万两以下的预算,内阁的七位大臣有四个人签字同意就可以批复,上报自己就可以了,一百万两以上的,内阁通过之后须上报皇帝,盖上玉玺方能生效,军机阁同样,现阶段,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直接划到军机阁,由军机阁统一调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例是高了一点,眼下国内的形势也只能这么做。

    袁崇焕的密折只比薛琮的情报晚了一天到达朱影龙的手中,相比而言,袁崇焕奏折中所写的情况要比薛琮的情报更为详细,皇太极派出自己的长子豪格为先锋,三天之内连克数道州县,兵锋已经到达平壤城 下,袁崇焕自己接到这个消息也是相当震惊,他自己也不相信消息是真的,只不过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消息的真假已经在其次了,皇太极突然出兵朝鲜不会再向年前那样,逼朝鲜签订什么兄弟之盟的协议了,所图非小,哪敢耽搁半分,连夜书写密折命人加急送入京中,时间也不过相差一天而已。

    战争的胜利是给予有准备的人的,此刻的平壤城内是慌乱成一团。上至贵族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想不到战争会在某一天突如其来的降临在他们地头上。

    他们呼喊着、哭闹着、咒骂着,这些都对已经兵临城下的后金铁骑没有一丝一毫的用处,他们的目的是占领这座美丽的城市,让里面的人们变成他们随便使唤的奴隶。

    平壤城内守军也有两万有余,与豪格手下的兵力相当甚至还略多一些,不过两军的战斗力却不在同一条线上,装备继位低劣,与装备精 良。百战赫赫地后金八旗精兵相比,恐怕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平壤城内的守将名叫崔朴元,依靠祖荫才谋得这个职位,虽不算太草包,但能力却十分的平庸,后金大军一到城下,他这个守城的大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守城,而是如何逃跑,身为主将,此刻他应该在指挥防守作战的城墙之上。而他此刻却在用他的军事才华指挥着家人如何撤出平壤城,而他自己也将跟谁在撤退的人流中消失。

    当然并非所有人面临战争之时想到的是撤退,也有抗争命运地铁血硬汉,这个每个民族都不可或缺的。没有的民族都被灭亡了。

    崔朴元的副将张仲昌,应该说他是个很出色地指挥官,在去年后金出兵朝鲜之时立下不少战功,可惜的是他当时的力量太小了。无法改变战败的结局,虽然在战后他凭借着战功和战场上收拢残兵聚集起来地力量,王室为了人才。也为了他手中掌握的力量。不得已才破格升了他官职。成为朝鲜军中的奇迹。

    崔朴元主张抵抗一阵子,然后弃守平壤。率平壤守军撤往开城,合开城内地守军依托开城坚固地抵御强敌,这样地对策在张仲昌看来简直就是愚不可及的,开城虽然是‘三京’之一,但其城防坚固程度还远不如不断修缮后地平壤,开城守将是个比崔朴元更加草包的将领,崔朴元分明是想逃跑,到时候万一开城守不住,平壤丢失的责任就被他推的一干二净了,虽然他们共事不到大半年,崔朴元的心思他可是一清二楚。

    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后金军队虽然推进速度很快,但其根本目的发生改变,不宣而战,这意味着什么,朝鲜现在已经跟金人签订了盟 约,去年的进贡是一分不少,为何他们会突然出兵?这里面绝不简单,金人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再树敌人,是什么让金人有恃无恐的这么做?虽然这些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副将需要考虑的,但是他却考虑到了,因此他在守城策略问题上与主将崔朴元发生了争吵。

    争吵的结果还是没有用,崔朴元是主将,张仲昌只是他手下两名副将中一员,另外一员副将是崔朴元的心腹,不可能支持他,结局自然是按照崔朴元的先抵抗一下子,然后撤出平壤城,考虑到金人兵力也就只有两万不到,围城不那么容易,朝鲜有是多山,金人的机动骑兵难以展开,这本来是对手的劣势,现在成了自己撤军最大的优势,气得张仲昌当场就跟崔朴元翻脸,决意率领自己手下那三千人坚守平壤。

    在崔朴元看来,张仲昌这么做就只有死路一条,对与一个自己寻死之人,他表现的极为大度,没有怪罪章仲昌以下犯上、冒犯主将权威的罪过,反而多留了些箭矢和物资给了他,毕竟有人愿意拖住金人的大 军,让自己轻松的撤出,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也省了自己下令哪个将领殿后的为难。

    张仲昌自然清楚主将崔朴元那点鬼心思,多一份装备就多能坚持一段时间,崔朴元可以不顾平壤死活,但王上不可能丢弃自己的子民,只要能坚持到汉城派出的援军到来的时刻,这就是平壤的胜利,也是朝鲜的胜利,毕竟平壤城内还有二十几万朝鲜百姓是来不及撤逃出去的,金人的残暴他是知道的,杀戮、强*奸、屠城什么都干的出来,城破之日,就是平壤这座城池沉沦之日,他不想再看到朝鲜再战败一次,再签署一次屈辱的条约,从与主将闹翻之时起,张仲昌就下了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

    豪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朝鲜人抵抗的决心,想不到在主将率大军弃城逃走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副将仅仅率领三千人马和数万民夫居然抵抗了自己十日之久的猛攻,一直等到多尔衮率大军赶到,合力才攻陷了平壤。

    城破之日,张仲昌被部下打晕后逃逸,豪格一来是恼恨没有抓到守城的张仲昌,二来是嫉恨攻陷平壤的功劳本来全部都是他的,现在却被多尔抢去了一半,积聚了十几天的怒火,下达了三日之内不封刀的命令,一时之间,整个平壤如同血洗的炼狱,短短三天,被屠杀的朝鲜人不下十万,被强*奸的朝鲜女人不计其数,烧毁的房舍更是难以统计,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堆成了小山,多尔衮虽然是豪格的长辈,但大军的指挥权却在豪格手里,就算他上报皇太极,等命令下来,事情已经结束了,尤其是豪格跟自己不对付,要自己劝阻他,还不啻火上浇油,所以干脆什么都不问,让豪格屠城三日。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七章:平壤之战(二)

    急于迎娶海兰珠之心出乎哲哲的意料之外,抢先命人 属意海兰珠的消息,紧跟着大张旗鼓的给海兰珠的父亲寨桑贝勒送去了彩礼。//

    寨桑是有着意思把海兰珠许配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皇太极也在他的考虑之列,只不过他也不是蠢笨之人,自己的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女儿都已经嫁给了皇太极,但人总不能吊死在一颗树上,如果皇太极地位固若金汤,或许他还会考虑一下,皇太极的突然动作令他措手不及,答应吧,就等于把科尔沁蒙古打上皇太极的烙印,以后就只能一条心的追随皇太极了,不答应吧,扫了皇太极的脸面,说不定现在日子就不好过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面居然有他好妹妹的一份子,骑虎难下,寨桑也只能答应将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了。

    而就在皇太极准备迎娶海兰珠事宜的时候,多尔衮的关于豪格在平壤屠城三日的军报送到他的手里,气得皇太极当场暴跳如雷,豪格出征之前,他可是严厉的嘱咐过豪格不要滥杀无辜,这一次不同汉人或者蒙古人作战,将来那些朝鲜人可都是大金国未来的子民,皇太极一心想把朝鲜变成大金的大后方,他这么一屠城,仇恨算是结下了,即使全部占领了朝鲜,这段仇恨可难以化解了,民心这东西可是维护统治的基础,若是什么小城,豪格就是杀光城里的百姓也都没什么,可平壤是朝鲜的“三京”之一,他这一屠城,不但不能吓住拿些朝鲜人,说不定还能激起对方的斗志,朝鲜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也有几百万人,按照他的算计,一个个月之内不能攻陷汉城,那就有危险了,算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虽然战果不错,但按照他地计算,此刻豪格最起码应该攻陷了开城,正在向汉城挺进。

    尽管平壤惨烈的抵抗出乎皇太极的意料。但屠城这样的错误和因为屠城浪费了三天时间那是不能饶恕的,当即给去了一道命令,免去豪格领兵之权,改由多尔衮统领全军。

    高傲自大的豪格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阿玛为为了杀了几个朝鲜贱民免去自己的兵权,一切的一切都归结在多尔衮身上,一定是阿玛听信了多尔的谗言,这才免去了自己地兵权,本来叔侄两人关系就不好,豪格是长子,将来整个大金国都可能是他的。但是多尔衮却是他爷爷努尔哈赤临终定下的继承人,而且多尔衮也比他小三岁,将来这大金国的汗位不一定轮到他豪格来做,尤其是金人内部许多人都支持多尔衮。多尔又是那么能力出众,他想不嫉妒都不难。

    多尔衮是暗暗叫苦,皇太极撤去豪格的领兵之权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把这三万大军交给自己却是大大的意料之外。虽然他是正白旗的旗主,但皇太极为了防备他力量过大,还从来没有让他统领过超过五千兵马。这次领兵一万真正能听他指挥的还是正白旗下的几千人马。现在要他统领豪格手下地正黄、镶黄还有豪格亲领的正蓝旗的兵马实在是太难了。

    按照多尔衮自己的想法。接替豪格最好地人选应该是岳托,但岳托远在数百里外的辽阳。皇太极就算有意让岳托接替豪格,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一次皇太极是自己急昏了头,没有跟范文程商量一下就发出了这道命令,临阵换将本来就是兵家大忌,尤其在进攻的途中换到指挥大将产生的后果是绝对不可估量地,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皇太极决定提前率主力大军入朝,代善等诸贝勒随军出战,阿敏留守盛京。

    平壤十日城破、豪格屠城三日、多尔衮取代豪格、皇太极亲率大军入朝等等一系列的消息如同潮水一般涌到朱影龙案头。

    “以多尔衮地能力,开城坚持不了几天。”朱影龙担忧道。

    “怕就怕后金兵临城下之时,开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孙承宗低头沉吟道。

    “豪格才能不足,多尔衮短时间内未必能驾驭住三万大军,皇太极对他这位亲弟弟并不是那么信任,就看他急急忙忙率大军入朝就知道 了。”为了研究朝鲜问题,朱影龙下旨将袁崇焕从锦州急召了回京,趁这个机会也让他与在北京地妻儿团聚一下。

    “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皇太极急怒之下犯错,急于补救也很正常,别忘了他身边还有一个范文程,这个人可是有张良之才。”孙承宗补充道。

    “孙阁老说地不错,范文程此人计谋出众,有他辅助皇太极,皇太极如鱼得水,对我

    个大大的威胁。”朱影龙道。

    “皇上说地是,范文程现在是皇太极最器重的汉臣,皇太极每一步策略都有他的影子存在,可惜他一身所学居然给胡虏做走狗,祸害汉家百姓,实在可恨!”孙承宗不知道是愤恨还是惋惜范文程这个人,就连朱影龙自己对范文程这个人也有着一种说不请到不明的复杂情感。

    腐朽的明王朝不能给他施展抱负的舞台,但皇太极给了他,历史的局限性使他根本看不到一个落后的文明领导一个先进文明的害处,他自以为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就能结束所有的纷争,让天下至于大一统,百姓就能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他错就错在这里,他的眼光太狭隘了,他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而没有看到整个世界,因此他成了后世汉人唾骂的汉奸,而金人却把他看作奴才,这就是范文程的悲哀。

    “袁爱卿,那个张仲昌的下落如何?”朱影龙一向爱才,朝鲜也是他必征服的疆土,因此这个凭借数千兵马硬生生的挡住豪格两万精兵的人才自然是格外的关心。

    “启禀皇上,豪格屠城三日,我们在平壤的情报机构也收到了破 坏,目前没有张仲昌任何消息。”袁崇焕回答道。

    “暗影有消息吗?”朱影龙转向站立在一侧的周淮安问道。

    “豪格也在命人四处寻找这个张仲昌,截至两天前,微臣收到的消息还是一无所获。”周淮安回答道。

    “嗯。”朱影龙点了点头道,“命人继续追查,这个人朕很想见 见。”

    “是,皇上。”周淮安应了一声,垂首站立在一旁。

    此刻在朝鲜公使馆内,朝鲜公使韩瑗如坐针毡,金兵入侵朝鲜的事情,在朱影龙的示意下,命人悄悄的透露给他了,并且将豪格屠城三日的消息也一并告诉他了,韩瑗很想面前朱影龙,恳请明廷出兵朝鲜,可没有收到国内的消息,他也不敢轻易作主,急的他快要发疯了。

    汉城朝鲜王宫也乱成一锅粥,平壤失守、金人屠城三日的消息传到朝鲜国王李倧的耳朵里,惊的这位年轻国王当场晕厥过去了,众文武大臣七手八脚的,掐人中,灌药汤,这才把李倧救醒过来。

    还没等他和一干朝鲜文武震惊完,三京之一的‘开城’又被金人大军包围了,开城离汉城太近了,说是汉城最后一道屏护也不为过,开城守不住,汉城也就危险了,朝鲜君臣顿时乱成一团,主战派和主降派的吵的把庆云宫都快掀翻了。

    最后连李倧自己都失去了主见,不得已而搬出仁穆王后,也就是李倧的祖母(李倧是庶出子孙,并非血脉相承,但李倧能继位为王,这位祖母的功劳最大,所以仁穆王后在朝在野都有极高的威信),仁穆王后一出来,立刻定下了坚守的原则,李氏朝鲜王朝数百年的历史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金人突然背信弃义出兵朝鲜,她经历的风雨可是比李倧多得多,皇太极现在的野心与当年的丰臣秀吉没有两样,投降就只能芶活人世,熟悉中国历史的仁穆王后很清楚南唐李后主是怎么死的,投降是死,战斗也是死,与其窝囊的死,还不如有尊严的战死。

    仁穆王后这么一番决定,顿时点醒了绝大部分投降派,鼓舞了朝鲜一干君臣的坚守汉城的决心,激起了臣民保家卫国的血性,随后李倧下召命令汉城之中妇孺可以往朝鲜南部撤出,轻壮留下协助军队坚守城 池,守城令一出,无数的朝鲜男儿送走了父母妻儿,拿起身边可以做为武器的武器留了下来,短短数日整坐汉城已经成为一座军事堡垒。

    出奇的是,朝鲜这一次居然没有派人向明廷求救,这令朱影龙百思不得其解,知道战争结束之后,他才明白,如果那个时候朝鲜向明廷求救了,那么朝鲜的军队就不会拼死作战了,因为人一旦有了依靠,就可能会产生一种松懈,这种松懈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是**上的,为了等待援军而战与为了自己生命而战,这绝对是两种不同的精神层次,尽管朱影龙还是决定主动派出了军官团入朝,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汉城在只有不到三万正规军和十万只能拿着跟菜刀差不多的武器的青壮的抵抗 下,直到皇太极从大本营调出了秘密武器——火炮,坚持了一个多月,汉城这才被攻陷,其悲壮惨烈程度令后世军事和史学家们唏嘘不已。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八章:卓巴归心(一)

    簸的车厢内,李双肘支在大腿之上,一双柔荑支撑 庞,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难道自己真的喜欢上那个人了,而不仅仅因为发生了关系才在一起?

    家?这对李来说是一个既温馨又恐惧的字眼,多年的漂泊几乎使她忘记一个女人需要什么,同时她痛恨那种花心的男人,这种需要一直被她深深的埋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