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兵主-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昵?”
“娘亲这些天一直在城外村里,很久没回来了。”甄宓皱了皱小巧的鼻子,道:“娘亲说城里住不惯,一定要住在外面呢。”
刘母的脾气,刘渊如何不知?刚刚一问,不过是为防万一罢了。
刘渊嘿嘿一笑:”既然母亲不再府中,那么…嘿嘿嘿…”刘渊YY笑着,抱着两女,转身往卧室方向走去!
蔡琰一下子就明白了刘渊的意思,俏脸一红,连碎了几口,挣扎道:“大白天的…”
“大白天的怎么了?老夫老妻的怕个甚!”
刘渊无赖一笑,根本不理会蔡琰轻微的挣扎,半搂半抱着两女,快步转过过回廊,入了后院。
甄宓这时候终于明白了刘渊是什么意思,脸上期待、羞涩、还有些恐惧和害怕。
“夫君…貂蝉姐姐在后院…”
“貂蝉?”刘渊心头一转,突然笑了:
“我们做我们的,管他去死!”
说话间,已经到了卧室门口,刘渊一脚踢开房门,将两女抱进屋里,反手就把门关上。
不一会儿,便听得阵阵轻微的呜咽声与沉重的喘息传了出来。
说到貂蝉,却要回溯到几年前。
自那次貂蝉离开幽州,便杳无音讯。刘渊对此,也没太过在意。一直到今年,也就是189年,刘渊南下处理董卓之事之后,貂蝉才又回到了渔阳。
与她一同到达渔阳的,还有她的宗门,阴阳家。
对于貂蝉如何说服宗门投靠刘渊,我们就不细表,单说貂蝉回到渔阳之后,暂时将宗门安排妥当,便即光明正大的住进了刘渊的府中。
这天,貂蝉正在屋中做女红,忽然听到一些怪异的声音隐约传来。貂蝉不由有些奇怪。
“红儿,红儿!””小姐!”
婢女走了过来。
“这是什么声音,真奇怪!”
婢女满脸红晕,支支吾吾。
“嗯?”貂蝉疑惑的看了眼婢女,放下手中女红,袅袅婷婷就要往外走。身后娉女想要拦住她,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才是。
打开房门,那奇怪的声音更清晰了,貂蝉迎着声音抬头一看,却不正是这府中女主人蔡琰的卧室?
刹那间,貂蝉变了颜色!
这声音,不正是…渔阳王未在府中,这王妃竟然…貂蝉念头一转,面上尽是愤慨,她抬步就走了过去,迎着那越来越激烈,越来越令人血脉卉胀的声音,貂蝉伸手就要推开房门。”小姐!小姐!”婢女见此,大惊失色,连忙不顾主仆间的规矩,一把就拉住了貂蝉。
貂蝉瞪了她一眼,轻轻一拨,将婢女推了个踉跄,再一挥手,就将房门推了开来!
貂蝉抬头一看,娇躯浑然一颤,一双媚眼睁得圆圆的,娇小的嘴儿张威了O形!
只见屋内,三个脱得精光的男女正坐着龌龊的事儿!
这还不说,那两个娇嫩的女体竟然平躺在圆桌上,一个雄壮的身躯正站在地上,双手把着其中两条雪白的美腿,正在呼哧呼哧的前后进出!
而那人,却不正是那渔阳王刘渊模样?!
“啊!”
貂蝉尖叫一声,转身飞奔而走。那模梓,活像了一只受了惊吓的燕子,虽然失措,却仍不失优雅。
“这人…这人…太过分了!”
貂蝉一颗心儿嘣嘣直跳,娇媚的脸上满是淡淡的粉红色,一双大而圆的眼睛里惊慌、羞涩、渴望不一而足!
其实刘渊早就知道了貂蝉的到来,而且之前否定蔡琰的话,未尝不是为了看到这一幕。
一把按住也惊慌起来的蔡琰和甄宓,口中嘟囔两声,继续工作起来。
不一会儿,那诱人的声音更甚从前。
次日清晨,刘渊从雪臂粉腿中钻出来,更衣洗漱,神清气爽的走到后花园中。
老远的,就听见了乒乒乓乓的打斗声。
转过花园一角,刘渊抬眼便看见了一大一小两个壮汉正纠缠打斗在一起。
“呵呵呵,老典,小典,早啊!”
刘渊呵呵的笑着走了过去。
两人见刘渊到来,当即收手,走过来见礼。
“怎么样老典,小典这半年来有没有进步啊?”
刘渊摸了摸典韦儿子典满的头,呵呵的笑。
“嘿嘿,这小子!”典韦笑骂道:“进步是有些,不过还远远不够。”
虽然如此说,但典韦限中的满意,却无法掩盖。
“好小子,在你老爹手里能走几合?”刘渊笑道。
“嘿嘿,”典满憨笑一声,那模样像极了典韦:“三十合!”
“好家伙!”刘渊赞道:“这天下能在老典手中走过三十合的人真的不多哦!”
“哼!”典韦横了儿子一眼,道:“不过平时搭手罢了。你小子这两手功夫,沙场之上还差得远呢!”
典韦这话说得确实不错。
典满如今十二岁,能在其父手中走三十合,虽然不错,但毕竟没经过血火洗礼,若真要生死相搏,刘渊相信,最多五合,就会被典韦杀败!
“少爷,这小子武艺已经到了瓶颈,再这般练下去也没用,您看什么时候把他弄到军中去锻炼锻炼?”
典韦踌躇了片刻,扭扭捏捏道。
“呵呵呵…好!”刘渊笑道:“老典你是本王的侍卫统领,满儿以后也做本王的侍卫统领!过些日子等公义和公明回渔阳述职之时,就寻个机会把他放到军中锻炼锻炼,本王的侍卫统领,没本事可不行!”
“真的?!”典满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典韦则十分感动:“少爷…”
刘渊笑着摇摇头,感慨道:“十年啦,老典,你跟着本王东奔西走,水里来火里去,已经整整十年。我二人如今是情同兄弟!日后本王得了天下,你典家就是我刘家永远的侍卫统领!”
“少爷!”
典韦看着刘渊,感激涕零。
皇帝的侍卫统领,可不就是禁卫大将军么?
他典韦一介草莽,日后竟能爬上这个位置。而且子子孙孙,都是这个位置,这如何不让他感激?”少爷放心,俺们姓典的没孬种,以后自俺而下,俺的子孙谁要是做了对不起王爷的事,就断子绝孙!”
(未完待续)
一百六十九章 辽东倭人作乱
“呵呵呵…”刘渊笑着摇摇头,道:“你老典的为人我怎不了解?至于后人如何,且随他去。咱只做现在的自己,不瞻前,也不顾后,呵呵呵呵…”
对于典韦等一众最先追随他的人,刘渊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个承诺并非全只是为了收拢人心,更是其内心深处的意愿的体现。
而后,刘渊又指点了典韦父子二人的武艺,眼看将至辰时,便即准备让人招来郭嘉等人,商讨一下之后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与典韦道了声,正要转身离去,便见一丽人袅袅婷婷带着俩婢女从回廊拐角处走进了园子。却不正是貂蝉主仆?
这时候貂蝉也看见了刘渊,脑海里不由浮现出昨日的情景,当即脸红心跳,碎了口‘坏人’,匆匆走了。
刘渊嘿嘿一笑,也不在意,大步走出了后院。
书房里,刘渊坐在主位上,郭嘉、陈群、沮授、贾诩四人走进门,施了礼,各自落座。
“此番本王南下,诛灭董卓,此事已告一段落。今日把大家召集起来,是为商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首先,各位先说说我幽州如今的大略概况,再据此定策。”
刘渊笑道:“奉孝,还是你开头吧。”
郭嘉放浪的躺在太师椅上,完全没有半点手握大权之人的威严,听了刘渊发话,沉吟片刻,又喝了口小酒,才道:“嗯…主公麾下如今有上谷、渔阳、辽西、辽东、冀州、并州、水师七大军团。正规精锐军总数有七十万。算上预备、后勤、工程等兵种,总计约一百二十万之巨!”
“如今,上谷军团、并州军团驻河西,与西域诸国及北匈奴对峙,其间摩擦不断;渔阳军团驻伏羲城,辽西军团驻始秦城,冀州军团驻巨鹿,这三大军团如今没有要务,只在加紧训练备类兵种;辽东军团驻丽韩城城(原高句丽首府国内城被攻下之后,被改名丽韩城),如今却是焦头烂额。”
说到这,郭嘉皱起了眉头。
“嗯?”刘渊惑道:“怎会焦头烂额?难道高句丽三韩与扶余挹娄余孽作乱?”
郭嘉摇摇头,道:“并非如此。自185年主公攻破五国,纳入版图之后,先前确实有诸国余孽欲图作乱。但明里有民族融合政策与各种政治扶持与优惠,暗中有暗部镇压,再加上辽东军团武力威慑,不过两年时间,就已拔除了所有隐患。从187年开始,辽东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那是何原因?”
“却是因为倭人!”
“倭人?!”刘渊眼目一瞪,道:“是瀛洲的倭人?”
“不错。”郭嘉道:“这事还得从今年七月说起。时值主公南下,辽东忽然之间发生了几起血案。后来经过查实,确定了是倭人作乱,而且人数还不少,于是闲的蛋疼的张将军就挥军剿灭,结果剿灭未果,反倒惹了一身的麻烦。那倭人之中,有一般力量,虽不算强大,却很诡异。他们隐藏在暗中,伺机刺杀富豪、官员,甚至把主意打到了军队身上。月前,甚至有近千的倭人袭击了辽东军备库,意图劫掠军备物资,可见其胆大包天!”
“竟然如此?!”刘渊转脸看着贾诩,问道:“暗部对此有何策略?”
“主公,倭人事发之时,我等并未在意。
不料后来愈演愈烈,于是诩才让暗部介入,不料那倭人非但狡猾异常,而且还颇有本事!”
贾诩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些微奇光:“从抓到的舌头口中,我们才知道,原来那种与暗部成员力量相仿的倭人,被称之为忍者,虽然还远远比不上暗部,但其太过滑溜,至今为止,都还没找到他们的老巢。”
“嗯…”刘渊根本没想到,以暗部的力量,竟然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问题。他轻轻的敲击着案桌,凝眉思索了片刻,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文和,暗部加大力量,加强对辽东的掌控,争取以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些渣滓给清除掉!还有,公与,”刘渊又看向沮授,道:“稳定人心是第一要务,这点你也要抓紧。”
沮授点头称是。
“第三,传信张飞那小子,让他谨慎点儿,别着了人家的道!”刘渊说着,转言问道:“可曾查实倭人作乱的原因?要知道那倭国尝以我大汉王朝属国自居,断断不敢贸然进犯!”
“主公,倭人作乱的原因我等业已查实。”贾诩道:“却是瀛洲倭国正值战乱之时,各国政权对于下属过国民的控制力度减弱,这些跑来辽东作乱的倭人,其实是一些不服倭人政权管理的浪人组织,这是其一:其二,这些倭国浪人之前刚刚作乱之时,恐怕还不知高句丽已完全成为大汉的领地,之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了。”
“原来如此!”刘渊恍然,似那等欺软怕硬,卑鄙无耻的种族,怎有胆子敢冒犯大汉?
即便如今大汉朝衰落了,但不论从哪个方面比较,人口不过百万的倭国也没胆子到大汉的疆域上来作乱。
“而今十月,自倭人作乱已三月有余,可曾统计损失?”转念间,刘渊眉头皱了起来。
“三月时光,辽东沿海地区大约有近五十户富裕人家、十余个商队遭到洗劫诛杀:有两个县城被攻打,一座小镇被血洗;辽东军团军备库遭到两次入侵…”郭嘉说着,声音越来越小,看着刘渊微微眯起来的双眼,不由得有些心虚。
刘渊眼中冒出的寒光,不尽郭嘉看着心寒,便是沮授陈群都浑身不自在起来。
要知道,这倭人作乱三月有余,这其中的损失,几人都负有极大的责任!
“主公,我等…”四人站起身,面露愧色。
“勿须多言。”刘渊挥了挥手,道:“此次事件,尔等固然有失察之责,不过念在触犯,本王就不责罚尔等,先记在账上,若有下次,再做论处!要记住,你们是本王的左膀右臂,若在关键时候犯了大错,损失将无法弥补!”
出了这样的事,虽然弊端不小,但也有好处。郭嘉等人跟随刘渊,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算不上顺风顺水,但也未曾受过太大的挫折,这件事就当是警钟,给他们、也给刘渊提了个醒。
“嘿,小日…倭奴敢欺到本王头上,这帐自然要算!”刘渊冷笑着,侧脸一看贾诩,喝到:“文和,本王给你半月时间,暗部即刻投入力量,配合地方官员与辽东军团,将辽东属地大清洗一遍!半月之后,本王不想再听到哪怕一丝关于倭奴的消息!”
“主公放心,贾诩照办。”贾诩定定的坐在那里,面色十分平淡。仿佛这不过小事一桩,顷刻间就能完成一样。其实其,中力量对比也正是如此。倭人能在辽东沿海作乱,一则地处偏僻,暗部力量在那里并不强;二则贾诩也如郭嘉等人一样,开始的时候并未在意;三则暗部主要的控制方向还是在幽并和中原;这种种原因,才造成了辽东如许的损失。
而今加大投入力量,倭奴不过土鸡瓦狗,翻掌之间就能解决!
“嗯!”见贾诩如此,刘渊点点头,又冷笑道:“文和办事,我放心。倭奴敢到本王的地盘上来作乱,清洗一遍还远远不够!奉孝,下去后立刻传信甘宁,让他率水师去瀛洲打秋风!我的子民受了多大损失,就让他们十倍奉还,便是开战,也在所不惜!”
“呃…”郭嘉怔了怔,当即领命。
沮授却出言道:”主公,这样做恐怕不太好吧?”
“不,这样做很好!”刘渊断然挥手道:
“本王就是要让人知道,谁敢犯我一寸,我就还他一里!”
还有一个原因刘渊没说,对于倭人,刘渊是打心眼里痛恨。即便这个时候的倭人还未曾犯下那滔天罪恶,但这并不能抹杀刘渊心中的恨意。古语父债子还,刘渊现在就要他后代欠的债,祖先来偿还!
沮授闻言,不再言语。
刘渊定了定心神,道:“既然奉孝说了大体状况,那么本王现在就对未来军事方面的战略目标做一个规划。”
“第一,关于上谷、并州军团。既然西域诸国与北匈奴胆敢与我幽州生事,那就勿须太过克制。传令黄昌、徐晃,中小规模的战争可以勿须上报,自由裁定!…定要在西北打出了幽州的威风,让其不敢侧目而视!”
“第二,辽东军团要加强对辽东的掌控,如倭人作乱这般事情,日后不允许再发生!传令张飞、甘宁,让辽东军团配合水师,寻个时间给本王去瀛洲闹上一闹,把该拿的都拿回来!”
“第三,冀并攻略。传令冀州军团配合并州高顺一部,给我将冀州、并州以最快、最稳妥的方式纳入控制范围!”
“大体就是这些,看看是否有疏漏,诸位可自由补充。”
四人沉吟片刻,陈群先道:“主公,并州、上谷、冀州、辽东和水师五大军团都动起来了,那么渔阳和辽西呢?”确实,放着二十万精锐军不曾动弹,而且两大军团驻守的地域又没有敌对势力,勿须承担防御镇守的压力,却是不美,像在吃闲饭一般。
“嗯…所言不差。”刘渊点头道:“那么尔等有何建议?”
(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公会雏形
“屯田!”沮授道:“与其放着数十万人吃干饭,还不如让其屯田,也为我幽州增加一些收入!”
虽然幽州富庶,二十万人的军饷也不算什么压力,但既然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何乐而不为?沮授主管民政经济,在这方面可谓精打细算。、
“这也算个好办法。”刘渊点点头,道:
“还有其他建议否?”
“嘿嘿,主公。”郭嘉笑道:“嘉有个提议。这屯田虽然不错,但也可有可无。我幽州并不差那点粮食!还不如让这两大军团往北拓荒来的的好!”
“拓荒?!”刘渊闻言,忽然笑了道:
“好主意!”
沮授则皱起了眉头:“不可。主公,越往北天气越寒冷,四野里都是冻土,人烟俱无,便是再大的地盘,要来又有何用?还不如屯田来的实在!”
“嗯,我赞同公与兄的意见。”陈群也开口道:“北疆地里荒僻,天气严寒,大军前进颇有不便。而且便是将那一片土地纳入了版图,因人烟稀少,必然要往北移民。但环境太差,恐怕很难实现啊!”
刘渊闻言细细一想,觉得二人说的也不错,但比起这些缺点,进兵北疆获得的好处却更大!刘渊没说这好处,只把眼睛盯住了郭嘉。
郭嘉胸有成竹,笑道:“这些原因嘉不是没有考虑过。但诸位可曾想到,进兵北疆可不全为占地盘!”郭嘉说着,转眼问道:“一个势力的崛起,无非钱粮与制度和领导阶级的先进性一一我幽州粮食产量巨大,这自不必说;政治制度开明先进,放宽了农业商业方面的各种压制,这也不必说;主公英明神武,在座各位都是天下大才,这更不必说。
“除此之外,还有军队力量!军队力量的强大,才是保证这一切的前提!”
“我幽州军强,有目共睹。源自主公的练兵之法,能操练出铁一般意志,浑然如人一体的军队。但是各位别忘了还有那精粮的装备!
钢甲、钢刀从何而来?铁矿、煤矿!”
“铁矿自古以来都是国之重器,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而煤矿的重要性却不比铁矿差半点!没有煤,钢铁从何而出?没有钢铁,如何武装军队?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煤的用途,几乎深入千家万户,已经威了我幽州百姓生活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我幽州这两样矿藏很是丰富,但若能拥有更多的矿藏,岂不更好?”郭嘉看着渐渐恍然的几人,道:“我曾闻主公所言,在我幽州之北,草原之北的那一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与其将这些资源放在那里无人问津,还不如纳入囊中,支援我幽州建设,可不更好?!”
“妙妙妙!”刚才还极力反对的沮授连道几声好:“虽然极北严寒,但只是采矿,倒也能凑合!”
“呵呵呵呵…”诸人哈哈大笑。
“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刘渊拍板道:“即日传令赵云、颜良二位将军,传达拓荒寻矿的任务。另外,从幽州学院中征辟几位探矿专家,随军拓荒。毕竟,子龙和颜良虽然打仗了得,但这探矿炼钢,可不是他们的擅长,呵呵呵呵…”
“好了。”刘渊笑道:”军事方面的安排大体就这样,下面请公与说说民生方面的问题。”
沮授闻言向刘渊拱了拱手,道:“自185年那场大战,从186年正式算起,到如今将近四年内,主公辖下幽州备郡、北疆五城、辽东属地的总人口,算上原各族备国俘虏,总计已超千万,今年的人口普查获得的具体数据,是一千五百三十万,达到了整个大汉朝最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
“再说粮食产量。整个幽州及其属地的粮食产地集中在幽州中东南三部以及辽东属地的大片区域,耕地面积达到一千五百万亩,今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三亿两千万石!人均产量几乎达到三十石!”
“今年,备类商业税收比去年略有增长,达到一千五百万金!”
沮授说完,便轮到陈群。
陈群主管幽州吏治、暂代田丰管理法制,所以这几年来,十分繁忙,整个人都清瘦了些许,不过因为血酒的调理,精神头很好,否则刘渊早放他假,让他修养去了。
“主公,有关吏治方面,需要注意的不多。就官吏迁升任免而言,我幽州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独有的系统。小学、中学、大学院层层递进,儒掌、兵学、科学、医学并行,只需把握好考察,便能轻松完成招收新鲜血液。
至于考察官员政绩,有暗部协助,却是十分简单,哪个官员行为有碍,罢免便是:哪个官员政绩突出,提拔即可。”
“至于刑罚法制…”说到这里,陈群嘴角一咧,面露苦色道:“兴许是群并不擅长的原因,最近可把我给弄得晕头转向,身心憔悴啊!”
“怎会?”刘渊道:“我看你一直都处理的很好嘛,整个幽州可以说官场是吏治清明,百姓是夜不闭户啊!”
“主公!”陈群状作疾苦模样,道:”最近这两年来,各地治安事件是愈发的频繁起来。非是说地方不宁,盗匪横行,而是各地常有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
“经常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口角之争,大街上的就要打起来,有时候甚至群殴!
虽然因为律法严肃,各地治安巡查严谨,还未曾造成人命大案,但细细数来,这事对于社会秩序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各地方衙门经常性的人满为患,已有官员多次上报。但因为其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却着实不好处理”丁架斗殴,顶多关押拘留半月了事,之后照I曰,弄的人好不头疼。”
刘渊闻言无语,.半晌才道:“怎会如此?
可曾明了社会根源?”
“这事我来说。”沮授插言道:
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十分复杂。
有两点。”
“造成这总的来说沮授沉吟片刻,继续道:“其一,只因我幽州如今颇为富庶,家家户户年年有余粮,岁岁有闲钱,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有些精力过剩。””其二,因为基层武院的普及。”
“哦?这从何说起?”刘渊奇道。对于百姓有过剩精力,闲的蛋疼,刘渊倒能理解,但这又关基层武院何事?
“主公,”沮授脸色一苦,道:“因为教育系统施行文武并重,使得民间武风极盛。外加基层武院的导师基本出自幽州军退伍军入,所以导致大部分受教育的青少年都带有军人的血性。前些年北疆诸胡、辽东主公尚未破灭,幽州威胁尚在之时,所有人同仇敌忾,倒也不错。而今诸胡灭族,诸国破亡,青少年们仿佛失去了发泄血气的目标,精力又过于盛,于是,,“原来如此!”刘渊恍然,继而沉默。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血性。没有了血性的民族,注定是羔羊,任人宰割。”
“但血性太旺,也不好。”
“因为血气旺盛,就难以容忍,易于冲动。往小了说,因鸡毛蒜皮的消失而大打出手,甚至红了眼,还会闹出人命来。往大了说是目无王法,是乱民!甚至会祸国殃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是事物的本身的两面性,任谁都无法做到完美。”
“如果封杀这股武风血性,本王是不愿看到的。所以,只能加以引导!”
“说臼了,就是创造条件、给予机会,让他们去发泄。一来可以引导这股血性为我所用,创造有利的东西,二来梳理社会秩序,完善政治制度。”
“而如今,正好有这条件!”
刘渊旁若无人的说了许多,眼中光芒渐盛,蓦然间,抬头看着郭嘉,脸上尽是笑意。
这时候要是郭嘉等人还不明白,那就算不得名传千古的人物。
四人一脸敬仰的看着刘渊,神色里满是拜服。
“把民众的心思引导到开发极北的事宜上面来,端的是一个绝佳的注意。”陈群道:
“但是主公,当以何种名目来执行这一策略?
是强制还是任其自由选择?”
“主公,”沮授也道:“如果这事成功,当有一大批热血青年.奔赴极北。人多了太散乱不利于事情的正常发展,当成立一个专属部门,监管此事。”
“诸位,主公成竹在胸矣!”郭嘉却没花费那心思去苦思冥想,抬眼看着刘渊,见他笑容里信心满满,当即点醒众人,大笑道。
“哦!”
诸人拿眼盯紧了刘渊。
刘渊瞪了郭嘉一眼,笑道:“就你心眼多!”
“本王刚刚灵光一闪,想到这么一个办法!”刘渊看着四人,道:“成立一个公会,一个公门性质的公会!”
诸人更来了兴致,全神贯注。
“本王称其为佣兵工会!”刘渊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佣兵工会?”诸人惑然。
“这个公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发布、交接任务!”
“怎么说?”郭嘉更是心急,忙问道。这所谓的公会,这样的职能性质,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从古至今,可谓前所未见!
(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与明心迹
“由官府发布任务,民间个人或者团体接受任务,完成、交接之后,个人或团体得到奖励!”刘渊笑道:“我们把佣兵划分为数个层次,以完成任务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为晋升基准,每晋升一个层次,就能得到不同待遇的福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福利方面,或者是政治福利,譬如做官和加入军队的资格;或者是武功秘籍;又或者是是金钱土地!义务方面,或是协助军队攻城拔寨,或是打探敌侦查对势力,又或者帮助百姓抵御自然灾害!”
“在佣兵工会注册的佣兵,志同道合者还可以允许组建佣兵团,佣兵团也同样划分为数个层次,每个层次也有相应的福利和义务。当然,佣兵团的规模和人数当严格审查控制,这毫无疑问。”
“这次的极北拓荒,就是一个很好的发起机会。等到佣兵工会趋于成熟,登记在册的佣兵人数达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拓展目标,譬如去发布一个获取瀛洲某国主脑袋的任务,交给佣兵去做;又或者发布探索海域、探寻岛屿甚至海外大陆,都是可以的!”
“如此这般,依着定下的规矩,佣兵工会所起到的作用,将无与伦匹,甚至无可取代!”
刘渊的话说完,郭嘉等人俱都有些瞠目结舌。
大手笔,果然大手笔!
“不过…主公,”郭嘉回过神来,眉头一皱,道:“就如主公所言,凡事都有两面性。
佣兵工会的成立,佣兵人数的增加,佣兵团队的组建,虽然对于幽州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佣兵团队受到敌对势力的诱惑和控制,那无异于在我们内部埋下巨大的隐患!”
“不错!”沮授赞同的点点头,又补充道:“佣兵工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从未见过的制度。佣兵工会壮大之后,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掌握住了,那么其益处将无与伦匹;如果疏于控制,就有很大的可能遭到反噬!”
其余两人也都连连点头。
“你们说的都不差。”刘渊点点头,笑道:“不过本王也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佣兵工会始终要掌握在本王手中,这毋庸置疑,而且要威为一项律法条例,始终贯彻下去!”
“第二,有关佣兵被地方诱惑、控制,本王并不担心。一者,就内部外部环境比较而言,我幽州有绝对的优势,不论民心所向还是军事力量,都不是幽州之外各地所能比较的。
当佣兵走出幽州,便能深刻的感觉到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确实,幽州民心所向,刘渊的威望无可替代。百姓不知汉帝,唯知刘渊。而且,刘渊对内对外的所作所为,使得幽州人有一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