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依山傍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走了一圈,看到了两只螃蟹,宁泽给捉了。又看到了许多螺蛳,小孩子都喜欢捡这个,宁泽也没拦着,到最后竟然一人捡了一大捧,放在地上都有很大一堆。
宁泽知道螺蛳也是能吃的,放着辣椒爆炒最好吃,辣椒宁泽倒是在陶家见到过,但是由这个东西他就不好开口了,这东西是能吃,但是不顶饿,喝酒的时候吃最合适,当然了,有钱人家或许会冲着味道来试试,但是一般的穷人家却没这个心思去折腾这个了。
河里的螺蛳还挺大个的,里面的肉就是挑出来了也有不少,回去炒上倒是能好好的吃一顿。
这样想着,宁泽就打发孩子们再去捡些回来,不过为了安全,都是一个大的带着一个小的,而自家的三个哥儿就跟着宁泽一起走。
三个孩子原本是很粘着宁耀泽的,但是宁耀泽昏迷太久,现在身上有伤,陶青也交代过让他们先不要去粘着宁泽,等他伤好了再说,所以在家里的时候三个孩子都是跟陶家的几个孩子玩的。
这会儿有了单独相处的时间,三个孩子就叽叽喳喳的问开了,两个小的表达还有不行,一般都是葡萄在转达。
葡萄在边上看到了一个螺蛳,立马蹭蹭蹭的跑过去捡起来,然后走到宁泽身边问,“爹爹,螺蛳能吃吗?我们捡这么多做什么?”
宁泽说,“能吃的,先捡着,等会儿我们把里面的肉挑出来再带回去,晚上让你阿么给你们炒着吃。”
葡萄捏了捏手里硬硬的螺蛳,还是没想到这螺蛳到底要怎么吃。
“那爹爹你吃过螺蛳吗?好不好吃?”
宁泽摸摸他的头,“爹爹小时候吃过,很好吃,这里面都是肉,葡萄想吃肉了吗?”
肉这个东西对于三个孩子来说,说是奢侈品丝毫不为过,从出生长到现在,吃多少次肉,怕是数都能数的过来,听到吃肉的时候,葡萄高兴了,“爹爹,真的能吃到肉吗?”
宁泽点头,“当然。”
说完后宁泽又去看两个小的,两个小的仰着头看宁泽,“吃肉,爹爹,我们想吃肉。”
小孩子软糯糯的声音,还这么乖巧可爱,宁泽听着感觉心都要化了。
他原本也不是什么喜欢孩子的人,但是对于面前的这三个孩子是怎么都不讨厌的,就是陶家的孩子他都不讨厌。
宁泽深刻的觉得自己入乡随俗入的太快了。
父子三人一直在河边捡螺蛳,没一会儿又捡了不少。宁泽就带着三个孩子往回走,跟其他人汇合。
将近天黑的时候,木子和林子也弄了不少的小虾子起来,全部都在篓子里装着。
宁泽让他们空了一个篓子出来用来装螺蛳肉。
宁泽带着一群孩子在河边取螺丝肉,壳就放在一边,宁泽是打算扔掉的,但是木子说这个螺蛳壳可以给猪吃,于是他们决定将壳也给带回去。
孩子的战斗力也不弱,一大堆的螺蛳很快就被他们取完了,最后螺蛳肉都打扮篓子,晚上能炒上一大锅吃了。
收拾好之后,宁泽单手提着最重的篓子,另外一个被葡萄提着,剩下的孩子就抱空的螺蛳壳回去,浩浩荡荡的来,浩浩荡荡的回去。
第二十三章
还没走进院子,木子和林子两个领头的就先喊起来了,“阿爹,阿么,我们捡了螺蛳回来,好多,你们快出来看啊!”
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好多,好多螺蛳。”
宁泽虽然不明白这群孩子到底在高兴什么,但是也没拦着,毕竟螺蛳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河边到处都是,就是被别人听到了也没关系。
在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后,陶家的人也迎了出来,看着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螺蛳壳,一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孩子们倒是一点都不介意,捧着螺蛳壳前去,巴巴的说要给猪吃。
陶安的夫郎去拿了个簸箕出来,让孩子们将螺蛳壳放在里面,等会儿一起喂猪。
螺蛳壳放下了,就剩下两个竹篓了,一群孩子全部叽叽喳喳的围在宁泽的身边叫唤,指着竹篓不停的说肉。
宁泽的竹篓里面到底有什么,陶家人是没见过的,陶安问宁泽,“难不成你们还去捉到鱼了不成?”
河里的鱼是野生的,谁都可以捉,平日里要是有人得了闲,也会去河里捞鱼,不过野生的鱼都比较聪明,能捞到的也不多。
现在农忙,几乎是没人去干这个的。
宁泽笑着摇了摇头,“不是鱼,鱼在中间,不下水不好捉,这是螺蛳肉,晚上用辣椒炒着吃。”
陶安听到了这话一脸的惊讶,“这螺蛳肉人还能吃?”
宁泽说,“当然能吃,你看猪吃了不也没事吗?那就说明这东西肯定是没毒的,没毒的东西,人自然就能吃的,只要炒熟了,就跟其他的菜是一样的。”
陶安还是有些不相信,“耀泽啊,你这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东西当真能吃吗?”
宁泽很肯定的说,“大哥,小时候这东西我自己弄来烤着吃过,你看我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那肯定就是能吃了。”
宁泽这样一说倒是让陶安相信了些,不过也没全相信,多少还有些怀疑。
宁泽也没再过多的解释,等到等会儿炒熟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宁泽直接提着竹篓进了厨房,厨房里是陶青和陶旺夫郎在忙,看到宁泽提着一篓子螺蛳肉进来,两人都露出了不解,陶青问宁泽,“耀泽,你这是做什么?”
宁泽解释道:“这是螺蛳肉,能吃的,家里有干辣椒吗?要是有的话等会儿就放点油,加上干辣椒将这个炒熟就成,也能剩下一点来烧汤,我们在河边洗的差不多了,再用干净水洗上一遍就能成。”
陶青对于宁泽倒是信任的,只是陶旺夫郎就不一样了,看着这东西充满了怀疑,宁泽无奈,只得把刚才跟陶安说的那番话又拿出来说了一遍,这才好点。
一群孩子又挤进了厨房,守着要看陶青他们炒螺蛳肉。
孩子们这么想要吃螺蛳肉,陶青和陶旺夫郎也只有按照宁泽的意思开始做了,也幸好,现在其他的菜都炒好了,将螺蛳肉炒好,再烧一个汤就能吃饭了。
炒螺蛳肉要放干辣椒,干辣椒的味道很呛人,陶家平时吃辣椒吃的也不多,孩子们更是少,怕呛着孩子们,宁泽就带着人出来了,不过他们说什么都不啃离开,全部巴巴的趴在门口看着。
在门口了,宁泽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干脆的一起陪着了。
对螺蛳肉,这群孩子是很期待的,虽然是螺蛳,但那也是肉啊,还挺多的。
陶青他们速度很快,一阵辣椒味出来后,没多久就出锅了,按照宁泽说的,还剩下了一些用来烧汤。
烧汤的同时,其他的菜就可以上桌了。
宁泽让林子和木子去帮忙端菜,然后其他小的去叫人吃饭。
虽然都乖乖的走了,但是临走的时候眼睛就没离开过那盘螺蛳肉,巴巴的,馋的很。
宁泽觉得好笑,同时又觉得有些心酸,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馋一点螺蛳肉,贫穷当真是可怕的事情。
在最后一个汤上桌的时候,陶家人也都坐上了桌子。
陶家吃饭是一个大桌子,一家人都在桌上吃,不分什么长幼,今天这顿饭多了一盘螺蛳肉和一碗螺蛳汤,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不过他们还有些不相信这肉能不能吃,没敢让孩子们先动筷子,陶家阿麽最先伸的筷子,陶家其他人的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陶家阿麽身上,也不知道是紧张的还是期待的。
干辣椒放的不少,这一口吃进去辣味一下子就侵袭整个嘴巴,全是辣椒的感觉。
再嚼上一嚼肉螺蛳肉,香味顿时就出来了,这螺蛳肉里是放了油盐的,陶青甚至还放了一些打算进去调味,可比平时他们炒菜要用心的多。
这一口吃的陶家阿麽是格外的满意,虽然很辣,但是吃了后却还想吃,于是陶家阿麽连着吃了好几块肉才停了下来。
“没事,这能吃,还挺好吃的,以前吃猪肉的时候都没觉得这么香过。”
陶家阿麽这话一出,其他人都高兴了,纷纷动筷去夹螺蛳肉,孩子们这会儿吃饭都不用人照顾了,自己就知道伸手。
不过辣椒毕竟放的多,味道很辣,大的能吃,小的却是不行,这个时候汤就起作用了,宁泽又去拿了一个碗过来装了一碗汤,然后将炒的螺蛳肉在汤碗里过了一遍才夹给孩子们吃。
这群孩子,吃的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嘴巴上到处都是油,碗里放了不少,忙碌的很。
大人们虽然也觉得不错,可是为了孩子,都没夹几筷子,顶多就是捞了些汤里的。
这一顿饭陶家人吃的极为满意,他们从来没想过平时喂给猪吃螺蛳肉味道能有这么好。
第二十四章
吃过晚饭之后,孩子们还兴奋的很,都不想去睡觉,就在院子里玩起了你追我赶的游戏,怕孩子们摔着,陶安还去弄个火把竖在了边上,可见陶家对这些孩子有多疼爱了。
陶青和陶旺夫郎在厨房收拾碗筷,其他人就坐在门口乘凉,说说闲话。
宁泽想到晚上除了带回来螺蛳肉以外还有一些小虾子,这个也是能吃的,弄点芡粉拌上用油炸是最好吃了。
芡粉陶家可能还有,但是油这么精贵的东西,这肯定是舍不得的,这东西倒是可以跟螺蛳肉一样炒着吃。
现在天气热,如果就这样放着,到明天早上肯定就臭了,宁泽去装了一盆水,将小虾子都放进去,希望明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没臭。
弄完之后宁泽找了跟长板凳坐下,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螺蛳赚钱。
当然,有螃蟹的话其实更好,大闸蟹什么的,百吃不腻啊,还有香辣螃蟹,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河里应该有野生的螃蟹,肯定不多,去河里捞螃蟹卖也卖不了多久,这不是个长期的生意,宁泽没考虑做。
不过咸宁村靠河,水产不少,宁泽觉得或许可以发展下,包下一段地方他们自己来养,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投苗,到了秋天就能有收货了。
养殖成功了,除了往最近的镇上卖以外,还能往更远一些的地方卖,这倒是个长久的生意。
但是目前的困难是没有钱,钱才是最要紧的东西,他在现代除了当兵就是做保镖,小时候虽然也在农村待过,但是许多东西都已经忘记了,农村赚钱的法子他还真的想不到什么。
像上山打猎这种,他现在手还没好,压根就不考虑。
宁泽有些烦躁,从来都没感觉钱这么难挣过,他在现代都没缺过钱,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方后竟然把他给困住了。
宁泽正愁的时候,陶青坐到了他身边,“阿泽,你在想什么呢?”
宁泽被陶青的话惊回了神,也没隐瞒,“我在愁钱的事情,阿爹说的对,我们是该有自己的房子才是,可是我们现在一点钱都没有,这房子着实有些困难。”
宁泽这个失忆的人都能想到的事情,陶青自然也能想到,从宁耀泽在那天晚上突然醒过来跟他说分家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开始准备了,只是他一个人,要干活又要带三个孩子,还有担心宁泽,实在分身乏术,存的钱也没多少,或许唯一运气好的是他在山上找到了一样东西,陶青犹豫着要不要跟宁泽说。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其实是不想拿出来的,毕竟那东西值不少钱。
陶青跟宁泽一样,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宁泽决定明天还是到河边去捡捡螺蛳,这次不吃,试试看能不能去卖给酒楼这些地方,说不定还能换回几十个铜板。
还有螃蟹,这个也要留意一下,有了就一起抓来养着,凑多了就去卖。
在宁泽已经想好之后,陶青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宁泽。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院子里玩闹的孩子们也慢慢的消停下来,由大人领着去洗澡睡觉,这大夏天的,跑的一身都是汗。
陶青也被叫了过去,给他家三个哥儿洗澡。
剩下宁泽一个人,他也想洗,就干脆去找了个桶装了一桶水,提到了一个没看到地方,将谁浇在身上,再拿一块布擦擦,也算是洗了。
单手操作不方便,宁泽一个人还折腾了许久。
等他洗完后,陶青都已经去送三个孩子睡觉回来了,宁泽躺在床上,陶青去洗澡。
回来的时候陶青的头发在滴水,头发也一起洗了,衣服就只穿了一件,还时不时的看看宁泽。
屋里有灯,虽然不怎么亮,但是陶青这些动作宁泽倒是看的一清二楚,他觉得自己似乎明白陶青是什么意思,可又似乎不明白,为了避免尴尬,他干脆的不去看他了。
过了没多久,宁泽就感觉到陶青上床了,就在他背后,同时还伸手环住了他的腰。
这下宁泽要是再不明白陶青是在求欢他就不是个正常男人了。
这张脸跟他前世暗恋的老板一模一样,对他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可是这幸福来的太过突然,宁泽感觉自己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宁泽总感觉现在就跟陶青啪啪啪,会有乘人之危的感觉,心里这个坎儿过不去。
当然了,他其实还是很心动的,毕竟这是自己心爱之人的长相。
想了想,宁泽决定还是先做做柳下惠,以后等到能接受了再做流氓。
宁泽翻了个身拍了拍陶青,“现在我手还没好,有些不方便,等我手好了再要好吗?”
宁泽明显的感觉到陶青的身子僵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凑过去亲了他一口,然后单手抱住了他的腰,想化解这尴尬。
陶青被这么安抚,确实是好一些了,他小声的说,“是我不好,没考虑到这点。”
宁泽在他腰摸了一把,“没事,你没错,这本就是应该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晚了,睡吧!”
听了宁泽的话,陶青乖乖的闭上眼睡觉,宁泽也闭上了眼,但是心里总有股压不住的邪火,想要发泄。
宁泽抱着陶青感觉自己越来越热,心里默默的吐槽了自己一番,心里翻江倒海了许久才平静下来,安静的睡去。
第二十五章
或许是因为头天晚上心里翻腾的太过厉害,宁泽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人汗津津的,一大早就爬起来去洗澡去了。
因为是夏天,天气热,所以也没谁觉得奇怪,再加上陶家的人都出门去干活去了,家里只剩下陶青和一群孩子。
宁泽在洗完澡之后就去帮着一群孩子晒稻穗,这一天一天积攒下来的稻穗还不少,全部都要晒干了后才能脱下来。
稻子不少,连同几个孩子,忙了许久他们才全部晒好。
陶家的院子不算打,最多也就放两个晒箕,其他的全部放在油纸上晒,这些油纸就是专门买回来晒稻子或者玉米的,弄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在院子里东一块西一块的,铺满了整个院子。
陶家养了鸡,平日里都是在院子里到处放的,但是只要院子里晒了东西,鸡都给关着不会放出来,就怕鸡出来了会糟蹋粮食。
农家的鸡虽然也很珍贵,但是跟粮食比起来,还是粮食要珍贵的多。
在稻穗都晒上了之后,宁泽才闲了下来去厨房看看。
今天陶青做的是糙米饼子,比平时做的糙米饭来的有胃口些,宁泽觉得今天早上应该能吃饱了。
在厨房转了一圈后宁泽没找到自己能帮忙的事情又出去了,陶青做好了饭,木子和林子就去叫陶家人回来吃饭。
宁泽主动要求一起跟着去,他现在不知道陶家的田地在哪里,所以也算是去认个路,免得到时候露馅了。
路程不远,没走多久就到了,这里的田都是平的,不想是他以前见过的梯田那样,一个田少说也有一亩的样子,看着就觉得大,木子和林子带路,宁泽将陶家的田地都认识了一番。
现在陶家割的稻子不是稻穗了,而是连着稻杆的一起割的,家里的稻桶虽然还没做好,但是现在也能用,今年可以不用怎么去改进了,将就着用。
宁泽站在天边看了看田里的稻子,觉得这稻子长的真心好,又夸奖了几句后才跟陶家人一起回去吃饭。
宁泽的话说的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今年的稻子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回家吃了饭,陶德树还是没让陶青和宁泽去田里帮忙干活,而是让他们两在村子里去找个合适的地方准备修房子,免得说等到大家都忙完了有时间了,他们还不知道这房子要修在哪里。
陶青和宁泽都没有拒绝,一直住在陶家也不是个办法。
只有陶青和宁泽两人去,孩子们被留在了陶家,太阳太大了,孩子太小,陶青和宁泽都舍不得孩子去受这个苦。
两百多户咸宁村人多,占地也很宽旷,村子里荒地不少,宁泽他们想要找个地方修房子倒是不难,重要的是修在哪里。
宁泽说,“我们找个人少的地方吧,我们家以后要想办法赚钱,住在人多的地方,我总觉得有些不方便,你觉得呢?”
陶青又想到了他在山里发现的那株何首乌,这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就是他们卖了钱也一样,所以宁泽提出来的正合他的想法,陶青当即就点了头,“那我们就选在村尾靠山的那里吧,那边还有荒地,到时候我们开荒地出来种。”
两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于是两人直奔目的地去看地方。
村尾也是有一条路可以出村子的,也能去镇上,不同的是,从这里出去要经过另外一个村子,叫丰宁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与咸宁村比邻。
两个村子多有通婚,关系还不错,咸宁村的人从他们村子路过也是没人会说什么。
咸宁村村头和村尾少说都要走上大半个时辰,所以从中间分开,去镇上的人一半会走村头一半走村尾。
两人快步走到了村尾,如同陶青说的那样,村尾那块地方确实不小,因为是临近尾巴的地方,这里人少,房子没几座,一眼望去差不多全是荒地,这倒是很符合他们的想法。
现在没钱,房子只能修个小房子,等到以后有钱了就可以修个大房子,圈一大块地来修,剩下的就可以荒地就挖成田用来种庄稼,宁泽想的倒是不错的。
两人在周围转了转,就把地方定下来了,虽然说是靠山,可其实离山也还是有一段路程的,一般山上的野物也不会下山来,到时候可以养上几条狗,这样就可以保证安全了。
地方选定之后宁泽问陶青,“这荒地要花钱买吗?我们现在没钱,怕是要赊账了。”
陶青摇头,“不用买,在荒地上修房子没人说什么的,至于用来庄稼,开始这三年是不用交税的,到了第四年就要交了,不过只交两分税,过了五年,就要交四分税了。”
听了这话宁泽倒是放心了,现在什么都要紧,这样不要钱的东西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地方选定之后,宁泽本是打算回去,陶青却支支吾吾的说想带他去山上看看。
陶青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宁泽觉得这山上肯定是有些什么,于是他丝毫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而陶青也是在心里挣扎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情告诉宁泽,毕竟两个人想法子 ,总比他一个人想要好。
第二十六章
到了山上,陶青带着宁泽一直往里面走,比他跟木子和林子那次要深的多,并且陶青还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直在走。
深山里面有东西,这个宁泽是知道的,像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比如说灵芝啊人参之类的都会有,毕竟现在这深林还能算的上去原始森林,没有跟现代一样开发过度。
而相对的,现在这森林就要危险许多,大型的野兽也会不少,像野猪之类的应该最多,有可能还会碰到老虎或者狼群,若不是熟练的老猎手,极少有人会这么深入的进到山里面。
若是他手没伤的时候他是完全不担心的,徒手杀头野猪什么的他又不是没干过,但问题就是现在受伤了,这就危险了。
宁泽想了想还是决定问问陶青,“阿青,你这是要去哪?我们什么都没带,山里太危险了,如果不是一定要去那就先不去了,等下次带了工具再来行吗?”
陶青没说话,只是回头看了宁泽一眼,宁泽发现他很紧张,脸上全是汗,陶青在看了他一眼之后就转过头去继续往前面走,虽然紧张,但是脚却没停下,宁泽也只得跟上,顺手还在边上折了一根木棒拿在手里。
一直往前,都不知道走了多久,最后陶青停在了一个悬崖边上,悬崖很高,但是也能看到底,藤蔓丛生,一个不慎就会掉下去。
宁泽往四处看了看,在悬崖后边有一块平地,比他们现在站的位置要高一些,从宁泽现在的角度看过去,也只能看到哪里丛生的藤蔓,看不出什么特别的。
但是宁泽的直觉告诉他,陶青的目的地就是悬崖后边的那块平地。
宁泽猜的没错,陶青只是在悬崖边看了一眼就直奔平地而去了,平地上面草多,藤蔓多,脚下踩着的泥土有些湿润,仔细看就能发现,这还是一片沃土。
再往前走一些,宁泽发现这里并不是全是平地,前面还有石头,个头不小,而那些藤蔓他也认出来是什么了。
那竟然是何首乌,这里长了一片的何首乌。
何首乌也是很珍贵的药材,虽然比不上人参灵芝类的,但是上了年岁的何首乌价值就不是寻常的何首乌能比的了,何首乌药用价值高,而且广泛,确实是一味好药。
宁泽还记得,上了年岁的何首乌也能跟人参一样,长成人形,这种何首乌可就千金难求了。
当然,这种的估计百年也难看到一次,一般的何首乌都长的很红薯差不多,价格也没那么高。
宁泽不相信陶青带他来这里不可能是为了看番薯块的何首乌,不然也不会冒着危险跑这么远。
陶青没说话,直接朝着一根最粗的藤蔓走去,到了地方后,宁泽一眼就看到了一半在土里一半露在外面的何首乌。
这何首乌比番薯可大多了,虽然没成人形,可是总又那么点模糊的影子,宁泽估计,至少都有几百年了。
陶青指着何首乌说,“这是我之前金山无意中看到的,我见着藤蔓粗就过来挖了挖,没想到就让我挖出了这个,可是这东西太过显眼了,挖了一半我就没敢再继续挖下去了。”
确实,这样的何首乌拿出来是有些显眼,尤其是陶青一个哥儿,面对当时宁家的那种情况,这东西肯定是不能拿出去的。
宁泽问,“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陶青说,“就在你昏迷的时候,我原本上山来就是为了找点一能卖的,卖了好给你买药请大夫,不小心就看到了这个。”
心里藏着事情,平时还要忙里忙外的,明明能卖钱的东西又不敢拿出来,可想陶青内心的煎熬,宁泽忍不住伸手拉住了他的手,“别怕,以后有我呢,这东西我们明个现在挖回去,明个去镇上换药的时候问问那大夫收不收。我们小心点,不让别人看见。”
如果这个能卖出去,就能换来一笔钱,别的不说,至少他们修房子是够了。
陶青还有些担忧,“我们就这样挖回去成吗?”
宁泽说,“我们得悄悄的,这事儿可以让阿爹阿么他们知道,却不能让村里的其他人知道。”
陶青犹豫了下,还是点了点头,这东西就在这里,如果他们不挖走,别人迟早会发现的,还不如他们现在就挖走,只要小心一些就是。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后就动手了,没带什么工具来,就用木棍刨土,原本就已经出来一半了,剩下的也不难。
第二十七章
两人费了一些功夫,将整个何首乌给挖了出来,这何首乌是真的不小,宁泽估摸得十多二十斤的样子,远比他曾经所见过的那些大的多。宁泽单手拧在手上都觉得很有些份量。
这么大的东西就这么拿回去,还要走大半个村子,就是人再少也会被人主意到。
陶青为难的看着宁泽,“阿泽,我们要怎么带回去?这个何首乌太大了,要是被别人看到了怎么办?”
宁泽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四周看了看,能够装这东西的还真没有,他又看了看面前的何首乌藤,是不少,可是这些藤蔓拿回去没什么用处。
他想了想说,“这下面肯定还有其他小的,我们再挖几个起来,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就拿在手里,另外我们再去捡一捆柴火,将这个大的放在柴火中间,挑着回去,这样就不会有人的注意到我们了。”
陶青想了想,觉得宁泽说的这个法子可行,立马就开始动手挖旁边那些小的何首乌,两人一起动手,连着挖了几个小的起来的才停了手。
小的个头就真的只有番薯那么大了,这一片有不少,但是他们没有全部挖完,留着以后总有用处,只是希望不要被别人给挖走才好。
挖完了何首乌,两人又去捡柴火,没有带砍柴的刀来,就只能在地上捡一些干柴,也幸好这里是深处,进来的人少,地上的柴火没人捡,两人没费多大功夫就捡了大大的一捆,将何首乌包在里面遮的严严实实的,如果不把这些柴火拆开看,没有人能看到里面的东西。
柴火捆好之后两人就动身回去,柴火是让陶青背着的,毕竟宁泽头上和手都还伤着,不太方便。
至于那几个小的何首乌就让宁泽拿着了,两人走的不快不慢,就像是专门上来打捡柴火一样的。
到了村子里他们果然看到了不少人,宁泽不认识,但是陶青认识,陶青叫人时候宁泽就跟着叫,顺便记住这人的长相,以后他一个人出门的时候也不至于认错。
村里其他的人看着他们背着一捆柴火都没说什么,家里没柴烧了,去山上捡点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他们好巧不巧的,在路上竟然碰到了宁家的人。
宁老麽和刘红,这是陶青最恨的两个宁家人,也是宁家最刻薄他们一家的人。
宁老麽和刘红可能是刚从田里回来,正要往家走,宁泽他们也要往家走,他们住的方向刚好相反,所以好巧不巧的撞了个正着。
刘红是从来都见不得陶青好的,这会儿看到了自然也是一样的,他冷笑着开口,“哟,这是没地方去了,准备晚上拿这些柴火打地铺吧!那就可怜了,分家可是你们说出来的,怎么,现在后悔了吗?”
陶青和宁泽看都不想看他,更别说理他了,听到他的话,连停留都没有,直接越过他们往前走。
但是刘红要找他们麻烦,可不会就这样放他们离开。
刘红伸手抓住了陶青背着的柴火,“哎哟,打算就这么走了啊,这可不行,我还想知道知道你们这几日是怎么过的呢?怕是没饭吃没地方住吧。对了,怎么没看到那三个小不死的,不会是被你们给煮了吃肉了吧!”
刘红的话越来越难听,如果光是说他们两个,宁泽和陶青就打算忍了,可是说到孩子身上去了,还说了这么难听的话,宁泽觉得自己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