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他们生产重水,然后运往柏林,供发展原子弹的实验之用。格罗夫斯曾建议并催促炸毁或破坏里尤坎工厂。1943年2月,努特•;豪克里德等三名在破坏技术方面受过特别训练的挪威人,穿着英军制服,空降到挪威,并同当地的游击队会合,经过一星期左右艰苦的越野滑雪之后,到达里尤坎,于1943年2月28日袭击了维莫尔克联合工厂。然而,五个多月后,这些工厂又重新恢复开工。格罗夫斯又建议对这一目标实施空中轰炸。1943年11月 16日,140架美国轰炸机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大规模空袭,致使德国放弃修复该厂的打算而把所有生产重水的设备及重水运往柏林。1944年1月底,在重水生产设备及重水运送过程中,挪威游击队沿路进行狙击,成功地破坏了许多设备,豪克里德的抵抗小组则在联合工厂工程师的秘密帮助下,把装有大部分重水的渡船炸沉海底,使德国继续进行原子能试验的全部希望随之破灭。 与此同时,格罗夫斯又倡导利用美军在意大利半岛登陆、诺曼底登陆以及向德国境内推进的有利条件,开辟情报来源;利用陆军情报部派往意大利的科学情报小组“阿尔索斯”获取情报,破坏实验室和工厂,占有科研人员。1944年1月,格罗夫斯派赫雷斯•;卡尔佛特少校前往设在伦敦的曼哈顿联络处,利用美英两国的情报网,收集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人在原子能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工作的一切情报,使所有德国科学家的名字都无一漏网地列入美英情报机构的侦察名单中;同时有关的实验室、工厂和仓库的位置也一一注册。到了1944年后期,所有情报证明,德国在发展原子弹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试验阶段。至此,格罗夫斯得出结论:“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 摹!?
第三部分格罗夫斯 中将(4)
执行原子弹投掷任务的飞行员和飞机之一
按照格罗夫斯的说法,他们“远在知道能产生一次原子爆炸的一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战斗行动的准备”。当时的预测是,1945年6月能够制成第一颗“瘦子”炸弹(亦称“小男孩”、“皮包骨”等),1945年1月交出“胖子”(亦称“大男孩”、“大个子”等)原子弹的炸弹模型。1944年春天,格罗夫斯拜访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H•;阿诺德,意在寻求他的支持。因为在原子弹投掷方式上,格罗夫斯指出用B—29轰炸机作为这两种炸弹的载运飞机的计划是合理的,只是必须对飞机的弹仓和投弹装置做某些改装。阿诺德同意格罗夫斯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提出陆军航空队应承担的主要责任;组建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以担负原子弹轰炸任务,由阿诺德兼任司令,具体工作后来由太平洋美国陆军战略航空兵司令卡尔•;斯巴茨负责实施。1944年9月,第393重轰炸机中队从第504轰炸机大队分离出来,组成第20航空队的主要部队——第509混合大队。 雅尔塔会议后,对打败日本的方法是直接进攻还是围困,美国军界意见不一。鉴于进攻日本本土可能造成极大伤亡和必须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当时尽管原子弹制成日期是否与进攻日期相去甚远还没有定论,但美国政府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45年春,在同马歇尔将军谈话时,格罗夫斯意外地得到由他负责选择原子弹轰炸目标并拟制轰炸计划的指示。格罗夫斯首先确定目标选择的一些决定性因素,接着着手设立特别委员会,以便推荐特定的目标。目标委员会最终选定小仓、广岛、新泻和京都。 早在1944年春,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认为,有必要在原子弹正式投入战场前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这就是有名的“三一”行动计划。试验由科学家肯尼思•;班布里奇负责,地点选择在阿拉默果尔多。1945年7月16日上午5点30分,原子弹试爆成功。 格罗夫斯在处理完实验后有关“放射性尘埃”和新闻保密问题之后,即着手写出原子弹试爆的报告。7月21日,在波茨坦开会的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及马歇尔、史汀生先后得知报告的内容。这一报告左右了正在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的美国人的态度。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首相铃木召开记者招待会,拒绝无条件投降。史汀生认为此时“原子弹是十分适宜的武器”。 1945年7月23日,格罗夫斯为即将从海外作战基地提尼安出发的军事行动拟出最后的书面命令。7月26日,格罗夫斯又向在波茨坦的马歇尔将军提交备忘录,请求对 栽拥湔ㄈ?本的作战计划做最后的批准,并提出由他全面负责原子裂变炸弹计划,对日本作战的一切命令最初都要由格罗夫斯提出,经马歇尔将军批准,再经阿诺德签署而发出。很显然,格罗夫斯想以此表明,美国的战略核武器的运用,一开始就像核武器研制一样,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与控制之下的。格罗夫斯在备忘录中还预计了第3颗原子弹的生产速度。马歇尔将军和史汀生部长经杜鲁门总统授权而批准该项计划。 广岛是第一个目标,轰炸广岛的瞄准点是在日本陆军总部附近。1945年8月5日傍晚,最后检查工作已经全部完毕。负责执行首次原子弹轰炸任务的是美国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 的“埃诺拉•;盖伊号”B—29重型轰炸机,飞行员为大队长蒂贝茨上校。“小男孩”原子弹 业已准备完毕,飞机随时可以起飞。8月6日清晨3时,蒂贝茨上校驾机从提尼安岛起飞,9时 许在广岛上空投郑了第一颗原子弹。广岛居民当天即被炸死7。8万人、被炸伤和失踪者5。1 万余人。8月9日,斯威尼少校驾驶“博克之车号”B—29轰炸机将“大个子”原子弹投掷在 长崎上空。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2。3万人死亡,4。3万人受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原子弹轰炸无疑是加速日本法西斯崩溃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曼哈顿工程区全体官兵以及有关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 1947年,原子能事务移交给新成立的文职的原子能委员会,格罗夫斯也就此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此后受命担任武装部队特种武器计划的负责人。1948年1月,此前已于1944年晋升为少将的格罗夫斯晋升为中将。同年2月即退出现役,出任雷明顿•;兰德公司副总裁。1961年重返华盛顿居住。1962年,格罗夫斯出版回忆录《现在可以说了:曼哈顿工程区故事》。1970年7月13日,格罗夫斯在华盛顿逝世。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肖石忠)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1)
“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当古德里安指挥一支摩托化部队以严整的阵容从操场上快速通过时,希特勒大声叫道。这是1933年德国陆军兵工署举行的新兵器表演会上的一个“ 低贰薄4撕螅诺吕锇驳拿嚼丛酱螅诘诙问澜绱笳街谐晌吧?击英雄”,与隆美尔、曼斯坦因并称为“德国三大名将”。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helm Guderian,1888—1954),纳粹德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之一。德军上将。 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出生于普鲁士维斯杜拉河边的库尔姆,其父是一个职业军官。古德里安自幼受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的熏陶。1901年4月进入卡尔希鲁赫斯军校。1903年转入柏林附近的格罗斯利希特费尔德高级军校学习。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驻洛林的第10汉诺威轻步兵营充当见习军官。第二年被任命为少尉军官。从此,古德里安成为一名职业军人。1909年,该营调驻汉诺威。1913年,他在这里与玛格丽特•;科尔妮结婚。然而,古德里安新婚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化为两地离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安先后在通信兵、步兵、骑兵等部队任低级军官。整整四年,他仅回家度过一次极短的假期。1920年,他又回到第10步兵营当连长。由于当时德国是战败国,陆军总额只有10万人,古德里安几乎没有什么提升的机会,只好安于现状。但1922年4月,古德里安的机遇来了,被选调到运输兵总监部负责研究摩托化运输问题。1927年2月,古德里安晋升为少校。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2)
古德里安在指挥车上指挥德军装甲部队闪击西欧
古德里安在摩托化运输部队的演习中受到启发,提出将普通摩托化运输车辆改为装甲战斗车辆,把装甲兵由支援(勤务)兵种变成主要战斗兵种,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大量集中装甲部队,对敌实施快速、突然、不停顿的进攻(即闪击战)的理论。古德里安早在1929年就确信:“坦克单独行动或与步兵协同行动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根据我对军事历史的研究、美国举行的有关演习和我们的模拟演练经验,我认识到,只有在支援坦克的其他武器具有与坦克相同的行驶速度和越野能力时,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在此诸兵种合成编组中,坦克应起主导作用,其他武器则从属于坦克的需要。”“不要把坦克编在步兵师内,而要建立包括各兵种的装甲师,以使坦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装甲兵的未来发展,其指向必定是使它们变成一种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武器。因此,他们必须先组成装甲师,而后组成装甲军。”古德里安的理论遭到了当时一些守旧军事要人的否定,他们认为“胜利的皇后”只能是传统的步兵和骑兵,装甲车“只配用于装运面粉”,装甲兵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勤务兵种。但是,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 1931年2月,古德里安晋升为中校,调任摩托化兵总监部参谋长。他主持改进、试制和生产出“虎”式、“豹”式坦克。1933年4月,古德里安晋升为上校。1934年,古德里安当上了新成立的德国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致力于装甲兵建设。1935年,德国正式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2装甲师师长。1936年8月,古德里安晋升为少将。 1938年3月,德国兼并奥地利。古德里安按照希特勒的旨意,率领装甲部队向维也纳进军,48小时长驱直入近600英里,德国装甲兵初露锋芒。1938年11月,古德里安调任机动部队司令,晋升为装甲兵上将。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当时,古德里安任第19军军长(下辖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他坐在装甲指挥车里,指挥部首先突入波兰防线。波兰骑兵奋起抵抗,但战马敌不过坦克,马刀斗不赢坦克炮。德军从波美拉尼亚快速前进,直抵维斯杜拉河,切断波军退路。而后成功地进行了“波兰走廊”之战。9月16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德国法西斯吞并波兰。德军利用装甲部队,猛冲猛打,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波兰战役。这是闪击战的第一次实地表演,希特勒初次尝到了坦克战的甜头,从此,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兵声威大振。1939年10月27日,希特勒授予古德里安铁十字骑士勋章。古德里安认为这是对他的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肯定,引以为荣,沾沾自喜。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3)
德军闪击西欧( 之一)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调集136个师,3000余辆坦克,4500余架飞机,组成A、B、C三个集团军群,分三路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进攻。古德里安的第19军隶属于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冲在陆军的最前面,第一天即越过卢森堡、比利时,与法国军队接上了火。12日渡过西蒙斯河,占领历史名城色当,14日渡过马斯河,18日到达圣昆丁,20日占领亚眠城,其先头部队前出到英吉利海峡后即奉希特勒之命停止前进,致使英法联军30多万人实施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1日,古德里安因功晋升装甲集群司令。14日,古德里安率部渡过马恩河。15日到达南格里斯。17日,赶到瑞士边境的潘塔里。而后兵分两路合围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21日,法军全线崩溃。22日,法国政府被迫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古德里安的行动如此神速,希特勒感到怀疑。他通过电报询问古德里安有没有把地址弄错,古德里安得意地回答:“一点都没有错,我本人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里面。”德军战果辉煌,古德里安成为“闪击英雄”。11月,古德里安调任第2装甲集群司令。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4)
德军闪击西欧(之二)
1941年6月22日,德军动用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突袭苏联,矛头直指列宁格勒、基辅和莫斯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其任务是在进攻发起的第一天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两边渡过布格河,在突破苏军阵地后,向斯摩棱斯克扩张战果。德军在进攻苏联的最初几个星期内进展顺利。但到1941年8月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后,苏军在主要方向上阻滞了敌人的进攻,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从南、北、中三线同时并进的战略方针,停止对莫斯科的正面进攻,采取从南北两翼包围莫斯科的作战方针。8月初,中央集团军群召开军事会议。古德里安提出莫斯科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军火生产的重要基地,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巨大的心理价值。因此,不能分兵进攻苏联南北两翼,而应集中全力进攻莫斯科。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希特勒接受。8月23日,古德里安到集团军群司令部见到希特勒时,再次力陈快速进攻莫斯科的意义。然而,希特勒的决心已定,不为所动。因此,斯摩棱斯克会战之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奉命向基辅方向挺进,并于 9月 19日进占该城。9月 30日,德军又向莫斯科发起攻击。10月5日,古德里安任由第2装甲集群改编的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德军的进攻气势汹汹,但是,德军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加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和随后而来的天寒地冻,德军被苏军阻挡在莫斯科城下。拿破仑大军在莫斯科全军覆没的阴影在德军阵营中萦绕。12月5日,苏军开始反攻,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彻底破产。古德里安一气之下,对希特勒说:“从最高统帅部诸位先生的反应看来,我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他们对于我们情况的报告没有正确的理解,因而他们也没有向您做适当的解释。因此,我认为似乎有必要把有前线作战经验的军官调到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充当参谋。”“自战争开始以来,这两个总部的军官远离战争,也就是说两年多来甚至没有见过战场。这场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极为不同,因而在那场大战中的作战经历无助于理解这场战争。”希特勒听后怒气冲冲。12月26日,古德里安被解职,返回柏林过退休生活。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将(5)
古德里安在苏德战场指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德战争出现重 笞邸5戮黄茸胝铰苑烙屯巳础U馐保L?勒想起闪击西欧时德国装甲兵的雄风,想到“闪击英雄”古德里安,说话时连称“误会”、“抱歉”,随后任命他为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在职期间,狠抓“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生产。1943年7月5日,德军集中1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还有18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进攻库尔斯克,这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大会战。会战结果德军失败,损失坦克1500辆。至此,德国装甲兵的元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苏联科涅夫元帅说:库尔斯克战役的枪声是“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时的哀歌”。 1944年6月,苏军展开强大的夏秋季攻势,盟军发起诺曼底战役。德国统治集团内部危机加剧。7月20日,发生谋杀希特勒的事件。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接受任命,“宣誓”永远效忠,表现出法西斯将军的顽固本质。柏林战役前夕,希特勒就某一战斗的责任问题与古德里安争吵起来。1945年3月28日,希特勒在“古德里安上将的健康问题需要6个星期的病假”的名义下,再次将古德里安免职。5月10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古德里安成为美军的俘虏(不久即被释放)。1954年在柏林病逝。著有《注意!坦克》和《坦克指挥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失败了,横行一时的德国装甲兵覆灭了。但是,古德里安关于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他的闪击战术,在现代军事史特别是德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著作至今仍为世人研读。 (徐永汉)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1)
关向应(ɡuɑn xiɑnɡyinɡ,1904—1946),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关向应原名关致祥,1904年9月18日出生于辽宁省金县的贫苦满族农民家庭,满族姓氏为瓜尔佳氏。10岁开始读私塾。1918年4月考入普兰店公学堂。1920年4月考入大连伏见台公学堂附设的二年制商科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日华兴业株式会社”做杂工。后到泰东日报社做学徒工,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924年2月,关向应在大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随李振瀛到上海,在闸北市民协会工作。同年底, 泄仓醒肱伤侥箍乒膊饕謇投笱а啊?925年1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回国,先后在上海、山东、湖北等地从事共产党和共青团工作。1927年5月,当选为共青团第四届中央委员。1928年初,调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同年6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7月,在莫斯科主持召开共青团“五大”,当选为团中央书记。1930年春,调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5月,参与主持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做出红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战略转变的决定。后调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1931年,关向应担任上海工联秘书长时被捕入狱,后经党营救出狱。同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初,关向应改任中央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西分会主席团委员和中央政府驻湘鄂西办事处主任及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原红二军团)政治委员。从此,关向应开始与贺龙并肩战斗。但是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夏曦领导下执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政策,致使红三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四次军事“围剿”,于9月被迫同贺龙率全军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1932年2月,恢复湘鄂边根据地,并很快恢复湘鄂边苏维埃政权。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2)
1937年关向应和朱德等在延安
1933年春,红三军在夏曦左倾错误的影响下,解散军内的党团组织,撤销军内各级政治机关。这一错误决定及肃反扩大化,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红三军被迫转战湘鄂川黔边区。1934年6月,渡过乌江进入贵州沿河县境。部队进入毛坝后,在贺龙支持下,关向应主持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对夏曦推行的左倾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斗争。部队到达枫香溪后,由关向应主持再次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决定立即停止肃反,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关向应再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任弼时、王震等领导下,自湘赣根据地出发,经过艰苦转战于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红三军在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成立总指挥部,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六军团,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反“围剿”作战,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1月26日,中共鄂川黔边省委宣告成立,关向应任省委委员和中央军委分会委员。 1935年11月 19日,红二、六军团奉中共中央命令,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西康甘孜,随即奉中央之命,将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在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关向应与贺龙、任弼时、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一起同张国焘的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1936年7月,关向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2月,关向应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3)
关向应在晋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后改为政治委员)。9月,关向应参加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的会议。同月,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敌后,独立自主的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点燃晋西北的抗日烽火。贺龙、关向应率部抵达晋西北之后,正确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晋西北各阶层人民,争取阎锡山的合作抗日,组建地方武装,发展进步力量,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并向平西、恒山、大青山三个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在忻口以北同蒲路沿线及雁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雁门关附近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击毁日军汽车上百辆,并收复雁门关,切断大同至宁武、代县的交通,有力地支援了忻口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8年春,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疯狂进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被日军侵占的7座县城,从而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4)
关向应和贺龙在一起
1938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120师派主力一部“沿大青山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更广泛地发动内蒙古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进一步扩大八路军在整个敌后地区的战略展开。为此,贺龙、关向应决定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李井泉率领,于9月初进入大青山, 同当地蒙汉两族人民的游击队会合,开展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1940年8月,大青山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来与晋西北根据地合称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关向应率第120师政治部大部分干部和教导团700余人,组成工作团,分赴兴县、岚县、静乐、五寨、保德等县开展群众工作,并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组建晋西北临时区党委。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领导全师在大同雁门关、忻县、太原以西,北自左云、右玉、清水河,南至汾离公路广大地区内,全面展开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11月,日军对冀中进行大规模的分区“扫荡”,冀中根据地形势危急。为加强冀中的对敌斗争力量,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关向应同贺龙率120师主力一部,由岚县开赴冀中,和冀中吕正操所部八路军第3纵队一起,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为统一领导和指挥冀中军区部队的作战行动,1939年2月中旬成立冀中区总指挥部,关向应任指挥部政治委员。冀中八路军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围攻,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8月,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特别是在山西的反共活动日趋严重,第120师奉命赴晋察冀边区整训待命。10月下旬,日军集中2万余人,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摧毁抗日根据地。关向应同贺龙率领第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途经北岳区,为配合晋察冀八路军部队反“扫荡”,于灵寿陈庄地区指挥部队歼灭日军水原旅团长以下1200余人。11月7日,又配合晋察冀部队于涞源黄土岭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创造了在反“扫荡”作战中首次毙敌中将级指挥官的记录。 1939年底,阎锡山制造“晋西事变”,集中6个军的兵力向山西新军决死队进攻,侵占晋西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40年2月,关向应、贺龙率第120师主力日夜兼程,回师晋西北,赶走阎锡山顽军,挽救了晋西北的危局。 1940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西北军区,贺龙兼任司令员,关向应兼任政治委员。1942年5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关向应任政治委员。9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关向应任书记。1945年4月,关向应参加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46年7月21日,积劳成疾的关向应在延安病逝,终年42岁。 (彭玉龙)
第三部分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1)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Jr。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哈尔西于 1882年 10月30日降生在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家庭。中学毕业之后,因为没有获得保送资格而未能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只得考入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医学。1900年,由于母亲再三恳求麦金莱总统而获得保送资格,转而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平平却酷爱足球运动。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1909年,与弗朗西丝•;库克•;格兰迪结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尔西指挥着“弗鲁塞号”驱逐舰。美国参战后,哈尔西加入基地设在爱尔兰昆斯敦的美国驱逐舰舰队,先后指挥“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获得海军十字勋章。大战结束后,指挥“雅纳号”驱逐舰为参加巴黎和会的威尔逊总统的座舰护航。经过海军情报部的训练之后,哈尔西海军中校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1924年,改任驱逐舰舰长。两年后任“怀俄明号”战列舰副舰长,晋升为海军上校。 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正好寻机学习飞行。海军航海局长想调他去接受专门的飞行训练,但哈尔西因视力问题而未通过体检。1930年,哈尔西赴大西洋指挥驱逐舰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