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从末世来[50年代]-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后来徐大海他们被炝毙,刘老太更是连续做了一个多月的噩梦。
  本来年轻的时候就亏了身子骨,年纪也一大把了,刘老太就这么着,变成了个病秧子,顶多就是在太阳好的时候杵着拐杖在屋檐下晒晒太阳。
  连儿媳妇都吼不动了。
  也是因为粮食都分出去了,大食堂里现在是一粒粮都没有。
  开春后老支书去食堂转悠了一圈,又让儿子打探了一下公社领导们对于救济粮的想法,最后拍板,干脆这大锅饭咱们暂时也别开了,就各回各家各吃各的。
  粮食就那么多,能吃多久,能吃多好,就看各位自己的掰算了。
  其实也是因为这样,屯子里的社员们到现在也还能勉强吃个半饱。放眼往外面其他生产队一望,现在就已经有很多人都吃不饱饭了。
  就连要承担主要劳力活的壮劳力都是勉强混个水饱,这样一来,谁还有力气去在这样的条件下春耕?
  今年欠收,甚至颗粒无收的秋天,现在竟然就已经能预见一半了。
  青梅也没拦着要去挑水的赵三明,还叮嘱他挑完水记得在河里好好洗洗,“多用点肥皂!”
  千万不要把美食的气味给污染了。
  现在青梅每个月除了五十块钱的工资,还有各种各样的票。
  虽然不多,可对于青梅他们家来说,绝对是够用了。
  票有了,钱也不差,于是肥皂牙刷牙膏毛巾这类生活用品都齐全了,赵三明还给青梅淘了香喷喷的香皂,作为她的私人用品。
  在其他人哄笑着洗干净点好抱媳妇儿的玩笑话中,青梅沉默地挑着粪桶走了,独留赵三明还在那里面红耳赤心里美滋滋地跟人开些带颜色的调侃话。
  三月中旬的春耕,就这样在每日的汗水里慢慢煎熬着。
  等到了四月初,气温已经达到了白日穿短袖的程度,空气干燥异常,这让大家都很担心。
  而这份担心,在四月中旬的一个半夜,终于成了真。
  春日里的时候,总会有旱天雷。
  所谓旱天雷,就是没有下雨,却依旧会出现电闪雷鸣的现象。
  半夜里又是刮风又是打雷的,有担心得睡不好觉的人还以为会下大雨,于是抱着高兴期待的心情从炕上爬起来,坐在窗口往外面张望。
  然而等啊等,终于在一声如同撕裂天空的雷声后,不远处地树林里忽然冒起了浓烟,伴随着的还有跳跃的橘红色火焰。
  坐在窗口的那人吓了一跳,想也不想地就光着脚跳下炕,拉开门就冲出了院子,一边跑一边大喊:“山火啦!烧山火了!!”
  声音响彻整个大岗屯,众人纷纷从睡梦中惊醒!


第132章 寻找旗杆裙子
  半夜里发生了山火,哪怕是睡得再死的,此时此刻也被家里人连踹带掐地给折腾醒了。
  原本睡意朦胧火气蓬发的汉子一听媳妇儿在耳边大喊一声“出山火啦!”
  任是再大的困劲儿火气,汉子也是瞬间一个激灵,而后衣裳裤子都顾不上穿,一阵风似的蹿了出去,只留女人抱着衣服拎着鞋子在后面跟着追。
  整个大岗屯都惊醒了,老支书跟支书分头行动,老支书组织妇女带着老人孩子赶紧往河另一边撤,而支书江红军则火速组织人手准备救火。
  青梅是第一时间被惊醒的。
  因为旗杆跟裙子已经成年,并分开单独生活,青梅也就过几天上山巡守古墓的时候会去看看它们,平时再也不会单独去照顾两只老虎。
  因为这个,今晚耳朵被雷鸣刮风的声音误导后,青梅并没能第一时间听见火燃烧的声音。
  饶是如此,青梅还是第一个到达支书家的。
  甚至就连江红军他们都是被青梅叫醒的。
  山火开始燃烧的地点就在龙凤山山脚处,就在大岗屯西北面,距离不算远。
  好在今晚吹的是北风,火势必定会向龙凤山北面,既人熊沟那边蔓延。
  青梅看着越演愈烈的火势,耳边是嘈杂的各种声音,脑袋里却担心起旗杆跟裙子。
  裙子的生活领域还是龙眼泉群那边,而旗杆,却是挑战了人熊沟那只成年已久的雄虎,抢了一半的地盘过来作为自己的领地,与妹妹裙子做了邻居。
  “老周,你带人去兔儿林砍树,能砍多少砍多少!砍出个隔离带!”
  “胡子,带几个人去把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拿来!”
  “三明,你有自行车,赶紧骑车带着柱子去附近两个屯子看看情况,完了再去公社找领导要支援!”
  这山火烧的可是集体财产,江红军不敢马虎,必须要第一时间派人去跟领导打报告。
  分派好了任务,江红军扭头来找青梅。
  看见青梅还站在原地望着山里,江红军抡圆了胳膊挥舞:“青梅,组织上民兵队,跟我一起先去林子里看看火势情况。”
  这就是要上第一线了。
  青梅点头,二话没说就去人群中拎人,看见一个没被安排任务的民兵队成员,伸手就把人给拎着排到了江红军周围。
  不过十分钟不到,一切就安排就绪,不远处,是大岗屯里其他妇女携老抱幼往河对岸火势绝对蔓延不到的地方迁徙。
  青梅看了一眼,确定狗子跟着刘大妞秋老太等人一起走了,这才放了心,整顿人马带上家伙什,这就跟着江红军一起埋头往火焰最前线靠近。
  远远的看着,只能看见一片橘红火焰,可等越靠近,就发现火势超乎想象的大。
  等到已经能感觉到灼热的位置,江红军皱着眉神色凝重,却也不敢轻易带人进去了,只是摆摆手,带着大家绕道而行。
  大致确定了一下目前山火的范围以及主要蔓延方向,江红军就要带着众人回去,去抓紧时间开辟隔火带。
  像这样大型的山火,已经不是他带着屯里社员就能自行扑灭的了。
  哪怕明知道这样烧下去,今年如果还大旱,他们大岗屯的生活绝对会比去年更糟糕无数倍,江红军却无能为力。
  走了一段路,青梅忽然站住脚步,跟江红军说:“支书,这边再烧下去,就要烧到落凤谷跟人熊沟那边了,那边有鹿群野猪群,要是烧完了,今年咱们打猎都没处去打了。”
  这话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现在青梅忽然说出来,众人听了也是愁眉不展。
  江红军眉头皱得更紧了,正直壮年时期,眉头处却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这都是从去年开始就发愁,给愁出来的。
  可去年颗粒无收,好歹还有点救济粮以及山里的出产当嚼头。
  今年才刚开春,动物们正在繁衍起,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山火……
  更糟糕的是,山里的食草动物数量骤减,肯定无法满足食肉动物的需求。到时候,狼虎等凶猛野兽,恐怕真要下山祸害他们屯子了。
  江红军思绪良多,此时点头点得也就颇有几分无奈跟担忧:“是啊,今年要是还不下雨……”
  话没说完,意思却人人都听懂了。
  跟着来的都是些经验老道的叔伯辈,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山火。
  对于山火结束之后的后续影响,没有人比他们更深有体会了。
  此时这些人也都是跟着叹气,有人说山核桃野果栗子这些山货也会减产,有人说回去以后必须得勒紧裤腰带,现在就要开始未雨绸缪。
  青梅却没跟着叹气,而是表示自己要上山。
  “山火蔓延的速度现在还不算快,我去把那些动物群都赶到湖泊那边去。”
  龙眼泉附近当初青梅带人去捅蜂窝那边,就有个天然形成的大湖泊,湖泊往南这边,恰好有一片草原。此时就成了天然的隔火带。
  江红军听见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这绝对不可能。
  可摇完头对上青梅坚定的眼神,江红军愣神片刻,看懂了青梅的意思。
  就算他不答应,青梅也要过去,现在跟他说,并不是征求同意,而是告知一声,好让他等会儿安排任务的时候能把她不在场的因素考虑进去。
  想到青梅的能力,江红军最后只能叹气摆手,让青梅自己去,“注意安全,要是火烧过来了,你就往东边跑,那边下去就是月半屯打猎的老虎拗。”
  青梅刚才出来的时候就带上了自己进山的常用装备,此时只对着江红军等人一点头,转身就脚下生风地迅速消失在了树林里。
  江红军看不见人了,又忍不住叹气,他都不知道自己今晚叹了几百回了,可日子就是这样残酷,好像倒霉事不接二连三地赶趟来,就不够正儿八经似的。
  一入森林,等离开江红军等人的视线范围后,青梅就不再双脚踏地,而是横向穿梭在密林中,每一脚踏踩的都是一棵百年树干,速度快到只能看见一道残影。
  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小两年了,青梅的强化异能已经完全恢复,哪怕全力赶路,也不会轻易就有了精疲力尽之感。
  旱天雷点燃了山火,却没有停歇,此时一道惨白的闪电在天边出现,照亮了大半边天空。
  两个呼吸以后,一声轰隆隆地闷响,如一头撕裂天空的凶兽在耳边怒嚎。
  这样冷不丁地来一下,十分骇人。
  青梅却眼神都没动一下,而是一边赶路一边食指曲起,含在唇间,不停打着呼哨。
  这样大的动静,龙凤山中的所有动物都慌乱不安,有胆小的,缩在窝里竖着耳朵瑟瑟发抖,也有感知敏锐的,大半夜就整个族群连夜进行迁徙。
  青梅脚下时不时就会动物群跑过,甚至还有慌不择路的小鹿一头撞到了树干上,不过眨眼间就掉了队,被后面的其他动物或避让绕开,或避让不及直接踩踏而过。
  之前青梅说的火势蔓延追不上她的速度,确实是追不上,可蔓延速度却一点不慢。
  一来,森林里本就因为连连干旱,导致枯死了许多树木,灌木杂草也多有干枯的。
  正所谓天干物燥,火一点上,霎时间就止也止不住。
  二来,今晚有大风,呼呼地一挂,火势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脚下奔逃的动物越来越慌乱了,青梅却一直没能找到裙子跟旗杆。
  感受到身后不断靠近的灼热感,青梅也不由着急起来。
  猛地跳下一处几十米高的瀑布,在旁边凸起的石块上借了两下力,正要落地的时候,青梅忽然在不远处看见了两只斑斓大猫。
  显然,旗杆跟裙子是先两虎汇合,后来又听见了青梅的呼哨声,也从远处往这边赶来。
  青梅松了口气,紧绷得跟冰块一般的脸上都有了点表情。
  虽然这表情就是她常用点棺材脸。
  待得青梅落地,又等了会儿,旗杆跟裙子也从不远处的草地上跑了过来。
  大概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不说裙子,就连旗杆也失去了往日的稳重,跑进以后挺壮实帅气的大猫,却愣是低垂着脑袋直往青梅身上蹭。
  老虎一年就成年了,如今裙子跟旗杆可以说是青年虎,正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青梅却还是任由高度都已经快到自己腰间的两虎在自己身上蹭来蹭去寻找安全感。
  拍了拍两只蹭得差不多的大猫,青梅掰着它们的脑袋,让它们看已经能看见冲天火焰的山火,认真跟它们说:“遇到这样的火,就往有水的地方跑。”
  也不管两虎能否听懂,说完,青梅就拍了拍它们脖子,示意它们跟着自己。
  好歹也是共同相处了两年,再加上旗杆跟裙子很多本事都是青梅一点一点教给它们的,默契度已经高得不需多言。
  青梅率先奔跑,旗杆跟裙子紧随其后,两虎一人偶尔并肩疾跑,偶尔你追我赶,这样熟悉的相处模式,让被吓坏的旗杆裙子慢慢缓过神来,开始有了平时的活力。
  这次有两只大猫一起赶路,青梅也不能尽捡直线距离赶路。
  好在找到了它们两兄妹,青梅也没那么着急了,甚至在往湖泊赶去的路上看见鹿群野猪群等东西,还会把它们往那个方向赶。
  裙子跟旗杆见状,也当起了“牧羊犬”,尽心尽职地跟青梅一起赶着群体越来越壮大的动物往前奔跑。
  有只山羊在奔跑的时候被同伴挤得摔倒,路过的青梅顺手一捞就把这只山羊给拎了起来,让它避免了被后面动物踩死的结局。
  放它回族群的时候,青梅没忍住,顺手往它屁股上拍了一把,而后为不佳的手感遗憾。
  可惜现在是开春,要是在秋天,山羊的后腿肉肯定肥嘟嘟的,砍下后腿,点上篝火,烤的时候油会发出滋滋的轻响……
  看青梅动手救了山羊,旗杆默默闭上准备咬一只兔子边走边吃的大嘴,抬爪一拍,就把瑟瑟发抖等着命丧虎口的兔子给拍到了一边。
  真是的,尽会挡道!
  它刚才其实就是想把跑不快还非要挡道的兔子拍开而已,绝对没有其他想法。


第133章 1961年的秋
  火燃烧得太大的时候,形成了向上的气流,这让火焰有种把天空都点燃的错觉。
  而这样的火势,也必将燃得轰轰烈烈。
  安置好两只大猫,又把其他动物驱赶着不敢离开这一片,青梅也不耽搁,绕道而行,在天边冒出一缕靛蓝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屯子里。
  这会儿整个屯子的人都在村口河的另一边搭起了简易灶台。
  虽然村后的隔火带做出来了,山火也往另一个方向扑过去了,可大岗屯的人还是不敢现在就回家。
  失控的山火,谁也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
  像这种看起来火势已经拐过去的情况,并不代表大岗屯就安全了。对于大岗屯这样的山村居民来说,面对山火还是挺有经验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山火彻底熄灭后才能回家。第一个看见青梅的是一直在向外张望的狗子。
  赵三明去了公社还没回来,哪怕身边有可以信赖的长辈秋老太跟刘大妞,又有感情深厚的小伙伴许小鱼许小米,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山火的狗子还是提心吊胆的。
  特别是在发现许大河他们这些同梅姨一起出去的人都回来了,狗子就更放心不下了。
  这会儿即将天亮,老支书也正组织着妇女们给忙碌了半宿的大家做饭,狗子就站在搭在临时营地边沿的灶台旁,转来转去地张望。
  这下终于看见了青梅,哪怕是平时还颇为懂事早熟的狗子,这会儿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眼睛里含着泪花子就小炮弹一般冲了过去。
  青梅被狗子冲上来一把抱住大腿,这点力道对她来说不痛不痒。
  因此狗子只觉得一抱上梅姨的双腿,就好像抱住了顶梁的柱子,整颗心也跟着不晃不动的身体一样安定了下来。
  悄悄在梅姨腿上蹭干净了眼泪,狗子假装无事地仰头对青梅说:“梅姨,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是不是去山里看旗杆跟裙子了?”
  虽然在之前一直很担心,可狗子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看着山火离开的方向稍微一想,狗子就知道梅姨肯定是放心不下裙子旗杆。
  青梅点头,没说什么安慰小孩儿的话,甚至大脑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想法,只是摸了摸狗子的头,而后就拨开他,准备抬腿往支书那边去,看看现在还有没有她能做的事。
  狗子也不腻歪,让开后就小跑着跟在青梅身边,边追边问:“那它们还好吗?有没有被吓到?现在躲好了没有?”
  狗子自己都吓到了,他就觉得比他都还小的旗杆跟裙子肯定也吓坏了,心里开始担心起两个大猫小伙伴来。
  青梅简单两句话就说了裙子旗杆的现状,看狗子还要跑着追在身边,脚下一顿,伸手把他拨了一下背对着自己面朝篝火那边,又推了推他的背:“去,找小鱼小米玩,我去找支书看有没有别的事,没事的话我就回来。”
  狗子乖乖“哦”了一声,顺着背上推的这把力道就往刘大妞他们那边跑了。
  青梅一去,却没能回来,因为江红军那里确实急需人手。
  估摸着时间,公社的人今天上午应该就能到,另外半月屯跟嘎子村那边的生产队队长以及村长都过来了,江红军要去跟他们碰头交流一下各处山火的情况,自己抽不开身。
  这个时候,就需要青梅带着民兵队的人轮流去火线前沿探查火势,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能处理的残余火种尽量扑灭,防止这些火种再次复燃。
  青梅就这么忙了一上午,早饭都是在送饭的妇女篮筐里随便拿了三个干菜杂粮窝窝头边走边啃,随便糊弄了一下。
  等到中午赵三明回来了,才算是有人给她专门送好吃的了。
  青梅忙得又头疼又饿得很,看见抱着罐子来送肉干闷罐饭的赵三明时,都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起来了。
  别人有踏七彩祥云的英雄,她有携美味佳肴的厨子。
  吃过了饭,又听了赵三明的叨叨,青梅瞬间头不疼了也不烦躁了,下午干起活来绝对是最卖力的。
  因为山林里的树木普遍缺水,火燃得很快,也很猛烈,哪怕过去了小半天,青梅他们踏上满是灰烬的地面,还是能感觉到空气里的炙热以及脚下地面的灼烫。
  这场山火,最糟糕的就是有雷有风,却没能把雨给落下来。
  中午公社的救火人员赶了过来,公社书记镇长都亲自赶过来了,可商量来商量去,唯一的办法还是只能等山火自行熄灭。
  一是因为他们也不敢让社员们用生命去堆,二来,也是因为他们都明白,哪怕大家都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地冲进去,除了给山火添加点“丰功伟绩”,根本就没什么用。
  森林中树木众多,且普遍干燥易燃,而他们一没水二没设备。
  几十米高的火焰,就靠每个人拿一把湿润的树枝桠去扑?这不是拿人命当儿戏么。
  最终,大家纷纷扛上铲子簸箕扁担,列队铺展开来,以寸寸向前推进的方式,跟在山火后面将灰烬中的火种全部以土掩埋。
  这场山火整整燃烧了两夜三天,最后终于在第三天下午的一场大雨中挣扎着熄灭了。
  波及的范围之广泛,损毁的自然财产之巨大,惊动了首都的领袖。
  一个月后,包括大岗屯在内的龙凤山周遭生产队,都得到了一份救济粮,这让很多大食堂都快要维持不下去的生产队稍微缓了口气。
  不过大岗屯却不一样,救济粮一下来,除了来送救济粮的领导来屯里慰问那天大食堂烟囱冒了烟,随后支书跟老支书就把救济粮给分到了家家户户。
  山火虽然已经熄灭了,可留下的收尾工作却远远没有结束,大岗屯这边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算是把燃烧过的森林基本上清理完了。
  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拾取被烧死的动物,能吃的就带回来剥一剥切一切,留下来吃了。不能吃的就用土法子消消毒然后集体掩埋。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些动物尸体可不能任由它们随便暴露在地面上,要不然容易引发动物内部的疾病,甚至会蔓延到人身上。
  另外就是燃烧后的树木,没烧完的就砍了一根根拖出去,烧得差不多的,也需要把树木燃烧后留下的木炭拾取清理干净。
  这些东西别看不起眼,如果在空气湿润的地方,就算是随便丢在那里也没所谓。
  可现在龙凤山这边刚遭遇了一场大火,下完一场大雨后又烈日炎炎高挂不坠的,大家伙都不敢冒险,让这些木炭留在野外。
  四月里用汗水种下的种子,没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哪怕日日浇灌,土地依旧龟裂开来,耕地里的庄稼更是在经历过勉强发芽后就焦黄一片,纷纷干死了。
  老支书脑门都抠秃了,一面安抚大家硬着头皮补种,一面尝试着种了青梅提议种的土豆跟红薯。
  另外,因为上山整理山火现场的缘故,青梅种在古墓处木屋前院子里的红薯被毫无意外的发现了。
  大岗屯众人一起经历了许多,倒也没人觉得青梅这样做有啥不对。
  甚至处于主流思想的是:青梅经常上山,木屋都盖了,圈个菜园子种土豆又咋滴了?
  不过这也给了他们启发,大家伙儿纷纷默契地去森林里找了土壤还算肥沃湿润的地方,从赵三明那里偷摸借用了些红薯藤,就这么夜里去山里种起了地。
  别看大家都这么偷偷摸摸的干,抵不住这么干的人太多,闹出的动静着实不小,江红军跟老支书想不知道都难。
  然而两父子嘀咕一番,又实地考察一番。
  知道社员们不是开荒,而是打个窝子随便把红薯藤往土里一埋,选的地方还多是大火烧过的地儿,也不至于影响了原始森林的恢复跟生长。
  于是二人就此装聋作哑,真当自己不知道这事儿了。
  有胆小的社员,见大家都这么干,支书也没吭声,顺理成章地也跟风干了起来。
  有江红军提点,社员们也不敢真就丢下屯子里的耕地不管,于是就白天上工记工分,到了晚上,山林里就有不少人摸黑干活。
  六月到七月,真真儿是蝉喘雷干焦金流石,中途落落一场雷阵雨,却是泥疙瘩都没淋湿。
  这时候有消息传来,说是清水镇外的某某地两个生产大队之间发生了大型的打砸哄抢事件,公安去抓了好些个人,连省城里的领导都来了。
  大概是因为这个事,八月的时候大岗屯也跟着得到了一点救济粮。
  对于大岗屯的社员来说,这救济粮算是聊胜于无,代表着他们可以往自己家的饭锅里多抓一小把粮食。
  可对于更多生产队的社员来说,这却是一碗稀粥都算不上,还是只能喝野菜汤。
  就这,也是因为他们这边有大山大河,听说在远一点的地方,老百姓都开始啃树皮挖草根吃观音土了!
  九月,如果是往年,这时候该是劳累与喜悦并存的丰收季,可今年的九月却过于安静。
  嘎子村里,地里上工的锣鼓都不敲了,只每天一顿野菜汤的时候会有锣鼓声,其他时候几乎安静到像是一个死村。
  只因为大家都在自己家里睡着,努力保存体力,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半月屯要略好一点,可地里照样没人,就连往日里带着孩子在屯子中心处大树下闲聊的妇女老太也都不见了踪影。
  倒是大岗屯多一点鲜活气,甚至小学都还在照常上课。
  而最近,大岗屯社员们最关心的则是,土豆红薯啥时候能开始收?
  屯里耕地中的红薯土豆,肯定是要尽量养大一点,有人家里撑不住了,也是割自己种在山里的红薯藤土豆杆吃。
  下午,江红军从镇上回来,身后还跟了个裹头巾的小媳妇,青梅从山里出来,刚好就在村口碰上。
  青梅看了那小媳妇一眼,差点没认出来这人是赵银花。
  主要是青梅对赵银花的印象跟认知,还停留在她出嫁时的娇俏上。
  之后赵银花回来了两次,第一次青梅没关心,也就没出门看。
  第二次赵银花抱着刚满月的女儿回来,青梅恰好就在山上。
  只回来的时候听赵三明在饭桌上念叨了一句,好像是赵银花跟赵家人大吵了一架,之后就再也没回娘家了。
  这次赵银花回来,背上背着个瘦巴巴的小女孩儿,怀里还抱着一个同样瘦巴巴的婴儿。
  背上的小女孩儿太瘦小了,青梅也没生孩子的经验,所以并不确定那小女孩儿多大了。
  不过想来,按照赵银花生孩子的时间来算,那应该是她一岁多的大女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孩子多半营养不良,许多小孩儿一岁多都无法走路,青梅也就是看了一眼,就没多关注了,只收回视线,冲江红军点点头打招呼。
  江红军是去给儿子女儿送口粮的,连续两年颗粒无收,就算是有工作的儿子女儿如今也缺吃的。
  特别是今年,就连棉布这些工业商品都开始紧缺,江红军女婿赵椿树所在的柜台就格外不景气。
  要是以前,赵椿树还能时不时私底下弄点外快,现在却完全不行了。
  而江燕子又是临时工,还没转正,工资少,分配的物资供应也少。
  江燕子今年又怀了一个,掰着手指头一算,明年开春就要生了。
  婆家一家子都是吃供应粮的,现在也就只能看娘家能否给些口粮上的贴补。
  江燕子怀二胎,青梅也很关注,所以打了招呼后,青梅没走,反而站在那里看着江红军。
  江红军哪能不知道青梅这是啥意思,笑了笑,喘了口气就主动说:“燕子现在怀向挺好的,前几天椿树才带她去县城医院检查过,医生说孩子很健康。”
  听支书翻来翻去都是说孩子好,青梅有些不满,抿了抿唇,难得主动地开口问:“那燕子咋样?有没有长胖?是不是跟春来媳妇一样?”
  春来媳妇是大岗屯里的一个小媳妇,今年刚开春那会儿怀上的第三个孩子。
  因为吃不饱,春来媳妇到现在都快七个月了,却是肚皮大身子小,看起来很是骇人。
  青梅每次看见春来媳妇,就会特别担心江燕子没吃的也要饿成那样儿。
  所以每次江婶子或者支书去镇上给江燕子送口粮的时候,青梅都会给补贴上几只兔子或一只鹿啊狍子什么的,就希望江燕子能补点营养,把自己也养胖一点。
  江红军好笑地点头:“那当然,燕子可说了,现在这大荒年的,她怀个孩子反而比以前都还吃得好,脸都给吃圆乎了,走在大街上可显眼了。”
  可不显眼么,在一群饿得面黄肌瘦的人群里,面色红润身材圆润的江燕子,绝对是最靓的崽。
  听支书这么一说,青梅想象到那个画面,常年板着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这次我在山上找到了一群野猪,正要回来跟支书你说,今年的秋猎要不要提前?”
  顿了顿,青梅又继续说到:“等打了猎,这次就麻烦支书给燕子带半只猪去,腌过的肉孕妇吃了不好,等她吃完了我再去打。”
  落后两步站住脚的赵银花听到这个话,不由抬眸盯着面色如常的青梅,就好像她开口送出去的不是口粮,而是什么路边随手捡的泥疙瘩。
  这让赵银花心情极其复杂,既对江燕子羡慕嫉妒,又恨青梅要送人也不念着她这个姓赵的。
  好歹她也是赵三明的亲戚,这败家娘们儿,咋就看不见她?
  江红军想了想,也没拒绝青梅的好意,毕竟到现在他要是看不出来青梅的本事有多高,那就真是瞎子了。
  对青梅来说,打猎,是最容易的事。
  既然两个孩子感情这么好,要是因为他的不好意思接受就自顾自给两个孩子断了来往,江红军也做不出来那样的事。
  因此江红军笑着点点头,随口说了句今年秋猎的事,然后离开的时候顺手把一直拎着的布袋子给了青梅。
  那是他闺女给青梅攒的。
  这两个孩子,一个送对方吃的,一个送对方用的或者各种稀罕物,有时候江红军一个大老爷们儿都不由生出一种奇怪的感慨:
  要是青梅或者他闺女换个性别,他都要以为这两个小年轻在处对象。
  当然,就算是处对象,就算是男方家境再好再大方,也还没到青梅跟江燕子对彼此的这个程度。
  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