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在利佩茨克城内正“挑灯夜战”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国防军陆军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元帅而言,明年就六十岁的他一缕银发依然斗志昂扬,深沉的眼神不断的在地图上巡梭。
中央集团军群安排进攻巴拉绍夫、奔萨、萨兰斯克等三个方向上的进攻部队都受挫严重,尤其是进攻巴拉绍夫和萨兰斯克的部队,首次遭到了共和国空军的猛烈空袭,敌人的空袭来得是如此之诡异,先是毫发无损的突破了空军的战斗机部队阻碍,尔后又是躲过了地面防空部队的火力拦截,之后相当顺利的完成了大规模战术轰炸,一切的一切都完成得如同幻影,如梦幻一般一度让古德里安认为到手的战情通报是谬论,他娘的怎么可能?
第二、第三防空导弹旅通报,他们一架敌机都没有打下来,反倒损失了6个导弹营,共计36台导弹发射车以及与之搭配的雷达装备,而地面防空部队表现更加离谱,耗费了无数的弹药不说,竟然一架敌机没有揍下来,自身反倒损失了大量的火炮和人员,最可气的是被重点保护的一个补给点还被连锅端掉,一个坦克连顺理成章的成了别人的意外小菜。
而报告中其他内容更是一度让古德里安心脏崩溃,原本在纵深等候梯次进攻的集结部队遭到了敌战机特殊炸弹攻击,对方的炸弹出人意料的精确不说,还总是他娘的爱半空解体,散落成无数的小炸弹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接着就是钢珠四射,无数的杀伤钢珠对于集结的步兵部队而言简直成了噩梦,士兵们被当场穿成筛子的不少,被打中要害部位直接残疾报废的更多。
总而言之,共和国空军先是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几乎废掉中央和北方两大集团军群的后勤重要枢纽梁赞,紧跟着又如今这般,如同死神出没一样片甲不留,超强的突防能力、超高的轰炸效率和超猛的杀伤效果,都让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高级将领们感到了脖子一紧。
古德里安之后是不得不相信那份报告是真的,因为紧跟着就有大量的照片送回来,有了照片为证,尤其是那些被打成了废铁一般的坦克、装甲战车等,以及千疮百孔的血肉尸体,古德里安信了,他不得不相信以航空工业为代表的军事工业整体水平高出德国一截的共和国果然是最强杀神,法英美等国都弱爆了,真正的大波ss无疑是共和国才对。
面对血淋淋的现实,敌人这还仅仅是空军小秀身手两次,传说中能在朝鲜半岛打得日军找不到北的共和国陆军还都没有闪亮登场。至于共和国海军会与帝国海军较量出个什么结果,古德里安还暂时不关心,他唯一在意的是现在,已经明明知道了对方有很强大的航空兵实力。自己的这个装甲集群又应该如何作战呢?
对手的情报很少,对苏联情报渗透都不易,对共和国渗透就更难,加上德国空军侦察机难以深入敌区实施侦察,小规模的地面侦察部队渗透过去也都是有去无回了无音讯,德军基本对于当前的中苏联军而言,犹如睁眼瞎一般难堪,古德里安甚至不知道传言了很久的共和国陆军。到底有哪些部队来到了苏联,又有哪些部队将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扔下着色铅笔,古德里安双手撑在桌沿深思起来,敌情不明。仗很不好打,古德里安虽然相当自信,可戎马生涯至今还从来没有这样一种浑浑噩噩的感觉,就好比是在跟一团若有若无的棉花打架似的,总想使劲全身力气一拳ko对手。可到头来都是白费劲,敌人在哪儿都不知道。
情报、情报,古德里安不得不承认自己现在最紧缺的就是情报,如何破掉共和国空军的强势危局他并不太关切。帝国空军连续吃了两次大亏自然有理由赶紧想办法解决难题,所以古德里安自己要办的。当然是装甲集群即将进攻一事。
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巴拉绍夫这座依河而建的小城如同一坨屎一般。又脏又臭不说,踩上一脚还忒粘鞋,之前占领了它就不应该舍弃的,否则也不用像如今这般麻烦,攻占不下还反遭轰炸。
地图上的巴拉绍夫位置很奇怪,若是以它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200公里的大圆圈,西可近至利佩茨克、东可括巴拉绍夫,北可抵奔萨一带、南则至群山绵绵的卡梅申地区一带,而且就整个交战形势图而言,巴拉绍夫已经俨然成了苏联防线中的一个突出部,像是凸进德军占领区一百余公里的一柄斧头一样,拿下它,就很快就兵逼萨拉托夫,与伏尔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遥相呼应,而如果让这头斧头继续砍杀下去,可能会扩展到利佩茨克、可能会蔓延到库尔斯克、甚至可能祸及到基辅,渐渐形成一柄利剑,一剑刺进的德战区的中心所在,肘隔绝中央和北方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甚至有可能完成史上最大的分割,把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隔离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广袤苏联土地上。
而这一切的一切揣测都并不是虚妄的,因为越过巴拉绍夫继续往西,便很难再看到山峦起伏了,基本都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森林、河流、原野等等,都不能阻碍机械化部队的迅猛推进,就好像当初苏联人没法抵挡住德军的进攻一样,更为强大的共和国陆军借助战力超群的空军航空兵支持,那么斧头变利剑,并非不可能。
“巴拉绍夫必须拿下,否则没法进军萨拉托夫!”
古德里安重重的在图桌上敲了一拳,扭过头正好便看到掖着一个电报夹的通讯参谋立正敬礼,礼也不回便直接拿过电报看了起来,眉头不知不觉的皱了起来。
挥手让通信参谋离开之后,古德里安便一脸怪异表情的巡视着地图,他刚刚看到了两条来自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消息,或者说是绝密情报,第一条是关于共和国空军的,潜伏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间谍证实了共和国空军在阿特劳、乌拉尔有大量兵力驻扎,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之前针对德军后勤中枢,已经近日对德军进攻部队狂轰滥炸的共和国空军部队都是来自于乌拉尔地区航空兵基地的,未来该地区驻扎的敌部或将执行更多的同类任务,并且有更大的规模。
而第二条消息则是关于共和国陆军的,冒险渗透进入苏联防区内抓捕到的苏军军官和士兵受不了刑讯逼供,供认出了一个惊天消息,共和国陆军一个整编建制的集团军多日之前就已经来到了萨拉托夫,而且其中一支部队近期之内已经进驻到了巴拉绍夫,原本守城的第15和16步兵师向德军撤离的地区扩展防御纵深,而更多关于共和国陆军部队的情况他们打死也都不知道,都是一些听闻,真人一个都没见着过,据称能见到的、打交道的都是高级别的军官,或者就是师直属部队,普通一线部队只知道援军来了,另外便是一些各种各样版本的传闻,不同人审讯出来的结果甚至都相互冲突。
“终究还是来了!”
古德里安才管不了太多,那些价值并不太高的俘虏能多多少少凑出来的情报顶多可以证实一个事情,那就是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的的确确是到了萨拉托夫,而且一个叫做第八机械化步兵师的部队已经作为先头进驻到了巴拉绍夫,而其他的就难以肯定了,比如第二集团军是否会议巴拉绍夫为主要方向实施进攻或者是帮助苏军防守,还有就是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是什么来头,古德里安都很想知道。
拿起桌上的电话,古德里安便让情报参谋立刻给他找到所有有关于共和国陆军的情报资料,集团军是什么样的建制、机械化步兵师有何种装备等等他都需要知晓,不过他心里也有准备,那就是这些资料估计不会太多,所以他还需要花费很多心思来研究一下这盘棋,巴拉绍夫到底值不值得中德两军在此强强碰撞。
第二八四章 过河再说
“师长,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参谋长裴扬带着难以形容的表情来到了左平的身旁,正看着电子沙盘入神的左平放下了电子着色笔,转过头来好奇的看了一眼裴扬,眼睛左右一瞥也没见其他人注意这边的情况。。
“先说坏消息!”左平转过头继续研究沙盘,静候所谓的坏消息有多坏。
裴扬这下倒是没怪异表情了,俯下身来手肘撑在桌沿,压低声音说道:“坏消息就是古德里安已经知道我们到了巴拉绍夫了,就在刚刚,军部转来的一份破译电报显示,德军侦查部队抓捕了苏军的几个军官回去,经审讯后知道了我第二集团军进入萨拉托夫一事,当然咱们第八机步师进抵巴拉绍夫也不是秘密了!”
“咦?这德国佬的侦查部队还挺厉害得嘛,难不成苏军两个步兵师的军官及士兵都是吃素的,怎么说抓走了就抓走了,还暴露出了这么一个机密情况?”左平显得有些气愤,长吐了一口气之后,才问道:“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就是借此机会,军情局又破解了德军以往从未使用过的密电系统,而使用这套密电系统互发电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和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司令部,在空军电子侦察机的无线电测定作用下,已经锁定了位置,空军方面正在研究是否组织一次空袭行动……”
“让他们省省,没用的!”左平摆了摆手。打断了裴扬的话,道:“德国佬没那么傻,等空军的轰炸机群过去,铁定找不到他们什么司令部。能有的,只会是密密麻麻的防空炮火和导弹。”
裴扬顿了一下,也知道空军这么急急赶去轰炸铁定扑个空,所以便转而笑道:“那你认为,古德里安会知道他即将和自己的昔日学生开战吗?”
左平瞥了一眼裴扬,没好意的回应道:“那你得去问问苏军,看看他们被抓走的军官到底知道多少有关于我们第八机步师的事情,倘若运气好。古德里安就已经知道了。”
“对了,你刚刚说空军有准备实施斩首轰炸的打算?”左平突发奇想,扬起脖子深思了一下后继续道:“那么这么说,他们现在还挺欢实得嘛。有闲情逸致去组织手术刀似的斩首轰炸行动,为何不用来支援我们的主动出击作战呢?”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左平虽然只说了短短两句话,可对于本身就是师参谋长的裴扬而言,这可宛如打开了一道门。困顿思绪立刻就活泛起来,二话不说当即就躬身俯看电子沙盘,左平见此也无心打扰了,因为他的脑海里也已经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周围的空气像是被速冻了一样停止流动。偌大的指挥方舱里,键盘敲击声、机柜嗡鸣声、参谋人员话语声等等。都似乎没有了,左平和裴扬二人宛如两尊雕像一般石化在了电子沙盘前。几分钟过去之后两人仍然没有动静,十分钟的时候,左平摇了摇头,二十分钟过后,裴扬已经站直身来,而左平也将想法考虑成熟了。
“你也觉得可以先发制人?”左平掏出烟来一人一支吸上,这事儿显然得好生商议商议。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裴扬挪过两张椅子,二人坐下说话。
“现在的情形很明朗不过了,古德里安肯定已经知道我第二集团军参与到苏联下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防线作战中来,而伴随着苏联人在我国及哈萨克斯坦、伊朗乃至伊拉克的国家的帮助下不断的增兵壮大,德军若是再不强行出手,那么留给他们的将会是一条越来越难啃的防线。”
“你别忘了,他们还有北方和南方两大集团军群,听说下诺夫哥罗德那边,朱可夫的部队就快撑不住了!”左平沉声说道,慢慢的吸了一口香烟沉静思绪。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态度,而是其南方军群的抉择,如果他们此时此刻大举杀出,光靠第六集团军,显然他们守护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有余,但无力阻止德军两大集团军群在苏联境内的合作,因而我们极有可能在巴拉绍夫这个突出部,遭遇到来自两个方向的夹击。”
“可……”
左平似乎还想反驳一下,不过他实在没有理由可以驳斥裴扬的论证观点,从巴拉绍夫到萨拉托夫,几乎是一望平川的大平原,而在其南部,则开始山峦起伏延续到卡梅申一带,也就是伏尔加河的下游近斯大林格勒地。
山地地形越发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而这也是当初为何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没有杀入萨拉托夫的原因,严苛的地形环境如同一道天堑一般横亘在他们的进军道路上,其间还有一条宽阔奔腾的伏尔加河,而且伏尔加河的东岸接近于哈萨克斯坦的地区越发的荒凉。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要想搅合到这场战事中来,要么飞越伏尔加河及东部荒漠地带直抵萨马拉地区、要么就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要么就沿里海北岸进军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后再转向杀入乌拉尔,进入苏联人最后的抵抗腹地之一萨马拉,但这些都并不太可能。
唯有一条路最容易走,那就是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在斯大林格勒驻守,牵制住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在阿特劳地区的驻军部队,而大部分兵力则北上,与中央集团军群合兵一处,在地形更利于机械化作战的萨兰斯克至萨拉托夫一线实施强力突破,一举杀入苏联人最后的心脏地带,把喀山和萨马拉一并绞碎之时便是苏联彻底灭亡之日。
而值得注意的一点则是,仅仅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从北向南,萨兰斯克、萨拉托夫、斯大林格勒几乎位于一条直线上,而在萨拉托夫以西的巴拉绍夫则另算一点,那么从巴拉绍夫画出两条线。一条向东北直抵萨兰斯克、一条向东南直达斯大林格勒,三条线凑合,则基本算是一个钝角的等腰三角形,而巴拉绍夫很不凑巧,刚好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萨拉托夫则是底边中点。
巴拉绍夫这个三角形顶点无疑像是尖刀的顶尖一样刺在了德军的中央,这样一个要命的突出部如果不抹掉,那显然就不是德军的作风了。用脚趾头想,德国人肯定也在日思夜想的想从巴拉绍夫取得突破,然后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一路驰骋直破萨拉托夫,紧跟着便突入萨马拉地区……
“也不知道军部会是什么意见!”左平将烟头杵熄在烟灰缸里。站起身来走到电子沙盘桌前,指着平板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的沙盘中央巴拉绍夫位置,道:“咱们现在就好比是站在了一块是非之地上,搞得好,那咱们会赚笔大的。反过来,巨亏是难免的。”
裴扬也知道这个道理,要想改变当初的作战计划,首先需要考虑的。当然是得到军部的允可,其他部队都还好办。毕竟同一个集团军的兄弟部队,无论如何也会鼎力支持。
“我立刻去一趟军部。亲自向罗军长和姚参谋长做报告!”裴扬说着就站起身来作势离去。
“那我立刻着手准备突击兵力,争取24小时之内做好出击准备!”左平见裴扬拔脚就要走,立刻补充说道:“对了,到了军部别忘了催促一下后勤补给,要打大仗,没点儿储备怎么能行!”
裴扬颔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省得,当即戴好军帽领着两个参谋便出去了,而这边,左平也开始深思熟虑起来,这突击兵力不能太多,多了就显得臃肿不堪,无法发挥出高机动性,而太少了也不行,突击力度和战斗韧性不足,小打小闹那简直对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如同挠痒痒一般。
“到底如何组织呢?”
左平正想着,舱外就传来了直升机的低沉轰鸣声,虽然指挥方舱隔音效果很好,但这“黑骑兵”多用途运输直升机毕竟不是小家伙,两架轰鸣起来就是四台涡轮轴发动机在作祟,所以这噪音也极具穿透性,一听就知道是裴扬出发了。
夜色真的很不寂寞,在辽阔的平地上,微微低垂着机首缓缓离开地面的两架直升机闪烁着导航灯和编队灯,一前一后的先后拉起,微微一侧,便飞离了地面向着茫茫夜空飞去,嗡鸣声拍打着大地,随着距离的拉远,这种声音渐渐消失在了习习夜风中,唯有机舱内,嗡鸣声依旧清晰,即便戴着防噪耳机,裴扬依然感觉耳膜在悦动。
一个全装满员的重型机械化步兵师到底规模有多大,其实看编制大小、装备多寡,还不如在高空上俯瞰整个步兵师宿营的壮观场景,面积本身有限的巴拉绍夫城显然是容不下太多的部队的,所以大部分的部队渡河都得在野外扎营,因而在这深夜时分飞行于空中的直升机上俯瞰下去,大地上其实并不黑寂,一座座野战帐篷、停车场、防御阵地等等都若隐若现,而最为热闹的当然还是霍皮奥尔河畔。
第二座浮桥搭建完成后,部队过河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大型重装设备如主战坦克、野战工程车等等,与其他各型车辆混杂一起的轰鸣声绵延在两座浮桥周围,大亮的车灯和闪烁的应急灯绵延成了两条通体亮色的钢铁巨龙,蜿蜒着沿公路“爬往”河对岸,高空俯瞰下去,别有一番壮观之境。
天空中掠过的两架“黑骑兵”直升机轻轻松松就可以来回穿梭于两岸之间,但是在地面上,机步三团一营营长曾益良少校却只能仰天一笑,这大半夜的,已经过河的部队大概都睡下了,没有的恐怕都是轮值的警戒部队,这会儿也就只有最后一批过河部队,也就是机步三团的最后三个机步营,正慢条斯理的等待过河。
“要是能飞过去,那该多好!”一连连长朱炜上尉凑在曾益良身旁。也仰起脖子看着那两架闪着航灯低空掠过的直升机,奶奶个熊,大半夜的黑漆漆天色里,也敢飞得那么近。就不怕空中吻上一口?
“你要是能飞,那此刻就不在这儿了!”
曾益良收回了目光,倚靠在悍马车前盖上,看着蜿蜒的车队正如同巨龙过江一般盘行开来,一辆接着一辆各型车辆依次通过,亮晃晃的车大灯直耀周围,轰鸣阵阵、泥尘滚滚,说不出的一番热闹。
“现在几点了?”曾益良看着浮桥上热闹的景象。头也不回的问道朱炜。
扒开作战服袖口,朱炜盯了一眼战术手表,报告道:“营长,快两点半了!”
“顶多还有一个小时!”曾益良看了看天色。仿佛能从这浩渺星辰中看出时间不多了似的,拍了拍悍马车前盖,戴好防护头盔便钻进车里,悍马猛然启动,轰隆声中车轮飞转。如离弦之箭一般窜了出去,技术相当娴熟的司机一个小半径急转,高速转动的轮胎和泥土摩擦得直冒青烟,不少碎屑还飞溅开来。
悍马调转车头来到朱炜面前。车后座的曾益良降下防弹车窗就大声吼道:“赶紧让你的一连过河,争取3点整就过去。我去趟三营,妈的。这速度太慢了!”话音刚落,悍马就窜了出去,而朱炜也赶紧坐上自己的悍马急速狂奔离去。
曾益良率先来到了机步三营的营指挥部,说是一个指挥部,其实远远看过去也就几台车而已,毕竟一个营的指挥部其实除了营长、营参谋长、副营长、情报参谋、通讯参谋、作训参谋、后勤参谋等军官之外,最直观的还是装甲指挥车、通信车等大块头。
刚一下车,曾益良就正好看到有些愁容的机步三营营长邓子林,走过去一拍肩膀,笑问道:“我说老邓啊,你这满脸苦瓜样,是做给团长看呢?还是做给师长看的?”
“我做给老天爷看的!”邓子林回过头来看了曾益良一眼,指着正在公路上通行的一溜步战车,说道:“你看看就知道了,到这个点了,我的二连才上路,要赶在4点之前渡河完毕,有些困难哟!”
一个标准建制的机步连下辖三个机步排共计九个机步班,每一个机步班就是一台步兵战车,而每一个排部则另有一辆步战车,再加上连部的两辆步战车,也就是14台步战车了,而这要是一路纵队突飞猛进,架势还是挺壮观的,可是现在?一辆辆的都还只能慢慢挪步前进,就好比大都市里超级堵车一样,龟速!
“对了,怎么没看到你的反坦克连,他们过去了?”
曾益良仰着脖子望了望后面,没看到反坦克发射车,要知道一个整编建制的反坦克连可是有自己的两辆载重挂车、两辆8乘8重载军卡、六台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一辆水罐挂车、四辆武装悍马以及一辆指挥车的,算得上是大型车辆较多的战术部队,可曾益良望穿秋水也都没看到一辆。
看到曾益良踮起脚尖向后望的滑稽表情,邓子林更加心急如焚了,怒声道:“还早着呢,我先让一连和二连先过去,三连和营指挥部殿后,侦察排、重迫击炮排、支援保障排、医务排依次居中。”
说话间,邓子林的表情别提多窝火,这侦查排虽然只有两个侦查班、一个通信班和一个反坦克班,可每一个班都有两辆战车加上排部的就是整整10辆,而重迫击炮排编制更大,有六个重迫击炮班计六辆自行迫击炮,外加排部的一辆通信车、一辆步战车、两辆武装悍马,也刚好10辆车。
医务排或许应该是车辆最少的了,不过也有四个单班装备一台装甲救护车的救护班、一个装备一辆步战车和两辆装甲抢救车的战斗医疗救护班、一个装备两台野战医疗急救车的医疗班外加由排部支配使用的一辆具备通信指挥功能的步战车,也是10辆。
支援保障排则是最阔绰的,除了拥有一辆步战车、两辆武装悍马和一辆装甲指挥车作为排部配车之外,有一个装备四台油罐车的油料班、一个装备6辆5吨载荷越野重卡的重卡运输班、一个装备三辆轻型越野军卡的物资补给班、两个均装备四台工程抢救车与一台焊接挂车和故障处理车的工程班,、一个装备三辆多功能战斗维修车与三辆牵引挂车的快速修理班,另外还有一个装备两台反坦克作业车、两台战车修理车的支援保障班,所以光是这么一个支援保障排,也都是四十余辆车。
当然,好在当初新军事改制的时候,没有考虑在机步营一级设防空排这样的编制,否则哪怕只装备三台防空导弹车外加一辆指挥车,也要增加不少的车辆数,毕竟车辆一多,油耗和弹药补给都得让支援保障排来兜着,显然需要增加额外的保障车辆以及油料车才足够供应。
而如今这般,一个机步营也都是一百余辆车,一个机步团便是好几百辆,而一个机步师那自然是上千辆,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上千辆动辄数吨乃至数十吨的重车碾过的泥土公路,让最后过的人情何以堪,这野战条件下紧急开辟出来的公路自然不会太好,而如此之多的车辆碾压过后,路显然已经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再加上浮桥有限,所以……
第二八五章 时不待我
…《 》…记住哦!
直升机降落在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外已经是凌晨3点许;刚一离开机舱踏上地面;第八机步师参谋长裴扬就正好看到了姚滨;集团军参谋长亲自前来迎接的大礼他可受不起;赶紧躬身避开直升机旋翼高速转动产生的强气流风来到姚滨近处;这才立正敬礼。…《 》…。/…《 》…。/
“听说你们有新想法?”姚滨回了一个礼;率先迈步离开这供直升机起降的开阔地;见裴扬颔首点了点头;便大声说道:“这儿风大;一会儿再说”
不一会儿;二人及一干参谋人员就来到了属于第二集团军参谋处的一个合成方舱里;各式各样的设备正在不同职能的参谋人员和技术兵们操作下忙碌一片;各种机器的工作热量集合起来太大;以至于方舱内还开着冷气;但温度也比外面高出不少;给刚一进来的人都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方舱的最里侧便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会议区域;一张很长的铝合金拼接桌周围整齐摆放了座椅;桌面上还放着一个军用级投影仪;桌的前方当然还挂着一个投影幕布;勤务兵很快就在桌上摆放了十几瓶矿泉水;会议记录员和几个参谋都很快落座下来打开了战术笔记本电脑。
就快走到会议桌前;裴扬减慢了脚步;让众人先坐下;自己走在姚滨一旁;干咳了两声做了个眼色;姚滨立马会意慢了下来;和裴扬来到一角;问道:“啥事儿啊?”
“参谋长。左师长让我带话给您;说……”裴扬看了看四下;压低声音说道:“主要是因为目前分配给我们第八机步师的物资配给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实际使用需求;您也知道。巴拉绍夫那里无险可守;所以左师长希望您能……”
“左平这小子;仗还没打起来就急吼吼要物资;他真当老子是开军工厂的吗?”
姚滨有修笑不得;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就这问题;其实中亚战区并不匮乏物资补给;要怪就怪这苏联境内的交通条件实在不够理想。哈萨克斯坦境内大量的物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要想挪进苏联来;别提多困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重装部队的第二集团军对油料、弹药等各类作战物资的依赖程度尤为厉害。强大的战斗力也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后勤补给体系之上;三个重装机步师一个坦克师;光是这些部队的一日消耗就得是个庞大数字;可好死不死的;这巴拉绍夫到萨拉托夫的交通实在太差。铁路木有不说;抢通出来的公路还都是通行能力最差的土路;这万一巴拉绍夫那边打得超级火热;物资问题显然会成为第八机步师最大的心病。
物资问题显然不应小看。眼看着所有人都到齐了;姚滨也不准备拖拖拉拉。当即问道:“物资的事情你本应该找老郭的;他是负责后勤的。不过既然你都找到我说了这事儿;那我也不能不管;老实说;左平这小子;打算要多少?”
“这”裴扬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一咬牙一跺脚道:“参谋长;其实;其实我们不是想要私囤多少物资;一方面是想让这补给通道更为畅通些;最好多开辟出来几条公路或者修建铁路;而另一方面;则是想能让我们师额外有可维持半个月消耗的弹药和油料。”
“修公路、建铁路用不着你们揪心;苏联人已经很努力了;半个月的消耗量也不是不可以额外增派给你们”姚滨略略一想;道:“你回去之后告诉左平;如果他能在今天下午16点之前把巴拉绍夫的那个废弃多时的苏联空军野战机场给整修出来;那我可以让空军一个战术运输机中队特别为你们服务每天至少两个趟次”
姚滨话音还没落;裴扬心里就开始快速计算起来;一个中队的战术运输机就是10架“大力神”运输机;诺以单架载重15吨为计算标准;两个趟次也就是20个架次;也才300吨补给;要知道朝鲜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单日进攻物资消耗量虽然没有超过600吨;可显然也不至于才300这么一点;但这每天三百吨的额外补给可不会运来就用掉;一日积累一日;直到不能再安排空运为止;少说也能攒下上千吨吧。
“如果每天能够30个架次;或者是直接用‘巨无霸’战略运输机就好了”裴扬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以高强度的进攻作战单日消耗600吨为标准;在现有的每日可获400吨补给的基础上额外增加300吨;已经算是幸运之极了;再提要求;那显然也不是这个时候。
两人暂时商议作罢;紧急作战讨论会议旋即开始;此次会议一改以往惯例;由第八机步师参谋长裴扬来主持;当然这?br/》
1000
龌嵋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