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个只是后面是什么话。黛玉心想,你不直说,你就憋着。还指着我给你搭桥呀,这不是白日里做梦吗。黛玉想了想还特配合的,也跟着叹了口气。
这一口气叹完,直接把王夫人憋住了。这姑娘咋回事?咋不按套路来呢。你咋不接着话而下问呢。你让我还怎么往下说呀。
黛玉坐在那里对着王夫人道:“舅母也不要伤心难过了,当初既送了大表姐去了宫里,就知道会这样了。外甥女听说,圣上还允许了每月两次的进宫探亲。这可比之前那些年好太多了。”说着又向外看了看,小声地对王夫人劝解道:“舅母可能没跟宫里出来的嬷嬷学过规矩,所以不知道。您现在这副伤心难过的样子幸好是在外甥女这里,要是在外面被人看见,还以为你对当今圣上有什么怨怼情绪呢,这可是要治大罪的。”
王夫人随着黛玉的话,脸色是越来越黑。紧紧地抓着手中的帕子。距离近点都能听到咬牙的声音。
黛玉还当没看见似的接着往下说:“不说当今圣上知道了要治罪,就是皇后娘娘知道了,也会生气的。您这个样子,不说您心疼女儿,还以为你是嫌妃位低不满意呢。”黛玉这话可就有点诛心了。这话的意思不是明摆着说元春看不上妃位,想当皇后吗?
等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黛玉才去看王夫人的样子,已经气的呼吸急促,脸色铁青铁青的,黛玉忙走过去,一边用力的拍着王夫人的背,一边还满是关怀地对王夫人说:“舅母这是怎么了,您可千万不要吓黛玉呀。黛玉已经没有了爹娘,您可不能也。。。”黛玉看起来非常难过,便用手中的帕子捂住了嘴。等压下溢出的笑意后,黛玉复又对王夫人说道:“舅母可能是吓到了,您放心吧。今天的事情,外甥女绝对不告诉任何人。”
王夫人好不容易缓过了气,又听黛玉这么说,火气又要上扬。这死丫头到底说的是什么话?先说我跟林家夫妻一样短命,这会又说什么也不告诉别人。可我说什么,做什么了呀。我还没干什么,怎么就像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这话题到底是怎么扯出来的呀。王夫人的脑袋都快被黛玉气成浆糊了。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决定速战速决吧。再含蓄下去,非得被这死丫头气死不可。
“大姑娘,舅母这次来呢,却是有事要你帮忙的。”看到黛玉要张嘴说话,王夫赶紧伸出手止了一下。你还是先等等吧。
“咱们家准备给娘娘盖省亲园子,只是图纸都画好了,预算却不够了。各家都凑凑了。只是还差一些。大姑娘这里可还有些?若是有,先挪用一二,等有了就给大姑娘送来。”
黛玉歪着头,对王夫人笑着说道:“府里是什么人家,怎么还会缺钱用。舅母这一定是说笑呢。再说了,就是真的钱不够使了,园子就盖小一点呗。哪还用到处借钱呀。这要是让人知道,贤德妃娘娘回趟娘家,娘家就要举债度日了,还不得让外人笑话死呀。”
王夫人压着火气,看着黛玉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缓缓地对黛玉说道:“确有其事,府里这几年庄子收成不好,今年涝,明年旱的。公中的账上实在是支不出多少钱来。所以,大姑娘若是有闲银,先挪来用用可好?”
黛玉蹙眉叹道:“原来府里竟如此艰难了。舅母不说,黛玉都没看出来呢。”说完,又上上下下看着王夫人和跟王夫人出来的人。个个穿金戴银的,好个富贵景呢。
第37章 举债度日
黛玉这样是有点无理取闹了,毕竟谁家出门串亲戚不穿戴的好一点呢。更何况,王夫人到黛玉这里来,本身就有炫耀的意味在里面了。
黛玉看着王夫人一直看着自己,也知道她这是在等自己的答复呢。黛玉想了想,便一脸关切地对王夫人问道:“府里真的没钱了?盖园子都只能各家凑凑了?那是不是省亲后,府里就要举债度日了?”
黛玉每问一句,王夫人就点一下头。就在王夫人以为黛玉会拿出钱时,黛玉猛的站了起来。在厅里走一两步。最后像是下定了某些决心的样子,对王夫人说道:“舅母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不能看着自己的外祖家过得如此拮据。舅舅舅母们也要跟着吃苦头。虽然爹爹并不曾给外甥女留下多少钱财。但外甥女还是可以帮到府里的。”
黛玉说这句话时,王夫人的脸色都红润了起来。死丫头终于办了件人事,不枉自己来此遭了一回罪。只是黛玉接下来的话,差点让王夫人晕过去。
“林家只剩我一个人了,生死也不过几十年。爹娘去的早,我一直没有机会多孝顺他们一下。今天,既然外祖家有难,我更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自从封了县君,朝廷就赐了一块身份牌子。一会儿,我就让李嬷嬷向宫里递牌子。好好恳求宫里的贵人一番,家里实在艰难,盖不起省亲别院。皇家女眷出宫省亲,若不能赐下建园之费,就请贵人们求回成命,这个亲咱们就省了。若有责罚,黛玉愿一人承担。”
等黛玉说完,也没有听见王夫人说话的声音。回头一看,喝,吓死人了。那张脸都快绿了。黛玉看着这样的王夫人心里有点打突,咋办呀?是继续按计划好的往下走还是停一停呢。之前看文时,就有人说王夫人板起脸来像‘中年女僵尸’。以前总觉得夸张,太夸张了。今天才知道,这哪是夸张呀,这是还没形容到位呀。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脑出血什么的,要是有,可千万别在这里犯病呀。那是真心承受不来滴。
黛玉想着这些有用没用的,时间也不过是眨眼间的事情。黛玉眼睛一转,走到王夫人身前。特别感慨地对王夫人说道:“舅母不用担心外甥女的,只要能解决府里的困境,黛玉不怕死。”
王夫人一点一点地挪动脖子,慢慢地对上黛玉的眼睛。看着黛玉的脸。想着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她借钱呀。这倒底是什么呀?为什么不相信贾琏的话呢。
“舅母,您不要担心,您真的不用担心我的,外甥女不怕死的。”
你不怕死,可我怕呀。我的宝玉还没成亲生子呢。你林家就你一个人了,可我们贾家可有不少人呀。看着面前的黛玉,好想一把掐死她呀。怎么办,手好痒。
“噢,看到舅母如此关心我。黛玉真的感到好幸福呀!”黛玉看着王夫人还是不说话,只能继续琼瑶体的雷人了。
“李嬷嬷,李嬷嬷”黛玉坏坏一笑,朝外面喊道。
李嬷嬷听见招唤,进屋行李。站定后,寻问黛玉何事。
黛玉坐在王夫人对面,声音清冷,吐字清晰地说道:“李嬷嬷,你现在就出府,向宫里递牌子。明天一早,我要进宫去。”
“站住!”
李嬷嬷答应后刚要退下,被雷的体无完肤的王夫人缓过劲来,就听到了黛玉这么一句。王夫人发现自己声音过厉,但又说了一句,“且慢,不用进宫去”。
“为何不进宫呀?”黛玉疑似不解地问。
“刚才的话,是舅母”王夫人又深吸了口气才把话接了下去。“是舅母跟你说笑呢。府里并不缺什么银钱。盖园子也没有什么问题。”
“舅母说的可是真的?”黛玉看着王夫人说道。
“自然是真的”王夫人咬牙笑道。
“哎呦,我就说嘛。府里家大业大的,怎么可能缺钱呢。舅母快喝茶,这茶点还是上个月我从南边带过来的呢。要不是舅母来了,我都舍不得拿出来呢。”黛玉似真相信了王夫人的话。
王夫人看着说话的黛玉,实在是烦闷到了极点。个把月前的点心,你不但藏着揶着,现在倒好,还拿来待客用,你到底是咋想的呀?看着被黛玉送到嘴边的点心,王夫人连用手接过来的欲…望都没有。可面对黛玉时,你还得强颜欢笑。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呀。
来了这么半天,啥事也没干成,到是让这死丫头气了好几回。借着喝茶的功夫,细细打量了一下厅里的摆设。刚才进来的时候,还没来的及注意到。现在可要好好看看了。
只见这厅里东西极少,除了正中间的鱼缸子是较为名贵的玻璃制成的,其他的也不过是几个瓶子罢了。王夫人心里冷哼,可真够寒酸的了。也许贾琏说的是真的,林家是真的没什么钱了。不然,家里待客的地方也这么寒酸?不要脸面了?
王夫人哪里知道,她认为的玻璃名贵,但在黛玉眼中却还没有那几个瓶子值钱呢。再说了这个厅子就是专门给她摆设的呢。黛玉看王夫人低头喝茶的功夫都不忘打向厅里。就知道王夫人这是没在掂记林家的财产呢。看来,得来一下真格的,让她肉疼才会记住呢。
以前看同人文的时候,总能看见王夫人像是抽了似的对穿越来的各位同仁不停的算计,然后又不停的找抽。就像是打脸没够似的。那时候,黛玉就想,这一次次的找抽打脸行动,是不是为了增加情节的跌宕起伏呀。要不,人咋能那么没脸没皮的呢?
一直到自己来到这里,才发现王夫人还是很要脸面的。虽然里子都没有了,但就是只剩下一层皮。面子就是要保住的。不然原著中的黛玉那么一个聪明敏感的人,能看不出来王夫人对她的不喜。要是看出来了,还能动不动的就对宝玉说找舅母作主什么。而且,黛玉现在也不住在贾家,就是王夫人真要算计黛玉,一是距离太远不方便,二是怕节外生枝,再坏了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
“舅母,您刚才说的真的是玩笑话吗?”黛玉看着王夫人有些犹豫地说道。
王夫人听黛玉这么一问,有些愣。“是呀,怎么了。”
王夫人以为黛玉还是没放弃进宫的打算,为了防止黛玉再她离开后真的去宫里递牌子,便笑着对黛玉说道:“大姑娘放心吧,家里的银钱够够的,别说建一个省亲园子,就是再建一个,也没有问题。”
黛玉听此,放心的抒了口气,然后又及认真地问王夫人“真的吗?舅母可不要骗黛玉呀。”
王夫人很认真地对黛玉点头,又再三确定贾家有钱,很有钱。看着黛玉终于不再问这个问题了,王夫人就决定还是赶紧离开吧。想着黛玉守孝的这两三年里都不用看到黛玉了。王夫人突然产生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幸福感觉。
王夫人放下茶杯,准备说上两句就告辞离开。黛玉也看出来王夫人要走的意思。
便一脸难为情地对王夫人说道:“既然府上并不缺钱,那能不能先挪点给黛玉用呀。”
黛玉说完,王夫人就愣了,惊了,傻了。这是什么节凑,我才是来借钱的吧。怎么变成了,上门给人借钱呀?这节凑不对呀。
黛玉看王夫人没说话,就接着对王夫人说道:“听说万寿节就在年底,外甥女今年刚封赐了‘县君’,虽然要明年开始才能拿俸禄,但按礼今年也是要准备寿礼的。但今年林家南边送租子的船误了几天还没抵京。要是寿礼,这手里一时就有些。。。。刚听舅母也说了,府里现在不缺钱,银钱也足,不知可否先暂时挪借两千两,三。五天的等林家送租子的到了,就还回去。”
话落,黛玉便一脸忐忑地看着王夫人。王夫人看着这样的黛玉,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这是说什么呢,跟自己舅舅家还有什么外道的,一会儿我就让人把银票给你送过来。什么还不还的,只管拿去使。不够了就派人来取就是”王夫人一脸笑容的对着黛玉说道。不过说完这句话,王夫人就害怕了,这林丫头要是把客气话当真了,没钱的时候,真派人来取,可如何是好呀?
刚说了家里有钱,这会就来借钱。不借能成吗?要是再说没钱,这死丫头再想着往宫里递牌子,这事还有完没完。唉,真是出门没看黄历,钱没借到,到是借出去了二千两。
答应了黛玉的请求,王夫人也不想多呆了。准备起身离去,便听林府的丫头喊道:“贾府的鸳鸯姑娘来了。”
王夫人一拍额头,懊恼的想了起来,昨天老太太说让她带着鸳鸯一起过来的。她今早一想着要从黛玉手里抠出钱来,兴奋地就把她给忘了。这会鸳鸯独自过来,老太太必是知道了。回来还得想办法跟老太太解释去。
作者有话要说:
YY之文罢了,并不值得较真的。
第38章 礼尚往来
鸳鸯过来,一是替老太太看看黛玉过得怎么样。二是今早听说二太太自己先过来了,老太太不放心。让鸳鸯过来瞧瞧。
鸳鸯一进屋,便看见站起身准备要离开的王夫人和站在王夫人身边的黛玉。鸳鸯上前一步,请安行礼。又把老太太的原话说了一遍。当然了,老太太还是希望黛玉能住到贾家去的。
黛玉见王夫人并没有想要对鸳鸯说话的意思。便笑着对鸳鸯说道:“我身上带着孝,不说大表姐的喜事,就是马上要过年了,去了府里也不好呢。劳累外祖母念着我,倒是我的不是了。多日不见,我也想念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和姐妹们呢”。
“姑娘们和宝二爷也想念着县君。昨个还说要跟着过来呢”鸳鸯听黛玉说完,接着说道。
“来时,老太太还让给县君带了一些吃食点心玩物。刚已交给了紫鹃,老太太还说县君想什么吃了,想什么玩了。都让人去说一声。她老人家准给县君找齐了送来。还有缺了什么,少了什么也给县君送过来。”鸳鸯口齿利落地传着贾母的话。
黛玉听了,一一点头。“多谢外祖母挂念,黛玉一切都好。今天二舅母过来看望黛玉,还说一会儿让人给黛玉送些银钱花销呢。鸳鸯姐姐回去替我谢谢外祖母,就说玉儿都好。什么也不缺,前两天跟着嬷嬷们学针线,给外祖母做了两副昭君套,昨天刚做好。本来还想着今天让人送过去呢,正好一会儿鸳鸯姐姐走时一起带回去吧。”凭借针线嬷嬷们多年的教导,黛玉现在终于能在缝东西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衣服缝进去了。唉!无语望天!
想到这些,黛玉就心酸的很。不是说现代人到了古代学什么东西都很快的吗?个个都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怎么到了她这里,却是样样都打了折扣呢?至今黛玉的刺绣还是在初学者范围内,别说做点东西送人了,根本就还在没法见人的地步。就这昭君套,还是因为只用些皮毛制成,并不需要刺绣。嬷嬷们做好后,黛玉把额前的宝石扣花缝上就可以了。
。。。。。。。。。。。。。。。。。。。。。。。。。。。。。。。。。。。。。。。。。。。。。。。。。。。。。。。。。。。。。。。。。。。。。。。。。。。。。
先不说黛玉在这里和鸳鸯说着给老太太的礼,只一旁的王夫人听到黛玉说自己是来给她送银子花销的时候,眼前便是一阵阵发黑。好悬没当场晕过去。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死丫头当真是把客气话当真了,没准备还她钱。
不说厅里几人的所思所想,你来我往,长话家常的。黛玉抬头看了一下时间,已近午膳时间了。黛玉可没想留王夫人吃饭。想了想一脸亲慕地对王夫人说道:“舅母难得来一趟,午膳就在这里用吧。记得舅母爱吃南边的菜,我让厨房做几个舅母爱吃的可好?”
王夫人想起那些没滋没味油还不小的菜,就情不自尽地打了一个哆嗦。当初黛玉给她送菜品时,王夫人就怀疑黛玉故意使坏,有几次还故意留黛玉一起用餐。黛玉倒也不推脱,让人回去取了加盐炸出的辣椒酱。一口菜一口辣椒酱地吃的津津有味。看的王夫人更是吃不下饭。几次之后,送菜的事情才算彻底了结。但自那以后,王夫人只要一想到和黛玉一起吃饭,嘴里就有种油腻的感觉。
一听黛玉如此说,连忙要告辞离开。无论黛玉如何盛情挽留,王夫人都以家中事忙为由,坚持离开。
黛玉无法,只得送王夫人和鸳鸯出了二门。到了二门,黛玉又让人把马车赶过来,让王夫人直接在此下车。一番告别的公式语言说完后,王夫人便要回身上马车。
黛玉眼睛一转,抿嘴偷笑了一下。看着王夫人一脚在车上,一脚在凳子上时,对王夫人喊道:“舅母,您再来呀!”一边喊还一边挥着手中的帕子。王夫人听到黛玉的声音本来地回头。只一眼,差点没被雷的从马车上掉下去。这姑娘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吓人呢。
王夫人好不容易坐到了马车上,恨不得让车夫快马加鞭立即离开林府。对了,回头就让周瑞家的把银票送过来吧,她算是想明白了,这林丫头已经长歪到一定份上了。再接触,就会要人命了。这鬼地方,这辈子再也不来了。
。。。。。。。。。。。。。。。。。。。。。。。。。。。。。。。。。。。。。。。。。。。。。。。。。。。。。。。。。。。。。。。。。。
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黛玉心情超好地回到了室内。坐在坑上,黛玉还在想着,有了今天这一出,也不知道王夫人以后还能不能来了。不过就算她不来,贾家的热闹却还是可以看看的。想到这里,黛玉坏坏一笑,笑得像只刚偷了鸡的狐狸。
“紫鹃,紫鹃”。黛玉朝门外叫道。因黛玉不喜欢有人在身边随时随地的看着自己,所以身边服侍的丫鬟嬷嬷们一般都是呆在里外间的外屋或是隔壁的房子里。
“姑娘,什么事?”紫鹃从外屋进来问着黛玉。
“你过来,有事吩咐你。”黛玉对着紫鹃招手说道。
紫鹃向前走到坑边,看着黛玉,等黛玉说话。
黛玉小声地对着紫鹃耳朵说道:“明天,你去那府里替我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去找林之孝家的,让她。。。。。。”黛玉这样那样的吩咐了一番。
紫鹃越听眼睛睁的就越大。最后只能木木地看着黛玉。姑娘这是咋想的呀。这主意可真是太那啥了吧。不过,紫鹃虽然吃惊黛玉的想法,但还是点头,表示明白。准备明天去向老太太请安及实施黛玉的计划。
。。。。。。。。。。。。。。。。。。。。。。。。。。。。。。。。。。。。。。。。。。。。。。。。。。。。。。
第二天,紫鹃离开了荣国府,当天晚饭后林之孝家的就去了贾琏和凤姐儿住的小院。因冬天无法大面积动工建园子,所以现在倒是并没有多少事儿。贾琏难得和凤姐一起吃了晚饭,这会儿正在坑上说话呢。
凤姐儿白日里有些不舒服,请了太医过来诊脉,太医只说看着像是喜脉,但时日尚浅,等过些日子才能确定。小夫妻两个成亲几年,好不容易有了点动劲,这会儿正是高兴的时候。两人依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平儿就掀起帘子进来说林之孝家的来了。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都有些拿不准林之孝家的这时过来所谓何事。但凤姐还是把人叫了进来,复让平儿去门边守着。
林之孝家的来时并不知道凤姐可能有喜之事,但进来看见贾琏与凤姐皆是一脸喜色。先是对二人请了安。便又给两人道了回喜。凤姐与贾琏相互一视,又对林之孝家的笑道:“林之孝家的,你来说说,这道的是什么喜?”因太医还不确认,所以凤姐儿并没让人传出去。这会见林之孝家的一进来便道喜,心里有些好奇林之孝家的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奴婢一进屋,就见二爷和二…奶…奶一脸喜色。奴婢想着定是有什么了好事,所以奴婢便先向二爷和奶奶到个喜”林之孝家的讨喜的说道。
“就你机灵,平儿,拿个荷包赏她。”凤姐儿一脸笑的对门边的平儿喊道。
林之孝家的,接过荷包谢了赏。又看了一眼平儿。平儿见机复又去了门边。
“你来是有什么事吧,是林妹妹叫你过来的吗?”凤姐儿开口问道?
“回二…奶…奶的话,是县君让奴婢过来的。”说到这里便停住了,微微抬头看到贾琏和凤姐儿都在看她。复又接着说道:“县君听说府里大房二房分了产,也换了住处。便让奴婢过来,一是给二爷和奶奶道喜,终于名正言顺了。二一个却是让奴婢给二爷和奶奶提个醒的”
“回头替我谢谢林妹妹了,只是不知道提的是什么醒?”贾琏在一旁问道。
“回二爷的话,县君说的是府里的爵位和大门外的匾额。”林之孝家的轻声回道。
“这,林妹妹的意思是”凤姐儿看着林之孝家的,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倒是贾琏听懂了。只是贾琏虽然是听懂了,但确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想着林妹妹特意打发人过来说这事。应该还有别的用意在里边。
“县君说,‘外祖父是荣国公,虽然外祖父去了,但外祖母尚在,袭爵之人并不住在正房,又另起门户,荣国府不换匾额也不算违制。但现在大舅舅搬到了正房去住,不换正门上的匾额就是违制了。若有心人寻了御史在朝堂上说上那么一说。”林之孝家的说到这里,伸出手比了比二字。“那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再一个,二房住在荣国府里,那住的就是父亲的家里。虽父亲没有了,但母亲却还在,无论走到哪都是荣国府的主人之一。但要是换了匾额,二房住的地方可就是。。。。。。,”后面的话,林之孝家的并没有说出来。但贾琏和凤姐却明白其未尽之意。
第39章 名正言顺
贾琏和凤姐儿听了林之孝家的话,心里触动很大。换了匾额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却是真的可以让贾家大房立在不败之地。这些日子以来,就算大房和二房都分了产,二房也搬出了正房。但贾琏和凤姐心里还是不放心的。只要有娘娘一天,只要有宝玉,这个府里将来是谁的还真是很难说的。
现在,只要换了匾额,就可以让二房变主为客。让娘娘,让宝玉都没有办法改变大房的地位。这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贾琏从炕上下来,再屋里走了走。想了想,又对林之孝家的问道:“除了这事,林妹妹还有说什么吗?”
林之孝家的想了想,回道:“其他的倒是没说,只是让二爷换匾额的时候,尽量悄悄的,背着点人。不然老太太知道了,一定不会同意的。但只要换上去了,再想要往下拿,。。。。。。”
“另一个,县君曾提起虽当今天子以孝治天下,孝顺长者没有什么错。但若与‘三从四德’有了背向,那就应该泽优而行。”
贾琏和凤姐儿心中明了这句话是真对谁说的。后又见林之孝家的没有别的事情,就打发她离开了。贾琏本想现在就去正房找大老爷贾赦说说这事,但看天色实在是太晚了。无法,只等和凤姐先行歇下,只待明日了。
第二日一早,贾琏忽忽用了些点心,便去了贾赦房中。至于父子二人关上房门说了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只知道,一个时辰左右,荣国府的琏二爷出了府。
。。。。。。。。。。。。。。。。。。。。。。。。。。。。。。。。。。。。。。。。。。。。。。。。。。。。。。。。。。。。。。。。
七天后的早上,荣国府老太太正房。
“老太太不好了,我们府里的匾额被换成了‘一等将军府’!”赖大管家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喊道。
话说回来,因着习惯始然,无论是府里的奴才还是主子,路过正门时,很少有人抬头看一看匾额的。今天赖大因是下马急了些,再门口摔了一跤。正骂骂咧咧地被人起来时,远远的看见门上的匾额有些个不对劲,等从西角门那边走过来细看时,喝!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一等将军府’,便立即跃入了眼帘。赖大家的虽然是个奴才出身,但字什么的还是认识几个的。
这‘敕造荣国府’和‘一等将军府’除了那个‘府’字是一样的,别的可都没有相似的地方呀。是什么时候被人给换了,他咋不知道呢。赶紧上前问了问正门旁守门的几个小厮。几个小厮也是一问三不知的。赖大一看这样,得了,快去告诉老太太吧。
赖大一路急行到了正房,刚喊出这句话就一下子把满屋子的人都给吓的呆滞不语。这事不亚于晴天霹雳呀。
先不说老太太了,二太太王氏当场就蒙了。一、等、将、军、府!这不是明晃晃的在打他们二房的脸,告诉他们二房这府是大房的,不是二房的。他们二房住在这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还特意挑在娘娘封妃,即将省亲的这个节骨眼上换匾额,不说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简直是要把娘娘和二房一起放在火上烤呀。他们把二房置于何地呀,又把娘娘置于何地?届时娘娘又要如何省亲呀。
贾母尤不相信,颤抖着手,训斥了赖大一通之后,不可置信的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门口而去。
一等将军府!
一、等、将、军、府!
好,好,好一个一等将军府!
贾母抬着头使劲的向上瞧,却瞧了个一清二楚,而后一口气没喘上来,当下就昏了过去。
跟着贾母出来的一干人等瞬间就忙活了起来,抬着贾母往里走的,找老爷的,拿贴子请太医的,好一通忙乱。
不等太医到来,贾母就自己醒了过来。看着围在榻旁的一干人等,想起了之前的事情,立马喊着叫贾赦滚过来见她。
不多时,就看见贾赦带着贾琏进了屋。贾母斜靠在榻上,看见贾赦进屋,瞬间一道厉光刺了过去。
被老太太恶狠狠的盯着,贾赦脚下一顿,面上也带了些不忿出来,不就是换块匾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换块匾就这样看着他,这真是亲妈吗?自从传闻出来后,只要老太太有点偏心,贾大老爷都会想起这个传闻。
“老、大!谁允许你私自换匾额的?啊!你这个不孝子。我还没死呢。你这是要干什么?”老太太看着贾赦的样子,气的更甚。指着进门来的贾赦质问道。
“老太太,不是儿子想要换匾额,实在是不得已才换的呀”贾赦狡辩道。
“不得已?我看你是巴不得我死呢。”贾母停下喘了口气,又接说道:“好,你说,你什么换匾额?今天你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就要到衙门告你个忤逆不孝之罪”。
贾赦听贾母如此说,心里火气更大。我做什么了,我自己的府宅,换块匾额,怎么就不行了。还告我忤逆不孝。“老太太,我袭爵多年了。本来咱们府里就应该换匾额。因着儿子的大房一直住在东边,而东边又另开了大门,这么算来倒也不算违制,但现在儿子搬到了正房来。若不换匾额,那就是实打实的违制了。咱们家这阵子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若不小心行事,后果不说儿子承担不了,恐怕宫里的娘娘也要受牵连了。”
贾母也知道贾赦说的不假。自从贾赦袭爵后,一直没换匾额也是她有意为之的,贾母能死死压住两房除了孝道外,就是因为她是荣国府的女主人,而若换成一等将军府,那她就只能是依靠儿子生活的老封君了。再一个,因为二房住在荣国府里也算是名正言顺的,若是换成一等将军府,那二房就只能算是客居于此了。现在,贾赦把匾额换了,并没有什么错。因此一时被贾赦的话堵的无话可言。
王夫人见状,便问道:“那大老爷是何时换的匾额,怎么也不告诉老太太和我们一声呢?”
“对,老太你给我说,你什么时候换的?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贾母经王夫人这么一会,也想起来要问什么了。你换匾额没错,但你没告诉我总是错的吧。
贾赦挑眉一笑,一脸的无赖像。“二弟妹,你是个妇道人家。难道出嫁前家里没教过你什么是‘三从四德’吗?这话怎么样也论不到你来问吧。我这老纨绔名声可不好,二弟妹实在是有事,还是让二弟来找我吧。”
贾赦这话,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