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大石率领二千精骑迎击杨可世部,大败杨部。
耶律大石的胜利给辽人打了一针兴奋剂。耶律淳给了耶律大石三万兵,向东路军发动了猛烈攻击。
一方面是上头还没下达和辽人全面开火的命令(还等谈判结果呢),另一方面则是东路军主帅种师道本来就是伐辽的反对派,于是他没有命令部队对辽军进行还击,在被动防守的同时等待童大帅的最新指示。
童贯没想到招降的事刚有点眉目双方就打了起来,说为了避免两军更大冲突,先将部队撤到雄州吧!
东路军一撤,辽人更来劲了,一路追击,一直把东路军追到了雄州城下。
在击退东路军的同时,辽将萧干也向屯范村的西路军辛兴宗部发动了攻击,西路军也一样,上面没让打,只能防守防守再防守,虽损失不大,但也只能称败。
仗打败了,自然得有人当替罪羊,东路军擅自出击,又收获大败,主帅种师道难辞其咎,被迫下课退休,雄州知州和诜等相关人士也被处分。
马扩方面的劝降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辽方的军事胜利让马扩的招降进展泡汤了。耶律大石更是狂傲地放话,说你们南人要打就打,要和就和,十余万兵屯在边境畏畏缩缩像什么话,天这么热,别让手下的兄弟受苦。
战事不利,招降不成,童贯才知吞并收复幽云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因为新近的小败,朝中反对征伐幽云的声音也愈发激烈,本来就不坚定的赵佶动摇了,发旨班师。
童贯率部返回河间府,非常不体面地结束了第一次伐辽征程。
在河间府童贯的屁股都没坐热,就听到幽云方面传来重大利好消息——耶律淳病逝了,连儿子都没一个,幽云方面仅由耶律淳的妃子萧妃称制代理国事。
辽方的巨大变化又一次诱惑了北宋帝国的君臣们,宰相王黼又开始在赵佶面前反复游说,又一次打动了赵佶。
北宋帝国再一次组织二十万大军,再度伐辽。
这一次,帝国也精心做了三手准备,第一手继续争取内线李处温等人诱使辽人投降(此计很快失效,李处温很快因为通宋被刚上台的萧太后砍掉了脑袋);第二手是武力争取;最后北宋人还有一招,请盟友女真帮助。
为此,北宋方面再一次派赵良嗣和马政、马扩父子出使金国,商量两国共同出兵夹攻幽云的相关事宜。
这一次反对的声音就更多了,除了老掉牙的辽宋同盟不可废的反对意见外,一些更为务实的反对意见也浮上水面。负责出使金国的马扩在看到赵佶写给金国的国书时便表示异议,马扩说当初的盟约是金人攻西京我们攻燕京,如今我们攻克不下去求金人帮助,既违背了当初的誓约,又让金人看轻我们;如果用兵不能取幽云,还不如直接让金人拿走,我们退而修筑昔日辽宋边境设施,不能为贪图今日之小利而给日后留下大患。
可惜,这样的忧患意识,只有多次出使金辽、对三方情况充分了解的马扩具备,但马扩年少位卑,这样的声音无法传达到赵佶的耳中。
第二次征辽,仍然是童贯、蔡攸充当正副宣抚使,之前的种师道、辛兴宗二将被换,取而代之的是童贯的心腹大将刘延庆担任前线总指挥。
刘延庆出身西北军将门世家,在西北屡立战功,后来又跟随童贯平定方腊,官至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是童贯最为倚重的大将,其子刘光世也是西北军新崛起的青年将领。
虽然刘延庆之前的战功累累,而其子刘光世之后也跻身南宋四大名将之一,但刘氏父子在幽州的表现是灾难级的。
当二十万大军再集雄州时,幽云辽军的形势更加严峻了,一是群龙无首妇人当家;二是女真人已经休养生息足够了随时可能打来;第三当然是眼前的二十万宋军。
一切都向有利方向发展,北宋方面很快接到了易、涿二州方面的守军投诚的消息。
郭药师原本是渤海铁州的汉人,是当时的怨军首领。怨军是在女真人入侵辽境后,辽帝国临时组成的非正规军,成员大多为在战争中丧兄失父者,与女真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故称“怨军”(又称常胜军)。郭药师作战勇敢,很快做了怨军领袖。帝国后来节节失利,怨军也退守幽云,驻守涿州。
郭药师眼看辽人大势已去,也不愿投靠女真人,于是首先想到投靠“祖国”。
易、涿二州失去后,萧太后自知孤守幽云无望,向宋、金二国都上了投降称藩书。请示过赵佶后,北宋方面的答复是我们要土地,交出幽云十六州,一切好说。
军事上宋军继续逼近,刘延庆率领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逼近幽州,驻扎于良乡县卢沟河。
称藩无望,幽州辽军只有最后一搏,辽军方面两大主帅萧干、耶律大石率领几乎是全部家当的二万精锐隔河与宋军对峙。
辽军之前的神勇让刘延庆面对这支部队时没有什么底气,不敢过河交战,双方平静地对峙了几日。
刚投诚过来的郭药师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向刘延庆献一良策,说辽军现在的主力全在卢沟河对岸,幽州必然空虚,我们如派一支部队偷袭幽州,必然得手,萧干、耶律大石得知后院失火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即可一鼓作气打溃辽军。
刘延庆采取了郭药师的计策,派郭药师、杨可世等将率兵七千偷袭幽州,并对郭、杨二人说只要你们打下幽云,三将军(刘光世)的后续援军随即杀到。
不出郭药师所料,幽州方面果然空虚,没花什么力气宋军就攻破了幽州城,但内城却一直为萧太后所控制坚守,而萧干、耶律大石得知宋军偷袭后也派部增援。
郭、杨的先锋部队和城中辽军及增援部队在幽州城中激战了三天,宋军七千人拼得最后只剩下四百人,郭药师、杨可世勉强保住了小命杀出城来。
而在这最关键的三天时间,在卢沟河驻扎的刘延庆父子却什么都没做,隔河观望,再观望,他们忘了应该去增援正在浴血奋战中的郭、杨部,更忘了这是出河迎击辽人的最佳时机。
最后勉强保住了幽云的萧干、耶律大石把郭药师、杨可世的坐骑带甲给刘延庆看,说你们派去的人,已经全部被我们干掉了。
刘延庆脚已软,战意全无。
神奇的辽军在解救幽州城的时候,竟然还有空去做另一件事,即派部劫了宋军的送粮部队。
不仅如此,萧干、耶律大石还上演了一出当年周瑜在赤壁演绎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在军中散布辽军兵力三倍于宋兵,当夜举火为信,向宋军大举进攻,让一人逃回来向刘延庆报信。
刘延庆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撤退,尽管部属提醒他,此时若撤,宋军必将重复上次的命运,或许会更糟。
但当刘延庆看到了对岸的火光时,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腿,于是率部夜逃。
北宋帝国最后一次军事性进攻就这样以黑色幽默结尾。十万大军面对一万多辽国残部却选择溃逃,契丹人追击,进行着他们在中原土地上的最后一次盛宴。战争、和平、辉煌、衰落,契丹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特立独行的色彩,他们的谢幕,也是这样的惊艳而传奇。
辽军一直追杀了近百里,直到白沟。当然,相践踏而死的宋兵也许比被辽人杀死的还要多,而宋军所有的辎重储物,全部丧尽。
卢沟河之败,确实很惨,但北伐大军仍有十万屯在雄州,而辽人,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童贯此时或许只需要再次发力,辽人将无法再作抵抗。
但他的心已经乱了,赵佶对他的信任是有限的,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卢沟河之败后,皇帝的眼线很快将战败的情报送给了皇帝。赵佶失望且生气,给童贯传了张小学生语气的小纸条,说童公公你太让我失望了,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
童贯已经没有底气拿剩下的底牌和辽人赌最后一把。
收复幽云,不是还有最后的下策——请女真人帮忙!
五
其实宋人在武力收复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请女真人当雇佣军的计划。
就在刘延庆卢沟河大败的前几日,赵良嗣、马扩一行已抵金,请求女真人出兵帮助宋人收复幽云。
这样的要求,女真人岂能不答应?完颜阿骨打很大度地没有计较当初宋人违盟的事,但是女真人说了,我们帮你们打下来后归还你们的就不是幽云十六州了,只能给六州二十四县。
赵良嗣等人愣了,看来人家女真人也不是傻子让你白占便宜,双方开始讨价还价。
女真人没等和宋人商量好,就直接出兵了。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十月,阿骨打命粘罕(完颜宗翰)进军南暗口,挞懒(完颜昌)进军古北口,自己亲带部队进军居庸关,准备分三路兵马攻打幽州。
幽州方面在连续抵抗了十万宋军的两次进攻后,元气早已大伤,面对来势汹汹的女真人,他们知道坚守幽州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萧太后再次向女真人求降无果后,辽人选择了放弃,萧太后、耶律大石等人率残部投奔远在夹山的天祚帝(到了夹山后,天祚帝怒问耶律大石,为什么自己还没死就敢拥立另一个皇帝。大石说你这败家子,祖宗的家业都让你败光了,现在契丹人都快灭族了,任何一个耶律子孙只要能抗击敌人,都能当皇帝。耶律延禧心中有愧,竟然没有杀耶律大石,但是萧太后他没有放过,砍了头),而另一大将萧干则率部去了奚王府。
女真人到达幽州,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宋人两次都没能占领下来的幽州城。
打下幽州城后,女真人与宋人开始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过程。
在此期间,作为副使与女真人谈判的马扩曾向宰相王黼上《制金三策》,认为在对辽用兵失败的情况下,当前的重心是如何防范崛起的女真人,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花钱赎回幽云。
马扩的奏折被王黼丢到了垃圾堆里,他与童贯等人一心想的是如何花银子把幽州买回来,完成“复兴幽云”的千古伟业。
女真方面,攻克下幽州后,完颜阿骨打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恶化,尽管内部很多大将和原来的辽国降臣都反对将幽州还给北宋人,自知自己时日不多的阿骨打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遵守宋金的盟约。
他对臣属们说,我生前不愿再违宋金之盟,等我死后,你们再根据具体情况再作定夺。
归还幽云,成了完颜阿骨打为他的继承者们布下的最后一步棋,也将北宋帝国套入绝境。
经过反复的谈判,宋金达成协议,宋朝以每年岁币一百五十万两的代价得到燕京六州(涿、易、檀、顺、景、蓟六州)及周边二十四县。宋朝还一次性付给女真人一百万两白银,得到西京及周边其他八州(包括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妫、儒)。
但女真人可以带走他们所能带走的一切东西,百姓、财富、牲畜,并顺便毁掉了幽云一带所有的关塞城墙,留给宋人废城荒野一片。
这时候是宣和五年,赵佶终于完成了收复幽云的梦想。而在宣和五年初的时候,帝国的户部尚书也告诉他一个消息,北宋帝国人口已达二千零八十八万二千三百五十八户,人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人(事实上,后世史学家认为这后一数据是不准确的,帝国的人口在大观元年,即公元1110年就已达一亿二千万左右),这一数据超越了疆域更加广阔的雄汉盛唐;而帝国的财政收入,早就已经突破了亿万贯(注:以贯匹布两为单位),傲视前朝后世。
不仅如此,宣和五年的时候,赵佶心中的“仙境”,中国历史上最豪华最具有艺术品味的皇家园林万岁山(后改名艮岳)也宣告落成。作为人工园林,里面人造石山其最高一峰可达九十步,其山周十余里,运四方奇花异石置其中,千岩万壑,麋鹿成群,楼观台殿,不可胜计。而最奇特的,则是朱勔从太湖取回来的那颗巨石,高广数丈,成为了艮岳的地标性建筑(不久就被东京的市民们用来作抵抗金兵的炮石)。
作为帝王,或许赵佶在宣和五年的遗憾,仅仅是那位叫李师师的女人一直不肯进宫为妃嫔吧!
他不知道,他的帝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五章降者的命运
引子
宣和六年的秋天,病入膏肓的宋江一直在等一个人。
自从征辽大军的名单中没了宋江的名字后,他就郁郁寡欢,在楚州整日独饮闷酒。
功成名就,原来竟是这番落寞。
宋江开始失眠,即使入睡,也总是梦见不该梦见的人,阎婆惜、晁盖、梁山的那帮兄弟、方腊,他们嘲笑他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也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罢了。
宋江更黑了,身子日益消瘦,到了宣和六年的时候,肠胃更加不好,老拉肚子。
宋江认为是年初朝廷派了御使到楚州,赐御酒,那里面肯定下了慢性毒药。
无论如何的出生入死,皇帝还是信不过他啊,还有朝廷童贯、高俅、蔡京那帮奸党。
宋江不知宣和六年帝国的政事是如何的一地鸡毛,以上众人自身难保,又哪里有机会来对付他小小一个宋江。
吞下“毒酒”的宋江身体继续一天天垮下去,但精神却好了很多,他认为奸臣们赐他毒酒,就证明了梁山以及他宋江在帝国权臣眼中还是很重要的。
宋江寻思着撒手西去前,还得带上一个人。
李逵。
以黑旋风的脾性,知道他被毒死,那还不得闹翻天,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头。
宋江派人给在润州为官的黑旋风去信,让他来楚州一聚。
兄弟二人见面,感叹唏嘘,当日聚义梁山的岁月是多么美好,而今虽戴上了官帽,却犹似枯坐牢笼。
那天二人都喝了很多酒,发狂的却是宋公明。
宋江说狗屁的聚义梁山,狗屁的替天行道,狗屁的劫富济贫,我们就是一群犯了事无路可走的匪,一群丧失天良打家劫舍的强盗。
李逵也喝多了,听着听着哭了,说不管怎么样,我们众兄弟情比金坚,同生共死,是永不可磨灭的。
宋江醉笑说兄弟你傻啊,什么义结金兰,什么不求同生只求共死,你知道那该死的晁盖是谁干掉的吗?我,是我啊,呵呵!
同生共死?我日前已喝下了皇帝御赐的毒酒,就在这儿,你敢和我一起喝下共赴黄泉吗?
宋江从怀中掏出御酒,放到桌上。
李逵看了看宋江,哈哈大笑,说这鸟日子我也过够了,坐在润州的官衙,每晚总听到以前在沧州被我劈死的高小公子的啼哭。白日里上街,妇孺小儿见俺就如见鬼,去哪儿哪儿人走楼空。在润州人的心中我早已不是人,而是食人魔鬼,与其过着行尸走肉般的日子,不如跟了哥哥共赴黄泉痛快。
说罢,李逵抢过宋江手里的御酒喝了个干干净净。
那日宋江醒来,李逵早已不告而别,桌上留下半截官袍,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两个血字:
不悔!
宋江忍不住痛哭流涕,他终于明白了,最终取他们性命的毒酒并没有流淌在他们的身体里,而在心里。
施耐庵《水浒》记载,宋江死于宣和六年,疑似中毒,同症状者还有黑旋风李逵。而根据其他的一些史料记载,宋江在参加平定方腊的起义后不久又再次反叛朝廷,被西北军将领折可存镇压。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江根本就没能参加平定方腊的起义,而是在被张叔夜招降不久就被镇压掉。
宋江之死,已然成谜,但北宋帝国,却由于《水浒》文本的流传而背上了妄杀降者的罪名。
一
灭辽后,按照宋金达成的协议,女真人拿银子取人户,北宋人获土地。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三月,赵佶派赵良嗣、马扩为正副使再度出使燕山,交涉土地交割事宜,金国方面派出韶瓦和高庆裔与赵马使团进行会谈。
女真人说割地没问题,但得按合同办。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的,燕京一带的人户全部得归我们,现在很多燕京方面的流民和官员都跑到了你们大宋的境内,你们得先把人还给我们。
韶瓦和高庆裔还给了北宋人一个名单,上面是降宋的燕京地区辽臣的名单。
赵良嗣的冷汗顿时就簌簌地往下掉了,但合同上是明确规定了这条,女真人的要求看似一点都不过分。
赵良嗣只能说这个事儿当然得办,童太傅已经着手,只是还需要些时日。
和女真人会谈结束后,赵良嗣准备写信给童贯,让童大帅把金国人要的人交出来。马扩和同行的卢益表示反对,马扩说如果交出这些降臣,一定会让本来有心投向我朝的燕人心寒,何况这些降臣到宋境已有不少时日,真把他们给女真人,他们一定心怀怨恨,到时候一定会把在宋境所见情况全盘托出,对我们是隐患。
赵良嗣说那怎么办?得按合同办事啊!
马扩无奈地笑笑说,那只有拖,马上进入夏天,女真人受不了燕京的太阳,肯定急着回长白山去避暑,我们要有耐心。
两国使团再行协商时,赵良嗣对韶瓦和高庆裔说这些流民逃向宋境后去向不明,我们暂时无法交人,即使抓到了,处理相关公文也需要时间,暂时也交不出人。金宋两国的生意重心在于用钱换地,几个流民是小问题,希望你们不要因为这些细微枝节而影响全盘。
女真人说不行,不交人就不给地。
谈判双方分歧巨大,谈判陷入僵局。
过了几天,阿骨打又派大臣兀室前来商谈。兀室坏坏地说,其他流民官员你们说找不到就算了,董宠儿和郭药师可是就在你们童大帅的帐下,其他的我们不要也行,把这两个人交给我们就行。
马扩大惊,说这两人是你们收复幽州前就投降我朝的,关你们什么事。
兀室说身份户口在幽云六州二十四县的人户,就得交给我。
董宠儿是辽国汉人,后来起义反辽,是辽国重要的一股起义军势力,后来在赵良嗣的招抚下投降宋人,是当初宋廷收复幽云计划的力挺者。而郭药师则是宋人两次北伐唯一的收获,曾经帮北宋人杀进过幽州,刘延庆兵败如山倒时,郭药师部多次挫败了辽人的反扑,是北宋人二次北伐时唯一的亮点,也是帝国物色的驻守收复后的幽云的主将。
金人提出要这两人,北宋当然不可能答应。
女真人说你们回去考虑一下,要人还是要地,要人就请你把兵马撤出涿、易二州,免得大家起冲突;要地,先把我们要的人交回来。
谈判不欢而散,赵良嗣等失望而归。临行的时候,女真方面有个叫杨璞的使臣私底下给赵良嗣说,其实女真人不是真想要回所有辽人,交一两个让我们老大有台阶下,同时达到警示辽人不得再往南逃的效果就行。
回到雄州后,赵良嗣向童贯汇报工作,说如今之计恐怕也只有交出一两个降臣来,方能收场。
童贯开始也不同意,以后女真人天天来要人那何时是个头啊,后来在赵良嗣的反复劝说下,同意把一名叫赵温信的降宋辽国大臣交给女真人。
赵温信知道自己要被遣返,非常恐慌,苦苦哀求童大帅不要把自己交给金国人。
赵良嗣等人劝说兄弟没办法啊,不交出你燕京没法收回,大丈夫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你为了帝国牺牲,帝国不会忘记你的。
一因自己做的事不太道义,二因自己也是降臣,没准哪天女真人狮子大开口,说他赵良嗣的户口也是幽州的,要他脑袋恐怕他也难存。赵良嗣兔死狐悲也很伤感,抱住赵温信痛哭了一场。
赵温信抱着必死之心被遣返回金,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阿骨打不仅没杀他,反而豁免他的一切“罪行”,并授官加爵。
女真人索人事件暂告一段落。随着夏季的来临,女真人确实不愿再在幽州多呆,阿骨打的眼中钉天祚帝还在西边,权衡利弊,阿骨打决定撤退,把燕京交给了宋人。
二
平州(河北省卢龙县)、营州(河北省昌黎县)、滦州(河北省滦县)三州,一直是宋金同盟和议中最大的争议。
当初北宋人要求联合金国攻辽,最初要求平州、营州、滦州也属于幽云地区,应归宋人。
女真人一口拒绝了,说这三个州早已属于平州路,不能给宋人。
后来两国正式达成盟约时,平、营、滦三州没有纳入幽云地区,而是划归宋人的范围。
而北宋人后来连燕京都拿不下,女真人“帮”宋人拿下燕京后,十六州已经缩水成为了六州,平、营、滦州就更不用说了。
宋人不死心,多次提出多给女真人一些岁币,买回平、营、滦,女真人没同意。
平州女真人不肯给宋人,但自己却一直没摆平,有个张觉在那儿成了钉子户。
张觉是平州义丰人,辽国进士出身,金人入侵辽境时他任辽兴军节度副使(耶律大石的副手),知平州。耶律大石等人拥耶律淳为帝时他在平州有五万人马,但张觉选择拥兵自守,观望时局,并不听从耶律淳的号令。
后来金兵入燕,阿骨打让人去招降张觉,张觉表面答应投降金人,但背地里仍然接收燕人流民,积极扩充军队备战。
金国人准备用兵打平州,但辽国降臣康公弼说打反而会使没有反意的张觉反叛,他主动请缨去平州一探虚实。该公到平州转了一圈后回来,拍胸脯打包票说张觉是真心降金的。女真人暂时放弃了打张觉的计划,将平州改称南京,又加封其为试中书门下平章事判留守事,大军掉头去追击天祚帝,暂时没有处理张觉这个烫手山芋。
金兵离开,张觉胆子就大了起来,他杀了前来接收平州的原辽宰相左企弓(此人已降金)等人,公开反金。
但平州地小,张觉知道靠自己这点人马,他日金国大军杀到时肯定挺不住,于是他想到了求援于宋朝,并向宋人放风,自己可能随时带着平州和五万大军投奔宋人。
收复燕京后,帝国的政治舞台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动。
童贯虽然因复幽云之功而封王,但事实上赵佶对西北王和他的军队在北事上的表现极为不满,回京后,另一个宦官谭稹替代了他成为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而蔡攸则取代了他枢密使的位置(对副使小蔡也是一种贬职)。
童贯自知失势,几次主动向老板提出退休申请。
收回来的幽云几州,赵佶为其改了新名字,称为燕山府。最初王黼推荐死敌蔡攸任燕山府路安抚使,小蔡知道这是个烂摊子,死活不去,并推荐了王安中任燕山路安抚使。赵佶同意了蔡攸的荐举,同时任命詹度为宣抚使,郭药师为常胜军节度使。三人构成了燕山府路的主要领导班子,但事实上郭药师掌握了几万常胜军,燕山路府的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掌握中。
张觉向北宋抛来的媚眼,接不接招,又成了赵佶的烦恼。
多次出使金国、对金国军事实力有所了解的赵良嗣是最坚决的反对者。赵良嗣说平州本来就未在宋金协议规划的范围内,北宋如果贸然接受张觉的投降,金国可能会为此而撕约,与宋人开战。
从宣抚使谭稹到燕山路的两位地方官王安中和詹度都赞成接受平州,他们认为如不接受平州,张觉的势力和原辽萧干部及西面的天祚帝联合起来,会对燕山府造成极大的威胁,反之,能得平州,即使金人大兵压境,燕山府路的常胜军和张觉的平州十万大军(虚报)也能抵挡得住女真人的进攻。
赵佶有些心动,但还是拿不准,于是他派童贯再度到燕山路进行考察,看看现在燕山郭药师的军事实力。
童贯考察回来的报告说郭药师的常胜军很有战斗力,保卫燕山府没有问题。
而此时原辽降臣康延殿学士太一宫赵敏修给赵佶上奏折,说他在平州呆过很久,此处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要保燕山,必得平州。
赵敏修原名李处能,其父是辽国宰相李俨,投靠北宋后,很受赵佶欣赏,赐姓赵。赵敏修与王黼和蔡攸关系都很好,王蔡二人都支持他接受平州的言论。
赵佶脑袋一热,忘了宋军刚在军事上的惨败,决定接受张觉的投降,诏建平州为泰宁军,以张觉为节度使,世袭平州。
宋人在燕山府路搞小动作的时候,金国那边也发生了大事,女真人的领袖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病重不治死于军中,女真人推举他的亲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位,是为金太宗。
对于更年轻更有激情的完颜吴乞买来说,辽国的残余天祚帝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南边富有而战斗力低下的南人,才是新皇帝的下一个猎物。
他们只需要一个借口。
这个借口就是平州张觉。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的时候,金军大将閤母率军两千路过平州,听说张觉这小子要反,于是屯兵营州准备对张觉兴师问罪。张觉主动率兵出击,閤母不敌张觉,率部撤退营州,抛下一句狠话说现在天热,秋后再找你小子算账。
剩下的小半年,北宋君臣们在反复考虑要不要接收平州张觉,等他们下定决心时,閤母所说的秋天来了。
宣和六年十一月,新皇帝吴乞买派完颜宗望(韩离不)派兵讨伐平州,大军临近平州。完颜宗望接探子报说张觉率平州官员出城在郊外迎接北宋的使臣,正式归降宋人。
这样好的战机,完颜宗望不会错过,他派一千兵袭杀在郊外的张觉。张觉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并被金军断了回平州的路,只得狼狈奔向燕山府投靠郭药师。
金军很快占据了营州,围困平州,平州城的几万兵虽然没有了主将,但还有一定战斗力,在将领张醇固的率领下抵抗了半年。
袭击张觉这一仗完颜宗望打得相当漂亮,更重要的是,他从张觉之弟张齐身上得到了赵佶亲笔写的招降张觉的手诏。
女真人向宋人问罪,说你们啥意思,我们家老皇帝前脚刚走,你们就背着刚登基的新皇帝搞小动作。
北宋人羊肉没吃成,反倒惹一身骚,又没了同女真人翻脸的决心,只能低下姿态赔小心。
此时的女真人还不想完全和宋人翻脸,一来平州未攻克,二来西边的天祚帝还在。女真人说要我等不追究张觉事件也行,两个条件,一是把张觉的人头送来;二是你们宋人害我们劳师费力攻打原本属于我们的地盘,这次军事行动费用你们得出,大军的粮草你们得供。
赵佶答应了女真人的第二个要求,给女真人送去了粮食。有宋人钱粮供着,打平州一向勇猛的女真人开始消极怠工,打了半年才打下来,赚了北宋人不少钱粮。
但张觉的人头,赵佶一开始还是不想给的,命王安中别交人。
女真人催得急,上头又不让给,王安中耍了个小聪明,找了一个长得酷似张觉的人,砍了头给女真人送去。
可惜女真人没这么容易糊弄,很快将人头送回来说这是假的,真张觉藏在王宣抚您的甲仗库内,你们不交上张觉的人头,我们只好自己带兵来取了。
王安中认为到了这个地步,只有牺牲张觉,他密函赵佶请求皇帝答应女真人的请求。
赵佶只得再一次牺牲降宋的辽臣。
接到圣旨后,王安中把张觉抓了起来,宣读了张觉的“罪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