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行-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喊杀声。……---…那是俘虏军在洗城。…………-这个时候若河东军也跟着进城,只怕也要被搅乱了。
“还是不要进城吧。”杨华叹息一声,面色阴沉下去了。
“恩,进去不得。”关群摇头道:“现在城中已是大乱,随时都有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再说,将军已经答应俘虏军抢劫,现在进去,只怕会激起兵变。不如呆在大营不动。”
“好,就这样。”杨华下令:“天武军占领西门,捧日军占领南门,龙卫军占领北门,控制住城墙,没我命令不得进城。其他人随我回营。”
安排好这一切,杨华又说:“传令给余良,我给他两天时间洗城,两日之后封刀。对了,去对他们说,抢劫党项贵族可以,要想祸害百姓,别怪我辣手无情。”
不一会,城中又有消息传来,李乾顺已经守住皇宫,俘虏军打不进去,只能远远监视。
“另,去对余良他们说,发财时我由着他,可别光顾着吃肉不想啃骨头,攻打李乾顺皇宫的任务还得落实到他们身上。”杨华有些恼火,说:“他们动作太慢了,给了李乾顺喘息之机会。不过,就算他守住皇宫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了不几天,不用担心。”
“其实,没必要再进攻了。”关群淡淡地说:“现在,李乾顺困坐愁城,守也守不了几天,可以谈判了。李乾顺性格懦弱,让俘虏兵们洗城也是个好法子,至少可以逼李乾顺早日投降。”
杨华点头:“我正有此意,谁去见李乾顺。”
赵行德:“属下与李乾顺有君臣之义,让我去吧。”
“好,去对他说,他若投降,我就停止屠杀。”
屠城就是装在瓶子里的恶魔,一旦打开了盖子,又如何收得住。
余良于忆所率的俘虏军一开始就没有按照以前所设定好的行动方案行事,十万士兵散布在城中各个角落,开始胡乱抢劫。一开始,他们还专挑富家大户和公卿府第下手,到后来抢顺手地士兵连普通百姓也不放过,开始挨家挨户清剿,但凡遇到反抗的就是一刀杀了。
抢劫一天之后,入夜,秩序更加混乱,也不知道哪里传的谣言,说杨华下令,只要是党项人,都要被砍头,除非改汉籍,说汉话。
于是,俘虏兵们提着刀子勒令所有百姓脱掉帽子检查,遇到蓄有党项发式地都是当头一刀。
杀戮在城中蔓延,许多百姓都这么莫名其妙地死在了从前地西夏军手里。可怜城中军民已经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遇到这全疯狂的俘虏兵,连反抗地力气都没有。
还乡团有时比侵略者更恶毒更残忍。
于是,很多醒过神来的百姓开始剔成光头。但就这样,还有有百姓因为带着本地口音,说起汉语来不甚流畅被人当成党项人杀掉。最倒霉的是从回鹘来的使节团,他们一行有两百多人,来兴庆府后就遇到河东军围城,正好陷在城中。一遇到俘虏军,因为口音实在太古怪,长得有很奇特,竟被两个士兵用刀指着相互捆绑。等他们作茧自缚之后,这两个士兵开始动手杀人,一连砍坏了十把长刀,这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两百人居然被两人屠杀一空,想起来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俘虏兵收获颇丰,一日一夜下来,每人都是腰缠绕金帛,手提人头,身前还押着几个妇女。
十万俘虏兵同时动手,效率是惊人地,超过两万人被杀。整个党项上层被俘虏军屠戮一空,尸体扔得满大街都是。党项贵族手握大量资源,不断对汉人,对党项下层百姓也课以重税,剥削得厉害。杨华这段时间在党项人中大力宣传阶级仇恨,已经成功地激起了党项贫民对贵族老爷们的憎恶,“杀光剥削者!”地喊声响了一整夜。直到杀无可杀,这场阶级斗争才停了下来。到现在为止,党项贵族已经不能作为一支完整的政治力量而存在了。而党项人也失去了他们地精英阶层,只剩大量的贫穷牧民和小自耕农,被同化也是迟早地事情了。
而在古代,民族同化从来都是伴随着屠刀和血腥的。对此,杨华已经有被千夫所指地觉悟。
在这一夜中也有一个花絮被传为美谈。
当俘虏兵开始抢劫的时候,城中居然有俩兄弟浪剔光了头发,穿上军服,成功地假扮成河东俘虏军参与进这次淘金行动。
他们也是运气极好,竟然同一队俘虏兵一同抢劫了一座王府,每人都得了一百两黄金。用这两百两黄金做本钱,俩兄弟购买了大量粮食同沙漠以北地蒙古人换马。恰逢河东军与女真人大战,大量购买战马。两年下来,这两兄弟竟成一方巨贾。
发财之后,两兄弟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家中偷偷设了一个经堂,照杨华的模样雕了个神像日日膜拜。
第二天中午,赵行德终于回来了,他带回来西夏国君的议和条件:割让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给大宋朝。并愿意做大宋的蕃国,称臣纳贡。
“不,我不接受这样地条件。”杨华摇头:“我都打进城了,这个条约是不是该还上一换呢?你去对李乾顺说,让他无条件向我投降。别以为他躲在皇宫里我就拿他没办法。明日我当亲率主力进城。到时候别怪我无情。”
赵行德笑笑:“那我再去跑一趟,城市秩序实在太乱了,是不是该停止洗城?”
“不。”关群摇头:“主公已经答应让俘虏兵屠城两天,不可出尔反尔。这十万夏军手上一旦沾了同族人的血,以后就同我们一条心了。”
杨华:“地确如此。”他苦笑着说:“我也不想如此,可现在这局面,换谁都控制不住呀!”
两日之期终于到来,李乾顺答应投降了。
杨华这才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西夏国都。
西征之战圆满结束。
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获取战争红利。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中
军正规军终于从城墙上下来,顺利地接收各街区~
还好这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否则这么多死人堆在城中,腐烂的尸体将让整座西夏国都变成瘟疫之都。即便如此,河东军依旧每人口上戴着一张白色口罩,头盔压得极低,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
屠杀停止了,许多士兵都提着铲子铲着街上的白雪,冷咧的空气中再嗅不到一丝血腥气息。
用不着特意下令,一旦河东军开进城来,那些到处烧杀抢掠的俘虏兵们一看到这一队队整齐的铁军,都畏惧地缩到街边,用敬畏的目光盯着这些百战雄师。
看着这些已经捞饱了的俘虏兵,孙重山并不感到羡慕,反有些想笑。这些西夏俘虏兵的打扮实在太古怪了,他们身上都背着硕大的包袱,如同一只只正在搬家的蚂蚁。有的人身上甚至还缠着一圈又一圈锦缎。为了减轻重量,有的人甚至还将身上的铁甲和头盔都扔了。
一个俘虏兵身上穿了三件皮裘,袍子上还沾着袍子原主人的血。因为穿得太多,加上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头上还顶着一个小竹篮,这人走起路来步履蹒跚,老半天才挪上一步不说,还要大口地喘上一声。
“这还是从前的夏过主力军团擒生军、贺兰山军团、山讹、铁鹞子的士兵吗?看他们穿成什么样子,简直就是一群唱戏地女优!”孙重山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坐在马上用鄙夷的目光看了街边的俘虏兵一眼:“当兵当成这样,毫无军人的荣誉感可言,夏国难怪要败在我河东军手下。”
一个身材不高,显得很是儒雅的文吏跟在孙重山身边,他是河东镇的财务大总管高昌,这次进城他地主要任务是接受西夏都城的各大仓库。兴庆府是西北第一大城,城中金遍地。西征半年,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是时候大发其财了。
为了协助高昌的工作,杨华特意命孙重山带着二十个骑兵给他当护卫。
听到孙重山这么说。高昌笑了笑:“孙将军。我们还是快点去城东户部大仓库吧。城里这么乱。也不知道仓库又没有被抢?”
“他们敢!”孙重山哼了一声:“杨大人有令。俘虏兵可以放开了抢两天。但有一条。不许动城中地仓库。违者。杀无赦!”
他年纪不大。说起话来还掠带几丝稚嫩。但这句话却说得杀气腾腾。让高昌心中不觉一寒。
高昌摇了摇头:“难说。乱了两天一夜。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模样了。只希望于忆他们能够控制住局面。”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带着队伍朝城东走去。
沿途到处都能看到兵灾地痕迹。被焚毁地房屋还在冒着丝丝白烟。地上墙壁上依稀可见斑斑血迹。在街边地檐沟里。一具无头地尸体叉手叉脚地扑在里面。惨白地断颈处已经看不到一丝鲜血。白色地雪已经将他覆盖成一个雪人。
渐渐的,路上的死人越来越多。
到最后,竟数之不尽。
孙重山看得毛骨悚然,他狠狠地骂了一句娘:“这些该死的俘虏军,依我的性子,当初就该将这些混蛋都屠了!”
高昌笑笑:“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孙将军心软了?”
孙重山悲愤地叫了一声:“这可都是百姓啊!”
“是夏过的百姓,不是我大宋的百姓。”高昌说。
“都是人啊!”孙重山眼睛里滚着泪水:“杨大人怎么可能放任俘虏军屠城,怎么能够这样?”
高昌不屑地哼了一声:“你懂个屁,等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是一个小小的骑兵指挥,而是一方大员了。”
见孙重山他们地骑队过来,一群饿都走路都不稳的妇女也不知道害怕,都蜂拥而来,大声哭号:“可是河东军。”
“有女人!”高昌本就贪色,嗅到脂粉气,顿觉得精神大振,猛一拉战马:“看看。”
+|Qī|+高昌这一停,孙重山他们也只能同时拉停战马。
+|书|+愤怒的战马同时发出长嘶,声势颇为雄壮。
+|ωǎng|+但那群妇女却不觉得害怕,还拦到高昌面前。
高昌笑咪咪地看着那群妇人,回答道:“本官正是河东军的军官。”
孙重山有些不耐烦,他不满地对高昌说:“高大人,事情紧急,还是快些去接收仓库要紧,你老就别再耽搁了。
”说着话,他提起鞭子就朝那群女人抽去:“滚开!”
高昌笑着伸手架住孙重山的鞭子,道:“孙将军你也别急,仓库就在那里,又飞不了。老高我就爱这个调调儿,咱们寻个乐子再走不迟。”
“对啊!”骑兵们成分复杂,各民族的士兵都有,他们平
便惯了,在河东正规军中算是个异类。听高昌说要,众人都大声笑了起来。
孙重山见大家都有看热闹的心思,只能无奈地摆了摆头,表示默许。
听高昌自报家门是河东军军官,一众妇人同时大声哀求:“官爷,给口吃的吧。”
高昌和气地对她们说:“怎么,你们很饿吗?”
“是啊,官爷,我们已经半个月没吃过东西了,可怜可怜我们吧。”女人们同时悲泣,一瞬间,哭声震天。
听她们说饿得厉害,高昌和孙重山这才发现这群女人一个个饿得骨瘦如柴,面色青黑,身体在寒风中颤个不停。
“别哭了!”被这群女人哭得心烦,孙重山脑袋大了,不禁厉声大喝。
听到这一声吼,众女这才掩嘴安静下来,只用畏惧的目光看着这个小将军。
“城市缺粮多久了,又是何等情形?”毕竟是河东军后勤主管,职业习惯使得高昌忍不住出言讯问。
为首几个妇女七嘴八舌地说,城中半个月前就已经没粮食了,不少人都饿得没有力气,前天俘虏兵进城之后大肆抢劫,城中百姓早饿得没有力气,自然无法反抗。
这群妇女说,她们也是饿得遭不住,见乱军进城只能悄悄在家里躲藏了两天。等河东军进城,秩序恢复后,这才鼓起勇气出门,看能不能找些吃的。
听她们是来讨吃地,高昌摸了摸头,问:“你们的男人们呢?”
一听到他问起这个问题,触动了伤心事,众妇人都同时大放悲声。为首那个女人一手抱着一只小得像猫一样的婴儿,一边抹眼泪说:“我家汉子饿死有一段日子了。我们这群姐妹家地男人不是饿死了,就是死在城墙上。官爷可怜可怜我们吧,给口吃的吧。”
高昌计算了一下,城中缺粮至少在十五天以上。按照正常计算,一个人不吃不喝,最多能挨七天,天又这么冷,只怕死得更快。
他笑了笑故意道:“干粮我倒是有些,不过我可不是善人。”
那个妇女一咬牙,拜道:“管爷,我们也不指望你大发善心。若你瞧得上我们,就来选了回去,不管是做妾做奴,只要给块饼子就行。我们这些穷人,也不指望什么了,'奇+书+网'有条活路就成。”
众妇人也都同时跪到雪地上,用满是泪水地目光看着高昌他们。
高昌嘿嘿笑着伸出鞭子在那个女人下巴上抬了抬,吐了口唾沫:“庸脂俗粉,送我也不要。”他转头对孙重山一笑:“玩够了,咱们走。”
这一回头,却见众骑兵都沉着脸不说话。而孙重山则泪流满面地抱着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也是穷人家出身,想不到竟造了这样的孽!”
高昌面色一冷:“孙将军,注意你地措辞。”
孙重山抹了一把眼泪,从战马上跳下来,走到那个妇人面前,将怀中的干粮都掏了出来,放在她身前。
那个女人接过干粮,慌忙塞进嘴使劲地嚼着,一边吃一边喊:“小将军,你是不是要我了?”
高昌哈哈大笑:“孙将军,记得请我喝喜酒啊!”
孙重山不理他,对一众手下喊:“把干粮都拿出来,分给她们。”
“是。”众骑兵都翻身下马,将干粮一一分给众女。
“谢谢,谢谢。”
“谢谢好心地河东军。”
众女都是千恩万谢。
高昌撇了撇嘴,不以为燃地笑着说:“这样的女人城中多得很,就算要纳也得去弄富家大室的千金小姐和贵妇。”
“住口!”
“孙将军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子,我帮你挑选。”
“我说……你-住口!”孙重山将手放在刀柄上。
高昌见他满眼凶光,乖觉地闭上了嘴巴。
半天,等骑兵们将干粮分发下去。高昌才道:“其实,你们不用这么麻烦的,杨大人已经下了命令,火速调顺州军粮来兴庆府赈济灾民,估计现在已经快到了。”
“你说的是真的?”孙重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是我经手的,我怎么不知道。”高昌笑了起来:“都说了玩玩而已,你却当真了,没意思,真没意思。”
孙重山欢呼一声,大叫:“大人果然是大人,杨大人果然没有叫我等失望。”
“幼稚的小子!”高昌心中好笑。
正在这个时候,三骑飞快跑来,为首那人高喊:“我是保伏桥管制使,保伏桥各家各户百姓随我来,放粮了,放粮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上位者的心志
来,得到干粮之后,一众妇人都在大口咀嚼,到处的声音。可一听到有人说放粮了,众人都安静下来了。
见这里还有这么多百姓,那个管制使停了下来,对众女吼了一声:“不想饿死就跟着来。”
一个女人大着胆子问:“敢问官爷,你的马快,我们只有两条腿,怎么跟上。”
那个管制使摸了摸头,朝东面指了指:“往东两里就是了。”
“来者何人,我怎么不认识你,我是高昌,城中赈济灾民一事进行得怎样?”高昌忙问。
那个管制使听高昌表明身份,慌忙跳下马,道:“禀高大人,我乃后勤司钱宁,顺州人,刚进后勤司没两天,难怪大人识不得小的。”
“哦,原来这样。”高昌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
钱宁有道:“城中各处都设了放粮点,杨大人有命,一应粮食都按人头分发。壮年每人三十斤、妇女和老人二十斤、孩童十斤。”
“恩,是这个数目。”高昌又问:“可有措施防止灾民冒领赈济粮?”
“不会。”钱宁笑道:“杨大人说了,灾民在领取赈济粮时每人还得领取一张供给证明。我军将在各街区派驻管制使,清点人口,并在这张供给证上签字画押。以后,灾民可凭这张证明在街区领取当月口粮。”
“杨大人英明。考虑得果然周全。”高昌满意地朝钱宁挥了挥手:“去忙你地吧。”
“是。”钱宁一拱手跳上去。对众妇人喝道:“还不快走?”然后打马朝远方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我是保伏桥管制使。保伏桥各家各户百姓随我来。放粮了。放粮了!”
众妇连忙叫嚷着朝东面冲了过去。“等等我。”“谁帮帮我。我跑不动了。”
“孩子。我地孩子。”“先回家拿口袋。”
听到唧唧喳喳地女人叫喊。高昌他们觉得好生头疼。
正要继续前进。却见那个抱着孩子地女人依旧站在孙重山面前。
孙重山大觉奇怪:“喂,放粮了,你怎么还不走?”
那个女人一咬牙:“小将军,刚才我答应过你,如果你给我一口吃的,我就跟你走。小女子说话算话,这就跟着将军。不管是做妾还是做婢,都不后悔。”
孙重山吓得连连摆手:“不,不要啊。”
女人:“你可是嫌我老了?”
孙重山大叫:“不是的。”
高昌看得有趣,大笑着问:“那女子,你今年多大了?”
女人:“奴婢今年二十一岁。”
“是挺年轻地。”高昌仔细端详了她一眼,眼前这个女子大概是饿得狠了,脸有些尖,皮肤也有些脏,可五官倒也生得清秀,有点小家碧玉的味道:“呵呵,我家孙将军才十七,差距倒也不大。孙将军,你赚了,现在老婆儿子都有了。
换我,也从了。”
孙重山气得眼中含泪,他死死盯着高昌:“高昌,你满口胡柴个屁!”
那女子依旧大声说:“孙将军,你可是嫌弃我年纪大了些?”
孙重山:“你很年轻。”
“那你可是嫌弃我丑。”
“我也没长得有多好看。”
“那你为什么不要我?”那妇人有些咄咄逼人了:“我感念将军恩义,愿以身相许。也不求明媒正娶,只愿意给将军做一奴仆。”
孙重山被她说得满面惨白,一跺脚:“懒得理你这个疯子。”说完话,发疯似地跳上马,朝前狂奔而去。
见孙重山离开,众骑士也纷纷打马追了上去。
高昌笑着看了那妇人一眼,语带讽刺地说:“你倒好眼力,知道他是谁吗?河东军游奕骑指挥使孙重山,杨华大人一等一心腹之人。将来没准捞个节度使当当也让人意外啊!”
那妇人怒道:“大人,我跟孙将军是为了报恩,他是将军也好,乞丐也好,同我又有什么关系?”
她着一声怒叫惊醒了怀中婴儿,那小家伙大声地啼哭起来。
高昌被她这一声震住了,心中也是佩服,讷讷道:“想不到女子中也有你这样的人。罢了,孙将军要去城东户部大仓,你若一心要跟他,自己去寻。”
见孙重山已经跑远,高昌不敢耽搁,忙给了战马一鞭,追了上去。
那女人将儿子抱到街边喂了两口奶水,便朝户部大仓走去。
高昌本以为自己追不上孙重山,可没想到跑了不两里就看到孙重山他们被灾民堵在街上无法前进。
原来,这里是一处放粮点。保伏桥各街各区地百姓都提着口袋过来等着领取粮食,超过一万百姓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孙重山他们五十人被众人一阻,竟无法前进一步。依骑兵们往日的脾气,在执行军务的途中若遇人阻拦,早一鞭抽了过去,甚至拔
都有可能。可杨华已经下了死命令,河东军进城;持文明之师地形象,不得同百姓发生冲突。
于是,他们只得停了下来,一脸无奈地看着前方的人山人海。
城中居民们都手捏着口袋排着长龙一点一点地朝前方挪动而对面的空地上,粮包堆积如山,一排河东军士兵虎视眈眈地看着涌来的百姓。
在粮包前面摆着一条长长地桌子,一个书记官正在做着记录。
这还不过是刚开始,随着各街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道路将更为堵塞。
黄澄澄的谷子一斗接一斗倾泻而下,百姓都齐声欢呼。
一想到刚过去的大饥荒,一想起前两日的黑色恐怖,有人忍不住大声哭泣:“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
“是啊,杨大人可比俘虏军那些畜生好多了。”
“对,若不是杨大人地河东军进城,我等都要被那畜生杀光了。”
“可怜我那娘子,被两个军痞活活砍死在门前,就因为她舍不得那床被子呀!”
“呜呜……老天可怜,杨大人终于进城了。”
“杨大人万岁!”
“活菩萨啊!”
……
百姓的心思很简单,他们只相信眼睛里看到地。
在他们眼中,俘虏军进城之后就烧杀抢劫。而杨华进城后却开仓放粮。两相对比,杨华简直就是慈悲的化身。
……
高昌忙骑马过去:“孙将军,你还在等什么,绕道走吧,仔细等下走不动了。”
孙重山有些郁闷地看了前方地灾民一眼,讷讷地说:“我怎么就想不明白,杨大人为什么要放任俘虏军屠城,现在却又赈济起灾民起来。究竟哪一个才是以前那个杨侯啊?”孙重山满面的苦恼,显得异常地痛苦。他虽然心思单纯,可杨华的所作所为还是难免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冲击。
高昌口中呵呵有声:“以前那个为国为民,毅然救援东京的是真正的杨侯;放任俘虏军屠城的也是真正的杨侯;现在,拿出大量粮食赈济灾民的也是真正的杨侯。”
孙重山:“高大人,你这么说我就糊涂了。”
高昌:“为上位者,想事做事自然不能像我们一样仅凭一己好恶率性为之,得考虑所有河东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俘虏军人多势重,而兴庆府城墙高厚,又有完善防御体系,若仅靠河东军那三万多人,你觉得打得下来吗?”
一想到先前惨烈的攻城站,孙重山暗自心惊:“我军长于野战,若用来攻城,恐怕不成。”
高昌点点头,说:“是啊,要想拿下兴庆府这样一座大城,但靠我河东军是不成的,而且,我军训练不易,若这么消耗了,损了元气,还谈什么逐鹿天下。而攻城,从来都是用人命一条一条填出来的。因此,必须依靠夏人俘虏。可这些俘虏人心不稳,让他们调转身攻打昔日的都城,一旦伤亡过大,未必不会发生兵变。所以,要想让他们上战场,必须许与重利。那么,默许俘虏军进城之后大抢两日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此说来倒也有些道理……可是。”孙重山有些苦恼:“可是,我怎么就接受不了呢?”
高昌:“放任俘虏军屠城也有一个你所看不到的好处。这次我军西征,已尽得夏土,自然要好生整治一番。可这地方汉、党项杂居,形势非常复杂。尤其是那些党项贵族,手中又有大量的奴隶和土地,又心向李家王朝,未来未必不是我等心腹大患。不如放任俘虏军将他们都屠了,以绝此后患。”说到这里,高昌不禁对杨华大为佩服:“大人这一招真是高明啊,如此一来,党项贵族被他们自己的军队连根拔起。就算城中百姓要怨,也只能去恨那些党项俘虏兵,同我河东军却没是关系,反倒感念杨大人赈济之恩。如此一来,俘虏军固然同我军一条心,兴庆府百姓也对我河东镇感恩戴德。大人这一手玩得真是高明啊!”
“别说了。”
“怎么,我说得不对吗?”高昌反问孙重山。
“别说了。”孙重山大叫一声:“我不过是一个军人,我只听杨大人之行事,不想听你说这些。”
“这就对喽!”高昌拖长声音:“你一个军队高级军官,想那么多做什么,反让自己糊涂了。对了,你看那是谁,好象是那个死活要嫁给你的女人来了!”
“啊,我们绕道走,快!”孙重山吓得冷汗都出来了,忙给了战马一鞭,朝另外一条没人的街道冲去。
“哈哈!”高昌放声大笑:“那女子又不是老虎,你是没有尝过女人的味道。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二十八章 银川
昌和孙重山跑了一气,城中到处都是人。有集结待有维持秩序的河东军,也有出来领取赈济口粮的百姓。
即便百姓已经被俘虏军残害得一无所有,可现在有粮到手,总算看到一条活路,面上还是露出一丝平静。而俘虏军也抢够了,都排着队挤在街边,安静地等待长官的命令。按照预定程序,他们将把手中的防务交给河东军。据说,俘虏军将撤到顺州整编,感觉到兴庆府百姓仇视的目光,这些俘虏兵觉得还是开点出城为妙。已经有性急的士兵在询问出城事宜了。
一队又一队浑身铁甲,背上背着背包的河东兵整齐地从街上通过。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面色凝重,整只队伍默默推进,如同一台不可阻挡的机器。这样的威慑是巨大的,城中军民,不管有任何仇恨,在这一刻都很自然地停了下来,默默地注视着这支强大的军队。
路上耽搁了半天,等高昌和孙重山带着那五十个骑兵来到户部分大仓库,杨华却已先他们一步等在那里,随行的还有关群、赵行德等一众河东军高官。
杨华正站在西夏国户部大仓的院子里,面带微笑地听着一个老卒说话。
见孙重山和高昌来了,杨华指了指那个老卒,说:“你们来得正好,介绍一下,这位是夏国的库守。这两日城中乱成这样,库守们都逃命去了,惟独此人独自留守,直到于忆他们前来接收为止。虽然说,当时我于夏国互为仇敌,他这么做也算是便宜了我河东军。可光这份尽忠职守的精神,堪称尔等的楷模。”
那个老卒慌忙拱手对二人说:“见过二位大人。”
杨华对高昌和孙重山姗姗来迟有些不满:“怎么来得这么迟,让你们前来接收府库,怎么反到是我走在前头?”
高昌毕竟是文官,见了杨华说话也随便些,忙说他们路遇河东军开仓放粮,街上人太多,堵住了。
“恩,我也没想到兴庆府里装了这么多人。”说到这里,杨华对赵行德说:“行德,你是负责地方民政的。抓紧时间把勾留在兴庆府城中的流民解送回家,清理好人口之后,每人发放十斤粮食,让他们自己回家去吧。”
赵行德说:“地确是这个道理,城中本有局面十来万,现在有钻进来二十多万,若全靠我军接济,压力实在太大,再说,大战之后,春耕也需要人手,老呆在城里吃赈济也不是办法,我这就下去安排。”说完话,赵行德告辞而去。
“你继续说。”杨华示意那个老卒。
这个老卒当了一辈子库守,地位卑微,什么时候见过像杨华这样的大人物,激动得满面潮红。他忙说:“夏国以前的赋税也要征收实物,可食物赋税有些问题,保管不便。比如棉布丝绢粮食等物,虫蛀鼠咬,一年下来都有很大损耗。若让库守们赔偿,我等都得去上吊。所以,国家每年都核定一定数量的损耗。可如此,却又有一个大问题,管理仓库的官儿们不管是否有损耗,先把这一部分数字扣下来私分。后来,李官家发觉不对,便开始压缩实物税的规模,多折合成钱和金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