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两人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并在努力实践。
黎锦跟祝善还有工部的大师傅们讨论了许久,设计了多种方法; 保证战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惊,还有它们的存活率。
这些方法设计起来有点难度; 真正去实践的话; 困难更大。
所以,等到黎锦回乡,这个工程还在进行最后一步,那就是真正用船只运送战马后,验证其效果。
效果——然是非常好。经众人改良后的远航船在短程运送下对战马还真的没什么影响。
船体巨大,行驶平稳; 不担心战马受惊。走水路过程又快,真要遇到战争了,这个支援速度绝对很快。
皇帝已经六十五岁,身子骨看起来还算康健,看到这折子后,龙颜大悦。表面上以造船成功的名义奖励了他们,实际上暗地里还有多重褒奖。
毕竟一旦牵扯到战争,很多事情就成了国之机密,不能大张旗鼓的奖赏。
但黎锦他们的功劳却不容磨灭。
陛下甚至给未曾中举的祝善封了官,官职六部二十四司郎中。
在都水清吏司里,郎中官职最大,地位仅次于各部的尚书和侍郎。
祝善当时自家门口听着太监宣读圣旨,整个人都是呆滞的。
他没有科举功名在身,原本以为一辈子都当不了官,没想到如今都快五十岁了,居然成了都水清吏司的郎中,正五品。
比他那员外郎好友还要高了一个等级。
员外郎为从五品的官职,祝善的好友听到消息后当天晚上就来拜见新任上司。
祝善对他的态度一如既往,就像当时他没有功名在身的时候,员外郎看中他的才华,让整个都水清吏司上上下下对他很是客气一样。
“你可别打趣我了,一把年纪了,希望我能还能再做点事情出来。”
“祝大人,我这哪算打趣,莫要冤枉我。”
“行,不冤枉你,下旬我上任,请大家去酒楼一聚。修之回乡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着实算是我沾了修之的光,等他回来我一定得好好感谢。”
员外郎脸上一直带着笑意,祝善还是以前那个祝善,丝毫没有因为当了大官就颐指气使。更没有丝毫对黎修之的轻视,看来他交友的眼光还是不错。
再说,祝善这边奖赏都这么丰厚,黎锦那边不用想,肯定是天大的恩赐。
毕竟造船和改良,主要还是黎锦的想法,陛下是位明君,定不会厚此薄彼。
但京城和黎锦家乡路途遥远,传信的人在路上还得耽误一阵子,黎锦对这件事还是丝毫不知。
不过这也不妨碍他切身的感受到船只改良的好处,那就是从府城到他们镇子,以前需要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现在辰时(早上七点)出发,酉时(下午五点)刚过就可以到。
再也不用在镇子上找客栈借宿,而是可以在天黑前直接赶回村子。
黎锦回村之前给村长递了信,家里也早早的被打扫好,被褥也都是新的。李柱子赶着牛车就在镇子口等他们。
毕竟黎锦中状元后,这三年间声名鹊起,鸿雁村的名气也大了起来。
朝廷给村长奖赏了钱财不说,还多分了地,周围村子也以鸿雁村为楷模,让儿郎们多读书,寒门出贵子,也正是这个道理。
黎锦一家还没到村子口,就被人簇拥着进了村。眼看着都要走到家门口,众人还没散。
九岁的包子跟他阿爹一样,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他记性好,记忆里还有几个熟面孔,见到凑近了的乡亲也都乖巧的叫‘叔叔、伯伯’。
小山豹今年六岁(实五岁),也过了窝在大人怀里的年纪,跟在黎锦身边走着。
他稚嫩的面孔中居然能看出些许严肃,跟他爹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小山豹只是没笑,见人还是很有礼貌的叫着。
他们走到家门口,小茶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自从三年前黎锦高中回村后,小茶就嫁给了李柱子的六表弟,也是个勤快的汉子。
最重要的是,六郎也是一眼就相中小茶了。
他今年二十一了,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放在读书人中,这个年纪不娶妻是正常事,但放在庄家汉中,这就出大事了。
原来六郎不喜欢姑娘,到了十五六岁适婚的年纪,想娶个哥儿回家。
但他的父母不许,觉得六郎身体强壮个子高,力气挺大耕地快,还会修屋顶,娶个哥儿回来丢人。
最早,六郎被他爹揍得浑身青紫之余,还据理力争:“阿锦哥不就只有一个夫郎吗?”
他的爹娘说:“人家是人家,你是你。再说,人家的夫郎就跟画里出来的人物一样,十里八乡、不,整个县城哪给你找第二个这样的人?”
六郎当时很想说,他只要娶个哥儿就行了啊,哪还有这么高要求。
但爹娘总觉得自家孩子最厉害,得配个天仙。要娶哥儿,成,气度和贤惠都不能差秦慕文太多。
期间,六郎十八岁那年,他爹娘还想逼自家儿子娶隔壁村的姑娘,但六郎直接在院子里跪下了。
“我天生不喜欢姑娘,娶了人家回来又不能好好对待,这不是造孽么?”
六郎那次被他爹用扁担揍,在床上躺了几天才下来。
后来,他爹娘就对他破罐子破摔,不管他的婚事。
六郎也乐得耳根清闲,每日劳作后,还能帮李柱子砍柴,几年下来也攒了点钱。
后来,六郎蹉跎到了二十一岁,还在打光棍。
小茶第一次出现在村子里,六郎当时正给李大牛家修屋顶,他蹲在屋顶上看着人家,手上的活儿都忘记干了。
别的不说,一直跟在秦慕文身边,小茶周身气质还是很不错的。
他身上没有丝毫女气,却也不像男人那么粗犷,非要说的话——那就是像个文弱的书生一样,一看就让人对移不开眼。
正好小茶也有把自己嫁出去的意思,六郎是他家的主要劳力,在爹娘面前能说得上话。有他护着,小茶也能过得好一点。
再说……六郎的爹娘也挺后悔的,这几年来他们其实也在偷偷相看哥儿,小茶简直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小茶和六郎在自以为没多少感情,其实都对对方很是满意的情况下成了亲。
婚后公婆和六郎都待他极好,小茶对自己的现状很是满意。反正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只是当年在与包子和小山豹分别的时候,小茶一下就哭红了眼。
当时小包子还小,小茶一哭,他也开始掉金豆子,“我和爹爹还有阿爹都会回来看你的……”
小山豹:“……”他呢?
一别就是三年,黎锦家里还是小茶专程收拾的。
只是这床比较小,也不知道能不能睡下四个人。
好在书房还有张卧榻,黎锦晚上就休息在这里。
村长说他打算把黎锦家重新翻修一遍,多盖几间房,以后黎锦若是再回来,落脚地方也不必这么逼仄。
早在黎锦祖父祖母、爹娘还在的时候,他家有三间住人的屋子。
后来长辈们都没了,那些房子也漏雨,当时的黎锦比较混,便主张全都拆了,就连院墙都往里移了点。
现在村长主动提出来,村里人也没有任何异议。
三年来,且不说村里人沾着黎锦的光,学好了算学,在镇子上能找到轻松又来钱的活计。黎锦给村里也寄过不少好东西,村里人都惦记他的好。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黎锦也不好推辞,他就答应下了。
但他说盖房的钱他出,劳烦各位乡亲出点力了。
村长又说:“那口井许久没用,里面已经堆积了沙砾和石头,水面也降低,不如直接填了,到时候挑位置重新打一口井。”
村长说的有道理,盖房讲究风水,在风水里,井的位置尤其重要,稍有不注意容易影响人的气运。
此前原主白身一个,自然没人管他家风水的事情。
但现在黎锦状元郎出身,这件事情自然得注意了。
黎锦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当天晚上,黎锦和秦慕文哄孩子们睡着,黎锦去了书房,他躺在卧榻上,心中有万千感慨。
——其实他对那口井的印象挺复杂的。
原主八岁前是那么乖巧的一个孩子,可就在他打水不慎跌入井里后,再醒来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反观他自己,虽说穿越来之前活了二十九年,但对人生前九年毫无印象,后来的二十年里也跟父母感情淡淡、关系遥远中带着生疏。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黎锦迷迷蒙蒙的睡着,过了会儿,感觉有人在身边喊自己的名字。
“阿锦、阿锦快醒醒,你一定会没事的!阿锦!”
身边的声音嘈杂又陌生,有个稍微有点熟悉的男声说,“姨,你别哭,阿锦还有气呢!”
“你个扫把星!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恶毒?克死自己的孩子,你是不是还想克死我,啊?!”
女人好像完全不做反抗,只哭着:“我的阿锦没死,他不会死……”
“叔公,您、你先别气,阿锦还有救呢!”
黎锦想要睁开眼睛,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拼尽全力都动不了一根手指头。
过了会儿,黎锦能感触到的场景又变了。
但这回他能睁开眼睛,看到周围一切了。
他的身体瘦瘦小小,似乎站在门口,正跟人不断对骂。
旁边还有人在看热闹。
“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以前那么乖,现在怎么就跟他爹一个德行,整日想着占人小便宜。”
“走走走,让自家孩子别跟他玩。”
还不等黎锦有所反应,这个片段结束,又开始下一个。
“阿锦,娘给你藏了个鸡蛋,偷偷的吃。”
“娘,我上月才吃了,你吃……”还不等他说完,那句话就成了,“谁要吃这破鸡蛋!”
“阿锦……”
一个又一个片段像蒙太奇一样出现、连贯,似乎不单单是为了让黎锦有所回忆,更是想让他意识到什么。
黎锦的第一个猜测是:“难道是被换魂了?我其实才是八岁前的原主?”
然而眼前的蒙太奇片段并没有消失,依然不断上演。
黎锦掌控不了自己的身体,好像猜不对,就……永远也醒不过来一样。
最后,黎锦福至心灵,眼睛睁开的同时,大脑中想到的答案是——
“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是我。只是在我八岁后,灵魂去了另一个时空,躯壳里空荡荡,最早那些窝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被身边人想法影响,牵线木偶般一板一眼的行动。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啊~所以,没有灵魂切片。非接盘侠~最早的黎锦没有灵魂,被身边人影响。起初在家里被祖父祖母父亲影响,后来在书院被同窗影响。
因为他没有灵魂,所以从没喜欢过花魁。
下一章开始写包子成长日常。
第146章 番外·包子
包子,大名黎若; 庚子年六月初六生于鸿雁村; 今年虚岁九; 实际七岁零十个月。
但在古代不看实际年岁,别人问起‘你家孩子几岁了’,回答的都是虚岁。这是从出生那年开始算,到现在为止; 一年一岁。不管过没过生日; 只要过了年,就算长了一岁。
现在正值四月,再过两个月包子实岁就满八了。
这正是孩子们最顽皮的阶段; 包子也不例外。之前在京城,他最多就是掰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过节,过节了就有庙会逛,能凑热闹; 还能央着爹爹买平时限制他吃的蜜糖和饴糖。
包子最近这段时间正是换牙的年纪,黎锦便管他严了点。
往常包子只要拽着他袖角撒个娇; 他就同意的事情; 这回怎么都不肯松口。
但若是在庙会上,黎锦和秦慕文也不会扫了孩子兴致,该买的都会买。
可这几年在京城,包子仅有的出去玩的机会也就这些了。
虽说两位爹爹平常也带他出门,有时去将军府,有时去祝善先生家里; 包子也有交到朋友。
但想要像黎锦前世的小孩子一样,天天都可以出门,那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时间,包子只能留在家里。
回到村子里后,大家都是乡亲,没那么多礼法讲究。
黎锦也不拘着小包子,让他什么时候想玩都可以出门。只是说不能随便上山,山上有毒虫和猛兽;也不要下水,若是身边没大人看着,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最后,晚上得早点回家。
包子在黎锦说他可以随便出门找小伙伴的时候,眼睛就亮晶晶的,昂着头看他爹,差点没把黎锦看的心软。
他乖巧的听完黎锦的话,点点头:“爹爹和阿爹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不去危险的地方。”
包子话音还没落,小山豹就抢着说,“我会保护好哥哥!”
包子说:“我比你高,我是哥哥,我保护你。”
山豹:“哥,你忘了昨儿下午,柱子伯家里的鸡追着你跑,是我赶走的。下回要是还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不用跑,我保护你!”
提道鸡,包子禁了声。
他倒不是怕那几只鸡,只是担心被鸡扑腾在身上,衣服会脏。
如今一家人回了村子,下人们都在京城和府城,没跟过来,这衣服就得阿爹亲自去洗,所以他才跑着躲开。
但小山豹也出于好心,只是……怕鸡这个锅,未免太大太圆了点。
秦慕文意识到包子的‘忍辱负重’,反而安慰道:“包子不怕,咱家以前养鸡的时候,它们追着我我也会慌,只要跑远点它们就追不上。”
包子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不说话。
包子完全继承了阿爹的善解人意,继续扛着这口黑锅,带弟弟一起出门玩耍。
他其实没那么娇弱,偏偏所有人都认为他需要保护。
阿叔小安家里有个与他们同龄的孩子,小名小黑,但因为他晒得太黑,村里的小伙伴都管他叫黑皮。
黑皮今年七岁,比包子小两岁,比山豹大一岁。但凡黎锦带孩子们回来,黑皮都回来串门子。
包子和弟弟跟他也算混了个面熟。
刚开始几天,包子和山豹与村里孩子玩还有些‘沟壑’,比如包子他俩说官话,村子孩子说土话。
包子和山豹都不会家乡话,不过中原地区的土话没那么难懂,交流起来麻烦倒也不大。
一群小孩子玩了几天后,还是属黑皮与两人关系最好。
原因无他,黑皮见到小山豹就夸‘你好好看啊’,山豹起初还有点害羞,夸得多了,他就把黑皮划归到自己阵营上。每回出去玩,先跑到黑皮家门口叫他。
黑皮第一回 出门时候,看到门口两个漂亮的仿佛从画里走出来的同伴,内心非常的受宠若惊。
黑乎乎的脸蛋上都能看出些许红晕。
他们跟村里小伙伴会和的时候,其他人惊讶地问:“黑皮,你这是被你爹扇巴掌么?”
黑皮:“我爹才不打我!”
“上回你跟隔壁村的二蛋打架,你爹还说要揍你。”
黑皮改口:“这回真不是我爹揍的……”
“那你干哈子脸是红的?”
黑皮:“……”解释不清楚了。
几人玩了会儿,村长就让自家孩子出来喊他们去学堂背书。
原本每日下午都没课上,但村长偶尔兴致来了,会检查他们上一日的学业。
如果背不好,那得挨手板子。
以前村里的孩子们好兄弟一般的一起玩耍,一起挨手板子。
有了包子和山豹,小伙伴们只能做到一起玩耍,挨手板子的只有他们。
倒不是因为村长看在黎锦的面子上不敢罚,而是那些书他们都背过了。
不过村长心里也虚,他还真的做不到打黎锦家的孩子们。
幸好他们都背过了,不然……村长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黑皮脸色红红,掌心通红,想起了昨儿个村长教的那个词:“有难同当。”
包子听到后,看着自己的手,再看看黑皮的,他说:“做不到……”
山豹:“咱们只能当有福同享的表面伙伴。”
黑皮汪的一声哭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在末尾修改了一点小bug,么么哒。
第147章 番外·包子
九岁的包子虽然由这个年纪孩子固有的贪玩,但也继承了他爹的自律。
每日出门玩的时候; 书已经背了; 字也练了; 接下来的时间秦慕文就让他自由安排。
以往黎锦回村都是匆匆回来留住几日,然后就忙着科举,或者去都水清吏司帮忙。
这回他两者都不需要忙,科举已经考完三四年; 都水清吏司的船只构建也告一段落。
黎锦又没有官身; 他此次跟尚书大人直接告假三年,说打算回乡把自己这几年造船方面的心得整理出来。
从基础算学,到其应用延伸; 甚至扩展到更多方面。
要是放在当官的人身上,自然不可能告假这么久。
这时候,黎锦不做官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尚书虽然很想挽留他,但黎锦去意已决; 他也只能同意。
在宁兴府,有太多太多熟悉的人朋友; 黎锦觉得在这里更加自在。
就连包子和山豹; 比起繁华的京城来,也更加喜欢宁兴府一点。
小孩子在学语言方面有特殊的天赋,他俩才回来不到十日,就可以跟黑皮和村里的孩子们无障碍交流。
包子年纪大点,转换语言比较迅速,与小伙伴们说话就是家乡话。
但若是家里来府城的客人了; 他说的就是官话。
山豹就做不到这点,在家里说的也是家乡话。
包子还记得他阿爹第一回 听山豹操/着家乡话讲述事情的表情,确实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
但秦慕文除了震惊外,到也没说别的。
他一生中经历了平淡的幼年期,少年时家道中落,辗转流离,成亲后生了孩子日子才慢慢变好。
所以对秦慕文而言,身上没多少包袱,更不会自视甚高的端着架子。
他既然嫁给了黎锦,籍贯也就是宁兴府鸿雁村,他自己也会说这里的土话,孩子们平时说,他也不会开口矫正。
环境如此,孩子们适应能力强,他应该欣慰和开心才对。
黎锦白天去耕地灌溉,晚上才扛着镢头跟村里的汉子一起回来。
秦慕文看着他一身庄家汉一样的打扮,给他递毛巾的时候,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原来黎锦穿上了许久没穿过的短打和裤子,最近在引水灌溉,他把裤腿挽到膝盖,一路走回来也没把裤子放下去。
秦慕文觉得新奇,这几年来黎锦大多时日都穿着长袍。
周身气质也从最开始温和的书卷气,变成了带着威严生人勿近的书卷气。
现在黎锦做这身打扮,刚刚跟乡亲们说话时唇角带着的笑意还没压下去,让人很想亲近。
黎锦见秦慕文如此看他,心里突然一跳,问道:“我又晒黑了吗?”
他今日早上写了会儿书,等午时过后,才下地干活。
晒黑……肯定是会的,只是看晒黑多少了。
至于黎锦的话里为什么加了一个‘又’,自然源于三四年前,他考会试之前,整日跟祝善往工部跑,晒黑后被年仅四五岁的包子嫌弃的事情。
秦慕文也听懂了黎锦话里的弦外之音,他抿着唇笑,摇了摇头。
黎锦说:“这就好。”
秦慕文:“包子现在懂事了,知道爹爹辛苦,不会说的。”
黎锦道:“他现在嘴上不说,心里门清。”
秦慕文笑着看他:“包子性格还是随了你。”
黎锦:“……”这是夸赞吧?他就把夫郎这句话当夸赞了吧。
不过,现在的包子最多也就是知道爹爹晒黑,并不会再嫌弃爹爹了。
他们俩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包子和小山豹也从厨房把饭菜端进屋。
小山豹见到黎锦开口就是流利的家乡话称呼‘大(da二声,参考白鹿原)’。
黎锦反应倒是很快,脸上的表情也不带惊讶,只是自己也切换到了家乡话状态,问他今日学了什么。
山豹见阿爹的家乡话也说的很好,比他还要好,于是更开心了。
一家人吃完饭,包子用家乡话问爹爹:“您不因为我和弟弟学了家乡话生气吗?”
黎锦笑道:“不生气。”
顿了顿,他问,“为什么觉得我会生气?”
包子说:“之前在京城,包子见到有举人前来赶考,拖家带口,他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孩子们说的也都是当地方言。隔壁的伯伯教谕他家大郎说不要跟这些孩子一起玩,因为他们不会说官话,很是粗鄙。”
黎锦:“那你们觉得家乡话粗鄙吗?”
包子摇摇头,“一点也不,包子觉得家乡话很亲切,伙伴们也都很友好。”
山豹:“哥哥说的对!”
黎锦眼眸中带着赞赏,说:“你还记得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上下统一语言是什么时候吗?”
山豹还没学到这一块,包子回答道:“始皇时期,商鞅变法,车同轨、书同文。”
黎锦又问:“始皇建都哪里?”
包子突然意识到爹爹为什么这么问,他张大嘴:“就是我们这里!”
黎锦颔首:“虽说现在距离始皇时期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当时这里的语言已经跟现在大有不同。但若是放在当时,这里的话才算是官话。只是时代不一样,所以才稍有改变。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语言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地方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我们对此的态度不应该是轻蔑,而是尊重。”
包子点点头,显然是听懂了。
山豹眼眸中带着思索,黎锦和秦慕文都没说话,等他眼中思绪明晰,才问山豹:“还有哪里不明白?”
山豹说:“我懂了,爹爹的意思是各地语言都值得尊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秦慕文看着山豹那酷似黎锦的小脸,没忍住捏了两下。
山豹见捏的人是阿爹,不敢怒也不敢言,嘟着脸,眼巴巴地瞅着他阿爹。
而包子见到阿爹的动作,没忍住也捏了弟弟一下。
山豹:“……”两位都惹不起,委屈。
第148章 番外·包子
与此同时,宁兴府。
皇帝派来宣读圣旨的太监和侍卫都到了府衙; 现任知府庞大人亲自接待了众人。
庞大人看着太监的腰牌; 还有他身后侍卫气宇轩昂的模样; 更是一点都不敢怠慢。
不过他原本也没对来者抱任何轻视的态度,现在也只是更加恭谨,生怕自己言行出错,白白耽误了自己的晋升之路。
前来的太监倒不像庞大人想的那样嚣张跋扈; 他年纪不大; 兴许是在宫里当差久了,就算是太监,不笑的时候也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庞大人对京中之事不甚清楚; 唯有当年殿试的时候才进过皇宫。
对宫里太监们的权势更是不了解,只在流言中听说了不少腌臜事。说公里的太监们有多嚣张,还整日给陛下吹风,甚至在宫外收养义子等等。
庞大人原以为自己面对的这个太监也是如此; 他本着得罪不起那就自己做小伏低,忍一时风平浪静。
却没想到太监下了马车后; 见到在府衙门口迎接的他; 唇角直接挂上了笑容。
“庞大人,久仰。”
“公公远道而来,下官已备好酒宴,为公公接风洗尘。”
此前庞大人还担心来人嫌弃他们宁兴府的菜品单调、食材不算上乘,毕竟昨儿他才收到消息,能准备到这个地步; 已经实属不易。
府衙跟京城到底没得比。
但若是放在嚣张惯了的人身上,才不管其他人的不容易,一点不好就觉得别人怠慢了自己,那样的话,知府大人真的没法子辩解。
幸好舟车劳顿的太监并没有挑刺,也并没有让他准备多少银子的‘孝敬’,而是休息一晚后,直接步入正题。
“敢问庞大人,黎先生最近可在府城?”
庞大人听到了他对黎锦的称呼,赶紧回答:“先生尚在府城,只是上月回了老家,如今人应该在村子里。”
因为黎锦不是官身,所以请辞回家也没报备的有多仔细,只说了‘回乡’两个字。
乡这个字就有多重含义,往大了说可以是府衙,往小了说那就是村子。
毕竟黎锦回乡三年,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三年内都呆在村子或者府衙,更是事先也没料到皇帝居然会派人给他封赏。
所以前来宣读圣旨的人也就从大往小了找,先来府衙,若是没寻到黎锦,那就再去县城或者村子。
庞大人又说,“公公可是找黎先生有事?下官这就派人送先生来府城。”
知府心想,黎锦就算被他们称之为黎先生,但到底没有官身,让一个三品的公公去村子里找他,未免有点不合情理。
所以他才想着自己派人把黎锦送过来。
再说,黎锦如今二十六七,放在官场上,这年纪已经算很小了,爬的再快也不可能到从三品。
官大一级压死人,无论怎么说,黎锦都应该主动过来才是。
结果没料到这话一出,那公公直接放下手中茶杯。
‘铛’的一声磕在桌面上。
“庞大人此言差矣,黎先生醉心编书,这是造福咱们子孙后代的大事,这一来一回得浪费多少天。咱家当然得亲自拜访。”
庞大人很想沉默一下表现自己的震惊,但他到底在官场上混迹许久,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赶紧改了口并说自己说错话了。
不一会儿,衙役进来说黎锦最近一直在鸿雁村,这位太监也就准备再次动身出发。
太监走后,庞大人身后的少尹说道:“咱们倒是没想到,黎先生居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庞大人也是这会儿才来得及感慨:“是啊,别说其他,就是咱们府衙的船,都比以前快上不少,也安全了很多。”
少尹又笑道:“那位公公的话是没错,但说道子孙后代,他们有……”‘
庞大人突然沉下脸:“少尹。”
“少尹说错话了。”他赶紧跪下道歉。
幸好那太监已经走了,不然他这句话一出,庞大人都保不下他。
这恐怕也就是太监们外出后就很嚣张的原因,大部分人当着他们的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他们也能察觉出其他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才用嚣张掩饰自卑。
不过今次来的这位从三品太监,年纪不大,更是从不跋扈,以后恐怕是个大人物。
一天多的行程后,知县陪着太监和侍卫一起到了镇上,天色已晚,他们决定休整一晚上。
第二日他们出发,乌泱泱一大群人,穿着打扮和气质都十分出挑。有百姓认出来更在旁边答话的那位是他们的县太爷,震惊之余更是不敢多瞧,等他们走后才敢看上几眼。
陈西然也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他看着这群人前去的方向,喃喃自语:“不会是去找阿锦的吧?”
陈西然预料的没错,果然都是去找黎锦的。
封赏的银钱稍后送来,圣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