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钟躺在床上,听着门外的对话,挣扎着爬起来,扶着门框,气喘吁吁的叫了声:“智能儿。”

    接下来的场景让秦老爹怒从心头起:二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样感人的画面我相信谁看了都会心酸,但唯独秦业不会。他大发雷霆:不孝的儿子,成心要气死你老爹吗?还不快点滚回屋里去!还有你,你,你!

    秦业手指着智能儿,有些语无伦次:你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吗?一个出家的姑娘,怎么可以勾引良家夫男?滚,滚出去!

    可怜的老秦业颤抖着身体,把同样可怜的智能儿连推带搡的赶出了秦家。

    赶走了智能儿,秦业还不解气,又把病重的秦钟打了一顿。打完,秦业也气病了,感觉自己胸闷、心慌,反正冠心病的症状都出来了。那时的秦业还不知道吃速效救心丸,就这么干等着,三五天后,秦老伯终于被儿子活活气死了!临死,也没听到秦钟一句道歉的话!

    秦钟带病坚持挨打,咬紧牙关就是不求饶!可是,当他眼睁睁的看着亲爹死在自己眼前时,悔恨的泪水终于落下来了:爹呀,儿子对不起你,儿子不该放着好姑娘不找偏去找小尼姑,儿子不孝,爹呀,你等着,儿子过几天就去找你!

    哭天喊地的秦钟病越来越重,索性药也不吃了,只躺在床上等死。

    宝玉见秦钟这样,心如刀割,难受了几天后就犯了痴呆的老毛病。什么贾母上朝谢恩、亲朋好友来家里道贺、家人们如何热闹,都被他无视了。他关心的只是秦钟的病以及秦钟的生死,别人的得意似乎与他无关。

 第十六回 秦公子夭逝黄泉路(二)

    就在宝玉心灰意泠的时候,林妹妹明天就要到家的消息传来,春风般的温暖了宝玉的心。

    黛玉这次进京,随行人员除了贾琏还有她的恩师贾雨村。贾雨村在错判了薛蟠案子后,得到了薛蟠舅舅王子腾的赏识,推荐他后补京缺,既然跟黛玉同路,就做着伴儿一起来了。

    按说他们应该下月到家的,但在接到了元春的喜讯后,贾琏沉不住气,命车队日夜兼程,比原计划提前了n天到家。

    这次的见面仪式有些特殊,众人先大哭了一场,然后又破涕而笑。哭的是黛玉小小年纪先死了娘现在又死了爹,喜的是他们家元春成贵妃娘娘了。于是,大家眼泪还没擦干,脸上挂着泪花儿又开始相互道喜。宝玉躲在人群中偷偷打量黛玉,貌似比以前更加漂亮了。

    见面仪式结束后,贾琏回家,黛玉回房。我们先说黛玉,因为从今往后都不准备回家了,所以,黛玉把小时候读过的书都搬了来,还有纸砚笔墨,能送人的送人,不能送人的自己留着。宝玉虔诚的把北静王水溶送他的御赐念珠拿出来,要转送给黛玉,黛玉有精神洁癖,她把念珠丢在地上,不高兴的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给我?我不要!”宝玉无趣,只好捡起来自己保存。

    贾琏参见完众长辈回到自己的小家,凤姐命厨房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给贾琏接风洗尘。寂寞了那么久,凤姐还是很想念老公的。虽然贾琏不想她,但她还是收敛了母老虎的本性,在贾琏面前表现的极其温柔、极其小女人: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辛苦,小女子昨天听到消息说国舅老爷今日到家,略备了些水酒,给国舅老爷洗尘接风。

    贾琏心里偷着乐: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贾琏: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好几百口人的吃喝拉撒哪件事不得人操持劳碌呀,真是谢谢夫人了!

    凤姐:其实,这个家我不想当的,我见识短、口角笨、人直爽且心地善良、咱们家的那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我若有一点错他们就笑话,年纪轻压不住人,别人根本不把我放眼里。而且也没经历过什么大事,胆子又小,太太要是有一点不高兴,我吓得连觉也不敢睡了。我跟太太辞了好几回,但太太说我偷懒、不肯学习,没办法,我只好硬撑着。你知道我也是捏着一把汗,一句话不敢多说,一步路也不敢多走。更可笑的是,前几天蓉哥儿的媳妇死了,珍大哥再三的在太太面前跪着讨情,让我去帮他几天,我说什么也不答应,可太太不愿意,非让我过去不可,最后我只好从命。你来了正好,那几天我把宁府闹得人仰马翻的不成体统,珍大哥不知该怎么抱怨呢,你明天见了他,跟他解释解释,就说我年轻,没见过世面,让他多担待点。

    凤姐的一席话,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足见其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忽悠人技巧,再加上她把自我批评的方法运用到了极致,意境深远,把自己的劳苦功高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

    凤姐正侃侃而谈,忽然听到外间有人说话,忙问是谁。平儿说:“刚才薛姨妈打发香菱来问我句话,我已经打发她回去了。”

    贾琏笑着说:“刚才我去给薛姨妈请安,迎面撞见一个模样俊俏的小媳妇儿,我问姨妈是谁,原来是薛大傻子进京时买的小丫头香菱。这么漂亮的女人跟了薛大傻子,真玷污了她!”

    “你去了趟苏杭,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怎么回来了还眼馋肚饱的?你要爱她,我拿平儿跟她换了怎样?”凤姐醋意大发:“那孩子给薛蟠做妾,我也觉得糟蹋了,这么温柔安静的小姑娘,比好多主子姑娘都强,怎么偏偏遇见薛蟠呢?那薛老大本来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整整跟薛姨妈闹腾了一年,薛姨妈也是没办法了,才把她嫁了薛蟠。”

    说话间,有人来报:老爷在大书房等二爷呢。

    贾琏忙忙的去了。

    凤姐趁机问平儿:“刚才薛姨妈找你什么事?”

    平儿笑着说:“哪里是薛姨妈?我刚才撒了个谎。奶奶放的高利贷,旺儿媳妇来送利钱了。你说她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二爷在家的时候来!我们二爷是油锅里有银子也敢用手抓的人,幸亏被我碰见,不然,这钱要是被他知道了,还不放心的花了嘛!”

    “我就觉着姨妈打发人来这事不靠谱,原来是你小蹄子搞的鬼。”

    贾琏去了一会儿回来了,凤姐命摆上酒菜,夫妻对坐。凤姐能喝却不敢喝,只陪着贾琏。喝着吃着、吃着喝着,贾琏的奶妈赵嬷嬷来了,贾琏和凤姐急忙让坐。赵嬷嬷不肯,平儿就在炕下面摆了张凳子让赵嬷嬷坐了。

    “平儿,早上炖的那盘很烂的火腿炖肘子呢?给妈妈端上来。”凤姐招呼完平儿又对赵嬷嬷说道:“我们吃的这些东西太硬您老嚼不动,我怕咯坏了您的老牙。”

    赵嬷嬷说:“我今天来不是讨酒喝的,是想求奶奶给我的两个儿子找工作。这事儿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跟爷说了,可到了现在还是一滩燥屎——干搁着。幸亏爷还是吃我的奶长大的,要是指望他,我们早就饿死了!”

    凤姐笑道:“妈妈放心,两个哥哥的事包在我身上。”

    旁边的贾琏好尴尬,讪笑着说:“快盛饭来,我吃完了还要去珍大爷那边。”

    凤姐:可别误了大事,刚才老爷叫你做什么?

    贾琏:为了省亲的事。当今皇上体贴万人之心,宫里嫔妃才人等都入宫多年,哪有不想家的道理,况且父母在家也思念女儿,所以,启奏太上皇皇太后下旨,每二六日亲属可入宫看视,也可修盖省亲别墅,现在周贵人的父亲已经率先动工了。

    赵嬷嬷:阿弥陀佛,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大小姐了?

    贾琏:这是必须的。

    凤姐:果真如此,我也算见了大世面了。

    正说得热闹,王夫人打发来来看凤姐吃完饭没,说找她有事,凤姐漱了口刚要过去,又有人报: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

 第十六回 秦公子夭逝黄泉路(三)

    听说贾蓉、贾蔷来了,凤姐也放慢了刚要去王夫人那边的脚步,支起耳朵听他们二人跟贾琏说什么。

    贾琏:有啥事,快说。

    贾蓉:我父亲让我来给叔叔汇报一下工作,老爷们已经商量好了,东起我们家花园,北至荣国府北边连线长三里半的地方盖省亲别墅。已找专业人员去设计图纸,预计明天图样就能拿来了。我父亲还说,叔叔今天刚到家,就不要太劳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过去商议。

    贾琏:还是珍大哥知道体谅人,今天我就不过去了。你回去告诉你爹,这块地最好,不要另外选址了,既费事又不成体统。

    【省亲别墅】又名大观园,是为贾元春省亲修的别墅。古代三里半的距离约合505米——630米,是一个比较大的别墅区,园内有、蘅芜院、馆等十几座院落,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超级豪宅(高端大气上档次)。又有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花木草丛之中,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低调奢华有内涵)。整个建筑耗资至少二十亿人民币,以现今白银价格计算,二十亿人民币折合白银一百七十万两二千多。这些银子里面包含了建造地价、材料费、工人工资、园内的景观支出、以及各个房间的装修费用。当然,还包括了某些领导者和材料采购员的贪污费用。

    比如,贾蔷。

    “珍大爷派我去姑苏请戏曲教练,另外还要买些女孩子回来(那时候买卖人口还是合法的),一并置办些演戏用的服装道具。我明天就带领来升管家的两个儿子前往,今天特来跟叔叔辞行。”贾蔷笑着说:“叔叔要什么东西吗?我买来孝敬您!”

    贾琏打量了一番贾蔷:“这事情虽不大,但却是肥差,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你年纪轻轻的,不要犯什么错误哟!”

    贾蔷笑着说:“叔叔,您想多了。我会跟前辈们学习的!”

    见贾琏怀疑自己最“亲密”小伙伴贾蔷的工作能力,贾蓉沉不住气了,他悄悄拉凤姐的衣襟,凤姐会意,对贾琏说道:“你也太操心了,珍大哥很会用人的,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当然,现在有好多小朋友还真没见过猪跑)!说什么湿鞋,我告诉你,有一种能耐叫只湿鞋底不湿鞋面!贾蔷,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婶子相信你哟。”

    贾琏说:“既然这样,你给我说说你打算带多少银子去,我帮你算算账。”

    贾蔷说:“赖大管家说,这次去江南不用从我们家拿银子,我们在江南甄家银行存了五万两,明天写张汇票,先提出三万两,剩下的继续存在那里,等买花烛彩灯时再用。”

    我们先不管甄家银行的银子是怎么来的?不管是林如海的遗产,还是贾家以前寄存到他们家的,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些银两,将来肥了谁?当然是贾家的这些蛀虫!这些蛀虫才是贾家最后衰亡的最主要原因。

    贾琏说:“这样安排极为妥当!”

    凤姐笑着说:“要想极为妥当,还需要多带两个人去才行!赵嬷嬷,你那两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赵天梁、赵天栋。”赵嬷嬷欢天喜地的回答。

    “好好照顾他们,我可去干别的了!”凤姐嘱咐贾蔷。

    贾蓉追出门问凤姐:“婶子要什么东西吗?列个清单,我让蔷兄弟给您买来!”

    “放你娘的屁!我的东西多的没处摞,谁稀罕你们鬼鬼祟祟买来的玩意儿!”凤姐一径儿去王夫人那边了。

 第十六回 秦公子夭逝黄泉路(四)

    第二天一早,贾琏接到了一份会议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皇帝同志关于怎样尽孝心、尽量让家中父母解除思女之苦的文件精神,按照宁荣两府的通知要求,为保障省亲别墅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召开“省亲别墅”第一次筹备会议,请相关人员按时出席。

    一、会议时间:某月某日(今天)九时。

    二、会议地点:宁府会客厅。

    三、出席人员:贾赦、贾珍、贾琏、山子野先生(地道的中国人)、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沾光)、程日兴等,另外邀请喜欢掺合热闹的各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们列席参加。

    请假人员:贾政。

    请假理由:不惯于俗务。

    四、会议内容:

    1、通报皇帝同志的重要讲话。

    2、对建造省亲别墅工作的具体要求。

    3、总指挥贾赦同志讲话。

    五、各人员联系方式:派众小厮若干跑步通知。

    贾琏提前一刻钟到了会议现场,众人已经早早的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推选山子野先生为总工程师兼总调度师。会议开始,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贾赦同志的发言,会议结束后,贾赦回家高卧,贾琏、赖大等小包工头领命,各干各的去了。

    贾蓉的工作是专管打造金银器皿,贾蔷已经动身去姑苏了。各位能贪的尽量贪,谁都不想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我们暂且不看他们的贪污成果,只看看淡出我们视线不久的秦钟。

    贾政最近工作忙,顾不上理会贾宝玉读没读书,读的那些书?这对宝玉来说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秦钟的病却一直牵动着宝玉的心,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一天,宝玉懒懒的起床、懒懒的梳洗、懒懒的想去跟贾母请了假去看秦钟,忽然见茗烟在门口探头探脑,忙叫了进来:“你鬼鬼祟祟的看什么?”

    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

    宝玉吓了一跳:“我昨天去看他时还明明白白的,怎么这么快就不中用了?”

    “我也不知道,刚才他们家一个老头子过来说的。”茗烟说道。

    宝玉立刻起身,回明贾母要去看秦钟。贾母命人好生跟了:“早去早回,尽了同窗之情就回来,不准耽搁!”

    等车的时候,宝玉急的满厅转,好不容易看到车来了,到了秦钟家,一看秦钟那样,不禁放声大哭。

    李贵忙劝道:“秦公子现在还能听得见,你这样,反而添了他的病。”

    宝玉这才忍住哭,见秦钟面如白蜡,闭着眼尚有微弱的呼吸,忙叫道:“鲸兄,宝玉来看你了!”

    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一口悠悠余气在胸。见到许多鬼判持牌来拿他,哪里轻易跟去,冥冥之中,记起三件事:

    我死了,家中谁掌管家务?

    父亲留下了三四千两银子还没花。

    智能儿去哪了?现在安全吗?

    于是,秦钟苦苦哀求鬼判让他办完这三件事再来拿他,鬼判不依,秦钟愿出一千两银子给鬼判,鬼判仍不依,耻笑秦钟说:“亏你还是读书人,岂不知俗话说得好:‘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不似你们人间乌烟瘴气的,我们都是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快跟我们走吧!”

    秦钟无奈,正要跟他们走时,赫然听见“宝玉来了。”便又央求说:“列位神差发发慈悲,我跟这位好朋友说一句话就回来。”

    “什么好朋友?”众鬼问道。

    “就是荣国公鼎鼎有名的孙子贾宝玉。”

    都判官听了,忙喝令众鬼:“放他回去见见,此人是个运旺时盛的人,我们惹不起。”

    众鬼听说,只得放了秦钟的魂魄。

    宝玉见秦钟哼了一声,眼睛微微张开了。见到宝玉,秦钟叹了口气说:“怎么不早来,再迟一步就见不到面了。”

    宝玉潸然泪下:“好兄弟,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我记下了。”

    秦钟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今天才知道我们错了。如果有来生,还应该立志入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罢,叹了最后一口气,萧然长逝了。

 第十七回 宝玉大观园题对额(一)

    省亲别墅大观园很快竣工了,因这段时间贾政同志以不惯于俗务为由请假,没参与大观园的建设工作,所以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贾珍来给他汇报工作了:园子基本建好了,总指挥贾赦大老爷也瞧过了,老爷也抽时间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吗?如果没有,就差题匾额这道工序了,我们家是书香门第,都是文化人,所以,匾额和对联绝不能少。

    贾政听了,略一沉吟:按理说,这匾额、对联应该留给贵妃娘娘来题,但是,现在要请她出宫也不现实。如果空着呢,又不好看,这还真是个难题!

    众清客们说:这好办,我们先按景致虚拟好名字,然后写在灯笼上,等贵妃娘娘来游玩时再定名,岂不两全其美?

    贾政:这真是极好的。我们先去看看,大家尽管题,题不出来的,再请贾雨村同志来帮忙。

    众清客:老爷满腹经纶,哪有题不出来的道理。

    贾政:你们不懂,我老了,与年轻人有代沟了,题出来的匾额难免迂腐,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怕贵妃娘娘看了影响心情。现在天气晴好,我们大伙趁机逛逛去!

    于是,众人簇拥着贾政去往大观园。

    话说秦钟去世后,贾宝玉痛苦不已,伤心欲绝。贾母为了让他开心,命人陪着去新建的大观园玩耍散心。刚进园子不久,就遇见了贾珍。

    “还不快出去,你老爹马上就来了。”贾珍笑着对宝玉说。

    宝玉听了,来不及答话,匆匆忙忙率领着奶妈、小厮们一溜烟的出了园门。刚转过弯,就与贾政率领的一群文人们迎头碰上。躲是来不及了,宝玉只好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迎接自己的老爹。

    宝玉筛糠似的抖:爹,您来了。

    贾政斜眼看他:你不去上学在这里瞎转悠什么!近日听别人说你有些歪才,我倒想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跟我们进来吧。

    宝玉悔得肠子都青了:遇见谁不好,偏偏遇见自己的爹!没办法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贾政一行人进了园子,贾珍早带领着一群文书等在这里了。

    贾政:关了园门,我先看外面。

    正门五间,雕梁画栋,粉墙雪白,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贾珍心内欢喜,命开门。迎面一排假山,众清客道:好山,好山。

    转过假山,眼前有一羊肠小道。贾珍在前,众人尾随其后正式开始游园。

    山石上有镜面白石一块,贾政:诸相公,我们开始工作了,这里题什么好呢?

    众人一:叠翠。

    众人二:锦嶂。

    众人三:赛香炉。

    众人四:小终南。

    ……

    众人知道贾政想试试宝玉的歪才程度,所以,什么俗说什么。反正说的越俗,越能显出宝玉的“脱俗”来。

    贾政回头叫宝玉拟名,宝玉不负众望,张嘴即来:此处非主山正景,就用一句旧诗‘曲径通幽处’就行,各位叔叔、大爷,这句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呀?

    众人齐声说:这真是极好的!二世兄天分极高,我们都是读书读傻了的,怎么想不出来这句?

    贾政笑道:别夸他了,只不过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了吧。

    于是,贾珍率领的文书团把这句记在了纸上。

    景致一:石洞内,草木葱茏,奇花异草,一条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不远处的北面,平坦空阔,两边飞楼插空,隐于树梢之中。从上俯视,只见清溪泻雪,白玉为栏,溪上有桥,桥上有亭。

    贾政:众相公再题。

    众人一:翼然。

    贾政:翼然不妥,我提议,大家可用“泻”字再题。

    众人二:泻玉。

    贾政不语,命宝玉题。

    宝玉:泻玉不如沁芳。

    贾政低头默许,文书团记录了。

    贾政:宝玉,题匾额容易,你再作一副七言对联。

    谁说宝玉不学无术,人家可是张嘴即来: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点头微笑。

    景观二:眼前一片粉色的矮墙,墙内有数间房屋掩映在千百竿翠竹中。进门后曲折游廊,阶下是石子铺成的甬道,从屋内穿过,后院又是大片的梨花和芭蕉。

    贾政:如果能在此月夜下读书,才不枉活一生。

    说完,只盯着宝玉看。宝玉听到读书二字,胃内痉挛,又看到老爹看他,不禁吓得低了头。

    众人一:此处该题四个字。

    众人二:淇水遗风。

    贾政:俗!

    众人二:睢园雅迹。

    贾政:也俗!

    贾珍:宝兄弟也说一个。

    宝玉:俩位叔叔说的都不好,太板腐了,还是用‘有凤来仪’好。

    贾政:畜生,可见你的见识有多短!

    小插曲:

    走着走着,贾政忽然想起一事,问贾珍:我看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有了,其余那些玉器古董、帐幔帘子等什么时候到位?

    贾珍:那些东西已到位了不少,帐幔帘子还不全,琏兄弟已经打发人去办了,也应该差不多了吧。

    贾政不放心,让人叫了贾琏来。贾琏把需要添的物品一一跟贾政汇报了,贾政才放下心来。

    景致三:转过小小的青山,眼前隐隐出现了一面黄泥修筑的矮墙,墙头用稻草覆盖,有几百株杏花,在阳光下盛开着朝霞一般的花朵。墙内有数间茅屋,山坡下,还有一口井,井旁竖着一个辘轳。

    贾政:诸相公,请题。

    众人一:杏花村。

    宝玉等不及了,不等贾政说,就抢答了:稻花村怎么样?

    众人齐声叫好,贾政怒喝一声:无知的业障!你才读了几首诗?知道几个古人?就敢在老先生面前卖弄!刚才你胡说八道的,我都没好意思说你!众相公,不用理他,我们进屋休息休息。

    众人进入茅屋,里面纸窗木榻,清新脱俗、淡雅如菊。

    贾政很是喜欢,问宝玉:这里怎么样?

    宝玉:不跟‘有凤来仪’好。

    贾政:无知的蠢物!你只知道高端大气上档次了,难道不懂低调奢华有内涵吗?唉,都是没文化惹的祸呀!

    宝玉:老爹说得没错,但有件事我不明白,古人常说的‘天然’又是什么意思?

    众人见宝玉‘痴心不改’,忙打圆场:天然就是非人力所为。

    宝玉:对呀,这处田庄很明显是人为造出来的嘛!

    贾政气的大喝一声:滚出去!

    宝玉恨不能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拔腿刚要跑,贾政又喝道:滚回来!他只能乖乖的回来了。

 第十七回 宝玉大观园题对额(二)

    景观四:转过山坡,穿过树林,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过牡丹亭,跨过芍药圃,忽闻水声潺潺,一袭清流泻出石洞,石洞上藤萝低垂,水面上落花漂浮。

    众人:好景!

    贾政:诸相公再题吧!

    众人一:武陵源。

    贾政:过时了。

    众人二:秦人旧舍。

    宝玉:这不好,还是蓼汀花溆吧。

    贾政:你又胡说八道了!

    见众人不语,文书团记下了宝玉的胡说八道。

    景观五:柳荫中有一桥,过了桥,眼前出现了一处清凉瓦舍,一色的水墨砖墙,清瓦花堵。迎门一块大玲珑山石,四面围绕着很多小石块,院子里很多异草,或牵藤、或引蔓,或穿石隙、或垂山巅,如翠带飘飘、如金绳盘屈。

    贾政:谁认识这些草?

    众人一:这是那啥。

    众人二:不对,明明是薜荔藤萝。

    贾政:都不对,薜荔藤萝没有这么香。

    宝玉:确实不是,那香的是杜若蘅芜,这是茝兰,那是清葛,这种是金登草,那种是玉蕗藤,红的叫紫芸,绿的是青芷……

    贾政:有谁问你了吗?一边待着去!

    宝玉吓得连连后退,不敢再言语。

    众人一:这里用‘兰风蕙露’最贴切了。

    贾政:也只好用这四个字了。

    贾政抬头见宝玉在一旁不敢出声,又喝道:怎么让你说话的时候偏又不出声了?

    宝玉说:还是用‘蘅芷清芬’四个字吧。

    文书团又记下。

    大家继续前行,不多远,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传说中的正殿了,也就是贵妃娘娘来省亲住的地方:高大的楼阁巍然耸立,青松拂檐,玉栏绕砌。

    贾政:这也太那啥了吧,贵妃娘娘崇尚节俭,喜欢朴素自然,我们盖成这样她会不会生气呢?不过以她现在的身份,这样子也不为过。这可是今天工作的重中之重了,选个什么名字大家考虑好了吗?请踊跃发言。

    众人一:蓬莱仙阁。

    贾政摇头不语。

    宝玉正寻思在哪里见过这个地方,难道是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梦中?身边忽然传来贾政令他恐惧的声音:瞎寻思什么呢?想好题目了吗?宝玉只顾着细思前景了,哪有心思想这些,就支支吾吾的胡乱答应着:老爹,给点时间想想再说。

    贾政冷笑道:没想到呀,没想到,你这畜生也有今天。好,就给你一天的时间来想,到时候再想不出来,可别怪你老爹不客气了!

    众人见宝玉这样,以为他受了半天的折磨,已经才尽词穷了,都纷纷上前劝解:二世兄小小的年纪,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今天就别再难为他了。

    贾政也惧怕贾母抱怨,不敢太难为宝玉,本着听人劝吃饱饭的原则,冷冷的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贾政走累了,纵观整个园子,他们也就参观了一半的样子。

    “今天的参观就到此吧。”贾政笑道:“我们不原路返回了,从后门出去,没看的地方也能稍作游览。”

    一路走来,到了一座大桥前,此桥是通外河之闸,贾政又问:此闸何名?

    宝玉说:“这里是沁芳泉的源头,就叫‘沁芳闸’。”

    贾政白了宝玉几眼,说道:“你说叫啥就叫啥了,我偏不用‘沁芳’二字!”

    宝玉不敢答话,只好无趣的跟在贾政身后。又走了一会儿,贾政累了,见前面一个院落,笑着对众人说:“都说岁数大了要补钙,看来一点也不假。我腰也酸了,腿也抽筋了,这楼也实在爬不动了,我们暂且在这里歇歇吧!”

    人都走累了,读者看园子也看累了吧!我们暂且省略园中景致的描写,大家只要知道,大观园中的每一处景都有自己的特点,都美得让人掉下巴就行了。

    回到荣府,宝玉想回自己住处,一个喜欢在内帏厮混的人,时时刻刻都牵挂着那里。可老爹不说,他也不敢走,悻悻然跟到贾政书房,贾政忽然想起他来,喝道:“难道还没逛够吗?快去老太太那里,这么半天了,老太太肯定记挂着。”

    宝玉巴不得赶快离开这里,一出门就像出笼的鸟儿似的往“内帏”处狂奔。刚到院外,贾政手下的几个小厮拦腰把他抱住:今天多亏了我们,老爷才没打你,你还不谢谢我们?

    宝玉笑道: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