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被美食淹没-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他也没想到他们俩会那么有缘,早上刚见过,现在又见面了。
  “你也住这个宿舍吗?”路远之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有些不妙。
  他和时尉接触得不多,但时尉看着就不像是那种内向害羞半个字不往外蹦的性子。自己早上帮过他,以后又是室友,大概率不会冷漠以对。不管是他主动还是什么,路远之都不喜欢这样。
  冷淡、漠然,这才是他的人际关系网。
  “你们认识吗?”其他室友好奇地问。
  时尉一一扫过这些室友,心里涌起温暖,上辈子他腿断了之后,本来关系不在意的室友们也纷纷来看他,力所能及地给他不少帮助。
  “认识的。”时尉大声地说,“早上我们一家被一群小混混打劫,就是他帮了我们,不顾危险地帮我们赶走了混混,可热心肠了!人特好!”
  路远之平时听多了别人对他的嘲讽,但马屁也没少听,时尉的夸赞没什么水平,直白且寡淡。但就是这样一点文采都没有的夸赞,让路远之有些不自在地红了耳尖。
  他觉得自己没有做过时尉说的那些事,也跟他口中的人半点搭不上边。
  其他几个室友惊讶地看着路远之,一点没想到看着冷漠跋扈的路远之会是这么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心人。


第28章 
  室友们听着时尉描述着当时的场景,一个个瞪圆了眼睛,眼中冷淡的神色渐渐退去,看着路远之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那个男孩子没有一个英雄梦?上了大学的男孩子也不例外,刚才对着路远之还有股冷淡,现在要不是路远之明显透着不乐意,他们早冲上去了。
  路远之看着就不好相处,少年人的脸庞轮廓还略显稚嫩,但五官深邃立体,眼睛又黑又沉,整个人散发的气质也不是什么阳光向上的。
  路远之的手里是真见过血,他没学会如果收敛,也没准备去收敛,所以给人的感觉并没有,又冷硬又危险。
  2101的宿舍是一个组合宿舍,六个人,四个专业,除了路远之,其他几个都是从农村来的,能考上大学十分地不容易,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他们的时间绝大部分都是花在学习上的,所以不管是为人还是眼界,都比较“单纯”。
  路远之和他们都不一样,他来的时候,七八个人帮着搬行李收拾屋子,一看就和他们都不一样,距离感让他们一点不敢靠近。
  等帮忙的那些人走了,路远之又是不冷不淡的,这难免让人心中忐忑。所以他们也没什么介绍的,一直沉默到了晚上。一直到时尉回来之前的一小会儿,他们在讨论时尉。
  床上放着东西,人却没见着影子,这让他们不禁有些好奇,不禁有些担心。
  “远之,你太厉害了!一个人能打他们十几个呐!”
  “你是经常帮着警察同志追捕犯人吗?你……”
  “…………”
  “…………”
  所有人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目光灼灼地看着路远之这个大英雄。
  这时候的黑帮电影还没有开始全面流行,警察和军人依然是男孩子们心目中最厉害最想成为的存在,一想到能和警察近距离接触的大英雄就在身边,室友们的脸蛋都兴奋地红起来了。
  董许愿不会普通话,但时纺却是会一点的,董许愿和其他学生们方同普讲地聊着天,一边聊一边帮着把宿舍里给收拾一边。她做事利落且快速,将所有犄角旮旯都给清理一遍。
  四个男生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会干的活不少,不好意思让董许愿一人收拾,便开始了一场寝室大扫除。
  路远之今天带来的人多,但他们就只负责路远之,所以很多地方都还有些脏。
  一群人忙忙活活说说笑笑,路远之就好像游离在所有人之外一样,继续拿起了书开始进入自己的世界。
  之前不知道路远之救人的英雄事迹时,室友们觉得路远之是大少爷脾气又傲又瞧不起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有点看不惯,但现在知道了英雄事迹后,路远之做什么,在他们眼中都有了滤镜。
  路远之不说话,他们觉得这是稳重;路远之不爱动,他们觉得这是保留体力好保护他们;路远之不参与集体活动,他们觉得路远之肯定是要默默留心可疑之处,防止有人来伤害他们……
  反正有了滤镜之后,路远之做什么都是对的。
  “帅哥哥,我和妈妈还有哥哥要走了,你有没有什么垃圾要扔的?纺纺可以一起带下去哦!”
  时纺的个子小,但是声音却不小,她又有点自来熟,一会儿的功夫就和四个室友相处好了,就连最难搞的路远之也对她露出了笑容。
  “不用了,谢谢你。”
  时尉有些惊奇,别看第一面见到的时候路远之就带着笑,但时尉清楚,除非在抓到仇人,否则路远之是很难露出笑容的。
  他这人,说好听些是执着,说难听些就是偏执,认定了事情就死不松手。
  他现在执着于复仇,还有点中二病,所以对外界对他的评价都不在意。
  “时尉?你待会儿还回来吗?”室友询问。
  “不了。”时尉拿上手电筒,手上提着两大袋子的垃圾,这全是刚才收拾出来的,有碎砖块碎木头,也有锈点破烂得不成样子的铁片。
  手电筒的用处很大,不管在哪里都有可能用得上,所以来的时候,时尉就把手电筒给准备好了,现在正好能用上。
  “我走了,明天再来。”
  “哥哥们再见,帅哥哥再见!”时纺欢快地挥着小手。
  “再见!”
  “再见!”
  “……”
  现在的宿舍里热热闹闹的,一点也看不出来尴尬和别扭,感情一下就得到了升温。
  时尉松了一口气,有些高兴。
  路远之上辈子和他们五个人的关系都不好。他们双方的家庭差距十分巨大,五个穷学生,一个红二代,让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攀关系拍马屁,他们又拉不下脸,双方冷漠也不好,万一人大少爷觉得瞧不起他要整他们了怎么办?
  最后只能是各做各的,六个人六个队,谁也不管谁,这样,外面的流言才少了一些。
  路远之没有朋友,一直到死都没有。除了他的爷爷,没有什么人关心他,母亲死了,母亲那边的亲戚也差不多死绝了,后妈精明,“继哥”刻薄,老爹和后爹差不了多少。所以他在死后那么久才被人发现尸体。
  上辈子的时尉和路远之的关系说不上好,一天也说不了三句话,但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时尉有困难的时候,路远之伸出了手。
  五千块钱对路远之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却抱住了时尉的命,连时长财也能因为这笔钱多活了一阵子。
  时尉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路远之,他的脸色苍白,发丝乌黑,一黑一白的对照十分分明,分明地就好像刻在时尉的脑海中一样。
  时尉带着董许愿和时纺找了一件招待所,开了间三人房。董许愿舍不得用招待所里面的电,这电要退房的时候额外算的,所以还是开着自己的手电筒好。
  “妈,你和纺纺先把澡洗了吧,我去打点热水。”时尉和董许愿都不怕洗冷水澡,夏天这么高的温度,洗凉水澡才舒服呢!但董许愿和时尉可以,时纺却不能。
  燕京有大大小小的澡堂子,但说实在,他们都不太习惯澡堂子,时尉上辈子在这里待了十多年都不习惯。麻烦归麻烦,但他们还是自己打了热水在房间里折腾。
  洗完澡出来,时尉将钱全部拿出来理了理,还剩下五百二十三块多。
  时尉数了六张大团结给董许愿,这是明天买票和回家路上花的钱。
  出门在外藏钱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没藏好的话,被抢被偷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董许愿和时纺一个小的一个老的,时尉是一点不放心她们往身上放钱。
  五百二十三,抽掉六十还有四百六十三,时尉将三块多收起来,准备剩下的四百六十全部汇回去。
  现在是没有银联这回事的,异地取款根本不可能,但邮局却是可以送汇款单的,时尉之前的稿费就是这么取的,那着汇款单去邮局取钱。
  嫌麻烦的话也可以把钱放到信封里寄回去,但这安全性就不保证了。信封里的东西都是要经过人工检查的,检查一下少一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你自己这么办!”董许愿抠门归抠门,但确实舍不得时尉受罪的。
  “我宿舍不还有那么一百多斤的干百合吗?放心吧,把那些全部给卖出去,今年的饭钱、衣服被子钱都有了。”
  “你别犯傻!”董许愿把钱从时尉手里抢过来,数了十张大团结往时尉的衣领里塞,“爹妈挣钱就是给孩子花的,你在燕京什么人都不认识,是该多拿点钱的。我和你爹现在能挣钱着呢!你上次不还说了,那个麻辣烫的生意会比现在的还要好吗?我和你爹一定能赚更多钱的。供给上大学,供纺纺治病够够的!”
  钱就是人的胆子,董许愿虽然穷惯了,一分钱一分钱的也要计较个半天,但有了钱,心里就稳了,给儿女们花钱也舍得了。要不换做以前,别说一次性借五百了,一次性借五十她都要心惊胆战好几夜好几夜地睡不着。
  但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收入虽然上下波动着,但一天少说也有三四十入账,一个月往少里算也是能赚个一千块钱的!
  五百算什么?半个月就挣回来了。
  时尉不再争,反正最后汇多少钱还是他说了算。
  第二天一早娘仨就起来赶火车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所以票是临时买的,昨天晚上买的时候已经没票了,时尉瞒着他妈给多塞了十块钱才拿到了两张硬座。
  “哥哥,你要经常写信回来呀!”
  “尉尉,好好吃饭,别舍不得钱,顿顿吃肉,没事儿!妈供得起你!”
  “……”
  时纺絮絮叨叨,董许愿唠唠叨叨,只是赶个火车,一家人却跟生离死别一样。
  时尉看着董许愿和时纺的那截列车渐行渐远,最后连整个火车也在他的视线中消失。他心想着,生离死别晦气,他明明是被老天眷顾着,再来了一次。
  真好。
  真好啊……
  时家一家都穷,时长财爹娘是穷死的,他穷得也差不多快死了。但只要不死,总是有希望的。
  人人都说时长财穷,说他们家的人个个命苦,时长财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时尉的聪明被发现。
  时长财几乎是将所有改变命运的信念都赌在了时尉身上,勒紧了裤腰带“好吃好喝”地供着时尉读书。也有人劝过他,读书能有什么用,不过多认几个字罢了。
  但时长财就是不听,咬着牙根在那里干,赚钱供出了一个时尉。
  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时长财虽然是个泥腿子,但他无论在哪里,腰杆子都是挺得直直的。尤其是在最近一个月,谁见了他,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要对着他吹捧几句。
  无他,就因为他们家有一个文曲星下凡的读书人。
  以前的时长财对读书人是没什么感觉的,甚至还有些瞧不上。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要到乡下来改造。
  但是那些来改造的人里面,有一个足够当他爹的人曾经和他打过一个赌,他说,国家缺了谁都不能缺读书人,迟早有一天,他会回去的,风风光光地回去。
  而在他说完这句话的几年后,老人家确实是回去了,被人用小汽车接回去了,时长财目瞪口呆的同时,对于读书人这三个字,也带上了无限的敬重。然后便勒紧裤腰带供上了儿子女儿读书。
  即便是在家最穷的时候,时长财也没断过一双儿女的学费。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底气,再苦也能靠知识熬过去!
  时尉争气,自打上了学,他就没拿过第二,一路刻苦地上了初中、高中,然后就上了华国最好的大学!连镇长都是要亲自来恭祝的厉害!


第29章 
  时尉将董许愿和时纺送走后,在外面吃了早餐才回去,今天依然还是报到的日子,明天正式上课。
  时尉回去的时候,一宿舍的人都不在。时尉也没有停留的意思,他现在除了身上的这身衣服,挂着的一身衣服,就只有牙刷牙膏和毛巾杯子了。他得快点把百合干出手,然后添置一些东西。
  虽然手里有钱,但时尉不准备浪费时间。卖完百合干再买别的,正好不用来来回回地走!
  “你回来啦!”时尉床底下的袋子很多,他挑了一个大概有三十斤的百合干准备先试试水。手里提着包,他一拉门,路远之推门,两人正好撞了个正好。
  “嗯。”路远之不冷不热的,并不因为和时尉有一点意外的交情就怎么样,还是一如既往地冷漠。
  “对了,远之,我能问你一件事情吗?”时尉自来熟地说道。
  路远之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对这些自来熟的人没什么办法,如果是那些纨绔的话,他还能冷着脸骂走,但他和时尉无冤无仇,而且时尉可算是帮过他的忙。昨天的那些混混手里带枪,他虽然也应付得过去,但有了时尉的帮忙,还真省力不少。这个人情他得领。
  “你知道燕京有什么地方买菜的人多吗?就允许贩卖东西的市场那种。”时尉上辈子在燕京前前后后待了十多年,但他对燕京并不熟悉。
  读书的时候他就一个劲儿地读书,后来腿断了,他也就没处过医院,再后来振作起来发愤图强,回来之后,燕京的变化以及大到让他认不出来了。
  路远之是个大少爷,但燕京的绝大部分地方,他都熟悉得很。
  为了抓到那些红卫兵给他姥爷一家报仇,路远之大小在燕京各大胡同里转悠。
  “你是要卖特产吗?”路远之的眼睛往时尉的身上一瞟,就猜出时尉要去干什么了。
  时尉也不否认,点头说道:“我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特产,想要出掉赚点钱。”
  “这些都是百合吗?”时尉的床和路远之的床就连在一起。时尉的床在上铺,下铺当时不在,怕给人添麻烦,所以所有的包都是放在上铺的。时尉虽然把包都堆在角落里了,但路远之的鼻子灵,又是那么多的百合堆在一起,想闻不见那味道也难。
  “嗯,全是都是自己晒的干百合。挑的都是好百合,晒得也好。我们那里日头好,晒得可快了。”
  干百合弄起来麻烦,但董许愿却是做惯了的。干百合润肺效果好,时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爱咳嗽,家里经常煮百合汤。鲜百合加梨加百合一起炖,干百合就单煮水,然后当饮用水给时纺喝。
  年年晒干百合,早就晒出了经验。所以从董许愿手里出来的干百合品相很好。
  他们那里没什么人买百合,一个是满山都有,另外一个,是没什么人舍得买。
  但燕京就不一样了,怎么说都是现在华国最繁华的城市,这里的人日子过得普遍比其他地方要好,有钱人也多。解决完温饱问题后,就要注意健康问题了。
  燕京不产百合,对百合又有需求,所以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尤其秋冬季的时候,价格能近两块钱一斤,比肉还要贵了。
  “我收了。”路远之说,“我家人多,正好秋冬需求量大。”
  干百合的储存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不让它发霉就行了,所以很多人都是在秋冬季价格最高的时候才出。
  九月的燕京已经开始凉快干燥起来了,但离价格顶峰还远得很。
  路远之说不上有多喜欢时尉,但也不讨厌他。一百多斤的干百合对他来说不是多么麻烦的事情,也就几百块的事情,算不得什么。
  “行。”时尉也不客气,一下爬上床,将另一个包给提了下来,“这里有二十斤干百合,品相会好一些,晾晒的最为彻底,这个卖你吧。”
  这一袋是时尉特意晒的,各种小心,本来就是打算在关系拉进后一点点给路远之喂下去的,不过现在提前给了也没关系。
  路远之的身体不错,但就老爱咳嗽,上辈子的时候,时尉就经常能听到他压着嗓子闷在喉咙里的咳嗽声。路远之人很冷,但他并不是那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咳嗽厉害起来的时候就就会搬出去住,等症状轻一点了再回来。
  至于医院,他是不去的。
  路远之爱咳嗽,这他和不注意身体有很大很大的关系。时尉是来报恩的,他不仅想和路远之做朋友,也想力所能及地改变他一些。
  “我的意思是全部买下来。”路远之冷静地说。
  “一百多斤,你又用不完,送人也送不完。这里有二十斤,已经是很多很多了,自己家吃点,再送点人也很多!”时尉把袋子往他面前一放,背着三十多斤的那袋就走了。
  “钱你就看着给吧!”时尉知道路远之的狗脾气,他不轻易欠别人人情,二十斤的干百合被他买下,也算是让他“还”人情的一种方式,多少能让他心里舒服一些。
  “时尉!”路远之突然开口喊他。
  喊得时尉一愣,要不是刚才他们才说过话,听过路远之的声音,他还真觉得自己幻听了。
  “怎么了?”
  “我还没和你说地方呢。”路远之对眼睛很熟,一连说了三个地方,让时尉有选择的余地。
  “谢了啊!”时尉笑得开朗又热情,“下次请你吃饭!”
  也不等路远之拒绝,他背着包就走。
  干百合的生意不错,一天就回拢了八十多的资金。这个时候的干百合价格还有点低,但市面上却没有多少东西,都在等着一两个月后的涨价。
  时尉的价格比市场价稍稍高了一点,以一块一毛一的价格往外卖,而且不给包圆。他咬死了价格不松口,流失了不少想便宜一点包圆的客户,但时尉也不在意。
  他可以选择一块钱一次性把所有的全部给卖出去,省事得很。但他就少了卖东西时和人讨价还价是打探来的情报。
  正式开学的前一天晚上,辅导员给开了一次会,选了些班干部什么的,时尉和上辈子一样,什么职位都没有。他也乐得自在,白天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得空了就抱着百合往外跑。
  时长财半辈子都在苦水里泡着,好在眼瞧着苦日子马上要熬出头了。即便是身上压了几百块钱的债,但这依然不能改变他的好心情!
  儿子出息了,女儿的病也有希望了,他每天也有几十块钱的收入了,日子眼看着就要好起来了!
  时尉说了,时纺就是不能吃蒿菜、玉米和大豆,那以后他们家就再也不出现这些东西了!鸡蛋和肉每天都来上一些,很快小姑娘就把身体养好了,然后他再攒攒钱,再凑个几千块,就去把时纺的药买了,这样以后闺女都不怕了!
  时长财和董许愿一样,抠门抠得厉害,但他花钱也厉害,尤其是在时纺的身上。
  他就这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亲人了,钱不给她们花,还给谁花?
  时尉这些天天天跟他们说,给他们算账,如果花钱怎么怎么样,不花钱怎么怎么样,最后算了算去,还是花钱来得好。把钱花在吃上面,把钱花在身体上,不把钱往医院里扔。
  时长财和董许愿这几天虽然依然抠门,一家三口只有一碗肉沫蒸鸡蛋是好菜,但比之前也算是进步。
  “纺纺,你别离太近,待会儿我把你撞了!”
  时长财把一车子的东西都给卸下来,十几颗大白菜、十几颗萝卜、一箩筐青菜、一篮子鸡蛋、一篮子海带、一大盆猪肉、一小盆羊肉、一只鸡、几条鱼、一篓虾……一个小三轮满满当当地装了好多东西。
  时尉有说过让时长财添置冰箱的话,但他们家现在的债务还没还,手里虽然有钱,但只要钱没还掉,他的心里还是不安心。
  而且冰箱太贵了,便宜一点的要五百多,贵一点追求牌子的,几千也有,买了之后,吃电也吃得厉害,现在一度电要七分钱,他们可养不起一个大家伙。
  除了肉和鱼是要卖要吃能一次弄完不会浪费的,其他的就随意了。
  村里每天都有人拉着自家种的菜到镇上来卖,时长财只要和村里人说一声,他们就能给配好所有的菜。一村子的人,谁都知道谁,时长财给的价格公道,村民给的菜好,大家都高兴。
  “尉尉他妈,把虾给剥了吧,今晚咱们吃炸虾!”时长财今天又受到一封信,里面是给时尉的稿费和样书,今天的生意也好,一天下来挣个一百来块没问题。手里有钱了,时长财的底气就大起来了。
  他们家没冰箱,九月的南方依然热得不行,如果今晚就把虾给弄死了,明天一准不新鲜,所以虾都是第二天一早起来炸的。
  晚上时长财说炸虾,那就一定是要拿来配饭的了。
  时纺馋虾早就馋得不得了了,一听这话立马就蹦了起来:“妈妈妈妈,爸爸说晚上吃炸虾!”
  时长财看着闺女红扑扑的小脸蛋和兴奋的表情,虽然是满身的汗,但心情却是舒服得不行!跟大夏天吃了冰棍似的,舒坦!
  他们镇沿海,但时家却没吃过几次海鲜,因为他们村不沿海,而渔民们大多彪悍,不轻易让外村人下海。有亲戚在渔村的话,吃点海鲜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时家没亲戚,想吃海鲜了要么那东西去村里人换,要么就得去买。
  市场上的大虾不便宜,一斤要六毛,快赶上半斤肉了。时长财的脸皮又薄,不好意思天天拿着白菜萝卜去和人换海鲜,所以他们一家是很少能吃得上的。
  时尉的点子好,只是将炸红薯球的大铁锅撤下来,放上一个定制的铁桌子,给固定在三轮车上。这样一弄,人站着就能开火关火。零零散散的个子和下面放的东西也多,表面看起来还整洁,一串串的签子就摆在外面。
  有人买了,他们就把签子上的东西扔进一个个的篱捞里,等东西熟了,把汤往上一浇,撒些花生芝麻碎,加点醋和香油,只要人吃过一回,第二回 还想再来。
  早上夫妻俩赶学校,等学生上课了,他们就走街串巷地卖。午饭的时候再去学校,下午回来补点东西,赶在晚饭前到工厂外头去卖。
  当然除了这个只有一点点点点辣的麻辣烫,之前的猪肉渣、茶叶蛋和红薯球的生意他们也没落下,不过只是将这三样作为单卖,柜子上有正好放茶叶蛋的位置,下面冒火,上面茶叶蛋的香气一直往上冒。
  不过红薯球就只能在家自己炸了,不是现炸的红薯球没之前那么大的购买量了,这主要还是他们带货不够。红薯球在还是面团的时候体积就那么一点点大,好带的很,但炸过之后,体积一下胀大好多,就没那么方便了。
  麻辣烫这种东西起卖价格便宜,五分钱一把的红薯粉就能起卖,要不要汤随意,不爱吃热的就直接拌着吃,爱吃热的就加点汤。
  董许愿别的不行,但熬汤却有一手,她们和肉联厂常买肉,次次都送骨头,董许愿就用这骨头熬出奶白色的高汤来,再加一些调味料,将汤汁调得又浓又香又冒油花,滋味鲜得能把人舌头一起给吞下去。
  蔬菜一分钱一串,一串不过几片叶子,一斤白菜一毛钱,用穿签子的方法卖,能卖出五毛钱。豆制品的价格高一些,一串要两分钱,但一串至少能赚一分钱,肉的价格高,这个就要样样算钱,鸡肉、羊肉、牛肉和猪肉的价格都不一样,海鲜的价格也不一样。
  像卖得最火的炸虾,一只就要一毛钱,六毛钱一斤,一斤大概有十六七只。虾买来的时候活蹦乱跳,都扔在塑料袋里把口子扎上往地上摔才能下手,只只都大,只只都鲜。
  紧实但又嫩滑的虾肉裹上淀粉和面包碎往油锅里一扔,又鲜又香,不仅脆而且酥,每一口的虾肉都能在唇齿间蹦跳几回,弹性十足,但一点不柴不老,还保留着一点海洋生物独有的咸味肉汁,淡淡的弥漫在舌尖,舌尖似乎都能掀起海浪。
  而在这淡淡的海咸味中,虾本身的鲜又被无比浓烈地凸显出来了,鲜味伴随着甜,虽然只是淡淡的甜,但却能把让的甜蜜给勾起来。
  虽然肥肉的魅力诱人,但炸虾的风味和美味更愿意让人掏钱。
  买炸虾的人有单买的,也有买来搭这麻辣烫一起吃的。炸虾被炸得十分酥松焦脆,沾上一点香醇的汤汁,带上了一些柔软,但酥脆却没有那么容易被一下全给软化,半软半脆的咬在嘴里,那又是另一番美味。
  炸虾平时好卖得很,不过一只虾就要一毛钱,很多人都舍不得那个钱,时长财平时就买两三斤撑撑场面就好,他怕买多了但卖不完,那就浪费钱了。
  其他的肉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即便少赚一点,也要努力不浪费就。
  不过经过这几天天天两个蛋的“奢侈”吃法,他现在也大方了起来。
  牛肉不好买,除非是遇到杀牛的,不然根本买不到牛肉,时长财今天正巧碰上了,买了一根牛筋,又买了一些药材,准备炖甜的来给闺女补身体。
  牛肉也买了一斤,回去腌上,明天拿出去卖,要是好卖就不吃了,不好卖也没事,回来炒了当菜吃。
  想到闺女回回盯着锅里的炸虾看,时长财又狠狠心多买了一斤虾。他们就是卖炸虾的,可是连家里的小孩都没吃过炸虾,那也太不行了,今天就炸!纺纺爱吃多少就炸多少!


第30章 
  时尉利用卖百合干得到的消息挺不错。能花一块多买百合的人即便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日子过得也绝对不差。燕京的老头老太太们能唠,时尉的嘴皮子是在一场场的商业谈判中积累起来的,唠着唠着就能把想要的东西给唠出来了。
  燕京大学是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也是最严格的大学之一,时尉不敢逃课,也不敢不认真,有课的日子里,他都得每天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在那熟记知识,只有到了周六周日才好一些,这两天的时间是全部归他掌控的。
  宿舍六个人,路远之每天都会早起锻炼身体,其他几个室友都会早起看书,时尉和他们的作息时间一样,平时是逢单和路远之出去一起锻炼身体,逢双则是和其他几个室友一块看书背书。但今天,时尉既不背书也不锻炼,背上昨天他装得鼓鼓囊囊的大背包就准备出门了。
  “时尉,你不去图书馆啦?”室友林峰见他背着个大包,便有些好奇。
  时尉的包很大,这是他在到燕京前就让董许愿帮忙做的,用的都是结实的土布,两层布叠在一起,针脚又细密,十分结实,就是有点太大,时尉一背上,顿时占了半个身子。
  “今天不去,我得去赚生活费了。”时尉往鞋子里塞了点用纸巾包起来的棉花,又将鞋带绑得更紧才站起来。
  东西都是昨天已经买好了的,今天背上就可以走了。
  “我今天先去探探路,要是有赚头的话,我们下次一起呀!”宿舍六个人,除了路远之,其他人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样。
  林峰今年十六岁,上面七个哥哥姐姐,他是死了命地读书,早一年读完书早一年为家里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