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雄兵-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部 爱无终期 11章 诚实与伪装
…
这样抒情的、没有阻隔的画面,美得醉人,在《帝国雄兵》中俯拾皆是,共同拼接、织锦了一幅震撼、感动的世界图像,她波澜壮阔、星汉灿烂,到处闪耀着我们温柔的眼睛,燃烧着我们人性的光芒,赞颂着一个童话精神的时代,高唱着英雄的、崇高的、美的颂歌!
《帝国雄兵》的画面、画面感,在尾声最后一节,鲜红五星,发展到最高峰,那种古典的、舞台剧情式的、聚光灯下集中表现的、古希腊英雄般的悲壮的气氛、氛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帝国雄兵》的画面感(3)
《帝国雄兵》的画面感(3)
…
画面和画面感产生于激情,爱,一种大爱而不是小爱。大爱和小爱,不是程度上的差别,是质量上的差别。小爱也许是一种更多联系于动物性的(当然也是人类的情爱)性爱;大爱却是一种形而上的爱,这种终极的感情,接近于对真理和上帝(人类自身)的爱。一种理性上的形而上越完备,画面上的含蕴越丰富,你创造的感性物就越接近于“真”,也就是美本身——由性爱到普世的爱,是文学中大爱的根本,还要有前面讲过的沉浸,就是说,你在页面上创造的画面,是你(头脑中)眼睛看到的东西,首先你看到了,付诸纸端,然后传达给读者,读者受到感染,同时也在进行着共鸣的再创造,美,就是这样传播开去。
…
我热泪滚滚,妈妈!难道养育了我们几代人的革命英雄主义,为他主义、乐观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激情、理想都已烟消云散,冰消瓦解了吗?都过时,落伍、粉碎了吗?
…
柏国庆、杨西秦、王宁军、陈彰夫、章金莺、杨晋勇、梁小光、曾大军等,身穿补丁军装、拄着雪山野营的树棍,头上缠着鲜血染红的雪白纱布绷带向我走来了他们手挽手,高举军旗,发出震天的怒吼一片混乱叫喊中,有人高声吟哦:“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英雄,扬眉剑出鞘!”
篝火在雅鲁藏布的密林中熊熊燃起,映照着围圈而坐的一群战士憔悴年轻的泪脸。一位面带稚气的小战士低声说:“给党中央的信已经发出了!”“好啊!”人群中一片欢呼。一位高瘦清瞿的青年军官泪流满面地站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四海悲歌!我们是热血军人,不能坐视不救!让我们宣誓:‘宁负父母,不负国家!’‘牺牲个人,拯救中华!’”他从军靴里拔出利刃,亮光一闪,带头向自己的左腕上刺去,顿时一道鲜红的青年的血流从腕上无声地迸出,飞落在噼啪裂响的篝火中,绽放出一朵鲜艳的花朵,战士们轮流刺去昂扬的火头拥吻着战士们年轻高贵的血,呼吸着,仿佛在唱着一首忠诚的热血悲歌,绽放出一朵朵红艳的梅花!火光舔吻着那一颗颗鲜红的领章帽徽,舔吻着一张张稚气未褪和被青藏高原凛冽刚风吹过刻划下道道刀痕的脸!火光中年轻军官举起右臂,泪花闪闪;红光里“唰”地举起了一排右臂,一个苍凉有力的轻声呼唤回荡在冰雪的大峡谷:
“母亲祖国万岁!”
我放声大哭:“祖国母亲,我们曾经多么炽热地爱过你啊!”
…7部 一万雄兵 13章 国家有难,四海悲歌
…
“你要到哪去啊?带我去吧”小公主在怀里蠕动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在耳鬓厮磨。李沪生把小公主放在马鞍上,骑在马上,月夜下转了一圈,在工棚门口轻轻停了下来。
“明天我回去”
“那好,早晨我送你!”小公主眼睛亮晶晶的,不舍地,向前凑上了脸。
李沪生弯下身子,轻轻地吻上了那一对红艳的花瓣。
花儿,闭上了眼睛,颤抖着。李沪生看着她开了门。
…
我偶然來到這座山谷
像野百合偶然地開了
親愛的世界
把你的眼睛椋习
…
我偶然地開了
在你的雲霞裏
夜已深了,他跃上马,向娜塔莎睡的那间小木屋凝望了一眼,那里还闪亮着一盏灯,有一颗心在燃烧!
“再见了,小公主!”
李沪生眺望东方,一片光芒四射的大海再见了!露露!我在遥远的西藏守望着你!
………9部20章 中印边境西段康西瓦月夜 3。月光玫瑰
…
李沪生顺原路退回沿河而下,行进在土林中,又仿佛进入古代社会走廊他看到了长达数里由先民遗留洞窟形成的古建筑群………在这片荒漠上,高大而狰狞的土林触目皆是,张牙舞爪对怀中的札达盆地作势欲扑。无论是在土林之巅,还是在河谷之侧,几乎到处都是废墟,最多的是荒芜的寺院,也有山腰上残损的窑洞,如一双双永不瞑目的眼晴,瞪视着后人,似乎随时都会而悲凉的故事从中溢出
…
“壮美河山,当有英杰伟唱!”
…
这一刻,李沪生忘却了一切,他仿佛是千古帝国雄兵,旗猎鬃扬,金甲银铠,仗剑行侠,威风凛凛,行进在东方神话故事里!
…11部 英雄虎胆 22章 古格惊魂 2。末世罪人
《帝国雄兵》的画面感(4)
《帝国雄兵》的画面感(4)
…
在画面和画面感里,沉淀的是你的词语,散放的是你的想象,无所不用其极的表现,使画面的形象和美感大到极致——
“叮咚叮咚”
“7——1”,“7——1”
有一刻,像是进入了幻觉,那银色的情愫幻化成一片树林,清月下,浓野里,深情的夜神、那女性的精灵,像薄雾一样在林溪草地上盘旋轻舞,那轻盈的小脚踩在草地上,细圆的腰肢在扭动,那嫩藕般的胳臂在薄雾间舞摆,那幼鹿般的眼睛,像天上的明星一样在闪动
“7——1”,“7——1”声音还在间歇地不间断传来,仿佛有催情的火焰在林间闪动,那舞动的幻影渐渐幻化成一个金黄色肌肤的袅娜的肉体,鼻环在摇动,脚镯在碰响,手串在旋转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鸟儿在云中唱着,在空气中扇动着翅膀,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骄傲的光辉,许多手托举着,许多眼睛瞩望着,仿佛从头上飞过,仿佛跳跃在空灵的透明的枝梢!火焰在飘动着,舞蹈着,轻烟在缭绕,在飘散火焰中有许多人影在舞动着,唱着,跳着雪山、草原、戈壁、河流依次叠出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丝绸之路在延展,传来了沉着而欢乐的驼铃驮着货物的骆驼商队滞缓而执着,迤逦一线地蜿蜒在沙漠中高昂的骆驼头像虚空中伸出的天使的手,把天上人间连在一起响起了中亚细亚的手鼓、脚铃、曼陀琴传动着奶茶、香粑,水酒更多的中亚细亚姑娘的脚在篝火中踢踏、在踩跳美丽的、妩媚的、甜蜜的面孔星钻缀满了夜空宝石在呼吸,玛瑙在发光,翡翠在凝望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夜海像轻软的绸缎在舞动,把恬美和祥的气息带到了原野、星空火苗在上升,带着璀璨的火星爆裂开来,更大的火焰在酝酿,在突破,在蒸腾人类自由和平的歌声唱响了天堂,“让美传遍人间吧!”——宇宙深处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突然,一阵冷风刮过,疑虑、恐惧、空茫掠过了夜空。
4部 中亚战场5章 大漠鸟鸣 6。我的海洋
“换齐步——走!”不知啥时,领队换上了毛胡子指导员李存前,他瘦长个,黑红脸,一双鹰眼灼灼逼人,一脸络腮胡子——怎么刮也赶不上生长速度——我第一次看到这胡子,像看到一种珍稀动物,对他充满了奇异的崇敬之情。他说话时,鼻子里要“啃啃”地打着响鼻,凶恶的训斥中常带有关切的笑容,使你产生一种无法逃遁的温暖“跑步——走!”毛胡子猛吼一声,队伍又开始小跑了今天是怎么搞的啊,再这样下去可都跑不动啦!唉!都在嗟有烦言时,侯友友“短波电台”又开始发布最新消息了:“喂,告诉你们,今天是新兵营张教导员做进藏动员啊”话没说完,浩浩荡荡的队伍换了齐步——
“一!二!一!”“一!二!三!——四!”雄赳赳气昂昂开进了一座大门,齐齐整整地集合在一片大广场里,各分队按指令四圈围坐。革命歌声已经排山倒海般响起来了——“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各连队拉歌声一浪压过一浪:“一连的——来一个!”“下面的,该谁啦!”“二连的,来一个!二连,来一个!”各连指导员、连长亲自指挥唱歌,当拉拉队队长,鼓掌声、叫好声、助威声、挑战应战声和着震天动地的歌声此起彼伏,“哗——!”又是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整个广场简直像一片青春洋溢的海洋,沉浸在一种令人特别感到兴奋的、新鲜纯洁的军事共产主义温暖浪潮中
身材矮小,精精瘦瘦、嗓音宏亮,眼睛特别有神的团政治部副主任新兵营教导员张武斌一个箭步跨上广场中央一只方櫈:“新兵同志们——!”他两手一挥,用他那特有魅力的亲切的陕西话,仿佛要压倒满场排山倒海的唱歌声:“我们新兵营——马上就要进藏啦——!”“哗——!”掌声又像海浪巨澜般响起来了
……6部 兵士日记12章 《兵士日记》
…
在上面的画面里,文字都很简练,第一段描写李沪生在哈萨克斯坦沙漠对鸟鸣的感觉,有层级递进的关系,细节都得到了充份展现,生机盎然、活力四射;而新兵连成都凤凰山打靶场“进藏动员”一节,简直就是火山奇观,那种瞬间爆发出来的热情,气氛极为活跃、热烈,生动展现了我军在长期炮火战争中所由成长起来的政治面貌、政治热情和政治动员的光荣传统,人民军队——青春乐观的海洋,军事共产主义温暖浪潮我军引以为荣的基调,为我军排山倒海的战胜精神,和攻无不克的战场辉煌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帝国雄兵》中的哲理
《帝国雄兵》中的哲理
…
《帝国雄兵》中充满了矛盾与困惑,中苏友好与中苏矛盾的困惑,共产主义原则与民族矛盾的困惑,50年代与今天社会的矛盾(故事跨度从50年代至今),感情与法理的困惑(五班长放走央金与抗命不从),达旺情节(我军1962年战胜与9万平方公里失地),个人爱情与祖国事业(集中表现在李沪生与露露,中亚泥布拖地与雪雪,两者在爱情关系的描写上都是极为动人的),执法与宽容(李沪生实际上是放走俄语教师,与中亚泥布拖地“渔翁得利”的“冰川劫持”),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印战争、中苏战争是发生在文革时期),国家利益与真理(军人职守与参与政治反对四人帮)的困惑,最后,曾大军与尤恩,两个“夜莺”之间的最高对决,尤恩代表的是美、印、苏三料间谍,曾大军死于尤恩的枪口(实际上是死于国内政治)
…
矛盾与困惑就是我们文学美感的源泉,抒写和纾解这些矛盾与困惑是文学的殊荣,也是文学之弦得以奏响的根源。人类的许多本源性问题,生命、生死、爱情、忠邪这些矛盾困惑一直搅扰了人类两千年,那根思索与表现的美学之弦从古希腊、屈原时代一直弹奏到今天,所以有《天问》、有古希腊史诗、有莎士比亚
这些矛盾与困惑解决了没有呢?
…
矛盾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也贯穿了人类认识的始终,幸好我们还有追求,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困惑,幸好宇宙本身就是解释。
…
光线莲花瓣般转换,山林里响起了生命的美丽晨奏——
当宇宙在她的爱情诗卷中收入夜晚最后一颗星钻时,大地泌出细碎细密细腻的爱液,仿佛在痛苦地吐诉着难舍的情愫——我热爱黑夜啊也热爱黎明这是我双重美貌的面容………
…
那双美丽的眼睛,正留恋告别地看过最后一眼,一地亮丽的草尖
双重美貌的大地和美丽面容下的双重鸣奏啊,一堆篝火轻声把三角琴弹奏
…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 10。鲜红五星
…
新月,缓缓转动着
逐渐蚀出优美的轮廓
那些迷惘的目光啊
描摹不同的视野
所有的星体
都缓缓转动着
它们各自完形着自己
而黑暗完形着全体
………7部 一万雄兵15章 娜塔莎
…
我们都是片面的,昨天、今天、明天,都是片断。所有的片面、片断,组成了全部、整体、一切。
在我们的宇宙世界里,它是没有外面的,我们都在里面。
它也许是宿命的,但是,它是唯一的,没有其它解释的。
它永远是戏剧的哲理,也是历史的哲理。
…
矛盾与困惑,在戏剧中共同服务、表现一个深刻的哲理——
所有的征战、斗争都代表各自的片面,它们合成一个整体,完整的真理。
…
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可以消散的,作为矛盾中的片面、片断都在消失,消解于新的矛盾关系中——我们看到中苏关系、中印关系都在缓和,过去的敌意、仇恨都在消解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当代史上一些重大问题,溶解并化入当代的新问题,或者,成为解决问题的新动力作者、剧作家,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他倾听双方的辩论,像历史老人,对过去的事情做出公正的评判。
……红夜莺
一幅奇妙的画面
一幅奇妙的画面
…
作为展现多重主题和悲沉基调的重要一幕,《帝国雄兵》在它开场不久,出现了一幅非常奇妙的画面。1969年5月初夏对苏作战的背景下,一个后来被证明为非常忠勇的我军基地军械连长,赵忠诚,被发现是一个“逃兵”,他登上一列由大西北开往中原的普通列车,因为没钱买全票,为逃票,黑夜中钻进了为逃荒人民特设的闷罐子车厢——在挤满了坐地老乡、满是莫合烟烟雾,小孩哭闹大人训斥,车厢门拉开女孩拉尿的黑暗中他乘坐的陇海线列车向东行驶…蒙太奇出现了,一列列庞大军阵的列车正反向行驶在陇海线上由中原开往大西北
时空在这里交错,意识流在突进,巨大的感情冲突在这里爆发——
这是《帝国雄兵》描绘的众多动人画面中,最蕴含思想、最有震撼力的一幅——
…
不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感到时空错乱,可能会问,他不是坐车向东去吗?怎么会出现向西开的方向感呢?没有小说“意识流”概念、蒙太奇常识的读者,更无法理解——他本来应该可能是随列车的行进梦见东北珍宝岛家乡和亲人的,可是,他第一个梦见的是自己从基地的工棚、工作营倒退到当年的学校(中学,或者是军校)座下的列车正开向西安,可是他的思绪正随当年的轮轨的弹跳反向“开”向大西北
列车“咣咚”一声,车头挂上了。轮轨弹跳,开始了漫长而有节奏的旅行。
黑夜里,列车在梦魇般的城市楼堡中穿行,穿过铁皮工棚、茅棚的工作营,穿过霜冻的垄野,驶进白杨树的小道,进入共青团旗飘飘的校园进入60年代献身主义精神的梦境耳边响起了激诚的《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程,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一定会照耀我们!…”
…
一节节运兵闷罐车在春雨的华东、华北集结、编组、中转兵车隆隆,驶上郑州铁路大桥,蹒跚在与黄河魂思缠绕的千里陇海线上汽笛长鸣,车轮碾过中原初夏的朝阳,目光亲吻着沟豁纵横的黄土高原白烟飘绕,卷过古城洛阳西安一站流火,一站荧灯,《人民文学》的眼睛里飘动着一幅幅激情澎湃的画面: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西去列车的窗口
…
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
运兵闷罐车蜿蜒一线,爬行在冰雪覆盖的秦岭,钻进西北峰峦的隧道
…
“我们自幼心爱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敌人占领。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程,万众一心,保卫国家!”《共青团员之歌》的歌声还在迎风而来
…
男子悄悄抹去眼角一颗苦涩的泪珠,双臂环膝,铸坐在黑暗中
…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窗外明月,照耀着积雪的祁连山头
…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我是50年代和平主义时期,在苏联共产主义精神感召下,投身西北原子工业基地建设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
……3部 热核战/4章 热核战
…
在《帝国雄兵》描述的所有消失的爱的痛楚、感情悲怆中,唯有50年代的情怀,是不能释怀的——
…
我是从冬天原野上踟躇而来的
一棵树正从自己头上撒下白瓣
一瓣一瓣 白色的追诉书
50年代的美好都消失了
…
你曾经那么的中国
有过古希腊的萨福
俄罗斯的普希金
…
你的海岸线
曾闪亮过童真的眼睛
最美最纯净的东方水晶
…
你的星空下 一盏 一盏
没有被污染过的长安街的灯光
灵魂中一种稀缺的神圣
…
曾响亮过的 宝成铁路汽笛
保尔柯察金的风雪里
冬妮娅的身影
…
今天我不是来控诉来索取的
不!我来抚慰一棵树
那棵树依然笼罩着银光
辉煌的白髮的银光
3部 热核战/4章 开头的诗
…
如果你读过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会倍觉心痛——
…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窗外明月,照耀着积雪的祁连山头
…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
上面引用的这一小节是作品艺术处理中最具技术性、最别开生面的一个例子——在写作手法上相当高明,令人震奋,它引用了一下最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在这一幕里,赵忠诚“逃跑”的狼狈、凄苦和对当年壮怀激烈的回忆,现实中的列车东去和当年英姿焕发的军车西行,同时进行,往来穿插,形成鲜明对照,通过《西去列车的窗口》的诗句,勾起我们对那一个时代的思潮和情怀的追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饱含巨大心灵创伤和重大历史冲突的时代悲剧图景。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1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1)
…
细节是小说的传神之笔,好的细节使作品熠熠生辉,读者过目不忘,可能属于“戏眼”之类的东西,有提纲挈领之功。一部作品,如果不断地有“戏眼”出现,如绳莹珠,珠联玉串,定会风中作响,玲珑悦耳。当然——“戏眼”也可能是指戏剧矛盾的“关节点”之类。
请看3部4章《热核战》中的一节
…
透过窗纸,一个朦胧的身影,渐渐明晰了,姑娘弯着苗条的腰,正在煤炉上的一口小锅里,打着鸡蛋
门上发出轻声的“笃笃”,他连忙从躺靠的被子上正起身。隔着房门,传来厨房间小收音机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的声音,姑娘蓬乱着头发,嘴里小声哼着苏联歌曲,走进来,双手端着一碗面,上面两个打鸡蛋,嫩嫩的蛋黄在玉雪的蛋白中颤动姑娘闪耀着明亮的眼睛,歉意地站在他面前,他连忙双手接过。
“外国音乐都禁止了,只能唱苏联歌曲了。你看,现在就是这样。”姑娘坐在他前面,双手叉在一起。
广播里正传来庄严的东方红乐曲“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严正抗议苏联军队在珍宝岛犯下的侵略罪行”
“还要跟苏联打仗”姑娘失神地说,用手捞辫子。
手里端着面碗,一股葱蒜和麻油的香味扑鼻而来,肠胃里一阵蠕动,“为什么?”他注视着姑娘眼中的血丝。姑娘撩了一下头发:“不为什么,快趁热吃。”眼睛眨了一下,直视着他。“互相帮助吧,探亲回家吗?”军人心里一震,手里的面碗微抖了一下。姑娘不查,又撩了一下头发,明亮的眼睛闪动了一下:“我是纸箱厂女工。明天还要上班。你也早点休息吧!”露露站起来,看了他一眼,扭动了一下腰肢,转身,掩上门,无声地离去了。
…
东北的白雪地,松木椽子的板屋。屋里,烧着柴火,年轻女人,鹅蛋形的脸,给孩子套上厚袄,从锅里盛起汤泡面,上面两个打鸡蛋,嫩嫩的蛋黄在玉雪的蛋白中颤动,放在灶台上又转身坐在灶前小凳上往木盆里蹭玉米棒“只要你把国家看好了,我和孩子在老家,怎么样都行”女人用皴裂的手掠了一把头发,弯下腰向木盆里一块洗衣板上蹭玉米黑红的脸膛上,额头和眼角现出了细细的皱纹
军人哽咽一声,用双手捂住脸
…
一夜侧转,天亮前,听到外屋响动声,传来到熬中药气味,咳嗽声,起身,看到隔墙过道上躺着的病婆婆,原来昨晚为了自己休息把婆婆的床腾出来了,军人心中一阵颤抖,轻推门,姑娘在厨房镜前梳妆,一头蓬松的长发正搭覆在隆起的胸乳上军人叠好铺盖,拎起挎包,在桌上悄悄压上1元钱,蹑手蹑脚地,推门姑娘正高扬手臂,向脑后挽起长发,一只手取下衔在嘴里的橡皮筋,朝头上系去军人有点不舍地,悄悄走出,轻轻推开大门,离去
…
小歌谣式的小歌谣式的小歌谣式的
我醉心于你我弹奏你我吟哦你小歌谣式的
像曼陀罗花雨滴坠落,像相思鸟长夜吐露水银
为你加上半音,加上半音,为东方加上一点半音
所有的小树叶 小树叶 小树叶,下垂的小树叶
我都一次弹遍,你是那么真实啊 那么温馨
我们的世界很小,除了爱情什麽都不想要
…
在桌上悄悄压上1元钱,蹑手蹑脚地,推门军人有点不舍地,悄悄走出,轻轻推开大门,离去
…
就这1元钱,就这么一个“悄悄压上”,一个细节描写,折射出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诸元,透散出了那个时代人的许多许多特色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2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2)
…
李沪生是个细心的后生崽,在露露面前,巧妙地掩饰自己对部队长、铁列克提事件、新疆前线的心思,自以为得计,这一节写得颇有点“青梅煮酒论英雄”中“闻雷失箸轻轻掩饰过去”的意味。
…
“沪生,我要喝水”一声小声的嗫喏,女人撒娇了,李沪生赤裸着下床倒了半杯开水,露露那紧闭的浓密睫毛的双眼、那高挺小巧的鼻子、那微闭殷红的小嘴那满头的乌髮此刻散乱着,像座夏夜充满了生气的西藏夜空而那因青春荷尔蒙和爱情滋润的磁亮的脸上,润玉一般地放送着光泽恰像一个星眸闪闪的高原女神
露露在等待着李沪生俯下身去,吻上了那一对娇艳的红唇,露露骄矜地呻吟了一声,迅速伸出两只白玉的嫩笋,缠绕在李沪生的脖颈上
“喝水”露露撒娇地吐露着珠玉。
李沪生把已经半凉的温水送到露露嘴边顺手打开了超外差收音机
…
收音机里红军广播电台正在播放抒情歌曲《草原雄鹰》李沪生把收音机音量拧小,放在自己一侧,上了床,躺在露露身旁,靠在床板上,两眼望着窗外塔城中国境内的那天晚上,部队长在吃完土豆,休息之前,坐在篝火石头上,轻轻弹奏着三角琴,轻声唱过这首歌而部队长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在完成侦查后将被拘捕审查——部队长流泪了!
…
从前你是这样,现在还这样
哥萨克啊,草原的鹰,
你为什么今天又和我会面,扰乱我的心,
你为什么把自己的痛苦,硬要加在我的头上
只有一点才真是我的过错,我没有力量把你遗忘
我还不能把自己的命运,马上和你联系在一起,
但是我在,在整个战争时期,我一直都在等待你
…
从前你是这样,现在还这样
就是你这样我也是爱你
…
“英雄有泪不轻流!”部队长向来深藏不露,在中苏边境戈壁滩上那个漆黑夜,抚琴低吟,竟然流下了眼泪!琴声曲折地泄露出内心复杂而痛苦的情愫——他一定有什么难以诉说的重大隐情!
…
李沪生心中“咚”一跳,床板咯吱一响,他看了露露一眼,还好,温香软玉,没有惊动,赶快关上收音机。
………5部爱无终期 9章 肉欲与理智1。深夜花园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3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3)
…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在《热核战》中有一处是惊心动魄的,露露和“军人”在夜晚空防工事坑道口篝火旁唱苏联歌曲的时候,荷枪实弹的军人来了,在那种中苏之间即将开战前夜的紧张气氛下,苏联歌曲应该是禁歌,一连用几个镜头表现军人围上前来我们以为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
一辆军车在工事口停下,士兵们从车上卸下了一些装具,很快地在工事附近路口架起了鹿砦和铁丝网,士兵站岗。
…
苏联歌曲声继续从坑道里传出——
真像是在占领区。
如果是在中苏战区,听到我们唱苏联歌,还会有战争吗?
军人站直了。
…
“他还会念苏联诗歌呢!”露露站立在他身旁,在他耳边轻轻说,微风吹动了她的裙裾,在篝火的雕琢下,像一尊亭亭玉立的神象。
…
黑夜中升起了普希金那英雄主义激情的著名诗句:
“请相信,就要升起了,那迷人的幸福的星辰。俄罗斯将从睡梦中惊醒,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的姓名!”
…
地下工事里,突然迸发出那个右派分子震天撼地的一句:
“生命如此珍贵,和平如此甜蜜
竟要由奴隶的锁链作为换取的代价吗?
不自由,毋宁死!”
…
大地滚滚传来了沉雷,一阵大风卷过,一场暴雨即将到来。
坑道口一张宣传桌上传来了留声机《喀秋莎》的歌声: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
“我们来唱歌吧!”姑娘在篝火前拉起军人的手。姑娘就和着那地底下的声音唱起来了:
篝火旁歇憩的工人都坐起来了。又有几个热心的工人加入了歌声,这是苏联歌曲!
这是60年代中国青年的写照!是50年代中国爱乐工人的回光返照!
…
姑娘又唱起了《红莓花儿开》:
鹿砦和铁丝网旁边站岗的持枪士兵都围上来了,露出惊喜和欣赏的神情。篝火映照着他们年轻的脸庞,三张稚气未脱的中国脸。
也许他们不知道这是苏联歌曲,但是歌曲所表现的人类美好情感是不可抗拒的!
…
远处明晃晃地,一辆巡逻车开来了。车子在篝火旁停下,跳下来很多荷枪实弹的士兵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