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告状-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摇摇头冷哼一声,九门提督拂袖而去,空留大管家慢慢走在路上一边算账一边叫骂不休:

“这事没完,我可记住都有谁了!”

大管家恶狠狠说了一句,挥舞着拳头想起了自己被人坑走的那些宝贝,不免有些愤恨。

而此时九门提督料理完这里的事宜也要准备打道回府了,等悦而学习完宫中的各种规矩应该也会回到自己这,到时再商量接下来的打算。

就这么想着,一路无书九门提督回到了自己的宅院,可刚到院子前面,就看到门前一群人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是谁这么大胆敢在步军统领的衙门口惹事生非?

九门提督很是好奇,从轿子下来慢慢走了过去。

几个眼尖的登时看到是老爷回来了,立刻跪倒在了地上大声请安,所有人一听也都悉数跪倒。

这可是老爷回来了,再大的事也要放在一边。

九门提督点点头,带着费解的目光看向了前面,只看到地上跪倒的众人中,有两个人傲然挺立,神态轻佻不堪!

一个粗糙猥琐,一个人畜无害,正是吴老三和白长生!

看到九门提督回来了,白长生撸起袖子挽起手,拿着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骂骂咧咧就走了过来,毫无尊敬的语气大骂道:

“老狐狸你可算回来了!我今天要不跟你把这帐算明白了,我就不姓白!”1

第281章:唐门旧事(捌)

白长生挥舞着那张白纸,大步流星就走了过来,吴老三在一旁跟着,表情有些戏虐。

九门提督眉毛一挑,看着眼前年轻人如此愤怒的神情,又看那一伙精兵强将叫苦不迭的样子,着实费解。

“你又跑我这干什么来了?”

九门提督佯装愠色,可这话还没落音,就看到白长生把纸给扔了过来,紧跟着嘴里叫骂不休:

“干什么?自己看!该做的我都做了,你呢?好家伙跟这瞒了我那么多事情,现如今还把我家弄地鸡犬不宁,自己说怎么办吧!”

白长生此刻是没有半点畏惧的,借了个由头过来而已,现如今悦而的周全已经不需要担心了,很多事情也要弄清楚了。

最重要的自己这损失也太大了!

说话的功夫,九门提督把地上的白纸捡了起来,放在手上送目观瞧,看了一遭那表情就不对劲了,躲躲闪闪有些装模作样:

“这个···是吧,有些东西吧,在所难免。”

那张纸上,列举着白长生这几日来家遭不幸所损失的一切器皿和物件,无一例外被添了上去。

好像还加了不少银两和白家棺材铺没有的物件,这怎么还有琉璃珐琅的玉壶?他家那茶碗不是前门大街买的吗?

那晚走的匆忙,白长生也来不及顾及许多,等着和吴老三几个人回到家里再一看的时候差点没哭了。

除了一把高堂上的椅子是完好无损的之外,其余的东西就连夜壶都给砸了个粉碎。

这也难怪,那晚的争斗何其凶险,这情况其实也早有预料,只是没预料到会这么惨。

白长生一听这九门提督是有意推诿,当即破口大骂道:

“好你个老狐狸,不赔我?告诉你说!今天不给我个交代我就不走了!”

完全就是个市井无赖碰瓷的架势,白长生往旁边的台阶上一坐,抱着肩膀跟吴老三鼻孔朝天向。

早前九门提督这里的官兵也很诧异,这俩人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再一想这不就是来碰瓷的嘛,可没听说过敢来这地方找茬的呀。

最重要的是这俩人的名声现在北京城可是人尽皆知,哪敢去斥责,只能跟着这俩祖宗在这掰扯,一直到九门提督回来。

九门提督也是瞧出来了,要是不给白长生点便宜,这小子能跟这里耗到来年开春。

无奈之下挥了挥手,服气了:

“得得得,都给你预备上,来人呐,去账房那按着这单子上的东西都给买回来送到白家棺材铺。”

白长生喜上眉梢,心说这下可赚大了,还没等他高兴完,九门提督又道:

“等会,那个什么壶就不用了,他家用的就是粗瓷大碗,随便背几筐扔过去。”

“哎!你这人怎么这样!”

白长生有点脸红但还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九门提督一吹胡子,瞪了他一眼就自顾自进屋了。

吴老三在旁边拉着白长生的袖子,小声道:“孙子,差不多得了,咱这够瞧的了,没听说碰瓷碰到步军统领衙门来的,赶紧进去吧。”

白长生左右思量,好像在盘算着什么得失,一咬牙一跺脚这才作罢,随着吴老三进去了。

身后便一群官兵各个哭笑不得,就这德行还叫个什么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等白长生带着吴老三跟九门提督坐在一起的时候,已经天经晌午了,几杯好茶了了心绪,三个人对视无言。

只看氤氲之气四散,白长生试探性的问道:

“悦而她···”

九门提督摆摆手:“无妨,你且放心,悦而现在可是格格了,正在宫中习礼。”

白长生和吴老三一个激灵,怎么回事?

听九门提督娓娓道来,白长生和吴老三都是唏嘘不已,看来论起城府的高深莫测,这杜寒也不逞多让。

“那就说说当初约定好的吧。”

白长生也懒得话闲白,这就问起了正经事,关于小唐无心的来历,还有自己父亲自己师父的一切。

前阵子光顾着照顾悦而,实在是没心情管其他,现在可算是能弄清楚了,不禁是手心都生了许多虚汗。

九门提督闻听此言,沉默不语,好像在权衡着什么利弊,过了半响这才缓缓开口。

只听那苍迈的语气里有无尽的唏嘘和感慨:

“那白衣人是狗宝,也是唐无心,你们就叫他小唐无心吧。”

小唐无心!

白长生和吴老三心头一跳,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白长生偷偷摸了一下怀中的唐门秘卷,但是没有拿出来,这东西的来历过于惊天,如果真的到了时候,还是交给那所谓的小唐无心好一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老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搔着后脑勺一脸的费解。

白长生倒是沉默了,他毕竟看过唐门秘卷,从当中也了解了许多隐秘的手段,他猜想出来了一种可能,可他难以接受。

九门提督看到白长生这幅模样眼睛一眯,好像是觉察到了什么:

“小子,你该不会知道了吧?”

“不好说,说不好。”

白长生也在故弄玄虚,吴老三看这俩人频频过招,有些来气了,怎么就他什么都不懂?

“别废话,赶紧说!”

九门提督这才道出了事情的真相,那话一说出来,这屋子里静地一根针掉地上都宛如轰天巨响!

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老人的绝望···

当初的老唐无心乃是唐门弃子,被朝廷免了罪责,扔在了唐门大院了却残生。

他年岁不大,算不上古稀老者,但那一身的伤痕和背后的尖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此生已残。

再坚强的背脊也承载不了往日的伤痛和无尽的罪孽。

所以他发疯一样的寻觅着一切可能,一切可以逆转乾坤的可能。

于是他找到了唐门的那处密室,正是白长生也曾进去过的唐秋生建造的那处密室。

在密室里,唐无心也看到了那个密卷,这也是他一生武艺高强的来源。

融百家之长,综道法万千,老唐无心找到了出路,也看到了希望。

那卷轴上,写着一篇密法,正是逆转乾坤的秘法!

以百草之毒,浸染活人筋骨发肤,再以盖世手段,横加阻挠活人心绪,使之沉迷于混沌当中,忘却一生因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口诵武艺真经配合这等秘药淬骨活人锻道,使一个平民百姓拥有盖世的武学,更会让这人丧失心智。

因为百株药草之毒的淬炼,足可以将人逼疯,把自己的心智全都给抹杀干净。

这样一来,历经此法的人便会忘却自我,成为一具活死之躯!

而这手段正是来自于驭魂术!1

第282章:唐门旧事(玖)

这手段来自于驭魂术,当初被唐秋生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毕竟不是他的传承,无法揣测其中全数的隐秘。

唐秋生只能换了一种方法,用更加邪门的角度来试图诠释和融合这门手段传承。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逆转乾坤”。

先用药草浸泡,使人发疯癫狂,忘却自我,然后再让这人成为毫无心智的厮徒之辈。

这本是鬼奴的制作手段,但是到了唐秋生的手中便成了蛊毒害人的决绝手笔。

而正是这逆转乾坤的手段,给了唐无心一种怪异的希望。

既然这逆转乾坤可以让人丧失心智,成为供人驱使的厮徒,那如果为这具没有灵魂的躯体灌注一种人格,那会怎样?

唐无心不仅扭曲了心境,更是孤注一掷。

他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半残堪废的一生,如果可以把自己的人格,把自己的过往,把自己一生的因果都浇筑在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当中,那不就代表着自己也可以随之重生吗!

于是乎唐无心发疯一样的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躯体,那唐门大院无数的断骨残骸便是佐证。

可哪有那么容易?

毕竟是生生将一个人的人格从肉体中剥离,再灌注一个全新的进去,就这过程想一想便猜得出有多么残酷无情。

简直是违背人伦。

可这天道昭昭谁能预料?

就在此时那狗宝现身了,正是当初唐门鬼龙王大案中的狗宝!

他的出现让唐无心看到了希望,因为唐门的蛊毒秘术也有推演命相一说,所以唐无心把狗宝给留下了,没有交出去。

他已经失望了无数次,也害了无数人的性命,这狗宝可以说是他最后的希望。

可这狗宝居然熬过去了!

不仅在百草淬骨的历练中没有死去,甚至活下来之后筋骨激发出了全部的潜能,奇经八脉尽数交通,唐无心疯癫狂笑,他成功了!

不出所料,狗宝的人格早已经决裂丧失,就像一个足月幼童,浑噩于天地,前不见因,后不见果。

这样更有一种好处,那便是外人再怎么精通推演,也无法推算出此人的因果轮回,命相里自行遮蔽天机!

想当初唐秋生创立此术,便是基于驭魂术的手段,也曾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但苦于没有人来试验,便作罢了。

但他相信必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所以才命名此术为逆转乾坤,这也是唐门一脉所理解的轮回,硬生生从活人身上创造出的轮回之术!

如果成功了,那后果实在太可怕了,因为一个人的心智和传承便可以借此机会永世轮回,这得是多么邪门的手段?

所以等唐无心看到希望的时候,他孤注一掷,用尽一生手段,将自己的因果刻画在那狗宝身上,把自己的人格嫁接在狗宝的骨子里。

可毕竟不是寻常手段,这过程中也不知道历经了多少艰辛和险难,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点进展。

就连唐无心都快要放弃了,可他还是不甘心,只能拼尽全力去尝试,也算是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了。

当看到狗宝用坚定的语气,毋庸置疑地告诉自己:“我才是唐无心!”的时候,老唐无心欣慰地笑了。

这份欣慰,夹杂着心力交瘁。

正是那口黑棺,唐府上的黑棺,白长生也曾经见过,那里面泥泞的黑灰,其实都是早前的百草之毒。

他也是从唐门密卷上了解到的这些,只是他一惊一乍之间根本无法相信这种可能性。

毕竟过于光怪陆离,毕竟过于违背人伦。

可老唐无心还是做到了,不仅做到了唐秋生当年没有完成的一切,更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创举。

如果这手段传承下去,唐门一脉就可以春风拂野永世轮回,就这份野心,也难怪后来满门抄斩。

“这···可能吗?”

吴老三有点不可置信,过了好半天才问出了这么一句,旁边白长生沉默不语,九门提督捋着胡子沉声道:

“先让你忘记自己是谁,然后告诉你你是什么人,你经历了什么,长此以往持续数年,你也会沉沦当中无法自拔,何况还浸泡在百草淬骨的毒液当中,这老唐无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吴老三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当中,过了一会又问道:

“可那老唐无心为什么要把小唐无心再给送出去呢?为什么还要和他对上手把自己给害死?”

“解脱,试炼。”

白长生猛然抬头,盯着九门提督眼神藏着几分寒意,九门提督点点头,不置可否。

吴老三一经提醒,再稍微琢磨一下也就弄明白了,这唐无心只可以有一个人。

如果让小唐无心看到老唐无心,迷惘之下被否定了自己的人格,小唐无心必定会道基不稳甚至可能溃崩!

绝不能如此,这二人必定只能留下一个,所以老唐无心在灌注人格的同时,也灌注给了小唐无心对自己的仇恨。

等他功成那天,必定会寻上门来与自己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老唐无心大可不必这样,息事宁人避世索居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以身试法呢?

因为他退无可退。

逆转乾坤的惊天手段所需要的精力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尤其是他这样的罪身之后。

对他而言,死在“自己”的手上,看着“自己”重生于阳光之土,便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欣慰和解脱。

种子已经洒下,他日绽放出来的惊艳,必定争芳于天地,想想这些,那付出什么其实对他而言都不足为过了。

这便是白长生口中的解脱和试炼。

唐门有个老唐无心,唐门也有个小唐无心。

可这世上真的还有唐无心活着吗?

这个问题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扉,教人心神不宁,预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悲凉感。

无心之笔,可以逆天,唐秋生的后人不凡,不论对错荣辱,单说所做出来的事情,就已经可以说是冠绝天下了。

···

而就在此时,一个白衣人,站在一户农家院的前面,面似铁青一般难看。

院子的门开了,白衣人正要起身折返,他本可以从容地翩然离去,但腿脚好像灌注了水泥让他动弹不得。

这么一迟疑的功夫,门里的老人出来了,正拿着簸箕,像是要出门干活。

老人一出来,发现院子里有个人,老眼昏花望不清楚,眯起了眼睛细细再看的时候,那簸箕也掉在了地上。

老人全身剧烈颤抖着,布满了皱纹和沟壑的干枯手掌上,散落着几点浑浊的泪痕,只见那老人激动地哭喊了起来。

那声音一出来,白衣人站都站不稳了,好像一柄铁锤砸进了心窝里,教他踉跄后退,面白无力。

“孩子!你回来了!我就知道你没死!老天爷有眼啊!你把我的孩子送回来了!!!”

···

过了没多久,一道身影遁走消失,那身影有些慌乱,还纠缠着几行鲜血!

···1

第283章:错综复杂

白长生望着眼前的九门提督,突然生出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也是吴老三想要问的,而九门提督却是摇摇头,没打算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些年朝廷事无巨细哪样事不需要我来操心?更何况我就算不知道也要被其他人知道,要是他们知道了那还能有好?”

这九门提督口中的其他人,正是大管家和杜寒。

可他们为什么会想要阻挠此事呢?

白长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只看九门提督站起来,叹了一口气望向窗外,迟缓道:

“唐门那案子,当年闹得有多大你们根本不清楚,这里面可掺杂着另一个人呢。”

“十四王爷胤緹?”

九门提督点点头,没有说话,白长生却忽然想起了在唐门密卷中看到的那个人,胤緹的女儿枯倩!

“对了,不是有个枯倩吗?她现在何处?”

九门提督倒是很诧异:

“你是怎么知道枯倩的?”

看来九门提督并不知道唐秋生当年留下了这么一本卷轴,记录了唐门的兴衰,和那无数邪门的手段。

白长生想了片刻,还是把密卷拿了出来,交到了九门提督手上,九门提督赶忙翻阅起来,看了一遍脸色阴阳立变:

“果然有这么一笔,唉,唐门兴衰,社稷沉浮。”

语气里有些无奈,九门提督好像对唐门也唏嘘,只看他翻阅了一遍就知道这密卷的作用了,合起来又交还给了白长生:

“这东西不要外泄,来历过于惊人,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白长生接过了这份沉重,谁都知道这东西落在谁手里都不行,还是得找个机会交给小唐无心。

“枯倩呢,到底后来怎么样了?”

“时年惊蛰,枯倩三尺白绫自绝于后花园假山之上,十四王爷胤緹悲痛欲绝,进京吊丧,经月乃返。”

白长生心里一阵绞痛,这枯倩不出所料,还是死了。

“不过···”

九门提督语气有些迟疑,好像这事情还有不对劲的地方,但还没有得到证实。

“不过什么?”

白长生急切发问,但九门提督摇摇头没有说什么,而是换了个语气道:

“小子,今天你想问的我都告诉你,但必须都是我证实了的,你且问些紧要的,过时不候。”

白长生点点头,和吴老三对视一眼,当即问道:

“我的父亲白三石,到底是什么人!”

九门提督看着白长生笑了一下,他早都料到这小子会这么问,有些东西瞒久了也不见得有用,不如索性都道出来,也省得这小子日后触了那些不必要的霉头。

“你的父亲,是个英雄。”

九门提督先说了这么一句,白长生攥紧了拳头,每每到了涉及他父亲的言论总是让他有些激动。

白长生的父亲叫白三石,是个英雄。

白长生的父亲是个英雄,也是逆子。

当年师从无名氏,湖湘人士,自打湖南北上进京,一身本领高强,道法之术逆天。

关于他的手段从何而来,老人家临死都没有告知任何人,只知道他一生惊艳绝决,纵横捭阖。

进京之后落在了拐子胡同,虽然一身技艺,但并没有显露于世。

平时也只是靠着给人相面风水一类的寻常手段过活,为人热忱仗义疏财。

后来京畿之地是适逢大旱,饿殍遍野,便去了一次山西寻求出路,不知道在哪了解到了一些隐秘,这隐秘乃是关于前朝旧事一些过往。

还听说与江山社稷有些瓜葛,白三石更是了解到万历八年曾有一股势力抗击朝廷,企图谋逆。

后来这股势力被朝廷绞杀殆尽了,但在满清之治下又死灰复燃了。

这势力囊括了四海异士,每个人都一身的本事高强,让朝廷颇为苦恼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白三石找到了这群人,从这群人的口中了解到了万历八年的是非,倾心向往。

要说前朝的乱臣贼子,与当世本无关系,但毕竟江山稳固不牢,这事情传到了当权者那里还是很刺耳。

当即下令剿灭这伙人,可这伙人哪里肯善罢甘休,这便与朝廷斗了起来,打打停停过了很多年都没个结尾。

而彼时的白三石,早都凭借着一身的高强技艺,稳定了那伙人中最核心的位置。

军师白三石!

白三石生性聪慧,手段逆天,谋略布局之下这朝廷可谓是节节溃败,每逢交战都只能退避三舍。

但这伙人与朝廷之间的斗争都没有显露于世,因为他们虽然是各个本事高强,但却人不从众,也没有扩张的打算。

本就是一群山野之人,虽有心争强好胜,但过了这么多年,物是人非也早都对江山社稷没了图谋。

后来朝廷就想起了诏安,一旨诏书下达,到了白三石的手中。

白三石本不愿善罢甘休,但这么多年来的争斗也让他们这群人死伤无数,可这事毕竟不能一人做主,便和大家商量了起来。

不料大家的志气出乎意料地一致,朝廷从未变了初心,只想着绞杀我等,如若诏安,入得京城不说人心似鬼怕也要处处刁难,决议不能轻易信服此蹊跷招安。

这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可就在此时,这伙人之中出了内鬼,毕竟也有人想要落得富贵荣华一生太平,这便起了鬼心思。

偷偷上报朝廷说要讲几个匪首供出去,只要将这几个人拿下这团伙自当溃崩。

后来又供出了每次交战的布局,这等军机大事一经说出来自然会使得他们作战迎敌之时处处受人牵制。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败相,一伙人本就没有设立什么统领一类的职衔,各自为战靠的也是本事高强,但应敌作战岂为匹夫之勇?

过了没几年这势头也就一落千丈了,为首的几个大人物也都被朝廷击败,死的死伤的伤,更因为被人出卖而让朝廷俘虏了数人,这伙人只能暂时退避。

朝廷的人马乘胜追击,没过多久就将这伙人打得蛰伏不出了。

白三石本为军师,又精通道法,自然算得有人出卖,可出于一些原因并没有办法将此人绳之以法。

又因为白三石仗义疏财,每逢粮草紧缺之时也都是从官兵之行掠夺,从未煽动百姓,更是会将多余的粮草接济穷苦,所以在当地百姓之间还是有口皆碑。

再后来最重要的几场战役之中,白三石尝试着力挽狂澜,可清兵不分青红皂白,但凡和这群人有瓜葛的,哪怕是无辜百姓都要被凌迟处死,白三石于心不忍,只能选择退上梁山。

清兵围剿山头,一把大火将他们封堵在了山头,无奈之下,白三石立下誓约,日后若有机会,必定要一雪前耻重掌大宝。

众人呜呼哀哉,但也只能接受了这个无情的事实,白三石这便遣散了众人,昔日的好汉也就各自分散了。

白三石也乔装了样貌,趁乱逃走下山,回了北京。

当他回到北京的时候才知道,当年那些故旧都被朝廷给处死了,悲愤之余只想着了却残生。

那些随他征战四方的猛士们也都没了消息,白三石浑噩度日。

此时京畿之地的灾荒,在贪官恶吏的连年挥霍下也变得愈发严重起来。

皇门酒肉臭,饿殍死无数。

白三石到底是人中枭龙,心中不忍,于是凭借一己之力救助灾民无数,更在东直门的城门边上捡到了一名弃婴!1

第284章:离恨天下

白三石将这个弃婴抚养成人,取名长生,愿他长生自在,一生远离疾苦。

当初背叛他们的那内鬼自然归顺了朝廷,成了朝廷重点栽培的对象,一路戎马军功显赫,这也是帝王用以把控人心的手段。

毕竟是靠着出卖故旧爬得人上位,那人虽然得志但心中惶恐,只想着把旧日知晓内情的人都给斩杀干净。

所以四处打听四处寻觅,只要和当年有关之人,必定要想方设法将至袭杀殆尽。

以至于到了后来白三石所立下的誓言也成了一纸空文,那起兵再战的诺言也变成了东躲西藏的悲苦无助。

朝廷乐得看这样的局面,也就没有横加阻挠,白三石虽然有心逆转乾坤,但奈何无力回天。

只能四处奔走打听消息,企图让故旧讨得一天光明。

本来他精通乔装之术,又手段惊天,朝廷的人自然不会发现他的什么端倪。

但正是因为白长生心存故旧,这才使得自己露出了马脚,被人一纸揭发,现了端倪。

朝廷当即派人来拿,白三石靠着百姓的帮助仓皇出逃北京,一路被人追杀。

正好当年那群人知道了这消息,赶忙从各处赶来相帮,这群人也都感念白三石,这些年来都是靠着他所告知的消息才勉强能苟延残喘。

又加之乃是昔日军师,怎能不出手相帮?

终于也就有了后来的落幕之战,白三石带着故旧来到了昔日那山头之上,悲悯之情顿起。

可毕竟是穷途末路,再有逆天手段也无可奈何,白三石战死荒山,一群忠心猛士也悉数授首。

仅存下来的几人也是伤残之身落魄而逃,再难掀起什么波澜了,他们这伙人也彻底覆灭了。

而关于白三石的死,朝廷并没有昭告天下,也是出于顾虑。

因为白三石在京城的口碑颇佳,曾救助无数百姓,大家对此人很是感激,出于这个顾虑自不能轻易道出实情。

一语带过,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晓内情也都噤若寒蝉,而那个时候的白长生已经长大了,他听到的只是老父染病城外,病死荒野。

想不到这里面居然藏着这么多隐秘。

后来也曾有人打着白三石他们这伙人的旗号想要另起山头,自然就是当年唐秋生所遇到的那群人。

可那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没个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更是胸无大志,朝廷只要出兵便会作那鸟兽散,根本毫无志气可表。

令人惊诧的是,就在近年以来,却听说有天资纵横之人了解了当年的隐秘,一直想要光复大业,不过这里面交杂着太多的是非,根本说不清楚。

自古以来,起兵造反都难以讲得清楚,很多人都是打着个好听的旗号为非作歹罢了,都想分得一杯江山社稷之羹。

可天不助纣,靠着残害生灵成就的霸业又会有什么好下场呢?

听这群人的过往,好像都是秉承了什么遗志,但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有“话语权”而已。

当初万历八年也好,后来的白三石也罢,再后来的乌合之众一样,现在的娄冥同理,虽然都打着抗击朝廷苛政滥刑的由头来造反,其实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聚在一起。

想要在江山社稷的蓝图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一笔惊鸿,如此简单,却又如此血腥。

看着彼此都有一些关联,也不过是为了行事之时,有个顺理成章的说法罢了。

每个人殊归同路,到了最后的结局竟然如此相像,想到这里吴老三不禁是唏嘘感慨。

可白长生没有,他没想那么多,听到后来他已然泪水湿透了衣衫,他的父亲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父亲白三石确实是个英雄,从未取民分毫,到后来又能做到仗义疏财,但奈何只是在江山沉浮的乱世中添了一声叹息。

这事情说不出对错,也没有对错。

要不是乾隆爷宠信大管家这样的贪官,也不至于京畿之地的灾荒持续数年,更不致于后来白三石灰心丧志,想到要覆灭这等可笑的江山。

可又因为是起兵造反,才使得后来无数人命丧黄泉。

这事情从哪个角度去讲,都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可言。

但朝廷到底还是留情了,留下了自己,没有赶尽杀绝,这难道是为了嘲笑吗?

白长生恨地牙痒,却又不知道该去恨谁。

恨这天吧,朦了我心,恨这地吧,胧了我志,恨这苍生吧,颠沛流离,恨这大地吧,谁主沉浮。

江山社稷一碗汤,白骨作料肉作羹,最终只有一个人能畅饮天下,而这一人的座下,有多少白骨相拥堆垒的咏叹?

白长生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个事实他无话可说。

沉默了半响这才抬头,擦干了眼泪继续问道:

“我那师父,是不是也和我父亲有关?”

“是的。”

九门提督沉吟道,虽然看着白长生承受这等事实有些不忍,但还是说了出来。

他的师父曾经也想要追随白三石,但白三石遇见此人之后,与之相谈甚欢,但并没有将其收入麾下。

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手段,断命的传承!

掌握这断命的传承的,当今当世也不过此二人而已,而白三石所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