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辽逆臣-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早就知道了使节团要到,千夫长准备的晚宴还是很丰富的。他虽然是契丹人,可是已经绝对汉化了,这酒宴也是汉席。
甚至睡觉都有暖被窝的,军营吗,当然有军妓了,都是汉人,也大多是刚刚从大宋绑回来的。
给大郎儿分的是一个刚刚十四的姑娘,进了屋还没看清她的模样,就见那个宋国秀才噗的趴在大郎儿面前,指着那姑娘哭道:“大人开恩呀,这姑娘是在下的女儿啊!”
这时,那姑娘已经转过身来,哇的一声哭号,抱住那秀才就痛苦在一起。
乱世离人怨,多少悲哀事!却是真巧啊。
大郎儿默默的关上门走出房间,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南侠展昭
下晌酒宴完的比较早,晚来无事,大郎儿带着红花盗。三师弟和妖女来到河边望月。浓阴不散,岸边垂柳在风中乱抽。夜鸟欢鸣,依稀有几只鸥鸟在水上盘旋。
鸟鸣如哀,静月如银,淡淡花香野草的腥味扑鼻而来。
一个扁平的石块被大郎儿顺着水面击出,哧溜溜在水面上跳动飘远,一溜儿蜻蜓点水的水晕渐次挡开,圈圈放大。
“我也来!”妖女不甘示弱,拿起一个石块也忽的也扔了出去,只听噗的一声,那石块儿直接的沉入水中,把水草中的水鸟惊起。
“切!鸟儿混蛋,竟然把我的石头吞了。”妖女绝不会承认自己的技术不行的。
红花盗和三师弟乍起耳头,惊然四望!这水鸟儿惊起的有些儿稀奇。
大郎儿的的那一串儿水花,其动静绝不会比妖女弄出的声响小。
此乃仲春,新的芦苇水草刚刚浮出水面,但各年的枯枝野树却也遮住了视线,很难极远。
难道水中有人?
就连大郎儿都感觉事情有些儿不对,随着大家侧耳细听。
‘吱吱!’是水獭的逗闹声,三师弟一箭射去,枯枝野草乱飞,惊起两只水獭慌张向远处逃窜,梨出的水纹在月色下清晰可见。
原来是这东西捣乱,大家都是长处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里地处边界,隔河就是大宋,有对方潜入的间隙也不新鲜;关键是如今两国之间的关系微妙,对方要除掉大郎儿这个祸害河北东西两道的元凶,将他在大辽境内杀死最恰当,省去诸多嫌疑的。
反而进入宋国境内,他们却不好明目张胆的动手了。
“回去吧,奴家有一些儿冷。”妖女拉着大郎儿的手,身子的微微颤动大郎儿感觉得到。
这么温馨的春夜,大惊小怪的就回去,红花盗和三师弟很不甘心。
要知道,越是有本领的就越有好奇心,今晚的月色很怪异。
大郎儿摇头,宋人懦弱,世人皆知,难道就为了自己的一条小命,大宋会冒着得罪大辽的风险在这里动手?一概不会的。
“妖女咋的今儿变成胆小鬼了?”
“坏人,谁怕?不过是感觉有点冷吧了。”
大郎儿怜惜的把她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子给她取暖,嘴里说道:“咋暖还寒,这春夜的寒风还是料峭袭人的,谁叫你穿的这样少的。”
妖女脸红了,但夜色下也不明显,委屈的左右扭动几下身子,呢喃:“就会欺负我,每次都这样。”
这时,红花盗已经点起了篝火,而三师弟穿行岸上的芦苇干枝间,不大的功夫竟然弄来几只水鸟,望着大郎儿呼喊:“大师哥,知道你烧烤的手艺好,今晚烤鸟肉。”
妖女吱吱笑,许是大郎儿的身子给的送去的温暖,也不哆嗦了,就手儿搭在大郎儿肩上哀求:“坏人,抱我去火堆那里,给我烤鸟肉吃。”
身子上的俩鼓胀贴在大郎儿身上,把他弄的一身火热,嘴巴贴在她的耳边轻轻耳语:“哥哥有个热乎乎的小鸟儿,你吃不吃?”
妖女本来莫名其妙,可是身子下面已经感觉的坏人的坚挺,顿时娇羞一片,趴在大郎儿的怀里骂道:“坏人!你把它割下来我就敢吃。”说着身子一弓,大郎儿就觉得胯下一痛,妖女已经飞身而起,吱吱笑着就已经跑到火堆旁打量着三师弟正扒皮的急着大鸟了。
大郎儿痛叫一声俯身揉刺痛处,红花盗坏笑:“兄弟那玩应儿总招惹是非,还真不如割下来给哥哥下酒。”说着就从腰间在下羊皮酒袋子,咚咚咚就喝了几口。
大郎儿不理他,猫着腰忍着痛就来到火堆旁坐下,拿过已经处理好的大鸟就加在火上烤了起来。
三师弟知道,大师哥有个习惯,总是随身带着自己配置的香料,据说是用海里的鱼肠子混合一些的香料弄的,用它烤肉绝对好味道。
果然,涂过香料的鸟儿被烤了一段儿,香味已经随风四散,诱人的味道把妖女有引了过来了。
“坏人,这香料不错,改日把方子给我一份,回去也给爷爷显个手艺。”
这方子乃大郎儿结合两世竟然弄出来的,这年代绝对独一份!本来还想着实在不行,开个小酒馆度日的,所以饶头:“不行,这可是哥哥的宝贝,不传外人的。”
说着不怀好意的打量着妖女,妖女也知羞,低着头耳语:“坏人,就知道算计人家,又能你去和爷爷说,人家是从小就订婚的,你就别做梦了。”
“你个疯丫头,有哪家公子会受得了?”大郎儿嘴上调笑,心里微酸,原来已经名花有主了。
“不告诉你坏蛋!”妖女拿过已经考得差不多的一只鸟儿就吃了起来,还一边儿暗暗打量着大郎儿的反应。
大郎儿侧耳定神,儿红花盗和三师弟已经站了起来,手里的家伙都严阵以待了。
因为一个轻微又快速的脚步声已经渐渐接近了。
从月色下从容走出一人,七尺身高,白衣秀士服饰,手里一把逍遥扇慢慢在眼前晃动,嘴里啧啧连声:“好味道啊,绝对好味道!熟话说,相见就是有缘,今儿在下却又口福了。”
近了就看得清了,这人四十左右,精瘦却浑身干练,浓眉方脸有精神,要是年轻二十岁,绝对是迷倒一大片怀春少女的美男子。
这家伙不把自己当外人,做到火堆旁就拿起一只烤熟的鸟儿就吃了起来。
红花盗看着有趣,把手里的酒袋子做暗器,忽的就往他脸上飞去。
这人丝毫不惊,也不知道如何动作的,那酒带子已经被他拿在手里喝上了;足足的引了几大口,才意犹未尽的叹气:“南京杏花春!果然好酒,可惜加了一些儿作料儿,就把酒味破坏了;九香迷魂散,这么说这位朋友就是南京顶顶大名的红花盗了。”
这人也不含糊,手儿迅速的扔进嘴里一个东西,又就着酒喝下了。
大郎儿知道,一定是解药。红花盗明显已经在酒里做了手脚;而这人更是了得,是谁?
红花盗和三师弟虽然一身子的戒备,却也不能叫人看轻他们,也都故作镇定的坐下来喝起酒来。
那人望向大郎儿,一脸遗憾的说道:“看面相,应开始一个本分善良的人,不想却有一颗豺狼心肠!”
大郎儿心里一颤,才又镇定的望着他:“天晕云遮月,风大土迷眼;朋友又如何知道你所听到的就一定就是真的?”
那人眼帘儿忽闪,忽又莞尔一笑:”也对,听说你是陈传的弟子,在下绝对不相信,他老人家会收一个恶人做弟子的。不怕实话告诉你等,红花盗和这位小兄弟的身手都很好,但是在下要想取你性命,也是易如反掌耳!只是拿不定主意,你就是那个在河北做尽坏事的那个混蛋罢了;因为你和传言中的那个大郎儿身材长相不相符,才是在下没有动手的原因所在。”
大郎儿挥手止住跃跃欲试的红花盗和三师弟以及妖女,定睛的望着他:“真相如何,将来自有定论,真相大白的一天,这里兄弟就先谢过朋友的手下留情了,不知该不该问,朋友究竟是哪一个?”
那人放下酒袋子,郑重的合手行礼:“在下展昭,特来陪欧阳修大人来到这里接应北国使者的。”
南侠展昭?!
看来还真有这个人!
大郎儿哈哈大笑:“如此说来,水里那位一定就是翻江鼠蒋平蒋大侠了?何不到这里喝上一杯?”
就听水面显出一个黑影,伏在水面上大笑:“朋友果然好见识!在下正是蒋平。”




第一百四十五章:各有所恃
今日三更,第一更这就来了,盼您的捧场收藏!
………
大宋包拯,绝对千年历史中只得回味的人物;要说二十一世纪,人们还喜闻乐见的的历史人物,整个两宋320年,唯有这个包青天独居榜首了。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此时,开封府这个职位正是欧阳修担任,因为他被灾民的事件牵累,到了今年的六月才换成包拯的。
三侠五义中的人物,大郎儿实在是心存疑虑的;当听说此人就是南侠展昭,就对河里面可能潜伏的人物本能的问了一句,不想真的把五义中的翻江鼠引了出来。
那蒋平,水性果然极佳,浮在水上言笑自如,大声呼叫:“你个刘大郎儿,无论是否真的就是那个祸害河北百姓的混蛋,依着俺的脾气,就是一刀杀了了事,反正都是敌国狗官!但包大人律法严厉,讲究证据,才会被展昭犹豫了,留你一条狗命!不过你的事,包大人正在调查,一旦属实,就是上天入地,俺们也会取你的狗命的。”
能史上留下如此清明的,非包拯莫属,大郎儿还真的期待和这个人见面;至少自己的冤枉能被他查清,可以期待的。
那蒋平,不一会儿就到了岸边,跳上岸来一抖身子,水花四溅的同时,已然接过展昭手里的酒袋子喝了起来,很显然,对大郎儿几人,他们是很有自信的。
三师弟果然少年气盛,面对南国有名的高手,顿时生出挑战之意,望着展昭笑道:“多闻展大侠号称御猫,本领超群,今儿小子不才,倒要领教一二!”
说这话就跳到一旁,摆开架势;甚至不看大郎儿一眼。显然是怕他阻挠。
三师弟的功夫,大郎儿大抵知道;至于这个展昭究竟神奇到如何程度却是个谜,所以还真像叫三师弟上去试试。
这展昭既然坦诚是来接应北国来使的,就没有此时下死手的道理。
这个罪名他担不起,因为他代表的是包拯和大宋朝廷!
展昭何曾不知道大郎儿的意思,淡然一笑,就走到三师弟对面,一撩衣摆塞在腰带上面,意定气闲的一摆手,说道:“这位朋友显然经过名师指点,就这份镇定就俨然大家气派,和某家当年也不差一分;不过某家痴长多年,就这份历练值得自得了。”
不愧南侠,事事给人余地!四十岁的他正是一身功夫鼎盛时刻,面对初出茅庐只有十八岁的三师弟,绝对算是谦逊的很了。
三师弟心存感激,但是为了不落气势,还是拉下脸来说道:“你我南北异国,本就不是江湖买卖,客气话就不说了,后辈小子就失礼了。”
话音未落,就见他的后脚突然使劲,地上的浮土顿时把两人之间的空间弥漫,更有几粒尖利的石子儿带着呼啸想着展昭飞去,而三师弟绝不手软,更是趁机将手中的各五只袖箭,分上下三路迅快的发出,人儿也想一只利剑向展昭杀去。
那展昭,毫不惊乱!
不知何时手里就有了一把游龙剑,微微向后退了一步,游龙剑在身亲卷起圈形的波浪,就听叮叮当当,十只袖箭一次挡回,又向着正全速杀来的三师弟回击而去。
三师弟无奈,只有高越空中,躲过袖箭,人儿还猛烈的从空中向展昭袭来,手里的软剑嗡嗡晃动的声音,更是搅乱敌人视听的绝招!而另一只手,又把五只袖箭握在手中。
无论那展昭是躲避锋芒还是接招,都是必被三师弟的后招打乱步骤。
可展昭竟然神奇的旋转起来,在三师弟的右侧,险险的刚巧躲过正面的攻击,然后又神清气闲的站在那里,甚至都没有趁着三师弟片刻的惊慌和狼狈加以攻击。
这一次对招,三师弟显然失去了气势,好在没有章乱,马上又镇定心气和展昭对峙起来。
那蒋平望着跃跃欲试的红花盗,手里分水刺一摆,嘴里调笑:“早就听闻南京红花盗大名,不想竟是为虎作伥之徒,今儿就叫俺翻江鼠领教一下高明。”
那蒋平一身功夫都在水里,就这会儿,也把身子贴近岸边。显然是做不低的打算,本来的的意图也不过是怕红花盗上去和三师弟俩人合击展昭罢了。
可一直没有言语的妖女嘴里却含着一个银哨子吹了起来,显然是在呼唤他的六位恶鬼叔叔。
那六鬼可是不简单,加上他们,展昭再厉害也是难为了。
显然,这展昭也对即将到来的六鬼也知深浅,向着大郎儿一拱手,哈哈大笑:“明儿还要见面,今天就算打个招呼,告辞!”
就见他把几段儿枯枝扔进河里,人儿就像一只飞鸟,轻飘飘的点在枯枝上面,蜻蜓点水般就消失在芦苇荡里。
再看蒋平,早已踪迹皆无,水里翻起的水花儿,还能知道,他就是在这里钻进水里的。
闻讯赶来的六鬼,本都是回纥人,绝对是旱鸭子,只有望着茫茫水面,徒唤奈何了。
妖女击掌哈哈笑:“鬼叔叔果然了得,听见你们的大名,就把南国鼎鼎大名的南侠展昭惊走了。”
六鬼望着水上依然飘动的枯枝,想着那展昭的能力,都是心中暗暗惊诧,他们六人就算联手也不过比人家强一些罢了,就是留下人家都是妄想。
大郎儿问红花盗:“以你的能力,可抵挡这展昭多少回合?”
红花盗思忱良久,才茫然回话:“要是比武,可挡三百招,要是生死相搏,三十招后就危险重生了。这南侠展昭,果然名不虚传啊。不过嘛,咱红花盗逃命的本领独特,他要留下我红花盗,也是很难的!”
这话儿大郎儿点头,做独行盗的,最大的本领恐怕就是逃命的功夫了。
回到住处,妖女拉着大郎儿恳求:“坏人,我有点怕怕,你就进去陪陪我吧,不过,不许使坏碰我,不然就大叫,让六鬼叔叔扒了你的皮!”
眼来妖女也有绝招!
大郎儿被展昭一搅合,还真没有继续调戏她的兴趣,拍拍她的肩膀说道:“你个妖女,咱大郎儿可没兴趣招惹的。”
嗷!妖女呼叫:“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看我不。。。。。。!呜呜,难道我真的就那位差么?”
大郎儿摇头晃脑:“这可是你说的哦。”
然后就急急的跑进了屋子里面,妖女举着小拳头嗷嗷杀进,片刻就从里面传出她的惊叫,然后是间断的喘息阵阵。
………
您的收藏是对羊羊鬼最大的鼓励!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河东去
今日二更来了,品书竟然如此效果,真的叫羊羊鬼汗颜!
收藏!收藏啊!羊羊鬼无奈的呼喊。祈求。
……
沿着三岔口东南行,为小南河,因其乃黄河分流,水势还算湍急宽大,沿河有双港镇。小南河寨。到了涡寨,就见到一个蓄水分流漕坝;此坝有分流黄河水以供小南河航船,也有调节水位甚至为两侧良田供水之用;当然,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收取过路商船的关税的。
过了此坝,就进入黄河古道了,是为河北西路清州地界。
欧阳修就带着手下在双港镇已经北国使节团的到来。
北国的五条大船皆为大翼船,比起宋国的两艘百梢战船都小了许多,更别说欧阳修坐的那艘三层楼船了。
李俨大郎儿等人都被欧阳修派来的小船接应到他的楼船上,双方对换了国书照会,自然按照礼节客气一番儿。
有王朴事先的调教,这些儿礼节等等大郎儿也大抵熟悉了。
那欧阳修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虽然文章严谨;但诗词善作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却也六一婉丽,实妙于苏。欧阳修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可谓大家。
此人年近五旬,已然花白须发;方脸细目白净脸,眉角竖纹干裂,显然是个心事很细微又善于思考多虑之人。
“李大人状元公,大才横贯北国,永叔(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就是在南国,也多成听闻大名,今儿有幸当面,永叔何幸!”
欧阳修只对李俨客气,然后又和红智大师过礼问安,就是看都没有看大郎儿一眼。
正好,省的问起罪来,大郎儿也从解释;见到展昭就站在欧阳修的身后,肃穆凛然的打量着对面北国的使者。
俩人目光碰到一起,大郎儿点头微微一笑;那展昭也微微点个头就又望向别处。
展昭后面,是约有百人的禁军服饰,皆挂腰刀,身后背着弩箭;单论装束绝对比北国的护卫齐整豪奢,人也都精神抖擞,一派嚣张不屑的气势。
妖女小声嘀咕:神气啥子?都没有咱被国人长的健壮高大!
大郎儿微微点头没言语,眼睛正在大郎儿欧阳修身后的两个年轻人。
看打扮,都是文人服饰,竟然还都是进士身份,就是还没有穿官府。
新榜进士,去年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那么这二人就是他的学生了。
这时候,众人寒暄完毕,欧阳修就带着大家来到船台上的一个凉亭里面,请大家喝茶,随便一挥手,南国的两只百梢战船在前面领航,其余的大船都跟着三层楼船依次进入了黄河航道。
此时为逆水行帆,黄河水正逢春汛,水面既宽又急,光靠硬帆行船确是很难的。
这时候,就得靠右侧的一溜儿纤夫往前拉着前进了。
右侧纤夫们喊的号子断续传来,声音沧桑而齐整;船头把昏黄的黄河水从中间犁开,翻转的水花就像两条巨龙,欢急的向侧后涌去。
此时已是午后,阳光明媚,威风娇柔,轻轻划过凉亭,些许的凉意更是叫人精神一振。
大郎儿和妖女等人独居一桌,确是那两位新进进士作陪。
其中一位瘦又精神的年轻人大有趣味的打量着大郎儿,大郎儿也不示弱,用眼光也回击。
大郎儿泯了一口茶水,望着他笑道:”这位先生是去年的鱼跃龙门的吧,见先生气度不凡,没准儿还是鼎甲之才也。”
那人还算谦虚,颇为不好意思的一笑:“蒙皇上和恩师看重,点了头榜二名。”
头榜二名,不就是榜眼吗?不过这个榜眼之名,还得等到二十多年后,才被宋国使用的;三鼎之才,哦!那个苏轼不就是榜眼吗?难道。。。。。。。
大郎儿心里一震,古来名人文士车载斗量,但他最佩服和喜欢的恐怕就是这位苏轼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大郎儿站起,拱手行礼:“难不成就是子瞻兄?”
那人也站起来回礼:“有辱大人清明,正是苏轼!”
然后一指身旁的比他胖一些的圆脸青年,说道:“这位儿乃曾巩,同进兄弟,却是比我这个后晋大有才名的。
又来一个唐宋八大家的人物,这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诗词不显,但文章卓然,最得恩师欧阳修看重。
那曾巩只是微微一欠身,就算和大郎儿打招呼了,嘴里言道:“刘隆刘子玉,别号大郎儿?这名字如今可在南国如雷灌耳啊!嘿嘿,据说可解小儿啼哭的,有人只要一喊:大狼来了,真是神鬼避路,小儿立刻止哭也!”
这不是变相骂人吗?文人的嘴巴就是刀子,这一刀刀的算是把大郎儿割的无法可想。
只有变换话题,把这烦心的事儿扯远。
大郎儿哈哈,望着苏轼说道:“坐地日行八万里,轮回换看日月新;这晚霞氤氲,羞红如美人的热烈,此时何必大煞风情的议论它事儿!”
苏轼欢然,举目四望,见大河滔滔,渔帆点点,更有鸟儿翻飞上下,依稀传来的纤夫的号子竟然显得异样的深沉而古远。
“就以大河为题,每人作诗一首,以娱情志,若何?”
曾巩虽不善诗词,但是自信也比一个山中猎户来得容易,自然欣然首肯。
“吾提议,自然是吾先来抛砖引玉也!”
这苏轼果然豪爽性格,端起酒坛子就灌,然后大叫一声痛快,就来到船边,眼望奔涌大河,夕阳缠绵,顿首高吟:“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
这首诗,明显是少年意气!
此时的苏轼,刚刚科举高就,前途一片光明,还没有经历连贯不休的打击和挫折,自然写不出大江东去的豪情,也没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悲哀。
苏轼很自信的望着大郎儿:“都传闻,北国刘子玉,文采风流,诗文无双,今儿就拭目以待了。”
大郎儿汗!在诗文大祖面前称文采?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还真想把他苏轼的大江东去盗版,可是又实在没这个脸面,筹措只见,见到那曾巩一脸的讥笑,不由恶向胆边生,站起来大叫:
“熟话说,好男儿长歌当哭,今儿某家就歌一曲,图个大家一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歌儿,大郎儿实在熟悉,唱起来沧桑而古远,更有着这年代没有的韵律,;但歌词和音调意境实在深远幽绵,叫人回味无穷。
苏轼连连叹气,好歌儿!真是闻所未闻,十足震撼惊心!只是好像也太消沉了,就如一个花甲之人的挽歌,凭的叫人揪心。
就连欧阳修和李俨甚至红智大师都闻声过来了,瞧着大郎儿的眼色很狐疑。

您的收藏很容易,但对作者可是一种无上的鼓励!




第一百四十七章:初交锋,意蹉跎
今日三更,没别的,就是希望您会喜欢收藏!
………
大郎儿心下狂汗!
光顾的争口气显吧了,这会儿细思起来,果然这首词有点不对路子;尤其那词中的满腔沧桑古意,就不是大郎儿这年岁应该写出来的。
大家望着他的目光,叫他感到很冷。
红智大师可人,可对此词的意境大为赞叹:
“不想刘大人,年纪轻轻的,就看破红尘,真是我佛中人啊!”
大郎儿只有顺坡爬驴:
“人生瞬间百年,白驴过隙;年有春华秋实,日有黑白轮转;比如朝露,又何曾没有黑夜冷风冻雨的煎熬!又如晚霞,又岂没有夕阳无限好的凄美甚至期望。
如今,天下三分,或征伐或冷战,危急明伏暗潜,一旦有瞬息天灾人祸,国何以堪?黎民又何堪?”
大郎儿望着大河东岸,这里虽然受到北国军民摧残的轻很多,但也是荒村残寺横亘其间,不由感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chú)。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欧阳修眯着细眼,意态冷凝,嘴里满是疑问:
“刘大人好才情!恐也是楚人宋玉般,玉外糟内罢了;这河北东西两路,遍地的灾民荒村,多要感谢刘大人的恩赐啊!这里的黎民就不是你所戚嘘和怀忧的百姓吗?更何况,刘大人恐怕还是个汉人吧!”
这一连串的指责,大郎儿哑口无言!
分辨了没用,人家绝对难信!
再说,为了北国的亲人和朋友,他也不敢分辨。耶律洪基和田继业这就是叫他哑口无言的活受罪。
晚霞把大地染成淡淡的晕红,风过,炊烟渺渺,向南飘荡;依稀有大小鸥鸟在飞翔扑食;嗷嗷的叫声把大郎儿的思绪惊醒。
“在我大郎儿心中,无论南国北国,都是华夏江山;宋人辽人,都是华夏儿女,兄弟纵有纷争,将来还是要一统合一的。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人心变故所为,非一两个智者所能阻挡也,只是苦了万千百姓!子玉不才,也知道心忧天下,感黎民之苦,才毅然以牢狱之身而投身救灾的行列。”
只是牵连而来的河北两路也跟着受创如此,就不是我一个小小的猎户所能挽回的;虽然困惑和伤心,却也十足无奈。
至于河北两路的恶行,是否真的就是我大郎儿所为,苍天可鉴,想来会有大白的一天。”
曾巩撇嘴:“巧言令色!司马昭之心也。”
欧阳修确系眼一睁:“请问?将来三国一统,又是谁来执耳?难不成就是契丹人?”
这话儿没法子接。
谁来一统中原,大郎儿岂能不知!
可是,这话儿他敢说吗?
残忍又野蛮的蒙人一统了中原,又彻底践踏了中原!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不是无病呻吟!
“或许,有一天,汉人会真正的觉醒,才会真正的掌控中原。”大郎儿只有含糊其辞。
但还是被苏轼抓住,“请问?如何才是觉醒?难道如今的宋人都在痴迷混沌之中不成?”
或许差不多吧,大郎儿心里大痛,形而上学的儒教,正被固执而牵强的抽象成死板的教条;这该死的教条排斥一切新鲜的东西,都义无反顾的把它指责为奇瘾怪巧,直到被人家用这种奇瘾怪巧把他们逼入绝境!
如今,正在大宋悄然兴起,最后成为儒学主要流派的程朱理学,就是这种极至歪曲的儒学的登峰造极!
可大郎儿有什么办法,去改变这种遗憾?如今的他只有困惑和叹息。
夜来泊船了,花灯闪闪,就如天上的星星,把水面映出串串儿流彩。
这只是一个小槽坝,只有一个五百人的宋军营地,安排不了这多人的吃住;所以大家都留在船上。
挂着灯笼的小船,穿梭大船其间,有的是叫卖;有的也是叫卖,不过她们卖的是他们自己罢了。
此时,宋国文人的风流果然彰显,竟然会叫上来十几个船妓上来歌舞唱曲助兴;好像,前会儿对灾民的哀怜,这一刻都被夜色带走了。
在座的每人都配上一个船妓,大郎儿也不例外,只是半傍晚前的争论彻底打乱了他的心情。
酒酌杯来笑语欢,琵琶声声落玉盘;商女何知亡国恨,只怨蛮人铁骑强!
大郎儿实在无法解开心绪,只有来到船旁瞭望大河奔腾。
昏黄的河水在夜色下,灯火阑珊中,竟然带着几分羞揉,哗哗水声,就如知趣的琴音,伴着船上的欢歌笑语,把一切都装点出一分妖娆和安逸。
这安逸,也就如奔腾的大河,能够永远这般平淡而静谧?
妖女似也知道,大郎儿的愁结,来到身边偎依着他劝道:“他们都冤枉了你,你又如何不解释?当时要不是你用眼色止住了我,就。。。。。。”
大郎儿把她搂在怀里,慢慢抚摸着她的脸儿,嘴里说道:“不可以的,要是说了,不单我自己的性命难保,就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都跟着受难的。”
妖女出身大族,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勾当,所以才无奈:“哥哥真苦,皇上派你来,你曾刻意推脱的,可是。。。。。。”
这是人家故意下的一个套子,岂是大郎儿能够摆脱的。
“好在,还有语嫣知道哥哥的苦,今后再也不和你扭气了。”
丫头被大郎儿身上的火热,弄得满是情意;大郎儿凄然一笑:
“别的,那样就不是你了。”
“难道?你喜欢我的调皮和胡作非为?”
“嗯,有一点,只要不过分。”
“嘻嘻,这样我就放心了,做一个淑女,人家真的憋屈的。”
哼哼!有人在后面运气,二人忙着分开回头望。
是展昭静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