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岬热吮3肿懦W鑫贤宋坏牡笔氯酥唬褂行┑P慕幢惶戏倒サ顾悖衷谡再ニ且蛔撸商畈估铣济橇粝碌目瘴弧K灯鹄矗闹猩踔劣行┌蛋档幕断病

思绪不禁回到赵佶传位于太子的那一夜。

“朕不能内修政事,外禳狄夷,所以传位给太子。传位是上承天意,下为百姓。”

“我平日性刚,不意金人竟猖獗如此!”

“我已无半边也,如何料理大事?”

“东宫即可即位,我以教主道君身份,退居龙德宫。”

“吴敏为朕所亲拔,必不负朕,可传他前来起草退位诏书!”

……

想起那夜赵佶的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吴敏心中有些得意。若不是他与赵佶的一席长谈,只怕太上还没那么爽利地将皇位传给太子。不管怎么说,从龙功臣自己是跑不了的。

这事说起来话也长。金人南侵之后,兵锋已至黄河北岸,道君皇帝赵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次金人不是南下抢劫这么简单,而是要灭亡自己的国家。他大叫一声:“想不到北奴竟敢这么干?”然后就拉着蔡攸的手昏厥过去。

到此刻,朝中众人其实都已经看出赵佶已经不适合再干这个皇帝了。

清醒过来的赵佶立即着手准备逃跑,皇帝要逃跑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东京。这事惹恼了李纲,当即脱衣露出左臂,刺血写了一封奏疏,说有古以来未尝闻皇帝在大敌当前时离京避祸的道理。为今之计,陛下身体欠佳,不若让太子监国,总理朝政,抗击金兵。

这封奏折其实就是敦促赵佶传位与太子,是事实上的逼宫。

如此看来,李纲还真是一个敢作敢为之人。

赵佶自然是不肯,并有意收拾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关键时刻还是吴敏发挥了作用。他跑到赵佶面前说,“开封是断然守不住的,陛下若不早走,等金人一来,将来就走不脱了。可陛下身为九五之尊,若走,则局面不可收拾。京城中人,有的想跑,有的想固守,还有的想趁机倡乱。此三类人共处一城,不等金人至,先有大变。不如早做筹谋。”

被吴敏这么一吓,赵佶也害怕起来,只觉得诺大一个开封危机四伏,只恨不得立即离开这个烈火之宅。

于是,他便下了退位的决心。当日,赵佶皇帝颁下退位诏书,传位于太子赵桓。

按说,登基做皇帝对太子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皇太子赵桓大叫大跳,痛哭失声,并多次昏厥,说自己德行浅薄,不能为人君。可大臣们才管不了这么多,他们强行裹胁皇帝,硬逼着他坐上了那个位置。

吴敏回想了一下,有史以来,如此不情愿的继承皇帝位置的成年人,这可是头一例。想来太子也是怕死,在他得到的消息中,太子好象也早就在准备逃离开封。

让这个懦弱的太子做皇帝真的合适吗?

吴敏有些忐忑,一丝阴霾从心底升起。

不过,面对着刚烈的老朋友李纲,吴敏还是微微有些得意。李纲呀李纲,你血书也写了,狠话也说了,到最后还抵不上我在太上面前说一句话。这从龙的大功还得让我占第一。

听到吴敏的鼓励,李纲道:“吴兄,李纲不是颓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我只是担心何灌。陛下死活不让何将军入城,如今金人大军已经过河,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吗?听说他连绝笔信也写了。天子之心,何太狠也!”

一提到何灌,吴敏气就不打一处来,怒道:“何灌还有什么脸进城来见天子,若我是他,自己寻一处干净的地方自裁罢了。汲县之败虽然是梁方平的责任,可我听说金人在汲县浮桥被烧之后,找便黄河各处渡口才寻得小船十余。每穿可乘兵卒十余,金人七万大军就这么一船一船过河,每次也不过百人。我听人说,当时黄河南岸人马杂沓,毫无秩序。此时我大宋方面哪怕有一支小部队前去袭扰,也管叫那女真北奴过不了河。可何灌那时在哪里?我听说他手头还有三千余人,竟畏敌如虎。实在可恶!”

按说,以李纲的烈性子,听到吴敏现在这番话早已拍案而起了。可奇怪的是,李纲却轻叹一声,说:“吴兄,你我都是文人,这用兵自有其规律,不是说一句话那么轻巧。汲县大败之后,京畿禁军军心已溃,部队又如何收束得住?”

“却也是。”吴敏只得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不满,以为李纲是在中间当老好人。说起来,太子能够登基除了他和李纲的协力外,何灌也立下了大功。从龙三臣中,何灌居功第三,若没有何灌步兵司的强力弹压,只怕太子登基那天就被人轰了下去。

太上传位太子的当日,太子的异母弟弟、徽宗的三子郓王赵楷,带着几十名内侍冲到了玉华阁的殿门。郓王赵楷的职务是“皇城司”,也就是负责拱卫京师的头头,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这时候带人来闯宫,显然是要与太子争大位。

宫中形势,骤然变得凶险。正在值勤的殿帅何瓘见势头不对,便在殿门仗剑而立,不许任何人入内,并喝令郓王后退。郓王连忙满脸堆笑,上前说道:“何帅难道不认识我赵楷吗?”何瓘以长剑指着郓王道:“我虽认识大王,但此物不识!”

何灌是军中老将,自来敢作敢为。见他手中的宝剑寒光闪闪,郓王与众内侍见状,面面相觑,都惶恐而退,一场风波才算消弥。

如此一来,何灌深为皇帝所宠信,不然也不至于做了出征大军的统帅。

见吴敏一脸不以为然,李纲耐心地说:“吴兄想过没有,除了何灌手头那三千人,现在的东京还有兵吗?何灌丧师辱国死不足惜,可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今之计是要保住这支禁军,尽快恢复部队战斗力。皇上同何将军使气,害的是那三千精锐。于国于君却没任何好处。”

听李纲这么一说,吴敏悚然动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京畿禁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占全国禁军的五成。可军中多是老弱,许多部队还有空额。昨天他在和李纲布置开封防务时愕然发现一个实额五百人的营只有五十来人,还都是五十多的老头子。而就是这么一群老得快走不动的士卒还都在京中经营各业,已同普通商贾市民没任何区别。要想靠这些人守住开封,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次汲县大战,何灌带出去的四万禁军也是从禁军中筛选出的,是京城唯一可用之兵。

残存的三千人马虽然不多,可关键时候却也能派上一些用场。如果皇帝再同何灌斗气,将这支部队丢在城外,还拿什么抵御金人的进攻。

想到这里,吴敏一身冷汗,骇然道:“纪伯兄老成谋国,说得在理。你我这就去见天子,求他放何灌入城。”

李纲想了想:“要想说服皇帝,何灌总得要打一场胜仗才好交代。”

“你的意思是……”

李纲却不接这个茬,他抓起案上一件公函扫了一眼,说:“刚才何灌将军来函兵部说龙卫军指挥使雷彦兴阵亡于汲县之役,补武义郎閤门宣赞舍人杨华接任。”

“为部下请功?”吴敏冷笑,“他也好意思说!”

“这个杨华还是有功的,若不是他摔部烧了汲县浮桥,只怕女真人早打到开封城墙之下了,奖功罚过,方能服众。”李纲也不再多说,提起笔在公函上写下一个大字----“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群内侍浩荡而来,进门就大声喊,“李纲接旨。”

“臣李纲接旨,万岁万万岁。”

“着,即令兵部侍郎李纲即任尚书右丞一职。此诏!”很简短的一句话。

“碰!”吴敏手中的铜手炉落到地上。

“就这么完了?”李纲有些茫然。

内侍收起圣旨,笑道:“就这么着了,李相,还不谢恩?”

靖康一年大年初五,李纲任尚书右丞,进入靖康朝中枢决策层。

第二卷 一虎负?

第三十二章 古松

“啪啪啪!”两根白蜡杆蛟龙一般飞旋,碰在一起,又飞快分开。

“好!”众人都齐齐发出一声喝彩。

院子不大,很多人都挤在墙角观看着难得一见的比试。倒将恹恹地躺在屋檐下那张凉椅上的古松惊得将头转过去看了一眼,然后飞快将头别到一边。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落了多日的雪,天公作美,一大早竟艳阳高照。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很是舒服。古松已经在屋檐下晒了一个上午了,但心中还是一阵阵发寒,他嘟囔一声,“打吧,打吧,打死了才好呢!这群粗鄙的军汉!”

从汲县逃回开封之后,整个出征大军只剩三千人不到,辎重装备丢了个干净不说,还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时不时有人发出一声呐喊,轰一声跑开。营中已陆续出现不少逃兵,刚开始还很零星,这两日人越来越多,更是成规模成建制地溜号,军中负责军纪的虞侯们也没任何办法。一来法不治众,二来军中将士都是汴梁人氏,就算是外地的,在开封当了这么多年兵,在京城也都有家有业。只需找个由头溜出军营就,一壶茶工夫就可消失在茫茫人海。

古松管不了也不想管,大年初三时发生在黄河以北的那一幕给他很大打击,尤其是在逃亡之时杨华那一脸的狰狞,和毫不犹豫向乱兵砍出去的屠刀更是让他骨子里有一股深深的寒意冒出。回开封军营之后他就感觉头疼脑热,一身都是虚汗,好几次,他都从噩梦中惊醒,大声呼叫,然后痛哭流涕。

身为将虞侯主掌一都军纪,他也曾经射杀逃兵,可那次杀人有理有据,并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为国为君。可杨华杀人根本就是为了方便逃跑,不但如此,在点火烧桥的时候,河那边可还有那么多宋军呀,就因为那一把火,不知道又有多少弟兄落入金人之手。虽然他也知道,如果不烧桥,女真人就可顺着浮桥冲到开封城下,但是……他还是接受不了。大概是因为看过杨华那日以一百步兵打败兀术四十骑兵时的英勇,内心中已将他当成了一个英雄。可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心硬手辣的杀人魔鬼。强烈的反差让他失望透顶。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当朝尚书右丞,他所景仰的梁溪先生李纲居然准了何灌将军所请,提拔杨华接替雷彦兴的职位。何灌将军是个纯粹的军人,提拔杨华还可以理解。可李纲是个明白人,并生性耿直,却为什么还对杨华青眼有加?

就是这么个恶魔一样的人物,偏偏被所有人欣赏。难道说,做高级将领,能杀人就可以?

想不明白,真是想不明白?

古松叹息一声,楞楞地看着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热的墙壁。

汲县大败之后,禁军退回开封,收拢部队之后只剩三千人马,且丢了所有装备。只杨华所部三百来人无一损失,军械装备都还齐备。虽然人不多,却已是何灌手头最得力的一支部队。

雷将军阵亡,龙卫军溃败,活着回开封的将领中只剩杨华一个。加上又立下烧桥大功劳,如此看来,升他的职领龙卫军指挥使一职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快,兵部的回执下来了,杨华很顺利地做了龙卫军统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中众弟兄也更着升了职。就连他古松也做了督军的都虞侯。至于赵明堂、李鹞子等人也都做营头。可说是皆大欢喜。

可古松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地愉悦,因为在他看来,危险的日子还在后面。

大军回开封之后,天子震怒,勒令何灌将军镇守西城,不许入城休整。何灌无奈,只得将部队驻扎在这个叫金明池的地方。

这个时候,女真人已经尽数过河,逐一将开封城外的草市镇拔除干净。所谓草市镇就是开封城外的卫星城市,在太平年月,大多是作为商品集散地使用,很是繁华。现在,整个开封城外,只剩何灌这支军队还在苦苦支撑,被女真人一口吃掉也是早晚的事情。

好在金明池背靠一座大湖泊,四周水路纵横,大军据险而守,倒也支撑得住。可靠这支已经失去战斗的部队究竟能支撑多久,所有人都是心中无数。

管他呢,活一天算一天吧!

古松只觉得身上又开始发冷了,他睁着失神的双眼看着被太阳照得明晃晃的墙壁,正要让身边的卫兵扶自己进屋子,同老病号赵明堂挤一个背窝,却看见墙上两条人影纵横来去,矫健若苍龙飞旋,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

耳朵边传来梁红玉的一声娇叱,“杨华,你不成,换李鹞子上。”

“哈哈,红玉姑娘,我承认你武艺比我杨某人高上许多,可上阵杀敌可用不了这么多花巧的招式,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敌人失去抵抗力。比如你这招就是杨令公的杨家刀法,虽然划上一个大圈之后力量更足,变化更多。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战场上,我拼着受你一刀,径直刺你心口,你觉得你还能活下去吗?”

“你!”梁红玉很不服气,大声反驳:“杨华,你已经先被我一刀砍死了,哪里还有还手的余地。”

“这你就在说混话了,真上了战场,我一身结实的步人甲,你觉得你能一刀劈开我的重甲吗?”

“这个……”

“哈哈!”杨华得意地大声说:“梁红玉,你又输给我一贯钱了,给钱,给钱。”

院中众人都大笑起来,皆说:“杨军主说得对,快给钱。没钱用人抵。”

“都住口,再来打过!”

梁红玉又再次扑上,一阵棍棒碰击的脆响,墙上的人影又开始缤纷起来。

古松叹了一口气,“这两人还真是一对呀,这么好精力!有那力气还不如回屋睡觉。”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军主,神卫军指挥使韩综将军来了。”

古松一惊将头转了过去,却见一黄脸汉子脚步稳健地走了进来,不是韩综又是谁。中央禁军分为上、中、下三军。中、下两军兵力不足不说,大多是些战斗力不强的辅兵,可以忽略不计。而上军中的,捧日、龙卫、神卫、天武四军为上军,被称为上四军,是禁军中精锐的精锐,全部驻扎在京城。可惜上四军在汲县丢了个干净。韩综的神卫军算是人数最多的,到现在也不过五百来人,兵力第二多的就是杨华的龙卫军,有兵三百。雷彦兴阵亡后,此二人是何灌手头最得力的干将。

他笑着对杨华说道:“杨将军,何帅找你呢,快随我去吧。”

杨华正打得爽利,见韩国综进来,手一缓,被梁红玉一棍抽在背心,趔趄几步终于坐到地上。他哈哈一声:“原来是韩大哥来了,不知何帅找我等做甚?”

韩综一张黄脸满是郑重,“杨兄弟,听何帅说朝廷有令让我军反击。”

“反击,还怎么反击?”杨华很明显地楞了一下,扭头对古松喊;“古松你还能不能走路,随我去见何帅。”

古松做为军中的都虞侯也算是高级将领了,他本是何灌手下的老人,又是张邦昌的同门,升职也是正常。不过,他现在浑身无力,加上心中郁闷,却想告病不去。

正在这个时候,韩综补充了一句:“对了,李相公也来了,说是要见见军中诸将。”

“啊,梁溪先生来了。”古松猛地坐了起来,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头升起。

不但古松,就连杨华心中也是一震。李纲这人是在是太有名了。

北宋自王安石变法之后,朝廷政治风气大变,从之前的单纯政治观念的斗争演变成单纯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之争。如此一来,朝堂之上逐渐充斥得奸臣和小人。

而李纲则是朝中清流的代表,地位超然,深得朝野之望。

在金兵一打开封的时候,李纲全面负责开封防务,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如果朝廷按照李纲的防御计划一步步走下去,未免没有打败金人的机会。可惜,一围开封之后,李纲巨大的声望引起了朝中官僚体系的嫉恨,终至被贬,这才酿成了金人二打开封时徽、钦二宗被俘的国耻。

在以前,杨华就曾经在脑子里推演过,如果皇帝和官僚体系全面支持李纲,或许靖康年又是另外一个模样吧。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设想,事实未必如杨华想象的那么简单。北宋官场中充斥着大量的文人官僚,血性气节是半点也无。再加上,即便到开封被女真人围得铁桶一般的时候,所有的文官都认为金人不过是来抢劫财物的,只要给钱,他们自然会走。

承平多年,压抑武功的结果是,文官们已经没有任何战斗的勇气。既然能够用钱解决问题,又何必流血?

因此,李纲这个一心战斗的战士在所有人的眼睛里是一个异类和不合时宜的怪物。

悲剧的源头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当全世界都以文弱和怯懦为风度,以风花雪夜为人生时。实干者、不妥协者就是俗吏。

第二卷 一虎负?

第三十三章 两虎

金明池是北宋皇家四大园林之一,始建于太平兴国元年,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当初宋太祖定都于汴梁时看上的就是开封的水利之便,也曾经修葺过西城的码头。后来,历代君王逐步开拓河道,到最后竟挖掘成一个人工湖泊,在湖边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并遍种荷花。每年夏天,夜雨淅沥,打在浮萍上面,闻之如珍珠落玉盘。遂成汴京一景,故有“金池夜雨”之称。

现在正值隆冬,荷花自然是看不到了,但湖边的宫殿倒颇为巍峨。

一行人走在水边,却见远处淡淡薄雾中红砖碧瓦隐隐绰绰,皇家园林的五大殿如一片绵延的红色山岩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平野之中。虽然在此地驻扎了好几日,对这五殿也已看得熟了,可杨华等人都还禁不住喝彩一声。也只有北宋强大的国力才能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国家工程。

只不过,在女真人大军压境之时,园林也被何灌拆成框架,并依托这片皇家建筑垒起一道三米高的大墙,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禁军三千来人累了几日,竟然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让人感觉非常地不可思议,中央禁军打仗不成,可土工作业却是异常地麻利,想来就不得不让人摇头苦笑了。

跟在韩综的身后,杨华不住地朝梁红玉递眼色,这个女人一听说李纲来了就跑回军营去换了一身男装死活要跟过来。杨华也没办法,只得带上这个麻烦的家伙一同前往。一路上,梁红玉东张西望看个不停,好几次都张着嘴巴想出言询问,可一看到杨华严厉的颜色,这个女人只得乖乖地闭上了嘴巴。要知道,一个女人冒充军士去见当朝宰相,若被人发现非被当成奸细砍头不可。

至于古松还是那张死人脸,阴沉沉地跟在后面,一句话也不说。

杨华知道他心中对自己有看法。可杨华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自来也看不上古松的懦弱和文气,自然懒得同他多说。

同沉默的二人不同,韩综兴致却是很高,一路说个不停,言语中透着一丝兴奋,“杨将军,这次李相来我中央禁军是不是得了皇上的授意,我中央禁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建?”

杨华知道自己能够做到龙卫军指挥使的位置靠的不过是龙卫军其他人死得死跑的跑,自己是现存的唯一军官。按说换成其他部队早被取消编制了。可这是中央禁军,如果连这么一只王牌部队都被彻底解散,传了出去皇帝和军方面子上都挂不住。所以,即便四万人马十不存一,还保持着这么一个庞大的构架。

他杨华从小小一个都头升为军指挥使这样的高级军官倒有些戏剧性,只不过这种戏剧性建立在大宋禁军的大悲剧上,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

韩综和阵亡的雷彦兴将军是何灌将军最得力的干将,在军中被人称为“二虎”,身经百战,地位极高。在这样的猛将面前杨华自然不敢造次,听他这么问,忙恭敬地说:“韩将军说的是,既然李相亲自来我大营,自然是要重建中央禁军。我军虽然被打残,可现存的士卒都是经过大战的,战斗力比之以往强上不上。也不求其他,只要李相能够再给我们补充上一些兵力,再弄些甲杖,定叫那北奴好看。”这次汲县大溃,禁军大多是两手空空地从前线逃回开封的。很多人都穿这一身单衣,更别是或武器装备了。这三千人中,也只有杨华部装备齐全,士气不堕。这也是何灌看重杨华的原因。能打胜仗是为将者的本分,败而不溃,能够保持完整的建制却是名将风范。

“装备。”韩综苦笑一声,说:“没装备了,我刚得到消息,牟驼冈已于昨日被郭药师拿下了。”

“啊!”众人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撼了。

牟驼冈是兵部的武库所在地,正在金明池的对面,是一座高大的土山,据说是用挖掘湖泊时的泥土垒成的。土岗位于湖边,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其中藏有兵甲无数,贮存的刍豆饲料多如山积。拿下此地之后,长途奔袭的金兵一举解决了后勤匮乏的窘境,自可安心地呆在开封城下,慢慢围城。

听到武库被金人拿下,众人都是一阵沮丧。

杨华有些沉不住气,“韩将军,我记得那山上可有一万守军的,怎么一天工夫就被郭药师给攻占了?”

“一万人马?”韩综有点想哭的样子,“哪里有那么多人?杨兄弟,那地方我去过,虽说号称一万,其实也不过五千的样子,剩余的五千空额都被童贯吃了。这五千人中还有三千多老弱,真正能战之士不过两千。这两千人马中,还有一千三百在开封城里为童公公经营田庄、酒楼、瓦舍等营生。在山上值班的也不过六百来人。”

“啊!”杨华等人都惊叫起来,“童贯国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童贯主持北宋军事以来,国家军事力量已经脆弱到形同虚设的地步。帝国军队中想靠本事晋升的军官被认为是迂腐和可笑的。据说,每一个军官职位都有相应的价格,只有军功和资历未必能得到提拔,还需拿出钱来。得到提拔的军官也将升职当成一项生意,既然有了投资,自然要求得一定的回报。

一旦升官,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获取投资回报。吃空额,喝兵血,无偿使用士兵劳役。

武库守是一个肥缺,要想做到这个位置,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一旦进了牟驼岗,自然要大发其财。因此,一万守军实际战斗力只有六百也不让人感觉奇怪。

韩综恨恨地说:“童贯固然可杀,那郭药师更是可恨。那郭药师以前来开封时曾四下查看,牟驼岗的路他可熟悉得紧。昨日便是抄了一条小路杀上岗去的。哎,道君太上皇真是糊涂得很,当初还亲自陪他上岗去看金明池风景。国家禁地居然让一个心怀鬼胎的降奴看个通透,真他娘地混帐!”

韩综是一个口无遮拦的武将,一说起来气愤难平,怒骂起太上皇来。

杨华不接他这个茬,问道:“现在岗子上有多少金人,能不能夺回来?”

“没办法了,一听到郭药师拿下牟驼岗,完颜宗望当天就将行辕搬了上去。现在上面可有一万多女真精锐,而不是吃空额的一万禁军。”韩综愤恨地抽出腰上的配刀猛地砍在路边巨石上,“国家到了这等地步全败奸臣昏君所赐,真是可恶!”

他虽高大,但长得很瘦,又是一张痨病鬼状的黄脸,可骨架极大,这一发怒看起来很是可怕。众人心中都是一凛。也就此时,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和气汉子身上终于带着一军之主的气势。

第二卷 一虎负?

第三十四章 接触

韩综的话引起了古松和梁红玉的共鸣,二人都开口骂了起来。

杨华见三人骂得起劲,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本就是一个现代穿越者,虽然对北宋末年的历史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其中细节不甚明了。却也知道这种无君无父的言论乱说不得,真被有心人听了去,将来却有麻烦。这个世界,你什么错误都可以犯,惟独政治路线不能走错。万言千语不如一默,少说少错。

他笑笑,“韩将军,多说无益,反正在朝臣的眼中,我们武人都是潜在的罪犯和不安定因素。你看我这额头上不是还刺有字吗?还是走吧,别让李相与何帅等得急了。”

见杨华如此一说,韩综看了杨华一眼,道:“杨将军倒是个沉稳的人,难怪被何帅看重。对了,李相刚一来就去土墙上观战。”

“金人进攻了吗?”

“恩,我军位金明池边,正好卡在牟驼岗女真人的进攻路线上。金人一大早便开始陆续调动部队,想来也要动手了。”

正说着话,只听得霹雳一声响,然后就是无数的呐喊声。

四人同时抬头向西面看去,只见远方的雾气中一连串红色的火球腾空而起,划出一片优美的弧线朝宋军大营落来。

随着那片呼啸声排空而来,地下的宋军齐齐发出一片惊骇的大叫。

“碰碰!”声不断,火球落地,橘红色的火光扩散开来,将那片单薄的雾气整个地推开,下面黑黝黝的工事。

“弩炮!女真人什么时候有这种东西了?”韩综皱了一下眉头。

而杨华则低呼一声,“对重式投石机。”对重式投石机是北宋末年出现的一种攻城利器,射程达一里,如果再装上震天雷,无疑是守城士兵的噩梦。最厉害的是,这东西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六个士兵就可以用绞车将重物提起释放出去。因为装有绞车,占地空间小,再配合上车上的标尺,精度得到极大提升。一次可将一百斤的巨石投射出去。

这已经大大超出弓弩的射程,城上的守军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大家伙发威,却毫无办法。

按说,绞车这种技术在北宋也算先进,以女真蛮子的智商就算给他们一个实物也未必能够琢磨出其中的道道。可事实是,这东西竟然出现在他手中。

有对重式投石机在手,开封的守军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大家都感觉到一丝不安。

良久,韩综脸色一变,“该死的郭药师!”郭药师所部大多是北方汉人,投石机的技术对他们来说也属寻常。想必在大军南下的时候,军中工匠已经将此物造好,随军运来,一到开封城下便组装成形。辽国立国百余年,境中多是汉人,就算是当初的契丹人也汉化得厉害。同北宋已没任何区别。北宋有的技术,辽国一样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药师的投降对北宋打击甚大。

郭药师部的重投石机的攻击持续了一刻钟时间,看来这不过是敌人一次敲山镇虎式的火力侦察。但效果却是出人意料地好,那些由发石车投射而来的霹雳弹中装了大量火油,一落到土墙上便燃成一团。须臾,宋军阵地火光一片,十几个火点的浓烟直冲上三百米的高空,在淡薄的冬雾醒目非常。

宋军大声呐喊地灭火,阵地上乱成一团。而几个军官则大声呵斥,试图恢复秩序。看得出来,中央禁军尚未从上次的大败中恢复过来。

“李相,金兵快要进攻了。”何灌将军站在土围上,用恭敬的态度对身边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中年人说。

很显然,他身边这个清俊男子就是开封防御的总指挥官、大宋王朝尚书右丞,帝国政治运转的中枢要臣。

终于见到了自己所景仰的李纲,大家都有些激动,就连杨华也不禁有些激动。他同众人一起躬下身去大声道:“见过李相,见过何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