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贼军不过耳耳!”左宗棠也加紧巡视着城防,叮嘱各官兵将领,严防死守。

清军的官兵是自信的,因为,他们追随左宗棠战斗一年多来,几乎从未失败过。对于曾国犯军和李鸿章军的覆没,也没有人相信,大家只觉得,这是一股突如其来的匪徒,一旦打下,则太平天国军将再无任何反扑的能力。他们不相信这是华夏天国军,也不相信罗阳是一个统帅,还以为,这是太平天国李秀成的部署。

攻城之战,最重要的是炮兵,罗阳军的洋炮部队,已经架设好了,在一些沟岸上的构筑堡垒里,瞄准了城上位置,更多的飞雷炮,则隐蔽在附近。一旦战斗开始,那些炮兵就会将大炮推进,抵近射击。

左宗棠军也在城上调整着大炮,随着华夏军的调整而调整,他们相信,以杭州城的坚固城墙,自己数量充足的洋炮火力,可以击垮任何一支持来犯的敌军。

“罗阳?哼,你会知道我左宗棠厉害的!”左宗棠捋须而笑。

第三百五十七章 轰破城门

当天夜里,清军对城西的华夏军发动了袭击,数百名清军在漆黑一团的夜幕下,悄悄地潜伏出城,摸索到了华夏军的阵地上,突然进攻。

华夏军在沟壑的岸上长墙里,对清军的袭击,早有准备,都葡伏不动,当清军蜂拥而上时,才点燃手榴弹轰击。

剧烈的爆炸声,将清军遮掩了,引燃的一些干柴,也辉映出了清军的动向,在沟壑里冲锋前进的清军,立刻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激战继续,华夏军枪打弹炸,将清军驱逐了。清军死伤数十人,机敏地脱离了战斗,逃回城池。

这边战斗刚一结束,又有清军部队袭击了其他地区的华夏军防线,引起了激烈的战斗,因为清军袭击动作老练,一度得手,刺杀华夏军十数人,攻入了长围之内。

左宗棠在城墙上,以望远镜子观察,数名将领,也在判断着华夏军的反映。

“怎么样啊?”

“就那样吧。”

左宗棠没有吭声,这种小规模的袭击就是试探应手,检查敌军的能力,不决定胜负,所以,袭击开战不久,他的部队就纷纷返回了。

清军一连袭击了数处的华夏军,造成了人人惊扰的局面。看着华夏军的防范灯火,左宗棠冷笑不止。

左宗棠以攻为守的做法,效果相当不错,让华夏军官兵纷纷担忧起来,华夏军依靠的是火力,对夜战相当头疼。罗阳指挥官兵,严令坚守,不得lang战。

夜幕沉沉,终于掀起,晨曦来到了世界上,罗阳在小睡以后,恢复了清醒。

“锐王,清军很是猖獗啊。”各军官纷纷汇报。

“没关系的,就让他们再蹦达两天吧,不,再蹦达一天吧。”罗阳伸伸胳膊,打了一个呵欠,“今天,我们干掉左宗棠。”

“啊?”

反正,已经向左宗棠表示了敬意,表示了劝告,如果他执迷不悟,也没有办法,罗阳立刻召集了军官,巡视了各处的战地,吩咐大家破城。

见华夏军全线动荡,似有攻城的趋势,左宗棠也没有半点儿担忧,他不怕,甚至是渴望敌人来攻。如果敌人来攻城,他保证给华夏军以血的教训,用他的开花洋炮弹,将敌人炸成破烂。

华夏军的进攻,是重点突破,由罗阳的部队,集中了三十余门洋炮,突然从围城的沟岸上轰击,一起轰击清军的城南门附近的城墙上,不是要轰倒城墙,而是轰击城上的敌人。

大炮怒吼,炮弹呼啸,爆炸声声,瞬间,杭州城墙上,就硝烟弥漫,死伤累累。

清军也相当狡猾,立刻将所有的官兵都撤退下去,隐蔽了起来。

少数清军炮兵,则居高临下,对准华夏军的炮兵阵地,报复性射击。

罗阳一见,立刻再调集十余门洋炮过来,都是隐藏已久的,在计算好了位置以后,朝着敌人的炮兵轰击。

为了保证战斗的顺利,罗阳指示华夏军在三面都发动了进攻,大规模的佯攻战术,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迷惑左宗棠。

左宗棠没有恐惧,调配兵力,全线防御。同时,也敏锐地判断着华夏军的主攻方向,增援部队。

华夏军不怕左宗棠的聪明能干,反正,华夏军的大炮,是清军的数倍,连败清军淮兵和湘兵,缴获了太多的武器了。见十多门洋炮还不压制不了清军,罗阳又调集了二十门大炮,七十多门洋炮,终于压制了清军的炮火,将城上炸成了一片废墟,清军可怜的八门大炮,连炮带人,都报销了。

清军见华夏军猛轰城南门一带,知道形势不妙,立刻冒险从城墙上增援炮兵。

就这个空档,华夏军的飞雷炮群浩浩荡荡地从隐蔽的沟壑里调集出来,士兵们都滚着那粗大的铁桶子,向前迅速地翻滚着,然后,一到城下,就竖立起来安装发射火药,安装炸药包,,朝着城墙上轰击起来。

五十多门飞雷炮,无论射击速度还是打击的力量,都比洋炮厉害多了,从两头地方进行封锁性射击,将中间一段五百多米的城墙孤立起来。

正在救援的清军,刚接近前面,就被猛烈的炸药包的爆炸吞噬了。

清军的后续部队吓哭了,尼玛,这是打仗吗?这明明是找死啊。

以娴熟的封锁战术,实现了局部的孤立打击,飞雷炮群将城墙上的清军清除干净,而隐蔽着的清军,望着城墙上那烈火熊熊的可怕样子,根本无法接近,时而,还有几发炮弹,落到了城墙下,将隐蔽的清军轰成了碎片。

三千余名清军精锐,试图接近城南门,增援那里,堵截可能的敌军充分,可是,在猛烈的火力下,根本不敢前进一步。

“上,上。敢有不从者,杀无赦!”领军的将领愤怒了,挥舞着军刀怒吼。

清军不得已,全面冲锋,结果,纷纷被炮弹的烟幕吞噬了。

一簇簇的清军官兵,白白地牺牲于炮火的轰鸣之下。三千余官兵,真正能够增援到城上的,不过三百人,而他们,也没有待几分钟,又被炮火直接轰飞。

一个个炸药包运输到了炮兵阵地上,华夏炮兵干得热火朝天:“快,快快!”

在炮兵的轰击下,五百余名步兵,携带洋枪,手榴弹,刺刀等,大摇大摆地接近了城墙,在炮火腾开的地方,来到了瓮城外,瓮城上的清军,早就叫大炮轰光了,所以,华夏军步兵直接来到了城门,用炸药包堆积到了城门上,点燃,潇洒离去。

炸开了城门以后,华夏军步兵蜂拥而入,就这样,半个小时的炮战以后,华夏军轻易破城。

步兵一旦破城,立刻占领了要害,而炮兵也改变攻击方向,朝着城墙的两侧地带延伸射击,或者向城内的街道里轰击,给步兵腾开了方向。

后续的华夏军步兵,迅速通过了城南门,向着城市里面延伸,占领更多的地方。清军英勇抵抗,而且,洋枪和炸弹,他们也有,所以,依托着居民房屋和修筑的拦街工事,顽强射击。

华夏军的炮兵,迅速赶到了城内,洋炮因为运输困难,还在城外,由城上的华夏军步兵引导,攻击敌人,飞雷炮则大量运输到了城内,成为步兵的辅助工具,破城门二十分钟内,就有八十余门飞雷炮聚集到了城内,成为步兵的强大掩护。

这是恐怖的数字,一个个二十余斤火药的包裹,腾空而起,轰到二百多米清军的头上,砸得清军死伤惨重。

第三百五十八章 左军崩溃

毫无悬念地,华夏军攻入了杭州城,随即,利用优势的火炮,摧毁了清军的顽强抵抗,节节胜利。

清军大将徐战彪,是员智勇双全的干将,却在无法来应对野蛮到了极点的华夏军炮兵,在两军对抗的时候,开始,清军是有地理优势的,步兵隐藏在房屋的后面,决心逐屋逐街战斗,最大程度的消耗华夏军。

清军勇敢地战斗,娴熟地射击,将不少华夏军官兵击毙在前进的路上,或者侦察的街道口。

华夏军勃然大怒,立刻调集了飞雷炮,对敌人进行了轰击,居然将居民的房屋,一座座地全部轰塌了。

战后,不仅罗阳批评了炮兵,就是华夏军自己都觉得太过残酷,因为,将不少居民也轰死在房屋之内。

飞雷炮的威力太大,往往一炮就将隐藏的数十名清军一起报销。

清军根本不是对手,名将徐占彪,气得吐血数升,还得带领残余,向着后面逃脱。

在破城以后,华夏军的各处部队,立刻停止了佯攻,避免无所谓的损失。所以,也给了清军大量聚集,增援城南部分的机会。

左宗棠对于城破虽然震惊,却没有过分担忧,在他看来,只要清军随时随地一个反冲锋,就可以将华夏军压制,因为,类似的事情,在数年来的战斗中,出现很多了,最终,都是清军胜利的!

左宗棠亲自坐镇城南,调遣部队增援,还发出了杀气腾腾的军令,吩咐官兵死战,不得后退一步。

清军浩浩荡荡前进的姿态,让左宗棠大为欣慰,他亲自骑马出击,带领亲信卫队前往督战。

可惜,一到对峙线上,他就懵了。这是打仗,啊?分明是找死啊。

清军一簇簇一队队地往前冲锋,也一片片地被敌人轰倒,轰光,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和胳膊腿之类的东西,到处都是血,这里,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太可怕了!”左宗棠在心里喊着,嘴上却没有任何表示。

不多时,二百余门飞雷炮,全部进城,配备到了步兵队中,而步兵也火速地增加到了一万余人,分成数路,向着前面突击。

几门飞雷炮,肆虐着前面的街道和房屋,数十名步兵,随即占领废墟,搜捕清军残余。

清军大量的官兵,直接被炮弹爆炸的气lang撕扯成了碎片,还有的,则被震昏,半死不活地躺在街道和灰尘中躲猫猫。华夏军官兵上前,将他们捕捉过来,用绳子一拴,数个一组,牵连起来,就算了结了一场战斗。

清军的阵亡率高得惊人。

这不是战斗,而是屠杀!参加了战斗的华夏军官兵,纷纷这样回忆道。

清军的军官,侥幸能够生还的一些人,对此的印象尤其深刻。哪里是打仗啊,就是找死,真的找死,一大堆,一大群,等着人家来轰,人家的步兵远远的,连枪子弹都懒得打,只让炮弹来轰。华夏军的炮弹多得惊人。

这是土法炮弹,真正的洋炮炮弹,少得可怜,所以,只在城外压制战斗中使用,其余的,都是炸药包,土法研制的东西,只要有火药就能够制作,来源很广,数量很足。

“大人,大人,敌人,匪徒的发炮实在厉害,我军不是对手啊。”终于,一个军官跑来向左宗棠禀报了事实真相。

“发匪的大炮?哼,难道我军的大炮很少吗?”左宗棠何其不知道敌人的大炮厉害?只是,他已经气糊涂了。

生气是生气,左宗棠迅速改变了方法,他下令部队迅速回撤,只以少数兵力埋伏起来,用洋枪狙杀华夏军,迟疑敌军的进展。

“立刻撤向城东,准备从水路撤退!”左宗棠果断地说。

清军在城东一带,预备了江上的逃难路线,所以,才这么胆大包天。

可惜,清军的狙击部队实在太水了,根本搁不住华夏军的冲锋,一见清军纷纷败走,华夏军知道胜利已经在手,更加嚣张起来,士兵们甚至不听指挥,果断地渗透冲击,奋不顾身,尤其是城墙上的部队,用火力压制了敌人,沿着城墙突击,更加迅速地进展。

守候在城墙上的清军部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城西城墙上,堵截的清军两千余人,全部战死。战死是好听的,其实是全部被轰死。清军集中起来抵抗,会被大炮轰击,被手榴弹炸之,分散的话,又会被华夏军的步枪洋枪火力,聚集打击,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战斗早早地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清军全线崩溃,潮水一般朝着城东溃退。

罗阳进了城,吩咐部队火速推进,在得知清军一直东退的情况后,他派遣几支部队,向前渗透,穿插,还派人向城南潜伏的骑兵团下达了出击命令。

这支骑兵团,迅速赶回,因为敌情变化,要走东路,他们只能赶往城东,堵截敌人。

其实,情况根本不是罗阳想象的那么简单,清军早就搜集了大量的船只,不需要走城东的某处,而是在城内某处聚集,可以上船在钱塘江上逃走。

华夏军英勇突击,尤其是那些渗透的部队,更是勇敢,他们甚至改换了清军的装束,得以顺利地前进,一个百十人的渗透部队,甚至穿插到了左宗棠军的附近,差一点儿活捉了左大人。

另外一股渗透部队,一路狂风暴雨,将清军打得哭爹喊妈,终于穿插到了一处方地方,哈,前面不是江边?大量的船只啊。

少量的清军在看守,于是,他们冲上去,将其歼灭了。

因为武器弹药已经用尽,这帮小子们,直接冲上去和清军看守船只的部队肉搏斗,死伤不少,可是,一占领船只,他们就乐了“麻辣戈比的,给我烧!”

点燃的大火,迅速将船只烧毁了,为了防范浸水而涂抹的桐油,成为可怕的燃烧药剂,船只数十艘,在大火中灰飞烟灭。

这个部队,后来受到了罗阳的专门嘉奖,他们干掉了三十艘大船,二十五艘中小船只,这些船只,至少可以让两千清军逃走的。

战斗持续到了下午,因为渗透的华夏军的阻截,清军无法及时地聚集登船,只有继续战斗,到了后半晌的时候,终于杀开了几条血路,会师了。

左宗棠带领官兵,终于将自己的亲信将领们收拢到了一起,登船准备走。可惜,钱塘江潮爆发了。

浩浩荡荡的江潮,让清军的前锋船只迅速被席卷一空,后续的官兵,果断地逃离了船只,爬上岸来,才逃脱一劫。

左宗棠挥刀自杀,被拦截。

第三百五十九章 威胁利诱

清军没有直接投降,而是在左宗棠的率领下,向华夏军发起了致命的冲锋,这种自杀性的玉碎冲锋,后来被倭国人民广泛地学习应用,在太平的而战战争史上,给美国人深刻的印象。

华夏军胜利在望,所以,多少有些松懈,结果,被冲得很是惨烈,数十名官兵被屠杀,三门飞雷炮被丢弃了。

这是垂死挣扎不会改变整个局势的结果,当华夏军意识到了有大股的清军正在顽抗时,立刻,浩浩荡荡的‘大军围拢了来。

五万军队,只留一万余在外,其余的都拥挤进城,抄击清军,所以,兵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乱战乱胜,明战明胜,已经无法阻止了。

“你是谁?”罗阳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一名将领,清军的服装穿在他的身上,显得臃肿而狼狈,因为炎热季节,这衣服本就单薄宽松,现在,有汗有血迹兼有泪,滑稽过甚。

“将军,将我,鄙人是大清参将付某人,要杀要剐随意吧。”请将勉强鼓舞起了一些勇气。

“投降者依照原官任用,不投降者,以出卖华夏民族罪凌迟,”罗阳试探着这位的底线。

“啊,将军,我,我,投降!”这位哭了。

在生死攸关之际,选择投降并不为过分,反正,抵抗已经失去了一体。罗阳也没有苛刻责备他:“好,你在清军为参将,在我军任命为团长吧,哦,你知道左大人吗?”

“左大人?”

“是啊,左宗棠大人。”

见罗阳对左宗棠如此尊重,该名军官果断地泄露了秘密。

其实,也不用他泄密了,左宗棠就在战俘之中,而且,因为冲锋战斗,被华夏军的飞雷炮轰伤躺在地上迷懵呢。

打扫了战场时,天色将近黑了,一天的战斗再次续写了华夏军的神话,而将清军留守在南方的最后一股精锐部队消灭了。

清军一万八千精锐,连同七千附属的团练军,运输物资的长夫等,两万五千一百四十人,被全部歼灭,无一漏网,这期间,有的是被炮火击毙,有的被洋枪打死,有的自相践踏而死,有的被钱塘江潮吞噬,有的自杀,其余的还有部分因为伤势过重,第二天死去,总共,清军被击毙一万一千人,其余被俘。

华夏军立刻启动了人道主义救援方案,对于清军任何一名士兵,包括那些长夫们,也尽力地救援,安置在很好的地方,用药用水,对于城市的破坏,也勉力休整,对于伤害的百姓,更是抢救及时。

左宗棠在一座豪华的杭州土豪的宅院里,被安置了下来,他一苏醒,气势汹汹地用头撞墙壁撞门,想要自杀,没有办法,大家只有将他捆绑在床上,不‘使他有片刻的动弹之力,接着,禀报了罗阳。罗阳听到消息,火速赶来。

“左老将军!左大人!”罗阳三鞠躬,然后,拱手抱拳:“大人受惊了!”

左宗棠被捆绑在床上,视野当然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他只能斜着身体和脸:“你谁?”

“华夏天国军的执政官,锐王罗阳。”说着,罗阳亲自上前,给他松了绑,还给他揉着捆绑麻木的胳膊,叮嘱官兵还生伺候:“左大人是我中国国家的名将,也是我格外崇敬的前辈,尔等不得无礼,谁若是无礼,则本王绝对不会饶恕!”

罗阳安慰了他,又查看他的伤势,幸好是轻伤,皮肉伤,几天就会好的。

“以我军王爵的待遇,伺候左老将军!”

罗阳的态度,让左宗棠很是奇怪,“你,哦,罗阳,你为什么不杀了老夫?反正,老夫是绝对不会投降你们的!要老夫投降,你做梦去吧!”

罗阳一笑:“不杀您,是因为我们敬佩您的才华和人品,至于你投降不投降嘛,我敢肯定,你一定会投降的!”

“你?胡说!老夫就是死也不会投降的。”左宗棠战败以后,气急败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什么不投降啊?”罗阳逗着这位老将。

“哼,你们不过是毛贼匪徒,胸无大志,祸国殃民可也,至于建功立业,为国为民,全无建树,老夫身为大清一等臣子,岂能玷污志气节操,委身贼窟?就是你们千刀万剐,老夫也不会投降的。”左宗棠恶狠狠地说。

罗阳笑了:“那,左大人,如果您不投降的话,我们杀到了湖南您的老家,会杀光你的家族的,你不怕吗?”

“哼,老夫为国尽忠尽职,虽死犹生,至于家族之事,概莫能顾!”左宗棠斩钉截铁。

周围的华夏军的将领,也都认为,无法劝告左宗棠投降,甚至,他们暗暗地祈祷着,希望左宗棠不投降,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痛快淋漓地报复了。

胜利的原太平军将领,如陈坤书,黄文金等人,都希望报复,因为太平军在后期的战斗中,遭到了清军太多太凶残的待遇,大量的官兵和百姓,家属遭到了虐杀,十分残酷,所以,将领们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报复,他们的目光盯着罗阳示意他,劝降失败了。

“好,左大人,你不投降也可以,但是,你想过没有,你跟随的是什么人,什么国家,要拒绝的又是什么人!”罗阳对清朝的腐朽和无能,进行了讲解,又对未来的华夏天国的前景做了一翻描述。,左宗棠听得入了迷。

“左大人,你要投降的话,不是投降我们,不是投降华夏天国,而是投降华夏民族,投降顺应潮流的华夏人民,你要是一个汉子,一腔热血,愿意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话,你就和我们一起,你要是为满清政权效劳,愚忠而死,那不过是添加了一个汉奸毛贼的笑柄而已,华夏天国军必然一统全国,你就算忠诚于清廷,也是对国人和大局的逆反,忠诚于一朝代,和忠诚于民族大义,想必老将军思想透彻,想得清楚。”

“你?”左宗棠颇为触动。不仅在道理上,更在人格上,对罗阳尊重有加了,这个年轻的格局气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

“好了,老将军,老大人,您好生休养,杭州风景优美,是个疗养的好地方,晚辈不事情繁忙,好立刻起身北上,讨打满清,不能奉陪了,您歇着,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找我,或者南京李秀成,或者上海封竹火,”

“我?”

“哦,老大人,您知道骆秉章吧?”

“嗯?”

“他早就是我们华夏天国军的西北总督了,哦,我还警告您,如果您愿意合作,我们都好商量,如果您固执,那么,一万名清军战俘将遭到屠杀,一个不留!”罗阳威胁利诱道。

第三百六十章 骑兵远袭

左宗棠的事情,迅速结束了,因为,那都是善后工作,随便委任一个小官员都可以搞掂的,没有问题,所以,罗阳立刻决定了北上灭清的大计,对于南方浙江福建,两广一带的事情,他没有直接去官,而是委托了原太平军将领李侍贤担任了东南军区的经略使,实际上,负责全部的浙江,福建,两广地带的征战事宜,还给他配备了三万军队,只是,因为北伐事情紧急,南下的事情暂时搁置,叮嘱他先训练兵马,召集此间前流失的太平军部队,也招徕各处的愿意投降的清军官兵,团练等,能攻则攻,能守则守。

两天之内,就干掉了左宗棠,消息传播开来,更让南京上海一带的华夏天国军的官兵们兴高采烈,大家都知道,能够压制原有太平军的,就是这么三个大魔头,现在,曾国藩潜逃了,精锐瓦解了,李鸿章被逮捕了,全军覆没了,左宗棠被俘了,全军覆没了,可以说,南方局势已经安定下来,那些小鱼小虾的什么阿猫阿狗之类,都是小意思。

大好形势之下,李秀成表现了谨慎的态度,他一再宣扬曾国藩的厉害,以及湘军残余精锐鲍超的勇猛,所以,罗阳吩咐他暂时离开南京,带领部队,汇合曾仕和军,西进两湖,围剿残余的湘军。,并且告诫他们,要注意军纪,不得违背条例,不得报复湘军的家属。等等。

七月二十一日,罗阳军在上海誓师,调集了四个师团的部队,充实了武器装备,向北进发。

十天以后,部队到达河南边界,在这里,又汇合了河南的留守部队,进一步增加了装备,因为陕西和河南的两个军工已经正规地生产了弹药了。

罗阳的近卫师团,董福祥师,黄文金师,陈坤书师,梁远才师,蓝大顺师,陈得才师,戴北极师,八个师团,共计十万人,包括步兵七万,炮兵两万,骑兵一万人,还有附属的两万运输的民夫等,浩浩荡荡地经过河南开封洛阳一带,补充了给养,继续北上,八月十二日,到达河北的柏乡镇,前锋终于遭遇了清军的抵抗,但是,数千清军一战而溃,逃亡千里,三日后,部队到达了保定,这个城市,是明清时期的一座大城,是直隶的长期的督抚治所地。城高池深,异常坚固。清军数万人驻守该地。

也不管清军多少数目,多少武器装备,华夏军立刻围攻,密密麻麻的洋炮和飞雷炮,将清军都吓傻了。

那一战,华夏军的各种炮火多达四百余门,结果,只轰了十分钟,清军就崩溃了。

清军开了城北门想逃跑,华夏军干脆放开了道路,任由他们跑路,结果,其余的清军也撅着屁股,疯狂马拉松,而华夏军在两侧夹道欢迎,不,是夹道攻击,使敌人的潮流,不断地收缩着,八千名华夏军的骑兵,分段追逐清军,将其不断地包围,抄杀,结果,能够逃出来的清军虽然有三四万人,可是,最终能够逃出大战场的官兵,不足千人。

保定之战,清军的主将和各将领,不是被击毙就是自杀,损失惨重。

清廷覆没在即,罗阳却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大军攻击北京城,清军和清廷就会被早早地惊扰,那时候,一旦清廷逃难到了东北地区,或者蒙古地区,都会成为华夏天国的隐患,而成为列强干预中国的有力棋筋。一旦列强用大量的武器弹药装备清廷和华夏军对抗,那么,中国的内战就不会停止。

迟早会和顽固侵略中国的列强之间干架的,列强现在虽然被稳住,暂时没有敌意,可是,他们迟早会反应过来的。

罗阳对于满清政府签定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都不可能遵守,那些条约,割走了中国的大量领土,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主权,是丧权辱国的卑鄙条约,一旦统一全国,必然废止。

“锐王,您为什么忧虑啊?”陈得才看出了问题。

“陈将军,本王密令,你以本王的旗帜,继续统领大军,但是,在这一带驻守,暂时不北上。可以马前卒?”

陈得才大吃一惊:“为什么?锐王,我军可以乘胜前进,直捣北京啊。”

“直捣北京不错,可是,把大鱼放跑了,是不是很大损失?”

招集了将领,商讨了方案,最终,决定以陈得才为统领,驻扎保定。罗阳亲自带领部队,袭击敌人的后路。

对于这个布置,大家没有意见,因为,要灭清很容易,让执政官大人得到这个荣誉,是理所当然的。

正在此时,游战在北方的捻军骑兵部队,在张宗禹的率领下,安然会师,因为长期战斗,北捻军损失了数千,但是精锐尚在,加上鲁王任化邦的南捻军骑兵也休整赶到,使远程奔袭敌人的战略,有了实施的基础。

现在,华夏天国军聚集了原来的石达开军,太平军,捻军,其他部队,还有一些清军成分,总数达到了二十万人,尤其精锐的是,七万余捻军骑兵,成为良好的配合。

罗阳率领七万骑兵,尤其是自己的近卫骑兵旅,配备了足够的手榴弹,步枪,给其他的骑兵也配备了大量手榴弹,还让两个混成的炮兵旅追随骑兵部队,组成了强大的野战部队,浩浩荡荡,绕道而行,追袭北京城的西北地带。

为了堵截住清廷的逃跑道路,罗阳以张宗禹为北面指挥,带领,四万骑兵,出击西北地区,要他占领直隶的怀来,延庆等城,最远应该扰乱张家口,断绝清廷的蒙古逃路,另以一个五千余人的骑兵部队,游击在直隶的西部,防止清廷经过西面逃走。

对于清廷的逃跑去向,没有人能够确定,但是,东北地区和蒙古是其最可能的地方。

罗阳还以鲁王任化邦为先锋,从山东河北一带的东部,直插天津,绕道天津,堵截在遵化,兴隆,最远到承德一线,防止清廷窜逃东北,而他自己的部队,则追随在任化邦的后面,缓慢行军,等足够的时间以后,从北京的侧后进攻,直接破城。

为了蒙蔽麻痹清廷,罗阳还派遣了军使,往保定以北的清廷势力范围内的城镇,向清军表示,要他们禀报清廷,华夏天国军愿意和清廷谈判,确定未来的国家前景,如果清廷不答应,华夏天国军就要死围保定城,坚决消灭清军的主力。

其实,保定城早就拿了下来,这拉不过是虚张声势,给清廷一些幻想。

军使刚出,浩浩荡荡的华夏天国军的骑兵就狂风暴雨地出发了。战马得得,携带了相当数量洋枪和手榴弹的骑兵,已经今非昔比,每一个官兵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发横财

三日后,罗阳的骑兵部队到达了北京城的东北部,在那里,和任化邦的部队分开,警戒堵截,还派遣大量的人员,化装成清军,潜伏到各处,探听清军的动向。

嗨,这不是送来的礼物吗?

罗阳大喜。

不断有清军的队伍,向着东北方向而来,在玉田镇,罗阳军隐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