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嗨,这不是送来的礼物吗?
罗阳大喜。
不断有清军的队伍,向着东北方向而来,在玉田镇,罗阳军隐蔽在镇子的外面那已经高耸起来的庄稼地里,笑得格外诡诈。
八月中旬的北方,正是玉米田最为繁茂的季节,青纱帐遮蔽了天日,一望无际,只给大地留下了狭窄的田间道路,就是那曾经宽敞的所谓官道,远看过去,也是一线灰黄的狭土。
“唉,这日子过得,真是苦啊!”一个清朝的官员,忽然叹息道。
“是么,这该死的发匪!”又一个官员随声附和。
在这两名官员的身边,还簇拥着不少的官兵,还有大量的车马,因为天气炎热,这帮人早就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了。其他的官兵,也在怨声载道,咒骂着华夏军。
“难道,这回我们大清会被赶回老家么?”第一个官员又问。
“放心,老哥儿啊,不会的,咱们大清一统江山万万年呢!就是先前,英国法国的鬼子多猖獗?咱皇上北狩承德,那又怎么了?鬼子们还得把他老人家请回来,哼,没有咱八旗子弟,那些不服水土的洋鬼子,就无法生活!”
一接到这话题,两个官员就议论得很是热烈,对清廷的忧虑,对时局的乐观祈祷,唉声叹气,奇妙地夹杂在一起,就是身边的其他官兵,也参加了近来。
“站住!”几名清军官兵从青纱帐里钻了出来,举着洋枪。
“你们?”被堵截的清军先是一愣,继而勃然大怒:“你他娘的干吗?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扯!”堵截的清军官兵一挥手,青纱帐里又出来了更多的人,还有数十匹战马,一个个武装到牙齿,气势汹汹的清军,给人敌视感。
“喂,滚开,哪里来的不识相的兔子哥哥!”出头的清军小官儿,带着邪恶的表情,面对拦截的清军,玩味地笑着:“莫非,你要献给大爷你的菊花么?”
拦截的清军,自然不知道菊花何意,所以,有些呆。
“哈哈哈哈。”北上的清军官兵,一阵大笑。
“你们干什么?往哪里去?北京城正在戒严,防范华夏贼军,你们怎么逃跑啊?”跟多的清军骑兵从北面过来了。这儿一带,是北京城东北的一带翠绿的庄稼海洋。
“去你大爷的,赶紧滚犊子,否则,大爷就要以干扰朝廷公事的罪名,修理你们啦!”一个官员,一脸肥油的,骄傲地喝道。
“是啊,赶紧走开,我们是太后和皇上派遣的,往沈阳搬运物资的大内禁军!知道不,大内禁军!”另一个家伙,更加狂妄,甚至将军刀抽出来,在拦截者的脸前摇晃着。
“大内禁军?真的假的啊?不会是骗人的吧?”拦截的清军,一看就是绿营一类,甚至更差。
“你没长眼睛啊?滚!”大内禁军发威了。
“可是,皇上吩咐我们守卫在这儿,阻止官军逃亡呢!”拦截的将领,过来了。
“谁逃亡啊?”大内禁军的脸色更不好看了。“谁胡说八道啊,是不是活得腻歪了?”
大内禁军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讲清楚了细节,可是拦截者笑得更开心了。
罗阳骑在马上,挥挥手:“快快,别磨几了,让我们检查检查,否则,谁也不能过!”
大内禁军自然不干,其军官挥舞着军刀就砍向一个拦截的士兵,谁知道,他还没有砍到,那小兵一晃步枪,喷灌出一古都火焰,将那大内禁军的军官扑倒在地。
“啊?杀人啦!”大内部禁军大乱。
罗阳的骑兵部队,将这股清军运输部队全部包围起来,加以俘虏,三百多人的部队,驱赶着马车,正将大量的大内宝贝,捆绑起来,装在箱子里往东北沈阳运输,因为,清廷估计,保定一旦失守,北京就难以保证,所以。,提前将宫廷的财物往沈阳转移,这是吸取了四您前和英法联军冲突的教训,那时,没有及使将北京和圆明园得人心财物运转走,结果被英法军洗劫一空。
罗阳打开箱子一看,呵,里面不是金银就是珠宝,还有更多的古董字画一类,珍珠玛瑙啥的,虽然不懂得真假货色,可是,大内禁军运输的绝对是好东西啊。
把清军拘捕关押了起来,罗阳军干脆派遣部分官兵,扮演成了清廷的大内禁军,继续招摇撞骗在这一带。
“暂时不要露面啊,我们就在这儿休整,同时等待清廷来孝敬咱!哈哈哈。”
罗阳地话,让各位官兵都很兴奋,那大量的木箱子里的财宝,晃花了大家24k的纯金狗眼,大家兴奋得几乎发疯,纷纷夸奖大清就是富得流油,多多多拔上几把!
还真别说,从这儿,清廷派遣的官兵和运输车队,络绎不绝,于是,统统地落入了罗阳军的口袋里,罗阳军大发横财。仅仅一天时间,就有四个运输队被堵截,金银珠宝的箱子装了三百多大车啊!
一千名大内禁军的衣服,便宜了罗阳军,于是,他惯有的流氓风格被施展了出来,他亲自出发,带领千余名官兵,穿上了人家的服装,然后,背后是换装了普通清军的骑兵部队,三千余人,携带了十几门飞雷炮,向北京城进发。
罗阳生性,最喜欢冒险,现在,清廷崩溃在即,他当然不肯错过这个好机会了。
罗阳的后面,又有增援后备的骑兵两千余人,还有一个炮兵团,这实力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罗阳还火速派人通知了鲁王任化邦,要他做好增援,直接对话进攻北京城的准备。
有恃无恐的罗阳军,大摇大摆地南下,插向了北京城下,路上,又将三拨清军的运输部队全部拦截,人即逮捕,物尽没收,可谓大获全胜。不,没有费一枪一弹,所谓的大内禁军,统统是满族的八旗纨绔子弟兵,很多都是官员们的家族子弟,作威作福可以,好逸恶劳可以,但是,真正的玩刀弄枪,那不过是作作样子唬唬人罢了,许多人,连平时的训练都没有参加过呢,连洋枪都没有见过呢。
这时候,从北京城的方向,也有大量的人流车马,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北方向,撞着罗阳部队的面而来,经过询问,他们是北京城里居住的富豪们。知道了华夏军的北伐势力非常强大,他们继续了八年前太平军北伐部队威逼时的惯用伎俩,逃呗。
罗阳部队没有任他们乱逃,而是借用皇帝的名义,迫使他们返回:“皇上和两宫太后说了,谁也没有想到要是没有朝廷的旨意乱逃,就是动摇军心国本,要杀头的。”
谁想找死啊?大家只有哭哭啼啼的返回了。
尼玛,富豪们大量往国外移民啊?移民个屁,老子不许。
第三百六十二章 城外摩擦
满清的北京城防御能力如何,罗阳不知道,可是,他可以派军试探啊。
“嗯,你,你,还有你,你们立刻向北京城发起袭击,注意,最好能够混进去。”
一个步兵营就想试探出清军的虚实,当然有些异想天开,所以,这活儿罗阳自己是不会干的,派遣了官兵出击,自己守在北京城的东北面官道两侧,等待着消息。
很快,任化邦的骑兵五千人,赶到了这儿。成为坚实的支柱。
单纯靠骑兵突击,未必能打下北京城,要知道,此前,捻军最兴盛时,有二十万骑兵呢,仍然不是清军的对手,不仅是战术战略,训练问题,清军的大炮实在厉害。
等待了大半天,将路上的逃难人群都赶回了北京城,顺便再抢劫一些财富,打的旗帜是朝廷的惩罚。反正,这些富人的财产,别指望来得多么地道,特别是很多官员家属们携带的财产,不黑就黄就灰,难得有白的。
终于,前面传来了消息,渗透侦察的一个步兵营失败了,牺牲了百十号人,居然没有骗进城去,营长愧疚得要死。
“别怕,我们去报仇!”罗阳恼了,立刻整理了全军,几乎万人的部队,骑兵,步兵炮兵的联军,浩浩荡荡,向北京城的东北杀去。
北京城的城门有几座,在哪一个方向,多少人防守什么的,罗阳一概不知,但是,找到蜂拥而来的逃难人群逆向出发就是了嘛。
“回去回去!立刻回去!”前面扮演成清军,还是大内禁军的华夏部队,驱赶着人们,立刻返回。
这些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主儿,带了大量的家人和财物,也知道了有人拦截的事情,还知道,刚刚在城南一带,发生了交火,冒充清军的匪徒袭击了城门附近,先是非常迅速地杀进了城门,接着,被城门附近的清军用洋炮轰了出来。炮声一响,城里的富贵人家再也憋不住了,死命地往外面逃。
这就是钱塘江潮啊,拦都拦不住!
华夏天国军是仁义之师,可是,面对这些人,还讲什么仁义,罗阳一声令下:“给我招呼,全部逮捕了,男人给老子逮捕,女人给老子留着,金银财物什么的充作军费!”
也许是狭隘的底层心理作用,嫉妒吧?反正罗阳在这时候出台的政策,相当激进,结果,让所有的华夏军官兵大吃一惊,随即,欣喜若狂!
“锐王让咱抢东西啦!”
“还有,抢美人了!”
“那还不抢劫犯啊?不抢白不抢啊!”
华夏天国军群起而攻之,将成千上万的逃难人群给抢了。
罗阳无聊,随意地将拘捕的人员抓来审讯,一问,都是官员之家的,亲戚的,或者大富豪什么的,反正,穷苦百姓的,普通小康水平的,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逃难。
“哼,不是什么好东西,来人,都给我捆绑起来,捆成一串儿!”
当然,这里更多的是下人,富贵人家的家丁,仆人,管家帐房一类的,还有许多的保镖,在部队的抢劫面前,这些家丁保镖啥的也很厉害,直接抡起刀枪就干架,可是,华夏军岂能是你敢挑战的?立刻抡起了步枪,瞄准了他们的胸膛:“好,你砍,你砍,随便你砍,到底是你砍得快还是我洋枪搂得快!”
只有少数几个家丁反抗,保镖偷袭,都被华夏军很快制服了。
呵,漂亮的姑娘媳妇真不少啊。
罗阳看得心花怒放。以前,在现代社会,不管轻易乱瞅人家的闺女,不好意思,自有,人家闺女媳妇的,一到夏天前后,都穿得那个薄露透啊,他都不好意思看!现在,也是热天,满清的富贵人家的女人,嘿嘿嘿。
其实很多的女人,都是富豪和官员的小妾,有的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我靠,一个比一个俊俏啊。
“要善待那些女人,注意,我们不是土匪!这些女人,如果是正当人家的,倒也罢了,否则,我们要没收了,然后发给我们官兵作老婆的!”
步兵营袭击京城的失败,让罗阳焦急不安,为了激励官兵的斗志,他临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比如女人和金钱的奖赏。
“破城以后,只要完全歼灭清廷,则凡我华夏天国军,每人赏银百两,美女一名!”
罗阳的话刚一落地,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在场的逃难官员富豪们,脸如纸白,而华夏官兵,山呼海啸!
逃难的家伙这才注意到,自己竟然主动地钻进了华夏匪徒军的圈套里了!
被堵截的家伙们,那个后悔呀,几乎将肠子都后悔青了,可是,只有束手就擒。
华夏军士气大振,立刻雄心壮志地奔赴了北京城门外,东北一角,遇见了清军救援的部队,因为,清军已经发现了不对,被堵截的部分逃难人群,已经折返城下,哭喊着求救,还有枪声传来,所以,清军的一个数百人的骑兵,急急忙忙赶来。
“住手,住手,你们是干什么的?”自以为是官军的清军,非常狂妄,以为是一些地痞流氓的捣乱,所以,气势汹汹地冲上来。
华夏军的前锋大喜,这不是送上门来挨宰的货儿吗?二话不说,装作很傻很天真,等人家到了跟前,突然发作,又是步枪打,又是手榴弹炸,那个猛烈的火力,将人家弄得出晕头转向。
清军大败,死伤数百人,狼狈逃走了。
“追,追!”华夏军的骑兵,立刻跟了上去。速度极快,跟随着人家往前冲,要不是清军守城部队心狠手辣,直接把城门卡死了,也许就给他们混进了城里去了。
“打,打!快打呀!”城上的清军官兵,早就发现了不对,将城门关死以后,立刻用刀枪棍棒往下面招呼,特别是那种炸弹,从英国等地方进口的武器,朝着下面乱扔。还有各种洋炮,火力也相当猛烈的,掉转了方向,对准华夏军的骑兵,可着劲儿轰起来。
华夏骑兵一见再次偷袭不成,也只有转身而逃了。
可怜的是清军城外部队,有好几个官兵被卡在城门缝里,直接挤压成了扁子,人还没有断气,在门缝里嘶声哭喊:“救命,救命啊!”
华夏军骑兵在败退之前,也恼羞成怒地攻击了城下的部队,清军损失惨重,因为,他们的武器很简单,而且,被人家兜了屁股,能够逃回城中,或者在城外活着的,不过二三成。
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廷挣扎
两次袭击失利,让罗阳更加小心谨慎,他彻底地放弃了惊扰敌人,然后在北京城的北面大肆劫掠的美好计划,而是暂缓进攻,派遣通信员继续北上,调集了鲁王任化邦的全部骑兵,向北京城兜来,自己也派遣人员,反复侦察北京城。
夜晚,北京城头,清军点燃了灯笼火把。不时地照耀着下面,寻找着敌军进攻的痕迹,巡逻的部队将城墙都踏得格外响亮,几乎无眠的夜晚,清军加强了防御,到处都是士兵,大炮对准了一切可疑的地方。
罗阳因为炎热,也没有睡,其实这时候就根本睡不着,蚊子什么的一大群都来轰炸,玉米地外,遮掩了的凉风,几乎吹不到官兵的身上,汗流浃背的待在城外的半地里,大家都很憋火,甚至有士兵干脆去调查被俘的女人,趁机戏弄一番。
在严肃军纪的时候,罗阳用望远镜子观察着城上,揣测着敌人的部队行踪和炮兵的位置,数量,以及威力,默默地演绎着进攻的节奏,方案。
其实,这时候,清军更是惊弓之鸟,忐忑不安。白天,两次袭击战斗,虽然击退了敌人,清军却知道,敌人已经渗透到了城下,各种告急的消息,雪片一样飞向了皇宫,让皇宫的两宫太后们,焦急得要哭了。
同治皇帝仅仅七岁,什么也不懂得的孩子,能指望什么?
“姐姐,您还是先移驾沈阳吧!”西太后认真地说,灯光下,她的美丽脸庞,闪烁着泪光。
“不,妹妹,这是先祖的地方,我们再苦再难也要坚守着,不能放弃!”东宫皇太后慈安很是坚决,其实那是一种气恼地表示。
“姐姐。不能赌气啊,四年前,英法夷人威慑,大行皇帝不是北狩承德了么?”西太后今年,才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节,却已经做了寡妇,还高高在上的,那种高手寂寞的政治层辛酸,憋在心里,极为痛楚。
“我?”
其实两宫太后,都在犹豫,也在内心煎熬挣扎,最终,慈安决定第二天就走,对于北京城的防务,敌人的威力,西太后还比较冷清,她力主部分人先走,由她在京城稳定人心,和华夏军一战。
“若是我军不战而走,恐怕人心崩溃,再也无法收拾!”
面对满清的残废局面,两宫皇太后也进行了积极的争取和努力,千方百计,比如,很早就对英国法国提出了援助的恳请,那些国家也基本答应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不听了动静,任凭总理衙门的人整天吹,人家也没有下文,想要武器弹药,英国和法国倒是爽快,许多的船队护送着大批的武器弹药赶来了,在天津码头上堆积如山,但是,那价格坑奶奶啊。
购买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清军才有胆量在北京坚持,而且,清军已经迅速从东北和蒙古地区,其他地区,包括山西一带,召集了众多的部队,来北京城防守。
“两宫皇太后,恭亲王在宫门外侯旨!”太监们禀报。
“有请,快请!”西太后果断地站了起来邀请道。
恭亲王进来了,他虽然举止有度,却脸色铁青:“太后,奴才但请两宫皇太宫,在明日迅速移驾沈阳,或者热河承德,”
“嗯,为何呀?”明知道原因,西太后还装模作样,显示自己的胆略和气度不凡。
恭亲王只得讲述了种种理由,最后道:“敌强我弱,形势逼人,且南方湘淮军次第歼灭,贼军势力强大,非同以往!”
小皇帝也被领了来,在养心殿,进行了清廷的最高军事会议,几名军机大臣都被邀请来,甚至,六部的尚书也到了,总理衙门的几个官员也在,人才济济的清廷,表现出了不同明末崇祯皇帝最后时刻的凝聚力。
大家商量了很久,决定迁都,由皇帝和两宫皇太后带领部分人员北上沈阳,而由恭亲王继续防守北京城,至于说华夏军的军使发出的谈判信息,恭亲王也表示,可以接触,以争取援助的机会。
恭亲王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大清命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提出了好几项挽救措施,也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比如,根本的机会在于,向英国法国甚至是俄国恳请援兵,为了争取援军,可以作出最大限度的让步,甚至将江南一带地区,东南沿海一带的一省或者数省都割让,也可以答应!迅速联络两湖的湘军残余,浙江的左宗棠,要他们迅速地增援北方。
“好!王爷用心良苦,胆略过人!”几个官员夸奖着。借以遮掩自己的无能为力。
“到底是要赔款还是割地,需要商量啊。”大学士倭仁和李鸿藻都表示,宁可许多大量的款项,也不能割地。
“款项?我大清连年战乱,财政已经非常紧张,莫说款项,就是自顾都无法圆通了!”恭亲王生气地说。
尽管恭亲王是总理衙门的大臣,是军机的领班,可是,他的权利还是受到了许多制约,好几个大学士,在西太后的指使下,已经处处和他对抗了。
“可是,割地实在有损于国体!”倭仁道。
“迫不得已而为之!”恭亲王摇头道:“只要能过得这一关再说,如果京城不守,再多的疆域也都是匪徒的了,与其被家奴所夺,何不赠与友邦?”
“好!”西太后大为赞赏,反正她也有一个可怕的直觉,此次来的匪徒军,不是八年前的林凤祥李开芳了,大清的危险,迫在眉睫。
对领土与金银之间的平衡关系,御前会议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立刻向北京城里的各国公使求援,不管他们提出如何苛刻的条件,都会答应。“如果英国等列强,真的提出了长江以南的领土要求,我方如何应对?”
李鸿藻倒不是多么科学精细,而是固执。
“只要洋人能够保护我大清不灭,则无论多少土地金银,都可以答应!”西太后果断地说:“本宫以为,若西洋诸国能够干预我国事务,灭掉华夏天国军的匪徒,延续我大清的国脉天运,就算是黄河以南的地土,也可以答应!”
在西太后的主持下,御前会议确认恭亲王为请廷的全权代表,第二天就到外国公使团恳请援助。至于保定来的华夏天国的军使,不予理会,清廷已经判断,那是华夏天国的一个诱饵,幌子。
夜深了,恭亲王出来,亲自赶到了城墙上,观察着敌军在城外的动静,可惜,青纱帐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漆黑的夜幕下,那里更加凶险。
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兵激战
夜间,清军的防守更加森严了,所以,罗阳的部队没有任何东经,安然地休整着,直到拂晓。这个时候,是一般人最容易疲劳的时候,所以,华夏军官兵的进攻时刻到了。
炮兵团的数十门飞雷炮,架到了城下,在黎明前的最黑暗时刻,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清军在城上,觉察到了情况,立刻打起精神,将洋炮等掉转了方向,集中打击,不等华夏军进攻,炮弹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剧烈的爆炸,引起了明亮的火光,不时有华夏军官兵被击中,伤亡。
整个大地都被清军的炮火耕耘着,震撼人心的炮声,爆炸的恐怖情景,将城下一大片地区都覆盖了。成百上千的清军,迅速往城墙上增援,大量购买的新式武器,也让他们壮了胆子,“快,快,匪徒们要攻城了!”
“上啊,打!一定把长毛打下去!”
清军奋勇,也相当凌厉,密集的洋枪弹雨,轰击在城下。硝烟弥漫处,几乎呛得众清军官兵,忍受不了。
一名清军游击将军,带领几名把总千总的,迅速赶来指挥战斗,数十门洋炮,成为最恐怖的存在。
罗阳怒了。想不到清军的火力也如此凶悍。
没有他的命令,所有的华夏军官兵,不得随意开枪放炮,所以,华夏军忍着敌人的肆虐,安静得等待着消息。
华夏军的炮兵团,将洋炮都摆到了足够的位置,然后,才一声令下,突然反击。
华夏军的进攻,确实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因为对敌军的装备什么的不熟悉,所以,前沿的进攻就是试探,当清军得意洋洋地轰击着的时候,大笑的时候,信心爆棚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人家的圈套里了。
华夏军的洋炮部队,在青纱帐里,已经看清了清军的炮兵位置,那一团团山水的火光之处,不就是敌人的大炮吗?晨曦逐渐清明起来时,那些火光格外明显啊。
华夏军的大炮数量,并不比敌人多多少,但是,这是后发制人的招数,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火力控制成为必然,所以,炮兵成为战争之神。
罗阳亲自操纵一门洋炮,瞄准了前面的敌炮位置,并且,要求两门以上的大炮,瞄准敌人一门火炮,务必在开战的时候,一举歼灭敌人。
几乎不用任何瞄准装置,罗阳就能够套牢敌人的目标,这是一种天赋。
第一个目标被套牢了,而那里的清军炮手,还在猖狂得意呢。
猛烈的轰击,骤然一响,罗阳的号炮发出了攻击的指令,随即,所有的华夏军的大炮,都发出了冲天的怒吼。
这下子,清军遭殃了。
在缺乏正规炮兵知识训练的清军,虽然有大炮无数,却被华夏军的炮兵袭击,虽然华夏军的洋炮瞄准的目标很有限,几个炮瞄准一架,可是,绝对准确无误,一轰一个准儿。
轰轰轰烈烈的爆炸声中,清军在千米以内的大炮位上,就有三成被全部消灭掉了,人员被炸光,大炮被炸毁。几乎没有任何遗留,就是附近援助的步兵,也尸体横飞,惨不忍睹。
罗阳的炮兵团,立刻转换目标,对准新的敌人炮兵位置,反正,刚才已经看好认准了,几炮一个,套牢就打。在八百多米的距离上,将清军的城上大炮给端了。
这边炮战的时候,城下预先赶到的华夏军,飞雷炮的炮兵,也兴高采烈地反应了。
之前,他们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死伤不少,可是,这是相对而言的,大家很是聪明地将飞雷炮一翻,盖住了炸药包等,或者,挖掘了斜的坑道,保存了弹药。
因为位置分散,华夏军的损失被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等远程炮兵进行轰击的时候,飞雷炮部队立刻行动起来,伤亡的官兵被迅速替补,更多的步兵从青纱帐里隐蔽处冲出,携带着武器上来。
用了仅仅五六分钟,华夏军的洋炮部队,就将城上的敌军轰光了。
因为清军的炮弹都堆积在城上,一旦被爆炸引燃,都是一群大炸弹啊。因为华夏军的炮兵,实行了集体协作,所以,准确率绝对高得惊人。
即使清军大炮还没有被炸光,炮手已经炸没了,或者炸跑了。
集体协作战术,是最基本的战术,在精确制导技术出现之前,这是最佳的攻击技术,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打击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空军袭击,中国高射炮兵就采取了这样的预先确定联合炮击空域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常识,对于一个炮兵老兵来说,那还不容易啊?
飞雷炮接替了远程的洋炮,成为打击的主力,只听咣咣咣咣一阵阵的怒吼,无数的炸药包飞了起来,轰到了城墙上,有的,则远程轰击,轰进城墙内。
在轰击的时候,数百名步兵已经携带了绳索,急急忙忙赶来,朝着城墙上一抛,牵扯住砖石,立刻攀登。
洋炮停止射击,但是,向前推进,飞雷炮成为战斗的主力。
清军赶来增援的部队,吓懵了。
“我的天,这是什么炮啊,这么厉害!”
刚往前冲锋的清军人群,立刻被爆炸的硝烟吞噬,硝烟刚清淡些,就能看见,那些官兵,几乎十不存一!
著名的清朝御史,后来名闻天下的张之洞先生,这时候作为督战的文员,亲临了现场,有幸看到了敌军重炮的威力。
铺天盖地的硝烟,将清军驱逐得远远的,后来的清军,在军官地死命下,也不敢乱动一步。
许多军官自己,看着看着,转身逃跑了。
三千余名清军,在城墙上冲来的时候,被迅速地轰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呼喊一声,逃之夭夭。
也不是没有勇敢的人,清军的八旗军中,就有一支劲旅,连骑兵带‘步兵,死命地往前面赶,想堵截住敌军的突击口,因为,他们偶然看到,在硝烟的背后,正有无数的华夏军登上了城墙。
可惜,三发飞雷炮,就将这群勇敢到莽撞的清军,被炸得乱了套儿。
持续不断地轰击中,华夏军步兵已经攀登上城,三百余人为先锋,朝着清军射击,接着,顺扎城墙台,冲锋到了构筑了复杂工事的城门搂附近,将清军的步兵击溃。
战斗很激烈,清军很勇敢,以洋枪和炸弹来对付华夏军的洋枪手榴弹,旗鼓相当,所以,华夏军死伤了一半,才暂时实现了目标。
攻破了城门,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小心,因为,华夏军的飞雷炮,可以迅速地赶到这里,运输到了城内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完胜清军
罗阳赶到了城门口,率领部队登城,大量的华夏军官兵,迅速入城,但是,没有直接沿街道进攻,而是等待着清军的反击。进攻的话,在武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损失会很大。
炮兵全部来到了城上,尤其是那些洋炮部队,目前确实是最强的大打击力量,而飞雷炮,是轰击敌人步兵的重武器,在敌量装备洋炮的情况下,它们的威力受到了影响。
四千余人的部队,将后续的炮弹炸药包等都运输到了前线,占据了千米的城墙,依托城楼,城下的部分民房,设置了层层迭迭的防御阵地。
罗阳的估计没有错,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以后,清军的大部队聚集起来,向着这儿发动了致命的冲锋。
清军数名总兵被派到了这一线,因为城门的失守,将动摇整个清军城市的防御阵线,所以,清廷勃然大怒,一万余名部队,被调遣到了这儿。
华夏军岿然不动,等待着敌人的进攻。而清军立刻朝着华夏军的炮兵轰击了。
华夏军估计了敌人的进攻,采用了蒙蔽的手法,将被炸毁的清军城上洋炮,挂上了华夏军的旗帜,还派遣了部分官兵匆匆来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清军使用洋炮数十门,猛烈轰击,然后,以步兵攻击。
华夏军依然暗中按照罗阳的吩咐,隐蔽忍耐。
“匪徒军很猖狂啊!”清军官兵,也有担忧。
不过,令他们高兴的事情出现了,一大群的华夏军官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