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那些官员不认识我。”
“父皇,您别开玩笑了。”隆武帝被太上皇的话吓得不轻,“您不能去,太危险了!”
“就是因为危险,我才去。”他不反对让贾琏去江南,但是他不放心贾琏,毕竟这次去江南,危险重重,说不定会丧命。他去了,还能保护贾琏。
“您不能去。!”隆武帝心里有些气愤,“您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我能出什么事情?”
“您是担心贾琏去江南会出事吧,这样的话,朕就不派他去江南。”
“和贾琏无关,我想去江南看看。”
隆武帝呵呵冷笑两声:“您觉得我会相信吗?您要是去江南,我就不让贾琏去江南。”
太上皇想了下,最后妥协道:“好吧,我不去就是了。”
“您要是不放心贾琏的安危,多派一些暗卫保护他就是了。”贾琏那小子一定是老爷子在宫外的亲孙子。
“也好。”
隆武帝对太上皇这么在乎贾琏,不知道该说什么。
贾琏回到六元府,把自己明天要去江南一事告诉了庄镜容和贾赦他们。
“怎么派你去?”贾赦当然不放心儿子出门,“你一个五品小官,去江南能做什么?”
“听说江南的洪灾特别严重,到现在水还没头退下去。琏哥儿你去了,怕是会有危险。”邢夫人也是不赞成贾琏去江南。
“皇上的圣旨已下,我明天必须去江南。”
“你去江南能做什么?”贾赦心里不禁埋怨隆武帝。
“我能做的事情多了,再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如果我在江南赈灾做得好,回京的话说不定能升官。”
“我宁愿你一直做五品小官,也不愿意你去江南。”贾赦心里是真的担心,“江南现在乱糟糟的,到处都是难民,你要是出事了,怎么办?”他就琏哥儿一个儿子,琏哥儿要是出事了,他要怎么办?
“能出什么事情,再说又不止我一个去。”贾琏倒是非常希望去江南,“不和你们说了,明天一早就要出发,我得准备些东西。”
庄镜容跟着贾琏回到“青琏馆”,她也是一脸担忧:“夫君……”他们才成亲就要分开,她心里舍不得。
“放心,我会安全地回来。”
庄镜容也不想贾琏去,但是圣旨已下,她说再多也改变不了。
“夫君,我帮你准备衣物。”
“那就麻烦夫人了。”
“夫君,你我是夫妻,你太客气了。”
“抱歉,刚和你成亲,就丢下你一个人在家。”
“谁说我一个人在家,爹和母亲不是也在么。”
“我走后,家里就交给你照顾了。”
“夫君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家里的。”
贾琏想到贾府的人,不由地皱了下眉头:“我走后,你和贾府的人来往留一个心眼。”他真怕他走后,王夫人就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夫君放心,我心里有数。”庄镜容朝贾琏安抚一笑,“我会警惕的。”
“我爹有些不着调,容易上当受骗,被人蛊惑做什么事情,你盯着点。”原著里的贾赦可是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真怕他走了,他这个便宜老爹就被人忽悠地去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庄镜容见贾琏说这话的深情非常严肃,就知道他不是在说笑,心头不由地一凛。
“我会注意的。”
贾琏又跟庄镜容说了不少事情,不离开不知道有这么多事情,一离开发现有不少的事情要注意。
庄镜容不嫌弃贾琏啰嗦,把他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贾琏说完,望着庄镜容的目光带着不舍和不放心。
“夫君就安心地去江南,家里的事情我会处理好。”
“好。”
“夫君,你这次去江南,说不定会有危险,你一定要小心。”
“我会注意安全的。”
“夫君,我是担心江南的官员会对……”
贾琏知道庄镜容在担心什么,笑着对她说:“我只负责赈灾的具体事宜,和江南官员打交道的事情是钦差大臣的事情。如果江南官员真的有什么不对,那么他们只会针对钦差大臣,不会针对我一个小小的五品官。”
庄镜容闻言,觉得贾琏的话很有道理,随即心里就安心了。
“夫君出去办事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
庄镜容没有再说什么了,去帮贾琏收拾行李。
等庄镜容离开了,贾琏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凝重,他总觉得这次去江南不会单纯地只是去赈灾,恐怕这次去江南不会太平。
第八十八回
太上皇不放心就这样让贾琏去江南; 特意让两个侍卫跟着贾琏一起去江南; 让两个侍卫保护贾琏的安全。
对于太上皇这个安排; 贾琏心怀感激和感动; 说实话他真没有想到太上皇连这方面都给他考虑好了。
太上皇给贾琏安排的两个侍卫,自然不是普通的侍卫; 而是武功高强; 经验丰富的高手。有了他们跟在贾琏身边; 太上皇心里会放心很多。
这两个侍卫; 个高一点的,皮肤黑一点姓陈。个子稍微矮一点,长得一张娃娃脸地姓张。两个人的年纪; 看起来差不多二三十岁。虽然年轻,但是两人全身上下散发着高手的气息。
贾琏本来对自己这趟江南之行有些担心,怕自己有危险,虽然他是个小官,做不了什么事情; 但是不是有个词叫躺枪么; 他真怕到时候自己躺枪。现在见太上皇送他两个高手的侍卫; 他心里顿时安心了不少。
“林爷爷,谢谢您!”贾琏不知道太上皇为什么对他这么好,但是太上皇的这份好意是真心的; 没有什么恶意。他虽然觉得接受这么好意有些不安,但是不会拒绝林爷爷的一片好心。
“你这次去江南,只负责赈灾方面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不要管。”说实话,他真的不想让贾琏这小子去江南,实在是太危险了。但是,这小子在赈灾方面很有一套,不让他去就太对不起老百姓了。
贾琏听出太上皇这句话里的深意,明白地点点头:“林爷爷,您放心,我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会多管闲事的。”他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就算想多管闲事,也没有资格和权利管啊。
太上皇听到贾琏这么说,心里还是不放心,毕竟年少气盛、血气方刚,看到不平的事情,会忍不住冲动地去做。
“注意安全。”说多了,只会让这小子不安,还是不要说太多。
“林爷爷放心,我会安全地回来,然后陪您下棋。”
太上皇被贾琏的这句话逗乐了,笑着说:“好,我等你回来下棋。”
贾琏没有问太上皇关于江南方面的事情,只是跟太上皇说,让他注意身体之类的话。
太上皇叮嘱完贾琏,就回到宫里。又派暗卫,暗中保护贾琏。务必保证贾琏平安地从江南回来。如果贾琏在江南出了事,他们这些暗卫提头来见。
暗卫们听到这话,全都心头一凛,暗暗决定一定要保护好贾琏,不能让贾琏在江南出事。
明天就要去江南,贾琏本来不打算告诉贾母,但是考虑到贾敏在贾府,只好去一趟贾府说一声。
贾母听说贾琏要去江南,心里也很是担心,拉着贾琏的手不断地叮嘱他,在江南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出事。
贾敏心里也非常担心,她前两天收到林如海的信,听说江南还有很多地方的大水没有退,十分的危险。就算洪水全都退了,说不定还会有瘟疫。每次洪灾过后,就会出现瘟疫,病死不少人。
“琏哥儿,你去江南,一定要小心。”贾敏真的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派贾琏去江南,他一个小孩子去江南能做什么。
“姑姑放心,我会小心注意的。”
“洪灾结束后,就会出现瘟疫,你千万要注意,不要去难民多的地方,不要被传染了。”
“姑姑的话,我记住了。”贾琏见贾敏神色凝重,表情担忧,心里很是感动,不想让她继续担心,就转移话题说,“姑姑,说不定我会去扬州,你有没有信或者话,让我转交给姑父?”
这次江南洪灾非常严重,江南几个有名的府州都被大水淹了,比如说金陵、苏州、扬州、徽州、安庆等都被淹了。
听说扬州也被大水淹了,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贾敏心里十分担心林如海,准备这两天写信给林如海。
“我担心你姑父,我现在就去写信,写好送到六元府,麻烦你转给你姑父。”
“好。”
“琏哥儿,你要去扬州,会不会去金陵?”贾母问道。
“金陵受灾最严重,第一站应该就是金陵。”
贾母听到贾琏这么说,紧紧皱着眉头,心里充满担心:“琏哥儿,你去了金陵,一定要回老家看看,看看老家的人有没有事,再看看祖地和祖坟有没有事?”贾家的老家在金陵,虽然贾家的人基本上都搬到京城,但是还有一些人留在金陵,照看祠堂、祖坟、祖地。
“祖母的话,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去看看的。”提到金陵,贾琏不由地看向李纨,想了想还是决定问一问,“大嫂,你有没有信让我转交给?”
李纨听到贾琏的话,抬起头木愣愣地望着他:“信?”
贾母听到这话,笑着说道:“还是琏哥儿细心。纨姐儿,你写一封信给你家人,让琏哥儿帮你转交。”
想到家人,李纨一双犹如古井无波地双眼终于有了点涟漪:“好,我现在就去写,写好送到六元府,二叔就麻烦你转交了。”自从贾珠过世后,李纨就像是被抽走了生气一样。明明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却变成一个沉默寡言地老太太。
“不麻烦。”
“琏哥儿,你回到金陵,抽个时间去拜访一下甄府。”金陵的甄家和贾家是老亲,又是世交,两家来往,极为亲密。贾家搬到京城后,虽然去甄家的次数减少了很多,但是和甄家一直保持着密切地联系。两家的联系从来没有断过,关系也没有疏远过。
甄家?
从原著来看,甄家在金陵非常有地位和权势,在金陵算是一霸吧。他印象最深刻地是甄家后来抄家,还派人把家里的一些财产送到荣国府,当时王夫人还不怕死地收了下来。
“祖母的话,我记下了,有时间我会去甄府拜访。”
“我准备些东西,到时候你送去甄府。”
“好。”
贾元春这个做大姐地也不放心地叮嘱了几句,让他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
“琏弟,你走了,镜容一个年轻姑娘在家也会无聊,你不介意的话,我就经常去六元府陪她说说话。”
“那就麻烦大姐了。”
“我很喜欢镜容,想和她多亲近亲近。”
“有大姐陪她,那我就放心了。”
贾元春接近庄镜容的目的,贾琏心里很清楚,不过他不会阻止贾元春接近自家新婚妻子。以自家新婚妻子的聪明,不需要他担心。
又说了一会儿话,贾琏就离开了贾府。
王夫人望着贾琏离开的背影,神色若有所思。
贾母要给甄家准备礼品,就让王夫人她们先回去。
王夫人回到自己的屋子,沉着脸像是在想什么。
“太太,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周瑞家的见王夫人微微蹙眉,又沉着一张脸,以为她的身体不舒服。
王夫人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勾起嘴角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呵呵,真是个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周瑞家的一脸茫然地问。
“为珠哥儿报仇雪恨的好机会。”王夫人眼里闪过一抹阴狠,贾琏这次去江南,正是给珠哥儿报仇的好机会。
“给大少爷报仇的好机会?”周瑞家的一脸疑惑,听不懂王夫人在说什么,但是她直觉觉得太太在谋划什么不好的事情。
等等,给大少爷报仇!
太太一直觉得是琏少爷害死了大少爷,她要给大少爷报仇,难道是要杀了琏少爷?!
“太太,您……”周瑞家的瞪大双眼,一脸惊恐。
王夫人冷冷地看了一眼周瑞家的,声音冰冷:“我什么?”
周家瑞的被王夫人的眼神吓得连忙摇头,一脸害怕地说道:“没什么没什么……”太太不会真的要杀琏少爷吧?
“你先下去吧。”
“是。”周瑞家的退了出去,站在门口,一副心有余悸地样子。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等周瑞家的离开了,王夫人开始写信。这封信自然是写给在金陵的薛姨妈。
王夫人写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写好,写了好几张纸。
“来人。”
周瑞家的走了进来:“太太,您有什么吩咐?”
王夫人把刚刚写好的信递给周瑞家的,说道:“把这封信送到金陵,送给我姐姐,越快越好。”
“是,太太。”周瑞家的拿着信出去了,找到了一个小厮,让他把这封信交给镖局,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金陵。
此时,京城某个府邸。
“贾琏要去江南赈灾,这真是一个好机会。”清秀漂亮的男人,嘴角扬起一抹阴笑,“在江南除掉他,还不会被怀疑。”
“主子,您的意思是要在江南除掉贾琏?”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太监微微皱起眉头,神色有些担心,“王爷很看重贾琏,如果王爷是您派人除掉贾琏,奴才怕王爷会怪罪您。”
“就是因为四哥看重贾琏,所以才要除掉他。”漂亮的男人一脸阴狠,咬牙地说道,“有他在,四哥的心思就会永远在他身上,我绝不允许他抢走四哥,所以贾琏必须死!”
“可是……”
“四哥不会知道是我派人杀了贾琏。”漂亮男人轻笑一声,“等贾琏去了江南,想要杀他的人会很多,绝不会怀疑到我的头上。”
太监听到这句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心里瞬间放心了不少。
“奴才会让刺杀的人小心点,绝对不会让人怀疑到我们府里。”
“恩,他们第一站是金陵,金陵各方势力很多,就在金陵动手除掉贾琏。”
“是。”
贾琏不知道自己还没有去江南,就已经有人想要他的命。
第二天一早,贾琏先去宫里见隆武帝,跟隆武帝辞行。
贾琏,姜大人、朱大人、沈大人都在御书房里。
隆武帝说了一番话,无外乎就是让他们好好赈灾,安抚江南的老百姓等之类的话。
和隆武帝告别后,四人就上路出发了。
因为这次江南的洪灾严重,他们四人必须尽快赶到江南,不能在路上墨迹,耽误时间。所以,一行人要快马加鞭地赶到金陵。
上辈子,贾琏是江南苏州人。就算这次不被安排去江南赈灾,他也会找个时间去江南一趟,回家乡苏州看看。
虽然他很喜欢骑马,但是一直骑马,贾琏有些受不了了。赶了大半天的路,贾琏的屁股和大腿内侧疼的厉害。
因为江南的灾情紧急,他们不能在路上耽误,所以他不好意思落后,更不好意思停下来休息。
姜青云看出贾琏的不适,开口提议道:“我们赶了大半天的路,还没有休息过,在前面停下来休息下,也让马吃吃草喝喝水。”
朱大人和沈大人也累了,听到姜青云这句话,立马点头同意:“听姜大人的。”
听到在前面休息,贾琏在心里松了口气,终于能休息一会儿。
前面有一个茶铺,一行人停了下来,在茶铺坐了下来。
这次,他们去江南,有两千个士兵跟随,负责护送他们四个人,还有赈灾银子、粮食、衣物、药材等赈灾物品去江南。
这次江南的洪灾严重,很多稻田和房屋都被淹没了,隆武帝就让户部先拨了五十万两银子,让姜大人他们带去江南赈灾。
如果到时候银子不够,隆武帝再派人送银子去江南。
“贾大人第一次出远门,身体吃得住吗?”姜大人关心地问道。
朱大人见贾琏唇红齿白,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不禁有些担心:“贾大人,你还好吧?”
“别说贾大人,就是我也有些受不了。”一路上,快马加鞭地赶路,他开始有些受不了了。
“谢谢三位大人的关心,我暂时还能承受得住。”
“姜大人,我们下午稍微放慢点速度,不然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四个肯定受不了。”一路狂奔的话,他们一群人肯定吃不消想,估计还没有到江南,他们不是累到,就是病倒。
姜青云也觉得他们的速度太快了,就点头答应了这个提议:“好,我们稍微放慢点速度。”再怎么赶路,也不能把自己累到了,不然到了江南,就什么都做不了。
“贾大人,你的老家在金陵吧?”朱大人问道。
贾琏微微点了下头:“是的。”
“听说这次金陵大半个城都被淹了,城外的农村和稻田全军覆没,不知道你老家的人有没有事?”
“老家没有什么人,就有一些留下来看管祖屋的人,应该没事。”
沈大人笑着说:“如果贾大人的祖屋没事,我们一定要去拜访拜访。”
“欢迎,非常欢迎三位大人去做客。”
四个人坐在茶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气氛非常好,没有一点剑拔弩张。
先别说姜大人,沈大人和朱大人对贾琏居然没有把一点架子,对贾琏非常地客气。
沈大人和朱大人知道贾琏深受隆武帝的重用,不会蠢到对他摆脸色。再说,大皇子和四皇子都想要拉拢贾琏。
在茶铺休息两刻钟,一行人骑上马,继续赶路。
晚上,一行人在一家驿站停了下来。
贾琏一到驿站,就让店小二准备热水,他要好好地泡个澡,缓解下一天的疲惫。
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累了。吃完晚饭,大家也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各自回各自的房间休息。
贾琏的大腿内侧被磨掉一层皮,屁股也被颠肿了,疼得要命。真不知道明天怎么继续赶路,幸好庄镜容想到这一点,给他准备了很多疗伤去肿的药。
给大腿和屁股抹了药,贾琏穿好里衣,趴在床上就不想动了,差点睡着的时候,听到有人在敲门。虽然很不想下床去开门,但是不能不去开门。
打开门,见姜大人站在门口,贾琏一脸惊讶:“姜大人?”说完,侧开身体,“姜大人请进。”
姜大人走进贾琏的房间,从袖子里拿出一瓶药放在桌子上。
“骑了一天的马,你的大腿肯定被磨掉一层皮了吧?”
“姜大人怎么知道?”
“我第一次骑马出远门的时候就是这样。”姜大人一脸温和地说,“这是我经常用的去伤药,效果不错,拿来给你用用。”
特意来送药?
恐怕不止这么简单。
“那下官就不客气了,谢谢姜大人。”虽然他有药,但是上司特意来送药给他,他不能不识相地不要。
“没想到你的身体不错,居然能吃得消。”
“下官虽然看起来文文弱弱,但是身体很结实。”
姜大人故意拉着贾琏,大声地说了几句话。
贾琏也很配合他,故意大声地说话。
“贾琏,等到金陵还有三天的路程时,我希望你和我们分开走。”姜大人小声地说道。
“姜大人的意思是?”
“到时候你装病,故意留在驿站,我会带着朱大人和沈大人先走。”姜大人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摊开在桌子上,“我会带着朱大人和沈大人走官道,我们走后,你立马抄小路去金陵。”姜大人手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路,“从这条路去金陵,你一天就能赶到,会比我们提前两天到达,这两天你隐藏身份,在金陵四处看看,了解下具体情况。”
贾琏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下官明白了。”
“我是钦差大臣,提前走不了,甩不开朱大人和沈大人,所以只能靠你先去金陵。”
“下官明白。”
“你了解到金陵的情况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擅自做主的行动。等我到了,你再跟我说,由我来处理。”
“好。”
“那就麻烦你了。”
“姜大人客气了,这也是下官该做的。”
“等我到了金陵,你就专门的负责赈灾的具体事宜,其他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姜大人不是怕贾琏抢他的风头,而是为了贾琏好,和金陵的官员打交道这种事情,还是他来做比较好。贾琏一个刚进官场的人,根本不是金陵那些老奸巨猾地官员的对手。
“下官知道。”
“你和朱大人,还有沈大人不要走得太近。”姜大人提醒道。
“下官记住了。”
姜大人突然提高声音:“这个药,你早晚擦,伤口会很快就好。”
“谢谢姜大人。”
“时间不早了,我也不打扰你休息了。”
“姜大人也早点休息吧。”
贾琏刚把姜大人送走,接着朱大人就拿药过来了。朱大人让贾琏好好休息,没有说其他的话,然后就离开了。
朱大人刚走,沈大人也拿着药来找贾琏。
沈大人先是关心地询问了下贾琏的身体状况,然后说了一番关心地话就走了,也没有说其他的话。
朱大人和沈大人在出发前,都被他们的主子吩咐,在路上要和贾琏搞好关系。
大皇子叮嘱朱大人,在路上能拉拢贾琏就拉拢,拉拢不了也不勉强,但是如果贾琏在江南妨碍到他,那就除掉贾琏。
四皇子叮嘱沈大人,在路上一定要和贾琏搞好关系,要让贾琏知道他一直关心和在意他。还让沈大人保护贾琏,不要让贾琏在江南遇到危险,或者受到刁难。
沈大人问道如果贾琏妨碍到他们,他要怎么办。
四皇子当时想了下说,如果贾琏真的妨碍到他们的事情,不要杀了贾琏,把贾琏囚禁起来,然后带回来交给他,他会亲自处置贾琏。
按照四皇子的心意来说,他真的很想把贾琏囚禁起来,只有他一个人看到贾琏。
一夜无梦,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贾琏觉得舒服多了,不像昨天那么累,大腿上的伤和屁股也没有那么疼了。
一行人用完早膳,又继续赶路。
从京城到金陵,骑马的话,速度快的话,半个月或者二十天能到。慢的话,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多月才能到。
隆武帝给贾琏的时间,是在二十天之内赶到金陵。
在去金陵的路上,没有遇到危险,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一路上很平安也很顺利。
在离金陵还有三天的路程时,贾琏生病了,而且病得非常厉害。因为姜大人他们必须要在二十天之内赶到金陵,所以不能留下来等贾琏病好,只能让贾琏一个人留在驿站养病,他们三个人先去金陵。
姜大人带着朱大人和沈大人,还有大部队先走了。
贾琏就留着他两个侍卫照顾他。
等姜大人他们出发半天后,贾琏的病就好了,带着两个侍卫从小路出发赶往金陵。
第八十九回
在来金陵之前; 贾琏大概地想象了洪灾造成的惨状; 但是没亲眼看到; 根本无法想象现实更残酷。
因为之前一直赶路; 走的都是官道,看到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有看到一个难民。他们一行人在心里安慰自己; 说不定情况没有他们想象的糟糕。
靠近金陵时; 贾琏和两个侍卫被眼前的景象惊倒了。山里的树木被洪水冲的东倒西歪; 山中的道路被石块碎土阻挡,山下的村庄……已经不能说是村庄了,准确来说是一片废墟。
不仅这样; 山下的稻田也被冲毁了,泥泞一片,根本分不出是稻田,还是废土。
让贾琏他们被惊倒的不是村庄和稻田被毁的画面,而是山下有不少人的尸体和动物尸体。
上辈子; 贾琏生活在红旗下; 社会太平; 除了在电视上,或者家里死人,才看到死人; 几乎看不到死人。而,现在他突然看到这么多尸体,说实话他真的被吓到了; 而且吓得不轻。
贾琏身后的两个侍卫看到一片尸体,先是怔了下,随即很会就恢复正常了。他们见惯了生死,对生死也变得麻木,但是看到眼前这副惨状,还是会被惊倒。
两个侍卫见贾琏一张脸变得苍白,一副惊悚地表情,心里忍不住同情他。这位贾大人从小锦衣玉食,第一次出远门就看到这副惨绝人寰地情况。
“贾大人,您没事吧?”陈侍卫开口问道。
贾琏像是没有听到陈侍卫的话,一双眼呆呆地望着山下。
“贾大人?贾大人?贾大人?”王侍卫叫了好几声,贾琏依旧没有反应,像是吓得失了魂一样。
王侍卫看了眼张侍卫,目光里充满担忧,这个贾大人不会被吓傻了吧?
张侍卫抬手轻轻拍了下贾琏的肩膀:“贾大人?”
肩膀突然被拍了下,贾琏惊得瞬间从巨大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一脸歉意地望着张侍卫:“抱歉,我被山下的情况吓到了。”
两个侍卫没想到贾琏会这么坦率,要是换做其他人,肯定掩饰自己刚刚的惊恐。
“贾大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吧,会被吓到也很正常。”
贾琏一脸苦笑:“第一次看到,金陵的受灾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明明在洪水爆发之前,皇上就下旨到江南,让官员们安排转移老百姓,没想到还是有老百姓被洪水夺走了生命。
张侍卫说道:“贾大人,我们赶快进城,打探下情况。”
贾琏微微点了下头:“你说得对,我们还是先进城,希望城里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
三人一路上,看到不少人的尸体和动物的尸体。最让三人心里不好受的是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孩子的脸埋在母亲的怀里,看不到眼神和表情,但是母亲的眼神和表情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位母亲的双眼里充满惊恐,表情绝望。可以想象到在洪水冲过来那一刻,这位母亲是多么地害怕和无助。
贾琏心里非常不好受,请两位侍卫帮忙挖了个坑,把这对紧紧抱在一起的母子埋了。其实,一路上看到不少尸体,贾琏都想把他们埋了,但是实在是太多,他们要是一个一个地埋葬,今天就进不了金陵城。
等过几天,金陵的官员就会派人来埋葬这些尸体。洪水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处理好尸体,不然会引起瘟疫的发生。
贾琏他们三个人的心情非常沉重,在靠近城门的时候,发现也有不少难民往城里走。
这些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双眼空洞,神色呆滞,缓慢地走动。
城门口两个士兵把守,士兵的表情非常沉重,当衣衫破烂地难民缓缓走到门口的时候被士兵拦了下来。
“你们不能进去。”
“为什么我们不能进去?”有几个难民一脸愤懑地叫道。
“城里的难民已经很多了,容不下人了。”士兵板着脸,冷酷无情地说道。
“我们要进去,放我们进去。”
“两位大爷,你们行行好,放我们进去吧,不进城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不行,不能放你们进去。”左边的侍卫冷声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