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史演义-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Page 102………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 
     却说李嗣源即位以后,更张庶政,改易百官,宰相任圜,尽心佐治,朝 
纲渐振,军民各饱食无忧。邺都守将赵在礼,却请唐主嗣源,转幸邺都。唐 
主颇以为疑,徙在礼为义成节度使,在礼不肯离邺,但表称军情未协,乃改 
拜邺都留守兴唐尹。尚有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本是个弑君首恶,唐主嗣源 
入都,并未过问,仍复旧职。既而出调为景州刺史,乃遣使加诛,并令夷族。 
入洛时,并未声讨,直至后来诛夷,转若罚非其罪,赵在礼明是乱首,乃壹 
意优容,嗣源之心不大可见耶。嗣源自不知书,四方奏事,统令安重诲旁读, 
重诲亦不能尽通,因奏请选用文士,上供应对。乃命翰林学士冯道、赵凤, 
俱充端明殿学士,端明学士的职位,向无此官,至是创设。唐主因侍读得人, 
使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重诲奏言襄阳重地,不可乏帅,未便兼领,因 
此表辞。唐主始收回成命。但重诲自恃功高,未免挟权专恣,盈廷大臣,又 
要从此侧目了。奈何不鉴郭崇韬! 
     这且慢表,且说契丹主阿保机,自沙河败退,未敢入寇。见十四回。同 
光年间,反遣使聘唐通好,唐亦释嫌馆使,优礼相待。阿保机南和东战,恰 
出击渤海,进攻扶余城,适唐廷遣使姚坤,至契丹告哀,且报明新主嗣位。 
阿保机尚未返西楼,由番官伴坤东行,往谒行幄。坤入帐中,但见阿保机锦 
袍大带,与妻述律氏对坐。俟坤行过了礼,便启问道:“闻尔河南北有两天 
子,可真么?”坤答道:“天子因魏州军乱,命总管李令公往讨,不幸变起 
洛阳,御驾猝崩,总管返兵河北,赴难京师,为众所推,勉副人望,现已正 
位有日了。” 
     阿保机闻言变色,突然起座,仰天大哭道:“晋王与我约为兄弟,河南 
天子,就是我兄弟的长儿,今果因变致亡么?我闻中国有乱,未知确实,正 
拟率甲马五万,来助我儿,只因渤海未除,坐此迁延,那知我儿竟长逝了!” 
说毕复哭,哭毕复说道:“我儿既殁,理应遣人北来,与我商量,新天子怎 
得自立?”仿佛是无赖徒口吻。坤又道:“新天子统师二十年,位至大总管, 
所领精兵三十万,上应天时,下从人欲,那里还好延宕呢?”阿保机尚未及 
言,长子突欲,一作托允。入帐指驳道:“唐使不必多读,尔新天子究臣事 
故主,擅自称尊,岂不为过!”坤正色道:“应天顺人,岂徇匹夫小节,试 
问尔天皇王得国,究由何人授受?难道也是强取么!”突欲不能再驳,只好 
默然。阿保机乃和颜语坤道:“理亦应尔。”随即延坤旁坐,徐语坤道:“我 
闻此儿有宫婢二千人,乐官千人,放鹰走狗,嗜酒好色,任用不肖,不惜人 
民,应该遭祸致败。我得知消息,即举家断酒,解放鹰犬,罢散乐官,若效 
我儿所为,亦将同归覆没了!”外人尚知借鉴,所以渐臻强盛。坤答道:“今 
新天子圣明英武,剔清宿弊,庶政一新,即位才经旬月,海内慰望,亿兆咸 
怀。天皇王诚有心修好,令南北人民,共享太平,岂不甚善!”阿保机道: 
 “我与汝新天子并无宿怨,不妨修好,但须割河北地归我,我从此决不南侵, 
与汝国长敦睦谊了!”坤又说道:“这非使臣所敢与闻!”阿保机复道:“河 
北不肯让我,但与我镇、定、幽州,也算了事。”说至此,从案上取过纸笔, 
令草让书。坤朗声道:“外臣为告哀来此,岂为割地来么?”遂缴还纸笔, 
不肯草写。 
     阿保机将他拘住,不使南归,及夺得扶余城,改名东丹国,留长子突欲 
镇守,号为人皇王,挈次子德光回国,号为元帅太子。途次遇病,竟致殁世。 
……… Page 103………
由皇后述律氏护丧返西楼,突欲亦奔丧归来,当由述律氏召集部酋,商议继 
统问题。述律后素爱德光,至是命二子乘马,俱立帐前,乃宣告诸部酋道: 
 “二子皆我所爱,未知所立,还请汝等审择一人,如已审择得宜,可趋前执 
辔。”说至此,以目斜视德光,诸酋长素惮雌威,瞧着述律后形状,已经窥 
测意旨,便各趋德光马前,握住马缰。述律后喜道:“众志从同,我怎敢故 
违?”遂立德光为契丹嗣主。舍长五次,究属未当。令突欲仍归东丹,一面 
释出唐使姚坤,令他归国报丧。 
     坤还洛都,报明唐主嗣源,唐主以使臣得归,不便决裂,乃遣使吊问德 
光,尊述律氏为太后,送阿保机归葬木叶山,庙号太祖。述律太后征集各酋 
长夫妻,一同会葬,临葬时,问诸酋长道:“汝等思先帝否?”诸酋长自然 
同声道:“我等受先帝恩,怎得不思?”述律太后微笑道:“汝等既思先帝, 
我当今汝相见地下。”遂指令左右,引诸酋长至墓前,杀死殉葬。各酋长妻 
皆失色大恸。述律太后又传谕道:“汝等不得多哭,我今寡居,汝等岂可不 
效我么?”全没道理。各酋长妻无法违拗,只好退去。述律太后见左右桀黠, 
又常与语道:“为我传达先帝!”说毕,即牵至阿保机墓前,杀毙了事。前 
后被杀,不下百数,最后轮到阿保机宠臣赵思温,独不肯行。述律太后道: 
 “汝尝亲近先帝,怎得不往?”思温答道:“亲近莫如皇后,太后若行,臣 
自当相随!”此子可谓有胆。述律太后道:“我非不欲追随先帝,侍奉地下, 
但因嗣子幼弱,国家无主,所以不便往殉呢。”道言未已,竟取剑截去左腕, 
令左右携置墓中,恰是一奇。赵思温竟得免死。 
     述律太后临朝谕政,大小国事,均由裁决,仍令韩延徽为政事令,见第 
十一回。纳侄女为德光帝后。德光性颇孝谨,每遇太后有恙,忧急异常,甚 
至不进饮食,太后疾愈,仍复常度。礼失求野所以叙及。越三年,始改元天 
显。述律太后素有智谋,德光亦勇略过人,所以雄长北方,依然如旧,并不 
闻有甚么大变哩。惟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由唐主嗣源遣人游说,谓易代 
以后,无复嫌怨,何不归朝!文进部下皆华人,闻言思归,不由文进不从, 
乃率从归唐。文进降契丹亦见第十一回。唐主令为义成军节度使,寻复徙镇 
威胜军,加授同平章事,这真所谓特别宠荣了。 
     是时蜀亡岐降,吴尚照旧。岭南镇将南海王刘岩,因兄隐死后,承袭旧 
封,梁末建国号越,自称皇帝,改元乾亨,寻又改国号汉,更名为陟,尝与 
唐主存勖书,自称大汉国主,唐廷令改定国书,汉使何词不从,返报汉主, 
谓唐主骄淫,必不能久,汉主遂与唐绝好。南沼与汉境接壤,当时酋长蒙氏, 
为部下郑■所灭,改国号为长和。■遣使郑昭淳至汉,献上朱鬃白马,并乞 
和亲。汉主赐昭淳宴,赋诗属和,昭淳随口吟咏,压倒汉臣。汉主乃以兄女 
增城县主,遣嫁郑■。其实■已有后马氏,就是楚王马殷女,那增城公主到 
了长和,无非是备作嫔嫱罢了。既而汉南宫忽现白龙,汉主应瑞改名,易陟 
为龚,有胡僧呈入谶书,谓灭刘者龚,汉主乃更采飞龙在天的意义,杜造一 
个■字,定音为俨,取以为名。白龙已不足信,至自造名字,更属无谓。未 
几与楚失和,楚人入攻封州,■颇有惧意,筮易得“大有卦”,乃改元大有, 
遣将苏章救封州,用诱敌计,尽覆楚军。楚王马殷,乃遣使贡唐,联唐拒汉, 
自是楚、汉相持,各按兵不动。 
     汉东就是福建,自王审知受梁封爵,称号闽王。同光三年,审知病殁, 
子延翰嗣,受唐封为节度使。至庄宗遇弑,中原多故,延翰也建国称王,表 
面上尚奉唐正朔。只是延翰好色,妻崔氏貌甚丑陋,却异常妒悍。延翰广选 
……… Page 104………
良家女,充当妾媵,被崔氏接连加害,一年中伤毙至八十四人,崔氏为冤鬼 
所祟,也致暴亡。延翰得拔眼中钉,很是欣幸,乐得淫纵暴虐,任所欲为。 
弟延钧上书极谏,反被黜为泉州刺史,延钧很是不平,便与延禀私下设谋, 
欲杀延翰。延禀为审知养子,本姓周氏,原名彦琛,素与延翰有隙,曾任建 
州刺史,此次遂合兵进袭福州,延禀先至,缘城得入。延翰为色所迷,一些 
儿未曾预闻,至延禀突入宫门,方惊走床后,延禀早已瞧着,令部兵牵出门 
外,面数罪状,将他杀死。即开城迎纳延钧,推为留后。延钧仍令延禀还守 
建州,一面详报唐廷。唐封延钧为闽王。但闽已立国,与汉相似,不过汉已 
绝唐,闽尚臣唐,所以后唐天成元年,分为四国三镇:唐、吴、汉、闽为四 
国,吴越、荆南、湖南为三镇。吴、汉不服唐命,此外还算称臣唐室,列作 
屏藩。此段是补叙文字,亦即是点醒文字,遥应前卷第三回,表明大势沿革。 
但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季兴,与唐是阳奉阴违,当唐师伐蜀时,曾命充西川 
东南面行营招讨使,见十七回。他却请自取夔、忠、万、归、峡等州,唐庄 
宗当然允许。那知他实作壁上观,按兵不发,嗣闻蜀已被灭,不禁大惊道: 
 “这是老夫的过失哩!”司空梁震道:“唐主得蜀,势必益骄,骄必速亡, 
何足深虑!且安知不为吾福?”季兴乃放着大胆,竟遣兵士截住江中,遇有 
唐吏押解蜀物,送往洛阳,即就中途邀劫,夺得蜀货四十万,并杀死唐押牙 
官韩珙等十余人。会唐都大乱,不暇过问。至嗣源即位,遣人诘问季兴,季 
兴满口抵赖,只说是押官覆溺,当问水神。嗣源闻报,未免含愤,但因即位 
未久,不便劳师进讨。那知季兴得步进步,且乞将夔、忠、万等州,归属荆 
南,唐主嗣源,还是含忍优容,勉强允许,惟刺史须由唐廷简放。偏季兴先 
袭踞夔州,拒绝唐官,那时唐主忍耐不住,遥饬襄州镇帅刘训为招讨使,进 
攻荆南。老天似暗助季兴,竟连日霪雨,不肯放晴。刘训部军,多半病疫, 
且因粮运不继,没奈何引兵退还,季兴遂并取忠、万、归、峡四州。已而唐 
将西方邺,突出奇兵,把夔、忠、万三州夺还,更欲入攻荆南,季兴才有惧 
意,意举荆、归、峡三州,向吴称臣去了。同一称臣,何必舍北逐南。 
     唐相豆卢革、韦说,为谏议大夫萧希甫所劾,说他不忠故主,一并罢职, 
朝政悉令任圜主持。枢密使孔循,独荐引梁臣郑珏,得擢为相,寻又荐入太 
常卿崔协,任圜以协无相才,拟改用吏部尚书李琪。偏郑珏与琪不协,极力 
阻挠。安重诲又袒护郑珏,与任圜屡起龃龉。一日在御前争议,任圜愤然道: 
 “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出名家,识字无多,臣方愧不学,谬 
居相位,奈何复添入崔协,惹人笑议!”唐主嗣源道:“宰相位高责重,应 
仔细审择。朕前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博学多材,与人无忤,看来且可任为相 
呢。”语毕退朝。孔循面带愠色,拂衣先走,且行且语道:“天下事统归任 
圜,究竟任圜有甚么材能?如果崔协暴死,也不必说了;协如不死,总要入 
相,看任圜如何对待呢?”全是蛮话。嗣是好几日称疾不朝。唐主令重诲慰 
谕,方入朝莅事。重诲私语任圜道:“现在朝廷乏人,姑令崔协备员,想亦 
无妨。”圜答道:“公舍李琪,相崔协,好似弃苏合丸,取蛣蜣粪了。”重 
诲不答,心中很是不乐,每与孔循相结,毁琪誉协,唐主竟为所蒙,命冯道、 
崔协同平章事。看官!你想圜既短协,协须嫉圜,两人共掌朝纲,还能和衷 
共济吗?圜奈何还不辞职! 
     任圜自蜀入相,兼判三司,素知成都富饶,前时除犒军外,尚余钱数百 
万缗,乃遣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转运使,令送犒军余钱至京使。西川 
节度使孟知祥,怒不奉命,但因季良旧交,留居蜀中,不使任事。知祥妻李 
……… Page 105………
氏,系唐庄宗从姊,曾封琼华长公主,自与董璋分镇两川,内恃帝戚,外拥 
强兵,权势日盛,及季良至蜀,不得输送犒军余钱,唐廷颇加疑忌。安重诲 
尤欲设法除患,客省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严母面谕道:“汝倡谋伐蜀, 
侥幸成功。今日尚好再往么?”严谓食君禄,当尽君事,竟不遵母教,得请 
即行。得意不宜再往,此去真是送死了。既至成都,知祥盛兵出迎,入城与 
宴,酒至半酣,知祥勃然道:“公前奉使王衍,归即请公伐蜀,庄宗信用公 
言,遂致两川俱亡,今公复来,蜀人能不怀惧么?况现今各镇,俱废监军, 
公独来监我军,究是何意。”严方欲答辩,知祥已顾部将王彦铢,令他动手。 
彦铢率严下座,严始惶恐乞哀,知祥道:“蜀人俱欲杀公,并非出自我意, 
公亦知众怒难违吗?”遂不由分说,竟被彦铢推至阶下,一刀两段。遂上表 
唐廷,诬严他罪,且请授赵季良为节度副使。 
     唐主嗣源,尚欲以恩信羁縻,再遣客省使李仁矩赴蜀慰谕。并因琼华公 
主,乃知祥子昶,尚留住都中,亦命仁矩乘便送去,知祥总算厚待仁矩,遣 
归洛阳,申表称谢,但心中已不免藐视唐廷了。为后文伏案。 
     时平卢军校王公俨作乱,幸得讨平,公俨伏诛,支使官名。韩叔嗣坐党 
并死。叔嗣子熙载奔吴,邺都军亦蠢然思动,留守赵在礼恐不能制,密求移 
镇。唐主徙在礼为横海节度使,授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遣 
皇次子从荣镇守邺都。卢台兵变,由副招讨使房知温,与马军指挥使安审通, 
合兵围击,才得荡平。 
     宰相任圜,与安重诲同议内外重事,多半未合。唐主因敉平外乱,多出 
重诲主张,所以专信重诲。向例使臣出四方,必由户部给券,重诲拟改从内 
出,任圜与他力争廷前,声色俱厉,唐主也看不过去,怏怏入内。适有宫嫔 
接着,见唐主含有怒意,便问道:“陛下与何人议事,声彻内廷?”唐主说 
是宰相任圜,宫嫔道:“妾在长安宫中,从未见宰相奏事,如此放肆,莫非 
轻视陛下不成?”想是花见羞,详见下文。唐主被他挑拨,愈滋不悦,卒从 
重诲言。圜因求罢,遂免他相职,令为太子少保,圜心不自安,更请致仕, 
也由唐主允准,退老磁州。已经迟了。 
     嗣因唐主出巡汴州,行至荥阳,民因讹言纷起,都说车驾将调迁镇帅。 
朱守殷正出镇宣武军,颇怀疑惧。判官孙晟,劝守殷先发制人,守殷遂召都 
指挥使马彦超,与谋叛命,彦超不从,守殷便砍死彦超,登城拒守。唐主急 
遣宣徽使范延光往谕,延光道:“往谕何益?不如急攻。否则彼得缮备,反 
致城坚难下了。臣愿得五百骑速趋汴城,乘他无备,方可收功。”唐主乃拨 
骑兵五百,星夜前往,飞驰二百里。到了大梁城下,天尚未明,喊声动地, 
守殷从睡梦中惊醒,急忙号召徒众,开城搦战。两下里杀到黎明,御营使石 
敬瑭,又率亲军趋至,杀得汴军人仰马翻。守殷正要退回,遥见有一簇人马, 
拥着黄盖乘舆,呼喝前来,不由的意忙心乱,策马返奔。那知城上已竖起降 
旗,守兵一齐拥出,向前迎降,眼见是禁遏不住,无路可归,没奈何拔刀自 
刎,血溅身亡!死有余辜。 
     唐主入城,搜诛余党,共死数十百人,独孙晟乘间逃脱,径奔淮南。安 
重诲尚恨任圜,诬称圜与守殷通谋,密遣供奉官王镐赴磁州,矫制赐任圜自 
尽。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然后仰药自杀。圜系京兆人氏,素有政声,相 
业卓著,不幸抗直遭谗,无辜毕命。小子有诗叹道: 
     折槛留旌抗直臣,汉成庸弱尚知人; 
     如何五季称贤辟,坐使忠良枉杀身!重诲既矫制杀圜,然后出奏,究竟 
……… Page 106………
唐主嗣源如何主张?待至下回说明。 
     本回多叙外事,是前后过渡文字。前数回是专叙后唐,无暇述及外情, 
即如灭蜀一段,亦系唐廷直接用兵,唐为主,蜀固为客也。此回叙契丹事, 
兼及南方各镇,是契丹为主,而各镇为客,经此一回表明,则既足顾应上文, 
俾阅者知所沿革,下文因事叙入,自不至无绪可寻矣。至若孟知祥之杀李严, 
及平卢之乱,邺都之乱,汴州之乱,俱用简笔叙过,绝不渗漏。而任圜枉死, 
即顺手带出,后唐贤相莫如圜,特别提明,正所以表其贤而惜其死也。 
……… Page 107………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宠 唐明宗焚香祝天 
     却说唐主李嗣源,宠任枢密使安重诲,连他矫制与否,亦未尝过问,重 
诲冤杀任圜,才行奏闻,唐主反诏数圜罪,说他不遵礼分,潜附守殷,应该 
处死。惟骨肉亲戚仆役等,并皆赦罪云云。在唐主的意见,还算是格外矜全, 
其实已为重诲所蒙蔽,枉害忠良了。 
     重诲为佐命功臣,因此得宠,还有一个后宫宠妃,与重诲阴相联络,每 
在唐主面前,陈说重诲好处,唐主益深信不疑。原来唐主正室,系是曹氏, 
只生一女,封永宁公主,次为夏氏,生子从荣、从厚,妾为魏氏,就是从珂 
生母,由平山掳掠得来。见前文。又有一个王氏女,出自昇州饼家,为梁将 
刘鄩所买,作为侍儿,及年将及笄,居然生成一副绝色,眉如远山,目如秋 
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当时号为“花见羞”,得鄩钟爱。鄩死后,此女 
无家可归,流寓汴梁。适嗣源次妻夏夫人去世,另求别偶,有人至安重诲处, 
称扬王氏美色,重诲即转白嗣源,嗣源召入王氏,仔细端详,果然是艳冶无 
双,名足称实。虽王氏行谊不同刘后,但也是一朝尤物。从来好色心肠,人 
人所同,难道唐主嗣源,见了美色,有不格外爱怜么?况王氏身虽无主,尚 
带得遗金数万,至此多赍给嗣源。嗣源既得丽姝,又得黄金,自然喜上加喜, 
宠上加宠。即位来几,封曹氏为淑妃,王氏为德妃。 
     王氏尚有余金,又赠遗嗣源左右,与嗣源诸子,大家得了钱财,那个不 
极口称赞,并且王氏性情和婉,应酬周到。每当嗣源早起,盥栉服御,统由 
他在旁侍奉,就是待遇曹淑妃,亦必恭必敬,不敢少忤,及曹淑妃将册为皇 
后,密语王氏道:“我素多病,不耐烦劳,妹可代我正位中宫。”王氏慌忙 
拜辞道:“后为帝匹,即天下母,妾怎敢当此尊位呢?”初意却还可取。既 
而六宫定位,曹氏虽总掌内权,如同虚设,一切处置,多出王氏主张。 
     王氏既已得志,到也顾念恩人,如遇重诲请托,无不代为周旋。重诲有 
数女,经王氏代为介绍,欲令皇子从厚娶重诲女为妇,唐主恰也乐允。偏重 
诲入朝固辞,转令王氏一番好意,无从效用。看官阅此,几疑安重诲是个笨 
伯,有此内援,得与后唐天子,结作儿女亲家,尚然不愿,岂不是转惹冰上 
人懊怅么?那知重诲并非不愿,却是受了孔循的愚弄。循也有一女,方运动 
作太子妃,一闻重诲行了先着,不禁着急起来。他本是刁猾绝顶的人,便往 
见重诲道:“公职居近密,不应再与皇子为婚,否则转滋主忌,恐反将外调 
呢。”重诲是喜内恶外,又与循为莫逆交,总道是好言进谏,定无歹意,因 
此力辞婚议。聪明反被聪明误。循遂托宦官孟汉琼,入白王德妃,愿纳女为 
皇子妇。王氏因重诲辜负盛情,未免介意,此时由汉琼入请,乐得以李代桃, 
便乘间转告唐主,玉成好事。重诲渐有所闻,才觉大怒,即奏调孔循出外, 
充忠武军节度使,兼东都留守,唐主勉从所请。 
     可巧秦州节度使温琪入朝,愿留阙下,唐主颇喜他恭顺,授为左骁卫上 
将军,别给廪禄。过了多日,唐主语重诲道:“温琪系是旧人,应择一重镇, 
俾他为帅。”重诲答道:“现时并无要缺,俟日后再议。”又隔了月余,唐 
主复问重诲,重诲勃然道:“臣奏言近日无阙,若陛下定要简放,只有枢密 
使可代了。”唐主亦忍耐不住,便道:“这也无妨,温琪岂必不能做枢密使 
么?”重诲也觉说错,无词可对。谁叫你如此骄横。温琪得知此事,反暗生 
恐惧,好几日托疾不出。 
     成德节度使王建立,亦与重诲有隙,重诲说他潜结王都,阴怀异志。建 
……… Page 108………
立亦奏重诲专权,愿入朝面对,唐主即召令入都。建立奉诏即行,驰入朝堂, 
极言重诲植党营私,且说枢密副使张延朗,以女嫁重诲子,得相援引,互作 
威福。唐主已疑及重诲,又听得建立一番奏语,当然不乐,便召重诲入殿, 
重诲也含怒进来,惹得唐主愈加懊恼,便顾语重诲道:“朕拟付卿一镇,暂 
俾休息,权令王建立代卿,张延朗亦除授外官。”重诲不待说毕,厉声答到: 
 “臣披除荆棘,随陛下已数十年,值陛下龙飞九重,承乏机密,又阅三载, 
天下幸得无事,一旦将臣摈弃,移徙外镇,臣罪在何处?敢乞明示!”唐主 
愈怒,拂袖遽起,退入内廷。 
     适宣徽使朱弘昭入侍,便与语重诲无礼,弘昭婉奏道:“陛下平日待重 
诲如左右手,奈何因一旦小忿,遽加摈斥,臣见重诲语多拗戾,心实无他, 
还求陛下三思!”唐主怒为少霁,越日复召入重诲,温言抚慰。建立乃陛辞 
归镇,唐主道:“卿曾言入分朕忧,奈何辞去?”建立道:“臣若在朝,反 
累陛下动怒,不若告辞!”唐主道:“朕知道了。”会同平章事郑珏,表请 
致仕,有诏允准。即令建立为右仆射,兼同平章事。 
     既而皇子从厚纳孔循女为妃,循乘便入朝,厚赂王德妃左右,乞留内用, 
安重诲再三奏斥,仍促令赴镇。皇侄从璨,素性刚猛,不为人屈。从前唐主 
幸汴,往讨朱守殷,留他为皇城使,他召客宴会节园,酒后忘情,戏登御榻。 
当日并无人纠弹,蹉跎年余,反由重诲提出劾奏,贬为房州司户参军,寻且 
赐死。此外挟权胁主,党同伐异,尚难尽述。 
     义武节度使王都,在镇十余年,因与庄宗结为姻亲,曾将爱女嫁与继岌, 
所以累蒙宠眷,属州得自除刺史,所出租赋,皆赡本军。至庄宗已殁,继岌 
自杀,唐主嗣源即位,尚是曲意优容,不加征索,独安重诲屡加裁抑,且说 
他逼父夺位,心不可问,因之唐主亦随时预防。会契丹屡次犯塞,唐廷调兵 
守边,多屯驻幽、易间,免不得仰给定州,都不愿输运,遂有异图。再加心 
腹将和昭训,劝都为自全计,都即遣人至青、徐、岐、潞、梓五镇,赍投蜡 
书,约同起事。偏五镇概不答复,令都孤掌难鸣,乃复募得说客,令劝北面 
副招讨使王晏球。晏球不但不从,反飞表唐廷,报称都反,唐主便命晏球为 
招讨使,发诸道兵进攻定州。 
     都至此已势成骑虎,不能再下,只好纠众拒守。不反乌乎死,不死乌能 
泄养父遗恨!一面向奚酋秃馁处求救,啗以重赂。秃馁遂率万骑来援,突入 
定州。晏球见番兵气盛,不如让他一舍,退保曲阳。那秃馁即扬扬自得,与 
都合兵进攻。将至曲阳附近,伏兵猝发,左右夹击,把秃馁等一鼓杀退。晏 
球乘胜追击,拔西关城,作为行府,令祁、易、定三州土民,输税供军。都 
与秃馁困守孤城,呼秃馁为馁王,屈身奉事,求他设法免患。秃馁乃替他乞 
师契丹,契丹亦发兵相助。都遣部将郑季璘、杜弘寿等,往迎契丹军,适被 
晏球侦悉,潜师邀击,把季璘、弘寿一并擒回,斩首示众。 
     都益觉气沮,至契丹兵到,方与秃馁开城相会,合兵袭破新乐,复逼曲 
阳。晏球凭城遥望,见来军轻佻不整,可以力破,便召集将校,指示敌隙, 
方下城宣谕道:“王都恃有外援,跃马前来,我看他趾高气扬,必然无备, 
可一战成擒哩。今日乃诸军报国的时间,宜悉去弓矢,概用短兵接战,不得 
回顾,违令立斩!”此令一下,全军应命,当即开城出战,骑兵先驱,步兵 
继进,或奋挝,或挥剑,或持斧,或挺刃,不管甚么死活,一齐冲杀过去。 
晏球在后督战,有进无退,任你番骑精壮得很,也被杀得七零八落,死亡过 
半,余众北遁,都与秃馁,拚命逃还。 
……… Page 109………
     契丹败卒,走回本国,途中又被卢龙军截杀一阵,只剩得寥寥无几,脱 
归告败。契丹主耶律德光,再遣酋长惕隐一作特哩衮,系契丹官名。来救定 
州,又为王晏球杀败,仍然遁回。卢龙节度使赵德钩,复遣牙将武从谏,埋 
伏要路,截住归踪。惕隐不及防备,被从谏突出一枪,搠落马下,活捉而去; 
并擒得番目五十人,番兵六百人。赵德钧遣使献俘,解至洛都。廷臣请骈戮 
示威,唐主道:“此等皆虏中骁将,若尽加诛戮,使彼绝望,不如暂行留存, 
借抒边患。”乃赦惕隐及番目五十人,余六百人一体处斩。 
     契丹两次失败,不敢再入。唐主即遣使促晏球攻城,晏球与朝使联辔并 
行,至定州城下,指阅形势,扬鞭密语道:“此城如此高峻,就使城主听外 
兵登城,亦非梯冲所及,徒丧精兵,无损贼势,不若食三州租赋,爱民养兵, 
静俟内溃,自可不战而下了。”确是将略。朝使返报唐主,唐主乃不再催逼。 
好容易过了残年,直至次年即天成四年。二月,定州内乱,都指挥使马让能, 
开城迎纳官军,晏球麾军直入,都阖家自焚,负心人应该如此。秃馁被唐军 
擒住,械送大梁,就地枭首。贪小失大。晏球振旅而还,已而入朝,唐主褒 
劳有加,晏球口不言功,但说是久劳馈运不免怀惭,因此益契主心,拜为天 
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未几又徙镇平卢,寻即病逝,追赠太尉。晏球虽是 
两朝臣,但将略可称,故特详叙。会吴丞相徐温病殁,吴主杨溥,自称皇帝, 
改元乾贞,追尊行密为太祖武皇帝,渥为烈宗景皇帝,隆演为高祖宣皇帝, 
授徐知诰太尉兼侍中,拜温子知询为辅国大将军,兼金陵尹。因荆南高季兴 
称藩表贺,特封秦王。应前回季兴侵楚,至白田击败楚师,获将吏三十四人, 
献入吴国。楚王马殷,遣使诉唐,且请建行台。唐封殷为楚国王,殷始升潭 
州为长沙府,立宫殿,置百官,命弟宾为静江军节度使,子希振为武顺军节 
度使,次子希声,判内外诸军事,姚彦章为左相,许德勋为右相,整兵添戍, 
控制边疆。 
     吴主杨浦,闻唐、楚相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