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清越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走么?”
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呆住了,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杨柳在说些什么。
万仞山一听,糟,自己和杨柳交流都用的是法语,所以情急之下杨柳也是用法语说的这句话,难道这个买下王府的老外不会法语?
于是万仞山用英语对杨柳道:“可能这个老外听不懂法语,你用英语,或俄语、西语试试。”
杨柳哦了一声,回过头来对万仞山笑了笑。其实他们两人只会英法两种外语,万仞山这样说,是要吓一吓老外,人家落后国家旧皇室的王府里还有两个会几门外语的下人。
杨柳用英语将刚才的提问又说了一遍。译员这才回过神来,开始进行中英文翻译,以便让在场的双方人员都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下那几个老外听懂了,互相望了一眼,露出不相信的神色,还是那为首的发言:“没想到王府里的下人也说得几门纯正的外语,老兄”,他拍拍译员的肩膀,“看来你要失业了。”
杨柳并不欣赏他的幽默,咄咄逼人地道:“你们的华盛顿总统说过,言行举止要尊重别人。你们是不是都忘记了?”
那为首的老外道:“你对我们国家的历史还有些了解嘛。”
“看来你没法回答我们的问题?”万仞山忍不住插一句话。
“总统?总统也管不着!”那老外的口气突然变硬,他扬了扬手中的东西:“合同!一切以合同为准!”
杨柳不由松了气:“我可以看看?”
那老外似有所防备:“这是副本,和正本一样。”
老人家是不是年纪大了,记错了,真地有这一窖银子么?
如果老人家并没有记错,那么,这一窖的银子能要得回来么?
请看下一章。
第十二章 一窖银子(上)
为了要回这一窖的银子,两人决定怎么也得试一试。
杨柳将那份中英对照的字据拿过来,就着火光看了起来。万仞山凑上前去,道:“我们各看一半。”
两人快速看了一遍字据,除了繁体字看起来有些吃力,英文的语法和一些单词的使用与二十一世纪有些区别以外,没发现什么问题,内容大体的意思还是无懈可击的。
看着杨柳有气无力地把字据副本还给老外,少王爷也彻底泄了气。
那老外得理不饶人,趾高气扬地道:“还有问题么?”
杨柳十分失望,摇摇头,没有说话。万仞山见老外目中无人的样子,心中很是气愤,想说点什么,又无从说起。
少王爷见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地向那些正在挖地的下人挥了挥手,示意收工走人。
老者见情形确实无可挽回,看着少王爷,脸上写满了绝望:“那可是老王爷出生入死几十年攒下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啊!”
可能是亲眼看着那难以计数的银子就这样白白地送给外夷,老者一口气上不来,就倒下了。两个搀着他的下人就开始大声呼喊。看样子老者虽然不是主人,但多年来由于功劳很大,所以下人都很尊重他,这下就这样去了,无论谁都难免会难过的。
突然发生这样的变故,连万仞山和杨柳也不禁唏嘘不已。
“一窖的银子就这样白白地便宜了老外?”万仞山心中一万个不服气。
离开了王府后,两人和杨诚森心情不好,就在王府围墙外就地坐下,背靠着墙。
外头有一些外国士兵,也许他们此刻也知道自己的国家白捡了一个大便宜,所以对这几个从王府出来的东方没落帝国的下人并没有进行驱赶,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算是个不小的奇迹。
沉闷了许久,杨诚森开口道:“两位,以后有什么打算?”
杨柳还没有从那阴影中走出来,有气无力地摇摇头,没有开口。
“我想在京城到处走走,看看。你们也一起去吧。”杨诚森道。
杨柳还是摇头无语。
经历了这一场风波,杨诚森再也不想在这伤心的地方再呆下去,于是道:“那我先走了,你们保重。”
他站起身,把包袱往身后一甩,冲两人抱拳。
万仞山和杨柳打起精神,赶紧站起来还礼,目送着他向东方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就要消失,万仞山忽然想起了什么,急急道:“你不是要和他一起出来看世界的吗?他现在走了,我们不跟着他?”
“没事,虽然时局不稳,但他不会有事的。他后来参加了一支军队,在战斗中负了伤,然后就回家乡了。”杨柳显然对这个人的身世非常了解,所以一点都不担心他的安全。
万仞山又起迷惑了:如果照杨柳所说,一个参加了军阀间的内战或是淞沪抗战等抵御外敌的战争、后来因伤回家的人,应该不会是一个高级军官或有权有势的人,推断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民众。这就奇怪了,杨柳怎么会对一个普通民众的未来这么了解呢?而且,杨柳来这个年代后,只不过是在乡下步行那个上午和他交谈过,之后就很少和他交流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再深一步,杨柳来到这个世界,噢,更确切地说,是来到这个时空,好像就是要找这个人,而现在这个人要离开了,杨柳又不跟着他,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能解开这个谜底的人就在眼前,但看样子杨柳并不想这么早就把答案告诉万仞山,就像穿越时空后辛辛苦苦地走了一天,她才告诉自己前因后果。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杨柳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自己一开始就知道要走一个上午的路,不知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
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现在,怎么办呢?
万仞山想着,头脑越来越乱,只有坐下来,背靠围墙,看着北京冬夜的星空。
两人久久无语。
万仞山又开始开小差了。在动乱的年代,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安全担忧,但万仞山得到杨柳的保证后,没有了生命安全的后顾之忧,自然会想办法在这个年代多获得一些阅历。
虽然没有看手表,但万仞山估计得出来,现在大约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北方的天空,与地平线相差不远、接近天空偏东一些的地方,大熊座那七颗著名的星星正在升起,斗柄向下,指着北方。
万仞山忽然想到一句天文学上常用的话:“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说出这句话,万仞山又忍不住自言自语:“天下皆冬,这当然说的是中国,因为以前国人自以为天下就是自己所在的这个国家,其它都是夷、鄙、蛮、匈。南半球呢,现在应该是夏天吧。”
杨柳看着天空,似有所想。
幕地,万仞山一个激灵,跳了起来:“我想到一个办法。你看看好不好。”万仞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杨柳。
听罢,杨柳像是不认识万仞山似地,也站了起来,盯着看了他好几秒钟,万仞山在她的注视下,因为和她靠得太近,忽然觉得无法呼吸,于是将头扭开,继续看着天空。
杨柳猛地道:“还等什么,赶快行动!”
万仞山冷不妨被这一叫吓了一大跳,他看看杨柳认真的样子,道:“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改变历史?”
“算了吧,管它什么历史,我们就是要改变一下!我倒要看看,改变了历史以后,是不是真地会回到未来!哈哈,那数不清的历史书,就要在一夜之间自动改写啦!”
看着杨柳如此激动,万仞山不由得怀疑自己:这是真实的杨柳么?
两人究竟要干什么?
他们能成功地改变历史么?
请看下一章。
第十三章 一窖银子(下)
万仞山眼珠子一转,转身又回到王府里,过了不一会儿,拿了一个火钳和一个脏兮兮的袋子出来,杨柳看着,会意地笑了:“你要改行么?”
万仞山为自己不能与杨柳心心相通而暗自叹了一口气:“我们先在王府附近探一下地形。找个合适的地方,可以事半功倍。”
“原来是这样。”杨柳会心地笑了。
两人开始沿着王府围墙走着,装着捡垃圾的样子,四处查看着地形。
杨柳道:“那边的卫兵没有跟踪过来,不过,我们这样会不会引起他们怀疑呢?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捡垃圾可能不会有工具吧,也许是用手捡的。”
万仞山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办?万一把二十世纪初的细菌或什么东西,比如已经灭绝的天花,带回到二十一世纪,会不会世界大乱?”
“对啊,我们一百年后的人,也有可能顶不住现在的细菌。时间旅行真是不好懂,我们明明已经在进行了,可我还是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有疑问。比如回去的时候,要不要进行消毒?就像宇航员回到地球要隔离一样。”
“你的问题越来越理科化了。”万仞山笑笑。
“还不是受你影响的。对了,以后别再说理科文科了,分科教学是教育史上的耻辱,你觉得呢?”杨柳道。
受到杨柳的表扬,万仞山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知道如何回答呢,所以他只有连连点头。
“这个地方怎样?”万仞山见四处无人,看着马路对面的一间民房道。
杨柳看了看四周的地形:“这好像地势比较高,你看这里的围墙好像比正门那边的要高。”
万仞山闻言目测了一下,果然如此。
“我们要进行这个工程,就要选一个外边的地形低的,这样才能尽可能缩短时间。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想办法阻止他们进行挖掘。”杨柳补充道。
“怎么阻止啊?煽动一群人去抗议?弄不好出人命怎么办?”
杨柳道:“再看看,如果这里不行,那就只有那边的拐角才可以了。除此以外,其它地方太远,行动起来不方便。”
走过围墙的拐角,两人看到与刚才那条路几乎成垂直的另一条路,这条路明显偏低。
万仞山指着对面的民房道:“好,就这间了。我们去租下来,然后雇几个人来进行。”
“不知来不来得及,关键还是要想办法阻止里边的行动。”杨柳低头思考了好一阵,道:“有了!我们分头进行?”
“不,我要和你在一起。”万仞山觉得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和杨柳分开,十分不放心,刚想这么说着,忽然想到,如果是和平时期呢,自己又愿意和杨柳分开么?
杨柳一时间没想那么多,只当是两人从遥远的年代来,自当一块行动,所以当下同意了他的建议。
“怎么办呢?”杨柳道。
“记得外国有一个故事,说是要保护一处名胜古迹,但那个古建筑的所有者想做某种不利于古建筑的行为,有良知的市民看不下去,所以……”
经过万仞山的提醒,杨柳也想到了:“对啊!就这么办。以王府的直接继承人出面,主张权益,打输了就换一个原告,折腾死他们。不过,现在整个国家都在外国侵略者的口中,又怎能独善其身?唉,没别的办法,试一试啰。”
于是两人回到王府里,找到少王爷,耳语几句。
少王爷纳闷地问:“这行么?”
万仞山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怎么样都要试一试。”
少王爷虽还带着疑惑,但也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听从两人的这一离奇的办法。
于是,以少王爷为原告,连夜进行了一场官司的受理。在万仞山和杨柳两人眼皮底下,在官府的介入下,进行了诉前财产保全,官府派人把挖掘地窖的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官司没有打完之前,不得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行动。
待两人走后,老外对一向唯唯诺诺的官员进行了抗议。官员笑眯眯地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您瞧刚才那两个,看起来是下人吧,但他们又会几国外语。您可能不知道,在我们这儿,不是有背景的,或是有钱的,怎么能去学这些在敝国用不着的语言呢?刚才您还告诉我,他们的英语是纯正的,也许您说的,比您说的还纯正可能是抬高了他们,可那不就说明他们是出洋学的嘛。不然,在敝国,怎会有人教得这么好呢。”
洋人听得点点头。
那官员继续卑躬屈膝地道:“以他们的背景,小人不敢说他们隐身于王府里有什么用意,但总不会有什么好意吧。而且,您也看到了,王府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到天亮就可搬完了。咱在这做做样子给他们看,也好让他们放心。到明天一早,把他们都赶走,我们也走,你们怎么挖,就是你们的事了。”
洋人听得也有些道理:“嗯,是有些道理,一个晚上,也不怕它飞了。”说罢,他对那译员道:“时候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得赶紧过来。”
译员早就有些哈欠了,听得这样吩咐,自是乐得回家。
待译员走后,为首的洋人回头对另一个洋人道:“中国人向来都是神神秘秘的,我们得提防着点。你派些人手,在附近转转,看看他们有什么诡计。”
“他们能怎么样?皇帝都得乖乖地听话,一些小人物,又能怎样?”那人一脸的不以为然。
“还是小心些为好。他们的文明有好几千年,总不见得是假的。而且,瞧瞧这些年来的那些起义,他们的人们也是不好惹。不说别的,就算是找些人到王府门外闹事,也要节外生枝了。”
这边,万仞山和杨柳两人趁夜包下了那间看中的房间,然后找来几个外地的民工模样的人,连夜开工,进行他们秘而不宣、却又自以为十分正当的行动。
看着工人们热火朝天的样子,万仞山和杨柳的心情十分激动。杨柳非常高兴地用法语道:“只怕天下没有人能想到你这一招。绝啊。”
万仞山笑笑:“嘿嘿,这也不是我的发明,如果不是对抗日战争有点了解,怕是不容易想到的。”
两人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两人的计划实现了么?
请看下一章。
第十四章 见老将军
杨柳道:“地道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一大运用,你把它用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尊重前辈啊?”
万仞山正色道:“往大里说,王府的财产也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为了国家的利益,顾不了那么多了。”
万仞山想了想继续道:“从这里到那边,少说也有几十米,可能近百米,工程量很大。土方也不少,白天目标太大,所以晚上一定要快。”
“我们要不要用经济的方法刺激一下工程进度?”杨柳对这个计划很有兴趣。
“也只好试一下了。”万仞山决定去包里找那杨诚森昨天硬塞给他的几枚银元。
过了一会儿,杨柳看见万仞山一脸的严肃走出来时,感觉事情不妙。
“那几枚银元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放在包外边,跑来跑去弄丢了。现在怎么办?”
“这可不好办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一下子去哪里弄些钱来?”杨柳也有些急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似乎传来一阵喧闹声。
二十世纪初不比二十一世纪,晚上特别是子夜时分是没有什么夜生活或夜间活动什么的,所以两人都觉得奇怪,那些请来的人都不由得停下了,显然他们对夜间的这种声音也有些不适应。
万仞山道:“你们继续,我出去看看。”
事情紧急,万仞山没有多想,连手中的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这么拎着包转身跑向门口。杨柳跟在后面。
只见门口闯进好些洋鬼子,手中拿着长枪,对准了两人。为首的正是夜间所见的那几个洋人之一。
那为首的洋人看着两人,又看见了几个农民在挖地道,气急败坏地道:“你们果然不怀好意。”
“那是我们国家的钱,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护自己祖国的权益。”杨柳不知是正气使然,还是在故意拖时间,总之连万仞山都不明白杨柳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上纲上线的话。
那洋人显然也被吓了一跳,但他显然并没有把眼前这两个异国小个子放在眼里:“你们向上帝说去吧。”说罢,一扬手,几个士兵都拉了一下枪栓,其中有一个似乎有些性急,已经放了一枪,但是没有打中任何人。
万仞山只觉得旁边好像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农民工要过来扶自己,但还没等他摆手表示拒绝,就一阵眩晕,昏了过去。
待万仞山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又是些摇摇晃晃,他勉强站住了身子,发现四周已经换了个场景。
刚才还是在北京老城区的一间平房里,现在却到了山里。就和他第一次穿越时空一样,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因为山里的地形都差不多,所以他不能肯定是在什么地方。
回过神来了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杨柳:她在哪儿呢?
万仞山四处看看,发现杨柳就在他身后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地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万仞山走过去:“你没事吧?”
杨柳摇摇头。
万仞山这才开始理一理头绪:刚才好像是那些洋鬼子要开枪,然后他就晕倒了,现在他当然知道并不是因为中枪,因为他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痛感。
“刚才你扭转了时空?”万仞山问。
杨柳点点头,还没有说话。
见杨柳这个样子,万仞山绞尽脑汁去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杨柳这般模样?
细细回忆以后,万仞山明白了:杨柳是在担心那些他们请来在屋子里挖地道的同胞。
“历史没办法改变。所以他们的命运应该是与我们无关的。”万仞山只好这样安慰她
“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挖地道,他们就不会出现在那里,自然也不会被洋人给发现。”
“但如果他们因此而死了的话,时空就会有两个结果。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杨柳十分地纳闷。
“也许,那些洋人见我们消失了,吓得连枪都不要了,全都跑掉,所以那些民工都安然无恙地离开了,他们只是浪费了一些气力,挖了几方的土,对历史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只要有可能,万仞山就会想尽一切说法,去替杨柳说话。
杨柳还是没有走出来:“那万一那些洋人被吓坏了,拿着枪乱开一通,又会怎样?”
这下问得万仞山哑口无言。
过了半晌,万仞山才道:“应该不会吧。就像我们救的那个小孩子,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时间旅行,那个小孩子就不会因为我们的奇装异服而好奇,所以就不会跑过来要和我们拥抱,自然就不会被奔驰的马车威胁生命。而我们救了他,对那时的社会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不算是改变历史。”
“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是不是害了他们。”
“国家都保不住了,昔日的统治集团要靠出售祖屋才有饭吃,普通百姓的生命更是不消说了。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其它事的。”
杨柳长吸了一口气:“好了,以后我们别再讨论这类问题了,就当它不会影响历史好了。”
见杨柳走出阴影,万仞山也松了一口气,换个轻松的话题问道:“现在我们在哪里?”
杨柳看了看附近的地形,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口中嘀咕道:“怎么回事,出错了?还是分辨率不够?”
她拿着一个小东西看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向右手边指去:“走,我们往那边走。”
万仞山看这条路不是很宽,周围也是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东西,只好跟着走下去,心里还在想:这里会是什么地方呢?还是刚来的时候么?
正在想着,后边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隐约还可以听到人语声。
两人不由得停了下来,侧立路边让道。
两个年轻武官骑着马在前面开路,后面是一辆马车在急驰着,周围有不少骑兵护卫,看样子是可能是一个重要人物。
其中一位年轻武官似是见两人衣着有些不同寻常,所以停下来,问道:“两位是哪里人?”
杨柳道:“小人是桂林府人,听闻家兄前来出征,未能赶上,所以前来龙州厅帮忙。”
“你家兄长是谁,在哪路将领手下?”
杨柳正要作答,后面的马车已然赶到,停了下来。只见马车里的帘子掀了起来,一个头发、胡子都已发白、大约近七十岁的老者探出头来:“前方有何事?”
“回将军,有两位要去军队找兄弟一块儿打仗的年轻人。”
“噢?”老者有些奇怪,下了车,走上前,打量着二人。
万仞山被看得有些紧张,杨柳却是已经大方地道:“您是冯老将军吧?晚辈拜见老先生。”
万仞山虽不明所以,也跟着做动作。看这位老人家慈眉善目的样子,应该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吧。
“你认识我?”老者一脸的疑惑。
“前辈从家乡广东钦州赶来,一路辛苦。晚辈觉得国家有难,所以想出一份力,望前辈成全。”
听杨柳这样说,万仞山不禁纳闷:“钦州不是广西的么?”
杨柳道:“在清朝,钦州是属广东管辖的。”
万仞山恍然大悟,哦地点点头。
对于这年轻人对老将军的故里属于哪个省都不知道,而且两人谈话中不用“大清”的称呼,一群人颇有些惊奇。此时的社会上除了官方的称呼以外,民间如果不用官方称呼,就必然会用蔑称,至于这种中性的称呼,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是以一时都无法适应。
但那老先生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小节,点点头对两人道:“那好,这条路直通前线,你们快些跟上来吧。我还有要事,就不陪你们了。”
“冯老先生请。”杨柳行个礼道。
一行人正待离开,忽然两人听得一位军官对一名士兵道:“周欣,你记住这两人的样子,调查一下他们的底细,明天早上汇报。”
那叫周欣的士兵还未敬礼,万仞山听出他们说的是广东话,于是忍不住也用广东话道:“我们又不是坏人,为什么要查我们?”
杨柳也配合万仞山演戏,也用广州口音的广东话对万仞山道:“也许我们来路不明?现在是两军交战的非常时期,似乎小心点都不是太过份。”
“说什么话啊?我们大老远从桂林府出发,经过南宁府,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对了,我们到了哪里了?”万仞山不知是真不记得还是假不记得,回过头对杨柳道。
“龙州厅。”杨柳回答道。
“从桂林府来边境,好歹上千里路程,却被前方将士怀疑。”万仞山露出些许不满。他有什么想法一定不会埋在心里,即使不说,也要表现出来。
“小心点总没有错。也许很少有非军人主动上前线吧?”杨柳口头上是回答万仞山的问题,却是看着那军官说。
那军官冷不妨两个年轻人能听得懂他们的对话,因为当时社会交流不像现在这么频繁。而且两人对话都用的是一口纯正的广州口音,当下尴尬非常,但他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立时打个哈哈,道:“是啊,这位小兄弟说得是,小心点总没错。现在是非常时期。”
“如果我没猜错,这位是冯大公子相荣?”杨柳问道。
那军官显是非常吃惊,战马高高扬蹄,想来是他手中不自然地紧了一紧的缘故。他强作镇定,问道:“这位兄弟到底是何人?怎会知道我的名号?”
“两位公子的大名,两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杨柳笑笑。
“好!改天一定再行请教!”冯相荣别过,策马而去。看来这顶高帽还比较有效。
尘土渐渐散去。万仞山不解地问:“我们到了哪里?现在又是什么年代?他们又是谁?”
请看下一章。
第十五章 走上前线
杨柳道:“一八八五年,可能是光绪十一年吧。”
“一八八五年?冯姓老将军?广西龙州?边境?难道我们要去参加镇南关大战?”万仞山思考后道。
“看来你的历史不算太差。”杨柳满意地点点头。
“嘿嘿。那我们快走。”万仞山道。
“不急,现在我们大概在法卡山和友谊关的中间,距离友谊关还有十五公里左右吧,走四个多小时,下午就可以到了。”杨柳道。
“法卡山?你是说那个有名的法卡山?我们先去法卡山看看好不好?”万仞山几乎是在哀求。男孩子们都对战争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对于这座有名的山,虽然不记得具体发生过什么事件,但总是想去参观一下,近距离感受一下。
杨柳笑了:“法卡山现在没有战事,而且它又没有长脚,不会跑掉,什么时候看不都一样?”
万仞山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总不能扔下杨柳独自一人跑去看,所以只有和杨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前线。
在路上,万仞山大致了解了目前的情况。
一八八四年左右,中法战争爆发,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清廷这才着急,各路做好防备,在海上和陆路同时展开战斗。先是在台湾打了一仗,但法军在刘铭传那里没有捞到好处,反而连指挥官也翘在那里了。
陆路方面,战场主要集中在大清国和越南的边境地区。法国占领了越南的许多地方,准备从边境进攻清帝国,杀进广西。
一八八五正月初九,法军进攻,清军守将牺牲,于是清军纷纷后撤。法军占领了清帝国的南大门镇南关后,不光炸毁了关门,还在废墟上插个木牌,用汉字写上“广西的门户不再存在了”。
“岂有此理!”听得侵略者竟如此嚣张,万仞山愤怒地握紧了拳头。
赶到凭祥,杨柳首先通过士兵寻找一个叫做杨震天的人,经过一番交流,杨震天相信了杨柳此来是为前方战事出力,于是暂时安排在自己的指挥部打杂。
晚上,杨震天开会回来,一脸的高兴。
杨柳问道:“苏提督是不是提议选帮办冯老先生担任前敌主帅?”
杨震天惊异道:“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偷偷跟踪我了?”
“哪里的事。你可以问问你的卫兵嘛,我一整天都和他们在一起。我只是觉得,虽然苏提督曾经劝冯老将军放弃镇南关,但战事紧急奇Qīsuū。сom书,他一定以国家为重,向全军推选冯老将军为主帅的。”杨柳是现代人,要她说出“大清”二字,也不容易,所以她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说话。
听得这样的解释,杨震天相信了,他说道:“你们放着好好的元宵不过,却来这前线冒生命危险,为什么呢?”
“国家有难,我们怎么能贪图享乐?”杨柳生怕万仞山问出这里怎么过元宵节之类熬风景的话,所以先用一个大帽子扣住,以免发生在前线与作战气氛不合的事情来。
为了体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一时头脑冲动的年轻人,杨柳上前压低了声音道:“杨将军,这次作战,一定异常艰苦,所以要提前作好准备。我想,我们可以把战场定在关前隘,那里东西两面都有高山,中间只有两里左右宽的隘口,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后在那里挖四五尺深的战壕,在靠近广西这边筑一道土墙,就可以筑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
听得这位年轻人说出这么有见地的意见,杨将军震惊了:“明天冯老将军到前线勘察后才能确定作战计划,你怎么就会有这种成熟的想法?”
陡然被这么一问,杨柳也慌了手脚,当下自然而然地道:“哦,我从书上看到的。”
“书上?”杨将军十分不解,皱起了眉头。看样子如果不能给他一个圆满的解释,只怕要生出事端。
“哦,嗯,是,是这样,孙子兵法《地形》篇里面说,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