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宋-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拒绝发动北伐的话,只怕这大宋江山已经不姓赵了。”
“那你就让二十多万将士白白送死?”,赵抗显然还是不能接受。
“旧皇朝有诸多不便,这也正是朕当初让你加入组织重起炉灶的原因。其实当初他也和朕谈过收复北方的办法,但是朕做不到啊。”,赵构叹息道。
“老师不是一直主张向西方和南方发展的吗?他也提过收复北方吗?”,这下赵抗倒是有些好奇起来。
“正是那次谈话后,他才改变发展方向的。”,赵构又叹了一口气,眼中的阴郁之色更浓,“他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你当初在北方的做法,也即是不断出动小股部队,掳掠北方的百姓,破坏当地的生产,而金人要报复的话却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线。再加上经济上我们大宋的优势很大,而我们的军队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金军却难以寻觅到战斗并全身而退的机会,一直这么耗下去胜利的必然是我们。可是朕是不能这么做的,我若掳掠杀戮本族的同胞,一定会被从皇位上赶下来,并不是被骂暴君那么简单,何况感情上我也很难容忍自己做出这种事。”
“我还以为蝗群战术是我首创的呢,原来老师早就想到了,虽然细节上有些差别”赵抗也算理解了,确实是这样,“所以说,要打败金人收复失地,只能凭借压倒性的实力,大宋不行的话,就看我们赵国的了。”
随后赵抗也不隐瞒,将自己来年发动北伐的打算说了出来,并希望南宋朝廷提供一定的支持。
“不行,现在你们实力虽然不弱,但要灭金,显然还差不少,金国的实力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弱”,赵构听后连连摇头,也拒绝在明面上向赵军提供支持,以免触怒金人,招致不必要的战争。
“算了,不帮就不帮,我想,就算单凭我们赵国的力量,也足以灭金了。”,看赵抗现在的表情,他显然对赵构极为不满,“这已经不是谨慎了,明明是胆小,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胆小的人?”
赵构苦劝无效,只得作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过以赵军的战斗力,就算失败应该也不至于像我们上次那样,随你去吧。”
而赵抗则沉思起来,本来他希望赵军攻下城池后,由守强攻弱的宋军接收,这样便没有后顾之忧了。可赵构既然拒绝出兵,那灭金的难度确实大了很多,光打下守不住,谈什么灭啊?而赵军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人数有限,下面既要与金军战斗,又要分兵驻守,这难度确实相当地大啊!
父子默然无语了一会,先开口的竟然是赵构,“孩子,如果朕说朕从来就不想当这个皇帝,你相信吗?”
赵抗没有作答,虽然直觉告诉他赵构说的是真心话,但是有几处还是解释不通。
“你觉得朕在说谎吗?事实上,朕若不做这个皇帝,日子要比现在舒坦得多。每年用那么几十万贯,大臣们就议论纷纷,凭朕的本事一年挣这么多有什么难的?但朕是皇帝,只能用,不能挣,花多了还要被骂。做皇帝三宫六院,看上去很令人羡慕,但其实几个女人就够麻烦的了,朕又不是那种喜欢炫耀的人,要来何用?”
赵抗听后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至于权势,朕根本就不在乎,要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朕早就让位了!”,赵构用近乎发牢骚的语气说道。
“不对。”,赵抗听后摇了摇头,“我觉得赵昚挺不错的,将来肯定能干得比你好,为什么你还不立他为太子呢?到时候再一让位,你不就解脱了吗?他也能一展宏图,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你还是在怪朕不出兵是吗?”,赵构很快就猜出了赵抗的意图,“你以为,你们两个年轻人在台上,便能同心协力,建立不世的功业了吗?你现在能力已经不错,但昚儿还嫩点,不说别的,光秦桧和张浚这两只老狐狸他就应付不了。”
赵抗不屑地说道,“就那两个老家伙?我动动手指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你太不懂政治了,若靠你出手才除了他们,那昚儿的权威就荡然无存,他那皇位怎么还坐得稳?就算靠你的帮助坐稳了皇位,他也只是你的傀儡,他受得了?到时候你们两人别说齐心协力了,不内讧就不错了。”,赵构耐心教导道,这方面他确实比赵抗强太多了。
“貌似有理。”,赵抗微微地点了点头。
“昚儿是个好孩子,比你孝顺多了,平时的举止行为也很得体,几乎可以说是道德上的楷模了。但是,任何人只要坐到这位子上,都会变的,所谓皇权面前无父子。你要记住,你们兄弟要想和睦相处的话,你一定不要插手管朝廷的事,可以提醒和建议,但不能替他拿主意,明白了吗?”,赵构继续说道。
赵抗也想通了,赵昚又不是孩子,将来他是要做大宋皇帝的,若任凭自己呼来喝去,他怎么可能受得了?但这时赵抗也发现,原来赵构有意无意地偷换了概念,“父皇,可这样你也可以退位啊,在幕后帮帮他,让他尽快成长起来不就行了?事实上,我觉得赵昚的能力也已经挺强了,绝对可以当个好皇帝。”
赵构却摇摇头,“你知道朕为什么说他还嫩吗?他有志于恢复,也不能说是坏事,但是他整天把收复失地放在嘴边,就很不好了。当仇恨与大志都深埋心底,喜怒不形于色的时候,他就成熟了,那时朕才能放心地将这幅担子交给他。”
“这样好麻烦,还是我们赵国方便,直来直去的。”,赵抗听得很头大,这些帝王之术他不是不懂,但他觉得这实在是很烦。
“没办法,赵国是新建国家,才可以不玩这些花花肠子。”,赵构说到这里,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赵抗失去他超强的能力,那会怎么样?不过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很少见,赵构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了,自嘲地笑了笑。毕竟对这个唯一的儿子,自己还是颇为上心的。
第三百二十章 昏 厥(第四更)
“父皇,这么说是有道理,但你还是没说为什么不立他做太子呢,你可别告诉你还在两个之间举棋不定啊。”,经过这段交流,赵抗与父亲的关系拉近了不少,已经开始习惯叫他父皇了。
“两个?你是说不是因为那原因,事实上当初猫的事情发生后,朕就已经打算立他为太子了。不过一来秦桧一直在设法阻挠,而张浚那边则态度暧昧。但这是朕的家事,他们也只能干扰,不能阻止朕最后的决定。问题在于”,赵构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母后一直看他不顺眼,我若真立他为太子的话,只怕母后会很不高兴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朕又不好问。”
“这样啊,老太太不是说要见我吗?我来问吧。”,赵抗当仁不让地说道,他并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赵昚做皇帝对赵国更有利罢了。
虽然说了很久,但对当初赵抗杀死钦宗赵桓一事,两人都很有默契地回避了,仿佛此事根本没发生过。事实上自从上次虞允文显示了赵国的军力后,就只有民间还有微弱的声音在提及此事,赵桓等于是白死了,这世界上实力始终是第一位的
就在赵抗要告辞离开时,他突然冷笑起来,“父皇啊,你可真能岔话题,害我差点把正事都忘记了。告诉我,为什么不愿见姐姐?”
赵构的脸色也阴沉下来,一言不发,但就是不松口说可以见她们。
不过赵抗看着他的反应,倒是猜出了原因,“我居然被你的话给迷惑了,差点忘记你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了。你不是不愿见她们,你是怕见她们,你怕见到她们你会受不了是吗?”,赵抗的声音变得尖利起来,一点都不像儿子对老子的态度。
“朕知道她们姐妹在北边过的是什么日子,而朕却没有能力去救她们,并且朕越是表现出对她们的看重,金人便越会认为是奇货可居,那要他们放人便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朕只能忍,但是那实在是太难受,我受不了,所以我便选择了回避,反而我又看不到她们,再说着急痛苦也于事无补。谁知日子一长我竟然真的将她们忘记了,直到你攻陷上京的消息传来”,赵构的情绪愈发激动起来,连自称也慢慢变成了“我”。
“看来你真的很会自欺欺人,当初对我,你也是这样吗?”,赵抗的声音更加冰冷。
“你是不同的”,赵构辩解的话还没全出口就被赵抗提了起来,接着一下子摔在地上,“有什么不同,不都是你的孩子吗?还是你打算说我受的苦远没有她们多?”
在外警戒的侍卫也被惊动冲了进来,结果看到了他们不该看到的一幕
“你们全都退下,没朕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准进来!”,赵构的样子虽然有些狼狈,但皇帝做久了,总有些威严,侍卫们立刻头都不敢抬地退了出去。
“你是男孩啊,他们不过是女孩,怎么能和你比?”,原来赵构还是个极其重男轻女之人,当初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夭折时,他曾经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而对女儿的态度就明显要冷淡得多了。
“如果你不是我父亲,我真想掐死你”,赵抗看上去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但眼神却冰冷得可怕。至于重男轻女,那个时代的人哪个不是这样?他赵抗自己也是一样,实际上是没资格责备赵构的,“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要见见她们,我已经答应她们,一定让她们见你这最后一面。”
“最后一面?”,赵构显然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姐姐她们已经快要死了”,赵抗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你还不愿见她们吗?”
“什么!”,赵构虽然对女儿感情不深,但也不禁一怔,“她们年纪轻轻,怎么会这么快就死呢?”
“从十来岁开始,就一直被那些畜生糟蹋,能活得长吗?”,赵抗激愤地叫道。
“噗!”,只见赵构口喷鲜血,倒了下去
赵构昏倒自然令皇宫一阵慌乱,好在韩公公及时赶到稳住了局势。赵抗当时就立即为父亲把了脉,关系再不好,这点事还是要做的。在赵抗的急救下,赵构的情况稳定了下来,估计不用过多久就会醒来,不过赵抗却发现一点不宜外传的皇家隐密,“原来他不只是不能生育而已,而且说起来他的妃嫔更可怜”
两个姐姐听后揪心不已,“都怪我们,要不是我们坚持要来,父皇他就不会”
赵抗连忙安慰了好一阵,等她们平静下来以后,赵抗突然说道,“走吧,去见见父皇。”
“什么?”,姐妹俩都愣住了。
“趁着他现在还昏迷未醒,你们正好去看看,如果等到他醒过来,你们一定怕再刺激到他,不会去的。”,赵抗解释道。
姐妹俩一听觉得有理,就跟着赵抗来到了赵构的寝宫。这时赵构的养子赵昚已经照看了有段时间了,确实非常孝顺,和赵抗这个早早回去的亲生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见到赵抗的两个姐姐,赵昚居然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愣在了那里。赵抗这才想到,他的两个姐姐虽然身体不好,但还是有着国色的,只是他自己天天看到,所以反而不觉得罢了。被赵抗摇了摇,赵昚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他的脸登时红了。
为了避免大家继续尴尬下去,赵抗作了简单的介绍,于是又是一番客套。而姐妹俩在敷衍了赵昚几句话之后,就都来到父亲床前静静地看着。而赵抗则与赵昚攀谈起来,两人许久不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聊。即使这场合不对,互相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还是可以的。但赵昚只说了几句话,脸色就变了。
“太后驾到!”
赵抗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奶奶,不自觉地仔细端详起来,一时竟忘了行礼。被姐姐拉了下衣角他才反应过来,但刚要跪下却被太后挥挥手阻止了。
“你就是抗儿吧,不必多礼了。”,韦太后已经六十多岁了,但看上去仍只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很明显她在北方的遭遇远没自己的孙女那么惨不堪言。尽管如此,赵抗也能看出即使她再年轻三十岁,也算不上是什么绝色,难怪当初不受宠了。而赵构的美貌显然只是因为他同时遗传了父母的优点,而且还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何谓孝
此时,韦太后也一样用专注地目光在赵抗身上巡视着,虽然没说话,但看她的表情显然对赵抗非常满意。这也难怪,在认识到赵抗恶劣的本性之前,几乎没有女人会不喜欢赵抗的,尤其赵抗还是她的亲孙子,那喜爱之情就更是洋溢在她的脸上。
可当韦太后看到赵抗的两个姐姐时,她的脸色就渐渐沉了下来,“佛佑,神佑,你们也来了?”,而对赵昚,她就是更是无视了,就像没看到这个人似的,搞得赵昚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非常难堪。
赵抗自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立刻说道,“昚弟,你也累了吧,不如先回去休息一会再来服侍吧。”
赵昚犹豫了一下,但抬头看到韦太后那张死气沉沉的脸,还是无奈地回去了。
韦太后看到赵佛佑姐妹俩后脸色不好,赵抗是想得到原因的:从她能认出姐妹俩可以看出,韦太后是曾经和她们一起在“洗衣院”生活过的,看到她们自然会想起那段不光彩的经历,脸色能好看反倒奇了。
而赵抗想要和韦太后谈的事情也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便说道,“皇祖母,孙儿第一次见到您,有些话想跟您说,就让姐姐们在这里服侍父皇,孙儿送您回宫吧。”
韦太后可不知道他的心思,她正想跟这个可爱的孙子多聊聊呢,听到这话自然求之不得。
回到慈明殿后,听赵抗说要屏退左右,韦太后虽有疑惑,但出于对孙子的喜爱,还是示意宫女和太监们退下。
“皇祖母,其实孙儿是有事想问。”,赵抗终于可以切入正题了,“听父皇说,您当初那些言行似乎另有隐情?”
韦太后的脸色刷地一下就变了,下意识地就要出去,这才想起这里是她自己的住处
赵抗自然不会让她就这样将自己赶出去,他突然拽着韦太后的衣角,撒娇道,“皇祖母,孙儿想知道嘛!”
韦太后的脸色终于平复下来,开始说起了当年的那段往事,毕竟虽然是不可告人的丑事,但是一直憋在心里也不好受。原来那时她说做妃子不如做**快活的话是被逼的,纯粹是金人藉此羞辱赵宋皇室和天下的汉人而已。当时一个金将看上了她,将韦太后从洗衣院里要了出去。韦太后虽然很讨厌他,但是这总比留在洗衣院要好些,就只好屈从了,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韦太后那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几年一过已经显得有些老了,那个金将便开始嫌弃她,另寻了新欢。而因为赵构成了南宋皇帝,为了羞辱他,韦太后又被送回了洗衣院,好在年老色衰,对她感兴趣的金人并不多,才没有受到赵抗两个姐姐那样的摧残。
“难怪那时我看您的身体并没受到多大损害呢。”,赵抗现在才明白过来,另外韦氏和儿子赵构一样,比较能够逆来顺受,所以精神上受到的伤害也相对较小。这时赵抗突然想通了,“我知道她为什么讨厌赵昚了。”,一问果然是这样,赵昚长得跟那个金将很像,韦太后自然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了,这可麻烦了。说起来那个完颜宗贤已经死于上京惨案之中,他的几个儿子也没能幸免于难,也算是罪有应得,但赵抗对此并不知情,没办法,当时杀的人太多了,他哪记得过来啊
等到赵抗回来的时候,赵构已经渐渐有了要苏醒过来的迹象,这时大姐赵佛佑却突然说道,“小弟,我们先走了,反正已经见过父皇了,没必要再待下去。”
“你们就不想和他说说话吗?”,赵抗觉得很惊讶。
“听到我们的遭遇,父皇便呕血昏倒,说明他心中还是记得我们,感到内疚的,这已经足够了。如果我们留下,让他看到我们,只怕他会更痛苦,有违孝道。”
“那我也走了,该说的话反正都说过了。你们一个个都是孝子,就我一个忤逆不孝!”,赵抗似乎有些赌气。
“这”,姐妹俩想不到赵抗会这么说,忙解释道,“小弟你和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不过是普通人,你可是非常人啊。”
“也就是说我这人不正常?”,赵抗开始胡搅蛮缠起来。
姐妹俩登时急了,就在她们面红耳赤的时候,赵抗突然窃笑了起来,“我开玩笑的,哈哈!”
本来寂静无声的寝宫中响起了一阵笑骂声,原本压抑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就在三人出宫的时候,赵抗想起一事,“你们先回去吧,我还有件事要办。”
姐妹俩也不多问,便径自回去了,这是姐弟间的默契。她们知道,赵抗想告诉她们的,她们不问他也会说,不想告诉她们的,问也没用。
“还有一个孝子的问题没解决呢。”,赵抗轻笑道。
“什么?皇兄你是说太后讨厌我,是因为我的相貌吗?”,赵昚听后很惊讶。
“实情涉及皇祖母的隐私,我不便透露,但确实是因为你的相貌。”,赵抗确认道。
“那可怎么办?”,赵昚的权力欲虽然不算很重,但一直以赵构养子的身份留在宫中,地位确实是很尴尬。再说他也是想干一番大事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很简单,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见皇祖母了。”,赵抗给出的解决方案倒是挺简单。
“那怎么行?每天的问安也不去的话,有违孝道啊!”,赵昚听后连连摇头。
“什么是孝?让自己的长辈平安喜乐,那就是孝!而你每天去问安,你是尽了孝道,但却会令皇祖母终日不快,这样做真的是孝吗?”
“这”,赵昚登时说不出话来。他一向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的孝道比较流于形式,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赵昚毕竟是聪明人,很快就想通了,“皇兄,你说得对,宁可我自己名节有亏,也不能让她老人家烦恼。”
“进步很快嘛,不过名节有亏这点倒是有办法的。”,赵抗笑道,“外面的人哪里知道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是传出去的?所以只要控制住消息传出的渠道即可,而且我想,皇祖母也一定愿意配合你的。”
赵昚毕竟不是一个极端迂腐之人,很快就同意了赵抗的意见。赵抗很快就又找到韦太后,她自然也是举双手赞同,她只是讨厌见到赵昚那张脸,对他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恶感,赵抗的方法是最好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女 人
与赵昚的详谈中,赵抗对南宋的主要将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只是其中可堪大用的实在太少,吴璘与刘锜都是当世名将,而其他将领则大多为一勇之夫,倒是一个叫做李显忠的引起了赵抗的注意。
李显忠这个人颇具传奇色彩,他在金、西夏、南宋都任过职,对各国都很熟悉,这是赵抗最看重他的地方。他曾经尝试劫持兀术,虽然显得有些不自量力,但也可见他胆气过人。其后借二十万西夏兵打败金军,为家人复仇,对不熟悉的士兵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可见其统率力出众。在西夏对其百般笼络挽留的情况下,依然返回本国甘心做一个小官,可见其对民族和国家的忠诚。赵抗很快就说出了他的评价,“老一辈名将身故后,大概就以此人为首了!”
其实赵抗此次来临安,除了虞允文的要求和姐姐的心愿外,还有一件事要做。可是赵构刚刚晕倒,受不起刺激,所以赵抗只能暂时忍耐,直到赵构基本恢复以后,他才带着四个瓷罐再次觐见。
“抗儿,这些是”,赵构有些惊疑不定地问道。
“这些都是骨灰坛这是妈妈的”,赵抗抚摸着其中的一个叹道,随后他又对其他的三个瓷罐进行了说明。原来那些瓷罐里装的,都是赵构当年的妻妾的骨灰,其中包括发妻邢秉懿以及两个侧室田春罗、姜醉媚。虽说将已经安葬的尸骨掘出焚化,看上去有些过分,但在赵抗看来,若这些红颜薄命的女子在天有灵的话,也绝不会愿意留在令她们备受侮辱和折磨的地方,而赵抗的母亲虽然是女真人,但从她愿意为了赵构守贞而死来看,她也应该宁愿葬在心爱的男人身边吧
“秉懿”,赵构神情木然地离开了龙椅,脚步踉跄地走到了一个骨灰坛面前,泪水滚滚而下。当初金人派人通知邢秉懿的死讯时,他可以安慰自己是金人在骗他;当初赵抗救出大批公主后妃,却没有邢秉懿的名字,赵构还可以欺骗自己说是赵抗故意在跟他赌气;可是现在
骨灰就在眼前,不由得他不信。眼见最心爱的女人已经与自己天人永隔,赵构从一开始默默流泪变成了嚎啕大哭,即使是接近铁石心肠的赵抗也为之动容,但是怒意也随之而起。
“既然你这么爱她,为什么不为她报仇?如果说当初因为她活着,你投鼠忌器,可她死了之后你为什么不发兵?你是大宋的皇帝啊!”,赵抗厉声喝道,完全没把眼前之人当成自己的父亲。
可能是已经为此悲伤了太久,也可能是刚从上次的冲击中恢复过来,赵构现在的承受能力看起来相当地强。听到赵抗的指责后,他渐渐止住了泣声,反问道,“你觉得,若没有那家伙的出现,北伐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这个问题赵抗已经想过很久,立刻不假思索地答道,“若孤注一掷动员全国之力,收复黄河以南有六七成把握,尽复失地有五成把握,收复燕云十六州有两三成把握,灭金的可能则不到一成。若在保留卫国力量的情况下北伐,最多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把握不到五成,尽复失地的可能不到一成,其他的更没可能了”。说到这里赵抗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已经知道赵构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朕若是一个人,早就去和金人拼命了,死有什么好怕的?当初朕和你一般大时独闯金营,也没怕过!可是朕现在是皇帝!朕必须对几千万大宋的臣民负责,怎么可以为了报自己的私仇,而让几十万的军民化成累累白骨呢?伍子胥虽然被称为义士,但为了一己私仇,而令吴楚两国生灵涂炭,朕宁愿身背骂名,也不屑为之!何况你刚才也说了,这仇多半是报不了的,既然反正报不了,又何苦令那么多青年枉死呢?”,赵构的神态一度很激动,但还是很快恢复了平静,放缓语气继续说道,“再说百姓想要的是安定的生活,别看他们嘴上骂朕丧权辱国,但你真的打仗试试看,他们不反对有鬼了!”
赵抗听到这里深有同感,别说生活安逸的南方百姓了,就算是遭受金人压迫奴役的北方百姓,只要还能勉强活下去,也多半不愿冒死对金作战。但是赵抗却不赞同赵构的观点,“做皇帝的,如果由着百姓来,那岂不是谁都可以做皇帝了?百姓只能看到短期利益,皇帝则需要替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金人不平,国无宁日!”
“你是说你在北方的那些做法吗?朕知道,你是在逼他们起来抗金,可是朕之前也说过,朕没你那么厉害,要把百姓也得罪光了,只怕很快就要被赶下台了。到那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不但不能灭金复仇,反而会连我们汉文明的最后一点根子也葬送掉。”,赵构摇头道,由于话题渐渐转到了公事上,他心中的悲伤倒是消退了不少。
赵抗一时哑口无言,但没过多久他便不屑地说了句很伤人的话,“可是妻妾和女儿受了这么大的伤害和侮辱,你都不愿报仇,还是不是男人啊?”
赵构被儿子戳到了心中隐痛,白净的面皮不由抽动了几下,但良久之后他还是冷声说道,“即使朕一人做不成男人,也比几十万人无辜枉死要好”
“没种的家伙!”,赵抗心中暗骂一声,就要转身离去。可这时他的余光却看到了母亲的骨灰坛,赵抗的眼神一下子冷了下来,“妈妈当年好歹救了你一命,现在她为你而死,你竟连一滴眼泪都不愿为她流吗?”
赵构在听到完颜明月的死因之后,神色愈加黯然,“如果说秉懿是朕一生中唯一的挚爱;明月则是最令我心存愧疚的女人”
赵抗这下就奇怪了,为什么那几个女人因赵构的原因而被折磨至死,赵构居然并不内疚。赵构的回答则明白得很,“对于她们,朕虽然心痛万分,但却无能为力,所以朕并不内疚。可是你的母亲则不同,朕若愿意的话,是可以和她长相厮守的,可是朕却没有这样做,对你也是一样,所以朕才心存愧疚。”
“妈妈她居然会爱上你这种男人,真是瞎了眼!”,赵抗恨恨地说道,殊不知要不是这样就没他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吴皇后(第三更)
“也许吧,朕从始至终都只是在利用她,毕竟,朕是不可能爱上一个敌人的但是,一些好感还是有的,朕还没下贱到为了利益和讨厌的女人相好”,赵构说到这里,神色愈加疲惫,朝着似乎还有话要说的赵抗摆了摆手,“抗儿,你下去吧,朕累了”
赵抗只得无奈地退了出去,不过内心深处也对父亲有了一点理解,“换做是我,在那种处境下应该也会那样做的吧,要只是为自己而活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说来奇怪,赵抗虽然拜见父亲的次数已经不少,但他的妃嫔居然一次都没见到过,看来是赵构让她们都回避了,也许是怕引起赵抗的反感吧。不过总是回避也不是回事,所以不久后赵抗还是见到了赵构的皇后吴氏。
吴皇后现在不过三十出头,看上去仍相当年轻,她不但像丈夫一样喜好翰墨,而且武艺精通,看上去英姿飒爽。当她与赵构同时出现在赵抗面前时,赵抗看着赵构那阴柔之气极盛的相貌,不禁有了一种性别倒错的感觉。但一想到自己也是这种情况,他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比起**姐妹来,吴皇后只能算是寻常的美貌,在赵抗看来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老头会立她做皇后,大概是因为这个女人颇具胆略,给胆小懦弱的他以安全感吧越看越觉得两人投错胎了!”
虽然赵抗一直在沉思,忘记对吴皇后行礼,但她显然并不在意,“抗儿,过来,让母后抱抱!”
赵抗如受锤击,“为什么女人第一眼见到我,都把我当小孩,我也不小了!”
赵构面色古怪,咳嗽了两声,“抗儿已经快二十了,你这个做母后的也不知道庄重一点”
“可是真的好可爱”,吴皇后心中嘀咕,但还是不得不注意起举止来。
“儿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福寿双全、青春永驻。”,赵抗这才上前行礼。
“这孩子真会说话。”,吴皇后喜道。对男人来说,一统天下或者长生不老是最想要的,而对女人来说则肯定是青春和美貌了。
赵抗这时注意到,虽然年过三十,但是吴皇后还是会不时地显露出孩子气来,令他一时有些好笑。但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因为赵构虽然欠缺勇气,但绝不缺少智慧,所以吴皇后根本没必要显得多么成熟,这夫妻俩倒真是绝配。只是赵构他有那个问题,也不能说很幸福吧,赵抗暗想,但那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了。
在胡乱聊了一会之后,吴皇后越看赵抗越是喜欢,突然对赵构说道,“皇上,抗儿的母亲是不是已经过世了?”
她这话一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