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松眼睛里还在流泪,见杨华翻脸比翻书还快,一时跟不上,愣愣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吃的,军粮都快耗尽了,城中的人也不送点出来。”

杨华:“你回去之后立即带人把园中养的梅花鹿和仙鹤都给我宰了,老子手下的弟兄要吃肉。”作为皇家园林之一,道君皇帝在金明池养了一群梅花鹿和仙鹤。因为是皇家财物,大家就算饿得眼睛发绿也不敢去动这些禽兽。现在,因为金人的入侵,里面的太监都跑了个精光,里面的梅花鹿和仙鹤有进一步野化的趋势。杨华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后天就是一场恶战,死活都是未知数,先吃他娘的。

“是。”

“你也去。”杨华对梁红玉说。

第二卷 一虎负?

第三十八章 两个瞬间

靖康一年,岁在丙午,正月初六。宜沐浴、祭祀,西北方向不利。

天上的雪小了下来。

一排长矛同时刺出,愤怒的鹿群发出阵阵哀鸣,四蹄乱蹬。雪花中,大团鲜艳的红色扩散开去,被踢开的雪地上露出青翠的绿草。

围猎的士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可下一刻,所有人都轰笑起来。因为有一个长枪手被鹿群临死前的疯狂给吓呆了,“啊呀!”一声丢掉手中长矛,浑身都在颤抖。

杨华推开众人走向一头被刺翻在地的头鹿。这家伙非常壮实,有着漂亮的皮毛,胖得像一个官老爷。

毫不犹豫地抽出腰倒斩下去,那颗有这夸张犄角的头颅飞旋着落到地上,滚了几圈将一双恶狠狠的眼睛盯着前面那排武士,然后一口咬在刚才那个发出叫声的士兵鞋尖。

“妈妈呀!”那个士兵还在叫,一张脸已变得惨白。。

但刚才轰然大笑的众人都已变得寂静无声。

杨华走到那个士兵面前,几乎将嘴凑到他鼻子尖上,“士兵,你害怕吗?”

“不、不、不……”那个人连连后退,几乎摔倒在地。

杨华一把抓住他的胸口,将他提到自己面前,呲牙一笑:“男子汉大丈夫,怕就是怕,没什么可隐瞒的。老子第一次上战场见血,一样尿裤子。可我虽然发抖,但手却没有停。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杀死敌人,敌人就会杀死我。事情就这么简单。”

那个士兵一呆:“杨军主,你也会害怕?”

“是。”杨华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也是人,可是上了战场,越害怕死得越快。相信我。”

“军主,明天我们都能活着回来吗?”那人大着胆子问。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任务已经交代下来了,所有人都知道在旷野阻击金人骑兵会是什么结局。

“不可能都回来,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战死沙场。”杨华大声说:“我是你们的头,我不会欺骗你们。可是,如果不战斗,我们还能去哪里。周围都是金兵,开封也回不去了。我们只能战斗,我不能向你们承诺什么。但我可以保证,我们都会像一个勇士一样去死,死得有尊严,死得有价值。而不是在逃跑中被女真鞑子追上,被人一刀砍着两截。然后,让他们指着我们的尸体说,看,这就是兔子一样的南人,他们连反抗的勇气也没有。”杨华狠狠地踢着满地的梅花鹿说,“就算是畜生,临死时也会反咬一口。我们是男人,让我们像男人一样战死吧!”

……

精美的宫殿被士兵们拆成废墟,整根大梁传进火堆,篝火熊熊而起。上好的鹿肉一块块被割下,串在木棍上。最后三十坛御酒被一拳打开,酒气中,汝窑的蓝釉晶莹如玉。

到处都是醉到的士兵,有的人在大笑,有的人则失声痛哭。

光着上身坐在火堆旁边,杨华大口地喝着烈酒,身上的伤疤已变得通红。一个士兵小心地替他更换背上的纱布,雪花从房顶的破窟窿里飘落,被热气一蒸腾,瞬间消失。

“没见过你这么激励士气的。”梁红玉摇着头,一口口将冰凉的酒液往口中倒去。

“杨华行事,上不负天,下不负人,中不负己。”杨华有些醉了,“欺骗自己弟兄我做不到,我只能告诉他们真实情况。既然做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有死的觉悟。倒是你,梁红玉,战争同你也没关系,还是快些回城去吧。”

梁红玉看了杨华一眼,猛地将手中酒碗摔在地上,“你瞧不起我,我知道的,我不是傻子。”

“谁瞧不起谁。”杨华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干净。我已经失去一切了,我还能瞧不起谁。”突然之间,他又想起了母亲,那个疯狂拨打电话的女人。母亲,或许明天我就会从这场梦境中醒过来,回到未来,回到你身边。

“梁红玉,你能不能唱个曲子给我听听?”

梁红玉生气地将头转到一边,半天才说:“我会同你们在一起的,恨不能生为男儿身,与子同仇。”

杨华突然抽出腰刀在空碗上敲着拍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梁红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快哉!”

一只只漂亮的汝窑大碗摔碎在地上。

******************************

靖康一年,岁在丙午,正月初六。宜破土、婚嫁,煞从东南来,忌耕作。

牟驼岗。

武库职守衙门。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一个相貌平凡的做标准女真人打扮的汉子双手合十地跪在蒲团上。他个子矮小,面皮黝黑,看起来其貌不扬,属于那种扔在人群中立即就会消失不见的那种。

与之相比,身边那个挺拔的中年将军就显得太出众了。

只见那人身着一件繁锦大袍,光洁如玉的面庞上是三绺飘逸的长须,望之如神仙人物一般。

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个中年将军表情十分恭敬,显是对蒲团上那个女真人十分忌惮。

女真人嘴唇翕动,声音低沉有力。不知怎么的,一听到这声音,躁动的内心突然宁静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这段经文念完,中年将军这才小声道:“二皇子,一切都准备妥帖了。”

女真人缓缓地站起来,看他的身高,比中年人矮上一头。可这一站起来,却如山岳一般稳定。良久,他才轻轻点了点头,“药师,辛苦你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在我颂经礼佛的时候请不要过来打搅。”

这人就是这支金兵南侵东路大军的统帅完颜宗望,金国二皇子,女真名斡离不。而那个神色恭敬的中年将军则是原北宋燕京军事长官郭药师。

郭药师见宗望不悦,心下一颤,忙道:“是,不愧为菩萨太子。药师知道了。”,宗望的个子不高,在大多数都人高马大的女真人里面比较特别。宗望极其信仰佛教,对手下也很和气,被人称为“菩萨太子”。

“无妨,对了,你刚才说已经准备好了,说说。”宗望站在厅堂正中微笑着盯着郭药师。

郭药师清了清嗓子,道:“我军征集了十艘民船,船上堆满硝石硫磺。今年冬天也不冷,汴河还没上冻,可顺水飘进宣择门。不知道二皇子明天什么时候动手,也好早做些准备。”

宗望:“看天气明天应该有雪,且等等,等雪停再说。药师,东京你是熟悉的,你觉得明天天气会好转吗?”

郭药师,“看模样,白天的天气好不了。到黄昏时雪应该能停。”

“好,就在那个时候动手。对了,岗子周围的几个村镇如何了,仔细其中有宋人的细作。”

“都已经拿下了,村镇里的人也看押起来了,应该走漏不了消息。”

“看押什么,难不成还供养他们不成。”宗望捏了捏手上那串紫檀木念珠,“都杀了。阿弥陀佛。”

郭药师心中一寒,最近几日他在扫荡开封西门外围时抓了六千的百姓,宗望说杀就杀,眉头也不皱一下,好狠!

宗望:“金明池的禁军动向如何?”

“一连攻了几日,应该已经胆丧,明日不会出来给我们添乱的。要不,我派一支军队就地监视?”

“不。”念珠停了下来,宗望道:“依旧按照以前的计划行事,我亲率五千女真骑兵押阵。何灌,尸位素餐,老朽也,不足为惧。我担心的是种师道。”

郭药师倒吓了一跳,脸色大变,“小种经略来了?”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实在是太有名了。小种是陕西西军的旗帜性人物,而西军又是宋朝最善战的部队,长期与西夏人作战,士卒尤为强悍,自然不是老爷兵中央禁军可比的。

郭药师对宋军的底细非常清楚,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忙问宗望种师道的大军到什么地方了,有多少人。

“小种已于昨天从洛阳出发了,最迟明天晚上到,一共一万五千人马,都是西军精锐。”宗望突然来了精神,矮小的身坯一挺,如一把出鞘长剑,“药师,攻击宣泽门的任务交给你。种师道那边我来打援。看我全歼了他。”他嘿嘿冷笑,“打掉小种,倒要看开封城里的皇帝还能支持多久?”

深吸一口气,“传我命令,兀术那边也于黄昏时一同动手,攻击封丘门和酸枣门,牵制守城宋军。让他给我狠一点。”

第二卷 一虎负?

第三十九章 黄昏

靖康一年,岁在丙午,正月初七。诸事皆宜。

天气非常不好,一大早就下起了大雪。天上堆满乌云,层层垒挤,密如铅石。天光晦暗,浓如墨汁,宛若盛夏时雨前的阴霾。世界一片黑暗,只天边一线黄色,看得久了,竟有些喘不过气来。猎猎大风中,军旗剽劲招展。

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吃过午饭,所有人都集中在何灌将军的大帐之中,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带着出击的号令。可等了大半个下午,却没一点消息。

斥候不断跑来,大声回报对面金兵的动向。

刚开始时,众将还时不时小声骚动,可等得久了,大家也平静下来。就那么泥塑木雕般地站着。

杨华身上的伤口又开始发痒了,昨天喝了太多酒,已经结疤的伤口如同一群蚂蚁在爬。他已经站得有些不耐烦了,不住悄悄抬头看何灌。

可何灌将军就那么坐在靠椅上,遇到斥候前来汇报,偶尔点点头表示知道,到最后索性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他已经是一个快七十的老人了,精力不济,从杨华这边看过去。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面色灰白,形如枯木。

不知怎么的,杨华突然同情起这个老人。他这么大年纪了还带兵厮杀,换成现代人,早退休在家抱孙子了。汲县大败后,他手头的军队也丢了个干净,现在有家归不得,困坐愁城,相必须颓丧到极点吧。

说起来,何灌对自己还真是不错。将他从一个小小的都头提拔为一军之主,即便手头还只有三百人,但至少有一个高级军官的名号。自己的人生算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回想起以前,穿越到北宋都三年了,沙场征战,浑身带伤,这才混到一个小小的都头。想不到何灌的一句话就能让自己做军指挥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真是自己命中的贵人呀!

这次军事行动杨华担任的是最危险的阻击任务,他也自知此战死多活少,当何灌将军问起他还有什么要求时,杨华索性狮子大张口说要将全军的重甲都集中到龙卫军。

没想到何灌也干脆,只淡淡地回答:“给你,你需要什么自己下去挑。”

就这样,杨华手下三百士兵都换上了身重铠,每人人手都拿着一把长矛,一把战斧,虽然他还是没有信心扛住金人骑兵的冲击。但靠着这些装备,敌人要想全歼龙卫军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斥候还在一个接一个进来,对面的金人还是没有动。

何灌已发出响亮的鼾声,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时间就这么一个时辰一个时辰过去了,天更黑,雪更大,转头看出去,外面已经一片雪白。但大帐却暗得厉害。

“报!”一个斥候飞快地跑进来。

“嘘,小声点。”捧日军指挥使何灌将军的长子何蓟一瞪眼,小声问,“什么事?”

“禀何小将军,金人……金人……”斥候显得很激动,话都说不囫囵了。

“不要急,慢慢说。”何蓟神色大震,快步走到斥候身前。

斥候吸了一口气,用略微颤抖的声音答道:“金人行动了。十艘大船顺着汴水向东京方向驶去,速度很快,一个时辰后应该能够飘到西水门。郭药师部两万人紧随其后,并携带有大量攻城器械。敌人全军都出动了,不是佯动。”

何蓟满脸震撼,不但是他,满屋的大将们都骚动起来。

何蓟:“宗望手头的骑兵呢?”

斥候:“完颜宗望的五千骑兵正在整队,应该是做总预备队使。”

屋子里的骚动更甚。两万步卒,五千骑兵,如此强大的兵力如同一块巨石沉重地压在众人心上。这已经是金人此次入侵的一半兵力了,而中央禁军只有三千人。强弱对比太悬殊了。

好在禁军的任务是阻止火船飘到开封城门下,只需要坚持一个时辰就行。

可这一个时辰能扛过去吗?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响个不停的鼾声突然停止。屋子了的喧哗也随之停止,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闹够没有?”

杨华定睛看过去,刚才那个睡得惊天动地的老人已经醒了过来,眯缝着双眼锐利地扫视这屋中众将军。他脸上的皱纹已经舒展开来,代之以一种不正常的红润,哪里还有半点像行将就木的老朽。

响亮的声音轰然而鸣:“何蓟。”

“在。”

“命你带一千长钩手埋伏于宣泽门汴河以北,一看到船,无论用什么法子都得给我拦住。”

“是。”

“苏大成。”

“末将在”

“你带一千人在南岸配合何蓟,记住,手要稳。”

“遵命。”

“韩综。”

“你神卫军五百人可准备好了。”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你部做总预备队,随我坐镇中军。”

“遵命。”

“那么,杨华。”

终于来了,杨华走上前,一拱手,大声说:“末将在。”

“你率龙卫军在金明池和汴河之间的空地上阻击敌人,记住,一只鸟也不能放过来。”

“遵命。”

何灌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各位将军,我们已经被金人羞辱过一回,我不想再来一次。一个时辰,我们有一个时辰来证明我们禁军不是软蛋。诸君努力!”

“愿为大宋效死。”

何灌的眼神更热,目光炯炯地落在杨华脸上:“杨华,你是此战的关键。时间不到,不许撤退,不要怕伤亡,哪怕打剩最后一个,你也得给我钉在那里。”

军营中到处都是人马的喧嚣,雪停了,漆黑一团的暮色中,人头蹿动。

何灌大声道:“杨华,我要的东西我已经尽我的力量都给你了。武器、装备、人员、地位。我中央禁军再也不能让人瞧不起,不能,绝对不能。”

杨华心中一阵战栗,何灌的目光如同一把刀子直刺入自己的内心之中。很显然,何灌已经发觉自己的野心,和对权势的渴望。他给过自己机会,但前提是必须要挺过这一关。帮他,也是帮自己。

这还是汲县大战时那个颓丧的败军之将吗?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何灌?

杨华不敢确定。

第二卷 一虎负?

第四十章 谁敢占我便宜

杨华坐在一个高大的坟头上,雪已停了,但风却极大。这里离开封宣泽门五里,夹在汴水和金明湖之间,地势很是平坦,可以依靠的地形大概也只有这片乱葬岗子吧。

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搅动流淌的汴水和金明湖,在一片昏暗的暮色中,有粼粼波光反射。风中,龙卫军大旗激烈地展开,连同坟头的枯草,汇合成一片凄厉的响声。

摸了摸依靠在坟头的长枪,杨华突然感觉到一丝宁静。一直以来,他都不将这次穿越当成一个真实的事件来对待。在他看来,也许这只不过是一个仿真度极高的游戏,说不准哪一天一觉醒来,就会再次回到未来。可来这个世界已经三年多了,一千多个日夜,期待的一切并未发生,每天一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切还是这个该死的北宋。

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但身体中战士的血却开始苏醒,沸腾。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同这个世界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强。他开始以一个宋人的眼睛去看待一切。

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开封城那巨大的轮廓,在粼粼的水光中,那座千古明城温柔地将头靠在中原大地。灿烂的***几乎将天都照亮了。里面有一百二十万人,同自己一样的人。一样会哭会笑,一样努力过这人生。

或者,这就是自己来这里的原因。

军人的职责就是守护,守护这美好的一切。

去***,我是一个现代人,如果我能活下去,靠着自己的见识,或许能够在这个世界出人头地。可是,一切都变了。金人来了,大乱将至,没人可以逃避。这是一个暴力的世界,你不知道你会在哪一天死去。

可是在,在死之前,你必须战斗,为自己,也为身后同你一样的人。

身体里那个武人的血更热了,背心一片热汗,隆冬的冷风吹来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凉爽。

结实的步人甲就放在坟头下面。来之前,何灌将全禁军的铠甲器械都集中到杨华手里。一共有一百具步人甲,两百具各色铁甲。不可否认,北宋的富庶超乎杨华的想象。就拿着些宋军标志性的步人甲来说,由一千八百枚铁叶子组成,总重量达惊人的六十斤。一但穿上,身子稍微弱一些的士兵走路都困难。几个钢铁怪人往阵地上一站,简直就是从科幻小说里走出的机器人。

普通弓箭碰上这种防护能力强大的铠甲只不过在上面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靠着这套装备,杨华有信心扛住金兵的进攻,只要不遇上敌人的重骑兵,胜负还是一个未知数。

唯一遗憾的是,重装甲步兵的机动能力实在太差,加上北宋又缺骑兵,在与北方外族战斗中,即便取得大胜也不能全歼溃不成军的敌人。

缺马是宋军的软肋,但用重步兵来防守效果却是极佳。

一想到这点,杨华心中安稳了许多。

“我们能够胜利的。”身边,梁红玉安慰杨华道:“我军的任务是阻击,只要顶上一个时辰就可以了。敌人的先头部队是郭药师的步兵,他们那支部队作战方式和装备都与我军一样。步兵行动缓慢,一但碰上我们,很容易就被我击溃。人数虽多,却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只要拖上一个时辰就可以了。到时候我等将铠甲一脱,转身就跑,他们还怎么追。总不可能也脱掉盔甲追来?”说到这里,梁红玉咯咯地笑起来:“倒是那宗望将骑兵留在后面做预备队,若换成我,第一时间骑兵冲锋,先声夺人。我军不过三千残兵,自然是一触即溃。”

杨华微笑道:“宗望那是藐视我禁军,认为我军不敢出战。郭药师部携带了大两器械,行动缓慢,自然要走在前面。”说完话,杨华惊讶地看了梁红玉一眼,“你怎么也跟了过来,打仗真那么好玩吗,回去吧。”

梁红玉摇摇头,“杨华,身为一个贱籍女子,你觉得我对人生还有什么留恋吗?还不如就此为国战死,给那些望风而逃的男人们看看,我梁红玉比他们更像一个勇士。”

杨华笑笑:“想站死,未必吧,我没死之前你死不了,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哈,你的武艺比我差远了。”梁红玉大笑,“胡吹什么大气。要不,咱们再比试比试?”

“不了,有那力气还不如留着杀敌人。”杨华懒洋洋地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兄弟,我当你是我的兄弟。说吧,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如果你战死了,我会帮你完成心愿的。”

“谁战死还说不定呢!”梁红玉气冲冲地盯着杨华,“我肯定能活,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说吧,能办到我一定帮你办了,在何帅那里我杨华还是有一点面子的。”

“这次战斗之后,如果你我都活着,以后我就驻在你们军中随营好了。让我做你的武将。”梁红玉现在的身份还是营妓,营妓过一段时间就要转营。当然,如果杨华开口,以他现在的身份将梁红玉长期留在龙卫军也是可以的。

一听她这么说,杨华大喜,如此一来自己身边不就多了一远猛将吗?真说起武艺来,梁红玉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比之李鹞子还强上一分。只可惜力气比一般男人小些,真上了战场,强弓硬弩,未必是李鹞子的对手。可梁红玉年纪尚轻,等日后身子长开,李鹞子也未必是她对手。

而且,这小女子一直都是个战争狂人,一心上阵杀敌。如果留在自己身边,也可捞到仗打,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想到这里,杨华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好,我答应你。以后你就跟我好了。等龙卫军重建,我让你带一个都。”

“好,多谢了。”梁红玉大喜,“对了,杨华,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如果你死了。”

“你才死了呢?”杨华一笑,突然有一个念头从心底升起,“对了,你老实告诉我,你同别的……别的男……”

“你是不是想问我同别的男人睡过没有?”梁红玉恶狠狠地站起来,俯视坐在坟头的杨华,怒喝道:“杨华,你当我什么人。我梁红玉一身武艺,怎么可能让他人占了便宜。你问这个做什么?”

声音非常响亮,引无数人好奇张望。

杨华满面通红,但心中却异常欢喜,讷讷道:“我也是随便问问,你将来要做了我的将领,还是要顾忌面子的。真有……真有那事,传出去了须不……不好听。”

“讨厌的家伙,俗气,真是俗气。”梁红玉猛地从坟上跳下,气得浑身乱颤。

众人忍不住低低地笑了起来。

第二卷 一虎负?

第四十一章 火船

笑声使得梁红玉更是恼火,正要发怒,却听得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一阵低沉的水声。扭头一看,黑黝黝一片船影正在银亮的波光中顺水而来。

“啊,船来了!”梁红玉张大嘴喊了一声。

听到这一声喊,所有的笑声得停了下来,三百来人同时朝汴河中望去。

连杨华也忍不住站了起来,手搭凉棚翘首远眺。

北宋之时,气候比之现代还温暖许多,据历史学家考证,靖康年正值气候由严寒转向湿润温和。到南宋时达到有史记载的最高点。湿润温暖的气候造就了两宋经济的繁荣。可以说,中原农业文明进入到最繁荣的鼎盛时期。这样的温和气候延续两百多年,直至明朝中叶,气温才逐渐降低,到明末更是进入严酷的小冰河期,农业生产转入凋敝,水旱灾害不断,这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润多雨的气候固然使得宋朝经济繁荣昌盛,但对北方草原来说却是一场灾难。高温使得草原年年干旱,草场退化得厉害。这也是契丹、党项、女真、蒙古不断南下侵略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是后话。、

就现在的东京汴梁而言,虽然已至隆冬,汴河却还没上冻,在平静流淌的河水中,杨华看到十余艘大船正顺着河道悄无声息地向开封西水门飘去。船上也看不到一个士兵,如同一支幽灵船队。

“终于开始了。”握了握拳头,目送那片巨大的阴影快速向前挪动,杨华心中没由来的有些紧张。

众人都指指点点,小声地交谈起来。

压抑的的咳嗽声传来,说来也奇怪,咳嗽声一起,所有的交谈声都停止了。

一个略微带着痰音的声音传来,“大家伙安静些,暴露了行藏,金人可就提前攻过来了。坏了军主大事,你们就算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说话的正是赵明堂,他以前做副都头的时候负责训练士卒,加上平素不苟言笑,在军士中威望很高。

听他这么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杨华从坟头上跳下来,走到赵明堂身前问:“老赵,斥候回来没有?”

赵明堂的内伤一直未好,此刻的他面如金纸,气色败坏,听杨华这么一问,在杨华耳边悄声道:“何帅那边的斥候已经派出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消息回来。军主,你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吗?”

杨华:“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具体什么地方不对我也说不上来。老赵,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感觉?”

赵明堂点点头:“军主你想过没有,敌人的大船已经飘过来了。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郭药师的大军已经紧随其后才对。两万人的辽军一跑起来,又携带大量器械,早就地动山摇,声势浩大了。”他喃喃地说:“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害怕。难道……”

话刚一说出口,赵明堂那张脸更白。再看杨华,也是一脸苍白。

杨华:“老赵,步兵要跟上顺水的船只速度肯顶跟不上,路上也平添了许多变数。若我是宗望,肯定出动骑兵沿途警戒。”

“对,肯定是,肯定是。”赵明堂头一低有开始咳嗽起来,这一咳直咳得撕心裂肺。良久才喘息着说:“军主,事情不好办了。我们这三百人虽然装备精良,用来对付郭药师的步卒,拖延上一个时辰还有可能,对上女真铁骑,你说能支持多长时间?”

“***!”杨华小声地骂了一句,“何灌一定知道这事,否则斥候为什么没消息传来?”

赵明堂还在咳嗽,身体弓得像一只虾米,他满眼泪光,“若我是何帅也不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胸口一热,一口温热的液体吐在手心。

“该做些准备了,现在就算要逃也来不及了。”杨华苦笑,因为他已听到沉闷的马蹄从远处传来。一瞬间,前后左右都是这浩荡的闷雷声。坟头的草瑟瑟颤抖,不断有泥沙从坟头上滚落下去。

这一回,敌人是如此得多,只一个瞬间,满世界都被这片无所不在的马蹄声所笼罩了。

三百步兵对五千骑兵?

这是一个荒谬的游戏。

士兵们都乱了起来,已经有人要转身逃跑了。

杨华嘶声大叫:“你们要逃吗?背后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人腿跑不过马,想死就快点跑。不想死就留下。”

听到杨华的叫声,所有的人都顿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如果现在逃跑,女真人可以毫不费力地追上来。到时候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还不如依托这一片乱葬岗,垂死一搏,或许还能多活上一刻。

见骚动的士兵安静了些,杨华大声说:“各位弟兄不要怕,敌人虽多,可他们的目标是开封,不可能将所有兵力用来进攻我们这三百人。只要支持上一个时辰,何帅就会派兵过来接应。大家放心,就算是死,我杨华也会死在你们前面。”

沉默片刻,终于有一个士兵大声说:“不逃了,他娘的,我也跑不过马,还不如在这里同女真人拼命。”

“对,不跑了,我要杀女真靼子。”

“愿与杨军主一起死战到底。”

士气得到一些恢复。

“布阵!“

“披甲!”

“床子弩,上弦!”

“长枪手,向我靠拢。”

“拒马,拒马。”

“不要乱。”

到处都是的忙乱的身影。

一个小小的方阵在坟包中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