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放战争-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利!党员冲在前面!”刘忠厚踩着曹佃安爬上围墙;看见一排长孙向银头部中弹;血流满面。碾庄圩的围墙被九连撕开了;六十四、六十七、六十八团洪水般地蜂拥而上。突然;一个国民党军冲出来抓住了刘忠厚的枪背带;是个戴大盖帽的;刘忠厚转身开枪;那人倒了下去。九连开始抵抗守军的反击;守军动用了数架火焰喷射器;九连官兵身上都着火了。李德浩副营长说:“刘忠厚!带两个人从右侧消灭它!”话音未落;李副营长中弹;重重地倒在地上。刘忠厚心里一揪;喊:“沈献瑞!跟我来!”两个人奔跑着;跳跃着;穿过被炸毁的碉堡和掩体;绕到了火焰喷射器的侧后;一口气扔出了七八颗手榴弹。火焰熄灭后;冲锋的杀声再起。
解放战争(Ⅱ)字数:3237 字号:大 中 小 支援九纵突击的;是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三团的六门日式榴弹炮;九纵炮兵团的十六炮山门、山东兵团炮兵团的三门野炮和一门日式榴弹炮。昨天;九纵的攻击也没有成功。当时;六纵副司令员皮定钧正好来九纵;他兴奋地告诉聂凤智;第四十四军已经被他们打光了。由于前几天九纵打的就是第四十四军;官兵们都认为自己啃了骨头让六纵吃了块肥肉。为了尽快取得攻击进展;聂凤智亲自率领二十五师的萧镜海师长和部分营团干部到前沿侦察。九纵的攻击方向在八纵的旁边;遇到的问题与八纵相同;那就是守军的火力点难以摸清。尤其是通过水壕的时候;守军正面有二十多挺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如同刮起大风;如果走桥将给突击部队造成严重伤亡。能不能涉水呢?七十三团五连十九岁的战士李方欣自告奋勇去探水深。小战士把棉衣脱了;腰上别上几颗手榴弹;消失在浓雾中。过了很久;李方欣爬了回来;为了让纵队首长相信水壕可以徒涉;李方欣手里抓着一把草;那是从水壕对岸拔下来的。
突击队员脱了棉衣棉裤;向水壕掩蔽接近。七十三团二连一排长张清华率领突击小组刚到水壕边;浮桥就开始下沉;战士们跳下水用肩膀扛着;但是守军的子弹倾斜过来;战士们倒下;浮桥断裂。张清华立即改为徒涉;突击队全部下了水。刚一上岸;迎面就撞上守军的一挺机枪;张清华和战士陈阿四扑上去;一把抓住枪管硬是把机枪夺了过来。战士张天佳背着二十多颗手榴弹;冲上前去拼命地投掷;二连巩固住了突破口。副营长杜常德率领的小组连续摧毁守军的地堡;也站住了脚。另一侧的七十四团一营在营长孙光美的率领下;本来是助攻的他们颇有点主攻的劲头;二连长范金鳌率领突击队只用了十五分钟就突破水壕攻到了围墙边。
八纵和九纵的攻击部队交会在了一起。
碾庄圩的围墙被突破后;出现在官兵们眼前的是由一排由汽车组成的防御工事;汽车的后面还有一道围墙。两个纵队的突击部队合力往前攻;守军开始组织反击;战斗进入残酷的胶着状态。七十三团团长张慕韩向师指挥部报告战况。聂凤智刚刚监听到第六十四军军部在电话里用广东话通话;而身边的随军记者孔东平正好是个广东人;第六十四军在电话里说“黄百韬要到大院上村的军部来;要求派人去警卫”。聂凤智立即面命令炮火在碾庄圩与大院上之间进行拦截轰击;同时在电话里对七十三团团长喊:“我们要比敌人还要凶!打到哪里就钉在哪里!你们快要和黄百韬见面了;砸开围墙;把他给我掏出来!七十三团是毛主席提过名的!”——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历史上获得过很多荣誉:“孟良崮战斗模范连”、“潍县战斗模范连”、“胶县城第一连”、“周村战斗模范连”、“高密城第一连”。在济南战役中;七十三团首先登城;荣获“济南第一团”称号。
二十日凌晨时分;碾庄圩第二道围墙被炸开。
八纵和九纵官兵呐喊着冲进碾庄圩;与国民党守军展开逐房逐屋的争夺战;
黄百韬没出他的隐蔽部。
兵团部的外面“房屋成墟;草棚着火;汽车破碎;人尸马骸;累累皆是”。黄百韬向徐州发区电报:“今夜敌向碾庄圩发动攻势;战斗至为惨烈;现碾庄圩已成火海;统计落弹不下两万发;通讯设备均被摧毁;兵团部已无法指挥。我已两天未出隐蔽部;外边情况一无所知。”然后;他命令第二十五军残部向南突围;但是军长陈士章已经化装独自逃跑了。黄百韬又写字条给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命令他从大院上村突围出来;向碾庄圩的西北方向靠拢。第七兵团情报二处处长廖铁军冒死把字条送进大院上村;刘镇湘看信之后说:“突围出去;重武器都丢光了;出去又有什么用?”副军长韦德和参谋长黄觉都觉得应该突围;可是刘军长坚决不同意。黎明时分;大院上村四周枪炮隆隆;刘镇湘作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他打开自己的大皮箱;把国民党军将官大礼服拿出来;然后开始打扮。他穿好大礼服;挂上勋章;穿上皮靴;顿时浑身金光闪闪;这让置身在枪炮声中的军官们不禁毛骨悚然。
刘镇湘军长说他要为委员长尽忠。
此时;华东野战军各路攻击部队已在碾庄圩的第七兵团部与第二十五军军部会合。官兵们急切地寻找黄百韬;他们找到了黄百韬的美式吉普车;车上有一副象牙制作的麻将牌和一具紫铜火锅;兵团部里的两箱机要文件和密码本完好无损。黄百韬睡的行军床上遗留着一支手枪和一瓶安眠药。
在大院上村里;穿好大礼服的刘镇湘还没说他打算用何种方式尽忠;黄百韬就带着第七兵团参谋长魏翱、兵团部第三处处长谭岳、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跑了进来——黄百韬“坐了好久说不出话来”。
二十一日拂晓;一名随军记者跟着华东野军攻击部队进了碾庄圩:
整个碾庄圩像开了锅;抓俘虏的叫声隔三四里路都听得见;一股股红色火舌、一片片白色烟幕;迎着清晨的阳光升起;炮弹仍在不断地爆炸;成千上万的俘虏从突破口里被带出来;所有的道路都被塞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边走一边哭诉:“同志呀!我们是来投降的;我们已经五天没得东西吃啦!”骡马一群一群的;都饿得不跑不叫了;许多已经被敌人割去了大腿或屁股去充饥了。在一切地方;从庄外到街道、到院子、到每一间屋子里;一切有用的东西;从泥土到砖瓦、到木头、到桌凳、到汽车、到炮弹的纸壳子;都筑成了密集重叠的防炮工事。满地满墙及每个防炮洞都被炮弹打得成了土坑。东场上的八门榴弹炮都被打成了麻子。在房子里;在街道上;在汽车底下;在防炮工事里;到处都是敌人的伤兵和尸体。街上到处贴着大字的记录“捷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张是:“……邱兵团不日即可与我会歼共军……”飞机还整日在散发“告在共军中的国军官兵书”;希望他们重回国军去;可以“提升授奖”。可是我把一张递给一个刚放下武器的士兵时;他摇摇头说:“我受苦受够了;要不是当官的不让;我们早就投降过来了。”
国民党军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驾驶一架轰炸机飞临碾庄圩上空;他一眼就判断出碾庄圩已经陷落。在与黄百韬通话后;才知他在第六十四军军部;第七兵团残余部队还大致保持着大院上、小院上等几个小村庄。王叔铭与刘峙紧急磋商后;决定集中空军力量轰炸出一条狭窄的区域;然后步兵在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下采取多梯队纵深突击;把黄百韬解救出来。刘峙还特别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请总统亲临徐州指挥;二;速空运两个军增援;三;请总统速下决心全力东进;对徐州的安全可置不问——没人知道;刘峙“是想推脱责任故意说漂亮话;还是想借此让杜聿明在徐州负责指挥;他好离开徐州去到蚌埠以求自身安全”。
蒋介石命令黄百韬立即突围。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一切都没有实际意义了;所有的决定只不过是程序上的必须;或者说是为面子上说得过去而已。
李弥的第八军终于攻占麻谷子村。先是发现当面的解放军有撤退的迹象;可向前推进的时候;阻击阵地上却没有了解放军的踪影;只在战壕中发现一个被毁坏的六〇炮炮架。不远处;有人在晃动着白手巾;国民党军官兵小心地进了村;看见一队解放军正从村后撤退;机枪还在拼命地射击;不一会儿就人和枪声都没了踪影。可那些白手巾还在晃动;冲上去一看;原来是从碾庄圩方向逃出来的第七兵团的伤兵。第八军军长周开成命令一七〇师实施追击;四十二师为预备队;然后和陪同李弥进了麻谷子村;一路上“看见树枝上挂着血肉模糊的手、脚之类的东西”。向前推进的一七〇师很快报告;他们已经推进到火神庙;没有发现共军的阻击部队。——这里距碾庄圩只有不到十公里了;可碾庄圩那边的枪炮声已越来越弱。
无论邱清泉还是李弥;谁都没有再向前推进的意愿了。
二十日;停止在火神庙的一七〇师报告说;第一〇〇军军长周志道到了他们的阵地上。无法得知负伤后的周军长是如何在炽烈的火网中逃出来的;他和他身边的随从全部穿着士兵军服。周志道见到周开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整个垮了!”周开成立即用吉普车将他送往徐州;徐州的刘峙派飞机把他送到上海治疗;蒋介石授予他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解放战争(Ⅱ)字数:3203 字号:大 中 小 接着;第二十五军军长陈士章也跑来了。他在碾庄圩被攻陷的时候;丢下部队独自逃跑;居然安全地跑到了这里。这个陈军长在吃了点东西后;可能觉得自己临阵逃脱实在说不过去;或者想起来自己曾是黄百韬最信任的人;第二十五军也是黄百韬和顾祝同的基本部队;于是他夸张地向周开成军长要坦克;表示要亲自驾驶坦克返回碾庄圩把黄司令官接出来。周开成给他派了三辆坦克;他真的去了;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陈军长说他没有找到黄司令官。然后他上了周开成派的车;去了李弥的兵团司令部。
在李弥的兵团部里;杜聿明、邱清泉、李弥三人聚集在一起;正在研究“共军为什么打得这样好”。研究的结果是:“一、共军情报迅速准确;运用兵力恰到好处;二、共军战士勇敢善战;(三)共军军纪严明;深得民心;处处得到老百姓的帮助。而国军这三点恰恰相反。”
碾庄圩被攻克后;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只剩下第二十五军和第六十四军残部;收缩尤家湖、大院上、小院上几个村庄里。
二十一日黄昏;华东野战军最后的攻击开始;四纵攻击第二十五军;八纵和九纵联合攻击第六十四军。
第二十五军残部大约还有五千余人;军长陈士章已经逃离战场;副军长杨廷宴跟随黄百韬到了第六十四军军部;第二十五军残部此时没有了有效指挥;但该军是黄百韬起家的基本部队;因此在最后的时刻依旧企图依靠村庄抵抗。尤家湖村四周有一道两米高的防洪水的围墙;围墙外还有很深的壕沟;村子四周修建了三个独立的支撑点;并以地堡群为骨干组成了前沿阵地。攻击开始前;四纵司令员陶勇提出一个作战原则:先肃清尤家湖附近的村庄;把尤家湖孤立起来;使敌人处在既无退路也无援兵的处境里;那样不用硬攻便可以大量俘敌和缴获——“官兵们很欣赏这一方案”。在肃清尤家湖附近的残敌后;四纵将所有的炮火和重武器都集中到尤家湖村;把整个村子围得密不透风;纵队指挥员都上了前沿;不断地强调“少杀多俘虏”。为了使战斗更加顺利;野战军还专门给四纵调来两辆坦克;坦克轰隆隆地发动着;大有大军压境之势。接着;便是前沿的大规模喊话;无数支土喇叭环绕着尤家湖村;解放军官兵扯开嗓门讲政策、喊口号;刚刚被俘的第二十五军官兵也跟着张三李四点名道姓地让守军放下武器赶快过来吃馍。于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名不见经传的尤家湖村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场景:村庄里死寂一片;没有一丝灯火;村庄外火把熊熊;喊声不断。躲藏在村子里的国民党军精神几近崩溃。当四纵十一师在坦克的引导下冲进村庄的时候;第二十五军残余部队只行进了局部的抵抗。四纵以伤亡四百人的代价;杀伤和俘虏第二十五军残部近五千余名官兵——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军覆灭了。
在大院上村的东边;华东野战军第八、第九纵队的联合攻击同时开始了。第六十四军残部被压缩在大院上附近的几个村庄里;他们不断受到增援部队已从大许家方向靠近的鼓舞;准备抵抗到底。八纵主力和九纵七十七团攻击三里庄和小院上村;九纵七十六、七十八团攻击大院上村。无论哪个方向的攻击;炮火支援都是空前的;不但纵队和各师的火炮被集中起来;而且在碾庄圩缴获的重迫击炮也都用上了。第六十四军在猛烈的炮火中伤亡惨重;但是依旧在极力抵抗;尤其是黄百韬所在的大院上村抵抗特别顽固。攻击大院上村的两个团艰苦推进;严重的伤亡令不少战斗班只剩下几个战士;两个团的建制都被打乱;一个连缩编成一个排;一个排缩编成一个班;但是从白天到夜晚攻击没有一刻停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大院上村被攻克。
没有发现黄百韬。
黄百韬和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等人逃到了一五六师四六六团坚守的小黄庄。刚到那里;团长张越秀就报告说;共军方面曾来人联系要求我们投降。黄百韬立即说;今天晚上可以和共军方面联系。吃了一点东西后;一行人离开小黄庄向西;跑到一五九师师部所在地吴庄。黄百韬只想尽可能地向西靠拢;希望能跑到大许家去;因为到了大许家;才可能有接应他的部队——此时;正是第二十五军军长陈士章带领三辆坦克寻找他的时候;从大许家冲出来的坦克没有进入近在咫尺的吴庄;原因不明。黄百韬发现一五六师师部也不安全;一些官兵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有人告诉他;该师师长钟世谦和副师长李振中已经派人去和共产党军队联系投降的事了。
下午十六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小黄庄的四六六团因在投降的事情上犹豫不决而遭到攻击;张越秀团长被俘;一起被俘的还有第七兵团参谋长魏翱、第六十四军参谋长黄觉、兵团部情报处长廖铁军、兵团第三处处长谭岳等高级军官。黄百韬感到了死亡的逼近。黄昏;他让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率残部突围。刘镇湘临走前;黄百韬对他表白了心中的万分绝望:
我年老了;而且多病;做俘虏我走不动;而且难为情。我牺牲以后;使别人还知道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或可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国民党或者还有希望。你年龄还轻;尚有可为;希望你们突围出去;再为党国做点事。
“刘镇湘佩上满身勋章向共军冲锋而去”。
之后;国民党方面才确切得知:刘镇湘军长并没有战死;而是被解放军官兵俘虏了。
捉住刘镇湘的;是解放军的一位副连长;名叫胡相法。
十五岁参加八路军的胡相法;是部队中有名的战斗英雄;淮海战役开始的时候他成为副连长。部队奉命攻打第六十四军;他的任务是插到大院上村与小院上之间;然后加入对大院上村的攻击。在穿插的过程中;他率领加强排爆破了两座碉堡;俘敌五百多名。部队攻占大院上村后;加强排继续向残敌逃跑的方向追击;途中遇到了想与解放军联系投降的国民党军军官;胡相法当即命令这个军官带他去第六十四军军部。胡相法不知道;此刻为他带路的是第六十四军的副参谋长。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因为在向第六十四军军部靠近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路过国民党军设立的岗哨;胡相法镇定地走进第六十四军残部盘踞的腹地来了。军部暂时设在一个大车店里;胡相法走进去的时候;里面大约有二十多名国民党军军官;其中还有几名女军官;一个军阶很高的人正在大车店的中间来回踱步。
副参谋长报告说:“共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来了。”
刘镇湘显然不相信这个年轻人是“最高指挥官”。
但是;胡相法大声说:“要起义;就放下武器跟我们走!”
旁边的一名国民党军军官突然拔出手枪;但立即被一直跟着胡相法的三排长初元发击毙了。
几名女军官惊叫起来。
刘镇湘脸色苍白地坐下来。
胡相法说:“考虑好了就走吧。”
刘镇湘走出了大车店。
外面的国民党军官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胡相法跳上一个大碾盘;朝天打了一梭子;然后喊道:“你们军长投降了!都缴枪吧!”
年仅十八岁的胡相法和他带领的十几名官兵;俘虏了包括第六十四军军长、副参谋长和军部机关人员;共一千六百多人。
黄百韬身边只剩下了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
有史料说;黄百韬在突围的路上被炮弹炸死。
但是;根据杨廷宴回忆;黄百韬死于自杀。
黄突出后;走至一茅棚附近;只剩我们两人;见四面皆有解放军包围;无法再走;即举枪自杀;但并未断气;我又加了一枪。
黄百韬死前曾向杨廷宴说了如下一段话:
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四十四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待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杨廷宴侥幸从战场上逃脱:
他自杀后;我伤心痛哭;这时来了一个解放军战士;我诳他说:“他是我哥哥;我母亲叫我来探看他;他死了我怎么回去向母亲说呢?”这个解放军战士同情我;还帮助我把黄埋了;让我走了。
解放战争(Ⅱ)字数:3250 字号:大 中 小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晚上;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就这样被他的一个忠实的下属和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解放军战士草草地掩埋了。掩埋的具体位置不清;大约在小黄庄以西、碾庄圩车站以北几公里处的旷野上;
就在黄百韬被埋进旷野的那天;徐州城外突然缓缓地走来一支队伍;满城的国民党军顿时不寒而栗:解放军动员支前民工抬着大约四千余名黄百韬兵团的伤兵进了徐州城。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司令官李弥说:“这件事比张良的楚歌还厉害。”
有记者追问道:“黄百韬到哪里去了?”
杜聿明回答:“他回家休息去了。”
杜聿明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下一步徐州战场该怎么办?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
王老汉游击队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旬;是高涨的作战积极性把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引入了绝境。
华东野战军全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时候;淮海战场上另外三个国民党军的重兵集团;始终是毛泽东关注的重点:在碾庄圩以西、徐州以东;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负责向东进攻以解救黄百韬;同时防卫徐州;在徐州以南;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和李延年的第六兵团;奉命沿津浦铁路北进参加会战;在徐州的西南方向;黄维的第十二兵团从河南境内的驻马店地区出发;不断东进向徐州靠近。由于华东野战军的顽强阻击;东进的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被迫停滞在碾庄圩西面的大许家;孙元良兵团因为徐州防务不敢轻易出动;于是;徐州附近的三个兵团近距离地扭结成一个坚硬的集群;而沿着津浦路北进的刘汝明和李延年两兵团;特别是李延年兵团;由于惧怕遭遇分割围歼推进得十分迟缓;只有黄维兵团;始终在不顾一切地东进;以至最终形成孤军插入淮海战场的态势。因此;在黄百韬兵团被围歼的过程中;积极东进的黄维越来越成为注视的焦点——从淮海战场的全局看;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进展的态势;将成为共产党方面如何进行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重要决策参数。
按照中央军委九月间作出的决定;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华东野战军应以五个纵队的规模;向东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和灌云地区;以“打通山东和苏北的联系”——从这一计划上看;华东野战军向东运动至苏北地区;带有撤离中心战场休整部队的含义。但是;随着黄百韬兵团的被围;国民党军在徐州附近摆出了决战的态势;毛泽东遂对战役的发展作出新的判断:如果黄百韬被歼后;蒋介石将徐州战场上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即向徐蚌线推进;如果蒋介石不将徐州战场上的兵力南撤;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可以寻机歼灭黄维和孙元良兵团;“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如果黄百韬被歼之后;黄维兵团尚未赶到徐州附近;可以将其阻击在中途;把作战目标指向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割裂黄维与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之间的联系;“完成攻徐作战之战略展开”。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十一月十三日;中央军委电令华东野战军在围歼黄百韬的同时;部署阻援部队;诱使企图解救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断向东深入——“使其跑不掉;然后徐图歼灭之。”这一战略设想的核心是:在吃掉黄百韬的同时;华东野战军必须将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与徐州割裂开;并准备下一步围歼这两个兵团。这也是国民党军向碾庄圩的增援能够缓慢推进到大许家附近的原因;只不过无论是邱清泉还是李弥;都没有意识到华东野战军阻援部队不断地主动放弃阵地的真实意图。因此;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最初设想;基本上围绕着歼灭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的思路展开的。为此;中原野战军准备抽几个纵队给华东野战军;参加续歼邱清泉和李弥的作战;并主动要求在南面担负阻击黄维兵团北上的任务。
但是;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牵扯着华东野战军的大部兵力;从邱清泉、李弥的侧翼插进去将其与徐州彻底隔开的作战始终没有达成目标。
这时候;在战场的南面;黄维兵团已经推进到安徽西北部的太和、阜阳地区。
中原野战军指挥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认为黄维兵团下一步的动向可能有三种:一是暂停;二是出亳州、涡阳向永城;或出涡阳、蒙城向宿县;三是向东开至蚌埠;以护卫南京。根据这一分析;他们向中央军委提出:“如黄维出永城或宿县;我以集中一、二、三、四、六、九及华野三、广(两广纵队)共八个纵队;歼击黄维”的建议。理由是:“黄维在远道疲惫、脱离后方之运动中;只先来三个军七个师;其中强师只有三个。”但先决条件是;华东野战军在十六日以前能“消灭黄百韬三个军以上”;然后“抽调出三个纵接替陈谢四纵及华野三、广纵之任务;或现在就有余力能够接替;以便我们及时调动这三个纵队作战”。中央军委复电表示;“我诱邱、李东进;断其后路之计划;恐不一定能实现”。一切要等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之后;“才能决定下一步作战方针”。
十八日;黄维兵团东进至蒙城附近。李延年兵团正向蚌埠开进;刘汝明兵团则由蚌埠向宿县前进;准备担负蚌埠至宿县之间的铁路守备任务。
根据这一态势;淮海战役总前委认为;歼灭黄百韬之后;华东野战军如果不进行休整;接着打战斗力很强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诚非易事”。同时;中原野战军需要阻击黄维、刘汝明和李延年三个兵团;也相当困难。如果续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的作战陷入僵持;中原野战军又没有把握同时阻敌三路重兵;那么无论华东野战军还是中原野战军都可能陷于被动。因此;总前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放弃打邱清泉和李弥的计划;转打孤军插入战场的黄维。
但是;拥有十二万人马的黄维兵团不是弱敌。
黄维兵团刚刚编成不久;下辖第十、第十四、第十八、第五十八军以及第四快速纵队。其中的第十八军;即原整编十一师;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装备精良;作战能力强;现任军长杨伯涛;第十军;即原整编第三师;曾被歼灭过;后以原整编十一师十八旅为基干重新组建;军官均由十八旅调来;十八旅旅长覃道善为现任军长;第十四军;即原整编第十师;前任军长罗广文曾任第十八军十八师师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军总是和第十八军一起行动;战斗力与第十八军相仿;现任军长熊绶春是黄维的黄埔同学和同乡;快速纵队由第十八军一一八师配属的战车坦克部队组成;师长尹钟岳兼快速纵队司令官。以上各部队基本出自同一渊源;关系融洽;有共同作战的意识。从这一点上讲;黄维兵团中只有第八十五军是个例外。与其他军长均为陈诚派不同;第八十五军现任军长吴绍周属何应钦派;这使这支部队不但作战风格与其他部队不同;而且与其他部队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黄维不能有效掌握的第八十五军不久之后就以惊人的战场之举置整个兵团于死地。
此时;从第十二兵团普通官兵的角度上讲;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家都对作战目的和作战方针不甚明了。兵团组建之后;奉白崇禧命令进入河南“扫荡”中原解放区;部队在伏牛山里“往返奔波;雨雪载途;人马俱感疲惫。特别是快速纵队因道路不良;机械和燃料损耗甚大;急需休养整顿”。本以为“扫荡”完毕就会南下回家;可又奉命向苏北的徐蚌战场推进;而且“不得以任何借口迟延行动”。于是;兵团除把生病负伤的官兵和笨重的行李辎重送回武汉之外;各军绝大多数军官的家眷们也被留在了武汉。大军匆匆出发;挂念妻小担心前途的心绪自此弥漫。
蒋介石给黄维的命令是:“徐州会战业已开始;情况至为紧急。黄兵团应兼程急进;务期于十三日前到达指定地点。”
黄维兵团东进之路比伏牛山里好不了多少;路途上横着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浍河等一条条大河;这给战车、坦克、重型火炮、汽车和大量的胶皮大车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更大的困难是解放军的跟踪和阻击。兵团一开始行动;各个方向的追击、侧击、阻击不断地袭扰而来;行军路上的道路和桥梁一再被毁;这令官兵们越走越觉得前面充满危险。
解放战争(Ⅱ)字数:3103 字号:大 中 小 当中原野战军占领宿县之后;黄维兵团已成为淮海战场上一个显眼的作战目标。只是黄维自己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蒋介石更是看不出这一点。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作战积极的黄维兵团即使推进到涡河边了;依旧归国民党军国防部直接调遣。虽然奉命进入徐蚌战场;但黄维兵团从来没有被划归徐州“剿总”指挥。因此;远道而来第十二兵团的官兵都不清楚;他们如此拼命赶路去靠近那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徐州;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是;阻击他们的中原野战军官兵明确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战。
在涡河北岸;一个名叫桑金秋的连长在阻击阵地上被第十八军一一八师发射来的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