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贾母看见众人都到了,便把叫大家来的意思说了出来。
“元丫头封了娘娘,又得了今上的恩典,能够回家省亲。无论省亲还是盖园子,这都是咱们全族的大事儿。家下人等,都不可懈怠。前几天珍哥儿已经请人规划了园子,昨日也起好了草图,也核算出各处山石树木的耗用,今儿叫大家们就是商议一下建园子的事。”贾老太太说完,便看向贾珍。
“从东边一带,接着东府里花园起,至西北,丈量了,一共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费用也核算出来了,差不多需要七八十万两的银子。现在工匠都安排了,只等着采买了料子就可以开工了。只是如今京城里想建园子人家极多,不少木石花草都比以前贵了不少,我的意思呢,咱们先准备八十万银两,单起一账。”贾珍接到贾母的示意后便向众人说了建园子的计划。
“大哥哥说得倒是轻松,只不过咱们如今公中里的银子也没有多少了,这两年水涝、干旱的,交上来的租子就也是往年的一半多点,等秋后,租子交了上来。再去掉明年一年府里的花销,顶多也就能凑齐四十万两罢了,这点钱也不过是半个园子罢了。”王熙凤双手一摊,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
看着众人都不说话的样子,贾珍想了想说道:“老太太,娘娘省亲,也是全族的大事。我代表族里拿出十万两来,余下的数。。。。。。珍就无能为力了。”贾珍倒是土豪,一开口就是十万两,还有几十万两又要怎么办呢?
贾母听了贾珍的话,想了想,说道:“元丫头自小就在老婆子身边长大。如今她封了妃,我这作人祖母的,也拿出十万两来。”说完先看了看贾赦,又看了看贾政,接着又说道:“公中再出三十万两,剩下的钱,大房二房各十五万两。”
贾母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公平,必然不会有人反对,却没想到…。
“老太太,娘娘是二弟的女儿,又不是我的女儿,凭什么我们大房和二房要出一样的钱?更何况承爵的人是我,公中的钱也有一大半都是我的,凭什么既用了公中的钱,又让我们大房和二房一样出银子。”贾赦闻言,当场就不干了。
“你个混帐东西,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娘娘虽不是妳的亲闺女,却也是你的亲侄女,她封了娘娘,是全府的的荣耀,难道你就没沾到半点光吗?沾光的时候,怎么不吱应,现在让你为娘娘出点钱。就推三堵四的,你也不怕传出去丢了你的脸!”贾母脸色一变,扬声斥骂道。
“我们大房可没沾到娘娘什么光,娘娘要是真的通情达理。就请娘娘下道懿旨,让她可怜可怜他大伯父,袭爵都快三十年了,还没住过一天正房呢,只是能住上一天,就是叫他大伯父去死也愿意呢”贾赦气愤的说道。还边说边看站在一旁装孝子的贾政。
贾政被贾赦一番说得是满脸通红,却还义正词严地道:“大哥怎么能这样说?弟弟自认一心孝顺老太太,弟弟住在正院原就是老太太的意思,当然只有听从的份儿,哪里敢反驳半句?”
“哦~,原来是老太太让弟弟住的正房呀,原来弟弟也知道长幼有序,窃居正房是不对的呀。弟弟这么说,是怪老太太让你成为不懂礼数,无视长幼之别的不悌之徒吗?”
“你,你,”贾政气的说不出话来。转身去看老太太,着急的回道“老太太,儿子并没有那个意思”。
“好!好!好!”贾母对着贾赦怒目相向,气的不知说什么好。
“老太太,出大事了。大事不好了!”正待贾母要说什么的时候,林之孝家的跑了进来。
“慌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东西,就知道窝里横的玩意。”贾母话有所指的对林之孝家的骂道。
贾赦听贾母这么说,眼睛一暗。心中酸楚,但看到一旁的贾琏时,刚软下来的心又硬了起来。
第34章 谣言四起
林之孝家的一进来就发现屋内气氛不对,暗自提心留意。
“见过老太太,见过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见过琏二爷二奶奶”林之孝家的行礼说道。
“说吧,出了什么事情?”老太太面带不愉地问道。
“今个,奴婢出府办事时听到了一些关于府里的传言。都快闹得满城皆知了。”林之孝家的故做犹豫地说道。
“都传了咱们府里什么事?”老太太不解。几位老爷夫人们也做不解状。就连发起这件事情的贾琏,凤姐也装做不知道的样子齐齐地看着林之孝家的。
“传了很多,方方面面都有呢”林之孝家的越说声越小。
老太太正一肚子的火没处使呢。狠厉的看着林之孝家的,“说”
“老太太,奴婢不敢说。”林之孝家的一脸胆怯。
“你说吧,无论说什么,我不怪你就是了”这时的贾母并不觉得会是什么了不起的传闻。
听到贾母的保证,林之孝家的表现出一副就义的样子,大声的说了起来。
“回老太太,各位主子们。外面都在传咱们家的娘娘嫌贫爱富,看不起亲生父亲是个五品小官,连省亲都要到大伯父家去。”
“外面还传二老爷,不知道悌义,不尊长幼之序,窃居正房。怪不得十几二十年的都没升个一官半职。”
“还有人传宝二爷的玉是假的。说是谁家婴儿的嘴也没那么大。是二房想要霸占荣国府想出的计谋。”
“还有人说宫里的娘娘无视亲生父亲窃居正房,是因为娘娘会跟皇上进言,将来把爵位传给宝二爷。”
随着林之孝家的越说越多,贾老太太的脸也越来越沉。贾政却是越听脸越红。倒是大房众人的脸上不见丝毫忧色。
林之孝家的先看了一眼贾赦,再看了看贾琏与凤姐儿后,又往下说了一条。“外面还传言,大老爷花心好色都是假的,大房这么多年只有琏二爷和二姑娘两个孩子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大老爷好男风,不能,不能,不能人道。”
得了,就这一句,所有人的视线都像是带了穿透力一般,光速地射向贾赦。贾赦当场就闹了个大红脸。气的要上前踹林之孝家的,幸好被贾琏给拦住了。
“还有一些别的,倒不值什么了。只是,只是”林之孝家的见此,赶紧往接着下说。
贾母看此,知道这一定是比之前还要严重的。看了看屋里的众人,闭上了眼睛,对林之孝家的道:“吞吞吐吐的作甚,给我老实说”
“外面传的最甚的是大老爷并非是老太太所出,而二老爷才是老太太亲生的。因此,老太太才会如此偏心二房,打压大房”。
听到这一条,最震惊的不是老太太,而是大老爷贾赦。大老爷失手摔了手里的茶碗。在寂静的空间里由为明显。当大家都回身看去时,只发现大老爷正愣愣地看着老太太。而老太太正面无表情地看着林之孝家的,并没有注意到大老爷的注视。当老太太发现大老爷的注视时,气愤地骂道“老大,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难不成,你还相信那些外面的传言?”贾母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看贾赦的样子明显是信了奴才的话。心中很是生气。亲生儿子相信外人的传言而不相信母子多年的感情。她是有些偏心,但自认对两个儿子的关心却都是一样的呀。
大老爷的眼中,脸上都有一种‘原来如此,难怪如此’的表情,看的贾母恨不得上去厮打一番。
大老爷回过头又向跪在中间的林之孝家的看去。然后上前一步抓住林之孝家的衣领,问道:“这些你都是从哪听来的?”
林之孝家的看见贾赦这个样子,是真心感到害怕了。抖着身体,“奴婢就是在外面听到的,茶楼,饭馆都在传呢。”想了想,又说道:“奴婢还听说户部的周大人正联合了几位御史要在朝上参咱们家一本呢”
“周大人?哪个周大人,可是跟咱们家有仇怨?”老太太听到这话,也顾不上别的了。
“听说这个周大人的女儿是宫里的周贵妃”林之孝回道。
众人听到这句话,都沉默了。也知道,这是有人故意拿这事来打压宫里的元春呢。
。。。。。。。。。。。。。。。。。。。。。。。。。。。。。。。。。。。。。。。。。。。。。。。。。。。。。。。
“老太太,这些传言多数都是在说娘娘和二房的。我还有些事情就先离开了”。贾赦向老太太行了礼后,就要带着刑夫人离开。转身之际发现贾琏两口子没有一点想要走的迹象,叫骂了一句“娘娘有自己的亲兄弟,你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都给我回去!”也不顾贾母的脸色,带着几人自行离开了。
贾珍见贾母的神色,他想着虽然事涉娘娘,但怎么说都是荣府自家的事。他做为贾氏一族的族长是不便参与其中的,就借口还有事要忙,也向贾母及贾政作别离开。
他们一走,王夫人就憋不住了。“老太太,这可如何是好呀?娘娘会不会受到波及呀?”
看着屋里的贾政王氏,贾母有些累的摇摇头。本来是想叫大家一起商量省亲别院的事情,怎么到了最后会变成现在这副样子呢。先不说二房和元春。如果老大真的相信了外面的谣传,相信自己不是他亲娘,那后果她都能想像的到的。她也承认这么多年来,对大房是多有打压,也有些偏心二房。但自己总是想着,爵位让老大袭了。老二什么都得不到。将来自己去了,老二一家就要搬出去了。所以总想着对二房好一些。哪有外面传的那样呀。
自己这么多年在贾家说一不二,靠的还是两个儿子孝顺。要是大儿子真心疑她。那以后,还真不好说了。那么,现在当务这急就是挽回老大的心。记得刚才林之孝家的进来前,老大还说自己偏心来着。可见老大心里已经有了不满了。若老大的不满,再加上那些关于娘娘和二房夺爵的传言。事情恐怕不能善了了。
“老太太,老太太”王夫人看见贾母坐在那里并不出声,轻轻的叫了一声。
“你们也回去吧。有什么事情,过后再说”贾母语带疲意地说。
王夫人无法,只得和贾政一齐退了出去。
见两人退下后,贾母唤来鸳鸯,让她去找赖大家的,如此这般的吩咐一番后,鸳鸯便出了贾母院子,去找赖大家的。
。。。。。。。。。。。。。。。。。。。。。。。。。。。。。。。。。。。。。。。。。。。。。。。。。。。。
贾琏两人出了院子后,便与贾赦分开离去,自行回房了。
回到房间,打发了侍候的人。贾琏便对凤姐儿问道:“这传言不对呀,这传言怎么会出现老爷这段呢。”今天这些传言都是贾琏和凤姐儿商量好了,让林之孝家的找人传的。但并不包括老太太和大老爷这对亲母子这两段呀。
凤姐儿也疑惑的摇了摇头,:“我怎么知道,我还纳闷呢。心里想着是不是你让传的呢”。
贾琏一看不是凤姐儿做的,就想找林之孝家的问问清楚缘由。刚到叫人去喊她过来。就让凤姐阻了下来,“这会儿子刚闹完,你就让人上咱们家来。这不明摆着是咱们干的吗?”
“怎么会?咱们不可是好奇多问问罢了。”贾琏不以为然道。
凤姐想了想,道:“还是算了吧。等明天上午管事们来回事的时候再问吧。”
关于这条传言,贾琏与凤姐儿又猜测了很多,最终还是没知道是谁传出来了,传这条消息有什么目的。
其实,贾琏与凤姐儿想了那么多人,就是没有想到是黛玉让人传的。至于目的嘛,还真是没有。不过是听到林之孝家的来回话时,临时起意罢了。
贾琏和凤姐放出来的传言,都是针对二房及娘娘的。只要有心人一看就能想到是大房传出来的。所以黛玉在林之孝家的说起后,以至贱这无敌的思维,又让林之孝家的传了几篇关于大房,大老爷及贾琏的传言。这些传言里,有贾赦好男风的,有大老爷贾赦非老太太亲生的。还有凤姐作威作福弹压贾琏的。贾琏就喜欢泼辣的女人没事拿鞭子抽他的。刑夫人搂着金子睡觉的,但都是一些小事。相对于二房及娘娘打压大房的那些,这些都算的上是小毛毛雨了。
说实话,在传这些小八挂时,黛玉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会有人相信。尤其是没想到大老爷贾赦会相信自己不是贾母亲生的这条。他也不想想,他要不是贾母亲生的,以贾母那个偏心眼劲的,他还能娶妻生子活到现在?原著中,贾母的心机手段可就是不一般呢,弄死个非亲生的还不是手到擒来。黛玉又想到原著中贾赦也拿小故事暗喻贾母偏心。是不是因为贾母偏心,贾赦心里不平衡才会相信这条传言的呢。也许,贾赦并不是相信了传言,而是顺事而为呢。
第35章 乱七八糟
就这样过了两三日,谣言传遍了贾府内外。还有越来越离谱的趋势。除了传言大老爷贾赦不是老太太亲生的,还传出了老太太并非是先荣国公的元配的谣言。若在不采取手段,那么以讹传讹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因着这些谣言,大老爷也已经两天没有过来给老太太请安了。这也迫使了贾母尽快做出决定。
贾母之前派人去查谣言出处,却是一无所获。只知道这些谣言一夜之间就传遍京城了。虽然没有查到什么,但贾母却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元春宫里的对手弄出来的事情。
又想了两三日后,贾母先让贾珍过了府,又把贾赦兄弟妯娌叫到跟前。先说了谣言的不切实际,又说了一些自己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人的感情。之后的一句话却让屋里所有人的心脏都跟着纠了起来。
“树大分枝,家大分家。为了不让这些那些的原因而使你们兄弟感情出现裂痕,今儿叫珍哥来,就是把这府里的产业分一分。我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只是虽是分了产业,但我活着的时候,只分产不分家。”
一屋子的人,谁都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贾珍看了看众人,站了起来,对老太太说道:“老太太,既叫了我来。有什么事您就吩咐吧。”其实,在贾珍心里,也是赞同分家分产的。现在不分,将来老太太去了都是要闹起来的,还不如现在分了,也省得让外人看了贾家的笑话。
“珍哥儿,你来说说这分家的规矩吧。”贾母对贾珍说道。
贾珍对众人说道:“按着规矩分家,除了荣国府及祖产归袭爵长子以外,剩下公中的银子,外面的房舍商铺田地,长子七成,次子三成。”贾珍这话其实是有些偏着大房的。毕竟贾赦这种真小人可比贾政那个贾道学得人意。更何况贾赦与贾珍在某些方面也算同道中人。
不过贾珍又想起娘娘是二房出来的,又补充道:“当然也有四六分的。不知老太太想要如何分?”
其实,老太太想要平均分的。她没有想到贾珍会不顾及宫里的娘娘,便说出这种惯例的分法。只是这会,她再说出要平均分,就有些不合适了。本来老大就怀疑自己偏心的原因是因为不是亲妈了。这会要是再明面的偏心。老大不是更要这么认为了吗,必竟将来分家后,自己还是要跟老大过的。虽然她也说了分产不分家。但总要留一线的。罢了,大不了将来把自己的私房多分一些给二房就是了。哎,不是自己养在身边的就是不贴心呀,早知道这样当年说什么也不让婆婆把老大抱去养了。
不说老太太满意不满意这种分法了。二房两口子却是不满意的。一个认为,娘娘出自二房,宝玉又是个有福气的。怎么也要二房占大头呀。再说了,马上就要建省亲园子了,这时候分家,建园子的费用,难道让二房自己出吗?一个认为,分了家就不是荣国府正经的主人了。别说再在正房住了。等哪天被人赶出去都有可能。一但被分出去,那就只能是贾家旁支,京城里不起眼的五品小官了。一想到这,二房两口子倒是心有灵犀的同时开口了。
“老太太,”贾政与王夫人同时叫道。
贾母看了一眼王夫人后,才对贾政说道:“政儿要说什么?”
“老太太,这家不能分呀。自古就没有高堂健在就分家的。”贾政意正言词的说。
“是呀,老太太,娘娘马上就要省亲了,这时候怎么能分家呢。分了家,园子还怎么建呀?”王夫人接话道。
“弟妹这话是说,建完园子在分家呀”刑夫人也在一旁接话。
“你个蠢东西,弟妹是怕分了家,既要搬出正房,又要自己拿钱出来建园子。”贾赦看着刑夫人讽刺着王夫人。
“大哥怎么如此说,娘娘又不只是我们二房的娘娘。娘娘可是咱们整个贾氏一族的娘娘。为娘娘出份力也是应该的”王夫人不服的说道。
“好了,”贾母看着底人的众人生气的道。众人看贾母生气了,也都不在出声说话。贾母看着底下的人,叹了口气,才缓慢而又坚定的说道:
“分产就按六四分,老大一房得六,老二一家分四。公中的银子留出二十万两建园子,其余的也都分了。”想了想,又接着说“宝玉和几个姑娘还留在我院里。老大和老二一家换院子住。这几天就搬吧”贾母看着众人有不满,有得意。心中也是不好受。
“至于娘娘省亲园子,珍哥出十万,我也说十万两。老大,你是娘娘的亲大伯也出十万两吧。加上公中的二十万两,也有五十万两了。剩下的,老二和老二家的,就由你们自己出吧。”
“老太太,建园子总共需要八十万两呢,我们二房哪有三十万两呀”王夫人着急的说道。
自从元春封妃后,王夫人对老太太就不像从前那样恭敬了。老太太最近一直看不上王夫人。听王夫人这么一说,也没有好气地说道:“娘娘是你生,你要是能拿出钱来建园子,就让娘娘回来省亲,拿不出来,就跟娘娘告罪去。”
“行了,我也乏了。就这样吧”老太太紧接着又对众人说了一句。众人听老太太这么说,都只好起身离开了。
老太太不知道,她以为的公平分产,却让两房人都觉得吃了亏。
大老爷贾赦认为,公中的银子有七成都是自己一房的,既然已经拿出来建园子,之后就不应该再出十万两了。老太太果然偏心二房。都说无风不起浪,想想这么多年,老太太是怎么偏心二房,怎么打压大房的。也许自己真不是老太太亲生的。
而二房一家呢,则认为贾老太偏心大房。娘娘是二房出来的,但也是贾家的姑娘呀。淘钱的时候,就分大房二房了,沾光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呢。还有,当初让住进正房的时候怎么不说那是袭爵长子应该住的呢。一住就住了快二十年了。现在娘娘都封了妃了,再让人搬出正房去。这不是打二房的脸,打娘娘的脸吗。
就这样,在两房都不满意的情况下,荣国府分了家产,正房也换了主子。王夫人也从各家个人手里拿到了建园子的五十万两。看着这五十万两,王夫人发了愁。这剩下的三十万两真要自己出?
刚搬了家,王夫人看着这房子这院子的,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真可恨,本来还想着等到了进宫的日子跟娘娘说一说的。谁能想到,娘娘竟然提前派人来传话让二房尽快搬出正房去。亲生姑娘也不为亲娘撑腰做主,到是学会胳膊肘往外拐了。王夫人虽是这么想着,但还是准备进宫时好好跟娘娘提一提。
王夫人这么想,到是冤枉元春了。这时候的元春也在宫里为那些传言生气发愁呢。通篇看元春,元春就不是一个懂这些礼仪规矩的。要是真的懂,也不会让成了年的弟弟和组妹们一起住到一个园子里去。也不会在端午节赏节礼时,连薛姨妈都赏了却忘记赏大房。
传言经过有心人的传播,在宫里传的更甚。大多数的传言都是对元春和二房不利的。倒是对大房是一片同情之词。在加上宫里女人事非的都多,对元春更是能打压就打压,能挤兑就挤兑的。没事都要找点事的,如今,也别管传言是不是真的,倒是都想着好好利用这些传言打压挤兑一番元春。元春无法,只得先给贾家传信,想办法消弭这些传言。
。。。。。。。。。。。。。。。。。。。。。。。。。。。。。。。。。。。。。。。。。。。。。。。。。。。。。。。。。。。。。。。。。。。。。。。。。。。。。。。。。。。
话回贾家,王夫人正坐在榻上为那三十万两银子发愁呢,就听到金钏进来回道:“太太,姨太太和宝姑娘来了”。
王夫人听此,站了起来,准备迎一迎。刚走了两步,薛姨妈带着宝钗就进来了。姐妹外甥女相见,自是一番行礼,问安。落坐喝茶。等一切停稳后,薛姨妈从宝钗手中接过一小木头匣子递给王夫人。
王夫人接过匣子,打开看了一眼。发现竟然是银票。抬头看向薛姨妈。“妹妹,这是。。。。。。”。
薛姨妈笑着说道:“娘娘省亲是大事,还没好好的祝贺姐姐呢。听说府里要盖省亲别院。这匣子里的十万两银子,就当是我们家孝敬娘娘的。还请姐姐收下吧”
王夫人听薛姨妈这么说,眼睛一亮,就是心中也是敞亮不少。笑着对薛姨妈说道:“她姨妈有心了。我就替娘娘收下了。”停了停,又接着说道:“妹妹是不知道,我这正为省亲园子的事情发愁呢。”接着就把府里分产,省亲园子钱不到位的事情说了。
坐在一边旁听的宝钗突然说道:“娘娘省亲事是大事。我妈听说了,纵是家里的钱都压在了货上,还特特从哥哥上货的钱里匀了十万两呢。姨妈不如向亲戚家先借挪一下呢。”
听了宝钗的话,王夫人心里的想法更加明确了。
第36章 欢迎借钱
王夫人有些心不在焉地送走了薛姨妈母女,便想着要怎么从林黛玉手里借钱的事情。虽然贾琏回来后就一直在说林家没钱,但王夫人始终不相信。
这日晚间,侍候贾母用了晚膳。王夫人便对贾母说道:“老太太,自林姑爷去后。大姑娘一直在府中守孝。也不知她过得好不好?媳妇想着明天去看看外甥女。”
贾母一听王夫人如此说,有些诧异。在这贾府,只要不傻的就能看出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厌恶,当然贾宝玉除外。今天听王夫人提起黛玉,贾母就觉得无事献殷勤,一定是有所图谋。虽不知这王氏想要干什么,但贾母也不是吃素的。
“老二家的,你有心了。明天让鸳鸯也跟你过去看看林丫头,我也好放心!”贾母像是什么也不看出来一样,仍然对王夫人笑着说道。
“老祖宗,云儿也想去看看林姐姐”。史湘云听到谈话后,对贾母要求道。
“老太太,我也要去”。宝玉在一旁不甘示弱地抢着说道。
这时三春姐妹也凑趣地表示想同去。
王夫人在一旁看见,心里暗恼林黛玉不在这里,还有人想着她。真不是个安分的。再一抬头看到老太太要答应,便忙接话道:“姑娘们快别去了。大姑娘有孝在身,不方便接待你们的。而且宝玉,老爷可是说了明天要问你书呢。”
众人听到王夫人的话,都有些扫兴,尤其是宝玉,一脸的恹恹。贾母眯着眼看了王夫人一眼,心中更加确定这王夫人去看望黛玉内情不单纯。回头可要嘱咐鸳鸯仔细些。
。。。。。。。。。。。。。。。。。。。。。。。。。。。。。。。。。。。。。。。。。。。。。。。。。。。。。。。。。。。。。。。。。。。。。。。。。。。。。。。。。。
第二天用过早膳,王夫人早早的就出发去了林府。路上时光不述,到了林府,进了二门,一下轿,便看见黛玉等在那里。王夫人看见黛玉本想摆摆娘娘亲妈的谱,可一看黛玉全身都是三品县君的打扮标记。一下子脸就黑了。林黛玉这是什么意思。阿,穿这样,是想让我这个五品宜人的舅母给她行礼吗?
黛玉自然不是为了让她行礼才收拾成这样的。昨天晚上林之孝家的就过来告诉黛玉王夫人今天要过来看她的事情。黛玉和王夫人心里都明白,两人压根就没有相互看望的情谊。想也知道王夫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贾家分产的事情,黛玉已经知道了,就连大房二房哪天换的房,黛玉都是一清二楚的。王夫人这个时间段过来看她,根据所有同人小说中的情节及概率,十有八九是来借钱的。所以,今天黛玉特意把自己收拾了一番。一是给王夫人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道就算林如海没了,她林黛玉也不是好欺负的。二一个,自然是要气气王夫人呀,别看你女儿封了妃,可你还是五品官的老婆,五品的宜人。黛玉知道她收拾成这样,王夫人看了一定会很生气,但还是这样收拾了。所以当黛玉看见王夫人气的脸都黑了的时候,肚子都要笑疼了。不过为了不让王夫人发现黛玉偷笑,黛玉眼睛一转,如乳燕投林一般扑到王夫人的怀中。扑过去的力量保证可以让王夫人肉疼。
“舅母,你终于来看黛玉了。黛玉都想‘死’你了。您怎么才来呀!”边说还边把握成拳的小手打在王夫人肩上。这个过程可以参照古代某种职业工作时的情景。
王夫人在黛玉扑过来的时候,就差点向后仰过去。幸亏身边的丫头们及时扶住了。这边刚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又被黛玉的神来一笔,给雷的目瞪口呆。这姑娘啥时候对人这么热情了,尤其是对自己。
终于坐下喝茶的王夫人,看着身边的黛玉想着,不过是一年不见,这姑娘怎么越长越歪呢。以前跟这姑娘接触就有些打怵,现在到好,直接肝颤了。算了,不想这些了,还是办正事吧。把钱弄到手才是真的。
喝茶叙话,王夫人见时间差不多了,遂对黛玉说道:“大姑娘如今管着家里头的事情,可还顺畅?有没有需要府里帮忙的?家里的下人还听话老实吗?银钱可还够用?”
黛玉听这话,知道这是开始借钱的节奏了。忙打起精神。等王夫人说完,才装模做样的叹了口气地说道:“如今家里就我一个主子,怎么样都是过罢了。家里下人还算听话,必竟承蒙皇家厚爱,恩赐了三品的县君。一般人也是不敢惹事的。”黛玉说三品县君时,还特意摸了摸头上的首饰,看的王夫人眼里直冒火。
王夫人觉得不能再让黛玉说下去了,不然非把自己气死不可。王夫人在黛玉的话告一段落后,就又把话接了过来。“唉,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大姑娘有所不知,娘娘得了当今恩典,只要家里有省亲的园子就可以回家省亲了。咱们府上也准备建省亲园子呢。想着娘娘入宫多年,终于能回家看看了。只是,”说到这里,王夫人停下来看着黛玉。
黛玉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个只是后面是什么话。黛玉心想,你不直说,你就憋着。还指着我给你搭桥呀,这不是白日里做梦吗。黛玉想了想还特配合的,也跟着叹了口气。
这一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