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清越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柳先用老乡套近乎,然后编了个理由,最后问道:“上次你是整个集团军中幸存的七个人之一,这次又活下来了,你有什么想法?”

万仞山悄声在杨柳身边道:“你这样说,倒像是记者在采访。”

杨柳并不觉得好笑,没有说什么,继续等着那士兵的回答。

那士兵听罢,将长矛往地上狠狠一掷,那长矛扎在地上,尾部还直晃个不停。

“我倒希望我和兄弟们一块儿战死了。”那士兵咬着牙道。

杨柳听了,觉得十分意外:“为什么?”

“八里桥,你看到了么?六月二十六,新河镇,我们三千骑兵,只有七骑生还。那时我还以为是运气不济,速度不够快,没躲过他们的炮击。今天,咸丰十年八月初七,八里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这个地方。”

两人知道他还会说下去,而且两人都不是急性子,所以并不催他,万仞山递过水,那士兵仰头就喝。然后发呆。

其他士兵不知是因为身体疲惫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或躺在地上,或靠着墙坐着。对他们的交谈一点都不上心。

还好,那士兵并没有让两人等得太久,继续道:“两次惨败,我才知道我们的长枪长矛,还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其实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他们的火枪和火炮,我们都没办法对付。番夷没来时,我们要推翻大清,现在夷兵来了,我们就要先对付夷兵。但是,我们这样的武器,实在没法和别人对战。所以,作为民族的一份子,不能保家园,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在战场上。”

这也许就是一部分士兵的心理状态。

“那你以后怎么办呢?”万仞山问。

“还能怎么办?有人组织军队去打夷人,我们就去,生死在所不惜,如果没有人组织起来去和夷兵对抗,那还能怎么办?等死罢。我呢,还是回家去吧。”

“那皇帝老儿不管么?”

“咸丰?算了吧。太平天国差点没折腾死他,两国夷兵又来犯,他还安稳地过他的三旬万寿。真是‘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说罢,他摇了摇头,躺下身子,闭上眼睛,睡觉去了。

旁边的几名士兵听得他这样说话,倒也不以为意,想来他们心中也是对圣上颇有微词,只不过不敢随意发表言论而已。

一位看样子是个小头目的士兵过来道:“你们是他的老乡?”

杨柳看看他,似乎在犹豫,但她很快就点了点头。

那头目拉起了话题:“这个皇帝老儿啊,和他爹一样,没有主见。时战时和,弄得我们无所适从,一下子要解散,一下子又要集中起来训练出征。从禁烟那时起到现在几十年了,大清打仗基本就没赢过。皇帝老儿也不想想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可悲啊。”

虽然那头目话是这样说,但杨柳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地对咸丰有意见,抑或只是放长线钓大鱼,来试探对朝廷不满的人,所以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

两人趁着大家都睡觉的时候,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我们去故宫和咸丰帝说说,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变?”万仞山试探地问道。

“那不叫故宫,叫紫禁城。而且咸丰不在故宫,这会儿八成在圆明园。”杨柳看看后面没有人跟踪,纠正道。

“当皇帝不在紫禁城,跑到圆明园干什么?”万仞山对历史一窍不通,不解地问。

“顺治的皇太后说过,带缠足女子入宫的,一律杀头。咸丰呢,要选汉族女子入宫,又不敢违背祖宗的意思,就跑圆明园去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来是咸丰帝实践过的啊。真有这回事?”万仞山嘀咕着,但他不敢大声说,生怕杨柳会生气。

两人一路查访民情,要不是有一天忽然想起了正事,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来一百年前访问的实习记者。

两人赶到圆明园时,发现许多人鱼贯而出,拖家带口的样子,倒像是在搬家。

怎么回事?

他们在干什么?

请看下一章。

第二十章 逃亡路上(上)

 他们在做什么?

“从圆明园出逃,丢下千百万京城百姓不顾,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西方人赶出皇宫的帝王。”杨柳在一旁道。

万仞山看了她一眼,道:“我看你,倒像是一个现场节目主持人在进行解说。”

杨柳又何尝不知道他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原来所有的气愤都消了。

“这可是我亲眼见到的第一个皇帝,怎么这么不堪。”万仞山有些失望。

杨柳在一旁道:“事实和想像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我们跟着去看看好不好?现在乱哄哄的,刚好混进去。”万仞山忽发奇想。

“你不会是想去刺杀他吧?”杨柳显得有些意外。

“不会。”万仞山有些不自然。

“那好。我们混进队伍里去。”杨柳也来了兴致。

“可是,看我们的打扮,两个年轻男子,怎样才能在里边呢?”万仞山显然有些迷茫。

“噢,你是说这些人的身份啊。”杨柳指着那些看样子不是官员、又不是皇室成员的男子道。

“清朝的人的辫子还可以混过去,戴个假发之类的道具就行了。”万仞山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杨柳听,因为他很想看看皇家生活是怎样的。

“对,辫子的问题最好解决。至于皇宫里常住人口,那些不是皇室的男子的身份问题……”杨柳故意打住。

“是啊,怎么办?”万仞山问,一边还看着那些匆忙逃离的人们。

“你说,他们的身份识别,是每隔一段时间识别一次呢,还是……”

万仞山眨了眨眼睛:“没那么复杂吧。应该是第一次验过就行了。”

“对。只要第一次验过,以后就不会怀疑了。”

“那怎样过这个检验关呢?”

“说说看你的想法。”杨柳并不直说答案,她要考一考这位比她年龄稍小的男同学。

“一、他们经过常规检验,确认无误。这是最常见的办法。二、通过某种手段,比如行贿,让他们不检验,也照样通过。但可能性比较小,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弄不好要灭九族的。所以第二个方案基本不可能。”万仞山初步给出分析。

“不愧是理科生,逻辑性强。”

万仞山虽得到了全校最好的女生的表扬,可还是有些不解:“但看起来也行不通啊。”

杨柳笑了,笑得十分地灿烂:“差不多猜中了,大胆些猜。你的性格还是不够大胆。”

听得她这样说,万仞山静下心来,也不去看那些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人们,低着头沉思。刚才杨柳已经给过一次机会了,如果再猜不中,自己在杨柳心中的地位难免会降低的,这可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思忖良久,万仞山抬起头道:“还是第二个可能。分成几种方案。一,他们知道事实,也就是我们真实的身份。二,他们不知道事实,也就是不知道我们的身份。方案一,是用行贿等软手段封住他们的口,或者用威胁的手段封住他们的口。但是行贿行不通,前面分析过了。威胁呢,也不大可行,因为天下没有人对另一个人的威胁能超过皇帝的。

“下面分析方案二”,万仞山打开了话匣,就完全放开了,“他们不知道事实。一般来说,他们不知道事实的时候,是不会通过检测关的。那么,关键就在这里,如果他们以为他们知道事实,也就是他们的脑子出了问题,我们就可以过关了。”

万仞山分析完毕,充满自信地看着杨柳。

杨柳笑笑,作鼓掌状:“厉害!继续,别怕,我看你说到点子上了。”

“那我就说了。用催眠术。让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检查过了,就可以混过关了。对其他要检查的人也是一样。”

“不错不错。是这么回事。只要检测官员都认为他们自己亲眼查过,就不会有问题。他们不会向上面汇报。”杨柳道。

“用一个小型设备,或者我们自己逐层跟踪,用一个催眠仪之类的东西,就可以过这一关了。”万仞山补充道。

“好,行动。”

两人跟着队伍,混了进去,通过商量好的现代科技的方法,成功混进了庞大的仆人队伍。

一个男子用十分尖的话音道:“皇上今天只吃了两个鸡蛋,咱做奴才的心里可真难受啊。”

“怎么不吃多些?一天只吃两个鸡蛋,这身子怎么受得了啊。”

“唉,祖宗的家业,还在京城呢,这下子出来,放不下心啊。”那太监酸溜溜地道。

万仞山暗想:这不都是他自己做的孽么?怎么,咸丰这小子也会难受?只怕是被赶出来,羞煞得紧吧。

开饭了,两人端着盘子给近侍送去。那一碟一碟的饭菜,都用一个精美的瓷碟反扣着,看不见里边装的是啥,有心打开看看吧,周围都有人,没法子打开来偷看,直馋得万仞山心里直痒痒。

夜间,万仞山悄悄问杨柳:“你知道那些饭菜都是些什么吗?”

“不知道。”杨柳摇摇头:“不对,有一碟比较特殊,我估计那是几个鸡蛋。”

“哦?为什么?因为它摇摇晃晃地滚来滚去,所以你认为那是鸡蛋?”

“对啊,因为一般人都是吃鸡蛋的嘛。鸭蛋或其它蛋类总不够鸡蛋受欢迎啊。”

万仞山忽然一脸坏笑:“你刚才说那鸡蛋滚来滚去?哈哈,意境不错。”

“什么意思?”轮到杨柳不明白了。

“‘滚蛋’啊!这些御厨有意思,知道咸丰要溜了,所以给他助助兴。”万仞山笑道。

“没想到你还挺幽默的。”杨柳也随着笑了起来。

万仞山又道:“不过,我们端了那么多菜去,他们几个人吃,能吃得完么?”

“皇帝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桌在旁边放着不吃的,以显示皇家气派。”

“真是暴殄天物啊。”

“还有,据说咸丰今天只吃了两个鸡蛋。可能是心情不好吧。”杨柳道。

万仞山不屑:“被西方人赶出京城的‘天朝’帝王,心情当然好不到哪里去了。不过,他的思想转不过弯来,活该。”

杨柳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休息了。

第二天,一行人继续向东北方向赶路。

两人走着,忽然见前方的那辆车慢了下来。那辆车是骡子拉的,车子破烂不堪,车顶还有不少破洞,要不是现在正值农历八月份,北京一带极少下雨,那乘车的人,管它是皇后还是贵妃,一定叫苦不迭了。

那辆车旁并排走着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看那架式,极有可能是满清的贵族或皇族之类的人物。

那在骡车中坐着的人会是谁呢?

万仞山充满了疑问,但旁边有不少人,所以不方便问。

那骡车的帘子拉开,可以看到里边是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只是那身衣饰与这骡车,却是大大地不相配。

只听得骡车中那年轻貌美的女子带着哭腔道:“这车子实在是太颠簸了,可不可以换一辆车?”

“你三番五次地叫我换车换车,现在是什么时候?可比不得在京城里!现在只有皇上坐的是宫里的车,连皇后也是坐的乡下雇来的车,也和你这辆车一样破旧,你想换一辆车,难道你想越制不成?”那人气势汹汹,又说得冠冕堂皇,不容车内年轻女子再说一句,自顾自地赶马走了。

杨柳找到一个机会,考一考万仞山:“刚才那年轻女子要求换车的场面,你看到了?”

万仞山老实回答:“不仅看到,还听到了。”

杨柳道:“那你有什么看法?”

“刚才那骑马的贵族,对车里的女子太不敬了。虽然那女子不是皇后,但她也有自己一辆车坐,想来也应该是有一定身份的人,那贵族再牛气,也不应该这样明目张胆地让那女子下不了台,不然以后那女子得势了,比如皇后死掉了,她升级成了皇后,那贵族的日子就悬了。”

杨柳瞪大了眼睛,望着万仞山,小声地道:“天啊!你怎么这么厉害?城府很深啊!”

万仞山不明所以。

“如果你刚才在路上捡一块砖头,把那女子拍死了,中国历史可能就此改写。”

“我一直觉得你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女孩子”,万仞山想说,又不敢说出口,因为这是他心里的话,但不敢向杨柳明说,于是他想了想道:“我们是受过教育的人,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就算那女子犯了天大的罪,也有法律,噢,大清律例吧,来处罚她啊。”

“如果你知道她是谁的话,也许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杨柳道。

“她是谁?”万仞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第二一章 逃亡路上(下)

 这人会是谁呢?万仞山想了半天,也估不到会是哪一个人物。

“那你站稳了,说出来吓你一跳。”杨柳半认真地道。

万仞山也作势扎了个类似内八字的马步,那是刚向杨柳学来的咏春马步,道:“好,我准备好了,你说。”

“慈禧。你可听过?”

“慈禧太后?你是说那个把北洋海军军费拿来给自己过生日的那个……那个……”万仞山想一顿粗口骂将出去,但当着杨柳的面,无论再生气,也不能说不文明的话语,而要用相对文明的话语来说,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词,所以“那个”说了半天,再也进行不下去。

“对,不过那是几十年以后,现在,她还只是一个贵妃,还没有实权。”

万仞山道:“那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你想怎么样?像汪某人那样,去刺杀小皇帝的父亲摄政王?就算成功了,又能改变历史么?”

“可这个太后对中国的影响比那什么摄政王要大得多了。”

杨柳摆摆手:“好了好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不是要杀人,其它的事就别管了。”

“那来这里要干什么?”好不容易有一个提问的机会,万仞山自然不愿意轻易放过。

“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杨柳停了一下,道:“现在,我们还有事要做。”

“什么事?”

杨柳笑笑:“送饭。”

两人去厨子那边领了食物,向各自的地方送去。

杨柳给皇后和贵妃送饭,因为非常时期,食物短缺,所以皇后贵妃只能喝豆浆。想想也真让人感慨不已:国家危难时刻,饶是最高统治者,在逃亡的时候,也只有饿着肚子,但这又如何呢?还不是统治者自己造成的?

万仞山给那位不可一世的皇族送饭,那人当真是高贵得可以,在逃难的时候,顿顿都有酒肉,看来也不是个好主儿。

又到了开餐的时候,两人装作毕恭毕敬的样子,将盘子端到咸丰帝的近侍处,近侍进行最后的检查后再端给咸丰帝吃。因为地方不大,所以两人得以偷偷见到咸丰帝的尊容。因为是第一次见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万仞山显得有些激动。

那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长得还算端正,眉宇间露着许多无奈与悲哀。他拿着一个看样子应该是十分精美的瓷碗,端起来一口一口地慢慢喝着,看情形应该是粥。他慢慢地像是喝茶一样,吃着粥,吃一下停一下,仿佛一个重病未愈的病人,正在调养身子一般。

喝完一碗粥,大大出乎两人意外的是,只见那咸丰帝猛地将那瓷碗往地上一摔,那精美的碗刹时间碎成十几片。那摔碗的声音很响,惹得许多人不禁下意识地看了过去,但当发现发火的人是他们的帝王时,所有的下人都不敢再看,扭头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杨柳和万仞山虽然在偷偷地观察着,但还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但两人定神一想,八成是被西方人赶出皇宫,咸丰帝此刻心里正郁闷得不行,所以只有靠摔些东西来发泄一下情绪。

万仞山装作不经意地和杨柳继续吃着那难吃的中饭,悄然道:“天啊,那可是咸丰年的瓷器啊。就算瓷器不值钱,加上个‘咸丰帝曾经用过的碗’这个名号,可是值钱得很啊。”

杨柳笑了,也低声道:“这个年代的很多东西都值钱,你想把整个世界都搬到二十一世纪去么?”

万仞山撇了撇嘴,不敢再出声。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咸丰帝吸引过去了,所以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两人正在心情愉快地开着玩笑。

咸丰帝喝完了一碗粥,旁边的侍候太监见状,揣摩主子的心思,便又递过去一碗,咸丰慢慢地接着喝了起来。

很快,一碗粥又喝完了,咸丰帝顺势将碗朝地方狠狠一摔,这一下比刚才那一摔的力气还要大,声音自然也要响亮些。但臣子和下人们经过刚才那一吓,都有了心理准备了,所以这一次竟然没什么人再向那边看去。

杨柳吐了吐舌头。万仞山睁大了眼睛,冲杨柳做了个扬眉的动作,也表示自己对这个破落皇帝的一种看法。

“怎么皇帝只有鸡蛋和粥、皇后只能吃豆浆,一个皇族,应该是手下吧,怎么就有鱼有肉呢?”万仞山对杨柳提出了自己的不解。

“皇帝吃什么,应该是自己定的。皇后和贵妃的饮食,可能是由那个有地位的皇族定的。所以那个皇族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给别人吃好的就怠慢她们。”

“那也太小心眼了。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皇后和贵妃也算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怎么可能受这种气?听起来都荒谬。”万仞山冷笑着。

行程终于结束了,因为两人从旁人的一些蛛丝马迹中看出了端倪,知道要到此次逃亡的终点了。因为大家都有一种苦难到头的感觉。

两人抬头看去,只见那牌坊立在道路中央,横跨道路,正中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那四个字,很多新世纪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一行人到底到了什么地方呢?

请看下一章。

第二二章 避暑山庄

 一行人的逃亡路程到了尽头。到了终点了。

那显示入口的牌坊上方的牌匾是四个大字:

避暑山庄!

虽然仅仅是四个普通至极的汉字,但万仞山心中的惊奇到了极点: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避暑山庄!清代皇帝们经常来的地方!

进了避暑山庄,万仞山为里边的风景所折服,禁不住找每一个没人注意的机会东张西望,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久富盛名的山庄,对这里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眼瞧着咸丰帝在一群文武大臣的簇拥下进了一个宫殿,万仞山还在远处,此时杨柳低声提醒他注意。

看那牌匾上写着什么:烟波致爽!

这就是有名的烟波致爽殿!

到了避暑山庄,咸丰在这座硕大的产业中又找回了皇家的影子和些许尊严,心中的许多不快再次爆发出来。

咸丰在殿内大声咆哮,虽然站在殿外,万仞山仍能听得比较清楚:“夷人欺我天朝太甚!御园保不住了!”

只听一个大臣战战兢兢地道:“皇上息怒,奴才一定加紧军事准备,他日定能重返京都,将夷人统统杀绝,以显我天朝皇威。”

咸丰帝显然对此不抱什么希望:“若能如此,怎会让人杀到京城?八里桥那里已经解决了!”

一班大臣不敢再说。

咸丰帝料是气消了些,道:“张英,着你将紫禁城、圆明园人员的伤亡和损失统计,速速呈报给朕。”

“奴才领旨。”一个尖尖的、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的声音道。

“还有,朕的威艺枪、虎神枪一并寻来,交御处送来。”咸丰帝继续下旨意。

那个叫张英的道:“奴才领旨。”

“皇上,奴才有事请奏。”听起来像是一个大臣的声音,可能是一个老臣。

“讲。”咸丰帝冷冷地道。

“皇上,那日撤离圆明园时,常嫔因受惊吓,不幸宾天了。后事怎样进行,请皇上示下。”

听得出来,咸丰帝十分地震惊,随着一声巨响,想来定是他拍龙案的声音,他泣不成声地道:“常嫔……”

咸丰帝抽泣了一阵,终于定下神来,声音也恢复了正常:“常嫔……按祖制吧。刚才的旨意你们都听到了,不得有误。”

晚上,万仞山和杨柳对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交换了意见。

杨柳道:“咸丰帝被外国侵略军吓得逃跑,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被赶出皇宫的皇帝,却是第一个被西方人赶出皇宫的皇帝。这也代表着清王朝正式走向下坡路了。”

万仞山对历史不太熟,也听不懂太多的历史结论,他只关注于微观方面的东西。他当下问道:“你前几次不是跟着平民么?怎么这一次跟踪起皇帝来了呢?”

“我想看看咸丰帝的公主。”杨柳说道。

“公主?公主可比你差远了。”万仞山嘀咕着,声音虽然不大,但是高到估计杨柳能够听清的程度。

杨柳脸上微微一红,但没有进一步的表示,还在自顾自地道:“咸丰帝今年三十岁左右,他的女儿应该在十五岁或者十岁以下,咦,这时间不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听不懂。你能不能说明白些?难道这位公主不该在这时候生么?”万仞山觉得没有必要在杨柳面前充博学,所以干脆地问道。

万仞山的后一句话让杨柳卟哧一笑:“你可真幽默。很多书上都说,咸丰帝的女儿出嫁以后,还曾经在咸丰帝面前哭诉。”杨柳一边说着,一边还在沉思,到后面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嗯,这有什么不对么?”万仞山道。

杨柳不停地踱着步:“看来史书上写错了。我们这回时间跨度得拉长了。”

“没关系,不论多久,我都陪着你。”万仞山装作不经意地道。

杨柳看着这个时不时总要表现出对自己的情感的男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避暑山庄,两人以冒名的身份做着各种工作。

这一天,两人提着篮子,忙着给各处送餐时,万仞山忽然发现不远处站着两个人。

那是在一眼泉水旁。一个个子稍高,身着精美的袍子,隐约可以见到龙的图案,不消说那是咸丰帝了。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宫女,身材高挑,看不清长相,因为咸丰帝在那里动手动脚,低着头,双手正在那宫女身上乱摸。

看到这个场景,万仞山忽然起了一个促狭的念头。

他将篮子交到左手,弯下身来,右手拾了一颗小石子,掂了掂,然后猛地向前砸了过去。

这边他手脚也不慢,立时拐了个弯,飞快地移动着,很快就到了另一处地方。

因为这时的承德还没有下雪,所以也不担心脚印会泄露行踪的问题。

但那“砰”的响声,还是可以听得到。

万仞山很想去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显然没有办法再过去了,只有平时注意其它渠道,看看有没有相应的信息。

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接下来的这几天,整个山庄都在查一件听起来莫名其妙的事情。

杨柳见到万仞山,第一句话就是:“咸丰帝要求三天内查清今天辰时三刻有谁在热河附近出现过。真是没来由啊,皇帝的行事真是奇怪得很。”

见万仞山没有反应,杨柳又道:“我还以为是你做的呢。奇怪,如果不是你做的,那咸丰没事干查这个干嘛?难道有外星人?他为什么要查这件事?”

“热河?是一个省么?”万仞山眼珠子直打转。

“什么省啊,那是一股泉水。因为秋冬季节的时候,那泉水都不结冰,所以叫做‘热河’,这个避暑山庄也就有个别名叫做‘热河行宫’。”杨柳为这个理科班男同学历史知识的匮乏感到好笑,又给万仞山上了一课。

“热河?泉水?”万仞山想了想,噢,早上看到的真是在一股泉水旁发生的,想到这里,万仞山不由得笑了起来。

杨柳见状,急忙道:“是你?真地是你做的?”

万仞山也不想再瞒着杨柳,把早上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

杨柳也笑了:“你可真够大胆的。也不怕皇帝老儿把你咔哧了,”她比划了个抹脖子的动作,然后继续道:“怎么,他们都没看见你?”

“不知道。不过,他们当然没有看见,如果看见了,就不会满世界地找了。”万仞山笑得很开心,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促狭。

“那他们怎么就没发现你呢?”杨柳还是觉得有些纳闷。

“咸丰帝背对着我,被击中了以后当然会有一个反应的过程,下意识地揉揉脑袋,生气,然后再转过头,时间早过了,而且,当时没见到人,说不定还以为是神仙鬼怪呢。再说了,他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石子砸的,因为戴着帽子,所以最多只能是感觉头上被击中了一下。而我呢,有武术底子,动作当然比一般人要快啦。这时候不溜之大吉,还等皇帝老子来杀头啊?”万仞山开心地道。

杨柳想了想,笑不起来了:“可是,如果上头查了你早上送餐的记录,岂不是……”

“没事。早上送餐是不经过那里的,我是绕道到处看看的,路上没有看见有人,所以……”万仞山对自己恶作剧很放心。

第二三章 最后时刻

 避暑山庄不是京城,在这里没有那么重的政治压力,所以咸丰帝更加肆无忌惮地恣情纵欲、狩猎、听戏,过足了在圆明园享受不到的生活。也许是透支身体太过严重,经常咯血,有时连坐都坐不久。

这些日子里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一闲下来杨柳就会低着头想着什么。万仞山也就跟着奇怪,难道她还在想关于那公主的事情么?

这是秋天的一个普通的早上。但对咸丰帝来说,并不是寻常的一天。

久病的咸丰帝这天早上忽然下旨要吃一种粥。

厨子们做粥时,照常做了三份,一份是要给皇帝吃的,一份是厨师本人及太监和近侍试吃的,还有一份留存,是在万一出事后拿来供检测的样本。

看着厨师和试吃太监吃着皇帝要吃的早餐,万仞山心里又在开着小差:他们吃的时候,是感到荣幸呢,还是被当作试验用的小白鼠一样的心理?或者二者都有的复杂心理?如果这要的制度能严格执行,那么皇帝就不可能被毒死了,可历史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历史上难道就真地没有皇帝被毒死过么?而且,古代的保鲜应该不能太久,这种措施最多只能检测急性中毒的吧,难道连慢性中毒也能查出来?

从御膳房提早餐出来后,万仞山是一路快步疾走,到了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时,他上气不接下气地,看得杨柳一阵纳闷。

后来杨柳问万仞山:“我记得你在校运会上跑一千米只要三分钟,怎么这点点路程就累得喘不过气来?”

万仞山眨眨眼,俏皮地道:“嘿嘿,如果不装成气喘吁吁的样子,他们可能会怀疑那天袭击皇帝的人就是我。还有,跑得累,表示对皇帝忠心啊,我们就可以更为深入地探寻历史的本原了。”

中午,咸丰帝的胃口更好了,吃了更多的东西。万仞山对菜肴的名字不是太在意,但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那些菜是用牛肉、豆腐、青菜这些做的,还有些原料南方人不经常吃的,万仞山就不知道了。

“我看咸丰帝的病就要好了吧,吃得好,表示胃口好,身体就好。”万仞山道。

杨柳摇摇头:“我看不是,相反,咸丰要走到尽头了。”

嗯?

万仞山睁大了眼睛。

“你想想,病重的人忽然间满面红光,吃得也喝得,你会怎么想?”

万仞山恍然大悟道:“回光返照?”

“应该是。下午没事你就多休息吧,没准晚上要加班,说不定要熬个通宵呢。”杨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