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锦也就邀请了万云。
  因着万云经常来蹭饭,小包子一见到他,就在阿爹的怀里高喊:“伯伯来了。”
  秦慕文把他放在地上,示意他自己过去。
  小包子却看到黎锦也对自己招手,他就拉着阿爹的手,让阿爹也跟自己过去。
  万云看着弯腰跟着小包子的力道往前走的秦慕文,眼中流露出赞赏。
  他知道黎锦平时有多忙,能把小包子教育的如此乖巧可爱,可全都是那个小少年的功劳。
  当小包子走到跟前,万云才发觉小包子今儿变了发型,软软的头发贴着脑袋,只有额前垂了几缕下来,显地那双眼睛愈发乖巧。
  万云想抱起小包子,但他发现小包子虽然嘴上叫的是‘伯伯’,可他的目的人物很明显是站在自己身边的黎锦。
  万云在尘埃落定前还抱有一丝希望,觉得小包子几日没见他,应该会有些想念。
  结果包子直接扑到黎锦腿上,昂着小脑袋:“爹爹,抱!”
  面对万云质问的眼神,黎锦很淡定的把小包子抱起来,然后把他托在自己肩膀上。
  万云沉默了,总算知道小包子为什么一看到黎锦就这么激动的跑来了。
  小孩子都喜欢举高高啊。
  不过,黎锦这也太宠他家孩子了,一般为人父母,决计不会让孩子骑在自己肩膀上,那都是爷爷宠孙子才会这么做。
  毕竟父亲在孩子面前得有绝对的威严,广为人知的‘隔代亲’就是这么个道理。
  很快,万云就没有心思想这些,因为小包子坐得高,摘了六朵墙上的花花。
  分给他阿爹三朵,小包子看着自己的三朵,勉为其难的分给了万云一朵。
  “伯伯,花花。”
  万云接过花,一脸怜悯的看着黎锦,问小包子:“你爹爹没有花花吗?”
  小包几奶声奶气的说:“我和阿爹的花花都是爹爹的。”
  万云:“……?”


第110章 
  日子就这么过了整整一个夏秋冬春;来年小包子生辰的时候,秦慕文所著的《杂记》已经出版了第二次。
  第一次正式确定印刷出版是在壬寅年(去年)秋季;自打三月初府城小报上开始‘连载’杂记;距离九月已经有整整半年的时间;基本上也把整本《杂记》刊登了四分之一。
  当初秦慕文一册《杂记》写了五万多字;每三百字左右一个小片段;共有一百六十六个小故事。
  除了三月初第一次刊登,为了引起大家兴趣,印刷了题记和三则小故事外,此后每次‘连载’都是两个小故事。
  半年也就是六个月,大概刊登了四十多个小故事。
  起初;喜欢看日常杂记的人还仅仅局限于府城小报的忠实买者。又过了几期;很多人从朋友那儿看到这些简短又让人欣喜的文字。
  问了出处后,自己跑去买府城小报。
  甚至有人不喜欢看小报;还专程问过掌柜,能不能只买《杂记》片段。
  但一页纸怎么卖?这些人思前想后;有的一边犹豫一边回家了,有的索性掏二十文买了这小报回去。
  掌柜的在七月看了当季的售卖情况;居然比上个季度增长了三成!
  其中很大一部分买主都是《杂记》的忠实读者;转成为了杂记才来买府城小报的。
  掌柜的没想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当初之所以答应印刷杂记;仅仅只是给黎锦一个面子。
  毕竟黎锦也是在知府大人眼前挂的上号的人了。
  没想到居然真的有得赚,那这本书再做出版的话,肯定不是只印刷区区五十本。
  而是……千册起印。
  按理说;印刷三百册以上,净利润就会比雇人抄书要高。印刷一千册,书肆已经完全可以给黎锦按照分成价格来算了。
  掌柜的亲自登门给黎锦说了这件事,黎锦微微挑眉,虽然他已经预测到少年写出的东西会有很多人喜欢。
  但这个受欢迎的成度,就有些超出预料了。
  黎锦当时说:“出版的情况和时机,您看着来就是。”
  掌柜的对黎锦的信任表示大为感动,回去就让小二把这本书安排下来。
  但毕竟书肆是公家的,里面主要印刷的还是知府指定的各种科普书籍。
  所以,《杂记》整一千册印刷好,就到了八月底。
  而府城小报自从八月的最后一刊以来,直至整个九月都在宣传《杂记》出书了事情。
  起初掌柜的还想着从十月起就不再府城小报上刊登《杂记》,但到了现在,府城小报和《杂记》已经相辅相成,互赢互利。
  每期买府城小报的人,也习惯了后面印刷两则小故事。
  掌柜的一想,其实在府城小报上继续印刷杂记也没什么,毕竟‘连载’的慢,想要快点看完整本的读者自然会选择买书。
  所以,直至如今,府城小报的最后一页还是《杂记》两则。
  秦慕文也喜欢每隔七日就能收到府城小报的回馈,每次掌柜的都会派人给整理出好几页的留言信笺,秦慕文看到深有感触的,也会提笔回信。
  有一则回馈又很长,占了足足半页纸。
  秦慕文看了后打心眼儿里为这个姑娘开心——
  “梦寐先生亲启:
  这是我的第二封来信,之前先生的回信我收到了,但当时诸事缠身,几次想提笔给先生回信,都不知该写什么。
  先生的文字如此淡雅清甜,我却还在黑暗中挣扎,我担心自己的回信会影响到先生的心情,请先生原谅我的无礼。
  这封信当然是来报喜的,我净身出户后,距离现在足足一年了。当初阿娘怜惜我,给了我两间布庄,但盈利惨淡。
  我会调香,便自作主张把一间铺面改卖香膏,如今已经收获颇丰。本年在府城又开了两家铺面。
  下月我想跟着商队,把我调出来的香膏卖到其他府城去。
  在此,说件有趣的事,上一任夫君的好友此前瞧不起我,如今做买卖的时候也只能低声下气求助于我。
  这一切的转变都感谢先生,是您的文字鼓励了我,让我继续的努力下去。
  望先生一直幸福。”
  黎锦偶尔会扫一遍这些正能量的回信,时间一久,他也能看到自家小夫郎眉目间愈显自信。
  少年今年八月过了生日后,也就要二十了。
  虽说哥儿没有加冠礼这么一说,但黎锦却早早的酝酿着给他题字。
  去年自己生辰礼的时候,小少年送了他那么一份大礼,他这辈子都忘不掉那天晚上看到的一幕。
  不过,如今才六月,黎锦去书肆与掌柜的洽谈了《蒙学算经》的第四次印刷后,没急着回家,而是在一楼翻起了诗经。
  纵然这些东西他早就牢记在心,背的滚瓜烂熟。
  但每次打开,都能体会到文字的美。
  掌柜的瞧着他看诗经,很是诧异:“修之,怎么突然拿起了诗经?”
  黎锦说道:“给人取字。”
  掌柜又问:“近日吗?”
  黎锦答:“八月中旬。”
  掌柜:“……”要不是最近太热,他真的要以为自己记错了日子。
  他说:“那此人一定跟您关系甚好。”要不然那会这么早的做准备。
  黎锦挑了挑眉,星眸中带着笑意:“当然。”
  整日与书籍、笔墨作伴,再加上勤于锻炼,黎锦的气度越来越出尘。因为掌柜的那句话提到了某个人,黎锦虽然没笑,可神情却柔和下来,让人如沐春风。
  掌柜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都要看呆了。
  他想,这也难怪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姑娘想嫁给黎锦了。
  =
  黎锦回家后,小包子如今满了三岁。当然,按照本朝算法是四岁了。
  他不用秦慕文牵着,都可以撒欢一样的满地跑,一听到黎锦在门外,跟在小茶身后,就准备迎接他爹爹。
  “爹爹!”
  黎锦弯腰想把他抱起来,小家伙微微反抗一下,“阿爹说了,小包子四岁了,不能再被抱着走路。”
  黎锦瞧着他脸上的小正经,逗道:“那坐在爹爹肩膀上,我们去垂花门前摘花?”
  包子的小脸上流露出向往,然后悄悄往内院瞥了一眼,可着实禁不住诱惑,给黎锦张开双臂。
  “爹爹,我们给阿爹摘花。”
  小崽子年纪小小,心眼儿一点也不小,摘了花花送给阿爹,阿爹就不会怪他要人抱了。
  三岁多的小包子足足有二十七八斤重,但对黎锦来说也不算什么。黎锦蹲下把他托上肩膀,自己再站起来。
  露过垂花门的时候,黎锦说:“包子低头。”
  小包子飞快的俯下身,就差在黎锦额头上亲一口了。
  包子越来越高,黎锦托着小包子过垂花门的时候,都得提前提醒一句,免得他撞上去。
  小包子现在听到黎锦这句话,都训练出了自主反应,一个指令一个动作,乖巧的紧。
  秦慕文近日肠胃不好,之前跟着黎锦吃吊了井水的葡萄,才吃了没几个就想吐,反胃。
  最近黎锦都是陪着他吃粥,养身体。
  黎锦自己口味还算清淡,对吃食不挑,再加上夏季太热,胃口着实大降。
  更何况小夫郎还难受着,他也做不出在夫郎只能清汤寡水的吃饭,自己顿顿餐食丰盛。
  秦慕文刚出屋门,就把小包子抓了个正着。
  但他却不会直接凶孩子,只是会在晚上休息前提醒他今日做错事了。
  黎锦说:“今天可还难受?”
  要是小夫郎继续这么吐下去,那就不能再自己熬,得喝药。
  不等少年回答,他看着少年的打扮,又问:“睡了午觉吗?”
  此前秦慕文没这习惯,因为大家都睡得早起得早,中午多睡一会儿的话,晚上就睡不着了。
  秦慕文走上前,说:“不怎么难受,就是最近有些犯困……呜……”
  他猛地捂住嘴,眉头紧紧的锁着。
  黎锦蹲下把小包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先去玩,自己则一手扶着秦慕文,一手给他诊脉。
  这一诊脉,黎锦突然站着不动了。
  秦慕文也立在了原地,他看着黎锦,强压下去身体的难受,小脸更显苍白:“阿锦,怎么了?”
  黎锦突然一手托背,一手揽着他的膝弯,看似很用力,其实轻柔又和缓的把他抱起来。
  屋内,秦慕文坐在床边,拔步床的床沿上有个脉枕,黎锦坐在床边,一脸严肃的再次诊脉。
  黎锦的背都是僵硬的,虽说这不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但却是他第一次经历夫郎怀孕,他生怕自己诊错了。
  秦慕文小声的说:“我……”
  黎锦感受着指尖滑润、宛如双珠跳跃的脉象,语气淡定到上辈子‘黎大夫’说医嘱的成度:“你有喜了,大约二十多天。”
  秦慕文自己都被惊呆了。
  去年这会儿他每次跟阿锦做完,都要高抬腰肢,收紧后面,但那会儿却一直没有怀上。
  毕竟哥儿难以受孕这是众所周知的。
  当初还有人因为黎锦家里子嗣单薄,没有男丁,想来给他说亲。
  “人家姑娘不在乎名分,只想伺候小三元老爷,再说了,姑娘家兄弟多,这姑娘有福气,一看就是个能生男孩的面相。”
  黎锦全让小茶推走了。
  他不在乎孩子的性别,只在乎到底是谁生的。
  今年以来,秦慕文虽然还坚持这么做,但他也知道什么时候能怀上孩子,得随缘。
  没想到这孩子来地如此让人惊喜,就连黎锦都没把近几日秦慕文的状况想到怀孕这边。
  怀孕后二十日一般会出现孕吐等各种反应,之后持续多久,得看怀孕之人的身体情况。
  大多持续到三个月,但也有一部分人整个孕期都伴随孕吐。
  黎锦本想心疼小夫郎最近孕吐的难受,但看他刚刚还神情恹恹的小夫郎骤然——容光焕发,眉目间都是欢喜。
  “夫君,我想吃鸡蛋羹。”
  黎锦:“……”刚刚还想吐呢?


第111章 
  秦慕文都跟黎锦在一起这么久了;早知道他其实情绪波动越大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就会越沉稳冷静。
  这会儿看着黎锦一板一眼的拿走脉枕;跟小茶吩咐做鸡蛋羹;秦慕文唇角笑意盈盈。
  他的夫君也很期待这个孩子。
  有的时候;精神真的可以影响到身体情况。
  刚刚分明一走动;一说到吃的就难受;结果在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有了孩子的正常孕吐反应后,秦慕文顿时哪儿哪儿都舒坦了,甚至还胃口大开。
  黎锦见他吃完后也没像之前那样想吐,心里松了口气。
  随后用温热的蜂蜜水给秦慕文润润唇,跟他商量晚上若是饿了吃什么。
  秦慕文说:“吃什么都好……”话音还没落;他看到黎锦的神色;说,“菠菜面;多放醋。”
  黎锦很多时候询问他事情,不喜欢他回答‘随便’。
  黎锦点头;这就让小茶先去准备了。
  秦慕文简直就是黎锦见过最不挑食的孕夫了,他到底期盼着这孩子;得知自己怀孕后;一点也不娇气;孕吐也好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行走间更加注意,也不碰冷水什么的。
  但当天晚上他太激动,一直都没睡着。
  秦慕文听着黎锦平稳的呼吸声;悄悄把黎锦的手放在自己肚皮上,这才靠着黎锦的肩膀睡了过去。
  在他这边呼吸声均匀而规律的传来后,黎锦突然睁开双眼,他紧绷着身体,担心一动就吵醒了怀着孩子的小夫郎。
  他能感受到掌心下温热柔韧的腰肢,那腰很细,完全想象不到里面有个孩子。
  早上,秦慕文醒来的时候,眼睛还没睁开,下意识往身侧一摸,没摸到自家夫君,反而摸到了小包子。
  小包子穿着中衣,躺在他身边,看样子也睡得正香。
  秦慕文洗漱的时候,询问小茶,小茶说:“小少爷起来的早,老爷给他说了您有喜的事情,让小少爷别吵闹您。但是小少爷又想去找您,还保证自己绝对不吵您,老爷这才同意。”
  所以,小包子就等阿爹醒来,等啊等,等的自己睡着了。
  =
  黎锦去了书院,正逢单数日子,他没去庞老那儿,而是去了算学部。
  万云明年开春就要去京城参加春闱(会试),他如今也不负责给学生答疑,而是在全力以赴的准备春闱。
  但万云依然每日会出现在算学部,其他教谕若是有拿不准的题,他们也会一起讨论。
  万云见黎锦来了,把自己早上写好的策论给他,让他提些意见。
  自打今年三月起,万教谕开始跟黎锦互相给对方的策论‘找茬’。原本万云的这个行为让算学部的其他教谕们无比吃惊,询问云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些同为举人的教谕帮改。黎锦不过是个秀才,能改的有多好?
  万云说:“不是我不愿意麻烦诸位,只是我跟黎锦策论的方向更加贴近,这才让他帮忙。”
  他跟黎锦一样,是个实干派,甚少写那些歌功颂德的话,所以才跟黎锦有种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的感觉。
  当其他教育们看到黎锦给的意见后,一个个也都禁了声。
  原本万教谕能想到这些点子,他们已经很是震惊,结果面前还有个不亚于万云的存在。他们也只能感慨一句‘后生可畏’。
  教谕们都如此,潘又丰更是张了张嘴没敢说话,就不用再发表质疑了。
  不过,黎锦虽然点子多,但看书的进度却没那么快。
  短短十五个月,黎锦还没把《四书》《五经》里面旁征博引的经典都找出来。
  所以,今年(癸卯年)八月,黎锦便不去参加秋闱了。
  逢子、午、卯、酉年为秋闱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黎锦这次不参加,下次想要再考,就得多等三年。'注'
  万云替他惋惜:“三年间,朝廷变化不可谓不大,你这个时机真的不赶巧。”
  黎锦笑了笑,态度淡然:“时也,命也。下次正科我就能准备充分了。”
  万云说:“观你的进度,最多不过半年就能准备好,若是陛下开恩科,那你就能早点考上来。”
  前面说了,子、午、卯、酉年称为正科,而恩科则一般就是皇帝大寿,普天同庆,便会在那年多加一场秋闱。
  若是来年正好为正科,便再把这正科推迟一年。若同年便有正科,则直接把正科改到同年二月考。
  不过,恩科哪能这么容易就有?
  通常只有每代皇帝六十大寿、新帝登基等情况才会加一次恩科,这么一算,几十年才有一次……很是难得。
  万云看着黎锦已经打算三年后再去考了的模样,咬着牙,小声说:“你忘了,明年就是陛下六十大寿!”
  黎锦:“……”这个他还真的没有关注过。
  主要是上次开恩科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周围也没人说恩科的事情。他自然也就没放在心上。
  万云道:“如果明年八月真的开恩科,你现在所剩的准备时间也不多,千万不可懈怠。”
  黎锦赶紧应下,说:“多谢教谕提点。”
  万云补充道:“提点谈不上,毕竟你也不可能懈怠。”
  黎锦:“……”
  =
  时间就这么晃晃悠悠到了八月,黎锦在家悠哉的给怀了崽的夫郎庆贺生辰。
  而陈西然、邹秀杰听说黎锦不去参加秋闱,一个个震惊的下巴都要掉下去。
  不过这俩人也都成亲没多久,最近也没温书,于是三个人一起放弃了此次秋闱。
  陆长冬自小就拜在儒教学的名师门下,底子比他们要扎实,这次还是去参加了秋闱。
  考出来后,陆长冬萎靡了五六天才缓过神来,他回到甲班上课后,说:“我的号房就在茅厕隔壁,第一天傍晚我就受不了了,兄弟们,你们知道吗?我硬生生挺过了九天啊!”
  如今正逢八月,天气炎热,可想而知陆长冬有多惨了。
  甲班此次去参加秋闱的大概有五六人,也只有陆长冬这么倒霉,号房的位置如此‘得天独厚’。
  有同去参加秋闱的学生问陆长冬:“你此次答卷情况……”
  陆长冬摆摆手:“别提了?最后那热气熏得我两眼发晕,第三场都没怎么写。”
  陆长冬算是整个甲班里面,除了黎锦外,策论写得最好的学生了。
  如果预测此次谁能中举,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陆长冬。
  但他都这么说了,那这次必然无缘中举。
  之前询问的学生说:“我那个位置很好,旁边隔了一条大道就是监考官们当值的房子,除了热,什么味道都闻不到。但我策论写得不好,第一场四书五经里面有个典故我没想起来是什么,最后一场时策我根本想不出点子……”
  总之,同为天涯沦落人。
  陆长冬自己分明最惨了,却还拍拍这人的肩膀,说:“没事,再来三年我们又是一条好汉。”
  黎锦想了想万云说的开恩科的事情,他酝酿了一下,还是没说出口。毕竟这么冒昧的猜测皇家之事,很有可能有引来祸患。
  再说,万一皇帝今年驾崩,那他这句话一出,就真的会引来大麻烦。
  万云能告诉他,也是因为觉得他可信。
  所以,黎锦自然不能辜负万教谕的这份信任。
  下了学后,陆长冬想要邀请甲班的同学去喝酒,以慰藉他受伤的小心灵。
  黎锦想了想他练过的字,已经快把那个水池清洗用的水全都染黑,这会儿自然不能放松。他问了陆长冬酒家的具体位置,自己则选择先去练字。
  等到黎锦去了庞老的院子,看到那水池的水清澈无比,感觉自己前日看到的满池黑水不过是幻觉。
  但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下三次了。
  黎锦练字的期间,完全没注意到庞老愈发赞赏的眼神。
  他练完今日份的墨水,终于忍不住发问了:“师父,您换了这水池的水吗?”
  庞老爷子气地跳脚:“怎么可能,我是那么无聊的人吗?再说了,这水池虽然不深,但来回挑水也太麻烦了。挑出门还容易被人看到。”
  黎锦沉默一下,感情老爷子还真的思考过挑水的事情。
  庞老说:“你为什么不说话?”
  黎锦随口找了个说辞:“学生在想后日来练多少墨水。”
  老爷子不疑有他,认真的回答:“就跟你平时练习的量一样。”
  然后黎锦就去赴陆长冬的酒会。
  原本有人提议去外城的青楼,但陆长冬知道黎锦从不去青楼,反正他跟那个提议的人不熟,就直接说:“我跟文竹酒家的掌柜说好了,人家把酒都准备了,咱们下回去青楼。”
  夏日里,晨钟暮鼓的时间会根据天色适当调整,所以,几人喝到天擦黑,回去也是来得及的。
  黎锦担心酒气冲撞了孕夫,他先去洗了澡,刷了两遍牙,写完今日的策论总结后,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酒气。
  他让小茶给秦慕文说自己晚上就睡书房。
  这还是他跟秦慕文成亲这么久来,第一回 两人都在家里,但却分床睡。
  还不等黎锦睡下,秦慕文就捧着蜡烛走过来,黎锦在他开门的时候赶紧上前接住他。
  秦慕文把蜡烛放在桌上,自己扑进黎锦怀里,鼻尖就凑在黎锦的衣领上。
  黎锦无奈的揉揉他的脑袋,说:“我们回房。”
  小夫郎这么粘人,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秦慕文乖顺的让黎锦抱起来,走进内院的时候,黎锦看着这黑灯瞎火的样子,真不知道秦慕文刚刚怎么捧着蜡烛过来的。
  就算是烛光,照亮的范围也相当有限。
  这要是磕绊一下,黎锦还不知道要心疼到什么地步。
  不过考虑到怀孕之人的情绪问题,黎锦现在完全不敢凶他。
  进屋后,两人躺在床上,秦慕文再次把头闷闷的埋在黎锦的颈窝里,嗓音低低的:“你身上什么味道我都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是萌萌哒时间线:】
  黎锦穿越而来第一年:庚子年六月初六,十八岁,小包子出生。
  第二年考中县试(二月)和府试(四月):辛丑年。
  第三年考中院试(科考案首):壬寅年,(丑、辰、未、戌年为岁考,寅、巳、申、亥年为科考。)同年,文文的《杂记》登上府城小报。
  第四年为癸卯年,乡试正科,但黎锦没有参加。————【本章的时间】
  第五年为甲辰年,万云去考会试。因为会试在乡试次年举办,也就是每逢丑、辰、未、戌年,举人们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这年正好是万云在书院呆的第三年。)


第112章 
  黎锦还是能闻到自己身上的酒气;但他家小夫郎已经靠着他闭上眼睛,于是黎锦伸手把油灯盖灭;自己回到被子里,给小夫郎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
  当天晚上;秦慕文一直都拉着黎锦的手;举止间把他对黎锦的喜欢和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那之后;黎锦把能推掉的酒宴都推掉了;推不掉的也尽力少喝。
  总之,不会让自己浑身酒气的回家了。
  九月下旬;乡试放榜;陆长冬果然榜上无名。
  虽然他心里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但看到放榜的一刹那;还是觉得无比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省有三千多贡生(秀才)参加此次秋闱;被录取的只有一百三十五人,录取几率本来就低。再加上陆长冬运气不好;答卷时心态不稳;没被录取也在情理之中。
  为此;甲班没去参加科举的学生自发组织大家去郊外散心赏菊。
  黎锦见菊花开得漂亮,顺手买了几盆回去。
  翌日去学堂的时候,黎锦给庞老端了一盆,剩下的就留在家里给小夫郎和小包子看。
  庞老看着自家学生一大早就来送花,高兴的直捋胡子。
  等到黎锦去讲堂后,庞老总觉得自己该投桃报李一下。
  但是他这里除了字画;又没有什么馈赠的。但字画吧,现在还不到送给黎锦的时候。
  一时间,庞老有些为难。
  他在外堂喝了会儿茶,不一会儿就踩着木屐,挽高了裤腿出来。
  决定把自己刚放进去没多久的石头捞上来。
  原来就是这些沉淀在水池底部的石头,吸附了大量的墨渣,这才让池水渐渐变得清澈起来。
  庞老原本准备了六个箱子的石头,打算让黎锦全部练完,再对旁人宣布他收徒了的事情。
  虽然黎锦现在连第四个箱子的石头都没练完,但他基本功打得好,火候已经到了。
  换句话数说,一般人得练完六次才能达到的水平,黎锦练了四次不到,就已经能写出来同样的水平。
  庞老把这些半黑的石头捞出来后,又眉头紧锁,思考了半晌后,又把这些石头放进去了。
  他能感觉到,虽然黎锦现在书法水平达到了,但他还有更大的潜力。若是能持之以恒的练习完这些,指不定他就可以有所感触,写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字。
  这么一想,庞老决定还是让黎锦继续练下去。
  他可不想浪费了黎锦在书法方面的天赋。
  =
  当天傍晚,黎锦回家的时候天还是亮的。内院里一大一小两个团子蹲在那几盆菊花边,数它们有多少片叶子。
  毕竟数花瓣对现在的小包子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黎锦放下书篮,净了手后,把小包子抱在怀里。
  包子这回没拦着说自己长大了不让抱,而是小声问:“爹爹,有了弟弟后,你还会这么抱小包子吗?”
  黎锦看着他的双眸,把里面的楚楚可怜尽收眼底,说:“不管有没有弟弟妹妹,在小包子长大之前,爹爹都会一直抱你。”
  小包子突然不说话了,就在黎锦以为他快要睡着的时候,包几才软软的出声:“我永远都不要长大了。”
  黎锦发现,他家小包子的性格其实跟秦慕文很像,只不过小包子比秦慕文多了一个疼爱他的爹爹,所以显地更加无忧无虑。
  若是年幼的秦慕文有拼命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他大概只会自己默默把委屈都藏起来。
  当晚,黎锦搂着夫郎的腰,他能明显感受到小夫郎的腰粗了一圈,虽然穿衣服还不显,但就这么平平的躺在床上,还是能感受的到。
  黎锦说:“四个月了。”
  当初小包子刚过完生辰,秦慕文开始孕吐,显然是怀了二十多天。具体算来,大概真正怀上的时间,就是同年五月中旬。
  如今已经九月末,秦慕文肚子里的小崽子也揣了有四个多月了。
  秦慕文突然想起黎锦带回来的医术上写过‘四至七月,可轻行房事’,他有些紧张。
  虽然他很怕,但若是把自己交给夫君,他并无半分不情愿。
  黎锦却根本没往这边想,他只是算着秦慕文揣上崽的时间,还有他的肚子什么时候会真正显怀。
  于是在秦慕文的紧张和期待中,黎锦只是拍了拍他的背,说:“睡吧。”
  秦慕文:“……”
  此前,陈西然和邹秀杰写信问过黎锦要不要参加秋闱,得到黎锦的回信后,邹秀杰说自己下月将动身前往府城,继续在宁兴书院求学。
  而陈西然则打算在镇子上置办两百亩的良田,他有秀才功名在身,不需要缴纳税负,也不需要服兵役,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