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涸茨歉鍪笨盏某淦尥蓿绕鹫嬲呐耍比徊恍辛恕

    这一年来,朱影龙巩

    了现在的政权,并且取得一定阶段性的胜利,虽然有 四川蜀王造反,但都已经被朝廷控制,南征的准备工作已经秘密开始,年前已经秘密调集部分京营新军南下,为了怕打草惊蛇,数量不多,主要是前去帮助扬州的熊兆训练士兵,为的是协调作战,暗影也对南京经行了渗透,控制了相当一批不满魏忠贤独揽朝政的有识官员,其中以原南京兵部侍郎周士朴为首的一批官员,还有些原南京一些官员,魏忠贤来之后,他们或多或少的失势,一旦开战。也极有可能倒戈,魏忠贤手下的锦衣卫和东厂毕竟是外来势力,南京本身也有自己的锦衣卫势 力,还有魏忠贤一来,原南京留守太监韩赞周势力大减,这韩赞周被就是被魏忠贤赶到南京来地,现在又被魏忠贤赶出权力势力圈,自然对魏忠贤怀恨在心,还有部分太监是朱影龙示意李永贞精心挑选出来的,以卧底的身份乘几次南京皇宫招收太监之际混入皇宫。成为卧底,这部分太监归李永贞控制,南城皇城内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北京的朱影龙很快就能知道,最核心的或许不清楚,但知道能判断出一些蛛丝马迹出来,比如,南京皇城内的太监渐渐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魏忠贤控制下 的,一股是新太后许容容控制下的。大多于原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为主,许容容一边紧靠魏忠贤,一边又借重韩赞周培养自己的嫡系。两方暗斗不下数十次,虽然都是韩赞周输的多,不过许容容是名义上地太 后,魏忠贤又不能在这个时候杀了许容容。要杀也要等到小皇帝长大一些,局势本来就对自己不利,所以魏忠贤也只能不停加强对许容容身边太监、宫女的控制。容忍韩赞周在夹缝中一点点的壮大自己的实力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新君太后与魏忠贤之间不合,加上朝中不少大臣也看到这些。认为可以借助新太后的力量与魏忠贤争夺朝廷的控制大权,尤其魏忠贤裹挟数百官员中,不少是反对魏忠贤的,加上他们许多人家人都还在北京,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的跟魏忠贤作对,南京明廷一下子分成了三股比较大的势力。

    客巴巴一股,势力最小,掌握一部分军队,太后许容容,皇帝在 手,部分大臣拥护,勉强算中等,最大的自然是魏忠贤控制地军队和大部分内阁,客巴巴和许容容加起来也没有魏忠贤来的大,不过这两个女人倒也聪明,知道合则两利的道理,共同进退,倒也勉强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

    崇祯元年地除夕夜,朱影龙将一众妃子聚集到一起,还让嫣红特地将懿安皇后张嫣也请了过来。

    朱影龙亲自下厨,这一年之内难的有几回,要不是遇上特别高兴的事情或者节日,堂堂一国之君又怎么会做那下等活计,不过朱影龙并不认为进厨房烧菜做饭是下等活计,反而是难得的一种放松,他忙于国 事,难地有机会为妻子儿女做点什么,做一顿年夜饭算是最无奈的一种补偿了。

    朱影龙的厨艺虽然比不上后世大厨,但毕竟他学到地烧菜方法许多是这个时代没有地,尤其是一些家常菜,对于后世一个单身男人来说是必备地生活技能(他是这么认为的)。

    酒足饭饱之后,细心地朱影龙让田淑兰每人准备了一万两的红包,虽然她们都生活在宫中,衣食无缺,但并不等于一点钱都不花,要是每花一分银子都要管田淑兰支取的花,人人都有自己一点**,有些钱花在什么地方也不方便说出来,于是朱影龙就想到用过年红包的方式给各女一点可以随意支配的银两,他这个做法自然得到诸女的喜欢,而且不偏不倚都是一万两,有孩子还可以每个孩子多拿一个五千两的红包,没有孩子就没有,这也公平,男孩子女孩子都一样,在这一点上,朱影龙更是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个时空娱乐的节目不多,不是唱戏就是杂耍、说书之类的,朱影龙特地安排了一些戏班子和杂耍班子进宫,在御花园搭起了大的戏台 子,与民同乐,宫中除了执勤的侍卫、太监、宫女都可以前去观看,田淑兰更是把生意做到了宫里面,因为人太多,地方也有限,又是仓促为之,这个时代又没有音像设备,所以就算场地也只能少数人能听轻看 清,当然这难不住朱影龙,回忆起自己那个时空童年时代,两个村子同时放电影,因为片子相同,没有相同的胶片,那只有跑场了,朱影龙将这跑场也安排到了宫中里来了,一共三个戏场,御花园那个,朱影龙一家和文武百官的场子,免费进场的,还有两个大场,供各宫中侍卫、太监、宫女观看娱乐的,十几个班子轮流跑场,可热闹了,安全问题不必担心,因为朱影龙自己本身对这个不敢兴趣,位置离表演场地是最远,而且身后密不透风的站满了大内侍卫,都是心腹,前面开阔,周淮安和徐应元分列两侧,身上俱穿了软甲,可以随时挡在朱影龙身前,他自己也传了软甲,习惯了,现在又不是夏天,传上软甲并没有什么不适,反而很保暖。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五章:高丽棒子完了(二)

    过了元朝的短暂井喷式的发展后,明清一直平稳向前 了诸多派系,什么昆剧、越剧、黄梅戏等等都一一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这也算的上是一种精神食粮,毕竟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深的一些士族和读书人的喜爱,但戏子的地位却极为低下,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 象,估计也就只有中国才有,但真正分析挖掘起来,这种现象并不奇 怪,戏曲并不是从元朝才有的,它的存在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明是一体的,正是因为这种一体化,使得戏子、艺人的地位被固定,以至于在千年漫长的岁月里难以翻身,当然这也与从事戏曲工作的人自己行为关系很大,人们一直把戏子跟婊子划等号,而且从事戏曲事业的流动性,使得从事这一行的人最渴望就是安定,而处在社会的最低层,要想摆脱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攀上高枝,唱戏的女子通常都是天生丽质,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戏子无情、婊子无义的论调,而且这种论调直到自己原来的那个时空还没有消失,娱乐圈所谓的潜规则更是印证了这一 点。 /

    相对于自己原来那个时空多姿多彩的娱乐节目,这个时空的戏曲表演就显得异常的单调,尤其是那种怪异的强调,他十分的不喜欢,慢吞吞的,一点都不干净利落,中庸求稳的文化反映在戏曲之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倒是他手下这帮文武百官个个看的是摇头晃脑,如痴如醉一 般,可能是他与这些人的代沟实在是太深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几百年的差距不是那么就容易填平的,再就是审美观点地不同,在这些人眼中所谓的精彩,而在朱影龙的眼里却成了最无聊的表现,整个戏场,要说最无聊的人也就是他了,因此朱影龙干脆闭上眼睛闭目养神了,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一离场,这后宫诸女和文武百官一定会心神不宁。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即便他再怎么不愿意待着,他还是得待下去,换作别的皇帝可能早就离场了,当皇帝表面上是风光无限,实际有的时候他还必须耐着性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来迎合自己的臣子,这就是政 治,或者说是上位者的一种无奈。

    不过这请进宫里面来地十几个班子,个个都卯足了劲。希望能得到朝廷颁发的梨园最高奖项,这也是朱影龙随口这么一说,田淑兰就记住了,这可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光是竞争进入皇宫表演就有上百个戏班 子,还有其他杂耍、歌舞表演等等,都差不多赶上后世央视节目选拔 了,可惜的是。只有皇家才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力量将这么多精彩的剧目集中在一起表演,不具备很好的推广性,不过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能组成一个庞大的表演团队。全国巡回演出的话。收益必将是惊人的,要是弄到外国去。这绝对是文化影响地一种绝妙方式,尤其是日本现在对中国文化抱着崇敬和学习的态度,先国内,然后朝鲜、日本、琉球然后南洋,印度、欧洲,何止是名利双收,简直就是一次传播中国文化之旅,这个时候欧洲人只顾着资本扩张和侵略,全世界占领殖民地,而我们可以不用这种野蛮的手段,达到影响全世界目的,地球太大了,朱影龙可不想学后来地日本人狂妄自大到统一全世界,这是不现实的,至少未来几百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世界一统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和统一,起码地球上地人类绝大多数认同一种主流文化,战争和经济只不过是手段,虽然朱影龙自己绝对看不到那一天,但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方向努力。

    朱影龙自觉自己事情太多,这会儿想到了,说不定过几天就忘记 了,可能以后未必能把它从记忆中拉出来,而且朝廷即将对日本展开海洋贸易,趁这个机会带上这么一个艺术团出去,传播中华文化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虽然多数大臣反对,但由于他的坚持和朝廷地实际情况,这才达成了一致意见,先试着做一次,如果真地能赚取大量白银地话,就同意经行海洋贸易,为此朱影龙也付出不小的代价,允许宗室皇亲参 与,当然这些人必须放弃国内地一些利益,比如土地、矿山的经营权、盐铁专卖权等等。

    想到这里,朱影龙悄悄的示意徐应元附耳过来,命他将田淑兰传唤过来,他想把这个事情对田淑兰说一下,他怕过后国事繁忙给忘了,相对而言,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或者其他什么神奇的能力。

    田淑兰正和她挺着大肚子的姐姐有说有笑对着舞台上的表演者指指点点,虽说估计到身份,不能像以前那样放开动作,但少女心性,就算现在已经是妇人了,还是有那么一点少女顽皮的痕迹留了下来,姐妹比较下来,怀了孕的姐姐要比妹妹恬静了许多,因此多数时候都是妹妹在说,而姐姐责像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舞台上演的是《西游记》中的一段“三打白骨精”,这个在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个时空一样是百听、白看不厌,在朝廷政策的放宽 下,许多优秀的文言通俗小说得以出版发行,成为老少皆宜的读物,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使得书籍的价格降了近一半,使得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买得起书,朱影龙为此还自吹自擂了一把,倒不是他想沽名钓 誉,他想增加自己在读书人中心目中的地位,不要小看这地位,一旦这些人认同了自己,那必然不自觉的帮自己说话,帮朝廷说话,封建统 治,最重要的是一颗士子之心,就算原来那段历史中满清入关,如果他们得不到汉人士大夫阶级的拥护,恐怕一天江山都坐不稳,这就是国 情,所以朱影龙一方面拉拢读书人,给他们更好的条件读书治学,一方面又不断的引导他们从传统的儒家学说中走出来,成为支持自己变革的新势力。

    舞台上的故事虽然是大家熟悉的,但精湛的表演还是赢得了台下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尤其田淑兰的一双小手更是拍的通红,兴奋的像一只美丽的小百灵,姐姐田淑英身怀六甲,不断提醒妹妹注意身份,可几次下来,她发现自己的提醒根本没有效果,心想,算了,难的有这么高兴的一晚上,就由她去了。

    徐应元走过来,唤起田淑兰,田淑兰起身往中央朱影龙的位置走过去,这一下惊动了两侧其她妃子,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皇上唤去田淑兰到底为了何事?

    “徐公公,皇上唤兰妹去是为了何事?”田淑英趁徐应元从自己跟前走过,偷偷的低声问道。

    徐应元只得停了一下,小声回答道:“淑妃娘娘恕罪,奴才不知 道。”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五章:高丽棒子完了(三)

    还要跟过去伺候,只能短暂的停一下,马上就跟上田 步,田淑英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目光从台子上转到妹妹的背影之上,而以熊瑚为首的其她诸妃也都挺诧异的有意无意的瞄着田淑兰一步一步的走向端坐在中间那张宽大龙椅之上的朱影龙。 

    朱影龙看到田淑兰已然来到自己身侧,于是挪开一侧,道:“来,坐到朕身边来!”

    “皇上,你让臣妾过来……”

    “上来说。”朱影龙见田淑兰有些扭扭捏捏的,有些不高兴道。

    田淑兰迟疑了一下,咬了咬樱红的嘴唇,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没有多少目光注视到她这里,有也都收了回去,这才有些拘谨的坐到了朱影龙的身侧。

    这也怪朱影龙自己,他迟迟不立皇后,继位一年多了,皇子也生下了,都没有夭折的迹象,大臣们本来就有些想法,只不过皇上不立皇 后,大臣也没有办法,至少朱影龙这么做让有些官员无所适从,尤其是那些善于钻营的,不知道该如何站队,因此朝野议论纷纷,皇上突然宠爱谁了,立马宫中就传出要立谁为皇后的谣言,官员们挖空心思揣摩皇上的心思,凡是有一个什么风吹草动什么的,立马能刮起十二级以上的飓风,这种谣言虽不至于影响朝廷的稳定,但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后宫的确需要一个正宫之主,才能平息下面的舆论滔滔。

    田淑兰虽册立为妃,但名声不太好,可以说许多士大夫对田淑兰比较的厌恶,因为朱影龙的特许,田淑兰有着许多别的妃子没有的权力。对比在宫中地位比她高地熊瑚和徐如莹,她的的权力却在这贵妃和皇贵妃之上,她也就成了最有可能登上皇后之位的妃子之一,由于她曾经是为先帝选的秀女,却成了新帝宠幸的秀女,因魏良卿一案闹得天下皆 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尽管士大夫痛恨魏忠贤叔侄无耻,但却把绝大多数罪责加到了田淑兰身上,所谓红颜祸水、女色误国就是这个意思。

    后宫诸妃看到朱影龙将田淑兰唤到龙椅之上并排就座。两人小声谈论,她们想知道的是说些什么,而底下的文武百官们就各有各的心思 了,普天之下能与皇帝并排坐在龙椅之上地,除了太后之外就只有一国之母的皇后了,皇上将贤妃娘娘唤了坐到自己身旁,莫非这是在暗示什么?难道皇上要立贤妃为后,各种猜测纷纷出炉,甚至小范围的讨论,多数官员的心思都不在舞台上的表演了。掌声刹那间稀疏了不少。

    朱影龙浑然不觉,他只是想着将刚才自己想到的文化传播计划一股脑的说给田淑兰听,这些事情朝廷来办的话,只会是一团糟糕。因此走明间的路线反而更合适,更隐秘,更令人不会产生警觉之心,尤其这还是一个获得大量利润的行业。交给商业化地运作,比起朝廷来机械化的安排要灵活机动的多,因此交给田淑兰去运作是最合适的了。还有暗影也需要对这些国家进行渗透。这么机密地事情自然要交给最信任的人来做了。

    田淑兰虽然并不清楚朱影龙要她这么做的内在意图。但凭借商人的敏感,她从朱影龙地话中嗅到了商机。两只明亮的眼睛直放光,对能赚取金银多少她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赚钱地过程,至于赚到地钱干什么去,她就更加懒得过问了,她又不缺钱花。

    “皇上,北面过来地紧急密报!”

    “什么?”朱影龙正和田淑兰说的高兴,却被周淮安这一声

    了。

    “皇上,内线传来地紧急密报。”周淮安也在心里诅咒这个发紧急密报的内线,早不发,晚不发,偏偏这除夕之夜皇上正高兴的时候发过来,偏偏又是紧急的密报,他不敢擅自截留拖延。

    “臣妾现行告退!”田淑兰顿时起身告退。

    “拿过来!”朱影龙目送田淑兰离开,不悦的瞪了周淮安一眼,尽管他知道这不关他的事情。

    朱影龙打开密封的信件,密报是用数字写成了,没有密码本子,这个时空还没有人能翻译出来,朱影龙按照信件上的号码,命徐应元取来密码本子,一一比对,这份密报很短,就只有一句话:皇太极已于腊月二十八出兵朝鲜。

    看到这样一句话,朱影龙惊的豁然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脑中一片混乱,千算万算,朱影龙都没能算到皇太极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朝鲜,皇太极想要干什么,难道他向吞了朝鲜不成?朝鲜可不比蒙古,还沾亲带故的,有些血缘关系,他难道真的想把朝鲜纳入后金的版图?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不管是后金还是大清对朝鲜都只是征服,可没有听到要把朝鲜纳入自己版图这么一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影龙发现自己这个举动有些失态,舞台上的表演停了,文武百官们也都呆呆的站起来看着身后的皇帝。

    “没事,朕大腿坐麻了,站起来活动一下!”朱影龙忙挤出一个笑容,将自己失态的尴尬掩饰过去,不太明亮的光线下,百官们离的也比较远,脸上的神色看不太清,皇上都解释了,又有什么怀疑呢,纷纷坐下,舞台上也继续唱了起来,渐渐恢复先前的气氛,倒是离的最近的几个内阁尚书大臣们有些心神不宁,一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不然皇上不会用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苦于现在不好问,只有在下面绞尽脑汁思索猜测了。

    高丽棒子算是完了,朱影龙心中长叹,这种用数字密码写成的机密情报是不可能有假的,皇太极出兵朝鲜,以朝鲜现在的力量,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谁传来的情报?”

    “薛琮。”

    “是他?”朱影龙想起来了,这个薛琮还是自己亲自让周淮安考察安排的呢。

    “薛琮现在在多尔衮的镶白旗汉军佐领,是多尔衮最信任的汉人将领之一。”周淮安小声回答道。

    朱影龙“哦!”了一声,陷入了沉思,皇太极的确是抓住了自己的软肋,这个时候江南未平,好不容易稳定了辽东,他是算准了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跟他开战,就算为了朝鲜重启战火,吞下朝鲜的皇太极,必然实力大涨,本来就处于守势的自己如何敌的过锋芒毕露的后金大军 呢,尤其还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要给后金对决,只有在朝鲜战场之上,除非调新军上战场,否则没有丝毫的胜算,但他已经决定南征,解决南京的魏忠贤,这个时候改变战略方向,与后金在朝鲜战场之上鏖 战,简直就是赌博,但是朝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皇太极吞下朝鲜,实力必然空前强大,接下来察哈尔以及整个蒙古就岌岌可危了,这真是一个令人两难的决断呀!

    朱影龙知道,他现在的决定不仅关系着自己身家性命,也关系到大明的生死存亡,踏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想不到新的一年,居然给了他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六章:半岛危机(一)

    ,孙老大人已到门外了。 //”曲终人散之后,朱影龙 殿南书房,并且命徐应元悄悄的截住了回府的孙承宗,命他速来见自 己。

    “快请他进来!”

    孙承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联想起刚才皇上看戏时候的突然失态,一定是发生大事了,四川和湘西不都得到控制了嘛,会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呢,他也压根没有想到与察哈尔蒙古大战一场之后的皇太极会突然出兵朝鲜,一路心思重重的就跟着徐应元来到了养心殿南书房。

    当孙承宗看到一脸忧色的朱影龙,心中不免咯噔一下,皇上这个表情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尤其是近半年来,朱影龙已经能随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会在臣子面前露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能让皇上将心思都表现在脸上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尤其还在这个时候。

    “皇上突然夜召唤,未知所为何事?”

    “腊月二十八,皇太极出兵朝鲜!”朱影龙沉沉的道。

    “什么?”孙承宗脸上惊容咋现,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他根本不可能料到。

    “朕也是刚接到的密报,措手不及呀!”朱影龙此刻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老将毕竟是老将,惊讶过后,孙承宗很快就冷静下来,面色凝重 道:“这对朝廷来说绝对是最坏的消息了,朝鲜刚刚臣服于后金,皇太极又起刀兵,显然是想一举吞并朝鲜,不过皇太极无缘无故的就这么突然出兵朝鲜,师出无名,恐怕……”

    “哼,借口还不好找,只要他打下了整个朝鲜,这个名还不是随他皇太极怎么说!”朱影龙冷笑一声道,孙承宗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正了,战争要么不是挑起来的,要么就是被压迫一方的反抗,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孙老爱卿,你认为朕是出兵好,还是不出兵好呢?”朱影龙连夜召见孙承宗,就是想多个意见让他考虑一下。

    孙承宗一下在陷入了沉思,仔细权衡了一下得失,飞快的在脑中分析了一下,捋清了一下思路,谨慎的开口道:“老臣认为,眼下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出兵朝鲜,南下平叛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如果突然掉头北上的话,恐怕得不偿失,坐失剿灭魏忠贤的大好时机,而且朝廷也不能等了,江南赋税重省在魏忠贤手里一天,他就强一天,而朝廷虽然不断的开源节流,虽目前还能支撑,时间一长,终归会有财力不济的时候,而且就算朝廷出兵朝鲜,也未必能击败皇太极,一旦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皇太极不需要打败朝廷,只要把朝廷拖在朝鲜战场上 面,那朝廷就算最后赢了,实际上也是败了。”

    “朝鲜毕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如果就这么看着它被后金给灭了,这岂不是狠狠的扇了朕一记耳光。”朱影龙虽然很赞同孙承宗的分析,只不过站在他的高度,想法自然与其有些不同,“再者说,朕可以忍受这样的耻辱,满朝文武怎么看,他们未必都跟孙老爱卿你有一样的看 法?”

    这到是一个相当棘手问题,被人欺负到头上,一点反抗都没有,虽然朝鲜对大明现在没有切肤之痛,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一旦朝鲜半岛落入皇太极之手,就等于给了他一个相当稳固的后方,广阔的纵深,庞大的兵力资源,一旦战争机器发动起来,哪是一股相当大的实力,而且如果朝廷不对朝鲜伸手的话,就等于把朝鲜推到后金的怀抱,这也是朱影龙不愿意看到的,尽管他对高丽棒子也没有什么好感。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六章:半岛危机(二))

    ,朝鲜不同于蒙古,他们与后金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 皇太极占了朝鲜,如果强行并入朝鲜,恐怕他自己到要先焦头烂额 了。/ //”孙承宗道。

    “皇太极不是蠢笨之人,再着他身边还有一个范文程,这样的蠢事他是不会干的。”一个雄,他至死都没有能入主中原,但是他的继承者却做到了,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是成不了枭雄的,只能成为别人成功的踏脚石。

    皇太极有两个选择,把反抗他的朝鲜人全都杀光,二就是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朝鲜国内的政治党派也分南北,南派就是以现任的朝鲜国王李倧为首,而北派势力是在光海君李珲被流放乔桐岛之后势力大减,李倧继位后又不断打压,力量更是大损,光海君李珲嫉恨李倧夺走了他的王位,而现在他差不多成了孤家寡人,皇太极要选择傀儡的话,十有**是这个李珲。

    朱影龙的脑海中不断的涌现出各种分析和想法,联想也好,猜测也好,总之有一条,那就是局势对自己相当的不利。

    “皇上,朝鲜年初就被后金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一次皇太极又是有备而来,朝鲜军力疲弱,老臣担心他们连一个月都撑不到。”孙承宗也是忧心忡忡,想不到这君臣二人居然在这样的心情下跨入了新的一 年。

    “是呀,后金不是日本,朝鲜不可能出现一个陆地上李舜臣,兵力上又不占优势,这仗怎么打都是输,除非李倧有这个魄力,果断的舍弃平壤和北方几个道。收缩兵力防守汉城,或许还能有一丝机会!”朱影龙叹息道,其实自问,他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也做不到,丢弃国土的君主还有人为其效忠吗?首先军队的是士气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说不定到时候还被人家一齐端了,又快又稳当,朝鲜朝中无将,决策即使是对地,战争恐怕最后还是要输。

    “皇上。朝廷没有大军,但朝鲜自己有呀!”孙承宗突然眼中一喜道。

    “老爱卿何意?”朱影龙也被孙承宗这一喜弄的有些莫名其妙。

    “启禀皇上,要不是皇上刚才提醒老臣,老臣也想不到呢!”孙承宗面露喜色激动的道。

    “朕提醒了你?”朱影龙还是没能听明白孙承宗话中之意。

    “皇上,您说朝廷出将领,朝鲜出兵如何?”

    朱影龙愣了一下,旋即大喜道:“妙呀,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皇上刚才要不是说朝鲜不可能出现一个陆地上的李舜臣,老臣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办法,其实这都是皇上您提醒了老臣。”

    “老爱卿谦虚了。朕刚才所说都是无意识的,这都是老爱卿脑筋转的快,朕可还稚嫩着呢!”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朱影龙顿时心情顺畅起来。

    “不过皇上。这派去朝鲜的将领一定不能太差,而且尽可能选派得力的,还要有打败仗的心理准备,这两点缺一不可。”笑过之后。孙承宗正色道。

    听地朱影龙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朝鲜败局已定。即便能撑住些时日。恐怕也于事无补。所以输的心理准备是必须要有的,不过这个心理准备只能你我君臣二人心理明白。不管选什么人去朝鲜,你我都不能偷漏半个字。”

    孙承宗心中一禀,皇上能这么快就想到了自己前头,果然是天纵奇才,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几百年后经验的一种沉淀,朱影龙不过站在学习的基础上照搬了一下,当然了,这也需要一个聪明的脑袋,至少朱影龙自认自己还不是一个笨蛋。

    其实朝鲜还是有一战的能力的,先前朱影龙悄悄的给朝鲜送去了近五百多名将官,帮助朝鲜秘密训练军队,这一支军队也因此成为朝鲜最精锐的军队,朝鲜国王李倧对其非常重视,从明朝买回来地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全用在这一支军队身上了,可以说除了李倧的三千御林军,朝鲜没有一支军队比它强了,而在这一支军队中,普通尉官朝鲜和明朝派出的训练教官各占一半,将官虽然朝鲜自己占了三分之二,但实权却抓住朝廷手里,一旦朝廷派出了援助指挥大将,这样一支军队的控制权很快就会被朝廷掌握,有了这两万人,皇太极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